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例6篇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1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精神 内涵 特征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达,红色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特性的论述。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享用的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与宗旨,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文化表达,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文化宣示。红色文化又是红色政治,是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历史意识、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彰显并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性格、锻造民族风骨、提升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具有塑造新人、涵养人心、促进民族自新的价值与功能。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2

临沂地处鲁东南,面积1.72万平方公旦,人口1072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这是一片用文明点亮生命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灿若星辰。这是一片用生命诠释奉献的土地,沂蒙精神感动中国,红嫂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英勇支前的事迹感人肺腑,孟良崮战役震惊中外。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播下了革命火种。1938年,党中央、指示建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五师主力挺进沂蒙,沂蒙成为中国命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沂蒙革命根据地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一直到建国前夕,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长达10年的革命战争岁月旦,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万众一心,全力支前,演绎出一个千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支前的滚滚车轮从这里走过,送子送郎参军的场面感动过千万人,红嫂挤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英勇支前的故事感人至深,《沂蒙山小调》由此唱响大江南北……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人民以“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激励一代代沂蒙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十年浴血奋战,沂蒙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沂蒙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继承和弘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家国,努力改造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愚公移山,改造山河,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在沂蒙山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建设壮举中,厉家寨改造山河、王家坊前兴办农业合作社、高家柳沟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因受到主席批示在全国推广。为了改变山区缺水的生产生活条件,使鲁南苏北免除水患,从上个世纪5。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沂蒙人民先后建起了44座大中型水库。为了水库建设,40万农民自愿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搬上了贫瘠的荒山。

1985年,临沂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重点地区。临沂人民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10年奋战,到1995年底,一举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惟一没向国家要钱脱贫的地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又一次得到发扬。

2004年,对于临沂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八路军――五师挺进沂蒙山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65周年;这一年,全市GDP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元;这一年,临沂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在这一年,中共临沂市委确定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内涵。这是对“沂蒙精神”内容最新的一次提炼、升华、概括和完善。

沂蒙精神的发展和弘扬,受到党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高度重视。1992年7月之8日,同志到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2002年1月7日至9日,同志到临沂视察,对弘扬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临沂几任领导班子坚持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带领广大千部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1年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临沂考察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沂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沂蒙精神,实现了脱贫致富。现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沂蒙精神。要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她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诞生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长与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提高与升华。进入新世纪以来,沂蒙精神融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激励沂蒙人民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3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建设;大庆

大庆精神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在我国的石油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大庆的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在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重要精神支柱,推动着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大庆精神的历史渊源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在大庆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大庆精神以的“两论”为理论来源,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思想来源,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为实践来源。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工人阶级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统一,集中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大庆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大庆5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力[1]。

二、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庆人在继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赋予“强烈的发展意识、自觉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创业激情、现代的科学理性、先进的人本理念”等时代内涵。大庆精神自形成时就以“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为己任,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1990年,主席视察大庆油田时,把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如今,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即胸怀全局、志存高远,不甘人后、勇创一流,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2]。

三、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远影响

1.大庆精神贯穿到改革开放全过程。大庆精神为破除传统体制、观念对思想的束缚,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打破各种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油田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大庆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过程中,大庆精神都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动力[3]。大庆油田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改革生产运行模式和企业用工方式,实施油气生产主业与工程技术服务分开运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油田的快速发展。依托大庆品牌,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2.大庆精神鼓舞了士气。大庆精神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士气,加快了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庆油田以大庆精神为动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原油产量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上缴税费第一等三个第一,大庆市把大庆精神作为大庆城市之魂,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的共识,加快持续创新发展。

3.大庆精神是大庆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庆精神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大庆油田坚持用会战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铸魂育人,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培养和造就“铁人式”职工队伍,保证大庆石油人政治本色不变、优良传统不丢、奋斗精神不减。大庆市深入挖掘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大庆精神在大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庆精神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4]。

四、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的主要途径

1.深化教育,感知大庆精神的动力。通过开展活动,深化教育活动,加深对大庆精神的内涵、社会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在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在大庆市、在黑龙江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各种宣传方式传承大庆精神,将大庆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来指导工作实践,用来推动工作快速推进。逐渐扩大到全国,在全国展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学习活动,让人们深刻体会大庆精神的实质。大庆油田始终高扬大庆精神旗帜,不断强化大庆精神是油田发展之魂,是企业文化之根,是石油人动力之源的认识。

