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为进一步推动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结合县级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讲,就是做好上下内外四个方面的工作。

对上学政策、要政策,引导企业改革

要选拔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直接挂靠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其职责就是研究中央、省、市关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及相配套的各种政策;研究入世后县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等,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指导全县企业改革。

对下靠激励,营造改革氛围,清除改革障碍

--政策激励,挖掘潜力,推进企业改革。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成立企业改革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改革,使改革工作真正成为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温暖工程。

--政策扶持,解决富余人员的去向问题。一是要加强就业引导,培植就业增长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再就业。要引导待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二是政策扶持。一方面发挥地方教育部门人才、场地(学校)优势和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熟悉企业用工优势,对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委托培训,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转岗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自谋职业搞经营的职工,可考虑免征税费,在所需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劳动部门将其享受的救济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发展生产。

对内抓创新,拉动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的思路上,要使县域企业全部退出国有阵线,彻底实现民营化。在改革的深度上,要力求改规范、改到位,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民有民营。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在短期内难以寻求和培育收购主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企业要慎重破产。在改革的广度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改革形式,用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造就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要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工作,改善企业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强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创新,要在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巩固改制成果。

--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政企职能分开。县级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和执行调控政策,搞好基础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注重在制度上创新,政策上指导、舆论上强化,而不能脱离实际干预企业改革。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现状进行改革。要按照公司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企业改革环境。首先,大力整治企业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的收费问题的列入县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管理,按收费标准向部门返还,对于部门的擅自收费行为,经查实后,县政策要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其次,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加大依法治厂的力度。对于重点企业可进行挂牌保护;对于厂贼地霸要重拳出击,公开处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再次,加强部门整体联动,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计划、工商、财政、金融、税务、土地等部门要制定支持、引导、服务乡镇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解决好企业在资产评估、土地使用、债务处理等问题,特别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好企业改革中的债务悬空问题。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可通过以下办法解决:对于有能力缴纳而拒缴欠缴的企业法人要依法强制执行;公布职工个人帐户,让职工督促企业按时缴费;加快破产企业拖欠资金的回笼,力争清欠率达50%以上。同时还要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搞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广筹资金,为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对外找出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对上学政策、要政策,引导企业改革

要选拔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直接挂靠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其职责就是研究中央、省、市关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及相配套的各种政策;研究入世后县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等,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指导全县企业改革。

对下靠激励,营造改革氛围,清除改革障碍

--政策激励,挖掘潜力,推进企业改革。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成立企业改革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改革,使改革工作真正成为"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温暖工程"。

--政策扶持,解决富余人员的去向问题。一是要加强就业引导,培植就业增长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再就业。要引导待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二是政策扶持。一方面发挥地方教育部门人才、场地(学校)优势和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熟悉企业用工优势,对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委托培训,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转岗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自谋职业搞经营的职工,可考虑免征税费,在所需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劳动部门将其享受的救济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发展生产。

对内抓创新,拉动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的思路上,要使县域企业全部退出国有阵线,彻底实现民营化。在改革的深度上,要力求改规范、改到位,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民有民营。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在短期内难以寻求和培育收购主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企业要慎重破产。在改革的广度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改革形式,用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造就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要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工作,改善企业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强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创新,要在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巩固改制成果。

--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政企职能分开。县级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和执行调控政策,搞好基础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注重在制度上创新,政策上指导、舆论上强化,而不能脱离实际干预企业改革。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现状进行改革。要按照公司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企业改革环境。首先,大力整治企业"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的收费问题的列入县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管理,按收费标准向部门返还,对于部门的擅自收费行为,经查实后,县政策要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其次,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加大依法治厂的力度。对于重点企业可进行挂牌保护;对于"厂贼地霸"要重拳出击,公开处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再次,加强部门整体联动,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计划、工商、财政、金融、税务、土地等部门要制定支持、引导、服务乡镇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解决好企业在资产评估、土地使用、债务处理等问题,特别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好企业改革中的债务悬空问题。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可通过以下办法解决:对于有能力缴纳而拒缴欠缴的企业法人要依法强制执行;公布职工个人帐户,让职工督促企业按时缴费;加快破产企业拖欠资金的回笼,力争清欠率达50%以上。同时还要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搞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广筹资金,为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对外找出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程改革;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彭川(1967-),江苏省邳州市车辐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助理。

