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例6篇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1

关键词:绿色交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在当前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公共交通的政策下,轨道交通正以其快捷、安全、准时、容量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成为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追求“绿色交通”的优选方式.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特别是其线路走向及布置对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及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至关重要.其中,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是方案优选的基础.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判定“最优满意”方案的必要条件.

1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线网评价的主要内容

“绿色交通[1]”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实践目标,注重“以人为本、公共参与”的规划原则,最终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它基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具体体现.

轨道交通网络与道路系统不同,道路无论在何处,都会很快充满交通量,著名的downs定律曾用“三头齐发”原则来表述这种现象.而轨道线路若规划和选线不当,将吸引不到理想的客流量,而且线路不可能随意更改.如果这样,轨道交通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资源也是巨大的浪费,“公共参与”更无从谈起.

据国外研究表明,处于不同成长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产生的作用(改善交通、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不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重视引导和适应城市的发展.

另外,与其他系统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环境优化和资源优化两大特征[2].

总之,在“绿色交通”理念的指导下,对城市轨道线网的评价必须注重轨道交通与综合运输、土地使用模式、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生态协调发展,同时考虑可实施评价,以此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2 现有评价体系分析综合分析

广州、南京、大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3],与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线网评价的主要内容相比较,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忽视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难以体现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乃至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更难以体现对城市发展格局、发展形态的引导性.

2) 某些定性分析的指标缺乏客观性,如促进合理的土地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难以确定,规划者在分析时常常融入本人的主观意识,势必会降低它的科学性.

3) 在同一评价体系中,有些指标相互关联,如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标体系中,公交平均出行时间与平均出行车速相关,线路负荷强度、公交出行比例与日客运总量相关.

4) 忽视可实施评价,除广州市轨道路网评价有所考虑之外,其它城市很少考虑可实施评价.不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必须进行可实施性评价.

可见,目前各大城市的轨道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绿色性”评价,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不能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没有完整的反映“绿色交通”的理念.

3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

3.1 决策因素分析

以线网方案的评价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以及线网的功能定位,针对目前所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绿色交通”为理念,在大量的调查资料基础上,广泛吸收专家的研究成果,经综合分析、归纳、研究对比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4,5],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评价决策因素为三个要素,并以此作为评价体系的三个准则层.

1) 城市协调性 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不同方案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吻合程度,考虑轨道交通线网的布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程度,评价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对城市经济、环境、景观风貌及对城市的发展等所造成的影响.

2) 综合效益性 从空间、时间及与其它各交通方式的衔接上综合体现不同方案给城市和城市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不同方案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程度等社会效益.

3) 建设实施性 从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投资以及分期建设的合理性角度考察规划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对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

上述3个准则层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反映出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这三个准则层从规划主体、出行者、运营者、工程实施者四方利益出发,体现出线网规划方案决策是权衡多方利益进行价值判断的多目标冲突分析过程.

3.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的主体指标及其含义

综合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决策因素,利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从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性、综合效益性、建设实施性3个角度出发,对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的主体指标及各指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3.2.1 城市协调性

1) 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从轨道线网方案的总体结构上衡量方案是否支持城市的发展格局,轨道线网在市中心区形成的客运枢纽站以及与城市活动中心区域相匹配形成的客运交通走廊是否与城市的扩展方向吻合,是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 体现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线路及场站设置与城市的布局结构、自然地质、人文历史、土地利用、景观风貌、旧城改造等协调程度.

3) 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规模、分期建设与城市近远期经济能力的适应程度,以体现“绿色交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环境的可持续性.

4) 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 评价城市轨道线网在运营以及项目建设期间对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粉尘、水质等.

5) 与城市景观风貌的协调性 主要考虑轨道交通路基和站点的布局、形态、造型、色彩,轨道与两侧人造、自然、历史景观的协调性,以及轨道布置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保护.

3.2.2 综合效益性

1) 轨道交通所体现的社会效益 主要考虑由于轨道线网的设置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程度,包括出行时间、出行换乘次数、出行路段的负荷均匀程度.同时考虑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结构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居民及乘客的环境影响程度,体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目标.

2) 轨道交通所体现的经济效益 主要考察轨道交通的建设给社会或运输企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吸引大量客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如沿线地面、空间、地下交通和其他经济项目开发的效益.

3.2.3 建设实施性

1) 建设的可能性 主要评价工程建设条件、工程造价、项目融资能力、既有设施利用程度等.

2) 分期实施的可调节性 考虑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轨道交通设施扩展或缩减的自由程度,分期实施方案的可调节性及组合的灵活性等.

3.3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上对各主体指标含义的分析,遵循科学性、可比性、综合性、可行性、协调性等原则,确定更加满足“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为3个准则、14项指标的递阶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此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反映了“绿色交通”的内涵,不仅从综合效益层的7个指标评价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将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从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的4个评价指标上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以及对城市环境、景观等的影响协调程度,同时从建设实施性的3个评价指标体现了对方案建设的可实施性评价.

4 应用实例

以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为例,进一步说明所建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考虑到武汉市的交通瓶颈为过江问题,对指标c7轨道客运量占公交方式比例稍作调整,涵义变为跨江客运量中轨道方式占公交出行的比例,建立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模型.

