安全教育建设范例6篇

安全教育建设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1

关键词 校园安全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校园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稳定与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目前,在学校管理方面,安全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但校园安全教育,计划性不强,层次性不高,还远没有达到校园安全教育的标准。所以,要想建立平安和谐校园,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意识,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1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学生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安全教育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树立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强化其法律意识、提高其自控自律能力,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增强其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及心理问题矫正这样的安全教育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学生的安全教育目前还是处于宣传教育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复杂,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也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现在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一些学生道德观念弱化,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都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一系列问题。

(2)开放性校园带来的安全隐患。多数学校正在不断扩大招生,校区也在不断扩大,为招生方便,很多校园已是半开放或全开放状态,社会各行各业进校服务。学校学生与社会人员接触频繁,使学校的人员结构日趋复杂,再加上学院安全保卫力量相对的不足,学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问题。

(3)网络安全隐患影响巨大。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不断进步发展,网络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这也就给学生安全教育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网络是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及交往交际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一些道德败坏的人的别有用心与低级趣味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措施建议

2.1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目前,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学生的交通事故频发。要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就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法制观念,遏制交通事故发生。

(2)安全规章制度教育。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如有关宿舍、实验室、网络及消防、及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行为,对违章违纪的学生要进行公开严肃处理,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3)心理安全教育。近些年来,在一些学校学生伤人、自杀、打架斗殴与偷盗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多数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对学生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全面的发展与完善。

(4)自我保护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内部的侵害,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卫能力十分重要。对学生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遇到不法侵害时,应大胆采取正当防卫来保护自己和他人。要教育学生应按照法律程序,依靠执法部门来处理,不能自以为是,要用智慧和头脑与不法分子作斗争。

2.2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建议

(1)从上到下,认真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想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领导重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学校要本着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既要抓安全管理,又要抓安全教育,上到领导,下到广大政工干部及班主任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特色。进行安全教育必须要结合本校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以安全知识的课程教学作为主渠道。切实做好安全知识的传授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形式,如利用广播、电视、橱窗及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形式多样,把握时机,突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与法律意识教育的同时,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安全教育

2015年10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一在建房屋倒塌,造成轻伤14人、重伤9人、死亡17人的重大人员伤亡,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据称“房主觉得他们家一楼太低了,就想垫高一些”,同时“施工队伍无证施工”、“施工方案未经任何论证”均被列为事故发生原因,但笔者认为,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人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起事故中,业主和施工队人员都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盲目施工、自行蛮干,都体现出我国目前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

目前,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仍大多以培养定位建筑业岗位需求为主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层次以本科居多,且其就业的毕业生中约有80%―90%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如何提高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安全教育(以下简称“专业安全教育”)质量是亟需探讨的问题。刘佳亮等提出应该开发针对交通行业的“土木工程安全评价”课程,尹瑜认为应该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方面入手,提高全行业的安全意识[1],刘海涛等在认为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生产安全意识仍然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 [2]。

1 专业安全教育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1.1 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与实际就业存在差异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安全生产十分重视,但侧重并不在生产一线所常用的工法、管理、法律知识上,培养方案的课程(例如课程、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等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关注的是结构工程本身的设计安全问题,是以培养结构设计人员为目标的,这与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最终造成毕业生对建筑结构的相关技术熟悉,却对安全生产技术比较生疏。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在化工、采矿等专业都开设了针对专业特点的安全课程,这些课程多建立在一些具有深厚专业实力和悠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工安全课程等[3],但是对于大多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高校来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目的多是为了配合市场就业和地区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的历史和沉淀深度有限,加之土木工程安全类的研究课题较难出学术成果,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1.3 开展安全教育的资源缺乏

首先人力资源方面,专业安全教育需要有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担任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引进人才重视的是学历、课题、论文等学术指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因工作性质在这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同时安全课题的研究相对来说也难以较快地出各种学术成果,导致在校教师也对这方面的知识热情不高。其次,教材建设并没有专业化、体系化,安全相关的知识点分散在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各门课程中,且相对来说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有限。

