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例6篇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1

一、本方案所指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对城镇规划区(县城控制区和乡镇中心镇区)以外的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并新增耕地,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保持建设用地总量平衡。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可以在本县有偿使用,也可以转让其他县(市、区)有偿使用。新增耕地指标作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占用耕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抢险救灾、军事设施以及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拆迁安置用地除外),政府从城镇土地出让收益中转移部分资金到农村,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

二、农村土地整治应遵循群众自愿、依法补偿原则,保护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拆旧建新补偿、补助标准、新村建设方案等,要广泛征询村民意见,最终确定的方案要充分公开、广泛宣传,依法足额补偿到位,做到村民理解乐意接受。

三、农村土地整治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做法,以空心村、危旧房、石结构房、地质灾害点和造福工程搬迁改造为重点,纳入近期农村土地整治范围,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四、农村土地整治要突出规划的引导作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管理,引导村民集中合作建房或由政府统一建设安置房,严格控制零星建房,建新房者必须将其所占用的旧宅基地退还村委会统一复垦,原已实施造福工程、地质灾害搬迁的农户不再进行安置。

五、农村土地整治充分拓宽安置渠道,按照一户一宅或一户一套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安置应尽量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有效整合中小型水利、农村交通、村镇建设、农村扶贫、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资金,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农村土地整治相衔接,有效促进新村建设。

六、原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属于集体的,整理后形成的耕地仍属原集体经济组织,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发包给村民,或由该农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原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属于国有的,整理后形成的耕地仍归国有。

七、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统一组织协调,研究部署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整治方案的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农办、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农业局、民政局、水利局等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

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工作进行部署、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促,指导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制定各项鼓励政策。项目区所在的乡(镇)也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下:

乡(镇)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业主单位,负责编制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组织农村旧房拆除补偿安置、土地复垦等具体实施工作,根据计划分季度上报实施进度。

县农办:负责在实施造福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把农村土地整治区群众搬迁安置纳入工作盘子,实现资金捆绑使用,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并出具造福工程相关证明材料。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所在地的乡(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指导,并出具危旧房相关证明材料。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政策技术指导、将整治安置区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安置区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牵头组织新增耕地验收、土地增减挂钩调剂服务等工作,并出具地质灾害隐患相关证明材料。

县农业局:负责项目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土地复垦土壤改良的技术指导,参与项目新增耕地的验收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受灾造成房屋倒塌、危房的核定,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负责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收支情况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县水利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电力公司等部门负责对新村建设配套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和监管工作。

八、组织实施

1、确定项目区范围。各乡镇要充分征求相关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取旧宅基地闲置相对较为集中,群众大多愿意拆除的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项目区应相对较为集中连片,允许以乡镇为单位,将若干个的农村整治点捆绑为一个项目申报,但要求净增耕地面积不小于10亩。国土资源部门要联合农业、规划建设等部门进行前期的项目踏勘。

2、编制实施方案。由各乡镇负责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项目区进行测量和规划设计,编制好农村土地整治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拆旧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复垦方案等内容,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方案。

3、方案报批。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将报件送给县国土资源部门。县国土资源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会同农办、农业、规划建设、水利、财政等部门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县政府批准。

申报材料应包括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审批土地整治实施方案的请示、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图件、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土地整治实施方案的意见、村民同意搬迁的协议书、村民同意退还旧宅基地的协议书和拆旧地块相关影像资料等。

4、指标先行核定和对接。

经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上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审核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先行核定挂钩指标,纳入省厅建立的指标交易平台,实现指标对接,获得挂钩指标收益。

5、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获得挂钩指标收益后,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包括拆旧补偿、建新安置、复垦耕地、产权调整等工作。

6、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按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后,乡(镇)人民政府先行自行组织自验收,然后以书面方式向县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验合格后,复垦新增耕地再提请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共同组织验收。

报请复垦新增耕地验收时需提交乡镇政府验收请示、乡镇政府竣工报告及竣工图、县有关部门初步验收意见、拆旧地块复垦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表以及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7、新增耕地面积认定。村庄复垦新增耕地验收合格后,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对新增耕地面积进行认定,出具验收报告,并抄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验收报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相关图斑的变化情况以及向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备案情况,结算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纳入指标交易平台。