采用层次熵决策技术[6],对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推荐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计算各评选方案距理想点的距离,距离越小,则方案越优.其结果与专家评审意见一致,如表1所列.

5 结束语

实践表明,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科学的,针对具体城市的交通问题变更某些指标的涵义,可以使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它的建立,将为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方案提供更科学的评价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卫东,刘 明.交通方式与城市绿色交通.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50~53

2 张定贤,范佩鑫.现代化城市的轻轨快速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2):10~13

3 顾保南,方青青.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1):24~27

4 张 航.高等级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27(4):486~488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2

2011年,根据市三届八次党代会、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绿心生态区管委会按照“项目带动、区块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精心谋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绿心生态区各项建设管理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1、理清绿心生态区十二五建设思路。我委积极贯彻落实市三届八次党代会、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精神,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做好绿心保护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添动力,增强信心。围绕以绿心生态区的保护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总要求,结合绿心生态区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理清绿心生态区十二五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明确近期工作重点。

绿心建设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原则。具体建设思路是:项目带动、区块推进、分步实施。总体安排是:五年打基础、十年形成三张名片。在深入调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绿心十二五期间着重打造“工程”的建设目标即:“一路”、“一水”、“一林”、“一廊”、“四园”的项目建设目标。“一路”----指绿心核心区内连接椒、黄、路三区的“Y”型主干路和三区内环线及洪三路延伸线。“一林”----指对绿心山体进行林相艺术改造,建设生态景观林工程。“一水”----指以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和东山湖片区建设为主体的“二湖”工程。“一廊”----加快建设绿心上山游步道建设。“四园”----指植物雕塑园动物园太阳城主题公园和部级森林公园。在绿心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相关规划和收集汇总绿心文史资料。期间并调研绿心招商引进旅游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计划到2015年建成绿心基础框架,生态休闲旅游形象初步形成。至2020年把绿心打造成部级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2、植物雕塑园和动物园项目启动建设顺利。

植物园项目方面:完成规划选址、方案评审、控制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修边工作。政策处理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完成一期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协议签订及土地款的结付工作。民房的拆迁安置工作已启动丈量评估阶段,相关手续的报批正在有序地推进。

动物园项目方面:编制完成概念规划方案,并进行了调整优化,编制完成村民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完成了黄岩二个分区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原则通过。深入调研讨论,初步确定用地征用拆迁补偿结算标准。与黄岩东区指挥部、江口办事处工作对接。召开动物乐园项目建设动员会,向东河头、项岙、埭头三村主要干部介绍项目总体情况,统一思想认识。组建动物园片区征地拆迁指挥部,项目土地征用拆迁工作已正式开始。

3、督促协调东方太阳城公司理顺建设思路并调整部分区块规划建设方案,启动二期旅游项目建设。协调东方太阳城做好旅游项目规划调整有关工作,目前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调整中。为了使太阳城旅游项目规划调整更加优化,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并充分了解广大群众对太阳城旅游、休闲、娱乐的需求,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市绿心委组织太阳城投资方(中誉集团),通过召开恳谈会、上门书面征求意见、电话短信征求意见等形式,克服了无数困难,已完成征求太阳城业主方对太阳城旅游项目规划调整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工作。

4、绿心道路工程建设进展有序。基本完成内环线一期工程建设,主车道已建成通车,目前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完成了一期太阳城段东官河道椒江范围内的绿化修复工作。内环线二标段已签订施工合同,征地工作已完成,进入农转用报批程序。黄岩区成立了东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内环线黄岩段的建设,黄岩段土地也已征用,进入农转用报批阶段。编制完成大岳山路设计方案。绿心百里廊道(游步道)工程的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已编制完成,市政府专题召开会议,明确三区的建设任务和工作目标考核要求。目前,示范段游步道启动了编制预算和招投标的相关工作程序,该地段位于中村、前村及动物园到植物园一段路,总长约8452米,由三条游步道组成,作为椒江区绿心山体游步道启动试验段,由绿心委负责施工,预计总投资2000万。工程前期政策处理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在年底动工建设。

5、绿心路桥片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已完成省重点项目报批工作,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精心编制片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改,即将报送市里审批。资金筹集、土地指标落实、征地拆迁等工作持续推进。栅岭汪隧洞工程目前已完成进口段土石方开挖约6.3万方,隧洞上台阶开挖共计105M,累计完成隧洞工程投资额6%。调蓄工程其他标段已完成前期工作,年底前可动工建设。启动路网建设工程,绿心南路、绿心东路已由市交通局统一进行省重点交通项目包装工作。绿心南、北路控制性工程——白石关隧道(路桥段)已掘进120米,完成投资额11%。三羊等五个安置小区工程启动前期工作。绿心大道控制性工程——白石关隧道路桥段已掘进120米,完成投资额11%。

6、绿心生态坏境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为了切实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开展了绿心生态区内的违法建设整治行动,以市综合执法局绿心中队为基本力量,加强了日常巡查整治工作,努力将违法建设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今年以井马、前村、中村为重点开展违章建设查处工作,走访各村委会,多方开展沟通交流,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确保绿心区内各示范小区违章建设无增加。1-10月份共查处违法建设47处,拆除违法建筑约2000平方米,办理村民建房45件,抄送违法建设35处。

