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例6篇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1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汉语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汉语热”现象,这为我国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对外汉语教学转向了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重心也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转向汉语加快“走出去”。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着诸多的新型问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与国际外语师资标准接轨,如何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等等。

“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名称不仅顺应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趋势,统筹了本硕专业名称的一致性要求,而且体现了专业定位的新姿态,扩大了专业涵盖面,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诸多课程之中,语言学概论(下文简称“语概”)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并列为其专业必修的语言类课程,而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纵观长期以来的“语概”课教学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相关辅助调查,将所发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概课的问题总结如下①。

(一)学科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相对艰涩枯燥。“语概”作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语言的共同特性。其自身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因而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就显得枯燥乏味。但由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从语言现象入手,运用语言学理论去解释相关现象,达到深入浅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现行教材没有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专业适用性不强。因为“语概”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必修课,很多院校并未对这两个专业的语概课进行区分,所用教材、授课教师甚至都是完全一致的。关于“语概”课的教材,国内先后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版本:较早的有高明凯、石安石编著的《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明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以及邢福义、崔希亮、岑运强、李宇明、胡晓研等人都编著过相关的教材。虽然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可观,但是真正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其量身定制的教材少之又少。

(三)当前“语概”教材中所使用的语料以汉语普通话、方言以及英语等外语为主,缺少民族语言的语料。本人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于国内各民族地区,讲不同的民族语言。而“语概”课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在语料的选择上应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用例,以丰富语料来源。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与举措

(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和学生类型也存在差异。着眼实际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区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有关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基础。而经过整合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语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当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应该体现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语言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在掌握人类语言结构特点、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外国人使用汉语的具体问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色,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有的放矢。

(二)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据此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首先,教材的甄选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众多纷纭的语概教材中,最新修订版的《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吸收了一部分最新的学术界观点,修正了过去陈旧的观点,体现了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的新发展,尤其是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并不完全适用。该教材没有涉及到西方语言流派的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能够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做相关的语言学铺垫。这些知识内容的完善有效地衔接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有助于融会贯通所学的主干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应当充分吸收当前语言学界的新思想,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更新了教材的内容,在对语言的宏观认识上表现为从封闭的静态系统转向了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语义方面增加了句法语义范畴(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角色,以及人称、时、指示、语气、时态等语义范畴)句子的真值问题和句义间的蕴涵、预设关系;语用方面增加了话题与说明、焦点与预设等问题。而句法语义范畴、语用范畴正成为语言学功能派和形式派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契合,能引领学生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此外,结合新的理论成果,修订版教材还对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如对汉语普通话中“日”“人”等字的声母“r”的发音描述,由浊卷舌擦音修正为清卷舌近音,国际音标也由[?]变换为[?],更加贴近真实的发音情况,也便于同国际上的语音研究接轨。《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也重新进行阐述,细致描述了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语言组合规则与文字组合规则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研究。为了突出对学术界主流思潮的引入,教材还简单展示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树形图模式,但并未对其转换生成机制进行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中,有的问题阐述不透彻、交待不清楚。比如谈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时,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先天决定论”与“后天习得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流学说,教材对于上述问题并未说明,只是一略而过。又如在当今语言学界占重要地位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教材中也没有交待其最基本的转换生成机制,在讲句子分析方法的时候,也只是摆上树形图而没有加以说明。对待类似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权衡,有所取舍。在充分吸引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适当扩充,可以通过开展小专题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语言学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再次,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根据班级学生的构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进行举例说明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事先进行准备,然后下次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民族语言“现身说法”。本人在讲授“文字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等民族的学生通过幻灯片一方面展示本民族文字的形体,向学生介绍音、形、义的结合,另一方面解释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收到了理想教学的效果。