2.塑造文化,充任认识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塑造文化,不断提升人们的理解力,将学庆精神作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民、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传承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大庆油田,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有效途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油田发展总体战略,以5年为一个周期,制定具体规划,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3、强化基层,组织引导学庆精神。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用各级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凝聚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激发出的智慧和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有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才可以在工作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大庆油田坚持抓“三基”工作不放松,不断加强以党支部为纽带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按照“党政组织同步建立,党政干部同步配备,党政制度同步制定,党政工作同步考核”的“四个同步”原则,油田5400多个基层队全部建立了党支部,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打造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4.政策引导,激发学庆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用政策手段,机制约束,科学完备的配套措施激发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庆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无法用重量、金钱来衡量,必须引导人们从内心体会接受大庆精神的内涵实质,在实际行动中主动自愿学习运用大庆精神作为指导,这就必然需要政策引导,需要文化传承。强化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调研报告[R].

[2] 王媛媛.新时期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J].大庆社会科学,2011,(4):55-56.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原因;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100-0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出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的。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会为我们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内容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阐述“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部分时,谈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进而又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注:姚庆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J].政工动态研究,2007(20):20]。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就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方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确保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一步步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86年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论述理想建设问题时,使用了“现阶段共同理想”的概念,《决议》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注:陈亚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发展和形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14]几经发展与演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渐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明确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认同和追求的理想,它更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中间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静止的、停滞的,它必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注: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7(4):6-7]。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5

    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近现代英美文学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系统中的表体形式特征展现下的骨架构筑、情节铺陈、意象创设以及内涵本质诉求位阶的意识传播、理念折射、价值宣扬等框架类别下的比对参照、挖掘探究作为学理解析的基点导向与途径方式,从而进一步释放散发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人文价值层面的交互糅合之芒。

    一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文化语境的整体概述

    1 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基体架构

    英美近现代文学的人文内核是在基于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不仅完整地承袭了之前欧洲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所倡导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渐进发展的物质社会下的自我价值凸显、自我精神救赎、自我警醒变革,而且也在此基础上适时结合工业文明的阶段现状,逐步上升为个人主体自我创造与社会系统协同变革的理念导向与价值诉求,突出表现就是光怪陆离的文学流派下的文学载体的表体的语言语法的再创式运用、手法技巧的多元化展示以及内在的内涵诉求的另类性表达、普世理念的同一化宣扬。

    由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单元的基体架构并未根本动摇散释,所以其流派风格所对应的文学载体的文化语境也明显划分为两大导向下的模式结构,即一方面是在现实主义基本框架下的集中性、理性式、群体化的语境表达,诸如英国的狄更斯、哈代、萧伯纳、毛姆以及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等等;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代主义中的脱胎于浪漫主义的象征主义、意识流等文学理念下的个体化、纯粹性、意象式的语境体现,诸如英国的王尔德、伍尔芙、劳伦斯以及美国的狄金森、庞德、福克纳等等。

    2 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属性特征

    华文文学与英美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意义上的基体碰撞,则是在中国国家物质实体呈现裂变、社会群体思潮渐兴鼎革的特殊阶段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境下的主动接纳的文化现象。而胡适、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以中国文学现代化改革为诉求的先驱群体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在中国传统文言文基础上结合进行英美文学进行白话文语言形式上的改良型试验以及渐进式探索,积极译介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改革之刃,从表体形式到内涵诉求对既存的中国文学系统进行了全面切实的改进试行。

    伴随着作为中国文学生息繁衍的精神殖体的儒家思维的渐次解体、白话文作为中国文学现代语言的普及适配以及英美文学在形式内容上与中国本土文学的渐染糅杂,中国文学乃至后来由外迁的华人群体所形成的海外华文文学所共同构建的华文文学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语境也终于破茧而出,那就是在传承改良中国传统儒学体系的社会群体化价值思维的概念框架下进行文学层面上的表体形式与内涵诉求混合交融的和而不同的整体态势化的推衍延伸,从而表达宣扬华人群体的修齐治平的慎己处世理念。这与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差异就在于其形式内容的单一原体性,而无论华文文学在具体细微的语言词组调度、语法语式变换、情节层次铺陈、思维模式绽露、价值理念宣扬等层面如何演化渐变,具备中国传统意象意境表体特征与内涵价值的以小我见大我、凭平和融激戾、谋不同求共存的淳厚绵长的语境气息都始终闪现,而且历久弥新,这也是华文文学的价值魅力之所在。