九、工作要求

(一)项目区选取要求

1、项目区必须是镇区外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土地利用数据库显示为203地类);

2、复垦潜力较大;

3、项目区涉及的村民整治积极性高,村干部组织工作能力较强。

(二)实施方案内容要求

1、项目情况概述

2、土地整治规模及投资估算

3、拆旧与补偿办法

4、安置与建新安排

5、村庄复垦耕地方案

6、资金来源与筹措办法

7、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9、地块面积数据表

10、图件要求:上一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标出拆旧地块、安置建新地块位置)、村庄复垦设计图、安置建新地块平面布置图。

(三)项目管理要求

项目建设要依照有关规定落实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审计制,加强项目管理。经批准同意实施的项目建设要确保验收过关。项目区内不论是拆旧区还是建新区,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的位置实施,保证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验收过关。

(四)资金管理要求

县、乡两级均要设立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专户,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确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对农村土地整治自己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前期按18万元/亩由乡镇人民政府包干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用于项目区拆旧、复垦、补偿以及新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落实项目报账制,专帐核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项目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期拨付资金。

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包干使用费分三个阶段进行拨付:

1、项目启动阶段,按省厅核定指标的数量和补助标准(18万元/亩),先行拨付补助经费的40%作为启动资金;

2、完成拆迁和复垦,再拨付补助经费的40%;

3、项目完成通过验收,拨付剩余补助经费20%;

(五)时限要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自县政府对实施方案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全面完成。

十、考核奖励

把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列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县政府建立奖励制度,对土地整治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奖励。项目自本方案实施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项目申报手续,并经县政府审批,按净增耕地面积1万元/亩给予奖励,三个月以内完成拆迁工作的,按净增耕地面积1万元/亩给予奖励;三个月以上至半年内完成拆迁工作的,按净增耕地面积5000元/亩给予奖励。剩余指标收益将用于农村土地整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上。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2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意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创建为载体,以群防群治为重点,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年1—8月份,全乡共发生刑事案件6起,破获13起(其中隐案7起);由于经济发展、“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和资源发包到户等因素的影响,经济、资源纠纷增多,治安案件发生84起。但全乡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交通、火灾事故,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创建“平安克尔台”为载体入手,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纳入日程,摆上重位。年初召开乡综合治理委员会议,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市综治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意见“两个”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年初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平安杜尔伯特”的部署,我们结合乡情实际,继续深入开展了“平安克尔台”创建活动。自去年“平安克尔台”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克尔台”创建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专人抓创建工作。各村也都相应成立了创建小组。乡创建领导小组先后召开8次会议,就宣传发动群众、分片包干、落实责任、落实防范措施、创建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做出了具体决定。二是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为了宣传动员全乡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我们采取了“集中宣传造影响、重点宣传找对象、入户宣传有印象”的办法,扩大综治及创建工作的影响。在集中宣传上,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有线广播等方式进行了集中宣传,反复宣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克尔台”的方案、要求、目的和意义;通过张贴标语、出墙报、挂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在乡村的主要街路、集贸市场、学校、单位门前悬挂横幅20多条,写墙标50多条,大造创安声势,使全乡百姓和过往人员都了解创建,参与创建,提高了防范意识。在重点宣传上,分别召开了治安联防员、养殖大户、民营企业、个体业户、农用车主会议,讲综治、创建意义,讲防范知识,提高了宣传的针对性。在入户宣传上,印发了有创建目标、任务、措施的宣传单3000多份,发放到每个农户家中,使创建工作和创建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组织村干部、联防员、治安员、调解员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利用各种机会反复讲,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克尔台”工作深入人心。三是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我们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任务分为11大项:来信来访、民事调解、社会治安、依法治村、安全防火、普法教育、防范、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弱势群体情况、掌握本辖区内重点人和事等。为了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到人。实行党委书记包全乡稳定、乡长包防范措施落实、人大主席包民事调解、武装部长包民兵突击连、妇联主任包平安家庭、团委书记包未成年人教育、综治办主任包重点整治、村干部包屯的治安联防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工作措施的落实。乡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综治办主任等乡领导分别承包9个村的创安达标任务,他们与各村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并纳入村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乡综治办对每名领导创安工作实绩建立了考评纪实档案,年终兑现奖惩。形成了乡、村、屯干部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共同抓创建的良好局面。

