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课程范例

绿色化学课程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1

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及质量,增强学生的化学素质,本文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绿色教育措施,旨在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绿色教育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已初步取得了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中化学教学的重心逐步向新课程理念转变。作为编写教材、日常教学、课堂评估及考试命题的依据,《新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及评估课程的前提,客观地展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体验、学习方法及价值观念的要求。下面,笔者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绿色教育。

一、转变传统理念,重视绿色教育

学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重视化学绿色教育,进一步扩大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认识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还要强化本校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组织相应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逐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材内含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师无法通过讲解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试验的魅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链条,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校要统一采购化学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设立微型化学实验室,逐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化学学习平台,为全体师生创造学习条件。同时,学校还要以各年级为单位组建兴趣小组,如年级化学兴趣小组,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化学专家入校演讲,营造严谨的教学氛围。

二、以探究性实验为主,丰富教学方法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水平仍停留在粗放型教学阶段,一部分学校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一部分学校的教学基础薄弱,现有的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转变教学工作的重心,改变原有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实验为主要内容,以验证实验为辅助内容,丰富现有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弥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教学双方的共同成长,便于学生得出准确的实验报告,巩固教学成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拟定实验步骤,监督学生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目标,得出准确的实验报告。同时,教师应重视实验反馈,以实验所得数据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实验感悟。

三、规范教学操作,培养良好习惯

受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模仿对象,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然而,部分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学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如桌面凌乱、实验效果差及操作错误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规范自身教学操作,加大对实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降低实验风险,树立安全隐患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保持实验桌面整齐,试剂取量准确,实验现象显著,从而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教学“硫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还能在氧气中燃烧”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实验背景,区分硫燃烧的颜色。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多,高中化学教学水平逐步趋于成熟,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效率,加快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变革,实施高中化学绿色教育,能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作者:康玉才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绿色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法

所谓的“绿色化学”就是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力求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危险的化学品,同时通过开发和应用新的环保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程度,以期实现节能环保、环境友好的新理念。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化学课堂中,倘若绿色环保思想意识观念不强,对于实验过程的废弃物处理不当,无疑会使化学课堂成为一个小型污染源。因此,在绿色教育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牢牢地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理念和操作方法,逐渐培养师生环保绿色的思维方式,真正引导高中化学课程实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一、绿色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随着时展的需要,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绿色教育是教育思想与时展潮流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绿色化学教育是将其学科教育的特征与时展要求相融合,既符合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化学学科发挥其作为诸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的基础性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发展的一大助力,更是能促进社会和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1]。第一,绿色环保思想与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融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规范体系。在化学课程实施中体现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可持续发展理念”,能促进许多新的、符合时代与发展要求的化学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的化学教育中,教学重点更偏向于化学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传授,虽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但在如今不断发展的时代之下却是远远不够的。在绿色教育视角下的化学教育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第二,通过营造这样一种绿色的学习环境来促使学生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同时也逐渐辐射到社会各个人群,促进社会层面上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形成,进而达到通过绿色化学教育促使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民环保思想的最终目标。这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出学生促进科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以规范日常行为。

二、绿色教育视角下绿色化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绿色化学教育的目的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化学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对知识的认知[2]。但由于化学实验就是研究各类物品的反应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污染物,例如一些废液、废渣以及其他的有毒有害气体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绿色化学教育需要从实验室开始着手,解决化学实验室存在的污染问题,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学生科学文明地使用化学实验室。在整个化学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绿色化学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进一步改善当前化学实验室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致力于实现化学实验室的“低污染低排放”。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努力,在保障学生正常有效学习的前提下,减少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污染物质,从源头上降低和解决实验室污染问题。以实验教学中渗透的绿色化学教育为切入点,以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习惯和责任感培养为目标,来落实绿色化学教育。其次,对于中学生而言,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若能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行为习惯和责任感,会对其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阶段借助化学课有效实施绿色化学教育,不仅能切实提升中学生的绿色环保、环境友好意识和素养,还能促成一项关乎未来、造福后代、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教育大事。

(二)具体实践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培养绿色化学思想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给学生奠定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化学概念,所以在高中化学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上相对易于接受和理解,新教材也会更加注重对绿色理念的渗透和培养。例如现在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基本上在每个章节都能够看到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在必修一的化学教材中,第一章就针对化学的实验操作环节进行具体阐述,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化学实验环境、绿色化学理念的知识概念[3]。同时第二章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并且针对各种化学现象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些现象的化学反应原理,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是有可能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教材还对重金属的开发和利用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一些不可再生重金属资源,认识到它们的各种特性,并且对资源开采现状进行反思,认识到金属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各种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到现今社会的能源构成现状,提高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激励学生树立环保思想,增强绿色理念。

三、绿色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法

(一)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思想的有效价值

1.形成绿色化学思想

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到控制好实验时药品用量、实验后相关的回收处理工作,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久而久之,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也能够在实验中跟随老师的做法,控制好相关的药品用量,对一些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回收和处理,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安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节约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化学理念,这对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实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掌握绿色化学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要实现绿色环保,要求在每个实验环节都要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控制实验条件、对产生的废液、废渣和有毒气体进行科学有效的回收处理,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4]。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绿色化学实验的方法,更要跟随老师的步伐,学好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做好相应的实验器材准备和组装,掌握好相应药品在实验中使用的剂量,在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对实验所产生的废液废渣等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做好相关器材的清洗工作。认真严谨地做好实验的每个环节,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己良好的实验习惯,学到更多的绿色化学实验方法。

3.减少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

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环保的因素,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可以说教材中的大部分实验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进行一次实验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一定规模的学校而言,教学过程中都是多个班级分批分组不断进行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液废渣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也不可小觑。并且不同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各不相同,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认识、体验和感悟,认识绿色化学实验实施的重要性,进而形成生活生产实践中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思想理念。

(二)化学课堂实验微型化绿色发展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课堂实验操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与绿色化学教育联系较为直接和紧密的环节。在绿色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绿色课程的实施开展,包括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而能够直接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的则是绿色的化学实验教学,这是最为直接的绿色化学教育有效实现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化学课堂实验的发展趋势就是建立微型化绿色化学实验课堂。化学实验课堂的微型化绿色发展,对于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而言,既能达到最大程度上节约化学用品,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思想,还能够达到保护学生安全的作用。比如,在微型化绿色化学实验课堂上如何进行氯气的制备。微型化化学实验主要通过改进和减少化学用品的利用来达到绿色教学的目的。所以可以通过缩小烧瓶的体积,即反应容器缩小,对于反应物高锰酸钾的用量要求也随之减少,通过漏斗将少量浓盐酸加入烧瓶中,待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即完成了一个微型化化学实验。通过微型化实验不仅能够实现需要的化学反应,还能够减少对于化学用品用量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实际上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大部分实验采取了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比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无色透明塑料袋来控制实验产生的NO2对空气的污染等。但也有一些实验并没有注意这些细节,比如在制取C2H4过程中所产生的SO2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试剂浓度和用量不规范等都违背了绿色化学理念。总之,推动化学实验教学微型化发展,是化学教师实施绿色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绿色化学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和反思,共同探求更有效的绿色化学教育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彪.探究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J].电子制作,2013(12):255.

[2]高威.新课程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7):125.

[3]张细妹.STSE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绿色主题教学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8(24):89-90.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3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初中化学;渗透

绿色化学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项顺应时展需求的绿色科学,反应了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对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绿色化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本文就对绿色化学的理念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阐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外实践中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对绿色化学含义的理解。

一、绿色化学的内涵

“绿色化学”最早是由美国的化学家提出的,目前,在全球各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绿色化学主要是指使用化学和科学技术等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体健康、自然生态、社会环境有害的催化剂、溶剂、试剂。而现在的绿色化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主张使用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提倡使用自然能源,尽量不给环境造成负担,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绿色化学主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避免使用一次性等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一些化学原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重复利用率,废物回收再利用,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和知识,为化学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绿色化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绿色化学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现在的初中化学课本中也大力主张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挖掘课本中的绿色化学理念和要素,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绿色化学理念相结合,不断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例如,教师在准备课件和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绿色化学理念,突出绿色化学的重要性,积极向学生阐述绿色化学的内涵和意义。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主动独立思考,探索和寻找污染强度高的化学品的替代物,并积极在课堂上发言,鼓励大家一起为实践绿色化学理念做出贡献。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紧密联系化学教材之外,还可以通过例举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例子来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所举的例子越贴近生活,学生就会越感兴趣,也会增加对绿色化学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真正理解到绿色化学的真谛,并付诸实践。

(二)绿色化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化学实验。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做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例如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S在纯的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不宜直接排到空气中。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的要求,可以缩小实验环境,在培养皿中集中进行实验,使实验微型化,尽可能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同时对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集中科学化处理,把防止污染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作为化学实验原则。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带领学生开发绿色实验,如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代替KCIO3分解法,实现了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教师要时刻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做到环保,不浪费,循环利用,养成绿色实验的好习惯。

