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工作思路范例6篇

改革工作思路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 税费改革; 收费员工; 思想工作

中图分类号: F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57-02

一、税费改革背景概述

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是针对目前我国公路管理当中不规范的政府收入格局而提出的一项政策主张,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务院发[2008]37号)相关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中央补助支持政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相关方案和政策统筹研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各地可以省为单位统一取消,也可在省内区分不同情况,分步取消。将政府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轨道,在现行汽油和柴油的基础上增加税收。通过燃油费用的提高取代养路费,以市场经济原则为指导,深刻改革公路管理体制。

燃油税费改革废除了养路费和通行费,公路部门失去了原固有的资金的筹措渠道,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种种变革,势必给当下数量庞大的公路收费员工带来不小的冲击,公路收费员工当中不可避免会有隐忧和思想包袱,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公路收费员工工作现状

公路收费员工是活跃在公路收费上的一线员工,员工数量庞大,工作辛苦,长期以来,公路部门的有效运营离不开这些一线员工的辛勤工作和付出。燃油税费改革给工作人员带来强烈的不安定感和职业危机,工作性质和工作理念都面临着重大转变,种种因素,都给员工带来忧虑和困惑。

(一)职能的转变

税费改革将会撤销大部分的收费岗,行业更加倾向于转化为服务性行业。在过去,由于公路部门的特殊性质,收费站收费员工普遍收入稳定、工作体面。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后,部分员工将要面临转岗,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面对新的体制和管理方式,由于大部分的收费员工都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重新学习和转型并不容易。

(二)行业发展危机

改革不可避免需要调整和撤销相应的岗位。公路体制上的收费员工数量庞大,不可能全都内部安置,许多员工必然需要解除合同,面对下岗危机,因此员工们难免人心惶惶,忧心忡忡,甚至是产生了对抗心理。

(三)员工工作心态变化

收费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极大的影响了员工们的现有工作。变革背景之下,员工心态不稳,思想起伏变化很大。许多员工在担忧之下或提早开始自寻出路,或不安于工作,马虎对待,草草了事,责任心下降,执行收费不严格,甚至发生贪污行为,收费工作质量下降,管理困难,影响了目前的工作。

(四)外界压力与困扰

由于文件内容已被社会各界所知悉,许多过往司机态度蛮横,对工作人员恶语相向,甚至拒绝缴纳过路费,增加了收费员工的工作难度,甚至容易引起了双方之间的口角和冲突。自相关条例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宗的司机和收费站工作人员冲突事件,破坏稳定局面,增加了管理难度。

税费改革影响范围广大且深远,员工普遍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思想负担,对未来的出路担忧,对面临的变革不适应,对工作的变化产生失落感和心理负担,种种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不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怀,那么不但会影响到当下的公路收费工作,也会造成员工更为激烈的对抗心理,引发冲突,造成不和谐、不安定因素,阻碍公路部门的变革和发展。

三、做好公路收费员工思想工作的对策措施

在公路管理变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公路收费员工的思想工作,平稳过渡这变革时期,妥善安置好基数庞大的收费员工成了公路部门管理层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光喊口号,更要做到换位思考,体恤员工,耐心开导,帮助员工正视现实,树立信心和目标,减轻心理负担。有关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和一线员工多加沟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平稳变革,稳定发展。

(一)做好与收费员工的沟通工作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口号,很多时候,多一份同理心,会更加有利于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采纳合理化建议,广进良言。在工作上,应当要认可一线员工的辛劳和付出,并对他们的工作及时表示肯定和鼓励。

建议各个收费站在改革的当口多组织交流会,鼓励收费员工表达自身的负面情绪,释放压力。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相关管理部门不该忽视员工的情感表达需求,双方都需要正视变革带来的种种动荡和困难,多组织茶会等交流会,在慰劳一线员工的辛苦的同时,倾听他们的忧虑,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税费改革的意义和举措,让员工们逐渐接受变革,认清现实,接受当下的局面。

(二)注重对收费员工的人文关怀

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员工的管理上,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多加关怀,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让员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消解不安定的因素和情绪。

人文关怀不该是口头上的,更应当是行动上的,润物细无声的。对待基层一线收费员工,首要的便是尊重与理解。需要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给予更多的关心,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对员工增加人文关怀,必定能够增加员工们对改革工作的理解和认可,从而化解掉不良情绪,不再抵触改革进程,乃至于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变革进程当中来,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实现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收费员工的分流工作

如何妥善安置和分流数量庞大的公路收费员工非常困难,任务重大,意义深远。公路部门自身可以吸收消化掉一部分的员工,转岗到养护部门等。但不可避免的是,一部分员工必然面临着解除合同。公路部门应当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为员工的再就业提供帮助。