(三)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法

关于“语概”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教师进行过探索,并且提出了诸多教学模式,有“体验式教学、启发示教学、研讨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等等。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其核心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并不是很多。本人结合切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该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方面,应当将情景式、引导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退出“主演”的位置,而应当扮演“导演”的角色。比如在教授“语言的符号性”这一问题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红绿灯、路标、乐谱、旗语”等等,进而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当学生得出这些都属于“符号”这个结论时,教师对“符号”的定义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深化问题,提出“语言”是否也属于符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思考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定义进行判断的过程,是对知识运用分析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整个归纳、演绎的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2.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侧重知识的运用。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将基本的语言学理论适当延伸,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语言类型在表达结构意义时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屈折语、黏着语都有一定程度的屈折变化,而汉语却是缺乏词形变化的孤立语,因此更依赖于词序和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有区别、有侧重地展开教学。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语概”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课堂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试讲课本内容,也可以做相关的读书报告,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语概”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综合使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使用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版的《语言学

纲要》。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2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刮起了一阵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风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快速兴起与发展,但相对于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将之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提出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适用性并论证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该研究对于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来华留学生以及全球孔子学院的学生等。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多采取听、说、读、写配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语法为主(每周8节),听、说、读为辅(每周各4节);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生词讲解、语法解析、课文精讲、练习巩固等四大步骤。由此可知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角,尤其是语法等核心课程更加突出教师的主体身份;其他辅助课程由于课型特征较易做到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主”,比如口语课的当堂对话操练等。然而由于这些练习形式都偏向于跟随教材设定机械执行,只是从形式上淡化了教师的讲解部分,未能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兴趣的下降也导致了留学生旷课、迟到、课堂走神等现象的频频发生。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两方面着手:教师应精讲精练,合理布局;学生应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本文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这一变革。

三、翻转课堂与微课

(一)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帮助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开始使用软件录制Powerpoint的操作过程和教师解说的声音,并将之上传到网络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后逐步将课前观看视频与课上作业探讨结合的模式推广到全班学生。

因此,所谓翻转课堂指的就是“翻转”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环节。知识传授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堂时间则由教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内化,由此带来师生角色、教学形式等的改变。

(二)微课概念

由翻转课堂概念可知,教学视频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又由于该教学视频起到的知识传授功能与课堂上的知识内化阶段紧密关联,它不同于以往人们熟知的公开课视频,它更强调一个知识点简明而准确的阐释。

翻转课堂中承担特殊作用的教学视频与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课程形态“微课(Micro-lecture)”具有共同特征。因此,本文探讨的正是基于该微课理念的翻转课堂模式。

所谓微课就是教师用3到10分钟时间将一个知识点借由视频形式向学习者进行简洁而准确传达的现代教学手段,这一教学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随手可得地观看学习。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是否适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

1.翻转课堂的学科适用性

针对如何运用好翻转课堂,翟雪松根据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指出物理学导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因为此类课程主要涉及专业基础性内容,入门相对简单,在学习方法上重理解和记忆,学习者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微课视频等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框架;同时这类课程具备的延展性特点又要求协作共同完成。而协作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之一。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办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收视强、效果佳的教学视频基本上集中在数学、化学、语言等基础课程,由此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用优势。

2.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特点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356.499名来华留学生;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基础阶段。

各个类型的学生学习方向、重点各有差异,但语言培训是第一堂必修课程,尤其是商务汉语来华本科生,语言基础决定了其后期商务知识提升的有效度;对于长短期汉语言来华进修生而言,基础阶段汉语的习得效率也影响到他们是否将汉语纳入终身学习计划,并影响其是否在中国研读学历课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教学有效度的提升对于我国孔子学院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多与高校合作,而孔子学院的办学也建立在中外高校合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让人误将其视作高等教育。实则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更偏向于中小学教育,准确地说是中小学语言教育。之所以多见于高校,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孔子学院学员和来华留学生的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