(三)绿色化学在化学课外实践中的渗透

在实现绿色化学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和化学实验来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还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实践活动来渗透。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后期的绿色化学理念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可以多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一起到化学工业中,感受绿色化学给工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内外全方位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4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很多教师与学者都提出了课堂改革的策略,以优化课堂教学。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我对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

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深化研究、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都学有所获,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与介绍。

一、优化课前教学设计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整节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对于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课前的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备课的水平与质量。教师要改革备课的内容,转变课堂的角色与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像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就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就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采取小组合作等方式;在设计课堂总结时,教师要在课前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堂结束时还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反思,以便更好地进行下次课的教学。综合全面的课前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高效教学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的组织形式,使得每个学生平等地接受知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采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革教学形式,争取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改革下一种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记忆程度。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一帮一”的小组,即让优等生带领学困生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是一门充满了奥秘与神奇的学科,学生只有在思考与探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神奇之处,比如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却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但是酸碱共同作用下紫色的石蕊却没有变化。化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同的物质就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优化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优化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构建高效高质的化学课堂,教师首先就要优化教学目标,成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充分体现目标与活动、活动与检测的一一对应策略,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增进理解,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知识;再次,教师要按照“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执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拓展总结、应用训练这四个教学步骤,让学生学习知识、收获技能、提高能力;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于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归纳知识的应用方法与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优化课后教学辅导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后的练习与实践。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要精心为学生布置课后的作业,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实行分层教学的策略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内容难度,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课后针对性的辅导,实现因材施教。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以课堂拓展为主进行课外延伸,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着重落实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总结

总之,要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做到五个优化:优化课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施,优化课后教学辅导。只有充分优化这些教学环节,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保证,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作者:李小军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索罗乡西李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超.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王丹.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教育界也不例外。初中化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就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育改革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工类学科,它在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考验,从而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水平,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今,探究式教学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探究式教学开展化学教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分析

1.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在于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会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备资料,有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查阅和实践,来探索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导,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规范学生的操作,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资料的梳理和答案的探索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探究潜能,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2.开放性更强

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探究式教学开放性更强,涉及的知识面也更广。教师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很少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进行干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更具开放性。探究式教学以学生坚定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课本进度方面没有硬性规定,因此这些目标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水平,探究目标因人而异,十分灵活,只要学生可以想到的都可以作为探究学习的目标,通过研究式学习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3.更加重视过程

探究学习更加重视学习教育的价值,也就是研究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加重要,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才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注重从一个个生活中的很小的问题开始,一步步接近主题,在不断深化的探索过程中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表面上看这一过程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无疑是成功的,整个探索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从提出问题,到确定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再到最后的结论和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处理,从而帮学生享受过程,总结经验。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课程比重非常大的学科,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开展探究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初中化学所设计的实验多达六七十个,教师要利用这些实验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的探索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分过程,比如学生提出了几种不尽相同的探究方案:“两瓶气体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比较它们的燃烧程度”、“在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比较它们的浑浊程度”、“在两瓶气体中分别放入一只活着的虫子,比较它们的存活时间”,等等,帮助学生提出不同甚至大胆的设想,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2.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探究情境

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课堂教学设备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块黑板或一支粉笔,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充实到学校中来,初中化学课上就应积极利用这些设备创建探究情境,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3.大力开展合作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发现新事物,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对各自的探索手段和探索过程进行交流,从中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探究和释疑;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要积极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在互相交流中,各种各样的意见相互碰撞,不同形式的交流方法相互融合,在交流各自结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成才之路上重要的一部分,深化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提升探究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比例,对于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看来,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普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实现初中教育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许晓燕 单位:江苏省宿豫实验初中

【参考文献】

[1]王芝.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5月.

[2]张翼.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5月.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技巧

【摘要】

提问是教师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好的提问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上课气氛,特别是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上课时学习效率的好差,更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多少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掌握基本的设问技巧,在提问中与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关键词】

初中化学;提问技巧

一、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进行提问的原因

首先,传统的初中化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自顾自地在讲台上讲述课本知识而很少去关注学生上课的效率,这样的上课方式常常会导致教师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因为上课内容的单一化而对学习化学失去了兴趣,所以,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提问,能有效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的枯燥感,从而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上课充满活力。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偶尔的提问能很好地解决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一个提问就能用一双无形的手将神游在课堂之外的学生给拉回课堂上来,当学生的关注度都集中到课堂了,学生上课的效率就得到了保障。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提问能为学生划分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地对课上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更对他们能将知识进行一个合理地运用有很好的帮助。

二、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提问的具体方式

1.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对初中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保障,课后也自愿花时间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提高提问的吸引力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一个重要工作。例如,在我讲到《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我往往会在正式上课之前以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切入,在实验之前我会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铁是怎样燃烧的吗?因为在学生还没接触化学之前,他们的固有观念认为像铁这类金属是不可燃的,通过我这样试探性的一问,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想一探铁是怎样燃烧的究竟。而当他们真正看到了铁在氧气中火星四射地燃烧时,他们固有的观念得到了冲击,从而便会有想了解其中原理的冲动,这样一来学生上化学课的兴趣就会因为这样的提问和实验而变得十分浓厚,这种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但让上课的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还激发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对化学的学习。

2.设问要针对上课的重点内容

初中化学的课堂上所包括的知识面是较为广阔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注意主次之分,尽量做到能够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才能体现出问题的价值。例如,在我讲到《燃烧和灭火》中灭火部分的时候,除了讲述了有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更着重强调了三种灭火原理: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而我们在提问时候的侧重点应该倾向这三种原理,给学生一定的场景描述或者是图片,来问他们这是属于哪种原理的灭火方法。像这样,只有在提问的时候抓住上课的重点内容,学生们才会对这一重点更加留心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从而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提问要掌握难易程度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对问题的难易度的控制却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教师的提问得让学生听清听懂,所以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对这个问题能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话可说,而不是学生听到提问时表现出一脸茫然。其次,教师的提问应该有层次性,要从易到难,从表象到深意进行提问,以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逐渐的转变,而不能一下就向学生提问文章的内在含义,这样思维的跳跃度很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而导致学生不能回答好问题或者是不会回答。例如,在我讲到《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时候,可以根据书本知识的难易度来向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酸和碱的pH值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范围上?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酸和碱分别能发生什么反应?那么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有何特点?像这般,把问题由易到难对学生提问能很好地进行一个教学层次上的分层,让学生能很好地缓和过来,从而保持住清醒的头脑而不会因为跨度过大而反映不过来,如此一来,学生们的上课效率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同时,对于不同的问题提问的对象也可以加以调整,对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而言,教师可以让他们来回答一些较为有难度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还能增加他们在学习上的挑战性,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教师应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或者在回答难点的时候给予提示以避免他们因回答不出问题而内心受到影响,这样便能激励他们更加专注课堂,努力学习课堂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设问要能联系实际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设问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就课本知识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只会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材上,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还应当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在我讲到《溶解度》的时候,会以生活中制糖水为例,问他们泡是跑糖水的时候糖放多了会怎样?同学们大部分都能回答糖不会完全溶掉,然后我再用溶解度的知识告诉他们这样糖水溶液会达到饱和,饱和之后糖分子达到一个平衡状态,看上去就不会再溶解一样。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的设问是一门艺术,有着较强的技巧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时刻注重问题的质量,只有教师落实做好提问的合理有效,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学习成果才能得到保障,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提问和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作者:李书娟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薛林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4年12期

[2]李娜新.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6期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绿色环保教育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雾霾天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环保问题日益严重,而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都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绿色环保观念,进而更好的贴近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绿色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大国,也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在当前及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面对严重资源压力和生态压力,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道路已经成为必然.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环保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和学习价值,增强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和生态观.

一、在化学理论教学中加强绿色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知识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关于化学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其最终是要为“人”所服务的,是指导人类解决各种社会发展问题的一门重要科学.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初中生学好化学课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反映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果单纯让学生进行机械性记忆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化学理论知识教学同绿色环保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边学习边理解,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化学学习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树立绿色环保观念,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空气原本无色无味,但是在雾霾天气会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这表明我们周围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雾霾天气的出现更是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交通出行等,这时教师在传授“空气”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有意识的向生态教育上靠拢,让初中生认识到大气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加快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绿色环保教育

在初中化学课程体系当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化学科学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中加强绿色环保教育,可以有效拓展实验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促进化学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尤其是随着化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绿色实验的教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方面初中化学教师要降低对化学实验资源的消耗量,培养初中生的资源节约意识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初中化学教师要减少实验污染物的排放,或者进行绿色化、无害化的处理,避免实验过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这样可以帮助初中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在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的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不妨对原有的化学实验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且最好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减少演示性的实验,如在实验准备阶段,让学生利用生活周边的废弃物自制实验设备,可以通过输液瓶、输液管来自制实验器材,分别代替集气瓶和导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实验过程对实验器材的依赖,减少实验资源的投入,让学生懂得“变废为宝”,实现化学资源的有效节约,同时实现了对学生的绿色教育和环保教育,促进了学生绿色环保观念的积极养成.