二、从抓各项措施落实入手,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

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做到乡、村、屯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为此,乡党委专门成立维护稳定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并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成立了由乡综治办牵头,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教育、等部门参加的综治维稳工作小组。同时,我们还强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配齐配强乡综治办力量。按照市、县关于加强综治工作的文件要求,调整充实了乡综治办。综治办主任由乡党群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派出所长兼任,选配了1名具有大学学历、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热爱综治工作的年轻干部任专职综治干事。目前司乡长兼任综治办主任。各村也都调整充实了综合治理工作小组。二是为乡派出所充实了保安力量。针对派出所警力少的情况,乡里出资聘用4名专职保安员协助派出所工作。全乡建立3个警务区,并在每个村都设立了警务室,每个警务区有1名民警、2名保安员,负责各村的治安工作。三是加强治保会、调委会、联防队等基础力量建设。建立健全了乡、村、屯三级联防组织,重新调整充实了村里的调委会、治保会、联防队力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有威信、懂政策、懂法律、会调解的村民选入调委会、治保会,把年轻力壮、有责任心、遵纪守法的村民选防队。我们先后调整调委会、治保会成员27人,联防队员16人。目前,全乡共有调委会、治保会成员108人,专兼职联防员4019人。形成了乡有联防大队巡面、村有联防中队看块、屯有联防小组护院的联防局面。年初以来,联防队提供破案线索11条,协助派出所破案11起,调委会调解民事纠纷32起,调解成功率100%;乡村联防组织共发现、预防案件12起。四是在落实防范措施上下功夫。我乡是奶牛大乡,有1.88万头奶牛,防止奶牛被盗是工作重点。为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采取了多种防盗措施。各村屯都做到了家有墙,院有门,仓有铃,大牲畜和机动车有链有锁。今年元月的一天深夜,有3人开车到后五代屯周佳勤家,把两头奶牛装上车想偷走,被联防队员发现。开车逃跑时,被村民用木头设置的路障档住,将其当场抓获。我们在全乡推广奶牛舍饲,舍门上锁加固,养牛大户安装电视监控器和断线报警器的作法。3月10日,有人潜入官尔屯村关来奇家中,准备将四轮车偷走,在正在向外推的过程中,报警器响了,将窃贼吓跑。目前,全乡安装断线报警器210个,电视监控器37套,收到明显效果。我们还加强了报警体系建设,实现了乡有报警站、村有报警点、屯有报警电话,农户报警电话安装率达70%以上,10头以上规模养牛户电话安装率达95%,做到了一旦有警情,迅速联络,快速出警。4月20日,有2名外地人趁大部分村民忙于春耕时进村偷大鹅,被村民发现,立即打报警电话,村联防队员及时赶到,将两人抓获。五是减少火灾损失上想办法。由于我乡部分村屯距离县城较远,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因地制宜,将农用四轮车改装成简易消防车,能够及时控制火情。今年5月15日晚,前伍代村东新屯农民刘国文,夜间喂牛时,发现吴福山家柴草垛着火,便立即用报警电话通知屯消防员,他们立即赶到,利用自制消防车,将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的发生。全乡34辆简易消防车分布在9个村,年初以来,共扑灭火灾4起,预防火灾8起,没有发生大的火灾事故。六是着重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全乡有中小学11所,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作为全乡“民心工程”进行部署,确定了“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综治办组织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共青团与各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年初以来共开展法制、消防教育45次。先后采取集中行动取缔学校周边非法经营摊点15处,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游戏室和网吧3处。七是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各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提供保障。一是投一点。按照市、县关于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文件要求,我们把综治办工作经费和防范经费纳入乡财政预算。年初以来,乡村两级共投入4多万元,用于保安员开资、服装装备,基础建设,宣传等工作,满足了工作需要。二是省一点。我们想方设法压缩开支,2003年投入4万元用于维修派出所的办公用房,改善办公环境。三是筹一点。协调包扶及友好单位,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治安防范。年初以来,通过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金6万元,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从抓法制和道德建设入手,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3

