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1

区政协副主席 __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又是根本的根本。我区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乡村,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群众的就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对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症结问题,寻找破解思路。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乡镇医疗单位28家。其中,中心医院8所,卫生院20所。在职职工785人,其中卫技人员697人。自20__年起,市政府组织实施了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计划在三年时间内,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22所,总建筑面积36810平米,建设总投资4279万元。截至目前,已有16所卫生院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另有5所正在进行主体施工,1所处在基础工程建设阶段。

二、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医疗设备简陋老化。

由于多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部分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大部分卫生院至今只有如b超、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洗胃机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且大部分医疗设备都已陈旧过期。

(二)医疗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据统计,785名职工中,本科学历50人,占6.4%;大专245人,占31.2%;中专415人,占59.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员75人,占9.6%。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4人,初级职称450人,分别占卫技人员总数的0.2%,20.7%和64.6%,中高级卫医技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

(三)医疗经费不到位问题。

目前,全区20所卫生院和撤乡并镇前的双树卫生院、大沙河卫生院、聂庄子卫生院、北蔡村卫生院、后巷卫生院,其经费由乡镇财政拨付。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拖欠医疗经费389.93万元。其中大孟庄镇、大碱厂镇、下伍旗镇累计拖欠经费均达到70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卫生院医疗经费拖欠总计29.35万元。

由于严重拖欠医疗经费,直接造成卫生院职工工资普遍偏低(大部分卫生院职工工资1000余元,如大孟庄、豆张庄卫生院人均工资只有六、七百元),导致无法吸引高素质医疗人才,造成卫生院服务质量和能力水平提不上去,业务开展不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调查显示,今年1至9月份卫生院业务总收入4207.79万元,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年度结余均呈现盈余状态。但是,由于购置设备及偿还陈年旧帐等原因,仍有12所卫生院流动资金结余呈现负数。由此看出,政府不加大投入力度,卫生院要发展光靠自身力量举步维艰。

(四)部分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

据调查,全区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重医轻防”问题。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倾向不断发展。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医疗水平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相比,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八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三、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功能定位。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建设,深化内部管理。

当前全区还有多家乡镇卫生院存在着医疗仪器陈旧、医疗设备匮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调动广大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把如何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新农合”、“十八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深

入进行研究。(三)制政策、抓举措,稳定农村卫技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2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生机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20__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三件”水平,医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和满足农村人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二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单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重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使医务人员失去知识更新的机会,造成知识老化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四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服务质量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匹敌,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三、医疗卫生事业今后发展的思路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体制变化,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级医疗机构管理,我们的建议和设想是:

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卫生院力量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我们认为,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3

1.1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缺乏

为了保证自身生存,乡镇卫生院不得不实行以医疗创收为主,造成农村三级网络功能被严重弱化,卫生服务的指导工作和卫生工作的根本目标相偏离,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不合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区县级医疗机构对三级网络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镇、乡、村卫生机构的信息采集工作。区县、镇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相互制约、环环相扣、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也会相应的遇到问题。

1.2各级医院竞争激烈

在相互依存的同时,区县、镇乡、村各医院之间存在经济上的竞争。由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紧缺的现状,各级卫生院各自为政,争抢病人,上级医院疏于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指导,最终造成乡镇卫生院在夹缝中求生存。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秩序混乱,各级卫生问题不能尽早发现解决。

1.3政府在乡镇卫生工作中职能发挥不到位

监督工作没有做好,对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仅是卫生资源投入不足,监督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管理、专项资金被挪用等现象也在乡镇卫生管理工作中频频出现。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乡镇卫生院管理监督体系成为政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乡镇卫生院应该集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慢病康复、健康教育等多专业、多功能于一体,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卫生费用总量在增加,然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和管理范畴,对发挥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2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