1.部分员工可以转入养护等部门。对待转岗的员工,应当照顾到他们的心里落差和不适应感,面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不同的工作,要端正态度,积极适应和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工作。

2.对待有可能面临解除合同的员工,更要妥善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帮助员工接受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再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动员大会,认真讲解当下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因素,提供进修培训的渠道和机会,为员工的再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

3.考虑到公路收费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再就业能力差,可以考虑由公路部门出面,联合当地大型企业,如大型超市、保安公司、工厂等,为收费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帮助员工们让员工们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更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鼓励有条件的员工自主创业,并为他们介绍和提供民间小额贷款项目,介绍和解读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为员工的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员工的思想教育

我们应当让一线收费员工正确认识到,税费改革是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当中的必然过程,公路收费岗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铁饭碗,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宣传手段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正面的宣传引导,认真分析公路税费改革的意义和发展形势,引导收费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顺应、理解、支持改革。

要纠正员工当中存在的错误想法和思想偏差,使得员工能够化解不良情绪,站好最后一班岗,增强员工的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坚持好好工作,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微笑服务,顺利过渡。

(五)树立示范效应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树立管理人员的威信,发挥人格魅力,和员工们共度困难,号召员工顺应改革,积极工作。

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做好带头指导作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规范收费制度和公路站点管理,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对基层员工增加关心和体谅,提高员工的待遇和福利。

在一线收费员工当中也要积极树立典型,发挥导向作用,从基层员工当中积极发掘典型人物,通过带头作用激励员工,改变不良风气,正本清源。

四、结语

公路税费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复杂的变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公路收费员工的思想政治,妥善安置这一数量庞大的工作人群决定了税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平稳过渡。作为公路部门管理人员,我们更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增加人文关怀,尊重、理解一线员工,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的鼓励,消解他们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双成,孙文基,宋文武编著.费改税[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 王文童.经济转型期的税费协调改革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 龚恩华.税费改革的理论思考与总体思路[D].天津财经学院,2002.

[4] 宋皓.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0.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数控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 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87-02

1 前言

高职教育是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大量多年对毕业生跟踪调研论证以及对数控技术专业就业趋势的研究发现,对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整个课程整体设计改革思路。

2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以及适应数控工艺设计、编程、操作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如表1。

3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着“必需、够用”理实一体为原则,对数控技术专业有关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如:

数控车工艺与编程――将数控车床结构、数控车工艺、数控车编程有机整合。

数控铣工艺与编程――将数控铣床结构、数控铣床工艺、数控铣床编程有机整合。

数控建模与自动编程――将数控工艺与CAM课程有机整合。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讲授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不断适应职业的变化,在“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生涯之路得到自身发展。

4 数控车工艺与编程实例

整个教学工作过程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数控仿真操作和实训车间实际加工的教学思路,工作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从易到难的加工规律,整体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5.1 教学程序设计

布置学习任务:车外圆及车端面(如表2)。

教师准备:数控仿真系统,图纸,工艺参数表等。

学生准备:复习轴类零件知识,读图方法及量具使用。

情景导入:学生分组探讨,结合生产实际阐述外圆加工的基本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的生产实际导入新课,体现学习和就业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题兴趣。

5.2教学过程

步骤一:将课程从学生以具有的知识引入,如:可将此问题比喻成“剪纸”,让学生规划“剪纸”路线。

步骤二:(1)学生用语言描述“剪纸”过程。(2)将语言描述的“剪纸”过程翻译成数控语言。注:讲解基本编程指令,并编制程序。

步骤三:(1)讲解机床的结构,传动。(2)讲解切削用量三要素及粗车、精车的概念。(3)讲解机床的控制面板。

步骤四: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并填写工艺参数表。

步骤五:(1)工件在三爪卡盘上正确安装步骤。(2)车刀正确选用。(3)掌握三爪卡盘定位精度。

步骤六:录入编制程序,进行数控加工。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加工零件的经验,并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5.3 教学课堂总结

一个体会:基于工作过程个性化训练与分组协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适合数控加工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可操作性强,既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又能升华学生的品格。一点不足:以多门理论课为支撑的数控加工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一个比喻:教室是编导,学生是演员,课程任务是剧情,社会和企业是观众。

6 结束语

通过数控技术课程改革,强化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专业核心一体化为指导,建设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开展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作战的精神,为学生毕业以后在社会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人口统计;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工作思路

前言: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对人口质量进行提升的有效措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成为了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机制进行转变的重要方式。针对国家目前所面临的性别比失衡问题,促进男女性别比例的平衡,也是计生工作在新时期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责任。从这一工作的现状来看,统计数据缺乏准确性的问题会对计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计生统计工作的工作思路的优化,成为了促进计生新政在基层地区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