1.4 师生缺少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效率、轻安全”的错误观念,虽然经过了二十余年的行业发展和制度改革,但在偏远地区和部分中小企业目前还是存在,笔者在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师交流中多次听到“工地死亡一个工人花多少钱就可以了”的言论,甚至还有人讨论地区间赔偿额度的差异,这种错误的安全价值观必须隔离在课堂之外。

2 专业安全教育的构建原则

首先,专业安全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为核心,任何形式的教育只是一个有限的行为过程,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必须要参与生产者持有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业人员自我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践安全职责。

其次,教育对象除在校专业师生外,还应覆盖地区内的从业人员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安全事故发生后,往往生产方、监督方都有相应的责任,安全教育应该覆盖所有涉及到的责任人员,消灭安全死角。

然后,安全教育的过程应该从学生入学一直延伸到在岗期间。目前我国的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保证了在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较好的得到了实施,但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与其连贯起来,做到“终身”的安全教育,既可以保证安全观念的早日成形,也可以实现教育效果的阶段化、层次化。

最后,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做到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改变目前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分散的局面,编写专用教材,以专题讲座或独立课程的形式将相关知识点系统化地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安全教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3 建设思路

在现有的土木工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展开专业安全教育,首先应对整体有所规划,安全教育的过程应从专业学生入学一直延续到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应体现出阶段化、层次化,做到有的放矢,见图1 。

图 1 土木工程安全教育整体构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阶段是安全意识产生、安全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企业、建筑业相关主管部门应共同重视,作为实施教育主体的高校,可根据现有的培养方案展开安全教育工作,图2中的架构可供参考。

图 2 在校期间的专业安全教育构架

4 结语

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土木工程专业突出应用型特点的今天,如何通过高校内外的专业安全教育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的现状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应当看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全教育体系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多方的协作、系统的资源,而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希望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地在时展中进步与完善,形成专业性强、体系完善、满足行业需要的一个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尹瑜.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刘海涛,郭院成.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建设[J]. 高等建筑教育,2012,02:37-41.

[3]赵挺生,应玲丽,葛莉,仲景冰. 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8:58-61.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3

关键词:教育建筑;安全问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据统计�汶川大地震致使灾区2459.2万多间房屋损坏,778.9万多间倒塌。其中造成四川省大约13779间学校受损,受损的建筑面积约有2489.96万m²。

由此可见对教育建筑的抗震防灾安全设计应予以充分重视。在中小学校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其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还应按照抗震防灾以及避震疏散的要求有选择性地将学校建设成为社区安全场所和避难空间,并从空间设计、流线组织、建设标准等多方面探讨其安全设计对策,多途径综合提高教育建筑的安全性能。

二、选址的合理性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2.1保证自身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地域位置

选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处于区域内的中心、市政公共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位置,保证使用方便、疏散

快速及时。学校建筑对外交通联系要求较高,便利的交通区位对于人员集中的学校尤为重要。还须选择适宜的用地条件,建筑用地平面形状宜采用较为规整的几何形状,长宽比例适当,用地要尽量避免出现不规则的形状,零碎的用地不适合学校建设。另外,建筑场地地势应较高且平整,竖向高差变化不宜过大,并要远离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质构造地段。我国属于多地震的国家,学校建筑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首先要保障自身安全。环境设计和总体布局中还应充分考虑安全避难场所的设置,结合运动场地、庭院空间构成室内外相结合的避难空间系统。

2.2充分考虑兼顾城市的防灾避难作用

应该针对这次地震的惨痛教训,将中小学等教育设施的选址、建设与城市防灾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体育场、活动场等空场与教室等空间形成城市中均匀分布的避难点,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平时是教育文化的空间,灾害发生时就能成为救助的场所。城市学校的设施比较齐全,有宽大的操场、教室、体育馆等,一旦发生地震、暴雨等灾害,市民可以利用此类场地、空间进行躲避,并有利于管理和救助。