三、在化学课外实践中加强绿色环保教育

化学课程的设置,其本质是要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是人类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保障,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涉及到了空气、水、物质、燃料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托,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教育、生态教育.除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常规手段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这也是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到“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导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绿色发展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意义,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不合理使用燃料的生活案例,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教师最后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和引导.如此一来,学生会意识到我们在使用化学燃料时,必须重视同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要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化学能源,坚持走节约、保护和绿色化处理相结合的道路,进而有效减少化学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总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绿色环保教育,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个角度,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正确的资源环境观、生态发展观,这样可以在促进学生学好化学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意识,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在未来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童舒陶.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2).

[2]敏玉兰.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甘肃教育,2011,(13).

[3]文涛.略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2).

[4]李慧.绿色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第五篇: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角色,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得到有序推进,有赖于化学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无创新之意,势必会严重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教师的教学势必会发生不小的波动,因此,教师更应当坚定信念,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给现代的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尤其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此外,新课改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应试教育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新理念的推行,势必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更应当重视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确保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较之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呈现出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逐渐增强。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讲,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离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依然较远。那么,是何种因素影响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比比皆是,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不采取题海战术,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不断提升。诚然,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受到国家考试制度的影响,如果中国的考试制度一日不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将难以彻底改变。

(二)化学实验缺乏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很多初中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的缺乏。二是教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认为现有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有的理论和定律都已经被学者研究过,教师只需将现成的教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即可。殊不知,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所创新,进而促进知识的深入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一)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人”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化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重视初中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化学生活化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实践知识化,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重观察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在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谭雪 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牛场乡中坝小学

参考文献

[1]徐惠.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毕晓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李海燕.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肖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5]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第六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利用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这三个方面来简单阐述如何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有效教学是新课标教学要求下课堂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主题。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尤其是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很多学生会烦躁不安,甚至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因此,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比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开始前先为学生演示了这样的实验:在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了,在心中会产生疑问,然后我再接着为学生变魔术,再往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盐酸,试管里的溶液又恢复了原样。学生看到这一系列奇怪的现象,心中就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起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主思考并互相进行讨论,在营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渴望得到问题的解答时,我再进行课程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活跃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会有所提升,从而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妙利用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巧妙利用化学实验进行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途径。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在做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时,我就先为学生讲解了实验原理,即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并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实验步骤,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合作交流,他们将实验的大致过程都说出来,然后我将学生的结果进行了归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步骤,接下来就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操作比较顺手,他们也逐渐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严密性。制取氧气完成后,学生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了的现象。虽然学生之前也知道木条会复燃,但是亲自操作、亲眼看到这种直观的现象,学生还是会欢呼雀跃,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进行实验时的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把导管从水槽取出、熄灭酒精灯,我为学生总结了一个顺口溜,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学生在一边理解一边背诵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神奇,在动手实践的操作中,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愿意学习化学。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将声音、图像、视频集于一身的功能,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其还能够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化学有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比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深刻地理解这一节的知识,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小段视频,将钠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为学生生动地演示出来,学生看得轻松,学得有趣,理解得也深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写板书通常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就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全部讲完,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是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将板书内容呈现出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板书设计;对于重点难点的部分,还可以设置成不同颜色的字,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够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时展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廖丽欢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荔香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课堂优化议论环节思考

摘要:

“议论”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是师生间、生生间展开合作学习的交流互动过程,优化议论环节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预设与准备,离不开课堂上对议论时机的把握,离不开教师对议论内容的深度、发散度的调控.

关键词:

议论;初中化学;内容;引导

李庾南老师提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不仅仅在数学界有影响力,也带领着我们化学组的同仁们进行了课堂改革.笔者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的影响,对“议论”环节的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申报了课题《“议论”环节与其它教学法中的“小组合作”环节之学生微观质态发展的比较研究》,现就结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一谈笔者对“议论”环节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议论?

议论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中的重要一环,议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是师生间、生生间、学习小组内、学习小组间的一种交流、讨论的教学行为.议论什么呢?根据“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笔者认为议论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学后的疑惑、问题与学习体悟,通常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一些与教学核心内容相关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首先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组内进行议论,然后组间交流再议论.议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

二、初中化学课堂如何搞好议论?

搞好“议论”是提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要想搞好议论,必须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1.认真研究学情,确保问题设计有利于议论

议论应该有一个中心,应该围绕着具体的问题进行议论,为此为了有效提升议论的效果,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原有认知基础进行研究,确保我们问题情景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议论,有话可说.具体的在问题情景设计上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两点:(1)问题情景的设计要“实”“实”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联系生活实际;其二,联系真实的问题.从学生的学龄特点来看,初中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到了初三表现出的独立性也较为强烈,因此,我们设计“实”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有关“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教学时,从实际生活出发抛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同学们,首先回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是我们是如何进行头发护理的?”(2)问题情景的设计要“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问题情景不能有效打破学生的心理预期的话,那么较难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提出来的“新”同样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问题中所包含的化学信息、化学内容“新”;其二,问题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有联系,但是却又有力不从心的不平衡感.实践经验表明,比较新、比较奇的问题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探究欲望,在结论未知时怎么办?很自然地联系到实验探究,如何获得这些新的信息构建问题情景呢?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上有很多最新的信息,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搜索最新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和现象,激发学生也想一探究竟的欲望,有助认知情趣的发展.

2.课堂上把握好议论的时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变化着的,课堂上什么时候议论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把握讨论时机有助于提升讨论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结合李庾南老师提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笔者认为初中化学课堂上应该把握如下几个时机.(1)初中化学课堂上,如果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出现了障碍,或者有些学生对于问题感觉困惑,热情不高,学习的主观愿望不强的时候,说明此时学生需要帮助、需要相互提醒和激励,这时是引入讨论的好时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问题进行讨论,诸多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在议论中碰撞,催生“顿悟”,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2)涉及到的化学问题较大,或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较多的时候,引导学生议论促进研究方案的优化,在议论的过程中,吸纳别人的长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3)学生的个人研究成果展示时,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一个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是对是错、是优是劣,可以以此为议论的话题引导学生广泛地交流,展开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学习情感.(4)在学生初中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出现思维性错误时展开议论.为什么会出现思维性错误,笔者认为思维性错误源于学生在多次处理某类问题时,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当化学问题的情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学生没有能够迅速地切换思维方式,依然按照习惯性的套路来思考解决.这实际上属于思维定势引起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导致学生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劳而无功.当出现了这类错误时,笔者认为应该是引发议论的绝佳时机,通过议论能够引导学生转换思路,辨明问题情境之间存在的差异,推动学生思维方式灵活地调整,纠错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了一次思维训练的体验.

3.把握住议论内容的深度和层次性

议论的内容设计是我们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方便,切忌太难或太容易,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议得开、议得远、议得深,而议论的深度并非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层次性,设置阶梯引学生拾级而上,将“议论”引向深入.此外,我们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做到灵活机敏地引导,将议论的教学作用推向更深处,实现真正的合作学习.

作者:江其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参考文献

李庚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第八篇:初中化学课堂高效复习策略

摘要:

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教育行业的要求与标准愈来愈高,促使我国教育行业不断进行更新与改革.化学学科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学生对其复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高中升学与日后的成长,故要求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与运用复习策略,并且适当的创新复习方法,如此才能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本文就现阶段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缺陷及存在问题,对初中化学课堂如何加强高效复习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

化学课堂;复习;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与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并且不断转变与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要求初中化学教师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原则,逐渐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针对学生的复习采取高效性策略,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巩固化学知识,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1].

一、现阶段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第一,复习方式过于传统、交流过于死板.根据我国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仍是采用了传统性的教学与复习方式,即强力灌溉型.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多次提问,并对学生多次展开化学学习状况的谈话,但交流内容过于死板,言语上也缺乏一定的亲和力,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化学产生了极大了恐惧,对于复习课堂也存在厌烦心理.长期以往下来,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缺乏效益,不但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化学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型思想.

第二,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复习难度大.现阶段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化学高分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除此之外,在培养成绩高分的影响下,化学复习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化学习题训练,故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难度大、知识内容多、要求高级、牵涉范围广的练习题,严重脱离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让学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化学习题上,不但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而且让化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已然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

第三,复习问题缺乏一定的设置、缺乏创新性.因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化学学习情况也有不同.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在化学课堂中提问或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长久以往便养成一种习惯;同时加上化学教师没有设置复习问题,即使设置了问题,也缺乏新意与吸引力,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这样的背景下,会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对于化学复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3].

