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战略范例6篇

绿色制造战略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1

[关键词]绿色 绿色品牌战略 绿色营销观念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而能够真正实现“绿色中国”的是引领企业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绿色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绿色”代表的是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共同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绿色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以建立环境与人类的和谐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总体谋划。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战略包括: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等。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环境污染的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中国人组办奥运的七年来,绿色奥运理念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家们也越来越意思到绿色品牌的塑造对于全人类、全社会的深远意义,把绿色品牌的塑造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吹起了一股”绿色风”。 今年4月8日,由中国制冷学会与慧聪网暖通制冷行业频道携手举办的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倡议发起大会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会上,三星、大金、美的等一批业内知名品牌还签署了《“迎绿色奥运、从我们做起”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行业自律及倡议书》。中国一大批企业在绿色品牌的塑造上取得了卓著成就。 上海通用汽车的“绿色未来”战略,以“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体系”、“承揽绿色责任”为核心,发展绿色产业,推出了代表绿色科技的别克lacrosse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实现了技术与成本的完美平衡。联想集团被绿色和平组织的“绿色电子产品指南”中取代了诺基亚位列第一,被评为“最绿色电子企业”的称号。贵州开磷集团按照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变“出卖资源”为走精细磷化工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中国绿色磷都”品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零污染。

一、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解决恶劣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

(二)绿色品牌战略适应是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qv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绿色品牌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三、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现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四、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服务通道的建立包括:一是传播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绿色消费误区;二是真正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消费者进行纯绿色消费;三是实现绿色产品价值再造。通过绿色服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产品在绿色服务中价值最大化。

绿色品牌战略是企业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通过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梁为民,用绿色为品牌添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9):66-67

[2]扬代友,发展模式转变与企业绿色竞争力,07年8月

[3]余胜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4]黄守宏,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李秋洪,论绿色营销与绿色食品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2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加快推进。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我国振兴国民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简要阐述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了浅析探讨。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产业 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并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全球分工过度依赖加工制作环节和加工贸易、竞争战略过度依赖成本价格,且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环节管理等高端环节缺失。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普遍共识。就国家层面来讲,确有必要推出大型产业扶持政策为经济转型勾勒蓝图。

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不同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产业。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能源。新能源发展将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聚焦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产业。

2.节能环保。我国当前发展环保产业有三大任务: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做大、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规模发展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重点是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3.新一代信息技术。该产业重点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4.生物产业。该产业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将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自主创新驱动力不足、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价格和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投融资渠道不健全等有望得到有效化解。

5.高端设备制造。高端设备制造技术先进,基本成熟,国内已有相当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成长潜力大;在能源、资源的供给体系方面有足够的保障。重点将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6.新材料。新材料领域中,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将是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由于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7.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其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二、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进一步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从财政、金融等多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9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已经拉开了帷幕。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占领世界产业制高点、由大国变为强国的最佳时期。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已较为扎实,资源条件较好,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缺乏、制度环境不健全、创新动力不足,未形成国家整体竞争力。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区域性规划比较注重纵向沟通,对横向沟通不够重视,区域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第三,很多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想以此拉动投资,创造“升级版”的GDP,从而造成了新一轮的技术大引进、雷同式布局、概念炒作、低层次竞争等诸多问题。

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

1.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2.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3.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4.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

5.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注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二)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占据了大半江山,备受关注。绿色产业是孕育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选择,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战略新兴产业,要想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关键是要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尽快创造一个公平、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市场环境。

1.不断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加大绿色产业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相关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以突破目前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目前许多创业者缺的不是绿色技术,而是绿色资金。没有信贷资金的支持,拥有高新绿色技术的企业根本无法将绿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

2.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实行低税负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的投资中,促使绿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英利公司等民营企业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内强劲的发展势头,证明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大量参与,将大大增加绿色产业的活力。

3.绿色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各种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依然没有完全确立,导致市场“各自为政”,不利于绿色产品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所以,政府必须主导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业“游戏规则”,才能让绿色产业健康发展下去。

4.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国际相关交流与合作。要善于根据我国国情,将国外先进的适合我们的绿色技术、低碳技术和相应产业制度引入进来,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当然,也要善于把我们自己的绿色技术、低碳技术成果以及相关制度积极地“推销”到国外,并形成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低碳技术及制度“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成立相关产品和行业的专家委员会,对到底哪些是真正代表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技术及制度做出权威的评估和判断,以利于绿色、低碳技术和制度的推广和应用。