三、提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安全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筑抗震设计目标。在地震作用下,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是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对策,研究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抗倒塌机理和抗倒塌措施是今后抗震设计和工程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是此次四川地震后建筑设计集中探讨的课题之一,尤其提高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在关键部位提高安全等级是有效加强安全度的措施之一,在建筑设计上应适当提高结构安全等级,特别是对楼梯等疏散构件提高设计要求以保证疏散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最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新规范将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尤其乡镇、村的中、小学校也应严格执行,科学建设。教育建筑坚固不仅可以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也可以成为城市、社区、乡镇、村庄的安全避难场所。

在结构设计中,建筑抗震新技术,如隔震、减震技术,应在学校建筑中得到推广应用。汶川地震灾害表明,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屋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利用已经成熟的抗震减灾技术可以实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除了不断的完善抗震设计规范,研究和发展新的减震技术是国内外抗震工作者的一个主要目标。目前,建筑物抗震设计已提出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如隔震、减震技术,房屋建设标准化制作技术等。教育建筑空间大,主要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存在连接弱、抗震性差的弊病。在重建中,应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选择科学的结构方案和技术,即可以获得安全、舒适的使用空间,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也能带动相关技术经验总结、推广和应用,从提高我国教育建筑总体的抗震水平。保证学校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四川地震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加强设计、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在建设中最可怕的是对施工过程监管不严,因为施工过程有很多细节都会影响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兢兢业业。四川大地震中有瞬间倒塌的建筑,也有严重受损但未倒塌或还比较完好的建筑,收集这些建筑的资料,对检验国家《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及一些构造措施是否合适很有益处。2001年我国颁布的《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基本上与国际接轨,新经修改的规范能够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并与世界同步。如果各个部门都能严格执行规范,尤其是城镇、乡村也能较好地执行,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后果。

四、做好教育建筑物的疏散与消防安全

建筑物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地震发生后,由于人员逃生的本能往往造成建筑物的走廊、楼梯等疏散通道人员密度突然加大、流动性加强,疏散通道一旦发生倒塌,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在汶川地震中发生了多个在建筑物倒塌的楼梯间下集中死亡现象。在地震后的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人员伤亡都集中在通道、走廊、出入口附近。因此,建筑物在灾害发生时疏散通道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重要程度、耐火等级、危险等级、容纳人数以及灾害时人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合理安排。在设置安全疏散路线时,应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充分考虑灾害条件下人们异常心理状态的行为特点,确保达到安全疏散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校建筑的安全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建筑本体自身的抗灾能力。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构造的处理上适当提高其耐火等级,尽量采用阻燃材料和环保材料,以有利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和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在安全疏散空间设计中更要确保设施本身的安全、防火、防震诸方面要求。

结束语

汶川5.12地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给教育建筑的安全问题以深刻的教训,面对已成为废墟的校舍,建筑师应该对今后教育建筑的发展给予更多关于防御灾害的思考与关注。中国的建筑业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形态层出不穷,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城市的建造者们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何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人性的现代教育空间,将成为近期建筑师们应该仔细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金磊,周有芒. 校园建筑安全与疏散避难空间研究.建筑创作,

2008(9):150-158.

[4] 马东辉等. 由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思考.建筑技术及

设计2008(9):100-102.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4

【关键词】建筑安全问题;设计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今社会中,建筑行业在人们在找工作时最受欢迎的行业之一,但是安全问题也是人们考虑最多的一个行业,所以,为了能给工作者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技术人员在关于安全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来保障人们的安全。