二、初中化学课堂加强高效复习的具体策略

1.积极创设复习情境、营造复习氛围

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次温习与巩固,所以大部分的化学教师认为不需要像讲解化学新知识一样那么认真,针对复习采取的策略主要为提问.虽然提问的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复习效果,但因教师提问过程中语言的错误及语气的不恰当,会让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一旦回答错误可能会遭受到严厉的批评,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养成了胆小怯懦的学习品格,也严重降低了复习效果.根据上述背景,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创设复习情境,主动营造复习氛围,并构建课堂问题的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导入法,来提高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求知欲.如,复习到第二章“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化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复氧化碳气体的制法,可以将学生随机分为5个大组,每组有10个人.化学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化学实验的若干仪器、药品,将课堂作为一个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组装好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装置.之后化学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即“列举以前学习过的关于二氧化碳的相关制法”,让5个大组之间的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得出本组的答案后开展实验,最后化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逐一写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方法,具体有:(1)木炭燃烧;(2)蜡烛燃烧;(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生成物的状态,总结出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的药品.通过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热烈与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复习,实现高效复习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2.关注中考热点及难点问题、提升化学复习的高效性

中考热点问题,主要是往年中考中反复出现的化学知识点,如化学专业用语,OH-(氢氧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Cl-(氯离子)及SO2-4(硫酸根离子)等,又如化学方程式,工业上炼铁的原理;中和反应原理;湿法炼铜原理.跟工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一些流程,如工业上废液中铜等金属的回收利用,海水中各种成分的利用等.为了有效突出热点问题,化学教师在对教材中每个章节进行复习时,可以以热点为主体,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及规范的复习知识体系,并不断围绕该热点来展开教学讨论,以此有助于化学复习的高效性.中考难点问题,主要指学生在掌握知识考点过程中碰到的疑难疑问、知识困扰及容易混淆的问题,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中考复习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时间比较紧迫,而且覆盖的知识面广,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情况来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网络.如问题: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部分变质?教师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了什么物质变质的?再引导部分变质就是要检验溶液中存在两种物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根据他们都是碱性物质排除使用酸碱指示剂,还要考虑检验两种物质的顺序,加入的物质对后续实验有无影响,如果题目中的部分变质改成完全变质又该如何思考?这样层层剖析,让学生在复习中学会全面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在对化学知识要点进行整体归纳与提炼时,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等级思考、交流讨论及思维引导等手段,帮助学生快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综上所述,针对复习方式过于传统、交流过于死板;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复习难度大;复习问题缺乏一定的设置、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对初中化学课堂如何加强高效复习提出了具体策略,即积极创设复习情境、营造复习氛围;关注中考热点及难点问题、提升化学复习的高效性.通过以上做法,能够推动初中化学教学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相关要求,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升化学成绩.

作者:袁红军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学

参考文献:

[1]韩国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51-52.

[2]张海涛.分组实验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求知导刊,2015,24:107.

[3]常方圆,于茂春,马金钟,卜英浩,罗旭东.中学生错题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44-46

第九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问研究

摘要: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优秀学生解题能力很强,但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很弱。基于“生问”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它是一个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产生新问题终的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观、互动观、学科观、时空观。

关键词:

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初中化学教学要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听化学”、“背化学”,转变为“做化学”、“探究化学”。一般来说,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六个要素: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设计)实验计划;实验与观察,获取事实(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其中,问题是思维(研究)的起点,许多科技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然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常常在“提出问题”这一“科学探究”的起始环节上就束手无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亦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很弱。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生问’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一、“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问”,字典中意即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有询问、问答、问题、质问之意。“生问”即“学生提出问题”的简称。基于“生问”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放在首位,是一个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产生新问题终的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

1.生活观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学生发现化学问题、提出化学问题的源头。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有大量的气体冒出来。此时,教师问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你想提出哪些疑问?于是,学生的思维被这一生活情境打开:这是什么气体?它有哪些性质?为什么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冒出来?为什么喝了汽水会打嗝?在明确本节课研究主题之后,教师给每一组学生准备一瓶汽水,带橡皮塞的导管,澄清石灰水,紫色的石蕊试液,火柴,集气瓶等实验用品和器材,引导学生探究。显然,这里的汽水、气泡等生活情境,对唤醒学生的质疑提问的兴趣,促进化学知识理解与迁移,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2.互动观

“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互动,互动的结果,问题不仅由一两个学生提出,而是要以一两个学生的一两个问题,引出更多学生的多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当然,“生问”是有预期的目标,互动是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过程。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时,教师问学生:根据前面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学习,今天在“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时,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有学生说,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有哪些?当即有学生站起来说,这个问题不需要研究,因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就可以推导出收集方法。有学生说,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该是怎样的?一学生补充道,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需要知道它的反应原理,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去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学生围绕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提出问题,相互质疑、补充,理清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次序。

3.学科观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就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我们的“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并由此影响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教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餐桌碰到松花蛋时,你一般是怎么食用的?等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追问学生,在这之前,你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吗?如果没有,现在思考,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简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化学知识。教师把这些人们日常熟知的道理作为“实境”,巧妙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无疑会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学科习惯。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可以获得松花蛋的制作方法,进而思考提出问题:松花蛋有碱涩味,说明呈碱性,醋属于酸性物质,为什么有碱涩味的松花蛋蘸醋之后就变的鲜美可口了呢?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4.时空观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往往在课堂内争分夺秒,以期“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从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活动。“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师不“赶课”,放慢脚步安静守候,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空”,让其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带着问号离开初中化学课堂。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探究”的设计中,教师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教师追问,塑料瓶变瘪是不是就这个原因?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小声议论,一学生提出疑问:会不会是二氧化碳是和水反应了?当教师向变瘪塑料瓶中的水倒入紫色的石蕊时,石蕊变色。教师引导学生对该实验中石蕊变色的原因提出探究问题,学生的思维在刹那间开放起来,提出了“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色”、“水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使石蕊变色”等有价值的问题,此时,教师是问题的讲解者,更是问题意识的引导者、培养者。“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因此,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的胡思乱想。

二、“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技巧

提问是知识的种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提问为契机,可以在学生中产生无尽的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多样化的思考,可以出现无尽的思维的分化、对持、纠结与共鸣,可以涌现无尽的进一步深化探究活动的根据与事实。

1.创设情境,激发疑问。

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堂课时,教师让几个学生到讲台,进行如下表演:“同时点燃一根大小、质量相同的火柴后,比一比哪个同学能够让火柴燃烧的时间最长?并且说出理由。”其实,这一生活现象已经为学生所司空见惯,只是没有被大家所深究。于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被学生很自然地提了出来:“为什么点燃一根火柴后,竖放很容易熄灭?而倒放很容易燃尽?”众所周知,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思维。“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此,“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首先应该考虑能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其次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

2.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在学习“空气”一节内容,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关于“19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方法、拉瓦锡实验装置”,自主学习之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全部同学相互补充提出了如下问题: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了哪些结论?实验装置的密封性有什么要求?若达不到这一要求,后果是什么?消耗氧气的物质———汞的含量有什么要求?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什么?生成物应是什么?拉瓦锡通过什么现象发现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1/5,此时装置是否冷却?如不冷却,对实验结论的影响是什么?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空气”有关“拉瓦锡实验”内容时,习惯于对“拉瓦锡实验”进行仔细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详尽解释,学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不只是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内容,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学内容读出思想、提出问题。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体会到,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最能反映出他们所关注的知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正是他们自己所提出问题。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会逐步感觉到并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才有价值,他自己也可以控制学习的进程,而且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3.合作讨论,产生疑问。

在学习“氧气”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按照课本要求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观察现象。实验后,各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学生们发现,各组的实验现象不尽相同。有的实验成功了,有的实验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失败?学生交流讨论,产生如下疑问:会不会是氧气不纯?铁丝上面有锈影响实验吗?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什么?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是什么目的?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迅速”?还有没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将学生个体间不相关或者竞争性的关系发展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发展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升。“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解决化学学习中碰到的疑难杂症,而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诱导学生深思熟虑,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培养质疑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

4.交流展示,倾听疑问。

在组织学生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小组交流展示。有的小组说,实验看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有的小组说,实验中观察到蓝色的溶液变淡了;有的小组说,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但不知道是什么气体?什么原因出现了气体?此时,教师没有急于解释,只是表扬了第三小组同学观察细致认真,然后继续倾听学生的发言。有的小组说,我们小组也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我们组猜想这种气体是氢气,因为我们闻了闻气体没有气味,肯定不是二氧化硫。有小组同学站起来补充:如果是氧气也是没有气味的呀。这个时候,教室里一片议论:这是什么气体?如何判断?为什么有这种气体产生?交流展示暴露了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及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考虑学生是怎样观察思考的。这样,要求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把时间和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的思考方式上,而非交流展示结果的正确与否。教师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只是要听学生表达出来的信息,也要透过内容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在“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师倾听的根本要义,就是要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以平等的姿态,听学生发言中所包含着的疑问、心情,与他们心心相印。

5.对话反思,带走疑问

在组织学生学习“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有学生说,我懂得了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着火点(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有学生说,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只要改变一个条件,燃烧就能熄灭,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有学生说,我有疑问: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氧气,但是前面我看到镁条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是为什么?有学生说,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蜡烛的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呢?杜威说:“思维起源于疑惑,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学生不仅是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对象,还是向我们反馈化学课堂教学信息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回答为我们教师提供进入学生大脑的思维线索,会发现致使学生做出回答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思考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为此,“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小节,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的独立反思、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材的对话,更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教师给学生有机会重新回顾、反思并更新他们在化学课堂上的初始疑问,完善观点或思想、追踪自身思考经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被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观点或思想、疑问。由此通过梳理激发学生产生新疑问,带着新疑问离开课堂。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等待时间是完成“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为学生留出思考问题、提炼问题的时间,就能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倘若我们期望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就要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思考。当然,引导学生提问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所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生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表达问题。

