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例6篇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1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关于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发言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实事求是闯新路发言稿一

7月15日,省委书记鹿心社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次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并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个专题"实事求是闯新路"进行深入研讨。

鹿心社强调,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核心是坚持真理,难点是敢闯敢试,目的是推动事业发展。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坚持把"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融入思想和工作实际,贯彻到各项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在谋划发展战略上闯新路,着力在推进转型升级上闯新路,着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闯新路,着力在加强党的建设上闯新路,不断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努力把全省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省领导刘奇、黄跃金、龚建华、李贻煌、郑为文发言。

鹿心社指出,"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闯新路"的重要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鹿心社指出,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核心是坚持真理,难点是敢闯敢试,目的是推动事业发展。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课,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总结基层经验,更加精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推进改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开拓发展新境界,沿着正确的道路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敢闯敢试,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和激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不断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强大正能量。要着眼于把握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善于把中央的精神与江西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善于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善于总结提炼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发展新路,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鹿心社强调,要坚持把"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融入思想和工作实际,贯彻到各项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在谋划发展战略上闯新路,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继承创新、团结奋进,进一步顺应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战略;着力在推进转型升级上闯新路,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大力推进"双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着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闯新路,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应对新常态、贯彻新理念的最大利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主动对接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努力闯出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子;着力在加强党的建设上闯新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刘奇指出,实事求是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新要求,是江西干部群众夺取"同步全面小康"伟大事业新胜利的重要指引和遵循。我们学"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实事求是闯新路"的重要论述,要做到知行合一,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江西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总体要求,和"八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具体要求,落到江西改革发展的实处。

刘奇强调,深入贯彻"实事求是闯新路"精神,抓发展要紧扣新常态,要着力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寻找、培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切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创新、资本等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发展动能转换。谋布局要打开新眼界,要跳出江西看江西,把握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在世界经济变化大格局中寻找江西发展的方位坐标,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中谋划产业新布局。做规划要贯穿新理念,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突出科学性、开放性、民主性、前瞻性,突出时代的要求和节拍,不断提升规划的水平,增强操作力和执行力,努力把规划图变为实景图。破难题要展现新作为,要有破解难题的担当精神和科学方法,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善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对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整、坚决改。

黄跃金指出,政协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闯新路的工作方法。而推进政协工作"实事求是闯新路"的重点和突破口应在民主监督上。要创新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知情沟通、落实反馈、约束激励等机制,推进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把握民主监督特征,增强民主监督意识,切实把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统一起来,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做到依法监督、理性监督。要选准民主监督内容,把握党政工作的大局和中心,选择在推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民主监督实效。要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坚持将民主监督寓于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之中,丰富民主监督的形式和途径,坚持质量为先、着眼实效,扩大提案线索征集开放度,重视调研环节,激发委员民主监督的热情,提高善于监督的能力。

会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用一整天的时间进行了自学。会上,省委党校江泰然教授就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作辅导报告。

实事求是闯新路发言稿二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光辉历程表明,井冈山精神不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发挥着激励人心、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正如胡锦涛同志2009年在井冈山视察时所指出的:"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渊源关系。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都是对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独创性的中国革命产生了具有开创性的井冈山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井冈山精神支撑和推动着独创性的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正是在这种历史的延续中,井冈山精神成为贯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革命的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的、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沉淀和结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升华,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它是经过锻造和培育的革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正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高度统一的革命者;正是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冈山精神,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救亡图存的层面升华到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正是依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井冈山精神谱就的华彩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井冈山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祖国统一、民主、富强和文明的历史主题的反映。历史主题未变,反映历史主题的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也不会变。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到改革开放以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始终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使井冈山精神在新时期得到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今天,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必须保持这样一种理想信念,发扬这样一种优良传统和作风。