二、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要求

1、以执业资格教育为导向。在建筑行业,针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能力评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侧重于职业资格审查的安全员上岗证书考试;二是侧重于执业能力测试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前者开展面广,通过率较高;后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窄,测试难度较高,但能力提升效果好,含金量高,是我国安全工作领域执业资格制度推进的重点。尽管两个层次测试难度有异,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同,但其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核心能力的考核都围绕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实务几个模块的内容。借鉴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执业资格管理的经验,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和知识水平测定提供规范化标准,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建筑安全执业能力检定的标准相呼应,相应的整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和考核重点,将考核知识点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建筑安全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阶段储备知识,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一定的实践积累再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能力层次,同时也助推安全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2、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教育并重。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围绕广义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技术开设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设备工程》,二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艺,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学》、《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唯技术论”的思想上,侧重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更忽视安全工程的公共管理职能,不符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建筑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往往与建筑企业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相互冲突,客观上要求安全工作人员善于通过管理协调和沟通解决除安全技术之外的制约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建筑安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是建筑学科、安全学科和管理学科在实践领域的交叉应用产生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建设也应突出这种应用特征和交叉特征。

3、强化宏观安全管理能力培养。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全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安全监管成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安全监管实践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总体改革目标之下,新时期的宏观安全管理侧重于资质管理、资格管理、独立监督和安全执法,而围绕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运营的安全技术和微观管理职能则逐步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企业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安全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突出安全法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以便于覆盖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安全监管职能的改革与实践提供适用的人才。

三、疏散与消防安全

建筑物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地震发生后,由于人员逃生的本能往往造成建筑物的走廊、楼梯等疏散通道人员密度突然加大、流动性加强,疏散通道一旦发生倒塌,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在汶川地震中发生了多个在建筑物倒塌的楼梯间下集中死亡现象。在地震后的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人员伤亡都集中在通道、走廊、出入口附近。因此,建筑物在灾害发生时疏散通道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地震逃生,还是地震次生火灾、火灾等其他突发事件,学校建筑的安全疏散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要设计好专门的设施及清晰的逃生路线。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重要程度、耐火等级、危险等级、容纳人数以及灾害时人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合理安排。在设置安全疏散路线时,应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充分考虑灾害条件下人们异常心理状态的行为特点,为保证安全疏散的目的应遵循如下原则:

1、疏散路线要简短快捷,具有较强的可识别特征;

2、疏散路线要做到自身安全,是指要确保流线清晰不混杂,疏散路线的终点即是安全地点;

3、疏散逃生路线设计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要求,利用明显标志与标识引导被疏散人流走向安全地点;

4、整个疏散逃生路线尽量不与扑救路线相交叉,避免相互干扰;

5、疏散走道布置尽量平直,减少转弯次数,能够快捷便利的到达安全地点。通道宽度不宜变化,更不要设有妨碍通行的障碍物;

6、学校建筑内逃生的任何部位要同时提供两个或以上的疏散方向,尽量避免将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袋形走道的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方向;

7、要充分研究在人体工程学概念下的疏散人员情况及其极限行动能力,考虑儿童和青少年的特殊要求。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企业领导漠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户央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做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指出任何企业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先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然而,众多施工企业的领导,心存侥幸,总以为安全事故不会降临到工程上许多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主管安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知识一问三不知土级来检查工地时靠突击应付检查事过之后依然我行我素。

2、安全技术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近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增多始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都使施工难度、危险性增大安全技术哑待解决。在以上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怎样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摆在各建筑施工队伍面前的永久话题汪重而道远。

五、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强化建筑安全管理,推动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稳定与好转,关键是要有一支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安全监管队伍和一个安全意识强、操作技能高的建筑工人群体。因此,要对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要求、培训教育、考核方式等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强的法规或政策,特别是提高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当务之急。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机械化制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建筑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建筑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其管理的内容涉及建筑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筑企业要进行有效或成功的安全管理,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教育建筑安全问题及设计对策探析这方面而言,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不仅是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还是保证了社会的稳定的发展。所以,安全将会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保证了安全问题,就是保证的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印朝富 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中推行第三方评价制度的研究 建筑安全 2013(2):6-9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5