中图分类号:G71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28-02

为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江苏省特制定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三以一化”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融入了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习者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和促进职校生的身心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作为如何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基层,是否意识到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决定着学生的成长途径?特别是专业课,课程的改革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应如何尽快尽好地解决,作为热衷于职教事业的一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中职专业课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大多数专业教师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认识不清,课改方向模糊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当然也不甘落后,新课改的春风已沐浴着普教与职教。而普教可以由高考、中考来进行宏观调控,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普教改革的洪流中,所以改革的深度与势头是迅猛的。职教则不然,由于宏观调控的尺度不明显、不统一、不深入,于是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模式就有点不规范、不明确,主要是以借鉴外国现有的模式为主,而适合我国国情的且实效突显、行之有效的课程改理论尚处于争议当中,所以作为基础的职教工作者,很难对职教的课程开发有个明确的认识。

(二)专业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且数量不足,更缺乏“全能型”的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相对来说较年轻,大多是近几年毕业的所谓“学院派”的专业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学校选派到企业打造的速成者,不少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是尽其所长,也只能执教一门课程,或借助再进修培训,能开出两三门课程,但碍于根底不厚,难免强其所难。说实在的他们到企业一线锻炼的机会不多,他们的理论水平也不高,全能型的教师更少。不少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不能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能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理论与技能割裂;不能面向新兴产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不能根据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侧重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能人没有,理论水平不深、技术水平不高,况且专业课教师人手不足,在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哪有精力去开发好的课程体系呢?

(三)学校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专业师资培训的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已深入人心,但各职校的大体做法是加大实验实习课时数,相应减少文化课的课时量,可能实验实习的设备有所添加,硬件水平有所提升,但承载的职教理念的课程体系却不健全,对知识、技能、情感的定位与衔接还是粗放的,软件建设跟不上,办学的品味不高,所以只能是口头谈课改,心里想课改,但行动上却滞后课改。原因是什么?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课改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课改。突出的表现是对专业师资的培训不够,不愿甚至不能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参与企业开发,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有时虽然派出一些参加“四新”、“骨干教师培训”,但培训的使命与效果也不明确,另外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资格考证要求不严,激励措施也不力,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四)实施课改,统筹的角色不明

开发专业课程是实施课改的重要环节,承担这一任务的应是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开发小组,如果只凭学校和教师一腔热血去开发,显然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这个过程中谁来统筹,怎样明确分工,怎样积极配合,瞄准什么样的方向(是偏向基础技术教育还是着眼企业发展的前沿等)还不明确,于是理想的课程开发小组,现实只是空谈。

(五)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实效性不明显

中职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线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能生产的实用型人才,而承载这一任务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实施是否有效等,任课教师、学生、毕业生等评价者对专业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是否进行认真的评价,即建立健全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这个环节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也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中等职业教育面对专业课程改革采取的对策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理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认清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在充分认识各种课程开发利弊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学校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模式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要求,是我国技术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应当建立在整体的、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基础之上,并符合职业发展的心理规律,是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和教学分析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过程,只有在准确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弄清面临的问题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从而明确到达目标的路径。

(二)高效实施师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新课改

不仅要明确课改的思路,还必须找准课改的切入点。“大学之大不在于高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老师是课改的主要执行者与实施者,肩负着课程体系开发的重任,只有开发出适合职高生的技能培养与身心健康发展的好教材,才能走出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作为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投入,恩威兼施,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四新”培训、顶岗培训、出国培训与专业资格的考证和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引进,让教师朝着“双师型”、“学者型”、“全能型”方向迈进;另外,作为专业教师也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要有推行课改的使命感,要虚心好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要善于借鉴、创新、总结,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感悟理论,以科研为载体,促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要真正成为胜任专业教学的行家里手。

(三)争取主动,走出校企合作的坚实一步,通过合作来促进课改全面、深入地进行

如上所述,课程开发人员主要来自企业、学校,这就涉及一个校企合作问题。目前的校企合作有不少是围绕学生实习做文章,而真正意义上的领导、管理、技术、生产、教学等层面上的全方位合作、深层次合作进行产品研发、课程开发等还是流于形式,而不是水融。原因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校企双方不想尽义务,或者是只想单赢不想双赢。特别是在课程开发方面,企业是不会主动的。鉴于此,学校就应争取主动,想尽办法,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调集各路人马,会师于课改的征程,才能取得课改的胜利。

(四)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真正发现课改的成效才能促进课改

一门专业课实施的好与坏,不能只以考试考核来评价,而应让任课教师、学生、毕业生从专业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实践性、完整性与满足性等方面去全方位衡量。这项工作即课程评价体系健全并付诸实施了,课改的实效才能真正地浮出水面。否则,只能是摸石头过河,不知深浅,漫无方向,怎么促进课改?

