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的措施范例6篇

改革创新的措施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会计内控措施;创新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市场中的各个行业也为了能够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开始对自身进行改革。由于现代社会中的会计制度得到了更新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其对于自身的会计内控措施进行合理的创新,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一、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会计内控制度研究面临的问题

1.公益性会计项目匮乏

在会计制度改革中,针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划定,强调企业需啊哟在日常经营中,具备一定的公共性质,而这一要求的提出,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公益性的项款纳入到会计核算和管理中,所以,企业在对会计内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公益性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费用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计入,从而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然而,就我国现行的会计内部控制度度来说,其缺乏公益性的会计项目,而且也没有针对公益性会计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公益性会计项目中,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这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而就目前的会计工作发展状况而言,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其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下降。由于经济活动费用支出以及手机的各种信息记录的不够全面以及相应的企业项目部门所引用的各种设备在费用的上报上并不准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加大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度下降,由于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导致了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严重的阻碍,不利于企业的高效、长远发展。

3.成本核算方式存在弊端

就现阶段我国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成本核算来说,其中所具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成本项目类别的设备不够规范和全面,这就使得成本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其中的收支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从而影响到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成本核算会出现划分范围不明确以及核算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加之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标准,这就使得成本的核算结果与实际不想不合,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

在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有效的实现对会计内控措施的创新,就需要先对会计内控制度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确立,贯彻落实会计内控制度的责任,对会计内控制度的地位进行强调,建立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标准,根据会计内控制度标准中的要求以及规定来进行会计工作的开展,并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以确保会计内控制度可以符合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要求。另外,就是对企业的成本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并对审核工作进行有效的保障,同时对操作中存在的不当问题和不当现象进行合理的改正,从而对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处理,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2.健全统一的企业内控机制

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才能够在根本上实现对企业运行管理的控制和改革,而要想能够使得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就需要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能够明确的了解每一个成本核算的科目和类别,并对各个成本核算的科目和类别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处理,同时,时刻注意将公益性项目及时的添加到成本核算当中,以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就是要相关的企业领导人员能够对企业的具体运营费用和成本核算进行明确的划分和了解,对两者的界限进行确认,建立健全的核算标准体系,依据这一标准体系的需求,来制定成本核算的标准。最后,就是要对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来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核算机制,并且建立有效的核算方法,针对企业会计部门的核算内容展开核算工作,以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

3.加强会计内控的信息化水平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会计信息制度的改革,而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迅速普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企业会计内控领域更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的帮助,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内控信息化平台,实现企业经营成本核算、企业相关产品成本核算和企业管理的自动化,从而从根本上加强企业会计内控的信息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研究,但是就我国的会计内控来说,其在研究上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相关研究的展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会计内控制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社会针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对会计内控措施进行创新,可以有效的实现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世飞,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02).

[2]乔爱华.《医院财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缺陷的认知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2(08).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 通信工程;学生创新实验室;改革创新点

一 、完善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建设

现代电子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研究方向众多。为使实验室建设符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紧跟学科发展的方向,必须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应以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实验室建设为中心,以关键技术或自身技术优势扩展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科研带动综合实验的建设。

首先,应加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基础实验室包括:电子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 以及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通信技术已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而EDA技术、DSP技术是实现数字通信的主要开发手段。所以,在完成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后,应重点规划建设单片机、FPGA、DSP 以及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该系列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电子系统设计能力。

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中学到的通信知识,学生还可进一步设计、开发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在通信网络综合实验平台上,还可进行二次开发,对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该系列实验室还能服务于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电子系统设计能力。

通信专业涉及的研究领域方向众多,如移动通信、软件无线电、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现代通信网络等。而实验室建设资金通常紧张,且实验学时也受到总学时的限制,所以,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规划方向与科研发展情况,分出轻重缓急,选定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通常可优先建设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室,而通信网络方向的实验设备往往非常昂贵,可等到学校资金非常充裕时,再进行建设。

最后,应注意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相关电子类专业若能通用的情况下,要防止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同时,应考虑教学与科研并重,统筹考虑教学用设备与科研用设备,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具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与完善的实验条件。相关支撑专业全面,包括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互为支撑的强力专业链群。

二、综合改革的创新点

(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探索精品课程建设模式

为适应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注重发挥通信专业的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W方法。在课程建设中,以把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为目标,努力做到各门核心课程都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理论教学中,注重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运用Matlab、电子线路、单片机、FPGA、NS-2等实用技术与实用工具,对电子系统、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设计与实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二)制定以工程师素质培养为特征的“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产品和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经验,将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电子设备生产商、大型软件开发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工程型人才,形成新的“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包含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根据企业培训的实施效果,及时修订企业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以工程师素质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多支点、多层次、系列化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完善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比例,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专业教学特色;开放科研实验室,建立大三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的规划,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最终形成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技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毕业设计为系列的、相互衔接、逐层递进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教学引领;价值取向;内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94-03