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健全机制,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

1、健全领导责任机制。乡党委、政府坚持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全乡三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年初,乡党委、政府与全乡10个行政村、5个乡直单位、12家企业签订了综治、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各村相应与村民小组、村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长等签订了管理责任状,确保综治、平安建设的领导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建立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综治、平安建设汇报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解决平安建设问题制度,党政领导挂钩联系村、单位、企业、学校综治和平安创建捆绑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挂钩联系平安建设重点项目制度等。坚持定期预警分析制度,适时组织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知晓率测评,及时全面掌握各个时期治安动态和安定稳定形势。健全完善综治成员单位工作报告制度、五部门(综治、纪检、组织、人事、监察)联席会议制度和综治委成员挂钩联系基层综治、平安建设制度。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在抓好本单位平安创建的同时,挂钩联系一个村(企业)的平安创建,促进了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在基层的全面落实。

3、强化综治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综治委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工作调度会议,联合政法部门和有关单位分析当前治安形势,排查矛盾隐患,统计综治工作情况,总结工作中先进经验和不足,并树立了先进典型,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上报。

(二)夯实根基,扎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1、巩固提高“平安乡镇”等基层平安创建水平。认真总结去年“平安乡镇”达标工作的经验教训,针对县考评验收中反馈的问题,及时组织各相关责任部门,抓好整改,重点攻坚,进一步提升创建水平。继续加大“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的创建力度。建立乡综治服务中心,由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办、民政办、妇联等部门派人集中办公,整合了综治工作资源,提高了办事效率。

2、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一是抓好乡级综治服务中心建设,调整和整合相关综治部门办公室,建立健全综治服务工作制度,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对外办公,突出服务功能。二是建立村级综治便民服务室,抓好农村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长的管理。全乡现有10个村级综治协管员,24名平安中心户长。三是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加强“两会”机构、人员落实,把基层治保会规范化建设列为基层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绩效考评的工作内容,使村级治保会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确保治保会有效发挥作用。

3、切实抓好“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校园治安防范,加强青少年法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对农村闲散、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分类登记造册,组织片区责任民警、治保主任、司法所人员,采取入户询访、开展技能培训、依托村级法制学校上法制课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培训和服务,逐人落实帮教措施。开展校园及周边商店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截止目前,步云中心小学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伤亡事故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实现了校园无责任事故的目标,达到“平安校园”的标准。

4、扎实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纳入平安的总体规划和考评的内容。成立由妇联主席担任组长,乡综治、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十佳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确定了2个村作为“平安家庭”示范点,由乡领导小组成员和所在村两委主干负责挂钩联系,促进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5、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配强配齐暂住人口协管员队伍,全乡现有10名村级暂住人口协管员。通过采取“一户一卡”等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的经验做法,切实配合公安派出所抓好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同时把片区责任民警抓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列入民警绩效考评内容,促进该项工作上新台阶。今年1-11月份,全乡共登记流动暂住人口33名(不含已办证现已流出的),办证33名,办证率100%,登记私房租赁户2户,签订治安责任状2户。

6、切实做好农村留守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按照县综治委《关于印发〈上杭县平安农村留守人员保护工程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我乡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措施,积极开展了农村留守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并对农村留守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建立档案,安排和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挂钩联系,实现留守人员“六有六无”目标。

7、扎实抓好安置帮教工作。适时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件调查,规范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建设,抓好预防重新犯罪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乡成立了帮教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帮教责任人与被帮教对象工作联系制度,推行公安民警每人挂钩联系1-2名刑释解教人员的做法,积极做好“两劳释解人员的帮教回访,着力多渠道引导就业。自年以来,全乡共接管刑释、解教人员5人,安置帮教5人,安置率达100%,5年内重新犯罪为零,年以来没有出现重新犯罪现象。