作者:包春华 单位:通州区兴仁中 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会提问”的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4,9

[2]蔡志吉.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59-61

[3]吕星宇.对话教学:为思维而教[J].教育学报,2008,03

[4]包春华.化学课堂教学中“实境”的创设[J].化学教学,2012,(8):6-7

第十篇:初中化学微课翻转课堂实施

摘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实施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深化了理解,活跃了思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学习情景;探究式学习;原则;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讲桌做实验,学生围着讲桌看实验,一直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学,一种颠覆传统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诞生,使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传道、解惑”失去当年耀眼的光环,不再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创建微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我县新城初级中学是省教科院批准的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学校,笔者加入了这一课题研究。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微课内容选择

“燃烧的定义”和“着火点”是“燃烧和灭火”这节课重要的概念性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早已接触到了燃烧现象,学习氧气时又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蜡烛等物质的燃烧,但对燃烧的定义仍然模糊,对“着火点”的概念更是理解不够准确。如有的学生认为,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殊不知“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制作了微视频,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微课

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的载体,是“翻转课堂”的信息源,是“翻转课堂”的灵魂。也可以说没有“微课”就不能实现“翻转课堂”的“翻转”。“微课”直接决定课前知识信息的传递,影响课内教学活动的设计,影响课内“翻转”的教学效果。可见,“微课”设计质量如何,决定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成败。于是笔者根据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微课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并在片头片尾中插入轻音乐。学习内容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环境。在知识讲解时,用微信聊天、明星对话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这样的微课,学生愿看爱看,愿意反复观看,感觉到观看视频是一种享受。因此,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新知识、新问题。笔者根据“燃烧和灭火”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微视频内容包括:观察演示实验,寻找燃烧条件;提出猜想假设,探究燃烧条件;根据现象对比,归纳燃烧条件三个部分。前两者是事先录制剪辑好,插入到制作的PPT中,再用录频软件录制配音。并在微视屏中提出以下思考问题:(1)如何给燃烧下定义?(2)你认为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产生燃烧这种现象?(3)日常生活中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吗?

三、精心设计任务单

利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观看视频后,根据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和要求开展自主学习。这种前置学习不是简单地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就可以实现课内“翻转”,而是需要一份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达成目标的可行性,也影响着课堂实现翻转的质量。“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质量不仅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统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灵魂的作用。笔者在“自主学习任务单”达成目标栏中是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目标的:观看微视频、教材、学习资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着火点”的概念;掌握“燃烧条件”实验探究的方法。这个“达成目标”的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在“学习方法建议”栏中提出的建议是: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学习任务栏中设计了【任务一】:知识回顾,温故知新;【任务二】:知识梳理,明确要求;【任务三】:观看微课,巩固新知;【任务四】:自主检测,上传疑问。这一做法,使教师退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后台,前台让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开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四、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课堂学生知识内化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于是,笔者在教学的前两天将制作的微视频放到上海复兰科技提供的K6KT平台上,同时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回家利用电脑或父母的智能手机登陆观看,或到学校微机室登陆观看,并要求学生针对自主学习任务单提出的问题要仔细观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对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重复观看、深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自主检测、进阶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及时记录,并通过K6KT平台上学生账户反馈给教师,为教师二次备课和课内交流、讨论奠定基础。从学生对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自主检测客观题回答看,不少学生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初步认识,但也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从观看微视频提出的问题和进阶练习测试中反映的情况看,学生总体掌握情况良好。尤其是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判断正确率相对较高。但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对燃烧的定义仍然模糊,对“着火点”的概念更是理解不够。(2)不少学生虽然能记住或会背诵燃烧的定义和着火点等概念,却不能正确运用这些概念。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只有产生疑点或问题,才有思考、有创新。在K6KT平台上学生账户反馈给教师的信息统计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全班64位同学共反馈83个问题。可见,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搭建平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

五、课堂知识内化

由于学生课前是通过观看微视频和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而微视频所聚焦的是本节课中某一知识点,教学内容有限,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缺乏完整性的认识。这就有必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防止知识碎片化。笔者首先对什么是燃烧、哪些是可燃物(视频展示:木头、石子、玻璃、酒精、棉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是着火点、灭火的原理等概念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达到见木见林。接着提出:1、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吗?2、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只要有氧气,可燃物就能燃烧吗3、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吗?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自主探究,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于是笔者在给出燃烧会污染空气的结果后,问:“你能不能对微视频中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究进行改进,避免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请每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试管、烧杯、胶塞、热水、白磷、红磷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方案草图。”各个小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画出了实验方案草图。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到讲台展示实验方案草图并加以解释。全班同学经过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第3小组实验方案设计得最好。他们的实验方案是: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分别放入白磷和红磷,塞紧胶塞,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实验方案确定后,各个小组进行实验,看到在热水里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充满试管,而在热水里试管中红磷没有任何变化。又问:“能不能只用一只大试管就让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习小组经讨论后得出方案:用大试管直接罩住水下的白磷即可。由于白磷遇热融化不容易罩住,造成实验的失败,若该实验操作不当,也可能会造成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为了安全,笔者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观看。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笔者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到蜡烛熄灭后白磷还能继续燃烧,说明锥形瓶中依然存在氧气。同时,蜡烛熄灭,白磷燃烧,也说明二者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不同,并不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只要有氧气,可燃物就能燃烧。紧接着,追问学生:“以上两个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都需要氧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呢?请你用老师提供的镁条、酒精灯、二氧化碳等器材进行实验,观察一下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到,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从而证明,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以上三个问题分别通过小组自主探究、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及视频,加深了对燃烧定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翻转出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能力,翻转出学习中同学之间的同伴互助,翻转出师生之间更深入的交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被动者转变成学习的主宰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精心设计,制作微视频,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良好效果。

作者:谢天华 张振飞 单位:濉溪县第二中学 濉溪县新城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5

【内容摘要】

高中化学课堂目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高中化学中的某些难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转变一下,这样会使得处于逆反期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变他们对于高中化学的排斥心理,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的研究发现,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所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兴趣有助于他们提升对化学课堂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

高中化学兴趣教师培养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注重知识的传播,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对于化学课堂逐渐失去了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常常死记硬背,基础知识不牢靠。究其原因还是化学科目的特性使得其难以被学生所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高中化学课具有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多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化学科目时,就觉得化学是一门可以听懂,但是又容易记混淆的课程。由于很多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就导致其在考试时很难得到高分。所以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先认识化学,再进行化学实验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做好化学实验,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对化学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化学,走进化学。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高中化学卷面的成绩在高考中相对于语、数、外所占的比分值不大,大部分学生喜欢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喜欢、擅长、分值大的科目上,对于化学科目学习时间太短,而且其理解起来虽然容易,但是化学物质间的反应过程又很复杂,学习起来枯燥繁琐,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这就使一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只凭借机械性的记忆,并不能达成很高的学习效率。

2.学生对化学科目兴趣较差

化学科目中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除了一些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及现象等需要死记硬背之外,还有些反应规律、等式的配平是需要通过理解性记忆才能完成。很多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导致他们的化学基础并不稳固,在之后的理解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去理解核心知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兴趣较差也是由于化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当前初高等教育阶段及部分教学硬件相对较好的初高中之内,化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依然是以教师口述为主,这也使得这一科学性和动手性极强的学科丧失了为数不多的吸引力。

3.学生对化学科目了解不深

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中,学生通常是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化学,而这一科学性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直接出现,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于化学教材及这一科目的认识。这也使得其在步入高中阶段之后难以对化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也正是由于对于化学科目不甚了解,很多高中生无法提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提升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1.教师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下,学生学习化学依然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暂时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其对于化学的认识更为全面。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待化学基础不同的学生时,如果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2.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当前大多数高中化学的教育模式极为单调与枯燥,这也使得高中学生无法提起对于化学学习的乐趣。如果高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3.将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带入教学中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就有很多的化学物质,如氮气、氧气等等。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举例子,因为单调的讲课会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的进程中应当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本身的实用性与生动性得到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晦涩难懂的化学章节中,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

结论

高中化学这一基础学科虽然不同于语、数、外等主科对于学生的意义。但是其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便利,虽然高中化学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相对较小,但是学好高中化学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当前,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普遍难以提起兴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需要引起高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师,更应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相关事宜。

作者:刘自科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

【参考文献】

[1]谢士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3(04):140-141.

[2]齐霞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亚太教育,2015(08):69.