2007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为主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及措施,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期破解高等教育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难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是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实践具有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职能,其改革的价值取向对教学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分析现阶段教学管理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及其问题,提出适合当前教学管理改革的新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管理改革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及其问题分析

1.控制主义取向

控制从本意上讲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的行为过程[1]。在教学管理中,控制主义体现在利用规定、规则和规范对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调节和约束,对违反约束的行为和现象进行预防、矫正和惩罚,是一种有计划的、规范的及约束式的管理取向。控制主义是一种按照计划、不能超出控制范围的管理理念,在规范教学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控制主义崇尚权威和制度,反对批判和怀疑;注重教学实践的规范、统一,忽视突破和个性。控制主义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集体意识,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压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张扬,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控制主义理念下,教师为规避违反规定一般会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2.效率主义取向

效率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安全、低成本并符合质量标准而取得的工作成果[2]。教学管理中的效率主义集中体现在“效率第一,成果至上”的目标管理上,学校通过目标指令、目标分配的方式分配给教师任务或通过量化指标考核教师的成果数量,督促教师完成。效率主义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学校成果丰富、提升学校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将教师的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与效率和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其内心真正的需求,不重视对成果产生的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容易导致成果质量不高;其量化的考核和刚性的要求,容易使教师沦为效率、成果的牺牲品,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进行成果造假,滋生学术腐败,导致价值观异化。

3.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的核心即“以人为本”,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组织管理中要以人为重、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3]。在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取向主要指的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本主义关注教师和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有益于打破传统不合理的规则、约束及控制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是促进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的观念基础,是当前较为适应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但人本主义内容广大博深,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以人的“什么”为本、由“谁”来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公平与公正及以组织成员个体为本还是组织整体为本等等一些列问题需要解决。

为此,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提出“教学引领”的价值取向,依此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引领的必要性

1.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引领

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即为教学改革。为此,国家在2007年实施质量工程的基础上,2012年投资近8亿元,继续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及国家精品课程开放相关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是国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这些国家措施的落脚点在于高校。陈浩教授指出,“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4],这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共鸣。高校教学改革是很困难的,涉及到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实践以及提升教学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深入领会国家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的导向,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具有自己学校特点的质量工程。

2.教学管理引领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难度很大,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引领、支持和服务教学改革。当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非常严重,虽然各高校都在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教学的地位,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教学的成果——学生的培养成才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又很难被量化,教学对教师个人自我实现的显性贡献很有限;相反,一个部级基金课题、省级基金课题或其它科研成果,可以使教师的职称从讲师很快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从而奠定其一定的学术地位并受到尊重,故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到科研上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如果让教师自己主动探索教学改革,短时间也许是可以的,但长时间让教学占用太多的科研时间教师恐怕就不愿意了。那么就只能是教学管理引领教学改革了。教学管理机构实施组织、引导、支持、服务和激励的职能,依靠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型教师来制订学校质量工程计划,并指导计划的实施。在质量工程之后,国家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三十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纲领性文件,以引领、指导全国的教学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应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引领学校自己的教学改革。

三、教学引领的内涵分析

1.教学引领的涵义

教学引领是指为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及其全面发展的实现,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在充分了解国家、地方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政策纲领及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术、管理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引导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价值取向。

(1)教学引领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首先,教学引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及其全面发展的实现。这就意味着教学引领的核心是“学生”,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是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结合学生的个人品质、性格以及兴趣等来培养学生。教学引领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发展学生的“以生为本”的过程。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而强制和控制是不能真正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领本身就是一种引导、指引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更多地是通过激励、鼓励、关爱、情感、赞美及参与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学自,还要真正了解教师的想法和内心需求,通过引导、指引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教学引领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以师为本”的过程。

(2)教学引领更加关注教学质量

当前,教学引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教学改革的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教学管理由效率取向转向了质量取向,不再只关注教学的规模,而且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只关注课程的数量,而且要重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炼课程的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再只重视增加专业的数量,而且要努力进行专业建设,增强现有专业的实力,提高专业特色。教学引领意味着教学管理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方面要下真功夫、花大力气,不仅要引领完成制订教学改革的各种质量工程规划,更要积极地组织实施。实施要分步骤、分层次进行,不断深入。