(三)加强防范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1、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纳入综治、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的主要考评内容,制定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计划,建立汇报制度、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乡村干部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责任意识。

2、严密防范组织。进一步理顺打击、防范职能,加大对宗教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步云目前未发现有分子及其它宗教非法活动分子。

3、加强敏感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围绕春节、元宵、“五一”、奥运圣火在我县传递、北京奥运会、“十一”期间等重大活动,乡综治委都及时制定安全工作方案,超前部署,周密安排,加强防范。期间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和敏感的政治事件,确保了全乡社会政治安定稳定。

4、认真抓好“两个排查”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疑难案件领导挂牌督办、“接待日”等制度,建立预防预案,及时化解一大批矛盾纠纷。1-11月份,全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件,调处成功27件,调处成功率100%.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不断完善工作各项机制,构建以乡为中心、村为阵地、组为基础的三级网,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形势总体平稳,老户上访得到遏制,重信重访率明显下降,态势总体平稳,1-11月份乡办共接待群众来访7批33人次;到县上访1批1人次;未发生到市级以上上访现象,人大会期间实现零上访。加大对涉法涉诉案件的化解力度,共受理涉法涉诉件8件,均已答复或交由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四)、严打整治,着力保持社会安定稳定。

1、继续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和以侵财犯罪为主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针对发案特点和规律,适时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确保社会安定稳定。1-11月份共立刑事案件(盗窃)8起,没有发生爆炸、投毒等重大恶性案件。通过有力打击,有效遏制了刑事犯罪高发势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高。

2、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辖区特点和行业活动情况,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打击方案,通过加大宣传攻势,进行拉网式摸排,形成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至目前,未发现黑恶势力。

3、积极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项警卫工作万无一失。随着步云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经常有各级领导参观中国虎园、红豆杉生态园,今年以来公安派出所共执行安全保卫任务49人次,其中协助古田派出所执行安全保卫任务32人次。

4、加大社会面治安管控力度。(1)充分利用张贴宣传栏、散发宣传材料等开展禁赌宣传,开展拉网式的摸排,查处行政案件8起(大多为案件),查处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00%。裁决罚款2万余元,坚决堵住“”等在我乡蔓延。(2)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广泛宣传有关条例,落实业主备案和告知制度。

5、积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确定古炉村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村,积极组织国土、林业、司法、公安等部门就该村出现的山林滥砍乱伐、无证开采铁矿矿渣屡禁不止现象进行专项治理。经过整治,该村滥砍乱伐和无序开采矿渣现象已得到制止,取得明显成效,村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社会安定稳定。

(五)三防结合,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继续加强人防力量。全乡组建了乡级治安巡防队伍1支共5人,组建农村义务巡防队伍9支共27人,配备24名农村平安中心户长和治安信息员,以村为重点,“线上”巡防,“面上”守控,集镇配备专职治安巡防员3名。

2、巩固提高物防水平。制定治安防控方案,强化重点部位的防控设施建设,抓好案件多发、易发部位的警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村村联防活动,建立了2个片区联防警务站,8个警务点。

3、加大警务改革力度。大力实施警务前移战略,实行民警包片驻村巡逻责任制,指导基层村居开展各种专兼职巡逻工作,加强流动警务室(治安岗)建设,提高农村巡逻实效。

(六)深入宣传,努力营造综治和平安建设氛围

1、深入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三月份,我乡认真组织开展综治、平安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即: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学习《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省社会治安条例》、《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开展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为主题的“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宣传活动;开展以“崇尚科学、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挂图进村巡回宣传活动;开展与“3.8”、“3.12”、“3.15”等纪念日相结合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平安创建工作宣传,印发参与平安创建宣传材料1000多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推进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