7、努力做好了绿心宣传工作。以市人大通过《关于加强绿心生态区保护和开发的决议》为契机,深入宣传绿心保护开发的有关政策及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等;全面调查、收集绿心生态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料。在椒、黄、路三区召开了机关单位参与的座谈会,印发了绿心自然和人文资料编写工作通知,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及领导机构,目前基本完成了资料征集任务,收集了绿心生态区分散在三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基础性资料,进入了修改编辑阶段。完成了绿心影像宣传片的制作。

二、关于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2月25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绿心生态区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审议意见》。在四月份召开的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加强绿心生态区保护和开发的决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把绿心生态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绿心生态区的建设、开发和管理。2011年的市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绿心生态区保护开发,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并把栅岭汪排涝调蓄、内环线、绿心大道、植物雕塑园、绿心游步道等工程列入市政府2011年重点工作计划。吴慰荣市长在今年9月的绿心生态区工作调研会上充分肯定了绿心生态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成绩,对绿心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把绿心生态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近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号召。2011年10月27日,吴蔚荣市长在召开市区绿化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科学推进市区绿化和“创模”工作的目标,将植物园、游步道等大型城市生态廊道纳入了重点突破项目。

这些都为我们绿心委增添了做好绿心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也为绿心生态区下一步建设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绿心生态区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生态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刻总结前几年绿心建设工作的得失,围绕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总要求,市绿心委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建设思路,明确明年工作重点。2012年,计划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一个保护”

要以市人大通过《关于加强绿心生态区保护开发工作的决议》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继续推进绿心的保护性建设。严格落实绿心建设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范违法违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台政办函[2009]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生态区监管执法机制,加强督促协调,联合市区有关部门、街道,健全充实相应的执法队伍,加强巡查,及时查处打击绿心内违章建房、违章挖山取土、挤占河道、乱建坟墓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好绿心良好的生态环境。

2、做好“三个编制”

借鉴宁波、深圳等地在城市开发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规划编制要适度超前,做到有特色、有内涵,强化旅游、文化、休闲功能。一是加强与省、市旅游局的联系沟通,委托编制绿心生态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评审上报,着手启动绿心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报批的有关工作,争取2012年报批完成。二是加强与林业局的联系沟通,启动绿心部级森林公园规划编制的研究工作和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编制评审,并拟订下阶段工作计划。三进一步挖掘收集《走进绿心》基础资料,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全书。

3、继续推进“七大工程”

①强力推进植物雕塑园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井马村村民安置用地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土地征用及拆迁安置工作,预计2012年上半年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②进一步推动动物园项目建设。继续做好项目土地征用拆迁工作。深化动物园招商项目的合作计划,重点商讨我委承建内容及租赁、分成、无偿使用、优惠政策、补助资金等合作方案。

③继续抓好太阳城区块的建设管理工作,推进太阳城二期旅游项目开工。做好东方太阳城和西锦御苑项目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帮助督促东方太阳城公司调整部分区块规划建设方案,争取早日召开规划方案调整论证会,加快项目启动进程。完成太阳城段东官河的二期绿化工作,完成大岳山路道路招投标工作,并启动建设。督促东方太阳城公司编制完成出大岳山道路北侧山体排水方案。继续做好东关河道和内环线道路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④密切配合,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东山湖片区项目建设。密切配合路桥区、椒江区政府做好绿心栅岭汪排涝调蓄水利工程建设和东山湖片区项目设计方案的编制与评审等协调工作,促进工程顺利推进。

⑤按照森林的布置要求,配合市林业局和三区政府,推进绿心山体的林相改造工程。根据《绿心生态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结合植物雕塑园项目建设,编制相关设计方案,做好项目片区内约800亩左右山体林相改造的启动工作;结合上山游步道工程建设,做好相关区块的林相改造。积极向上申报绿心部级森林公园。

⑥努力推进绿心道路路网工程建设。完成内环线(太阳城段)1标段工程扫尾工作,优化各道路交叉口,渠化交通,开始标志线招投标工作,启动内环线二标段工程建设。配合椒江、黄岩、路桥区政府推进绿心南、北路白石关隧道工程和内环线其它路段工程建设,构建绿心路网新格局。

⑦大力推进绿心“百里廊道(游步道)”建设。完成由绿心委负责施工的示范段游步道编制预算和招投标的相关工作程序,完成示范段建设工作。主要游步道争取在3年内全面完成。游步道按属地建设原则,由三区负责实施建设,要加强督促检查。方山下森林公园要调研上山公路建设的可行性。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3

一、深化各类规划编制,不断完善规划体系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的需求,佛山市城乡规划局继续进一步深化重点地区规划,以及改善民生的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指引城市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了《xx新城CBD发展策划与城市规划设计》、《东平新城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清洁能源及节能汽车新技术专题研究》、《xx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及交通设施建设年度计划》、《xx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念性设计方案》、《xx市新型交通系统规划研究》、《xx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xx市城乡统筹规划》、《xx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系列规划,并深化了对 “强心”战略研究,反思和检讨了“2+5”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要求各区根据《xx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区属的“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同时,积极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报审工作,共组织了7个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专家评审会议。