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是乡镇卫生院的重要职能之一,要使乡镇卫生院充分发挥其职能,就必须落实科学及安全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乡镇卫生院发展滞后,但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很多乡镇卫生院出现了就诊率极低,床位空置率高等问题[1]。存在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两方面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多的效用。在使农村乡镇卫生院功定位明确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其功能正常发挥,将会有利于农村三级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最大程度的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农村居民卫生服务质量。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内容涉及计划、基本卫生信息统计、监督管理,卫生服务指导与管理四大方面。

2.1计划工作职责

就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要求,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好工作部署并落实和组织实施,它包括公共卫生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应该由区县级政府组织,乡镇卫生院实施具体的工作,相互配合落实各乡村的工作。

2.2基本卫生的统计职责

统计的范围包括人口学信息、疾病信息、妇幼保健信息、计划免疫信息[2]。对于这些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收集整理有利于及时、全面的反映乡镇卫生院状况,尤其是在对流行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监督管理职能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秩序,维护患者权益的重要方法。政府是监督管理的执行者,只有各级政府明确监管职能、依法行政,才能使医疗市场运行井然有序,它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和对相关卫生工作的管理。

2.4卫生服务指导职能与管理职责

主要是乡镇中心卫生院通过技术上的指导提高各乡镇卫生院医生,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优化人员配置和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3]。一般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在中心卫生院的指导下工作,并配合中心卫生院的工作,其工作对象主要是针对村卫生室进行业务上的指导、相应人员的管理及培训以及收集相关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

3讨论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基本情况

全区建制乡镇和非建制乡镇共有卫生院80个(其中建制乡镇卫生院、办52个,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办28个);中心卫生院10所。核定卫生院编制500名(差额)、卫生办编制250名(财拨),实有在编职工566人(其中卫生院353人,卫生办公室213人),自聘人员340人。

二、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分析,目前该区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专业人才缺。2003年区编委核定全区乡镇卫生院750人,其中卫生院500人、卫生办公室250人;现空缺编制187人,其中卫生院空缺150个,卫生办空缺37人。长期以来,由于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工作条件较差,职工福利待遇不高,导致很大一部分业务技术骨干外流;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不愿到乡镇工作,新的技术力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陷入无人才、缺技术、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自聘人员多。乡镇卫生院为了正常运转,聘请了大量临时人员,如乐丰卫生院在编人员只有3人,但自聘人员却达到了15人。全区自聘人员中大多是七、八十年代进入基层卫生部门,很大一部份人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8人担任了卫生院院长,但至今未能聘用为正式职工。加上自聘人员福利待遇相对偏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不够完善,导致这部分有管理经验、懂技术的业务骨干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外流倾向严重。

——整体素质低。乡镇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术职称偏低和基层卫生队伍年龄偏高”的“三低一高”现象。从技术职称上来看,初级职称人员、无职称人员成为“主力军”,甚至在部份偏远乡镇连续多年一个中级职称人员也没有。

——组织架构不合理。目前全区乡镇卫生办公室、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服务站、新型农村合作服务站人员分布交叉,业务分工不明确,存在着卫生院长、卫生办公室主任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站长“一肩挑”的不合理现象。

三、对策措施

加强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迫切需要。从该区实际情况出发,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激发乡镇医疗队伍活力,使乡镇卫生机构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振兴全区卫生事业的当务之急。

——引入竞争机制,选好“一把手”。要大胆改革乡镇卫生院长、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长任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拔,择优任用,真正把有知识、懂管理、事业心强的业务骨干选拔到乡镇卫生院院长、农村医疗合作站站长岗位,并严格实行院(站)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适时补充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对七、八十年代在基层医疗部门工作,并取得了执业医师及助理级以上资格的业务技术骨干,予以聘用,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严格控制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乡镇卫生机构,新进人员一律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择优录用,切实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充新鲜“血液”。