[3]胡琼霞.浅议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33):234-235.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育探讨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等几点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育模式;优化策略

一、引言

新课标以来,虽然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改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重要手段。此外,教学模式适宜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建立合适的化学教育模式将对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并优化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来讲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培养。[1]此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当前的化学课堂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存在教师为核心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完全实现的同时,影响了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自在感和自主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远远不够,教师无法确切的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学生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也就无法很好的解决,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2]同时,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具体来说,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脱节,学生无法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也无法将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实验相结合,同时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有畏难心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等问题。[3]

三、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高注意情境的全面性、真实性、情感性和可接受性等几个问题。全面性是指情境的创设应该包含促进智力发展、认知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真实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在感情上也能投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忽视的情境创设还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保证全面的建设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浪费资源。通过全方位地把握和考虑,建成适合高中生化学学习的问题情境模式,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成绩已经不再是高中教学的唯一目标,综合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水平的新标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等各项能力的综合成为高中教育需要首先思考的新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标的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要求,表明了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高中的化学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引导者,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促进教学成果的提高。

第三,优化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实验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实验不仅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探索自然界真理的标准,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以氧化与燃烧这部分内容来说,物质燃烧的条件包括氧气和温度,那么如果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充足氧气,物质是否能在水中燃烧呢?燃烧只能发生在空气中吗?进而,进行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实验,在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际上,这个实验可以看作优化的化学实验,因为这一实验融入了“有趣”,让学生看到了他们平时没看到过的现象,如果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只是简单引入平时可见的燃烧实验,必定不能像白磷水中燃烧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优化化学实验,融入有趣和探究性能够建设很好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型。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化学。联系生活、将化学学习融入实际升华是增加有趣性的一个重要方式,高中的化学教学应该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将教学中的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层面上深入的了解生活,也让生活的基本常识成为吸引学生探索科学与自然真相的种子。创设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活动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比如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时,引入生活的例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了解。“为什么生活中的铁制品都要刷上一层油漆?”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需要在外层涂上一层保护剂的用品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材料形成的,铝制品需要吗,等等,从而引出金属元素在空气中氧化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记忆的过程也实践化,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应该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基础,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为新目标,辅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化学实验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和生活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静姝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会双.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实施策略初探[J].教育科学.2015(4):91.

[2]于永宏.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5(5):83.

[3]向立旦.基于探究式教学的高中化学有效性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

第三篇:高中绿色化学教育实践与启示

摘要

BeyondBenign是美国的一个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的非盈利性组织。从什么是绿色化学、工业中的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替代实验练习3个方面概述了该组织针对高中师生开展的绿色化学教学方案;从先进绿色化学模块素材开发、志愿者推广、暑期实习生研习、网络研讨会或专题论坛、在线课程培训、绿色化学训练营或实地考察等方面探讨了该组织推进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举措;针对国内中学的绿色化学教育,提出了引导民间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绿色化学教育、构建较系统的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方案、对高中教师进行绿色化学多样化培训以及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开展绿色化学训练等建议。

关键词

绿色化学教育;BeyondBenign;高中化学;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其出发点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1-2]。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绿色化学一经提出,立即获得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响应,国内基础教育界也进行了将绿色化学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3-6],但迄今仍然存在着绿色化学知识点渗透不够、绿色化学教育措施有限和绿色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7-8]。BeyondBenign是美国波士顿的一个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的非盈利性组织,由绿色化学的创始人之一JohnWarner博士于1999年在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发起,它致力于对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公民进行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集成教育,使他们有能力支持快速发展的工业市场,提供解决诸多社会挑战的方案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9]。为表彰它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化学教育的示范性工作,美国化学会在2016年的春季会议上专门将一项奖励授予该组织的绿色化学课程开发负责人RachelPokrandt[10]。本文在概述BeyondBenign组织制订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方案的基础上,简要论述该组织在提升高中绿色化学教育水平和高中生绿色化学素养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希望对国内中学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有所启示。

1BeyondBenign高中的绿色化学教学方案

BeyondBenign的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方案设计的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室里同时实践并讲授绿色化学,涉及的主题通常包括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主要包括绿色化学的内涵、工业中的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替代实验练习3大部分内容。

1.1绿色化学的内涵

该部分的教学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的12条基本原则,并让他们写出这些原则;(2)让学生理解化学品足迹的概念,并明白人们在使用潜在危险化学品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中;(3)理解环境影响因子(Environ-mentalImpactFactor)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它对家用化学品和化学过程进行评价;(4)知道如何利用生命周期分析以及反映社会公平、经济活力和环境完整性的可持续发展三角形[11]来评价化学品及其制备与使用过程是否“绿色”。

1.2工业中的绿色化学

该部分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成功应用的工业案例和当前在该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引导学生使用无毒原料和黑莓染料,制备染料敏化黑莓太阳能电池,理解绿色化学研究怎么样才能贴近更环保的太阳能器件;(2)引导学生探索采用液体CO2从柑橘类水果中提取精油的方法,并评估这些方法符合绿色化学12条原则的程度;(3)引导学生在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技术的基础上,审视催化剂的概念以及硬水和软水的区别;(4)引导学生在考虑常见塑料材料和更加友好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技术的同时,实践分子模型的构建和路易斯点结构(LewisDotStructures);(5)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种可再生的化学品,例如废聚乳酸塑料杯,通过将其转化为溶液实现再生利用;(6)引导学生在探索气体和气体定律的同时,考虑气候变化背后的化学;(7)引导学生了解常用化妆品的制备原料和分子结构,了解这些分子的形状对化妆品组分的毒性和潜在健康危害的影响;(8)引导学生了解制备生物柴油不同原料油的性质,并尝试自己制备生物柴油。

1.3绿色化学替代实验练习

该部分着眼于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国家学习标准,进行绿色化学实验练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引导学生基于物理性质测量pH,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观测酸和碱的物理性质;(2)引导学生在H2O2分解反应中用维生素C取代传统的MnO2催化剂,理解催化剂和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催化剂是如何改善反应效率的;(3)引导学生测量石蜡的摩尔燃烧热,在测量水的吸收热、石蜡和大豆蜡燃烧热的基础上,计算石蜡的摩尔燃烧热;(4)基于蜡烛、红茶和淀粉等日常无毒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并说明勒夏特列原理;(5)引导学生采用几乎所有生物体中都存在的过氧化氢酶,实现一个放热反应、一个吸热反应和一个吸热反应中的焓变;(6)针对传统火焰发射光谱实验室在本生灯(本实验)中使用会产生挥发性有毒金属盐溶液的不足,引导学生重新设计实验,采用可以在更低温度下缓慢燃烧、带有彩色火焰的蜡烛,学生因而有足够的时间比较和对比发射光谱;(7)引导学生练习摩尔的概念和涉及理解如何使用摩尔的计算,所使用的NaCl和(NH4)2SO4等材料回收后再使用;(8)引导学生分别定性和定量地描述气体和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例如比较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并绘制其溶解度曲线,其中气体的溶解度通过涉及碳酸水和温度差异的一个简单实验演示;(9)引导学生用常见的咖啡因(C8H10N4O2)片取代传统的萘升华实验,在观察升华现象的同时,解释发生变化的类型;(10)引导学生在观察反应、识别反应类型和产物的同时,采用绿色化学原则比较反应的毒性;(11)通过夏季高中绿色化学研究论坛发展了系列新型绿色化学实验,涉及经验公式、化学计量反应(例如,用更加绿色的碳酸钠和氯化钙的沉淀反应取代传统的铝生成明矾的化学计量实验)、淀粉浓度实验、更加绿色的氧化还原实验、绿色沉淀反应等,这些实验都已在教室验证。

2BeyondBenign推进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举措

2.1合作开发先进绿色化学教育模块素材

BeyondBenign与政府部门、研发结构和相关责任企业紧密合作,开发反映绿色化学最新发展的先进绿色化学教育模块素材。例如,BeyondBe-nign课程专家小组与全球办公家具行业的老大、也是保护环境先驱的Steelcase合作开发了1套包含3个绿色化学模块的素材,整合了Steelcase开发产品和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工艺:(1)环保蘑菇材料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自己种植蘑菇,并对聚苯乙烯和蘑菇材料(菌丝体和农业废弃物)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学习纺织品和创新的绿色替代聚酯生产工艺,通过提取天然染料、试验pH值和媒染剂,调查化学键、纤维、颜料和染料;(3)向学生引入前沿技术,模仿鲨鱼的皮肤模式以防止细菌的生长,在实验中模拟表面化学模式。此外,BeyondBenign在华盛顿州生态部的支持下,与一个教师小组合作开发了一种构筑化学危险感知与理解模块素材,该模块由化学危险感知调查、手部消毒剂的危害等部分组成。

2.2招募大学志愿者到中学推广绿色化学

2011年至今,BeyondBenign招募了100多名化学化工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被旅游科学计划选中;在对他们进行培训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到社区对中学生和教师进行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培训的机会。此前,这些被选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想到促进绿色化学是他们在化学领域能够做的事情,但他们都希望可以学习一些真正能够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事情。

2.3组织高中暑期实习生研习绿色化学

2015年暑期,纽约长岛的2名高中生被环境研究实习计划项目选中,作为BeyondBenign派出的研究实习生,到WarnerBabcock绿色化学研究所工作1个月。考虑到染料稳定剂中的某些发现和癌症直接相关,他们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一种叫做乙烯基苄基嘧啶(VinylbenzylThymine)的聚合物是否可以用做染料稳定剂上;初步研究表明,乙烯基苄基嘧啶涂层织物容纳染料比控制织物要好。实习结束时他们一致认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已远远超过实习前所具备的高中化学知识。