总之,对照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挖掘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课改就一定有希望,课改也一定能成功。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课程实施资源缺乏。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必须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环境、场地等课程资源都难以保障,无法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

2.评价改革的滞后,致使学校和教师顾虑重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农村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老样子,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传统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唯恐学生成绩下降抹杀了自己一年半载付出的艰辛劳动。传统的评价导向就像牵牛鼻子一样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目前,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很健全,学校基本还是采用原有的评价标准,偏重结果,忽略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这种评价无形之中使教师不自觉地又走到了重视分数的老路上来。许多教师不敢做“冒险”的实验,担心一旦学生成绩不好,自己将待岗或高职低聘,因此,只好固守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3.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在课下,一说起新课改,每位实验教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便只留下了新课改理念的空壳。一是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学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坐”变成“方阵坐”就是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过去的“你坐下”改为“嗨、嗨,你真棒”就是尊重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多媒体就是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二是教师对新教材的内涵挖掘不深入。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内容简单了,但覆盖面广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4.实验教师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大多数老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教学方法不灵活。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5.校本培训还不到位。农村教师缺少课改中的过程培训,如果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是“未雨绸缪”,那么上岗后的过程培训则是“雪中送炭”。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培训在农村学校仍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雪中送炭的机会太少。教师在岗前培训中学到的理论一接触到课堂实践,便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往往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增大教育经费投入。针对当前农村新课改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政府应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给予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课改专项经费”支持、加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步伐等方式,支持农村的课程改革,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学科的整合提供物质保障条件。“课改专项经费”须专款专用,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实行督导监控。

2.加强教研培训的力度。教研培训方式应多样化,从实际出发。加大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对于农村学校更是如此,使学校变为培训的中心,教室是培训场,组织者和实践者在教学行为中是对话、交流的和谐方式,使课程改革处于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能使问题真正得以发现和解决。

3.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自上而下应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未根本改变,课程改革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和教师搭建舞台,让其充分发挥。

(1)改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导向有了改革,才能改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也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程度来评价,使评价既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又能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更能提高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1978年以前,我国继承了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实行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开展,带动科学技术的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局限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科技与经济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缺少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不利于技术扩散;国家用行政手段干预导致“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调动科研机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决定》提出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从那时至今,政府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供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依据改革目标与政策重点的调整,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落实“面向”、“依靠”的方针,主要政策走向是“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政策供给集中在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组织结构及人事制度等方面。同时,政府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第二阶段,1992年至1998年,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调整为“面向”“、依靠”“、攀高峰”,主要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分流科技人才,调整科研结构,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2年2004。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走向。政策供给集中在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纲要》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二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确实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科技的产业化,使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我国的科技体制仍然存在一些必须正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合理。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先后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但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上,始终没有跳出就科技改科技的圈子。

1.在科技的宏观管理上,未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部门、行业和地区条块分割问题仍然存在,科技事业资源重复配置、闲置浪费以及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没有改变。

2.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

3.在宏观决策上,没有把科技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国家虽已设立了科技领导小组,但在决策上所发挥的作用不显著。