——建立人才培训机构,优化队伍素质。根据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需求,制定卫生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将医疗卫生人员、医疗辅助人员、护理人员有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到医疗卫生专业院校学习深造,并鼓励自修自学成才,岗位锻炼,不断提高乡镇医疗卫生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对于任何一个医院来说,它都需要一个能够齐心协力、求实创新、扬长避短和快速完成目标的动态管理系统,而这个系统就是在新医改下的绩效管理系统。下面我们就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绩效考核管理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存在哪些问题

从新医改以来,我国的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都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并且引进和探索了各种各样绩效考核的理论,虽然使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管理体系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考核的目标和定位发生相互错位。绩效考核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对于乡镇卫生院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要更加关注社会效益,这样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正医院过度的趋于利益;(2)在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上方法粗略。我国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具体考核要素,内容笼统,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这种采用简单的粗略的绩效考核方法,导致了考核的可信度,让绩效考核的工作过于形式;(3)绩效指标的设计和选择缺乏科学性。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对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都采用同样的考核指标,每一项指标都一样,这样让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责和对任职者的素质以及能力的要求不能体现,对于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大大降低了;(4)考核的周期设计不够科学。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基层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采用的都是一年度或者半年度的考核。这样对于连续性的合理考核次数的缺乏,导致绩效考核的效果可信度难以保证;(5)为能够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考核评估。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是相互制约和联系的复杂系统,它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层次,但是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在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时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的相关性,导致在绩效考核中得到的结论可靠性差,难以从考核中找出影响绩效低的因素;(6)忽视绩效管理,重视绩效评价考核。绩效考核侧重了考评在过程中的执行以及考评的结果,但是绩效管理主要强调过程管理,这不单单是结果的考核评价。在当今的时代中,人性化成为了绩效管理的重要理念,因此绩效考核要向着系统的绩效管理转变;(7)创新的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过于落后,内在的动力不足;(8)绩效考核的评价基础相对较弱。

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改进建议

乡镇卫生院的绩效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医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决定了医改效果的可持续性。对于这些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争取领导重视,为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2)积极调查做好绩效考核的前期工作;(3)要坚持因地制宜和规划统筹的相互结合对绩效考核作出改革;(4)开展引导和宣传工作,对思想观念作出正确的转变;(5)更加完善分配的制度,并且积极落实考核的结果;(6)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医护人才,激发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7)向着坚持可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改进;(8)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健康运转,要提供财政的保障。

三、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部门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也逐渐地加大,政府的监管部门对于乡镇卫生院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增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成为了绩效考核管理中的重点。所以对于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做出以下总结:(1)领导不够重视,制度不够健全;(2)会计专业人员缺少,不能够与新会计的制度相互衔接到一起,工作的效率难以提高;(3)很多乡镇卫生院都没有成立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机制,在管理中经常出现漏洞;(4)在财务管理上挤出工作薄弱,会计的监督职能很难发挥;(5)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在管理上松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6)在卫生与药品管理上,财务的账务上的进销差价与国药局的不一致,让资产的清查工作失去了实际意义;(7)在会计核算上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医院实际的财务状况,并且在债权债务管理上较为混乱。

四、对于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中财务管理提出的建议

根据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及《新型乡镇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上提出以下建议:(1)采取行政的手段,严格的配备财务人员,实行“定岗”、“定编”制度,并且严格对财务人员进行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和增强卫生院会计人员的经济待遇和单位地位;(2)提高财务人员地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3)从细微的环节入手规范会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制度建设;(4)增强行业会计工作的指导,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镇卫生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改革得到实施,它是一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战争,只有紧紧的抓住“以人为本“和妥善的财务管理才能更有效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各种改革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卫生医疗的发展,为乡镇卫生院的事业发展提供一个强力的经济管理后盾,并且让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高思静.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乡镇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防疫;问题;建议;鄂州市