实事求是闯新路发言稿三

在实事求是中敢闯新路,在敢闯新路中推进改革发展事业顺利向前

井冈山斗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革命条件异常艰苦。面对暂时的挫折,一些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毛泽东同志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思想问题,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光辉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井冈山革命斗争实际,详细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科学论证了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他大胆地预见:"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由此,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任务,要解决好新常态下思想观念如何突破、发展方式如何转变、利益格局如何调整、体制机制如何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需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在实事求是中敢闯新路,在敢闯新路中推进改革发展事业顺利向前。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前提,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当年,在武装起义遭遇挫折时,我们党摈弃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斗争道路,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实践;在危急关头,我们党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回顾历史,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损失甚至是严重挫折。今天,我们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也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而是正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的现实,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的彼岸。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程教育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时展、科技的进步,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广大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大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养成学生较高的工程意识,而且站在新的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按所学专业分配的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交叉之广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随着高等教育大面积普及和拓宽专业、加强基础的改革,毕业生的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1世纪“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它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形成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不断创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所谓创新教育体系,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

1.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变原来的知识型教育观念,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将“培养学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作为培养工作的核心,把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定为高校最重要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将知识型教学改为研究型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作为教学的目的,通过不断地构建各个级别的探索空间并将学生引入这一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积累探索经验和方法,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要真正树立起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做人之道、治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把教学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过程,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2.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营造创造性环境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坚持不懈地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同时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看作是大学生必备素质,使学生建立起献身科学,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

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以课堂讲授、专题研究与讨论、工作室、项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实行启发式和称为“头脑风暴”的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改革现在考试模式,建立一种有利于发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新的教学评价制度,使之能够综合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推行德、智、体、美综合评价。

4.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加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应按“重构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思路,整合课程体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学科设置应综合化,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要大力优化与重构,打破传统的体系框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来重新设计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

5.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思维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要克服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锻炼思想的敏锐性。

二、我院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21世纪的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的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从改革教学体系和“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实验模式、考核模式等)入手,重新构建创新教育体系。于是,我们通过在几个不同的工科专业本科教学中实施为期四年的创新教育改革实践,初步探索了影响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因素,确定了教学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创新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创新设计”课程是培养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采用专题研究与讨论、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关键形成一个师生平等、互动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逐渐培养求异、创新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创新性的氛围,把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样、有趣,保护、挖掘学生创造的“灵气”。同时,课件的设计既要符合这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大学已有过类似的尝试,在我院与英国大学合作开设的课程当中也采用了他们的部分课件,我院还先后有12位教师专门到英国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设计了一系列能够培养创新意识的课件。

2.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院各专业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提出了每个专业设几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专业课,如“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光电检测技术”等。我们一般先重点在几门课程中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边干边学,积累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组织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经验,然后编写出各自专业教学讲义和经验总结,由点带面,逐渐向其他专业课教学中推广。

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院课程体系的改革把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显著位置,除了开设一些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模仿型实验,用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一系列自立设计型、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让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实验内容结合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能体会到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且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的实际水平。这些实验给予了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将来从事前沿创新的工作打下基础。

4.学生科研实践的开展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工作或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我们增设了“研究开发与实践”选修课程,旨在给高年级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更加明确学习目的。现在,我们计划从现有条件出发,组建一个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室,配备基本的设备,全天对学生开放,与此同时加强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与企业项目合作、派高年级学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实践等途径建立更加稳固的校企联系。这些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同学成绩显著,其中有二十多位学生以第一作者名义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有四篇被EI索引收录,两人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人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有14位学生参加中南赛区“机械创新大赛”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根据我们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

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从学习者的学习成长过程与环境这一视角来观察分析问题,这是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本身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环境,使学生通过大学学习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雄浑激昂的创新精神、高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阮双琛.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申请书.