(二)科研力量布局与结构调整有待商榷

科研机构改革既是国家科技力量微观基础的再造,也应成为国家科技力量宏观布局和科技结构的一次大调整。在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两者不应倚轻倚重,而应同时并重。与中国产业界一样,中国科技事业单位也存在多、弱、散的问题。全国各类研究机构,许多是重复设置,交叉布局,自我封闭。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仅强调微观基础的再造是不行的,还应对全国科技力量的布局进行综合考虑。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科研工作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重成果轻推广问题,在一些改制的科研院所可能显现出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对数量众多的大学、医院、公益性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事业、企业单位来说,问题依旧存在。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增强了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队伍呈壮大趋势。2002年,全国R&D人员由1998年的83.1万人上升到103.5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由48.6万人上升到81.1万人;全国每万个劳动力中R&D人员由1998年的11人上升到14人,每万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年)由1998年的6.8人上升到10.8人。但我国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差距,1998年每万个劳动力中R&D人员数仍不足多数发达国家的1/8。并且,长期存在的科技人员总体质量不高、结构趋同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同时,对于在职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也有很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都在探索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这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必要措施。然而,这些分配措施缺乏政策依据和参照标准,以致一方面因行业和单位经济状况而出现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受到财政和审计部门的质疑。在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科研院所的发展。

(五)基础类、公益类院所的科研活动受到冲击

在科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战略下,应用研究得到了比基础研究更多的重视,但“稳住一头”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基础研究经费占三类研究经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长期徘徊在5%左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国家对卫生健康等公共科技的投资严重不足,公益性科研成果远远无法满足全社会的基本需求。部门属公益类院所人均经费只相当于开发类院所的1/3到1/2,科技人员的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差,打击了骨干人员和年轻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政策研究,借鉴国企改革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把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到战略高度,那么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与国有企业改革一样,科研机构改革中的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的阻力和障碍,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0年来的改革实践,为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准备,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为科研机构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科研机构改革准备了条件。把握改革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整合多重目标和利益,从而对改革的各个环节进行总体布置和系统设计,避免部门、地区各改各的“分散突进”方式;科研机构改制应该着重于制度创新,对各类科研机构的改制应有不同的制度设计不宜一刀切;在科研机构改制的同时,应根据改革要达成的国家目标,对原有的科技力量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突破导致机构交叉和重复设置的部门、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要充分估计到改革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成本,尤其是估计到必须由政府承担的改革成本。

(二)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来审定各个部门的国家计划是否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了国家的项目标准,是否存在重复浪费现象,国家的研究机构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在国家科技部,建议设立科技监督司,以确保政府科技计划实现,并动态地跟踪国家科研院所的绩效,做出动态性评估意见。

(三)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到2010年.我国全社会R&D投入强度将达到2%,到2020年将提高到2.5%以上。意味着到2010年全社会R&D投入总额将达3600亿元左右,到2020年将达9000亿元左右。因此,面对我国科技转化率低的现状,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科技计划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而供给的模式,只注重研究的科学价值,忽略研究的市场价值,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变成样品、展品和废品;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过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成果奖励,忽视了市场需求,忽视了产业化前景,忽视了成本的经济性和市场的应用价值。进而降低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因此,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上述几个体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四)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1.必须把人才问题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2.根据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实际情况,要对不同改革路线和方向的科研机构采取不同的人才政策。对于那些改革后仍然保留国立性质的科研院所(如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和部分重要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国家应当加大财政预算内的事业费支出,保证足额投入,以稳定科技队伍,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国家科研机构工作。仅仅依靠科研机构自己的“创收”来补充科研人员收入的办法,只能是过渡性的。对于进行公司化改制的院所,则应加快其内部激励机制改革的步伐,采取个人产权和期权激励的办法,稳定人才队伍。3.在现有政策下,吸引和稳定科研人员的问题,不是通过每个科研机构自己的努力就能彻底解决的,应当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确保国有科研机构科研队伍的精干和高效。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意义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级预算单位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将以往各个单位零散的财政账户予以统一,财政收支资金全部划归国库单一账户中进行管理,各单位通过收支信息系统以及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来对财政收支资金进行处理。这种制度在推广之后,对预算单位原有的财务会计体系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原有的预算单位的财会体系逐渐暴露出很多不足和缺陷,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的进一步开展和推进。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能够大大提升各级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大大简化了资金在各级预算单位中的流动程序,将财政资金的拨付由以往的多环节拨付简化为按照单位的需求一次性拨付。另外,国库集中支付大大改善了以往财政资金在各级预算单位中沉淀的现象。国库集中支付通过统一的国库支付账户将各级预算单位中的沉淀和闲置资金进行归集,并科学的进行统筹和分配,剩余的资金用以集中理财,从而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2、有利于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监管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上级财政部门能够更加有效地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监管,并将资金管理逐渐规范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预算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都予以统一化和规范化,从而便捷了上级财政部门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监管,有效地避免了一些预算单位乱用、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另外,预算单位在申请资金额度的时候,需要经过上级财政部门严格的审核并报由人大批准之后才能够执行。这种资金的监管方法大大提高了资金监管的效率。