中图分类号:S85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05-03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发展,畜牧业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重视。为了适应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完成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公开考聘,将考聘的34名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列入财政预算,人、财、物归鄂州市畜牧部门管理,同时成立了21个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以“以钱养事”工作资金聘请了177名村级防疫员,改变了原有乡镇兽医服务管理体系,为鄂州市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建设现代都市畜牧业和实现“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做出了贡献,使得鄂州市畜牧业呈现出生产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安全无疫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畜牧兽医战线上的我们,感触颇深,对于现行动物防疫工作中一些急待妥善解决的问题。现就此进行探讨,供参考。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小”、“脏”、“乱”现象造成的养殖观念落后问题

近年来,鄂州市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仅2012年全市新增生猪“150”、蛋鸡“153”等标准化畜禽养殖栏舍341栋;新增种养结合型家庭牧场113家;新增社区畜牧产业园9个;培植部、省级及市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6个;畜禽养殖大户发展到3398户,其中万头规模养猪场23家、存笼5 000只以上蛋鸡养殖场达到56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空前高涨。这些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畜牧产业市场价格上涨是分不开的。同时,正是受到惠农政策和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吸引了其他行业大、小商人跟风参与到畜牧养殖行业来,有的不作项目建设规划,也未作市场分析,盲目选址,盲目投资,“小”、“脏”、“乱”现象严重,不服政府和部门监管;有的建设一开始就不合理,管理不科学,搞家庭式养殖,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等技术措施难以实施,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和宰杀出售食用病死畜禽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根本就没有聘请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养殖方式落后,想怎么养就怎么养,导致“粪污到处流、猪死了一批丢一批”,对防疫工作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谈不上群防群控、科学管理,养殖一方,污染一片。

1.2 “站”与“中心”两张皮造成的基层防疫根基不稳问题

鄂州市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系自2005年改革以来,动物防疫工作就开始实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畜牧兽医站聘用的34名工作人员编制得到落实,角色也发生转变,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在乡镇成立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后,“站”与“中心”相互配合,对动物防疫工作齐抓共管,推动了改革初期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站”与“中心”的“蜜月”也走到尽头,两张皮的问题随之呈现,防疫工作业务主体因利益分配开始就有点不明确,相互推卸责任,基层防疫根基不稳,对防疫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1.3 改革不彻底、编制人员不到位造成防疫监管弱化问题

鄂州市乡镇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以来,基础免疫工作的主力军是村级防疫员,而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监督工作主要由公开招考聘用的34名官方兽医人员承担,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包括一名站长在内只配备了1~2名在编人员,工作上既是防疫监督员,又是检疫员,一年只能休息3~5 d,每天忙于检疫、防疫监督、处理各种关系,没有加班补助,也没有假期,更谈不上“年休”, 工作量大,人员少,加之春秋防疫面广、时间紧,常常是多个村同步进行免疫注射,监督员不可能做到全程监督,也不可能按时完成抽查任务,免疫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而村级防疫员分属乡镇畜牧服务中心管理,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监督员监管一时难以奏效。

1.4 人员老化、待遇低等原因造成的技术水平落后问题

鄂州市目前的基层防疫队伍不仅承担了畜禽疫病的预防工作,还肩负着新技术、新疫苗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重任。加之目前畜禽疫病种类较多,“旧病未灭,又发新病”,病情复杂,防疫难度大,现行的防疫工作对基层防疫队伍整体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基层兽医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艰苦、防疫任务重、防疫风险大、待遇低,年劳动报酬在10 000元左右,除去个人应缴纳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支出,远远低于当前社会其他行业收入,既留不住人才,又难以从社会上吸纳到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导致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且大部分村级防疫员是靠传统拜师学艺或参加部门短期培训获得的专业技能资格,这样的专业理论根基,面对养殖业方式的改变、快速发展的动物防疫技术和现代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的高标准要求,一些人已显得力不从心。加大乡镇兽医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兽医综合素质,是确保畜禽防疫工作质量的前提。在改革之前,乡镇畜牧兽医站隶属市畜牧兽医局管理,每年春秋防疫开始之前,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加强规范化技术操作等。改革后,村级防疫员由乡镇政府聘请,防疫员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位现象比较突出,有的技术培训工作由防疫监督员负责,难以较好地完成培训之重任。