[2]杨新春,许珂敬.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陈海利(1961-),男,湖南东安人,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1-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理念是一个沿革久远却又深赋时代特性的流动概念,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顺应时代要求、合乎大学实际的现代大学理念则是大学发展和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首要因素。要办好大学,首先要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然而大学发展到今天,现正处于一种“悖论”的困惑之中:一方面它已走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职能快速拓展,社会赋予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日趋繁重,大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却出现了种种严重的危机,如大学精神衰微、生命灵魂失落、理想信念迷茫、育人质量滑坡等等,凡此种种,都涉及深层次的大学理念危机。而化解危机的出路就在加速推进改革创新,大学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以大学理念的重新构建和新大学理念的践行为主线逐步展开,引发以大学制度的重新构建为重点,在新的大学制度的宏观框架下,中观的大学运行模式、微观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等等一系列全面的深刻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早认识,早行动,则早主动,可早日重现大学应有的辉煌和在世人心中的神圣。

应该说,对目前大学亟待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是没有多大疑问的,而且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都在着力进行大学改革创新。如早在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促进委员会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一开头便出语惊人:“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石正被一股平庸的浪潮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种把教育危机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的认识,既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对教育认识的深度和高度,也体现了他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极端敏锐性和非常可贵的忧患意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取、永不衰微的重要保证。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迅速走来的近几十年中,美国对高等教育提出一个接一个的改革计划。2006年9月,又出台了旨在引领今后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的报告:《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有学者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在美国大学学习或工作过。这其中除其他多方面因素之外,对大学自身的不断审视、反思、批判并及时深化改革,保持大学的生机与活力,当是很重要的直接原因。这一点值得借鉴和深思。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以“改条块分割为块管为主”和“大规模院校合并”为主要内涵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以“自费上学、自主就业”为主要内涵的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到后勤社会化改革,再到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这些重大的宏观改革举措使我国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并实施了“人文素质教育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和“质量与改革工程”等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中观乃至微观的改革举措。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系统、明确而具体的规划。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以国家意志提出和实施如此之多重大项目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然而,当我们对近年来大学的改革创新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时,或许不难发现,关乎改革创新成败大局的两个带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对我国大学改革创新现状的审视

大学的改革创新,其根本目标和基本前提是使大学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变迁,向前超越与发展,这就必然要提出并深入思考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改革创新中,必须继承和坚守、不可丢失的大学优秀传统究竟是什么?二是改革创新应使大学发展走向何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好“继承”与“发展”、“坚守”与“超越”的关系是思考和实施大学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对照目前大学的运行状况和各地各校推出的改革创新举措,似乎既难看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坚守,更难看到清晰的发展前景,大家普遍感受到的是对现状的不满与困惑,对前途的迷惘与担忧。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拥有大学(含学院)9000多所,不过,称得上世界一流大学的超不过30家。到2002年,中国高校已达30多所,但却无一问鼎30强者。[1]正如雷鸣强教授所坦言的:“高等教育去掉精英教育的魅力光环之后,许多大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场域里感到危机和迷惑,是模仿,是超越,是借鉴,还是差异化发展,又如何差异化发展?变成了多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他在分析我国大学近些年改革得失时指出:“四个大的改革举措后的大学面临着四个缺失:一是有点缺‘德’。高等教育大众化打破了大学的一丝宁静,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的扩充,难免良莠不齐,部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底线为利益的冲击所突破:科学研究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事情时有发生;招生录取时,权力支配、以钱开路的案例也有报导。二是有点缺钱。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2007年‘两会’期间,高校债台高筑的现象成了热门话题,更有舆论担忧沉重的债务可能压垮某些高校。三是有点缺效。在软预算约束的条件下,一方面是大学缺钱,一方面却是资源的粗放式使用,效率低下。四是有点缺‘味’。虽然高等教育已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但各大学的特色创建方面还是有所缺失,显得‘味道’不够……各大学很少‘真心实意’地去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办学,而是一味贪大求快,追求升格扩招,与个人政绩相联系。中专想升大专,专科想升本科,一般本科想办研究型大学,争硕士点、博士点。结果导致大学千校一面,学生千人一面。”[2]其实雷鸣强教授的评说还算是比较平和的,还有许多更为尖锐、更为强烈的批评和呼吁。2011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公认权威专家潘懋元教授最近在高等教育研讨会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他指出“高校同质化是中国高校发展中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想专升本,升本之后想招硕士,招了硕士又想招博士,最终都想办成研究型大学。这样大家都在一条道上走,势必形成千校一面。潘懋元教授认为,高校之间比“高”与“大”而不比“学”,这对高校是一种误导。在这种只比“大”不比“学”的背后,显然是对“大学”认识的肤浅与轻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严重急功近利。