    二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表体形式层面的彼此同一

    英美近现代文学由于是在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导向影响而倾于表象形式对于旧存文学的传承模拟。而且,由于欧洲文学中以古典基体为核心的文学要素普遍都具备显着鲜明的文学层面的价值营养,所以近现代的英美文学的作家群体也乐于从既有的文学传统基体中激发灵感来源、寻觅创作素材以及提炼辅助片段,从而进行文学创作表体形式的具体构筑、修饰改良、探析再造,进而营造所对应的文化语境。

    而华文文学的作家群体也普遍秉持“借古喻今,托旧出新”的基本创作思维理念,注重从华文文学的中国文学母体中提炼汲取裨益营养,并结合现代中文以及英美语言的各自属性与彼此特征的契合点,从而创设内核中式、表象混合的专属于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所以,在这一对既有文学体系在表体形式传承改良的层面上,二者具备普遍的客观同一性。

    以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中都具有阶段影响力的象征主义诗歌为例,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中就引用、化用了相当一部分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掌故说理,从而作为诗歌实体铺展形式、丰实内容的辅佐。例如,《荒原》的题辞:“是的,我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当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她回答:‘我想死’”。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体系中,西比尔是被太阳神阿波罗爱恋并被施给预言神力的女祭司,但由于她沉浸于短暂的情欲放任于迷失之中,所以忘却向阿波罗讨要青春与健康,终被困于暗寂的魔瓶之中,永受不死肉体的物理摧残与渐灭灵魂的精神磨蚀。艾略特借助这一典故化的文学意象,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社会系统物质实体的衰亡与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幻灭,进而也将知识分子群体所独有的个人主义式的厌世迷惘、困惑彷徨的普罗米修斯之悲在文化语境上表露无遗。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体系内的诗人群体也纷纷使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来进行传承革新。例如,戴望舒在国内国民革命失败无果后的“寡民忧结”的《雨巷》,以及卞之琳在江南情结浸染下的“化古融欧”的《白螺壳》等代表性作品,都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内涵理念的前提基础上,结合其所接触理解的英美文学的形式内容的契合点,从而进行的现代中文的语言词组重构、句式句法再创以及意象意境新辟。例如,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主体意象就精妙无迹地化用了南唐后主李 的《摊破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从而抒发了迷惘无计、欲行无路的以家国复兴为己任的文人情怀;而卞之琳《白螺壳》中的“小楼”、“石阶”、“小碧梧”则是创造性地将古诗古词的典范意象与现代中文下的英美化的语法句式衔接交互,从而营造了“微愁不弃、玲珑柔婉”的独具魅力的艺术化的感染氛围。而表体形式的渐变改观并未从根本上削减中国式的文化语境的延续衍化,“承古革新,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学乃至华文文学的永恒无改的基本创作理念与核心价值导向,而具体直观地表现在文学载体的形式层面就是“中学为主,次糅英美”。

    三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的交互糅合

    伴随着世界经济物质基体的膨胀性扩充以及全球社会群体意识的普世化延伸,现当代文学系统的发展拓延也呈现出新阶段下的新趋势。英美文学凭借英语语言作为世界性语言交流通用工具的先天优势而呈现强烈的类“扩散侵入式”传染,并基本上占据了人文主义文学体系的全球性的主体地位。而华文文学则在华人群体的全球性迁徙、繁衍的态势背景下逐步融入当地区域的文化系统之内,并渐次衍生构筑了独具特色的海外华文文学体系,从而与英美文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这一阶段时期的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具体细致的表体形式层面的意象创设、语言驾驭、句式运用已经渐次模糊,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差异化意识理念与同一化普世价值在文学载体上的融合实现,这一现象在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大中华文学地区已经渐次显现。而在海外华文文学世界中,由于长期渐进的文化磨合,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探索支撑与实践验证指引,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的内涵诉求层面上的本土化融合交互就更为突出明显。而在对于华文文学精神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实效态度上,无论是大中华地区抑或海外华人地区,上传承改良、取精去糟则依旧是基本固定的导向之一。