1.5 冷链体系不达标造成的免疫质量低下问题

2008年以后,为确保免疫抗体保护,鄂州市以中央扩大内需防疫基层设施建设项目为标准,加强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疫苗冷链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免疫抗体保护效果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苗储藏量的加大,疫苗保存难度也逐步加大。虽说有的乡镇每年购买了部分疫苗冷链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疫苗质量和防疫效果,但在现行动物防疫工作中,部分乡镇存在畜牧服务中心疫苗冷藏冷冻设施不足和村级防疫员配备保温箱不齐全的现象,村级防疫人员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加之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使用无效苗的现象屡有发生,因而免疫效价低,免疫抗体保护率不高,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免疫质量得不到保障。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鄂州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养殖资格条件审查、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和防疫监管上作了大量工作,多次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呼吁,取得很好的工作成效。2012年仅在治理“小”、“脏”、“乱”养殖场上,就依法严格取缔了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养殖场。但在某些方面依然需要相关部门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以尽快解决现行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建议

2.1 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疫意识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高速发展的今天,可采取报纸、电视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动物防疫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开展“市级标准化示范场”、“优秀家庭牧场”和“规范化畜禽养殖合作社”“三创”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改变目前畜禽饲养分散、管理粗放、防疫条件差等落后饲养方式,推进标准化养殖、集约化养殖,达到畜禽养殖“四级联创”规模要求,从源头上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使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依法防疫、支持防疫、配合防疫、主动防疫的局面,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防群控”,进而树立全民防疫、科学养殖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取缔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养殖场,建立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资格准入机制。

2.2 加快改革,尽快理顺基层防疫队伍

2005年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以来,鄂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创新畜牧兽医管理机制,迅速改革完善了当年的基层防疫体系改革工作,以“以钱养事”机制设立乡镇公益性兽医职能岗位,成立了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落实了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和待遇,公开进行了人员招聘,在一定时期解决了基层防疫存在的问题。但随着畜牧生产的发展、畜牧兽医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及时间的推移,乡镇防疫监管不力、村级防疫员青黄不接等问题随之呈现,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遗症”也随之出现。因此,加快改革,尽快理顺当前基层防疫队伍是当务之急,要以即将出台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建设为契机,全员配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积极稳妥推进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尽快落实人员编制和待遇。

2.3 落实政策,提高乡镇防疫人员待遇

乡镇防疫监督员和村级防疫员长期工作在动物防疫一线,是动物防疫工作承担的主体。有必要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工资待遇,提升参与动物防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之前,妥善解决部分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村级防疫人员编制被挤占问题,确保国家设立公益性兽医职能岗位落实到位。要把合理提高和兑现防疫员工资作为有效提高防疫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来抓,逐步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劳动报酬,将工资、养老保险金统筹考虑在内,解决其后顾之忧,使防疫工作能成为防疫员可以依托的终身职业,增强防疫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解决村级防疫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在落实人员编制和待遇过程中,建议省、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力争全程参与,为基层技术队伍争取政策和待遇,避免出现基层防疫人员编制被挤占、待遇被克扣的现象,以稳定基层动物防疫技术队伍,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2.4 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防疫水平

在当前防疫工作高度专业化的时代,新的动物疫病不断呈现,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要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达到人员专业化、技能化水平,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2013年来,随着“专班防疫、整体推进”防疫新模式的开展,提高了防疫质量和效能,使鄂州市传统单人防疫成为历史。但在防疫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和责任大的原因,造成防疫模式参差不齐,防疫质量有高有低,有必要在春秋集中防疫之前,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必要时可与大专院校定向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讲座,提高防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