摘要:本文结合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庞大、建设工期长、建设工序多、专业性强、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对安全教育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重点提到了“三级”安全教育、专职安全员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安全教育 电力工程 重要性

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离开了安全教育的安全管理就象一座房子的基础不牢靠一样的危险。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思想的宣传教育;安全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业卫生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宣传教育等。既有针对安全的技术知识的教育,也有安全思想和法律、 法规的宣传教育,涉及内容非常广泛。

电力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安全生产非常重要。同时, 电力工程建设与其它工程建设比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专业性。

1、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一般较为庞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的工序多,从 “三通一平” 到最后的正式投产,工序的繁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当中的任何一道工序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呈现越来越庞大的趋势。

安全生产工作也更加重要。如何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宣传教育自然是基础和前提了。

2、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程建设。前面已经提到电力工程建设的工序繁多,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工程、水工工程、设备调试工程等许多专业都要用到。很多专业的关联性不是很大,有的甚至根本沾边。而要把这些专业糅合在一起,安全管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3、电力工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电力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一个小的失误和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危及整个电网的安全。电力工程建设也同样如此,尤其在设备调试阶段,在调试之前,一定要对参与设备调试的人员进行培训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在调试中出现一个误操作,不仅影响到安装设备的安全,甚至危及到与之相连的电网安全。所以在调试之前,反复要求调试人员熟悉调试手册,也就是安全教育中的技能和技术教育。只有先熟悉调试程序,才能进行正确的调试,也才能避免调试中发生安全事故。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否则,很难管理好工程建设的安全工作,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4、电力工程建设同其它工程建设一样存在着合同工、临时工、农民工并存局面。尤其是 “三通一平” 工程和土建工程阶段更加突出。这些工种的存在无形中就降低了企业的安全素质, 而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的最主要手段是对他们进行频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从技术上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从行动上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员素质保证,才能在工程建设中更好地加强安全管理。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5、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要求要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电力企业一般是大型国有企业,非常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同时,电力行业性质决定了提高供电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的供电。从这两点来说,安全教育对电力企业的重要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国内一些著名的电力企业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电集团公司、 华能电力等企业的企业文化都非常出名,也有各自的特色。而安全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发展、弘扬, 通过常态化的对职工进行企业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目标、安全技能、 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通过运用企业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安全文化自觉成为员工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使他们自觉自律地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从而形成独特的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电力企业的安全教育按企业的规模和形式分为大小不同的层级,有行政领导的安全教育,专业技术干部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普通员工的安全。教育的形式有: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专业教育,定期安全教育,特殊情况的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

电力工程建设也离不开上述的几种安全。尤其是三级安全教育,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施工人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员工能否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施工的前提,是工程进行有效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 并通过严格的安全考试才能掌握员工的安全素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通过严格的考试合格准入制度组建一支安全素质相对较高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顺利的前提。

专职安全员是工程建设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安全员素质的高低和工作责任心的大小,对工程能否安全顺利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十分必要。而安全员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安全法规和政策的教育, 最新安全知识和安全理念的教育、 前沿安全成果的教育,让他们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并通过他们的贯彻实施和宣传,使新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理念能快速在工程建设得到推广与应用。

由于电力工程建设不象其它产品的生产,有生产流水线,有固定操作规程,而是随着工程建设进展到不同的阶段,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因此,在职工中,开展经常性安全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适时提醒他们警惕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加强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避免工程安全事故无疑是必要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的不断推广使用, 安全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

1、安全教育是掌握各种安全知识、避免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安全教育才能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明白:只有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真正掌握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遵章守纪,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2、安全教育是企业发展经济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这就要求相应的安全技术同时应满足生产和安全的需要, 而安全技术及相应知识的普及则必须要进行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是适应企业人员结构变化的需要。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员工的构成日趋多样化、年轻化。合同工、临时工、农民工并存,特别是临时工和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现象严重;青年人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与老一辈员工有较大差异,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而不稳定,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较差,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有所下降。因此在企业加强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