2.4组织召开系列网络研讨会或专题论坛

BeyondBenign不定期组织针对高中教师的系列网络研讨会,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需要注册即可。已成功举行的高中教师网络研讨会涉及的议题包括:如何在高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将化学概念和最前沿的科学创新相结合,采用更加安全和环保的实验取代传统的化学实验,将绿色化学原则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等。BeyondBenign和美国环保局共同组织专题论坛的话题则更加广泛,曾组织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和康涅狄格州的高中教师参加介绍绿色化学的论坛,论坛议题包括集成化学管理、实验室安全、废物管理和交互式工作组等,该论坛产生的一些优秀想法已成为更多实验室绿色化的起点。BeyondBenign也曾组织纽约和新泽西31位从事多种资源整合、从修订课程大纲到创建绿色化学研究并指导学生的教授进行开放式论坛,涉及的议题包括实施工业案例研究、采用更环保的实验室练习、高校和高中的绿色化学与毒理学教学等。

2.5对高中教师进行在线绿色化学课程培训

BeyondBenign不定期组织针对高中教师的在线绿色化学课程培训,让他们将绿色化学以一种新的和创新的方式与他们的实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参加培训的许多高中教师之前对绿色化学并无太多认识,在线绿色化学课程培训后他们眼界大开。课程培训要求这些教师参与网上论坛的讨论,以帮助同事之间构建开放式对话活动;他们还有机会与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等工业界的工程师相互交流,他们当中的相当多数人目前正在从事使生产工艺和产品更加绿色化的工作。

2.6组织高中生开展绿色化学训练营或实地考察

BeyondBenign不定期组织高中生到大学开展短期绿色化学训练营或实地考察活动,引导学生投身到与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相关的案例研究中去,或参观相关绿色化学研究设施,与科学家见面并开展绿色化学实验,了解令人兴奋的绿色化学创新,例如将废弃的聚乳酸塑料杯转化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抗菌清洗液。这种经历有助于他们了解绿色化学的最新进展,对他们了解该领域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3BeyondBenign推进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启示

受BeyondBenign推进高中绿色化学教育实践的启示,对国内中学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3.1引导民间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绿色化学教育

BeyondBenign在设计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方案、推进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集成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相比之下,我们国家虽然也重视在中学开展绿色化学教育,但均由政府部门和具有绿色化学教育意识的中学教师主导,缺乏非盈利性的民间力量和民间组织的参与和推动,导致绿色化学教育的效果极其有限。由于普通民众对绿色化学的理念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不熟悉,如何对民间力量和民间组织进行必要的绿色化学宣传和知识培训,让他们自下而上地推动绿色化学教育,是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教界面临的紧迫任务。

3.2构建较系统的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方案

BeyondBenign针对高中的绿色化学教学方案非常深入,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的举措形式多样并且卓有成效。相比之下,我国中学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极其有限,中学教师和学生普遍无暇顾及,也缺乏对传统化学知识进行绿色化改造和提升的意识,导致绿色化学知识点有限且零散,绿色化学替代实验练习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借助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东风,增加绿色化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和考核中的份额,并提出比较明确的高中绿色化学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教学新目标。

3.3对高中教师进行绿色化学多样化培训借鉴

BeyondBenign针对高中教师进行的绿色化学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志愿者推广、暑期实习生研习、网络研讨会或专题论坛、在线课程培训、绿色化学训练营或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化学教师进行必要的绿色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结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实例和绿色化学最新工业化成果的案例,引入新的化学教学内容,并对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知识点进行更新和改造。

3.4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开展绿色化学训练

考虑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可以在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学生课堂教育之外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拓展绿色化学训练,丰富绿色化学教育案例,营造绿色化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例如,举办通俗易懂的绿色化学讲座和绿色化学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学生成立绿色化学教育和绿色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开展绿色化学知识竞赛和绿色化学实验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绿色化学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环境污染等。

综上,绿色化学是21世纪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绿色化学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BeyondBenign在美国推进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基础教育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创新并实践绿色与可持续性化学教育,变绿色化学教育观念为自觉的行动,积极投身到改善我国基础教育界化学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工作中去。

作者:蔡智君 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2]任慕白.绿色化学(新兴交叉学科)[EB/OL].(2016-05-02)[2016-05-04].

[3]马富莲.亚太教育,2016(2):279

[4]管京如.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58-59

[5]翟志勇,彭实,金前英,等.化学教育,2009,30(2):49-51,59

[6]隋良永.化学教育,2010,31(S1):30-33

[7]李秀若.才智,2015(16):214

[8]杨广斌,贺宏.化学教育,2008,29(4):58-60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育探究实验分析

摘要:

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途径,尤其是在化学课程中,探究实验更能反映出所学知识的直观表现。在化学课程中适当的应用实验来辅助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在高中化学的教育中将探究实验做为教学的重点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探究实验;化学;策略

探究实验就是让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自己动手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从旁协助,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实验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将学生平均分配成若干小组,或者是学生单独的进行实验,在整个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本身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突破,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的兴趣都大幅度提升。

1操作程序

1.1提出问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探究中也是一样,探究实验的开始都要提出一个未知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选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实验具有操作性,学生才能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来得到所提出问题的结果。

1.2猜想假设。当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对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在课前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实验的构思,让学生在课前就提出自己的疑惑,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从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上有一个自己的预先见解。

1.3设计方案。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和自己对本次探究实验的理解进行方案的设计,在小组里进行讨论,整合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仪器的组装。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弥补了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一次愉快的师生合作的实验还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科学素养。

1.4验证实验。将在实验之前做好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以确保实验的结果分析正常进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

1.5得出结论。实验结束,进行实验结果的额分析,与之前的猜想进行比较,形成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是对教学质量的印证,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实验结论要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除了实验报告的目的步骤以外,还应该包含学生对实验的分析以及实验前的讨论内容等。

1.6反思评价。实验也是课堂,在实验结束之后同样要进行反思评价。通过比较实验前后对结果的分析,得出自己的实验心得,在后续的实验课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2探究实验的应用

2.1探究实验的实验类型。(1)操作性探究实验。在单纯的面教材中,只能给学生对实验用具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不能真正的对实验用具有所了解,操作性的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用具的操作掌握其使用方法,加深对某一类实验中的实验用具的使用方法,比如在加热的实验中烧杯要用石棉网进行加热等。(2)知识性探究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氯水的漂白性实验最具代表性也最贴近实际生活,在实验中通过对旧知识的提取来引入新的知识,不仅让学生对氯水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由于氯水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3)培养性探究实验。培养性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对结果分析的能力,逐步成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好的动手习惯。(4)创新型探究实验。通过对原有的实验进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重新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新的结论,让学生明白探究性的化学实验不是唯一的结果,任何有价值的创新都应该得到尊重。

2.2提出假设并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提出实验相关问题,在实验开始前进行预习,参考相关的材料,对实验的目的和结果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2)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明确试验目的,防止偏离目标;(3)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4)各个小组在实验中明确分工,合理安排;(5)对实验步骤进行审核。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课中,以探究干燥的氯气和氯水究竟哪一种物质具有漂白性为实验案例:首先,将实验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并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对氯元素、氯气以及氯水有一定的认识,对实验的注意事项有一个了解。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之前,先假设两种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将用蒸馏水浸润过的湿润的有色布料放置在氯气的容器中,将另一块布料放入氯水中。最终实验发现,在氯气中的布料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氯水中的布料明显褪色。实验的结果充分表示出了氯水具有漂白性。在教材中将两种实验进行了对比,发现探究实验相比基本实验更加简单,尤其是在操作步骤上更加明显。在化学授课中使用探究性实验,将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对实验课程越来越感兴趣。在学生自己制定的方案中,不乏出现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的实验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用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导,尽量不要指责,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正确的设计方案,教师们应该予以鼓励,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不能单一的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试验中不断提升。

2.3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并进行评价。(1)验证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在集体的实验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可能的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也要严格的监督以防止学生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在尽量减少实验干扰的情况下得出的实验数据才有利于实验的准确性。(2)实验的评价。首先进行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评价,其次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最后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进行评价。这三种相互评价对今后的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以及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发展,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始,逐步的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正是课程创新的新起点,强调了对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我国培养科研型的人才。

作者:万婧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卓娜.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实际教学的价值,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创造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型人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更认识到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们能够将其进行有效应用打好了基础。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旨在能够带领学生们认识到各种化学物质会给环境造成的伤害,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1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1.1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课程实验以及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对化学有害物品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们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实验残留物,继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此外,为初中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也带来很大的帮助[1]。

1.2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化学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比较强,在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加专业的化学知识,也具备了足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处理方式,将化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在我国各个行业当中。如此一来,便极大地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2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对绿色化学理念不够重视

根据对我国部分初中院校所展开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是一味地过于关注为学生们传授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应试能力。该过程中,学生们尽管对化学知识记忆犹新,但教师对绿色化学理念的不够重视,使得教师们自身并未给学生们讲解绿色化学理念,从而便无法更好地减少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应当对此加以重视,才可以更好地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2.2实验教学中并未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化学实验,由于化学实验的展开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物品比较多。各种化学实验发生之后,在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或者生成一些新的化学物质。它们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教学中,不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中给学生进行灌输,就会使实验产生各种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的化学物质,与当下人们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3促进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探讨