(3)教学引领更意味着加强服务

教学引领体现教学管理对教学改革和创新方向的指导,意味着教学管理者在掌握国家大政方针、指导意见及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结合学校具体学科、具体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改革、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这本身就是管理为教学服务。教学引领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首先,需要增强问题解决的服务功能。改革和创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工作模式,会出现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教学引领需构建新的服务体系,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及学生提供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支持,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其次,需要增强激励的服务功能。教学引领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会通过激励、鼓励、关爱、情感及赞美等方式工作。因此教学引领需要构建激励的措施和规则,并积极组织实施,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再次,需要增强部门、学院的协调功能。教学引领延伸了管理的职能,改革和创新可能会增加学院、学科之间的交叉,因此教学引领需构建起协调服务体系,增强协调功能,及时协调部门与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需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引领的内容

(1)学术引领

学术不仅仅指普通的教学实践,而且指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进行的认知、探究、反思、创新和交流等一系列研究工作或活动[5]。学术引领是教学引领最为核心的内容,它不是代替教师的教学学术活动,而是在掌握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及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依靠教学组织和专家型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制订适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制定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创新及教学实践认知、探究及反思等研究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激励措施,组织、引导教师落实这些计划和措施,并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服务保障,从而引领学校的教学学术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术引领的价值取向应该由学术成果数量转到质量上来,重点制定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质量的规划、措施并引导其具体实施。

(2)管理引领

教学管理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通过安排教学计划,统筹教学任务,配置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和评价教学效果等对教学实践进行管理的行为。教学管理引领是教学引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否认教学管理的传统职能,而是教学管理的传统职能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教学管理要促进人才质量提高就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将工作的取向由控制、效率转移到服务和引领上来。当前应着重实现以下转变:教学管理目的由控制和效率向引领和服务转变,教学管理制度由刚化和统一向柔性和差异转变,教学管理形式由形式主义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转变,教师评价由惩罚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及多元的人才质量观。

(3)文化引领

文化管理是高级管理模式,其强调用文化的力量创造和影响管理,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形成一种行为准则、 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通过价值观念和组织精神的培育达到组织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管理方式[6]。这里的文化引领主要指教学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故教学管理者应该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健康的教学文化,引领教学文化的发展。当前,教学文化引领应着重于建设活泼的课堂文化,多元的人才文化,实践育人文化及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学术文化,构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和相互对话及合作的教学环境文化,促进教师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引领的保障措施

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在于国家政策的传达,包括组织校级、省级及部级教学项目的申报等一些初级职能。教学改革的形势赋予教学引领更为丰富的内涵,应该拓展教学引领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和彰显教学引领的职能,构建教学引领实施的保障机制。

1.构建教学引领的专门组织机构

高校应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学管理组织内部构建校、院两级教学改革引领的专门专业科室,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承担起教学改革引领职能,按照教学改革的内容不同及学科、专业聘请专家成立院、校两级教学引领的专家组。

2.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引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教学管理的基本素质,学校还应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对校、院两级教学引领管理者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熟悉本校各学科、专业的情况及特点,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信息科学等内容,了解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熟悉当前较为成熟的教学改革的各种模式。

3.设立教学改革的专项资金

教学改革离不开资金支持,学校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学改革的计划、设计、实施及服务等支撑,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沈卫华. 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4(6).

[2]王一多,孟昭勤. 从效率主义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上的质的飞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 人本主义管理的多元视角与多元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4]陈浩. 微言评高教[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4

2014年是我国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而又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全球经济总体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很多重点领域改革都要取得突破,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抓紧落实改革任务,体现我国将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释放活力和动力。

4月1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以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了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会议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今年改革工作要点,抓紧实施既具有年度特点、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破难题、除障碍,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会议对实施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资创业门槛,促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二要聚焦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优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等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着力营造释放消费潜力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更好服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三要着力用改革的办法,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线,努力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四要狠抓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不放松,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和督查问责,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法规,各项改革都要明确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有哪些硬措施,推进改革发展要分工实施、督办评估、奖励追责环环相扣。五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奋发有为,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红利支撑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增强全社会的信心,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面对一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将以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因此,各部门各级政府要聚焦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优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要重视改革的增长效应,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改革放在优先位置;要着力用改革的办法,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兜住民生底线;要持续深入推进政府自我革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向纵深推进;要以问题为导向,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提出既针对具体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措施;要狠抓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不放松,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和督查问责,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同时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区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改革落实上强化责任落实,为推进改革措施落实建立制度保障。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5