另外,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完成了《xx市对口支援全伽师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和《xx市对口支援全伽师县城市生活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规划成果都获得了省厅和当地领导的肯定。

二、密切区域合作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xx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与广州、肇庆、中山等周边城市规划部门的衔接,就空间发展、交通衔接、产业对接、环境共保等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和合作。

2.完成了《xx市xx市同城化建设城市规划三年工作计划》,由广佛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批准印发实施。

3.会同广州市规划局出台了《广佛同城化金沙洲片区整合规划》初步成果,正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4.会同广州市规划局启动了《跨界地区城市规划协调机制研究》,使之成为推动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指引。

三、全力推进重点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工作

2.西江引水工程

该工程征借地工作自2009年2月启动以来,我局作为该项目的工作办公室,积极组织广州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南海、三水区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配合做好工程管线测量工作。目前,佛山段的规划建设、征借地和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有效保障了西江引水工程建设工作按目标推进。

3.轨道交通建设和站场

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加强与设计单位和各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开展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西部沿海铁路、广珠城际线、佛肇城际线、广佛环线、广佛江珠城际线,以及广佛地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配合、方案协调及规划审核手续。配合做好佛山西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丹灶铁路物流中心的方案深化、协调和下阶段站场规划编制、控制和实施工作。

4.东平新城项目建设

多次就东平新城相关轨道选线、美旗项目选址、220kv熙悦变电站选址等问题召开协调会议;积极配合市经贸局、顺德区政府引进美旗广东佛山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项目的各项规划前期工作,积极配合美旗公司的方案竞赛与方案修改完善工作。

5.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主动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佛山市境内广明高速、珠外环高速、广肇高速、佛清从高速、广明高速支线等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高等级市政道路项目的方案协调、规划审核工作。

6.做好重点项目的专业信息服务

为广佛环线规划方案、广佛江珠线、禅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市公安局广州亚运会佛山分赛区安保工作等重点项目提供及时的规划和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和支撑。

四、加强规划信息建设,提升规划管理水平

1.实现电子报批,规范规划审批

为了严格城市规划的管理,实现市区联动、网上报建、网上审批的目标,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算与电子报批系统,7月1日开始试运行,组织了约600人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共10期;配套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技术规定、标准表单、审批流程等,制订了《佛山市城市规划诚信管理暂行规定(试行)》,《佛山市城市规划指标核算与电子报批诚信技术规定(试行)》,并在我局门户网站开设专栏,提供免费下载和在线技术咨询服务。

2.继续推进佛山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建设

完成了佛山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二期)的系统软件开发,将原有规划成果的整理入库,进一步加强了规划政务信息平台与市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的衔接和共建共享。

3.加强城市地理信息的开发、研究和利用

完成了《佛山市城市地下管线勘测成果数据建设(一期)》。继续推进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完成多项佛山市科研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维护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利三防GIS系统,完成禅城区软科学项目《佛山市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和产学研项目《佛山市禅城区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共享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以及市信产局《佛山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平台的构建与运营服务》,并开展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GIS系统、澜石片区改造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

4 .优化验收流程,提高核验效率

优化建设档案竣工核验流程,及时核验广佛地铁、广州西江引水工程、东平新城等重大工程档案,全年完成建设档案核验项目113项,核发《佛山市建设档案验收证书》113份;核验时间平均每项比规定缩短8.37天,核验效率提高了41.9%。

2011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1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又是落实“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的科学决策年,也是提升城市内涵的延续年。新的一年,将以“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以四化融合为路径,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和加快落实各项工作。

一、继续加强规划编制和指导力度

二、加快推进东平新城建设

以打造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时代新城为目标,加强对东平新城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功能分区的研究,增强东平新城的公共服务职能,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信息大楼、城市交通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服务工作,尽快启动新一轮的项目建设。

三、加强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

继续深化与广州的合作,顺利完成《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3年工作规划》最后一年的工作安排。做好三水空港地区、五沙地区两个片区的同城整合规划编制,同时加强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工作三年以来的总结,加大与肇庆的沟通和协作力度,从机制、体制上深化两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合作和协调,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局面。

四、积极配合做好轨道项目建设

继续积极开展贵广、南广铁路、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西部沿海铁路、广珠城际线、佛肇城际线、广佛环线、广佛江珠城际线、广佛地铁南延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配合、方案协调及规划审核手续。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工作,为我市准备开展2号、3号线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规划保障。

五、精心组织编制城乡“绿网”

抓好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佛山市公园绿地建设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公共绿地、公园绿地的建设。继续抓好我市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在区域绿道建设取得阶段成果的同时,启动服务功能更强大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规划建设,全面完成我市我市绿道网规划建设任务。

六、统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积极开展佛山西站、东平新城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配合、方案协调及规划审核手续,启动珠三角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2、3号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规划研究工作。

七、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建设

充分利用广珠铁路开通运营的有利条件,加快推进丹灶、官窑两个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为主)的建设,并充分利用广珠铁路和南沙疏港铁路及与之相连的南沙港、高栏港,逐步实现水铁联运,改善货运结构,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八、大力开展信息化工作

组织开展信息化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佛山市城乡规划三维辅助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完成局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与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整合。完成局以往公文的数据化和入库工作,并逐步建立规划管理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工程;绿化