当然,政府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增设多个部级实验室,推动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和产业化;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以促进绿色产品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政府必须发挥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绿色新兴产业的战略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划,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有特色的绿色产业相关规划,以引导相关绿色产业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其产业化和规模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称为“下一个四万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2008年中国提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给了经济界以足够的信心,那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中国为产业界打下的另一重要的强心针。

虽然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我们在关注之后更应保持一份冷静。

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看,新能源产业前期的高速扩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速度。另外,非稳定电源的并网问题,以及缺乏上游核心技术都是摆在新能源产业面前的障碍;生物产业、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主要面临的技术瓶颈,也将期待我国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而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瓶颈不仅是技术上的,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终端市场的培育等。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持续影响力和发展后劲,我们不得不考虑。

首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避免“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局面。国外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上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要强于中国,但依然没有全面上马项目,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在发展中从自身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不失为明智之举。

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也须考虑到民营企业发展实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到新兴产业,更好的调动好各类资本的积极性,提过民营资本的利用率。政府应该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政策,降低门槛,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民资扶持力度。

第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引进来”是鼓励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希望引导其将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导权,在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吸引外资;“走出去”则是希望国内企业在国外建立工厂和研发中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

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化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需要制定出准确的技术发展路线和产业的详细目录。

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开创性事业,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要科学分析判断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应规律,把握节奏,打通各个环节间的政策,释放科技存量和创新能量,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维枝.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2.

[2]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科技产业.2010(1).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3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绿色”代表的是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共同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绿色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以建立环境与人类的和谐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总体谋划。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战略包括: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等。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环境污染的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中国人组办奥运的七年来,绿色奥运理念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家们也越来越意思到绿色品牌的塑造对于全人类、全社会的深远意义,把绿色品牌的塑造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吹起了一股”绿色风”。今年4月8日,由中国制冷学会与慧聪网暖通制冷行业频道携手举办的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倡议发起大会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会上,三星、大金、美的等一批业内知名品牌还签署了《“迎绿色奥运、从我们做起”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行业自律及倡议书》。中国一大批企业在绿色品牌的塑造上取得了卓著成就。上海通用汽车的“绿色未来”战略,以“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体系”、“承揽绿色责任”为核心,发展绿色产业,推出了代表绿色科技的别克LaCROSSE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实现了技术与成本的完美平衡。联想集团被绿色和平组织的“绿色电子产品指南”中取代了诺基亚位列第一,被评为“最绿色电子企业”的称号。贵州开磷集团按照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变“出卖资源”为走精细磷化工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中国绿色磷都”品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零污染。

一、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解决恶劣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

(二)绿色品牌战略适应是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QV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绿色品牌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三、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现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四、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014-05

2013年1月份以来,中国多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中国油品质量及石油企业发展模式的关注。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中国油品质量升级,并明确提出了油品质量升级的时间安排。[1]发展低碳经济及油品质量升级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油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这也对中国石油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石油企业必须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油品质量。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促进油品质量的升级,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绿色品牌的含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绿色品牌是企业给消费者的一种体验,即企业建立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经营理念,并将这种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增加经济效益,建立与消费者良好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绿色品牌不仅要求最终的产品是环保的,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要求产品生产过程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2]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是指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开发绿色产品,促进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石油开发生产过程中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实施绿色生产,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绿色品牌形象。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符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高污染能源的使用量,降低碳的排放量,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快石油企业的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淘汰高污染企业,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量,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能促进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中国消费者对石油企业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如认为中国油价过高,石油企业对环境造成高污染等。实施绿色战略,促进石油企业的改革,形成油品的市场化,有利于社会公众改变对石油企业的认识,树立石油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对策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生产、重视人性化管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一)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绿色品牌的载体,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首先要重视绿色产品的开发。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开发绿色产品一方面要重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油品质量。

1.重视天然气的开发,提高天然气产量

在中国化石能源的构成中,煤炭和石油占了大部分比例,而这两种能源都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天然气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它所含有的硫、粉尘等有害物质较少,因此,天然气将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供应将出现明显的不足,供需缺口将不断增大。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0%,这对中国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提出了挑战。[3]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尽可能增加天然气以及新能源等清洁能源的供应比例,减少高污染能源的生产,进行企业战略结构转型。