2、积极推进平安彩铃等主题宣传。继续推广电信固话“平安”语音提示宣传系统,继续推进“平安宣传一条街”创建活动,在集镇路段集中设置、悬挂平安固定广告标语,全乡共墙贴固定小标语53幅,悬挂横幅8条,刷出固定标语20条。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较为浓厚的平安创建氛围。

3、加强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理水平。注重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在中心小学及行政村开展“法律进校园”和“法律进村”活动,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乡建立以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干部为主的法制宣传队,深入各村进行8次法制讲座,受教育人数1360人次。中心小学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把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制订具体措施,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并利用每周升国旗、红领巾广播及黑板报等载体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

今年我乡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一是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平安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力度还不够,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没有很好加以宣传,齐抓共管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12年工作思路

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平安创建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2年将继续在县委、县府和县综治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全面落实综治和平安创建领导责任制。继续层层签订综治责任书,进一步完善村两委、乡直单位、重点企业述职报告制度,强化党政领导的综治、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意识,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综治、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任务;严格执行领导责任查究制度,加大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综治委成员单位平安建设挂钩制度,充分发挥综治成员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

2、不断提升“平安”创建水平。全面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继续巩固提高“平安乡镇”、“平安家庭”、“平安村”、“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创建质量和水平,扎实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3、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抓好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加强治安防范、健全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平安步云”的核心工作来抓。

4、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主要以对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威胁最大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财犯罪为打击重点,根据斗争需要,灵活采取集中行动、专项治理和日常打击等多种措施,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治安分析评估机制,正确把握治安问题突出的部位、行业、时段,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打击。不断强化办案责任制,落实重大案件侦办、追逃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破案率。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4

20__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我乡着力整合__乡村建设的各类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我乡群众工作站作用,按照干部统一配备,人员统一培训,制度统一制定,考核统一标准的原则,扎实推进综治大平台建设。同时,以基层人民调解室为依托,充分发挥民调网络作用,切实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努力做到纠纷在诉讼前化解。

在此两项工作基础上,合力推进乡村__乡村建设,全乡12个行政村均有完善的基层组织机构,村村都设有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并且每村均有村党支部书记任综治工作站站长,都配备有专职工作人员履行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社会治安防控、突发问题联合治理的任务。

我乡积极吸取__“3+1”工作模式的先进经验,推行网络化管理,整合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资源,村内每10户村民中配备一名调解员负责10户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解调和治安防范,并开展邻里守望、紧急救助,反映群众对社会治安管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等工作。

全乡12个村积极组织发动治安巡防队,加强各村治安巡防工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8—12人的治安巡防队,乡政府发动全乡干部及驻乡各企业职工成立了一支16人的专职巡防队,积极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依托70多名大学生村官、优秀青年党员、团员、青年教师、医务工作者等为骨干,进一步健全__志愿者队伍建设,激励他们在强化基础防范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我乡积极做好上级赋予的铁路护路职责,安排__志愿者成立铁路护路联防队,在__村9号岗亭和__村护路点分三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我乡铁路护路路段零事故,特别是为保证护路工作的圆满完成,我乡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物资,专门修建了__村护路执勤哨所,期间排查各项不安全隐患10余起,保证了我乡境内铁路路段的安全畅通。

为确保__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有序健康推进,我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推行__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为进一步做好推广“四个覆盖”工作成效,通过近一时期__乡群众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乡群众工作站的建立,我们总的收获是:群众工作站为群众打开了一扇诉求的窗户,架构了联系群众和乡机关干部、乡政府和行政村两座桥梁,切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乡、村各项工作整体发展、和谐发展。通过群众工作的开展,使乡机关干部和群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为民思想上有了新的转变、与群众的感情上更加贴近;使得我们和群众走的更近了。干群关系更密切了,群众工作更顺了。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5

一、群众安全感(此项标准分10分,自评10分)

2014年我乡无发生恶性刑事案件与重大治安案件,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高。

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此项标准分11分,自评分11分)

我乡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两级机构健全,派出所国保部门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能够及时处置;无发生;防范和处理问题工作,我乡综治办在乡墟开展反知识宣传展览,教育群众达200人次;无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到县局上访一起。