4、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其它五大基础性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5、安全教育是发展、弘扬企业安全文化的需要。安全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最好方法是运用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 规范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宣传、教育。

安全教育建设范文6

高职高专院校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必由之路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信息管理教学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的信息的概述,在信息问题教学存在的高职院校,教学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分析;信息;网络安全文化

1 高职院校信息化概述

1.1 教学信息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学信息的管理,为了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改革是为了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必经之路的改革,高职院校。

1.2 在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信息管理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包括环境信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环境信息是基础,信息资源的核心机制,信息安全。

环境信息是指学生的信息化建设和生活环境,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和学校网站,教学管理系统,卡软件应用管理系统。资源信息是指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信息,积累和建设包括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对网络课程,电子文献资源。信息的机制是指教育员工信息和系统信息,包括管理,建立信息系统。信息教育教师。

2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

和信息理解的必要性建设不是的一部分。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是不愿意改变教学方法。是教学信息,信息的有效管理是什么,如何实施教学管理知识,信息意识。随着信息高等职业学校,在组织机构、信息政策支持建设在高职院校中,从而形成。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的重大意义,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2.2 缺乏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最初的信息不仅包括硬件,软件建设资金,包括日常操作和维护信息系统需要钱。高职院校信息化投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2.3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不完美的,这是不合理的,教学资源共享不。开发时间反复的教学资源,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品种,许多资源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和繁琐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的方法,利用教学资源购买来解决问题,但市场资源丰富的产品,和最坏的正确性。

2.4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的部门,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属于国家计划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教学信息管理要求。没有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要素。因此,为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它是改变管理系统重要的。

3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3.1 管理软件的独立发展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由于大量的软件采购的资本投资,认为高校的软件设计和管理,很难找到适合的学生管理软件。因此,为了在教学和管理活动,真正使高职院校信息化,是不足以购买软件,必须根据需要加强基于校园网的软件发展学校建设。通过对软件的独立发展,可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和技术人员,也为未来奠定基础,软件的应用与管理。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用技术,建设一个现代化管理系统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目标,和校园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集成与优化,充分利用资源。

3.3 教育资源的开发

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购买和教学资源,学校组织,教学课件的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学校,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除了硬件的信息化建设,但也提高了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据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信息来了解情况,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中的教师队伍技术水平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训练。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可以顺利。

4 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网络安全分析

4.1 在安全隐患信息网络高等职业院校

4.1.1 物理安全

在物理媒介层保护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被称为物理安全。电磁辐射,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和事故是由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4.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信息可以在写作逻辑设计缺陷或错误的时间,所以,在操作系统中,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给操作系统植入病毒通过漏洞,等到大学信息,操作系统甚至破坏信息。

4.1.3 网络协议和软件的安全漏洞

网络协议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规则。在网络协议实施初期,为了提高效率,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协议本身存在的隐患。软件缺陷是指存在一些损伤的正常运行的软件问题或错误等。

4.2 在高职院校预防措施的信息网络安全文化建设

4.2.1 硬件安全策略

硬件安全是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减少自然灾害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的一些措施。

4.2.2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访问。登录密码,用户分组控制,文件访问控制三个层次的认证和用户的严格控制。

4.2.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层保护的保证,安全路由。它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适用于包过滤的主要技术,应用网关和服务技术。安装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止网络攻击,攻击者不能更改安全策略由一个主机的访问控制等信息资源。

4.2.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提供信息,无论是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攻击可以处理。

4.2.5 反病毒技术

为了从病毒的危害,采用多层病毒防卫系统。到电脑,服务器和网关杀毒软件安装相应的,以确保影响整个网络不受病毒感染。

4.2.6 安全扫描技术

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该服务的网络扫描网络安全配置的理解和操作,客观地评估网络的风险等级,及时发现安全漏洞。以系统误差和修补漏洞在配置的变化,以避免攻击。

总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教学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春,赵锦云.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200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