(1)加强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中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2013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615911亿立方米,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中国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广,地域差距大、地质构造复杂,天然气的勘探难度较大。笔者认为,中国加快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应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进一步加强地质理论的研究,充分分析中国天然气藏的分布及地质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勘探开发方案;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提高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次,勘探开发过程中按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天然气藏的勘探评价和开发评价,保证既能加快勘探开发的节奏,满足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同时又能低成本、高效益地开发,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双赢。[4]最后,在常规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甲烷的捕捉。天然气探测和开发过程中,有近79%的甲烷被排放出来,而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热效值更高的温室气体,其威力达到二氧化碳的20倍,所以在加大勘探开发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甲烷的处理,否则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环境效益将会受到影响。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在甲烷气体捕捉方面的经验,即采用绿色完备技术和专门的项目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甲烷气体进行捕捉和处理。

(2)加大技术攻关,促进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非常规油气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非常规天然气田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中国能源安全。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中国是世界上页岩气可采资源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目前还没有成功开发的页岩气田。[5]中国石油企业应深入分析常规天然气田与非常规天然气田的区别,研究影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各种因素,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借鉴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利用天然气已经形成的管道、网络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降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成本;积极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以及勘探经验,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3)提高人造天然气的产量

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强与煤炭产业的合作,提高人造天然气的产量。“人造天然气”技术是将煤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化成天然气,这样既增加了天然气的供应量,降低了天然气的需求缺口,同时又减少了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目前,中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来说产量还较少。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对煤制天然气的投资,尤其是技术投资,促进煤制天然气技术的提升,为人造天然气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要进一步做好煤炭和天然气的统筹开发工作;要充分利用中国天然气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为人造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2.重视产品质量,促进油品质量升级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需要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提升油品质量,促进油品质量升级。

(1)树立质量管理的理念

提高质量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有力保证。中国石油企业要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倡导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执行。同时,将质量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油品质量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石油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6]

(2)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首先,确立质量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努力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及环节,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其次,建立规范的全面管理制度,确保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油品质量升级的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再次,加快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0环境体系的认证。

(二)实施绿色生产,履行环保责任

2010年11月1日,ISO26000国际社会责任标准正式,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石油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环保责任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经济下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实施绿色生产,履行环保责任。

1.进行战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落后产能即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安全无保障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效果,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需要进行战略结构调整,淘汰不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业务单元。首先,中国石油企业需要根据低碳经济及绿色品牌战略的发展要求,构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及相关性原则[7],选择工业增加值、资源损耗值以及环境损耗值作为二级指标。同时,根据指标体系确立考核标准,即每个指标应该达到的程度。其次,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各个业务单位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业务单位限期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整改的业务单位责令关闭。

2.实施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要求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视节能减排,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从勘探―钻井―开发―炼制―储运等各个环节都确保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要实现绿色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推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

中国石油企业要对各个开发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延长加工链,水资源要阶梯利用,废水要深度处理;要促进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系统优化及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对污染的防治

中国石油企业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法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将环境保护贯彻到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在石油企业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境友好的目标。例如在勘探及钻井阶段,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减少对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炼制环节加强采油污染的减排工作;加强环保设备的管理,要配备先进的污染防治设备;建立健全环保监控机制,随时对环境进行监控。

(3)重视对清洁生产的审核监督

2012年2月中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利用废物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生产产品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8]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石油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石油企业清洁生产的执行力度较差。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还需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的审核监督。首先,石油企业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审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其次,对清洁生产进行审核,分析清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清洁生产的效率;再次,充分调查员工的积极性,发动企业基层员工以及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更新。

(三)实现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充分重视人性要素,关心内部员工,注重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1.实行精细化安全管理,保证员工安全健康

精细化安全管理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重视安全管理,把握细节,确保安全。首先,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加强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和落实,根据目前HSE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PDCA循环的方法,制定HSE管理体系执行计划,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进一步改进措施,提高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其次,石油企业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机制,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明确所有员工的安全责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再次,石油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机制,按照政府规定计提安全费用,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费用科学合理使用。