当前,中央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成热词。中央的这项重大改革部署与企业运作息息相关。在经济形势相对严峻、企业面对众多市场挑战的情况下,如何从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各项改革,同时大力实施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企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中的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寻找商机,突出有效供给,从质量、效益上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赢得市场空间和企业生存发展机会,力所能及地积极配合国家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有效供给导向的改革与调控,释放市场活力、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当前及今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深化全面改革、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衔接。本文试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企业如何确立新理念,适应新改革,特别是当前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求得进一步拓展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一讨论。

一、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

指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客观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供给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根本之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党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中央已经明确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具体的任务。

(二)治理药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中央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既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为企业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自身发展创造了十分稳定有利的条件。

(三)改革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就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企业在积极适应、配合国家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中,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重大意义及其政策含义,这也是确立新理念的重要基础。

二、努力增强扩大有效供给的企业竞争力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各项改革措施落实的需要,企业要适应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等“四降一升”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扩大有效供给的竞争力。

(一)创新技术

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于技术创新,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当今,更已成为共识。必须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新是企业的寿命”这样的理念,结合产学研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增加科技投入,孜孜不倦地切实提升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努力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推出,来不断提升效益,改变企业面貌。

(二)调整结构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结合企业实际要大力调整产业、行业、产品结构,在经营过程中实施积极调整等举措,特别是调整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做好“加减乘除”,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包括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探索与新型产业、业态,如互联网、互联网相关的金融等行业对接,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与空间。

(三)降低成本

在贯彻与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遏制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的同时,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想方设法多渠道、多环节、多方式地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化解产能过剩、库存过高、能耗过高等问题,在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中有所作为。

三、大力增强企业家的信心与责任感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企业要积极配合国家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一个至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大力增强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改革与发展中去,发挥企业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

(一)认清大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企业家应在学习相关政策过程中,努力寻找商机,首先应当看清大势,提振自身的信心。中央的导向与政策措施是企业最大的优势资源。比如,为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央“微观政策要活”的指示精神,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强调降低市场门槛,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中央的政策导向更加强调市场法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这对于市场竞争中的微观经济组织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利好信号。

(二)权利扩大

又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政策方面,强调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把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明确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现最有效益的市场的选择。尤其是要坚持和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和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等。通过这样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大胆运作

企业家面对着这样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和外部环境的进一步理顺,特别是重塑新型政商关系、政企关系,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的市场才能,扩大其长袖善舞展示空间的如此良机,必须调整思路,增强引领企业创新转型、改革提升、破解发展瓶颈的信心,不失时机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挥自身特长,大胆运作,强化管理。与此同时,培育经营者团队,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员培养成长体制,使企业在持续健康长远发展中得到人才机制的保障。

四、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体制问题这个病根,根本的解决办法都是依靠改革创新。中央的政策已经显示,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企业改革将有社会托底政策予以保障,国家将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作出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必须深化认识、下定决心,加快步伐,尽快换脑筋,硬碰硬地推进企业内部的深化改革,以改革提升的新成果,来配合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一)巩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已经走过了历次大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考验,已经积累了诸多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特别是企业在产权体制改革等迈出了新的步伐,企业组织形式今非昔比。必须坚持过往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坚持改革不动摇,继续巩固企业改革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二)努力提升

要善于发现与总结现行企业改革的体制机制中所存在的各种障碍与问题,从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从新形势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在改革提升方面,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寻找并确立新形势下企业改革办法,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图在这种改革中消除或排除原有模式中的制度。一部分改革为职工持股会或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从产权改革的角度,积极探索与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等F代企业制度的融合衔接,实现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升级。与此同时,企业的各项管理,包括劳动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相应得到新的提升与加强。

(三)适应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发展势必会出现明显分化,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这次关闭“僵尸”企业是一个硬碰硬的任务,按照“适者生存”和“救人不救企”的原则,必须坚决关闭股份合作制中的“僵尸”企业,在企业产权主管部门和产权持有人的主导下,企业经营层要按照要求做好各项配合工作。对于本身已无资产、无经营、无能力起死回生且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的企业,在改革的思路设计上是“关门走人”,而在具体操作上则是“走人关门”,先要将员工妥善分流安置之后,进而顺利关闭企业。

五、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法制规范诚信意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主要针对结构性问题。供给侧本身又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在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的同时,也对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依法经营与运作,强化自我约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强化法律法规、科学规范和诚信责任意识。