3.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讲主要从课堂上吸取相关的内容。在化学教材中,蕴含着多种丰富的化学知识。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场所,老师要从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里的素材,合理地给学生们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带领他们逐渐认识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为加强学生们的绿色环保意识打好基础。比如,在最初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教师便应当做好足够的准备,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便是要将环境保护作为基础,以减少污染物质的应用与生成为目标展开的课程学习和操作。诸如带领学生认识水资源,要让他们学会爱护水资源,在了解化学物质不同特性之后,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应用,实现对水资源进行净化,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

3.2将绿色化学理念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结合

化学这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和操作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所使用和产生的各种化学物品,要引导学生考虑到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污染力度较小,能够有效对其进行处理的化学物质,以此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充分地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的应用。例如,初中阶段引导学生们操作如何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首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氧气所存在的地方,以及氧气对人们的重要性[2]。其次,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制取氧气,并写出能够生成氧气的几种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再带领他们对不同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其所需要的条件等都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中,指导学生们去分析不同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的污染物,以及所制作出氧气的纯度和收集氧气的方式等等。务必要站在保护环境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实验操作的原理与过程,如此一来,就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识,也锻炼和巩固了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强化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3展开化学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识与应用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要加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们去当地的某些化学工厂中展开调查,了解和分析企业对废水以及各种有害物质的处理方式,并让学生们研究该种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可以根据自身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在化学课程教学中,为初中学生们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打好了基础。化学主要是以实验教学为主,并且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能够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和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为国家社会文明培养出了综合素养更高的人才,同时也实现了对我国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淑.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83-184.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7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教育;教学渗透;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提升高中生的道德水平。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教学意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科,它更是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学科。高中化学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用性,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化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绿色化学教育非常重要。高中化学课程要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将化学知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观念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原因

首先,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严重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学将教学的着重点错误地放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上,反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造成了高中化学学习效率的下降。其次,虽然新课改教学政策中着重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就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没有得到凸显,教学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也不够高,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最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不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且没有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高中生化学学习有效率的下降和高中化学教学实用性的下降。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先转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角度出发,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未来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二氧化硫化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医用的注射器将整个实验变为封闭性的实验,从而防止有毒物质泄露污染环境。教师通过这样的做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操作如果不当,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想要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搜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像汽车尾气与空调氟的排放所导致的光化学污染和臭氧层的空洞,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沙漠化现象等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例如,在学习“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化学方法来消除污染,像用碱液来吸收酸性物质;将二氧化碳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可以变成一种无毒、不可燃、物美价廉的绿色化学溶剂等等。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毕竟有限,除了限制教师的教学发挥之外,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也不够。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在给予学生充足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提升。[2]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这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现在对大气污染中最严重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甲醛入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让学生明了新能源的开发对大气保护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搜集一些在新能源开发方面获得的成果,进一步了解运用化学来防止环境污染的方式方法。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不仅是顺应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高中生环保意识完善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夏仁献.完善绿色化学教学模式,创设高中化学教学浓厚氛围[J].新课程导学,2017(02).

绿色化学课程范文8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瓶颈

(一)教学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各项教学管理必须严格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龄特征,遵照化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由于缺乏正确教学管理思想的指导,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课外辅导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已经成为制约初中化学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实验教学的投入相对不足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很多化学知识的传授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化学实验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教学投入上的不足,化学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实验的课程都被教师的演示性实验所代替,或者以化学仪器和材料不足为由,让化学实验室成为了教学摆设,这都不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二、应对初中化学教学瓶颈的主要对策

(一)构建生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打破传统“师本位”教育思想的限制,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做化学课堂的主人,并且要主动放下身段,同学生打成一片,在教学过程中多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位置上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保护好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个性素质和主体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尽快“入门”,实现化学学习兴趣的持续培养与提高,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化学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强化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确保各项教学措施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尤其是在教学评价环节,要积极实现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全面考核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绿色化学意识等,认真总结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就自身的化学学习现状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管理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和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教学投入,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化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初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化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投入上的不足。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学,由于教育资金上的缺乏,对化学实验场地、实验器材配置等方面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实需要。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弱化会严重影响化学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无论是城市中学,还是农村中学,都要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环境,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三、结语

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需要突出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推动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甘国选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梁马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内涵及其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生态价值观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得以形成的,尤其是对于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其个人的身心素质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是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和生态教育的最佳时机。“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引入,能够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很多可喜的变化,是对传统化学教学内容的有效继承与发展,代表的是先进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初中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在化学试验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会涉及到很多的化学仪器和实验材料,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降低化学实验环节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说绿色化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对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的初中生而言,化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操作,对于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固态污染物,要在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进行“绿色”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并放回原处,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例如,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由于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控制硫的使用量,并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碱溶液对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再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废弃的塑料瓶、注射器、输液管等废弃物来代替实验仪器,在微型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二)强调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拓宽绿色化学融入范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抽象性的知识,所以很多初中生感觉化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习兴趣相对低下,但细心的教师和学生会发现,很多知识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加强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科学的价值,还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意识的开展化学教学的生活化,通过更多的生活案例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阐释。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取生活中因空气污染而产生的雾霾现象,因冰箱使用氟氯昂而产生的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进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步树立起绿色化的化学观念。

(三)在社会实践中强化绿色化学教育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基于初中化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外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绿色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以及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就“水体污染”这一课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发现并整理发生在我们周边的水体污染现象,然后共同寻找相应的规避措施以及解决方案,如有的学生发现了因工业生产而产生的废水,有的学生发现了因正常生活而产生的生活污水,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因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造成的地表水污染,在共同寻找污水治理方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以及水资源污染与化学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实现化学教学与与“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三、结语

基于以上所述,“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和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平共处。

作者:胡永清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第三篇

一、问题化独有的价值

新课改框架之下,问题化这样的新颖途径,密切关联着拟定好的科目实验.这是因为,若要化解多样的难题,不仅应当明辨本源的化学公式,还要经由亲手探究,获取对应着的新认知.亲身体悟得来的问题答案,即便带有某一偏差,也被看成探究得来的真实结果.这就培育出了学生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深化科目印象.

二、问题架构下的新颖模式

1.预设多样的实验

教师预设了某一疑问,只有经由亲手探究,才能化解这样的疑难.问题化特性的化学实验,并不带有惯常见到的流程性,它只是自主预设的这种实验.问题化解特有的指向之下,学生带着愉悦及轻松的心态,经由亲手体验,来探究明晰的问题答案.这样拟定好的实验流程,能巩固本源的化学公式,也能对凸显出来的授课难点,进行更深层级的解析.例如,在解析氧气属性的特有话题时,可以预设这样的疑问:氧气独有的助燃特性,被表征在哪些方面?这种疑难关联着的实验,可以准备出平日惯用的物品,如杯子及蜡烛;让学生经由亲手实验,来解答这一助燃性质.经过这一化解流程,学生能够明辨多样的气体属性.可以把观察得来的燃烧现象,记在预备好的本子中.这种新颖路径,培育了多层级的解答技巧,也延展了原有的视野.

2.课堂之内的展示

初中化学预设的科目授课,可在真正去解析以前,预设关涉这一原理的疑难;在这以后,经由课上展示,让学生摸索出潜藏着的规律.初中时段的化学公式、对应着的侧重点,是不会偏难的.为此,课堂范畴的问题演示,不能脱离拟定好的概要流程.直观特性的演示步骤,能聚集班级之内的注意力,协同学生化解疑问.授课演示涵盖着的深层机理,如化合物在预设态势下的转换、对气体本源原理的查验等,都能锻炼这样的动手技能.例如,分子扩散的本源原理,可以预设碘扩散特有的演示步骤.在解析关涉红磷燃烧特有的机理时,也可以经由这样的演示,让学生体悟出直观态势下的燃烧进程.预备好某规格下的烧杯及球胆,把分别搁置着的白磷及红磷,缓慢添加至给出的烧杯以内.经由比对可知,白磷接触了运送过来的氧气,会快速燃烧;但红磷固有的燃点偏高,不易燃烧.学生经由查验及演示,就能解决预设的难题,真正明辨化学原理.

3.课余时段的多彩活动

可以预设供应探究的、课余时段的多样问题.问题化特性的化学授课,可以配有专题范畴之内的多样讲座、带有趣味特性的课后实验.自主探究特有的流程,包含了实验依托的用具制备、上网搜集得来的关联视频.带有实践特性的课后活动,能激发认知中的好奇心,收到了明晰的实效.例如,很多气体若夹带了偏多杂质,则接续的燃烧中,气体会凸显出一定的响声.若要明辨这一疑问的本源成因,可组织班级以内的学生,来到校区周边的物品仓库,查验隐患管控特有的标识;也可以经由调研,了解关涉禁止明火这样的规制.课余时段的探究,可以发觉近似范畴内的共通现象,从而归结出潜藏着的问题解答.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