而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重点是课堂上汉语语言点的精讲解析和操练运用,语言点分条目式可拆分性的教学特殊性与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极具契合度。将微课形式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中,用微课将汉语语言点进行分割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汉语语言点脉络的清晰梳理和呈现,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微课“碎片化”、“短时性”等固有特征。

因此,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上述特点不仅有利于微课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与翻转课堂适用于基础学科的特征不谋而合。

(二)小班教学特点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各个类型的课程基本上都采用小班教学形式,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以下,该特点是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实施的最有利条件之一。小班教学有利于以最合理的小组数目和组员人数为基础的分组合作学习的充分实施,由此全方面开展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协作学习活动。

五、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 Piaget)。

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意义的建构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主动完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搜集并分析资料、探索并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设、思考并研究联系。

该理论在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亦强调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和学习伙伴的协作力量。翻转课堂安排学生课前自学微课内容,同时要求其完成相应测试题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等环节正是基于该理论的意义建构主张;翻转课堂中的课前小组学习和课上分组讨论环节体现了该理论的协作学习原则;而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起到合理布局、适时指导等帮助作用,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进步。

(二)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最早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容量是有限的,一次性信息存储量为5到9条,一次性信息处理量为2到3条。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语言点教学具备可拆分的特征,有利于教师依照认知负荷理论,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开展最合理的信息量布局,并控制视频时长。同时该理论指出在学习者意义建构过程中,存在信息呈现方式等外部认知负荷的干扰,因此教学设计者应直接准确地展现知识点,减少形式对于内容的干扰,提高微课的有效性。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认知负荷等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在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析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高校环境中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指出了翻转课堂在该领域的极强实用性,由此为未来翻转课堂在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大规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基金:2013年度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校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微课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量化评估体系”[项目编号:2013-k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04-10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司国东,赵玉,宋鸿陟.认知负荷视角下的移动阅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6):51-55.

[4]白迪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3):95-96.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张桂芬.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2):107-108.

[7]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8]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28-35.

[9]嵇康.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6):95-96.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3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培养问题和途径

一、汉语国际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含义界定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在当下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争议区在于“双师”是指哪两个方面,对此,有很多看法,有人认为双师型就是双证教师,即一方面拥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另一方面具有理论知识上的证书,在我看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可以定义为一方面具有对外汉语专业的相关背景,满足理论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可以是在相关机构教授过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或是在相关的机构的对外汉语系访问交流过,这样双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了。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首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以吉林师范大学的标准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文化及其交流有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就业市场的需求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接触也越来越多,全球兴起了一股汉语热,随之,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在这个大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迈出了加紧的步伐。不同于其他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师所教授的不只是语言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还扮演着文化的传递者和国家友谊的桥梁的角色,这样的定位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此外,还要有出色的教学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经得起需求的考验,要求具有双能力的学生,那么作为老师,自然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双能力了。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与火热的对外汉语热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师的培养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局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单一。

本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从校门直接到校门,只是身份从高校学生转变为高校教师,边学边教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多来自于理论,并不了解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学真正的样子。

其次,本专业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关注不足。

当下的高校教师评职晋级科研是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教师最关注的是科研,为了更早地晋职称,每个教师都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写论文、发表著作、参加课题和力争获奖上,在晋职的道路上,大家前赴后继,但是在教学环节上,往往都投入不够。

第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缺乏奖励政策

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必然要制定一套适合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

但是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没有出台很有效的刺激机制,比如在教师外派基地的支持上、经费的落实上、实践归来后的教师的重视上,考核中对于双师型教师的侧重等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这样势必抑制教师对双师型的兴趣,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首先,为教师参与到“双师型”教师行列中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

通过进修、培训、专业实践,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学历学位进修、校内职业能力培训、学校与对外汉语机构的合作培训、与国内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老带新、选派教师以对外汉语教师的身份出国培训等,不断开拓进修、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

专业教师参加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的考试,取得证书,这是双师素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可以考虑将双师型教师的经历纳入到教师考核中。

将双师型的经历纳入到教师考核体系中,双师型的经历会占用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在考核和评职中考虑到这一点,将大大减轻教师的顾虑,鼓舞更多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感兴趣,进而自愿加入进来,对参加双师培训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奖励,如经费的支持和评职晋级时算作考核的一个部分,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教师联系实践基地时给予帮助,会更好地推动教师对实践的热情,保证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芳霞,李德恩,朱霞.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析[J].前沿,2010,(11):190.

