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例6篇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1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

调查报告

×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汽公司定点汽车传动轴的专业厂家,属东汽公司的成员单位和一汽集团的定点生产厂家,隶属湖北汽车集团公司。公司下辖传动轴、汽缸套、锻造三个专业厂和摩林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重、中、轻、微型轿车传动轴总成和热挤压汽车发电机。其中,主导产品EQ140-1"商标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近两年开发的64重型车传动轴总成,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拥有"精密模锻"和"汽车发电机精锻模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汽车发电机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一九九九年度部级新产品"及国家科技火炬计划项目",目前已达到年产160万件的生产规模,属替代进口产品,月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公司即将通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朝着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

一、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0多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从采购环节看,现在能够准确地掌握某一时段的采购品种、总量、该品种的上年采购单价、采购成本、当期采购单价等,从而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出各部门的材料采购节约情况,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使采购管理得到强化,仅1999年就节约采购成本900多万元。

从仓储环节看,系统可对各种库存进行层层分解,不但可以从总额上反映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而且可以分品种统计每一种物料的超储备占用时间和超储备占用金额,并对原材料超储备占用实行自动报警,从而为控制存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供了可能。从销售环节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存于各经销商处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时间、去向等详细资料,避免了发出商品长期被人占用或存放带来的损失。还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减少了呆坏账损失。同时,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原始凭证,使应收账款的错账率几乎为零,解决了长期以来令财务人员头痛的往来账串户错账问题。

从成本控制环节看,系统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将标准成本控制与责任成本考核相结合,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比较,作为对车间考核的依据,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所依据,实现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

2.减少了资金占用

现在该厂可以全面掌握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存放时间,这就为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库存商品长期存放的损失创造了条件。几年来,仓储部门适时处理积压商品,回收货款2900万元;销售部门通过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了如指掌,催收货款有理有据,使全国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控制在3个月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坏账风险。

3.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桥梁。现在上至厂长、下至一般管理人员都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调阅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于少数关键岗位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使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4.促进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过使用统一的软件,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现在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即便是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往那种有章不循的情况在计算机铁面无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绝,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几点启示

1.企业管理细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业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成本核算不准、消耗定额不清,规章制度就难落实,考核就无依据。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准确。因此,要解决管理上“手短”的问题,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管理的创新与提高决不仅仅是买新的计算机与软件

引入计算机技术改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买几台新的计算机、联上网、装上新的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理念、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上到企业领导班子、下到全体员工都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勇于接受、采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3.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资金监管的规范化水平

目前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全,规章条例也不少,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实践表明,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可从两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尽量变成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从而把规章制度硬化。二是适时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与物流信息,从而可把事后的监管变为事中的监管。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2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3

摘要:科学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对于提升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成效,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以及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战略;原则;对策

企业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的项目决策、内部控制与评价、组织内协调沟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管理会计作为收集、管理与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部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评价功能,确保管理会计职能的全面发挥,对于提升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促进企业的健康经营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企业目标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企业管理会计收集、管理与利用会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做好该体系的构建是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

一、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原则

1.标准化原则

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也是如此,会计报告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力求提升其准确性和易理解性,以消除因误解、误传信息而造成的事物。对此,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有着很强的必要性,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表格等传达相关信息、数据,使其形成可供企业内部人员理解和利用的准确的会计报告信息。

2.结构化原则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信息需具备层次性,通常包括业务层面、财务层面、决策与控制层面方面的信息;其次,数字化财务信息与非数字化财务信息应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以保障会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

3.动态管理原则

管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来自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部报告体系只有具备动态管理功能,不断更新报告信息并加以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报告信息与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的匹配性,进而真正实现管理职能。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对策

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由各个层次的战略管理部门根据其相应的职能对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并由管理会计进行整合、梳理并将其用于后续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与控制、成果评价、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而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基于这一思路的企业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职能部门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该层次的报告体系的构建旨在依照企业高层制定的战略方针,通过合理调配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优化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成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1)经营信息报告。即企业各项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的报告。其中采购信息报告包括采购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等;生产信息报告。生产信息反映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等均影响是企业生产信息报告的重要内容;销售信息则包括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销售量等相关信息;2)筹资信息。主要为资本成本的报告,包括银行利率,股票发行条件、费用,筹资渠道的相关信息等等;3)投资信息。主要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对内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更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内投资报告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价格、产能、技术情况等相关信息;对外投资指的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形式将资本投入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从中赚取利息、红利等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动,对外投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拟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生产信息、业绩报告、投资业绩报告等等;4)筹资评价报告。由资本结构报告和利润分配报告等内容组成。资本结构报告主要提供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结构、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状况及优化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资本结构优化所产生的效果信息。利润分配报告提供企业的利润分配信息,包括计提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息、发放普通股股利、转增资本等内容。