现在,人们普遍忧虑的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大学精神在动摇,大学人的灵魂在丢失!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中指出:“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到处张扬,而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这就是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细看今日之大学,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感觉到大学特有的精神?是否感觉到大学人洁净的灵魂和强旺的生命? 可见,当前大学要走出“悖论”的困境,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所关注的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远非大学自身所能够独立完成。但是,作为大学,当有更高的自觉与自重,做出更加主动积极的努力。当前,大学自身需加倍关注的不仅仅是“改革创新”这一光鲜的时代口号,在推出改革创新举措时还要特别把握住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前瞻。

三、现代大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对大学的改革创新可以从多维度、多层面发问和思考。回顾历史,正视现在,可以对未来发展提供启迪。中世纪,人类经历了人―神关系的伟大觉醒,即人类的科学觉醒,现代大学正是人类科学觉醒的产物。历经数百年的成长与发展,目前的基本状态是: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面临质疑与困境;“三阶段”(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学科专业知识平台既“高”又“宽”,与学习时限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世界各国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有相当的普遍性。由于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不仅各国,而且很多国际组织都开始高度关注。

2008年6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把寻求高等教育的共同前景列入亚欧首脑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重要议题。《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声明》指出:“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是各经济体的共同目标,通过保障所有学生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尽力消除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差距;我们要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受益于全球化和我们经济体的增长。”声明还指出:“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不仅参与,更承担着我们这21个经济体的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重任。”这些呼吁深刻反映了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各成员还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等,为此,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整合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学习观念。此次会议确立了教育的四个优先重点领域:数学与科学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职业和技术教育、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体制改革。[3]这些声明虽然没有明指高等教育,但从中可以明显看到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大学的前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进而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这意味着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必须具有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超越实利、非功利价值的追求。

现代大学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一是坚守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二是不可丢失作为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1.坚守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的自由精神主要体现为大学的自治和大学的学术自由,即教的自由、学的自由、研究的自由和具有一定的办学自;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是指大学追求校园民主与社会民主进步的精神;大学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追求真理、推动科技进步的探索精神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协调和统一的大科学精神;大学的创新精神或曰超越精神,主要指大学在选择、批判和创新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指向社会未来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常为新、常向上精神。令人惶惑不安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精神已明显失其昔日的光辉,甚或悄然失落。现实呈现的一种悖理: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快速转为大众化教育,且正在向普及化迈进,然而,作为大学教育支柱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办学实践中却未得到真正的关注、弘扬和升华。因此,追寻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升华大学理念,已成为当下激励和推动大学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要。

2.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按中国传统经典讲,大学人当以“君子”自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在古代大学教育中重视明人伦,讲修身,强调人格养成的人文教育。中国古代大学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大学人,秉“道”而行是其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天那样光明健旺而自强不息,如地那样宽广博大而厚德载物,即可谓率性秉道,则体现了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按照现今的说法讲,这种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即对真、善、美的认定和执着追求。中国大学理念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需要我们用时展的眼光,大力发扬“五四”时期形成的追求真理和进步的革新精神,自觉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传承和发扬大学精神。这也是大学人不可丢失的生命灵魂,这是社会日益美好与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笔者认为大学的改革创新需要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大学教育宗旨向人文回归。大学在经历游离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走进经济社会发展边沿、进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发展进程之后,将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超脱出来,从全球化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视角,立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高度,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审视、鉴别、评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是与非、能与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督察与向导。这既是大学作为海中灯塔理念的回归,又是大学作为社会之光的重新点亮。第二,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即将进入的“云技术”时代,知识将在立体空间集散,现行的三阶段、三主体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必将以新的模式取代,讲授灌注为主的教学方式必将以多样化的方式取代。第三,大学教学内容由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为主转向以批判性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的训练为主,进一步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责任意识,使学生不仅追求科学技术,更要追求崇高,追求美;不仅有弘扬真善美的充分自觉,而且有抑制假恶丑的批判能力和有力自制。为此,大学不仅教学专业知识,更需教学人类文化中的经典,让师生走近科学巨匠与思想伟人。