一、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现状来看,建立在多种数据来源的统计机制是人口统计数据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就离不开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的配合[1]。从计生部门、公安部门和统计部门的职能分工来看,三者在处理社会人口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入手来进行的,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所面对的社的总人口数、总户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等问题,对这一数据的统计工作,离不开公安部门与计生部门之间的配合。从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这些基础性的数据指标往往在整体层面消除了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指标影响下,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相关之表和统计口径问题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在不同领域存在着不同的统计方式的情况下,人口统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问题,成为了影响计生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不断推广过程中,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从计生工作的现状来看,信息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也是影响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已经对计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管理系统只能在计生工作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分析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各地区信息化计生管理系统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计生系统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融合性的问题,也给数据资源共享机制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新时期改革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思路

(一)对数据统计方式和收集方法进行完善

对数据统计方式的调整,是对计生统计机制进行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作为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口普查结构、人口登记情况和与新生儿有关的生命统计方式,是计生部门在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应用的主要参考要素。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在人口普查工作和人口登记工作开展基础上,对一些专项调查方式的应用,也是解决人口计生统计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对数据调查工作的准确性进行提升,有关部门需要通过一种统一式的设计形式的运用,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进行优化[2]。在设计与人口计生统计工作有关的调查问卷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布置方法的集征进行保证。为了对这一方式的调查效率进行提升,计生部门可以通过一表多用和进行数据共享等方式的应用,对基层计生调查工作的复杂性进行降低,从人口计生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措施的应用,也可以有效避开因数据差异所引发的统计结果失误问题。对统计指标进行统一化的解释,是对这一机制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措施。针对调查问卷中可能涉及到的表格问题,在对相关表格的简洁性特性进行强化的同时,对一些科学化的计算方法进行应用,也可以让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对人口计生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计划生育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以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现状来看,计生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对数据的统计工作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人口计生机制自身对与之有关的统计工作的影响来看,从法律法规手段入手对这一机制的完善,可以让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计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执法力度的提升,也可以让统计工作进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数据造假问题进行解决[3]。在对计生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可以将人口的复式统计模式应用在人口计生统计工作之中,在对这一统计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对传统的单一口径数据概念进行有效的调整,在有关部门从户籍和居住两大问题入手,对与人口计生统计工作有关的问题进行分类以后,计生部门可以从分类结果入手,对人口数据的调查工作进行处理。在这一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公安机关也需要对辖区内居住人口的信息数据变更工作进行及时更新,以便让计生部门对本地户籍人口的流出情况和本地人口的居住情况进行了解,进而为计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从这一统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来看,他可以对人口在其户籍地信息的准确性因素进行了解,对于一些居住地变换较为频繁的居民,有关部门也可以在统计系统中获得相对完整的个人信息,这就可以对外来人口问题统计工作的优化提供帮助。在这一模式建立以后,居民户籍地与居住地的相关信息的同步,可以让计生统计工作的工作流程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这就让计生部门在统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资源浪费,对人力成本的节约,也是这一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典型特征。

(三)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影响计生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对计生统计工作的数据准确性进行有效地提升,在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4]。从人口计生问题的自身特点来看,在监督价值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统计数据的“注水”现象会让弄虚作假行为在计生领域表现出蔚然成风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错误的人口数据往往会给人口计生统计工作中所面对的监督问题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者认为,让全国人大在这一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的做法是构建计生监督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笔者看来,计生部门内部监督体系与外部监督体系之前的综合作用的发挥,是构建监督机制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监督机制应该涉及到计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交叉型的网络化监督体系是人口计生工作体系中的理想监督体系。第二,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的发挥,也可以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计生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违法操作问题,有关部门也可以对社会舆论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结论: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创新,可以让人口计生统计工作中所获取的数据的真实性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骏.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和改革探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2]杜晓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4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早已进入到全民大众化教育的鼎盛时期。而高职院校统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稳步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中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特殊地位,加强高职院校统计工作改革,提高统计工作在新时代下对社会的适应需求早已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本文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现状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改革统计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统计工作 改革 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就是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运用统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揭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内部发展规律,以此为学校领导在宏观决策上提供更好的服务。正是如此也揭示了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统计工作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以下笔者就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状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完善统计工作的改革新思路。