2.不同经营单位的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常常以产品的属性或种类划分“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负责其管辖范围内产品的战略经营。“战略经营单位”层次的管理会计报告通常是围绕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市场相关信息而构建起来的,主要包括供应商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市场竞争的积累程度,竞争者及潜在进入者的相关情况,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性等相关信息。根据以上信息,相应开展一系列价值链分析,对相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未来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成本动因分析报告,作为相应产品未来经营战略的制定依据。

3.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是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进行制定、规划和调整的体系,旨在从企业全局出发,制定最科学的“战略组合”。其内容主要为对企业整体战略有所影响的各类宏观经济环境信息,主要包括:1)经济因素报告。包括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利率的升降、原材料与相关能源的市场供求情况等等;2)技术因素报告具体包括新产品开发报告、新技术推广使用情况报告、政府及行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支出情况报告等;3)社会文化环境报告包括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报告、审美观点报告、宗教信仰报告、风俗习惯报告等,此外还包括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等方面的报告。通过以上报告体系,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各项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此为依据对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价值链进行整体分析,对该产业从原材料、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定位直到被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把握,从而形成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分析报告和成本动因分析报告。

综上所述,在充分认识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结合自身经营现状、发展战略、发展前景等因素构建系统性的,可续饿得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以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会计信息真正为企业管理、经营与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明宏.论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编制与完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16.

[2]尹璐.我国现行会计报告体系的有关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商业,2010(17):212.

[3]郭咏梅,王馨.企业环境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应用分析[J].知识经济,2010(15):79.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4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3703

1 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1.1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 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 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

3.2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 预算报告

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

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

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2.2 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

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3.2.3 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

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

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5

【关键词】财务报告信息 供应链 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从最初编制直至最后被投资者使用的整个过程构成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所以在研究通过内部控制来强化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明确财务报告的形成过程,关注其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的过程中关键的影响环节。

一、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

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整个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循环应该包括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编制、传递、使用以及监管机构的监控。其参与者包括公司的管理层、董事、注册会计师、新闻媒介、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机构。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从企业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开始,董事会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核,企业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然后经信息的传递者(新闻媒介或财务报告信息机构)将与从其他渠道收集的企业信息一并传递给最终使用者。财务报告的最终使用者包括投资者、财务分析师、债券评级机构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其中财务分析师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财务分析和股票操作建议,债券评级机构向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的信息,投资者最终运用研究报告和其它各种信息进行决策。另外,整个财务报告信息供应链受到监管机构监督,以此来保证最终到达决策者手中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

从企业外部看,注册会计师、新闻媒介或财务报告信息机构、财务分析师会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间接的作用和影响。财务信息的传递者通过控制信息传递环节影响传递质量和传递速度,最终影响到达使用者手中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及时性;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保证信息质量,而财务分析师的参与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有用性,从企业的内部看,管理层和董事会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这主要只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控制财务报告信息的编制过程。另外,准则的制定机构和市场监管者也会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它们通过准则的制定、股权结构限定及国家监管政策来完成。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企业的董事会、高级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是最终控制或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决定者;而在财务报告的传递和使用过程中,企业外部的因素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行为是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源头,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治理根本上必须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来完成。

二、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

在企业内部,管理层和董事会通过内部一系列既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作用和影响,其中他们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途径又有所不同。通常内部控制系统对财务报告的影响途径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对财务报告可靠性造成影响,间接影响是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企业业务循环和生产流程对财务报告可靠性造成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如图2。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计算和分析,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一系列内部管理所需的会计资料,为做出经营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的会计活动。会计核算系统通常构成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活动的一部分,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财务报告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最终结果和产物,是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来源。因此,企业会计核算系统运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如果会计核算系统程序和制度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缺陷将会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从而影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2、内部控制系统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间接影响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受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环境的间接影响。从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看,企业的会计人员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向企业的董事会负责,即企业内部存在层层授权、层层负责的岗位责任制,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保证这一过程得到有效实施以达到企业既定的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仅依赖于财务报告编制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还要依赖董事会、企业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的具体内部控制流程。在企业中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会影响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的管理质量,从而影响财务报告中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见,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的控制,内部控制系统还会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间接影响