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此项标准15分,自评分14分)

乡(村)两级矛盾调处中心(站)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无矛盾纠纷上交,矛盾纠纷排查率达100%;全年共发生矛盾纠纷16起,调处成功14起,调处成功率达87.5%,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纪要规范;建立健全并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与应急机制;无治安混乱地区与突出治安问题。

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此项标准15分,自评分)

(一)创新管理工作。我乡根据县综治委的文件精神,成立了创新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相关部署,集中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宣传。

(二)完善了乡村的社会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人员,相关制度上墙。

(三)乡委乡政府能够利用各阶段工作会时机组织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四)社会管理基础建设。流动人口登记在册18人,司法所落实安置帮教对象1名,机构健全,两劳人员有建档,有谈话记录等,重新犯罪率为零;全乡现有社区矫正对象2人,司法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和进行访谈等活动,矫正对象档案健全,有相应的工作措施;易肇事肇精神病人23人,派出所对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能够及时处置,进行了相应的规范收治管理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显著,《今日》宣传报道17篇。

五、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此项标准9分,自评9分)

(一)“天网工程”建设。乡政府投入数万元在办公楼安装了视频监控,辖区重点路段依托乡公安局的监控平台有公共安全的监控,并运行良好。

(二)专(兼)职治安联防队伍和群防队伍建设。各村治安巡防队人员有治保主任、治安员(村小组长)若干名。

(三)护路联防工作。乡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数万元在各村委会聘请了护路员,主要是清扫路面、打草,当路面损坏时及时修补,使路面畅通完好。

六、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此项标准25分,自评25分)

(一)综治基层保障机制。乡综治委定期召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乡成立了以乡委书记曾海丽为主任,乡长符琳、乡委副书记邓江为副主任的综治委领导机构,人员严格按要求落实到位,有专门综治办公室,综治办主任为乡委副书记符琳,副主任为阳柏青。乡委乡政府严格按工作要求落实综治工作经费,如投入网格平台建设,禁毒宣教,民兵应急队伍建设等。

(二)乡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方面,乡综治办各组织机构健全有办公室,工作制度上墙,软件设施有待改进。

(三)村(居)综治工作站基本达到“六有”要求。

(四)村级两委坐班制度上墙,村两委坐班制度规范。

(五)我乡能够按照县综治委下发的《县2014年巩固和深化平安建设活动方案》文件要求,乡委乡政府领导与各村(居)委会签订责任书16份,制定了《上安乡2014年巩固和深化平安建设活动方案》,乡委乡开展了见义勇为宣传。开展各项工作悬挂平安建设横幅3余幅,悬挂防火患横幅2余幅,悬挂安全生产横幅1幅,禁毒宣传横幅3余幅,张贴各类宣传海报400余张,发放各类宣传册350余册,开展法制知识讲座4场,组织妇联下乡开展“妈妈训教团”法律讲座,举办禁毒宣传晚会1场。

(六)普法教育工作。乡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规划,深入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乡进程,通过乡宣传栏、村广播、村委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六五”普法和法律宣传月活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8份,宣传图片展出3场次。村委会建立了法制宣传栏,农闲季节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视平台收看法制节目讲座。

七、领导责任制落实(此项标准8分,自评8分)

党委政府能够按各阶段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题研究的综治会议;2014年初,按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及时召开了综治工作会,乡委乡政府领导与各村(居)委会综治负责人签订了《2014年上安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16份;乡党政领导及分管领导都建立了综治责任人政绩档案。

八、其他工作(此项标准2分,自评2分)

