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继承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传统

中国传统大学,即古代太学,是人的教育。古代中国的大学之道,它的终极目标是求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总之,中国传统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讲做人的学问。这是一种“价值教育”。而中国现代大学发展至今,尤其是职业教育,渐渐忽视了人的教育。因此,构筑现代职教体系,必须继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明传统,在现代意义下,重拾人的教育。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吸收西方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

百年中国,自英帝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之后,兴水师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职业教育遂被极大重视。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就职演说,开宗明义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以说,现代大学的大学之道已有了一个新的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理,在新知,在止于至真。这是一种才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考察西洋,吸收西方现代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

二、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高职教育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更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

(一)西方职教发达国家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识教育。

德国高职教育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在职业教育中已经取得主体地位。其“一元”在企业完成职业训练,“一元”在学校接受基本文化理念学习的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德国人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工学结合课程的形式,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以实现和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普遍模仿和学习德国双元制,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但却以专业的名义,有意无意地忽视通识教育。

2.美国社区学院中的通识教育。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学院推行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2011年10月,美国经济研究局指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年龄增长,单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注重通识教育的人则显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如何保持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美国社区学院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推行通识教育这一做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澳大利亚新学徒制中的通识教育。

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英国政府于1993年制定现代学徒制度计划,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1999年开始实施。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他们认为职业人才需具备沟通技能等六项“核心技能”,形成了他们开展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在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培训框架下开展,“以人为本”,与英国现代学徒制相比较,更注重对青年人自身潜力的挖掘,更强调个人更广阔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国本科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港澳台高校。

在通识教育理念上,台湾高校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港澳更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认为通识教育的“通”是让专业之间、文化之间、人际间有一个可以相通、理解的地方。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台湾高校强调“完人”教育,港澳高校强调将通识教育作为解决“由专门教育引发的现代教育问题”的最佳方案。总之,通识教育在港澳台高校的教育中被定位为平衡者与桥梁的角色。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涉及人文、社会、自然三大领域,强调人文、平衡、发展、多样化、系统化、特色化等理念。

2.大陆本科院校。

大陆本科院校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通过局部的课程改革———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实施,如清华、武大等;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如北大、复旦等。北大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备受欢迎等,毕业生也显示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等独特优势;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元培计划与院系管理“双轨制”的冲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困难等。南大实施“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宽基础、高素质、创新型一流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匡亚明学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学科领域中崭露头角,在国内外本科理科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大陆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与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一样,存在领导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通识教育侧重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内容杂乱结构失衡、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只有逐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通识教育平台,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与具体建议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当前,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似,将“做事”放在“做人”前面,明显强调“做事”胜于“做人”,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暴露了高职通识教育的尴尬境地。要改变高职通识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真正实行现代职教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技术教育重视做人胜于做事的传统,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进行创新。

2.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课程基本上可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公共课程除却国家规定的思政、外语、体育外,其他如大语、高数、计算机、心理健康等通识课程,合计学时占总学时不足20%。这显然与现代职教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有所创新。

3.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结构的创新。

高职院校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通识课程大多是通过选修的形式实施的。因此作为主要选修课的通识课程常被戏称为“赚学分”的课程。这就造成了看起来热热闹闹门类繁多的通识课程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因此,如果想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真正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重视选修课程,淡化必修课程。

4.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师承担。公共课程的教师与专业课程的教师比和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比大体相当,大约也为1∶5,甚至更少。而公共课程的教师服务全体学生,专业教师只服务本专业学生。通识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16。事实上,通识教育不应只由公共课的教师施行,专业课程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实施者,也只有这样,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建议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应基于现实、放眼未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中国国情,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和中西对比的方法,站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立场上,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围绕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等关系来开设。

1.自然学科领域。

可开设“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某种学科)与人类”、“科技(具体某种技术如食品技术等)与人类”、“科技伦理”、“人类星球”、“中医与西医”“、电脑与人”等课程。

2.社会学科领域。

可开设“作为经济的人”、“管理与人类社会”、“人类未来”、“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人”、“两性关系”、“全球(某国家或某地区)热点”、“生态与健康”、“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文化概论”、“人类与犯罪”、“人类与战争”等课程。

3.人文学科领域。

可开设“文学与人类”、“艺术与人类”、“哲学与人类”、“中西历史进程比较”、“中西教育比较”、“古今教育发展”、“教育与人”、“民族遗产”等课程。

作者:陈锦 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