    英美文学的精神基体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所倡导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下的积极寻求抗争、平等追逐自由、公平参与竞争、实现博爱共存,由于这一具备传承性的精神财富也始终作为英美文学生息繁衍的主动脉而跃动出鲜活张扬、普世大同的人文气息,从而就使得直观有效地“拿来”作为进行社会群体精神革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武器的实效性得以获得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这一元素在文学概念中也极为契合。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实体也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前进探索,现当代英美文学的人文主义内涵诉求又再次契合了彼时中国文学形式内核亟需调节改良的文化基因的革命化属性,加之海外华人作家群体积极地进行华文文学在本土化文化语境下价值诉求层面的中国式理念的表达宣扬,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层面的交互糅合也渐趋加速。

    而在英美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商业化包装作为文学载体外表,进而表达自由平等诉求、宣扬共存协作、追求世界大同等普世价值的史诗幻想文学开始大行其道,这一借助传承改良表现形式进行文学载体的内涵价值更新,从而表达阶段时期内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也无疑为当代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创作鼎革开辟了全新多元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方向。而同一时期的华文文学系统内的作家群体也开始更为集中式、理性化地解析探究中国主体式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模式在英美国家的社会系统内的适配交融,通过一系列民族反思文学、乡愁文学、移民文学以及本土化文学的实践谈说,尝试将多元语境下的文学层面的内涵诉求理论转化为可供实践操作的实效性的社会处世理念与行为准则,进而完成华文文学与英美文学在精神内涵价值理念上的交互糅合。

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6

一、办教育必须要有精神坚守

教育者的精神坚守在于教育者要有办好教育的执著信仰。教育是铸造灵魂的工程,灵魂需要灵魂的唤醒,精神需要精神的感召。没有教育的执著信仰,谈何灵魂的唤醒与精神的感召。当年,浙大西迁,一大群知识分子寄居湄潭,在十分偏僻、贫困的地方办学。正是一大批教育家在那里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才成就了浙大“东方剑桥”的求是精神。宜宾的李庄,是抗战时期中国的三大文化圣地之一。一个小镇,是怎么成为圣地的呢?当时,中央的一些研究机构及清华大学,还有很多大学都迁到这个小镇办学。事至如今,很多人不知晓国际上的一些大都市,但却知道中国的李庄。可以想象,在那种异常艰难的处境下,那一批知识分子、民族的脊梁,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始终坚守忠诚于教育的精神信念。这种执著而高贵的教育精神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坚守。一个教育者应该常怀对教育使命的执著追求,应该有一个教育者应有的灵魂,应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育者的精神坚守在于教育者要树立教育家办学的理想。校长应当树立办好学校的理想,正如教师应当树立教好书育好人的理想一样;校长应当有办好学校的激情和实干,正如我们要求教师要有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激情和实干一样。这既是校长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和角色任务。总理多次提出“教育家办学”。我想,他并不是指要成为了教育家的人才能去办学,而是希望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要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和追求。这其实就是一种教育者的担当和精神气魄。这里的教育家,不但指那些著书立说的成名专家,更应当指在教学一线“懂教育”的校长和教师,尤其是校长。而校长和教师以执著的精神信仰主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正是促进校长和教师思考、实践,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宝贵过程。这个过程,必将帮助校长和教师向教育家靠近。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成为教育家的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二、办教育必须要有开阔胸怀

教育者的开阔胸怀首先表现在有自我批判的勇气。近年来,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遵义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外延式发展。对于主张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育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育人这些教育本质的问题,很少有人去思考。不少局长和校长按文件精神、政策要求办学,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争项目、建学校、扩规模、添设施,注重的是教育发展的标而不是本。有的甚至是按自己片面的理解和经验在办学,更有甚者甘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维持会长”。“两基”的确解决了学生“有学上”的问题,但如何让其“上好学”,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与更优质的教育相比,主要差距在于教育观念老化、办学思想模糊、质量观念片面、育人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更谈不上了。一段时间来,不少教育者闭关锁教、闭门造才,不愿接受新思想,抵制改革,甚至常以办学条件不如他人而拒绝向先进的教育方式学习。这样的教育必然落后,必然误人子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呢?这需要大家从高处着眼,低处人手,虚怀若谷,敢于树立批判思想,自我否定,虚心学习。