我乡综治委根据县综治委各阶段的通知精神,按时派员参加相关会议;乡宣传部门能够按数量要求征订《法制日报》、《法制时报》等报刊。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乡镇档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其形成的文件材料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包含了乡镇土地承包合同、财政经管帐薄、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农村建房合同、农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重要的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齐全、完整的乡镇档案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察前启后的重要借鉴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加强乡镇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稳定、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乡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但是目前乡镇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档案意识淡薄,缺乏档案理念。一方面,乡镇档案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档案意识淡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建档内容方面,乡镇档案工作多重视文书、会计、人事等档案,尤以乡镇机关文书和会计档案为主,没有及时对乡镇经济、民生、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建档,档案内容不合理,种类不齐全;在建档形式上,目前乡镇档案往往偏重于文书档案,很少涉及图表、音像记录,形式单一;在档案载体上,多数乡镇仍采用单一、传统的纸质档案,缺乏对电子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和保存。档案工作仅仅局限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乡镇档案服务机关、群众和社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彰显。部分乡镇档案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方式单一,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缺乏整体观念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导致乡镇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乡镇档案工作基础薄弱,缺乏完备的档案工作机制。首先,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由于乡镇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少,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多数乡镇只有档案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因而在档案的接收范围、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服务的对象与方式等方面局限性都比较大;其次,乡镇档案管理资金不足,缺少专项经费,设施设备不完善。多数乡镇没有专用档案室,保管条件差,而且室藏档案贫乏,资料不全,多数档案收集的仅是办公室日常收发的公文,缺乏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如专项工程、专题工作档案等,而且部分乡镇档案没有进行系统整理,档案管理混乱;此外,档案队伍建设成为困扰乡镇档案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和精深的业务素质。但目前多数乡镇没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乡镇档案管理员大多由办公室秘书兼任,少数乡镇安排其他岗位的兼职,有的安排临时人员兼管,从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员大多数都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岗位培训,档案业务水平普遍不高,致使档案归档整理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三是封闭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分散的档案管理方式制约了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我国主要采用“条块结合”方式对专业档案进行管理,即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块)和专业主管部门(条)相结合对专业档案实施管理。在这一体制下,办公室主要保管本级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至于财政经管部门的会计档案、农村建房档案、农业科技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档案等专业档案则另成系统,由各自的专业主管部门按专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单一、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导致档案查找利用困难,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

乡镇档案内容涉及广泛,信息形式多样,年代跨度大,由于档案管理机构缺失,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差,档案工作人员少、业务素质低,加之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现阶段乡镇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基于上述现状,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使乡镇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城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应当立足现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档案完整、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乡镇档案体系: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乡镇档案意识。一是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意识。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来说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必须重视乡镇档案工作,努力增强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培训,对档案工作进行系统解读,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档案工作者明确乡镇档案在国家档案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意义,熟悉档案工作要求和内容,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二是强化档案利用意识。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利用和服务意识,将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工作与城镇发展和群众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工作宣传和教育,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服务。

其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乡镇档案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乡镇档案工作环境,确保档案工作经费的投入、乡镇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和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针对当前乡镇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意识淡薄、机构缺失、人员不足的现状,各区、乡镇应切实加强领导,把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中,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设立档案室,配备档案柜、防盗门窗、灭火器等档案工作设施设备,为乡镇档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上,应保持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定期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按档案工作相关规范、岗位职责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开展,并逐步解决档案工作所涉及的观念意识、机构体制、设施设备等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和保证。二是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覆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方面及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涉及农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和管理利用,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对涉及农民权益的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围绕“农”字建档,建立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农村特色档案、社保民生档案和民情档案等门类档案 ,有效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创新乡镇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档案工作长效机制:①不断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加强乡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充实档案人员,完善乡镇档案工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档案部门应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的特点,不断建立完善乡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借阅、统计利用、保密销毁以及消防安全等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并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②建立乡镇档案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确保城镇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与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推动各类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实现城镇档案工作的全面化、系统化。

乡镇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和健全乡镇档案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档案的管理应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合拍共振,乡镇档案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服务新村建设、服务民生改善、服务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曹航.杨智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困境与对策――从和县模式的现状说开去,档案学通讯[J].2010(3):85

[2]许岩,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果巡礼,中国档案[J],2011(Ⅱ):29

[3]刘涛.卜凡意,谈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黑河学刊[J],2006(11):101

[4]刘朋云.高菊梅,青岛:构建乡镇档案管理新模式,中国档案[J],2009(4):31

[5]昝征,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的实践价值,交流[J],201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