1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环境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整合环境绿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再度规划,让环境绿化得更加可持续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也能够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改善人们的生活。所以,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整顿环境,因为人口的极速增长,严重破坏了生活的环境,所以,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风景园林绿化,重新构建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再者,风景园林绿化能够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强化城市空气,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1]。

2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2.1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原则

风景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应该主要体现艺术的效果,因为,在大众人们的眼中,需要直观地表现艺术效果,所以,在爱风景园林绿化方面,需要建设的及符合大众的眼光,又能够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思想。所以园林设计师就需要了解人们生活中的情况,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才能够让人们了解绿化的艺术意义。再者,针对文化传承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尊重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以尊重为基本原则,体现绿化的价值,这也需要设计师能够体会领悟当地地域的风情,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传承当地文化[2]。

2.2功能和经济实用的原则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体现出绿化的观赏功能和实用性。在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周边的承载力度,也需要将园林的设计中展现绿化的功能,让步行道路和行车道路更加方便和安全。所以建议绿化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分析和调查周边的路况,并认真地计算相应的指标,考虑绿化的范围和水土的保持情况,合理分配添置的绿化植被,有效地置换空气,让绿化范围的空气指标达到标准;其次,园林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土壤和植被的破坏问题,避免浪费,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建设成本。

3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

3.1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和落实绿化施工的整理质量,但是在控制质量方面也是难点。在完善绿化施工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拥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倡导质量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地宣传质量控制管理,让质量管理深入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心中,这样就能够让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次,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摒除管理人员和岗位空缺或是过剩的问题,避免造成成本的浪费;最后,就是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让体系能够更加融入到社会发展中。

3.2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

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审核中,应该主要细致严格地审查前期的图纸,因为设计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人员都需要按照图纸的方案进行施工,若是设计图纸出现任何的差池,就会造成施工质量出现偏差,而且设计图纸也是施工后验收的依据,所以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图纸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3]。针对设计图纸审核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质量的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针对图纸方案的设计调差和走访施工的地点,并统计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以及地形等情况,结合现场情况完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不足的地方也应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3.3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后期保养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前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并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顺利的开展。在风景园林绿化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相应的管理,所以,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先了解实地的情况,应该完善施工的技术,并完善规划施工的资源,降低成本。在施工后期的保养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适当地维护绿化的园林,在维护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绿化环境的维护,以及土壤和空气的质量指标,还需相应地修剪和灌溉树木,使树木和草坪更加美观,也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无论是前期的施工准备,还是后期的保养和维护,都影响风景园林工程绿化的质量。

4结语

在风景园林工程绿化的设计施工方面,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地施工,并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体系,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的前期,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以此确保绿化施工的可行性。在使用中的保养,也需要专业人员针对绿化进行维护和保养,以此提高绿化的价值,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春娇,贾培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1)

2吴承照,臧亭.中古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初步研究[J].南方建筑,2014(3)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5

关键字 休闲绿地景观构建人性化设计自然生态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园林绿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八十年代的“游园热”,九十年代未本世纪初的“广场热”,都曾以其独特的魅力或让人留恋忘返,或轰动一时。值得注意的是,从热潮中走出来的人们对园林绿地景观建设更加务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生态,节水节能节地节约型园林,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已为上下所认同。城市休闲绿地随时代的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应运而生,凭借其布局合理、环境宜人、景观优美的特点与自然生态、景观人文、休闲运动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渐为大众所喜爱。

1、城市休闲绿地的定位及其基本特征

城市休闲绿地是在城市中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应运而生,可供人们进行休闲运动的一种新型公共绿地,是游园和绿化广场的综合体现。其大小灵活,视野开阔,休闲运动功能设施合理,空间宜人,绿化为主。既具有游园对人的关怀,注重景观的长处,又具有绿化广场的简洁明快,开阔集散的共性,同时具有区别其他绿地的特征:鲜明的景观特色,良好的绿化空间环境,完善的运动休闲场所,运动休闲功能设施尺度合理宜人。

2、城市休闲绿地的作用

2.1调节区域内小气候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工(水泥)设施充斥,机动车辆的迅猛递增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加剧,使原有区域内的碳氧平衡、热平衡、水平衡人为改变,对人类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在城市中,特别是繁华的街道或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按一定距离或规模(道路可按500-800米,居住区可按3000人以上)建设休闲绿地,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的作用,改善(或调节)区域内小气候。

2.2 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中的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大;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物质转向精神,从户内走向户外。休闲绿地可为生活在闹市中的人们方便提供运动休闲的场所,人们在休闲绿地中运动休闲,可呼吸新鲜空气,或观赏自然风景,均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调节情绪,利于身心健康。

3、城市休闲绿地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地形、水体、植物、建(构)筑物为园林绿地的四大组成要素,这四要素是显性的。除此之外,自然界的风花雪月、阳光雨露、霜霓雾霭、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动植物,历史人文景观,甚或游览运动者个体习性、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也都可构成休闲绿地的显性要素。时间、空间、人性化是休闲绿地的基本框架。户外运动休闲活动空间是城市休闲绿地应主要考虑的构建因素。

3.1 从休闲绿地景观构成的内在关系可分为:

(1)实用性的:亭、廊、榭(架),商业、管理用房,公厕环卫公建,运动健身场地,健身步道,停车场,休闲坐椅,健身器械等功能设施,照明电气,监控音响设备,给排水设施,维修养护设施等。

(2)审美性的:音乐喷泉、雕塑类,景石盆景类,树木花草,墙面、地面艺术装饰等。

(3)视觉性的:指示牌,简介牌,报栏展板,宣传栏,楹联匾额等。

(4)背景建筑及绿地中的建(构)筑物风格形式,决定休闲绿地的空间特点。

3.2 分类

(1)按建设规模大小可分为:1ha以下的小型休闲绿地,1ha~10ha内的中型休闲绿地,10ha以上的大型综合休闲绿地。

(2)按所处位置可分为:道路休闲绿地,滨水休闲绿地,居住区休闲绿地,风景区休闲绿地。

4、城市休闲绿地的景观构建目前存在的不足

纵观目前休闲绿地景观建设,由于行业无规范标准,理论研究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有高低,许多问题便显现出来。

4.1 忽视前期,场地调查不细

大部分景观公司,由于设计任务多,设计工期紧,设计者对城市休闲绿地的场地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状况、植被情况等)均来源于现状图或网络信息,只是将已有信息(现状图)直接输入电脑进行描图,然后选择一些优美的图片、符号在上面绘图,为构图而绘图。所谓的现场踏勘无非是设计人员走马观花地看看现场、拍拍背景照片而已,不做详细的观察,更谈不上同周边居民座谈或做问卷调查,不了解人们有什么需求和休闲绿地有什么样的使用群体,该做多大的硬质场地合适等等,因而所做的规划设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也不能为决策者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

4.2 远离场地,忽视人的需求

缺乏对场地的了解和详实的调查分析结果,只凭设计者的主观臆想构图,设计与人的需求、使用无关;大而积的草坪谢绝人的涉足,仅供观赏;开阔的水面拒绝人的接近,高高的硬质驳岸拒人千里;巨大的广场使人无处可匿;越竖越高的雕塑让人肃然起敬…..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休闲绿地空间成了展示的舞台,纪念的祭坛!

4.3 千园一面,缺乏地域特色

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从江南水乡到北方平原,无视地域差异的逆境栽植,全国一时一风,什么草坪热、雪松热、桂花热、银杏热等,某城市因地制宜有所创造,其他城市不去研究人家如何创新的的途径,而是“人云亦云”的跟着模仿;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小品(如仿汉白玉栏杆、铁花坐椅等);牺牲原有地形地貌,盲目追求构图优美,忽视景观的象征性、地域性特色,千园一面。

4.4 标准奢华,人工景观盛行

低头是豪华花岗岩铺装,抬头是大型音乐喷泉,仰望则是数人高的不锈钢雕塑,缤纷的色彩,堆砌的小品,亭台楼阁为主导的造园,人工痕迹浓重,只为追求最炫目的景观效果,而忽视对工程造价的考虑。过多过滥的硬质铺装,草多树少,忽视休闲纳凉,遮荫避雨的功能需求,也忽视人在绿地中的感受,强调眼球经济,人工景观盛行。

4.5 主题牵强,文化标签乱贴

设计者本身缺乏文化修为,对人文历史的肤浅理解,将多种设计要素堆砌于一块不大的绿地,不仔细研究场地已有的文化和居民的生活习性、民俗风情,而是人为地去模仿欧美风格,冥思苦想地命名这文化、那文化,主题过于牵强。符号化、图解式的人工小品,仅模仿了历史文化的外在形态,是一种肤浅的表达,缺乏文化底蕴。

4.6 跟风求洋,缺失自然生态

植物配置追求“大”、“怪”、“异”,跟风求洋,不注重本地植物的应用,也不重视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平地起陡坡,山体被炸石削平,洼(湿)地被填平,农田取土填湖(填海)造园,大动土方。既增加造价,也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人为改变了原有生物的栖息环境,亟待修复的自然空间未能得到合理整治。追求形式美的硬质园林景观难以达到改善环境气候的作用,管理维护成本高昂,缺失自然生态,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5、城市休闲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科学技术信息进行思考,并在一系列的选择中最终得到一致意见的过程。生态规划是利用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信息提供一些允许和约束条件,从而为景观决策制定过程提供依据[1]。

城市休闲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5.1 深入场地,仔细踏勘

设计者必须脚踏实地地深入现场,并以设计者和游览者的双重身份去仔细了解场地信息,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5.2 遵从环境,减少破坏

对踏勘和搜集调查的资料进行仔细地分析,采用有效措施保留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干扰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保持绿地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5.3 相地布局,因地制宜

保持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作适当疏理;恰当的地形微处理,高处堆坡、洼(湿)地理水,达到自然舒适。

5.4 以人为本,满足功能

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生活习性出发,尽量满足各结构层次人群的心理需求和使用要求。

5.5 适地适树,植物造景

乔、灌、草按合理比例搭配种植,水生、藤蔓植物按景观需要种植,利用植物的特性塑造景观;并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植物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生物的需要。

5.6 结合文化,突出特色

对场地区域内人文历史景观做细致的研究分析,选出一种适合本园的特色文化作为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加以突出表现,创造绿地特色。