一、我国教育统计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统计工作对社会统计行业而言,它是一个业务部门的专业统计。但就其本身来讲,它是统计工作的一个综合整体,它们之间既有科学的分工,又有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统计服务和监督职能。目前从我国国家教育部门到各个地级高职院校普遍都充实着统计的力量。早已形成了我国教育统计工作的网状工作体系。其研究的对象也早已从简单的数据统计转变到目前学校及学校和社会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数量表现,早已成为我国社会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而随着人们对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不断深入探索,传统教育为消费事业的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人们已经将教育认识到一种教育投资,其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性也正被人们所认识。而高职院校统计工作,正是揭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内部发展规律,为学校领导提供宏观决策信息的重要服务机构。因此,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对认清高职院校事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统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发展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受到国家教育机关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统计工作发展较慢,与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相比,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需求,遏制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其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存在夸大事情,谎报数据的情况。近些年来国家教育机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进行多次的改革,已达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的积极目的。然而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地方政府的投入收支不平衡,同时有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造成补分高职院校无法再短时间内增加自身教学经费,在短时间内改善教学条件。因此,部分学校为了达到与上级教育主管机构评估的要求,采用夸大其词,谎报数据等情况,教育统计工作缺少应有的准确性,给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宏观调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指标不够明确,设计存不够科学。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上报的统计报表,普遍存在多头布置许多数据打架的现象。其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指标仍不够明确,致使大部分统计人员无所适从。有些统计人员完全是凭个人的工作经验,进行统计工作。极易出现数据重复、遗落等现象。致使统计工作应有的严肃性、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

三、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改革新思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职院校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多份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对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更多的新问题。而统计工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强高职院校统计工作改革早已成为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首要工作。其具体改革的新思路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统计调查方法和制度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统计中,应该进一步改进统计工作的调查方法和制度。不要搞重复调查,增加学校的无谓负担。同时,在定点、定期调查中普查和重点调查的频率不要出现的过高,使基层高职院校无法负重。而在针对全国性高职院校统计调查时,凡是国家统计进行的调查首先应该确定了一个调查机关抄报其它机关,对高职院校的国家统一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调查方法,以避免调查的盲目和无序。

(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统计指标体系

制定一套适合当今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加强高职院校统计工作改革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目前市场经济下各个学校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自身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对不足之处予以添加完善。

(三)进一步提高和稳定高职院校统计人员素质

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素质偏低。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统计人员的现状,我国高职院校应该有技术有步骤的分批对高职院校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经济知识、计算机开发运用等全范围业务培训。特别对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应用技能的使用。同时,稳定高职院校统计队伍,不要随便调动统计人员敢为,以此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修养好的高素质教育统计队伍。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基本定位是:就业导向的目标定向、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据此,新一轮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引发了整个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形成了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等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因此,探索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因涉及专业多,学生面广,所以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笔者认为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不注意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用脱节的现象及许多其他实际问题。课程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一样,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2.忽视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害羞、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焦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但是教师很少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另外,不少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本不分专业领域或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没有满足学生就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课程考核过于僵化。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考核没有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鉴定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

(二)就业的需要。

高职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所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性特征和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强化工作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因此,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和专业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高专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如果毕业生就业时具有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则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一)重新认识课程培养目标及其定位。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功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这样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从根本上寻求适应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以现实起点完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以及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辅助作用和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针对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使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以英语为载体获取及利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以总体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并进一步细化英语教学目标,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改革课程设置。

重新调整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使其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衔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改革课程结构。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必修课,一般安排三个学期的授课时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基础英语和多样化英语两大模块,第一、二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职场通用英语(基础部分),第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则是要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和专业工作过程进行系统性整合,作为以后专业英语学习的过渡阶段。为此,各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应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进行专业方向分类,例如:商务英语方向、财会金融方向、国际贸易方向、IT方向、市场营销方向等。根据专业方向类的特点和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或者修订,改变过去公共英语那种相对独立、与专业关系度较低的局面,使之最大化地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需要。

(三)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多样化课程的基本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改革教材就是要彻底摆脱应试式的思路,而是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英语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的依据,将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作为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运用的基本理念和把握原则,突出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的培养,使英语成为获取和交流专业岗位、工作职场所需信息,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学习研究的综合性应用工具。 此外,高职英语教材应该体现高职的特色,语言材料输入要适应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教材, 应该采取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

(四)改革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建立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和评估同样重要,教师平时让学生多做展示,如对话、小组讨论、项目设计、工作任务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学生参与活动。这种综合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是更关注学习过程,从而使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培养学生集体精神以及健康发展个性。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其实质是突破原有的课程设置,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继续发展紧密结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将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实现培养应用型、综合型、语言能力强、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改革工作思路范文6

一、发展经济、增加财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改革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坚持城乡统筹,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改革财政对企业支持扶持的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的作用,把财政对企业支持的重点转到支持节能减排,市场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率高、产品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在财政支持中增加效益,财政在支持企业发展中增加收入。

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新修正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财政经济形势,科学合理编制收支预算,提高收支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力,严格预算执行,坚持依法理财,努力做到没有预算的开支一律不得支付。

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投入机制,不断织密社会保障网,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着力推进全口径预算,将国家政策规定的政府基金项目转到一般公共预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改革办法,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政府性债务列入预算管理,努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加快预算信息公开,促进阳光财政建设。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