2.实施内部关系营销,提高员工满意度

对员工关心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实现绿色品牌战略的基础。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内部关系营销,首先要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的民主地位,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其次,要利用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了解员工的需求,从物质、精神、环境以及晋升等方面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再次,要完善员工职业生涯机制,使员工能够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四)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树立石油企业的绿色形象,绿色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中国石油企业树立绿色形象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将绿色品牌战略作为公司长期的重要战略来实施。

1.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目前,中国社会公众对石油企业存在一定的不满意情绪,例如认为中国的油价过高、企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石油企业要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对于企业的各种环保活动及产品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让消费者了解绿色产品的生产开发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由于绿色生产导致的油品的高价格。

2.加强宣传

中国石油企业应该不断宣传企业的绿色活动,向消费者传达企业关于环境保护、关爱环境、注重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改变消费者对石油企业是耗能高、污染重行业的传统认识。同时,通过宣传,引导消费者做到绿色消费,降低对高污染能源的消耗,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三、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必须提高对绿色品牌的认识,以人为本,强调企业、资源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应从两个维度提高绿色品牌的认识:

1.领导重视是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各个部门充分配合,因此,这个过程既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资源分配,同时又需要技术支撑;既需要企业内部员工主动参与到绿色品牌战略的执行中,同时也需要企业领导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绿色品牌战略的执行。因此,中国石油企业领导应该将绿色品牌战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提高对绿色品牌的认识程度。

2.全员参与是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实施的基础

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可能在短期内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这会引起员工的抱怨或不满,石油企业应该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使员工认识到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绿色品牌建设。

(二)重视创新

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创新: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绿色品牌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绿色技术。

1.加强管理创新

石油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从社会全局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及生态利益。首先,石油企业应充分学习国外绿色品牌战略实施的先进管理方法,同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先进方法借鉴利用;其次,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2.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

绿色技术是中国石油企业实现绿色品牌战略的重要支撑。绿色技术是指符合生态环保要求、能够降低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的技术。首先,中国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利用,应用脱硫、降烯烃等技术提升油品质量,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其次,开发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解决老工艺产生的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要对现有的工艺和技术进行改进,对污染难题进行专项攻关。

(三)加强外部监督

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石油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因此,中国政府应该重视对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监督管理

首先,建立中央层面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与石油企业绿色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石油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要性,促进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其次,各地方政府要加快政府职能改变,积极创造有利于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实施的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绿色审计

审计部门应制定严格有序的审计程序,通过审计科学准确地分析石油企业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污染产生的原因等,并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较少污染排放、降低资源消耗等目的,为石油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3.强化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5

关键词:家具企业;绿色营销

一、引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统一起来,并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绿色营销观是适应21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是人们追求健康、安全、环保的意识形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和方法。能够积极响应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营销战略必将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我国家具产品绿色营销面临的困境

家具企业生产管理方式阻碍绿色营销的发展很多家具企业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使得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不少问题和障碍。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滞后,不注重环境保护,随意排放生产过程中的污物(如污水、废气、废渣),给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绿色消费需求不足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共有13亿人口,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人口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了解并接受了绿色营销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很多消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销的意义,没有形成内在的绿色消费需求

很多家具企业没有确立绿色营销战略

营销战略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没有确立绿色营销战略,相应地,就不能制定绿色营销计划和措施,从而在家具设计、原材料选购及使用、产品结构、功能性能、设计理念、制造过程中就没有考虑到绿色因素的影响。就不能生产出绿色家具,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还没有从家具的绿色因素出发来考虑如何简化分销环节,防止在分销过程中二次污染;因此就不能进行绿色营销。

三、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2008年,由于欧美地区购买力持续下降,严重影响我国家具出口,我国家具企业今年对品牌推广也越来越重视。家具企业不惜在央视等媒体上投入的过千万的广告费,通过各种手段全力打造品牌,但是现阶段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特别是近年来欧美地区对进口家具的技术和环保标准日益提高,对中国家具出口的影响日益显现。如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将森林认证作为木材产品进口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美国近期也因重金属含铅量超标而多次召同中国家具产品。为此,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家具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水平,这一举措任重而道远,因此,我国家具企业要实施如下绿色营销策略:

制定企业发展的绿色战略:作为绿色家具产品营销计划的实施基础,绿色战略包括绿色家具品牌计划,绿色家具产品研发计划,绿色产品营销推广计划,绿色家具营销服务计划等等。家具企业要通过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认证工作,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的一套国际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家具企业通过绿色认证,就获得了绿色签证,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同时家具企业还要遵守国际环境公约和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绿色标志制度等等,保证所生产的家具产品符合绿色标准。同时企业也要侧重塑造绿色形象,在环保方面获得良好的声誉。

提升绿色家具的消费需求:家具企业要与政府协作,采取不同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绿色意识教育、培训、宣传,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加强消费者“绿色意识”的觉醒,使消费者对环境恶化与自身健康受损之间关系的认识,逐渐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产生对绿色家具的消费需求。

家具产品研发绿色化:绿色家具产品研发要求从原材料的选用上下功夫,例如实木,特别是某些名贵木材不仅属绿色材料,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透气性、保温性等各种优异的性能,始终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在保护原始森林的形势下,实木应用非常有限;要满足顾客对实木家具的需求,就应研制出各种价廉物美的速生材(梧桐木、杨木)家具以投入市场。:

原辅材料采购绿色化:采购是源头,是供应链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选用各项指标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杜绝污染。如粘合剂、涂料、和板材等要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标准,这一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从技术上对家具的主要原材料(粘合剂、涂料和板材等)给出了严格的指标限值,并经过严格的产品检测。涂料、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因此,选择达标的原辅材料至关重要。

家具的制作过程绿色化: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选用绿色的涂料及胶粘剂,在涂料中,一般清漆的涂层固化成涂膜后无毒性,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色漆的涂层固化成涂膜后,可能会含有可溶性的铅、镉、铬、汞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在胶粘剂中,聚醋酸乙烯乳白胶基本无毒,应大力提倡使用。另外,家具生产的环境也要求绿色,严格按照日本企业首先倡导的5s管理进行环境治理,真正做到车间达到整洁、消除脏污,稳定品质,减少污染。企业也要按照IS014001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这样,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对消费者低毒少害,对周围环境和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不会造成危害。这样,企业、员工、公众之间便构成一个和谐的绿色氛围。

强化家具的包装绿色化:绿色包装是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家具产品包装可以选用纸类等可分解、无毒性的材料来包装,并使包装材料单纯化,避免过度包装。

制定家具的绿色营销组合方案:

首先,要制定家具产品的绿色价格,要综合分析产品的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价格,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其次,要选择家具绿色营销渠道,注重营销渠道相关环节工作,选择绿色运输工具,建立绿色仓库,绿色装卸、运输、贮存。构建强有力的中间商销售网络,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减少渠道资源的消耗,降低渠道费用。建设绿色家具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更好地让绿色家具走入寻常百姓家。最后,开展绿色促销,增大家具产品广告的力度,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同时人员促销也很重要,这主要是考虑到目标市场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顾客。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6

关键词:绿色管理;组织;战略;柔性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2

柔性最早源自于生产系统,是指生产系统适应产品订单的变化迅速由生产一种产品迅速转向生产另外一种产品的能力,丰田公司的万能车床就是这类生产柔性的代表。后来随着企业经营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企业开始把柔性与市场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柔性体现为企业整个经营系统面对市场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但随着市场进入加速变化的超竞争年代,被动适应市场变化再做出反应的时间差往往导致企业失去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企业开始尝试去能动的影响市场环境,为企业创造出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企业这种能动的改变和影响市场环境的能力就是战略柔性。

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去影响市场环境往往力不从心,绿色管理把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主张从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入手,尝试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三位一体的整体和谐,可以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外部生存和发展环境,有效推进组织的战略柔性化。

一、绿色战略管理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当前,环境质量作为自然资源正在被消费者原则下的经济行为所侵蚀,而气候变化正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日趋短缺的资源和恶劣的环境条件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时代。每一次时代转型对企业既是危机,也是巨大的市场机会,企业能否顺应时代变革的需求,及时实现战略思路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企业管理层审时度势,预见和捕捉市场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行动实现经营的转型的战略决策能力是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证。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潮流,企业必须将绿色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的核心,还并必须构建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公司管理结构和价值导向,实现经营模式的绿色转型,才能把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实现企业成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公司经营理念从早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升华。

企业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力量都如政治法律,公众舆论、自然资源状况等都可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要想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由被动走向能动,从环境的适应者进化为环境的影响者,首先必须和环境换位思考,把企业成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统一于环境保护的大框架下,在我国尤其要注意保持与政府的和谐,积极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把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统一于政府的环保大规划下,为企业争取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积极主动投入公益环保事业,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协调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宜生存、宜发展的社会环境。