由上可知,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其子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对财务报告可靠性发生作用,同时内部控制还会影响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因此我们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过程中,不单需要关注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更应该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三、内部控制评价对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采取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之前,我们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内部控制中的弱点和漏洞,内部控制评价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履行受托责任的证明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的一种证明。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是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资产的所有者将资产提供给企业,交由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管理当局必须尽职尽责完成受托责任,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向资产所有者提供财务报告以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管理者当局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负责,如果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导致财务报告虚假而对投资者形成误导,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职责。另外,管理当局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最熟悉,最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并将结果报告给投资者,实际是管理者证明自己履行了受托责任。

2、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对外报告,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一方面,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管理当局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是管理当局的一种合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3、增进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内部控制报告增进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提高了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报告要求企业按照一套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这一过程必然要求管理者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员工胜任能力、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内外部经营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企业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意识。另外,内部控制报告必须由企业的CEO和总会计师或者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签字,如果出现虚假书证或者故意欺诈,签字官员将受到相应的民事和刑事处罚,这将提高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细节。

4、改善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报告明确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对管理层积极改善企业的控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要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经营业绩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会产生重要影响。管理层的管理哲学和道德操守将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如果企业管理层发生欺诈行为势必会导致企业的违法经营和虚假财务报告的出现,最终使投资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5、提供有用决策信息

内部控制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有助外部使用者决策。投资者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有权利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明确投资获得充分的保障。通过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企业经营将有序而高效,同时能够及时防范和化解经营活动中风险。反之,内部控制混乱,企业所面临风险较大,投资者应避免对这类企业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 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85。

【2】 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3,第8期,48-53。

【3】 李明辉: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审计研究,2001,第3期,43-47。

【4】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第: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第5期。

企业信用管理报告范文6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作用;不足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财务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结果。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解决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和提供何种信息这三个问题。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决策有用观,二是受托责任观。这两种观点不相互排斥,只是侧重点不同,所以许多国家财务会计目标是两者的结合。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将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的经济决策。”这一定位克服了原基本准则在会计目标定位上的不足,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位一致,体现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既重视决策有用又重视受托责任的双重目标。

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这些组织或人士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除了要具体决策信息外,还需要占有充分、可靠的信息,包括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在于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为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首先必须清楚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含义。按其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分为两大类: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按其与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使用者和有间接利益关系的使用者。前者如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后者如政府监管部门、供应商、客户以及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内部的职工。

这些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的决策不同,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也不一样,财务会计报告不可能为每个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特别信息,只能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这些通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做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持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关心其投资的风险与报酬,他们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显现出投资者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等情况,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做出理性和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应当说,这些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是相同或相似的。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应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二)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这些资产。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也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所以说,财务会计报告还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外部投资都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三)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风格、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与前途。管理会计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应运而生,但实际上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企业管理层可以全面、系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分析未来企业的发展前景,并可以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财务会计报告通过真实反映企业的权益结构,为处理企业和各方面的关系、考核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落实企业内部管理责任奠定了基础,也使财务会计报告成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三)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消(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五)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六)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下列各重要项目: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说明。

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和有关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重要环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等具体要求,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四、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不足

(一)财务报告系统所依据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假设的局限性。现有的部分会计核算原则和基本前提正日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成本原则的局限性、货币计量的局限性、会计主体假设的局限性、会计分期假设的局限性。

(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风险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披露的要求。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时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但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这种巨额的金融风险已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重视。但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受传统会计理论的制约,不能完全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等问题。

(三)只重视集团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的披露,不重视成员企业及分部报告的披露。不少企业不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分别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对所属单位的长期股资,也不随同母公司对提供会计报表。而与所属控股子公司之间存在巨大的关联方交易,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中都普遍存在。

(四)企业较高的负债规模有时被刻意隐藏在关联方交易和表外筹资中,不披露企业为关联方和非关联方提供的贷款担保和未决诉讼所形成的或有负债。

(五)对不履约应收款项可能形成的损失,有的企业有意不予披露或披露不充分。在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的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到期不能按约定收回,就会形成损失,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了解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所造成的影响,如果将无法收回的款项作为资产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财务报告使用者就无法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六)对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披露不充分。对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披露不充分是我国企业普通存在的问题,也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必然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风险,对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披露显得格外重要,会深刻影响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预期,并据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财务会计报告作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相关信息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