(一)依法经营

随着简政放权进程,企业主管机关的政策导向、行政指导及行政执法行为等更加规范有序,相应地企业的各项经营行为也更加强调依法依规,按照法制要求实施。这必然要求企业及企业家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养成在法律框架内开展企业经营活动的良好习惯,注重法律依据,以法行事,依法办事,警惕和拒绝不法行为的恶劣影响,始终行走在法律法规正确的轨道之上,使企业稳定立足于持续健康之地。

(二)规范运作

规范运作经营是企业依法经营、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企业经营者自我约束的体现。在新的形势下,更加强调将规范运作的意识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设立、合同订立、研究决策、操作运营、责任落实等,都有明确的流程和规范,这也势必带动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与工作水平的适应与提高。规范运作经营,首当其冲是强调企业重大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有法可据、有章可循,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既定的程序展开民主研讨、决策过程,且可追索,有原始文件可查,有决策依据可看,有程序流转可判,有相关责任可究。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制度变迁;行政审批;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2-2426(2017)04-0016-05

中国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是个艰难的过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制度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不管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是户籍制度、社会救助制度、行政审批制度,都在不断地通过制度改革去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早期的行政审批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审批难、审批慢、审批长”的审批现状长期为企业所诟病。因此,从2001年国务院开始行政审批改革,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中央不断把权力下放。以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审批体制、审批流程、审批监管、审批事项等方面不断推出改革措施。

学者们也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国内行政审批制度进行审视和总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国际上英国文化运动模式、澳大利亚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美国绩效评估模式和加拿大等效授权模式,对我国行政审批改革有所启示。[1]实证层面,查志刚认为我国行政审批的环节、标准、时限、监督、信息共享、档案整理等维度存在问题,[2]黎军认为全国行政审批改革地方政府的创新举措包括审批体制、审批流程、审批监督、审批标准化、审批事项五个维度,并且在地方自、立法滞后、制度脱节、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存在改革困境。[3]

以上研究或者观点,主要关注宏观层次的行政审批改革,比如模式、结构、问题等,较为静态地呈现各地行政审批改革举措。但动态地呈现地方政府如何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举措、改革的实现路径、改革成效等一个完整的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围绕自身、市场和企业利益实现改革,如何产生改革动力,如何推动制度变迁,如何化解改革危机等,这些问题能够显现制度变迁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基于此,本文试图呈现一个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50天全流程省级试点”的案例分析,探索地方政府如何实现高效审批以及规避改革的各种风险。

一、分析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分析视角

制度变迁主要是指一种制度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否发生变化的程度[4],当然既包括进步也包括后退。而在变迁方式上,林毅夫概括出了经济学领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5]在变迁的主体上,王国勤在研究中发现地方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党、国家和社会互动的制度结构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制约性条件,从而提供了特定的动力机制。[6]在变迁的过程研究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为促进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法制化、综合化、规范化、专业化提供了参考。[7]目前制度变迁领域的研究多是从国家层面结合多个地方特色制度变迁进行的宏观梳理,而缺少以某个地方制度变迁进程为案例分析的研究。

制度创新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已有制度进行的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制度变迁的拐点。制度创新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严汉平等研究三种制度创新的主体,认为在启动期、开发期、发展期的制度创新主体分别应该是宏观主体、中观主体和微观主体。[8]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这一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更值得重视和推广。第二种是市场和企业倒逼,许经勇在研究中发现,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制度障碍,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紧迫任务,[9]也是地方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制度创新研究中,研究某个制度创新案例的背景、举措的较少。本文旨在制度变迁视角下,探索地方政府如何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如何规避制度创新的风险。

(二)问题与资料收集

本文案例对象是浙江KQ区近3年实施的行政审批改革措施。浙江KQ区是托在一块布上的城市,纺织业是支柱产业,民营企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绝对力量,因此行政审批改革的效率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KQ区行政审批改革始于2012年4月份推行的“模拟审批制度”,充分体现了KQ区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动性,并由此拉开了高效行政审批的改革序幕。从2013年开始,KQ区先后进行了“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100天全流程省级试点”、“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省级试点”、“非独立选址项目不再审批省级试点”等多项全国领先的行政审批改革创新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即以改革效果最为显著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50天全流程省级试点”作为探析对象,主要关注下面两个问题:在制度变迁中,KQ区高效审批50天改革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在行政审批改革中应如何规避改革风险。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来源于作者和所属调研团队在KQ区审批局、公共服务中心、企业进行的社会调查,共访谈了3位审批局领导、3位窗口工作人员、2位高效审批企业负责人,并对93名全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和84位参与高效审批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高效审批实现路径

KQ区行政审批改革始于2012年的“模拟审批”,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六轮改革,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可以看作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产业机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推动的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