3、有利于财政预算更加有效的执行

国库集中支付大大规范了资金的拨付、使用等程序,从而有利于强化财政预算的执行。通过制度的执行和实施,上级财政部门可以将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计划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将纳入国库账户的财政资金以程序化的方式予以运行,从而大大减少了财政资金在国库外运作的情况,方便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预算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安排。另外,通过强化财政预算的力度,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挪用、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从而堵住腐败滋生的源头。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

1、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适应

我国目前大多数预算单位是按照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收入和支出两条线,收入和支出并没有一一对应起来。而在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上级财政单位不再将资金直接划拨给学校,而是通过授予用款额度的形式,如果在预期期间内预算单位没有使用用款额度,其将会被收回。根据收付实现制中收入确认的条件和原则,预算单位收到用款额度并不能被却认为收入,因为其在当期并没有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另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提出了要一一对应的要求,因此预算单位要严格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日趋复杂化,对会计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预算单位财会管理机制比较落后

预算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以前,各个单位的费用支取和报销都是经由财务部门以现金或者转账的方式完成的,会计人员按照审核、制证、支付等相关程序对资金往来进行会计处理,各种会计凭证也能及时的得以保存。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之后,单位资金的支付方式分为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形式,其中直接支付这种形式在日常支付中得到了越来越频繁的使用。直接支付主要是由资金的使用单位向上级财政部门进行申报具体的资金使用项目,在得到审核批准之后经由财政部门直接将资金划拨到收款单位,这种支付方式延长了款项到帐的时间,单据传递的时间也大大延长,会计人员难以对事项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处理,不利于会计信息及时准确的传播。

3、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各个预算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要求非常高。目前预算单位的的付都是通过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信息系统中的单一账户来对财政往来资金进行处理和管理,预算单位的资金收支往来都是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的。目前,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的记账系统与银行的内控系统还存在着不同步的情况,两个系统在进行资金往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系统数据录入不一致,难以及时地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情况进行了解和控制。另外,各预算单位的子系统存在不兼容的情况,数据难以有效的进行共享和核对,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

4、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行不仅涉及到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还涉及到很多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改革创新。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其会计核算、会计处理以及资金往来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信息化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信息化操作的能力比较差,难以胜任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财会工作。另外,很多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影响了该项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对策建议

1、预算单位要转变观念,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我国各预算单位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到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付程序、会计账户设置、资金支付方式等,将给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和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预算单位的管理层以及财务部门一定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给单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树立会计核算的新思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预算单位要规范单位的财会工作,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财会制度,并加强配套的措施改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

2、建立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

伴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预算单位现有的财政资金收支程序、账户设置体系等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会计核算目前遵循的法律法规,例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制度》等已经不再适应要求,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同时,在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要求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例如,在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与其它部门的独立核算账户之间进行资金划拨问题,单位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并签署相关协议,从而允许单位将资金在两个不同账户之间进行转移;又如,高校可以将基建资金的核算纳入到校级会计核算体系中来,通过设置相关的基建核算子项目,从而将核算的程序予以简化,大大提高了资金核算的效率。预算单位在进行日常财会工作时,要不断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做出相应的改革完善措施。

3、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化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非常高,目前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都是通过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信息系统中的单一账户来对财政往来资金进行处理和管理,单位的所有资金收支往来都是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因此,预算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决定了财政资金收支拨付的进度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并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单位需要不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能够与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相连接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适应了国库集中制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不断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并强化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

4、不断提高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到的业务领域和技术领域都比较广,对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对传统的财会业务进行熟练的掌握,还要不断学习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在平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内容政策进行了解掌握;预算单位管理层要组织财会人员专业培训,以岗位和业务的不同为划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另外,预算单位要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所涉及的信息系统的技能掌握,从而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项重大的财政领域改革,其对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将对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财政主管部门以及预算单位一定要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性,对此项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地采取措施,通过转变观念,建立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措施,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和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文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的现实困境及突破[J].会计师,2012(16).

[2] 高丽达: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