如果今天的大学师生能像孔圣人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像大思想家罗素那样推动我生命的三大动力,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能像康德那样有两样东西越是考虑越让人刻骨铭心,一是头上的星空(神秘博大的自然秩序),一是内心的道德力量,那么,大学必将是另外一番景象。这是人们的深切期待,也当是人类社会美好末来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公水.重塑现代大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变革;传统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3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有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改革开放,创新教育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当前,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在教学领域正在着力推进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内容结构、从教学方法模式到考试评价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创新。由于教学模式是一种概括化了的理论(或理念)构架和教学行为模式,是沟通理论(或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具有突出的中介性、操作性、导向性等基本特性。因而,随着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受上述几方面制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同时也严重地制约着其它几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到改革的整体效益。为此,根据课改精神,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着力创建符合课改精神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学创新开辟新的途径,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新一轮课改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以全面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推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而教学创新,特别是人才模式的创新又是整个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本策略和途径。为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颖、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新一轮课改对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是很具体、很高的。

二、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在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时代,世界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为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知识在数量上的迅速膨胀、知识老化周期的缩短、知识在结构上的综合化以及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等特征的出现,都对现行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现代教学要担负起新的使命,确立起新的理念,加快培养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这就必须变革传统落后而又普遍盛行的“注入型”教学模式,把知识技能的传承过程同时变成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正如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要求的:“按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三、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根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新途径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5

国企改革要求企业文化创新

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其中既有积极优秀的精神,也存在着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诸如官本位思想、大锅饭思想以及求稳不求新、危机意识淡薄等。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严重制约着国企发展,阻碍着国企改革。而国企改革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寻找存在的问题,也要从文化角度剖析问题根源,不仅要求制度创新,也要求文化创新。国企改革会对员工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随着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等的改变必然会对员工思想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员工思想必须随之改变,去适应新的管理观念,形成新的价值观,为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思想保障。所以国企改革要求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变革,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也应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有效保障和推进国企改革顺利实施。

企业文化创新将推动国企改革

企业文化可以影响到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从而影响到国企改革。企业文化创新将推进国企改革。首先,企业文化创新将为国企改革提供思想保障。企业文化的创新将会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对国企改革产生认同,树立新的共同理想与目标,形成国企改革的新理念,从而根除旧的思想观念阻碍,缓解国企改革带来的摩擦,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国企改革上,为实现国企改革目标而共同努力。

其次,企业文化创新是国企改革的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具有的独特价值观,而企业文化创新则包括价值观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以及行为准则创新等,通过创新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形成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而且,理念形成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新的理念形成,旧观念将被完全替代,新的理念会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指导员工行为,进而形成国企改革动力。

再次,企业文化创新能够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国企改革是一场艰巨而持久的战斗,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改革面前,必须有解放思想、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闯劲。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织部分,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才能具有这些精神,企业文化创新可以通过塑造企业精神来增强企业员工的斗志,推进国企改革进程。

加强国企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措施

创新国有企业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指导什么样的行为。国有企业首先要树立“改革创新”理念,既要顶层设计、高端谋划,又要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以创新的胆识、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举措,推进国企改革。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价值观塑造的最终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企业的工作任务,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性、多样性及主观能动性,将员工的需求同企业发展有效结合。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改革和发展都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还要考虑长远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

树立国有企业形象。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很重要,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形象,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诚实信用,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各项工作都要遵纪守法。树立承担责任的企业形象,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不仅承担着经济责任,还承担着提供税收、创造就业岗位等重大的社会责任,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标识和载体,人们可以透过品牌看到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打造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增强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6