兴业银行坚持把社会责任放在经营的核心位置,2008年兴业银行董事会制定并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将环境因素纳入商业决策的考量范围,充分体现了兴业银行经营理念由“经济利益最大化”向“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绿色转变。而这种转变也为兴业银行创造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巨大的商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兴业2009年上半年逆势成长,创造了资产和负债规模超预期增长,而同期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7%的历史最低水平。兴业银行较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而社会也给予了兴业银行应得的认可和丰硕的回报。

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协调企业内部环境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核心资源,也是企业实现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能动地为企业创造和谐发展环境的战略柔性的源泉,要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首先必须有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人力资源的绿色管理强调“和谐”为本,可以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的整体和谐,从而令企业处于优化的运行状态中,可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占据主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比,管理的职能被日益弱化,服务的职能日益增强,管理致力为员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环境和空间,企业管理越来越柔性化,在一种和谐共赢的氛围中进行。在组织结构上,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主张打破传统垂直管理的层级制,用扁平化组织和网络化沟通体系为员工打造自由发挥,互动共享的工作平台,实现组织结构的战略柔性化。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先根据市场机会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再根据组织战略需要选配恰当的人选,然后逐步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这种做法稳妥但会也会错失企业的发展良机。现实的情况视市场瞬息万变,有了目标再找人,市场机会已经不等人了。柯林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卓越公司的做法往往是先找到合适的人,再制定战略。战略归根到底也是人制定的,企业发展是企业想做的事情,而如何发展是企业战略决策能做的事情,有了战略再配置人选,等于让人才在现有的战略框架下带着镣铐跳舞,不利于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主张为了增加战略柔性,企业必须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标准选拔求职者,在制定战略之前先要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人才,战略人才在企业想做和能做之间进行战略决策,确定该做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企业战略。这样的企业战略才能预见到市场的变化,抓住企业的发展机会。

诺基亚公司最初是一家生产木材的传统企业,信息时代,传统企业不可避免受到时代转型带来的动荡压力,诺基亚以此为切入点,将人才的招聘重点确定为有能力适应未来发展和变革的人才,而不是当前最有胜任能力的人才,正是这一举措使得该公司在后来由传统企业向现代移动通讯业转型的巨大组织和市场环境变动中,在人才结构上迅速做出调整,避免了人才危机的出现。

三、绿色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与内外部协调发展

绿色经营模式从战略思路到具体经营方式方法上都是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革命性变革。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所谓绿色经营就企业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观念指导企业经营全过程;绿色经营是全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它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它主张将环保的理念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应根据绿色经营的要求,制定全新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运营模式等。为支持绿色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还要在绩效考核和分配体制上相应变革,成绩考核不以产量而以效率和效益为准,不鼓励各部门及其员工通过扩大资源消耗量来增加产量和产值,逐步完成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绿色经营模式的转变。当然,绿色经营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完善绿色经营和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绿色经营模式的顺利开展搭建好平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组织之间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多数企业难以依靠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竞争力的平衡。因此,应尽量利用外部资源,创造条件,实现内外资源的整合互补。绿色经营主张企业不要有明确的界线划分,其作业过程、运行系统、操作及全体职工都应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整合于统一的绿色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走出孤立交易的圈子,进入相互联合的王国,获取竞争优势。

蒙牛集团和林格尔基地沼气发电项目就是企业绿色经营模式的经典案例。养牛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但蒙牛却成功实现了变污染为能源的奇迹。在蒙牛集团和林格尔养牛基地可以看到全球规模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站,利用牛粪便产生的沼气发电直接并入国家电网,这不仅解决了污染环境的牛粪的处理问题,更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此外,在蒙牛工厂,还可以看到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建筑物玻璃上装的节能板,这些设施是全智能的,也是用来帮助工厂的节能减排。蒙牛还通过自身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将生产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为周边农业灌溉以及园区企业生产提供水源,实现企业和社区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N].湖北日报(理论版),2010-7-22.

[2]刘波.关于企业绿色管理目标设计问题探究[J].管理观察.2010(6):32-34.

[3]赵翔翔.打造组织柔性[J].市场营销,2009(1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