5.7 节约造园,持续发展

对场地周边居民作详细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合理设置硬质景观;绿化植物以当地植被为主,降低养护维修成本;利用已有的科技手段节约造园;以园养园;保证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5.8 科技创新,与时俱进

在施工工艺、材料选用上做好创新工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设计理念做好规划设计方案,与时俱进。

6、城市休闲绿地的景观构建

景观是社会进程和环境进程的共同产物,景观规划应解决涉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2]。

城市休闲绿地的景观规划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析场地,回答使用者是谁;二是适应使用者的行为和需求,解答如何使用空间;三是协调人和场地的关系。

这就需要景观规划师应从空间、动态、人性化三方面着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工作。

空间设计:要求景观规划师以双重(设计者、游览者)身份脚踏实地去体验和考察场地,面对真实的空间,借助各种科学技术设备,理性地全面剖析场地现状,以确定休闲绿地景观空间的构成特点。

动态设计:景观规划师将休闲绿地的场地设计看作是一个积极寻求改善环境气候途径的过程。一般流程为:①承揽业务②描述空间现状(场地的内容、边境、空间和时间等)③了解场地的综合运行机制(管理单位)④评价现状(从生态、健康、美观、连续性和整体性)⑤寻找改善环境气候的因素⑥科学预测建成后的发展和变化⑦优化方案提出改造建议、设想。

人性化设计:景观规划师应以普通人的尺度和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作为规划设计依据;并以人的日常心理、行为、生活习性、活动规律作为组织空间及细部设计的参考坐标;以能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愿望和客观需求(包括生理舒适、身心安全、获得尊重、交流交往、实现自我价值等)作为设计不断前进的目标。

城市休闲绿地的规划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概念性规划)、方案扩初(控制性规划)、施工图设计(详细规划)三个阶段。其具体操作步骤可按以下进行:①承接任务,前期策划②踏勘现场,研究环境③总体构思,形成方案④业主审核,市民参与⑤方案评审,深化扩初⑥再次勘测,施工设计⑦编制预算,施工交底⑧配合施工,细部深化。

6.1 承接任务,前期策划

仔细研究设计委托书(或招标书),明确休闲绿地的功能定位、总体框架、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可持续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确定休闲绿地景观规划目标。

6.2 踏勘现场,研究环境

景观规划需要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于规划师来说,首先应从现状图或官方网站了解所设计的休闲绿地所在场地的区域位置、气候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年降雨量、季风风向等)、土地属性、历史人文景观、交通道路等基本情况;二是到现场进行仔细踏勘,详细了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人口结构、规模经济、场内场外环境等;二是做好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性、风俗民情、活动规律和行为需求等。并将所搜集了解的信息归类分析研究,确定可用的景观因素,避免不利的因素。

6.3 总体构思,形成方案

利用场地分析结果,确定总体定位性质、内容、规模、技术经济相符控制。总体定位应与文化内涵及深层警世寓意相结合形成构思草图,做出一个初步规划轮廓(概念性),再逐步明确入口、广场、道路、湖面水体、绿地、建筑小品、管理服务用房、建筑小品等具置,画出草图,使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思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视觉上美观、舒适。再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征询讨论,听取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逐步理清思路。最后将规划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小品设计图、局部景观透视图绘出完成图纸部分。再将方案设计说明、投资框(估)算、水电设计的一些主要节点汇编成文字部分,与图纸装订成册,形成一整套规划设计方案(概念性)文本。大型休闲绿地还需完成多媒体汇报系统。

6.4 与业主(建设方)沟通,让市民参与

将规划方案文本送交业主(建设方)审核,并将规划方案图纸在网上(或展板上张贴)公示,让市民(特别是场地周边居民)参与讨论。设计者应注意搜集审核意见和讨论建议,再根据审核意见(或市民的建议)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调整(如增删项目、投资增减、用地范围变动等),使方案更趋合理完善,形成汇报评审文本。

6.5 方案评审,深化扩初

由业主(建设方)邀请各层级的领导,各专业的专家组织召开方案评审会。设计方向专家领导全方位汇报项目概况、总体设计定位、设计原则理念、设计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等。领导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形成评审结论。设计方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扩初,完成后,再进行扩初评审定案,完成方案的规划审批。

6.6 场地的再次勘测,完成施工图设计

扩初设计评审定案后,设计方应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对场地进行实测勘察(如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酸碱度等)以提供施工图设计的详细依据,并按设计任务书(或招标书)规定的工期完成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图纸,形成整套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就是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做出详细设计,在空间上确定规划元素的形态和布局,并将决策的结果用图纸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详细考虑各元素在空间组织上的变化,为详细规划赋予实际意义,施工设计表现了之前所有规划研究的综合思考。

6.7 编制预算,施工交底

设计方将施工图纸提交给业主(建设方)后,业主(建设方)可组织专人编制预算。编制标的,组织施工招标。施工招标完成,确定施工方后,施工队伍进场,设计方应对设计图纸的设计内容、设计要点、关键部位、关键技术问题对施工方进行逐一交底,以确保设计理念的实现。