一、“三创三先”精神体现了江苏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时代性

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百年沧桑巨变,每一个大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诞生了不同的时代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只要敢闯敢创,就能得到发展。而进入新世纪,我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智识世界,这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创”的基础,发扬“先”的精神,抓住时展的脉搏、找准时展的趋势,在发展上争先、领先、率先。

江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以“三创”精神为动力,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至2010年底,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小康指标,今年底将有近三分之二的县(市)达标,“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进入新的关键阶段,要以“第一个率先”为起点,实现“第二个率先”的伟大历史任务和战略目标。

面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图伟业和时代目标,我们迫切需要实现地域精神的升级、升华,来提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这不但是江苏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央一直对江苏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江苏为全国发展大局多挑重担、多作贡献。从量上来看,江苏经济总量超过全国十分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七个县(市)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八年全国第一。从发展模式来看,江苏创造出的“新苏南模式”既有“珠江模式”中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也有“温州模式”中的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江苏作为中国百年现代化梦想的先行军,从“三创”到“三创三先”的拓展和升华,正契合了江苏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跨越的时代要求。因此,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确定“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新时期江苏精神,全面体现了江苏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精神状态和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呼应了江苏阔步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代需求。

二、“三创三先”精神反映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战略的实践性

精神来源于实践,不同的社会实践会产生不同的精神,不同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实践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的筚路蓝缕,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江苏始终重视并充分发挥了精神力量的鼓舞与激励作用。正是有了“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江苏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道路上闯出一片天地。在这些精神的基础上,江苏总结出“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这是时代精神在江苏的具体展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生动实践的理性概括和升华。

当前,江苏正处在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面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崭新的、艰巨的、在全国具有开拓性的历史任务,如何走好科学发展之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相融合的基本现代化目标,需要有新的时代精神鼓舞与指导。

面对国内、国际的双重竞争压力,江苏当前所面临的已经不是当年“敢创就为先”的发展环境。因此,更要立足于“创业创新创优”,以处处争先、步步领先、事事率先的精神去推动发展,才能不负中央寄予的“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殷切期望和全省人民群众的期盼。这次省委确定“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契合了江苏改革开放30多年来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实践需要和精神追求,正是江苏当前立足建设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前进的历史新阶段、新战略、新任务的实践需要。

三、“三创三先”精神反映了“创”和先”的深厚群众性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鼓舞和引导江苏全省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江苏人民奋勇创业、努力争先,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在这次江苏精神征集过程中,不论是群众投票还是专家组论证,意见最为集中的是“三创”精神传颂多年,已得到广泛认同,体现了江苏人的现实精神状态,新时期江苏精神应当在“三创”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第二轮征集网络投票中,“三创三先”两种表述相加,投票数超过13万人次,位居第一。50位各界代表也大多数赞同“三创三先”内容。这充分表明了江苏人民对“三创三先”精神中“创”和“先”的广泛认可,并在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处处得以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江苏人民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己奋力拼搏、敢闯敢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自豪和骄傲。

“三创三先”精神语言平实,体现了江苏新时期新精神大众化的特点,使广大干部群众一听就懂、入耳不忘。这次在原先“三创”精神的基础上加上“三先”,从语义上看争先是前提,领先是责任,率先是目标。只有争先才能领先,只有领先才能实现“两个率先”。“争先”、“领先”、“率先”,出自同一词群,三词连用,层叠递进,简练激越,振奋人心,是江苏人民现实精神状态与未来发展要求的全面体现,倡导指向十分鲜明。从声韵上看,“三创”声律组合上音韵和美,节奏明快,逐步递进,既体现了江苏“两个率先”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江苏人的“精气神”,又通俗易懂,便于传诵,便于为广大群众领会,能够充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为推动我省“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行动,成为引导和鼓舞全省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四、“三创三先”精神根植于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这次新时期江苏精神的产生,亮点就在一个“先”,不仅呼应了原先“三创”精神中的“创”,更为“创”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目标。这一个“先”字的产生,得益于江苏地域文化特质和深厚的人文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先”就有先行、前列的蕴意。中国人历来有崇尚先进、不甘落后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在江苏尤为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