教育者的开阔胸怀还表现在有高远的目标。科学定位事业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较高的定位,才能创造了不起的佳绩。过去,我们总认为遵义教育也好,其他行业也好,至少在贵州排名第二,以此为荣,并形成定格化的自我定位。其实,这正是俗话说的矮子中的高个子,殊不知走出贵州仍然是矮个子。遵义教育为什么总是第二?与我们长期甘当第二的思维定位有很大关系。连想法都没有,哪来的信心?哪来的动力和措施?愿望在哪里,力量就在哪里,成效就会在哪里。只有确立高远的定位,才能拉开遵义教育的大格局,才能取得大提升。因此,我们主张首先要让视野、思维跳出贵州来比较,跳出贵州来确立我们的目标。基于此,未来五年到十年,遵义教育的目标定位是贵州创一流、西南走前列、全国有影响。

教育者的开阔胸怀更表现在以真诚谦逊的态度扩大开放。贵州教育、遵义教育落后全国,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以真诚谦逊的态度引进资源、借力发展、主动学习。遵义教育以“立足贵州、对接京沪、对标西南”为战略构想,与北京、上海、江苏、重庆、武汉等地达成多项教育合作共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遵义市教育局开展了“坐标定位”主题活动。目前,全市许多学校与重庆、四川的优质学校签订了对标协议,以对方为目标、楷模对比学习,促进交流,扩大开放。下一步,我们要把更多的上海、重庆、北京的名师请到遵义来交流,让我们的名师、骨干教师主动树立对标意识,自觉对标,主动缩短差距。我们要在借力培训、借力办校、借力提质等方面,引进优质教育团队进遵办学,要本着对遵义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本着为遵义人民子孙后代谋福祉的善心和情怀,放下本位主义,看轻个人得失,以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遵义人民,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办教育必须要有改革魄力

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过去,我们经常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扰。如行政管理体制,它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同定模式,不是我们教育自身形成的,在大的体制机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育系统内部要有锐意改革的魄力,以壮士断腕的豪情面对改革。遵义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狠抓改革、依靠改革,向改革要红利。

改革需要整合资源,实现共享共赢格局。多年的考核评价机制,往往较注重鼓励个体的竞争,忽略了合作共赢的导向机制,致使我们各个县级行政管理层面、各个学校之间竞争意识日益强烈,日渐形成壁垒,互相封锁资源、信息等,逐步演化为恶性竞争,使发展成本无限增大。各个优质学校以单打独斗的方式打拼,拼尽浑身解数,也难逃孤军奋战的局面,难以整体提升遵义教育质量。如此下去,就会使全市不能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使宝贵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应,甚至造成闲置浪费。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一格局,以开阔的胸怀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束缚,改革考评机制,从建立龙头学校中心教研组开始,整合教学教研资源,形成对内良性开放合作格局,消除不良的竞争影响,让全市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改革需要出实招、见真功。我们要着重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评价改革。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我市也正在研究制订中考评价改革方案,树立“不唯分数”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全市各县(区、市)也要改革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办法,淡化分数考核,追求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课程改革。要提高课程建设为育人目标服务的水平,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重视服务于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以少年宫、社团、兴趣特长班等为载体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等等。三是招生改革。重点实施好中考招生改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推广整班移交、就近划片入学、电脑随机分班等做法,切实化解择校热和随迁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破解突出的教育矛盾,给老百姓子女公平的入学机会。四是人事制度和职称改革。实行县域内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推行教师职称考评结合,探索名师名校长的激励考评和退出机制。创建遵义教育科研网,建立示范高中区域性网上阅卷系统,建立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五是办学改革。学校办学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凭感觉、凭文件办学,要大力推进改革,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育。学校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精细化管理,重视特色建设和特长生、特殊人才培养,以提升质量为中心。

四、办教育必须要有文化品位

文化需要灵魂。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文化之魂。一推开学校大门,你就可以看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无不体现办学理念;管理之道,教学之法,无不体现办学理念;迎来送往,上传下达,无不体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还体现出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管理之道,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卓越、走向辉煌的价值追求之道。遵义的教育要想实现内涵发展、优质发展,首先要努力做到有思想地办学,也就是学校要有自己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彰显文化之魂、办学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