[2]王艳荣,陈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98.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 汉语言文学 教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开展这一专业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当将转变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 

后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念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即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个性发展,使人能够主动对自身以及身边环境进行改善。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显露出来。其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提问式与对话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问一答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引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思考。再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后现代教育提倡创新观念,创新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将对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总的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途径 

1.调整教学计划。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依照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灵活性与实用性,课堂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汉语言文学内容繁多复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为了将其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予以调整。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让计划适应实际教学活动,而不是让教学活动迎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特征、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2.转变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涵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小说、曲赋、散文等,单凭直白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单向的输出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汉语言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学课变的生动活泼。另外,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探究能够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教材意义。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但是却并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内容大多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文学作品与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的实际意义并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联系一起,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有效利用知识。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予以利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学生要对知识予以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投身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丰富,仅凭课堂教学难以将让学生完全了解该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需对课堂知识予以有效利用,并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三.结语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创新教育思维,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要对教材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可以对知识予以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突出了“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核心目标,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新加进一句话:“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从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大纲》到本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50多年来,在汉语拼音教学要求上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下面就这句话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汉语拼音的社会价值

汉语拼音,两千年孕育,三百年成长。一个世纪历史的积淀,成就了它的辉煌,它的诞生使中国难认、难学的“方块字”有了全球通用码。

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既体现了我国以声、韵、调分析法为汉字注音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的高度体现了与国际语音学研究成果接轨的科学态度,为汉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语言大家庭中的一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自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我国推行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亿万群众普遍掌握的一种重要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语言文字规范、新闻出版、通讯、军事、外交、少数民族文字创制、对外汉语教学等诸多领域中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我国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工作中更是弥补了汉字的不足,在众多的编码输入法中,汉语拼音输入法已经成为用户最多、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了ISO7098—1982《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使汉语拼音从我国的国家标准成为公认的国际标准;1996年我国又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GB/T16159—1996);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定,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这一切都说明汉语拼音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教育大厦的一根重要支柱,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者与汉语这门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二、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总理的指示,1958年秋季,汉语拼音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从此,汉语拼音一直被视为小学生入学后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文学习内容。

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2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都编有汉语拼音教学内容。有的把拼音主要内容安排在第一册识汉字之前;有的安排在第一册课本中间,先识字,而后学拼音;有的安排在第二册或二年级,先以耳听口授的方法识字,再学习汉语拼音,接着学习查字典。

课改十年,虽然小学依然坚持教学汉语拼音,但与持续多年的“外语热”相比,学生的拼音素养和能力出现了退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

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学生不能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达不到拼读音节的程度。据抽样调查显示,有些学校汉语拼音教过之后,不再复习巩固,回生现象严重,学生中间乱拼、错拼的现象比比皆是。个别边远乡村,受条件限制,无法教授汉语拼音,直接教学汉字。就在校学生来说,由于受“拐棍”论和“门票”论的影响,“一年学,二年扔,三年不用忘干净”的大有人在。在汉语拼音学习上,低年级优于高年级,小学生优于中学生,中学生优于大学生,留学生有的居然不会拼写自己的姓名。有些学生步入社会使用计算机,还要重新学习汉语拼音。

面对汉语拼音教学质量滑坡的现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周有光、会长苏培成,以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的十多位知名教授、研究员致信教育部,就汉语拼音教学问题提出积极建议。信中说:“我们认为,小学不仅应当从一开始就教好拼音,而且要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用它来辅助汉字,带动各科的整体教学改革,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这封来信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写信给教育部长,响应专家们的来信。

不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王均先生又发表了题为《让汉语拼音教学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文章。文章从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王均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面对国际网络时代,一定要学好拼音”,“不把拼音学好,将来会后悔不已!”