6.8 配合施工,深化细部

施工过程中,设计方应派驻设计代表在施工现场跟踪服务,以便及时与施工方沟通,并及时处理各景观节点细部,深化景观节点细部设计,使景观更臻完美。

优美的城市休闲绿地景观的构建,需要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奇思妙想,需要施工者的精雕细琢,更需要管理养护者的细心呵护。只有三者协力共同创造,随时间推移而日臻完美。

城市是一个大的综合体,城市的绿地景观需要形式丰富多彩。公园、游园、广场、休闲绿地各有其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科学的绿地体系,必须建立点(公园、游园、公共绿地)、线(道路、铁路、河渠)、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形绿化防护林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防护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

[1]《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美]弗瑞德・A・斯迪特主编 P40-41

[2]《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 [美]弗瑞德・A・斯迪特 P43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范文6

一、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抓住省委提出的“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精神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推进创建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创建原则,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作为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统筹规划、科学创建、彰显特色、量质兼顾,全面提高县城园林绿化水平。

二、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的目标

严格按照《标准》和《评价标准》,在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继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县城品味,改善人居环境;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改善县城市容环境面貌;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力争通过全县人民2-3年共同努力,到2015年3月份以前县城形成综合管理到位、绿地建设规范合理、建设管理得力、生态环境优美、节能减排达标;配套设施齐全,市政设施完善的建设格局,各项指标位于全省领先行列,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三、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任务

(一)创建工作的思路

1、对标找出优势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

2、确保否决项全部达标或高于标准。

3、基本项评定不丢分,加分项最大限度加分。

4、现已达标项巩固提高;未达标项制定分步实施方案,直至验收前达标。

5、定性指标提供资料必须齐全、充分;定量指标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并出具相关支撑证明材料。

通过创建活动的过程,真正实现提高县城载体功能、提升县城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1、园林绿化综合管理方面。一是具有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独立的管理机构,其编制、人员、经费、职能真正落实;二是园林绿化法规和制度齐全配套,能够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有效行使管理职能审批;三是园林绿化专项资金有保障,县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切实保障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投入满足城市各类绿地的正常维护及相关人员经费支出,并逐年增加;四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健全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机构,近三年有园林科研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五是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政府批准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之相协调,城市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六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蓝线管理;七是具有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绿线管理制度、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养护管理制度、园林绿化公示制度、控制大树移栽制度、外来物种入侵制度、义务植树制度等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八是建立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九是开展民意调查,强调园林绿化的公众性,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到85%。

2、园林绿地建设方面。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合理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谋划项目,力争达到下列要求:一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二公园绿地建设中建成至少有两座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要求的综合性公园,公园绿地率达到70%以上,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三附属绿地建设中道路绿化普及率为95%以上、道路绿地达标率8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60%以上;四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建设中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和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2%以上;五其他绿地建设中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达到80%以上;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到60%以上、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5%以上。

3、建设管控方面。严格执法,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力争达到下列要求:一是经批准的绿地系统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园林绿化规范管理;二是大树移植、行道树树种更换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管理;三是县城已建成公园规范化管理,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达到70%以上;四是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工作能够较好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五是大力提倡节约型绿地建设,推广立体绿化和透水技术的应用,城区山体公园、风景林地、城区绿化隔离带等城市“其他绿地”得到有效控制和利用;六是县城历史风貌、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及规范管理。七是生物防治推广率达到50%以上;八是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0%以上。

4、生态环境方面。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力争达到下列要求:一是县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县城水体生态保护良好,水体岸线绿化遵循生态学原则;二是加大对城区大气污染、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抓好生产性、生活性、医源性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55天以上;确保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60%以上;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00dB(A)以下;三是做好生物多样性和城市湿地资源普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市湿地资源;四是积极推广应用乡土植物,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7以上。

5、节能减排方面。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力争达到下列要求:一是节能建筑比例超过35%;二是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超过25%;三是非常规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四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6、市政设施方面。把市政基础建设作为创建园林县城的主要内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市的总体服务功能,力争达到下列要求:一是城市环境整洁有序,建筑物、公共设施和广告设置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无违章私搭乱建现象,居住小区和街道环卫保洁制度落实,无乱丢弃、乱张贴、乱排放等行为,交通安全管理有序,车辆停靠管理规范,公厕数量达标,设置合理,管理到位;二是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三是城镇污水处理率、污泥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40%以上,四是确保垃圾处理设施高效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五是城镇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六是道路完好率95%以上;七是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确保县城安全运行得到保障;八是建成区内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且使用与管理情况良好。

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时间要求

创建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

(一)制定《满族自治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满族自治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机构,抽调人员组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小组办公室。

(二)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相关部门、单位根据创建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上报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

(一)各责任单位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方案中的各项任务。

(二)做好“创园”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并完成创建活动技术报告和宣传画册。

(三)做好创建的申报工作及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和对接。

第三阶段:初审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

对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和目标任务,邀请省、市专家检查指导,召开全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推进会,明确阶段职责任务,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检查整改。

第四阶段:攻坚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

认真核实定性、定量指标,对未实现完成的项目攻坚。

第五阶段:迎检阶段(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

(一)开展全县创建工作模拟验收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二)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创建成果。

(三)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

五、保障措施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建立“创园”工作运行机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管副主任、住建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根据目标任务制定本单位“创园”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分解细化创建任务,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模式,真抓实干,确保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各项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