怎样加强汉语拼音教学,使汉语拼音发挥多功能的作用?十年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有了这句话:“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三、怎样在语言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

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6

一、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对本身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认知与理解,然后将相关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其次,由于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想要和外国人进行有效沟通则需要具备另一种专业技能,即外语基础。

(一)语言学基础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在语音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通话需要标准、流利,并获得国家所承认的相应的普通话证书。对外汉语教师之所以要频繁地用汉语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是因为外国学生往往厌烦汉语老师用学生的母语授课。模仿教师的发音是外国学生口语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口语水平会受到外汉语教师普通话的影响。因此只有教师的普通话标准,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发音的原因所在,并能够一针见血地对其进行纠正。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在课堂上注意运用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不应出现某些地区方言现象;在词汇方面,大多数外国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一些近义词。对外汉语教师需要辨析成千上万组近义词,同时也需要从语义、语用等方面将多义词不同的义项区分开来;在汉字方面,外国学生普遍认为汉字是最难学的内容。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就连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能很好地书写汉字,往往提笔忘字。因此为击退外国学生的恐惧心理,对外汉语教师需掌握良好的汉语词汇能力;在语法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从语法现象、语法规则等方面综合考虑语法知识的讲授,如:汉语语法的组合规则是主谓宾,而日语、韩语的语法规则则是主宾谓,这就容易造成日韩学生讲汉语时造成语序上的混乱。此外,外国学生在说汉语时往往不能恰当地使用“着、了、过”、“的、地、得”等没有实际意义虚词。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等,都需要理论知识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讲解,避免学生造出“把汉语学在课堂上”这类不通顺的句子。如果教师缺少语言学基础, 就不能对外国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且正确的解释 , 更有甚者还会误人子弟,结果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汉语老师的专业素养产生很大程度上的怀疑。因此专业理论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可在其知识储备中得以体现。

(二)外语基础

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学想要走出国门,就意味着要对汉语国际教师提出一个首要要求,即对外汉语教师的外语基础。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过多的将学生的母语作为课堂语言却不被多数外国学生所认可,在外国学生看来他们来到汉语课堂的目的是学习汉语,而不是锻炼汉语教师外语的。尽管如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本着汉语为主的前提下,其实教师的外语时常可以起到很好的辅的作用。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有时只需外语的辅助就能一点即透,这便需运用到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这样可避免教师做过多烦琐的解释,从而节省课堂时间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因为母语对目的语具有迁移作用,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外语基础,可以科学地把握语音、语法等方面的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目的语的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掌握且熟练运用外语可以保证汉语教学顺利地进行,同时有助于学生言语技能和交际技能双面发展。

二、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素养

对外汉语教师在凭借计算机技术手段教学的前提下,还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以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一)现代教育技术

如今能否操作电脑已被评定为21世纪公认的文盲标准之一了,而且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引进课堂已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譬如汉字转拼音软件、多媒体汉字卡片、“汉字房”游戏型软件等不同实用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举例来讲,汉语中有些词语可以借助ppt通过实物图画或动作演示来讲授,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地映入学生眼中,如花、车、跑等实词。再如:当教师讲解一些词汇时,可利用活用汉字拼音软件在汉字的基础上插入拼音,如:啊(ā),来帮助学生在清楚汉字读音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要想让学习者对汉语有从难到易的转变,激发其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师除了需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外,还应将新兴电子科技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就目前来看,可供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使用的软件数量少,形式单一且机械化,缺乏创新。所以若想尽可能地开发出一些较为科学的适合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的创新型软件,还需要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但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优秀教师不可替代的,所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汉语教师。

(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