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范例

汉语言

汉语言范文1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按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过程中,务必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结合目前汉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顺应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培养更多的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一、重点搞好教育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得到统一

教育理念是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教育工作实质的前提下产生的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信念。汉语言文学有四个方面的教育理念: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努力提倡协作、自主以及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对于这种指导性的纲领广大教师必须系统而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准确掌握大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理念指导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而并非在肤浅的学习过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随意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无法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素质教育也就难以顺利实施。汉语言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教学工作更加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理念,在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汉语言文学发展趋势的对策。

目前有不少教师为了适应课改的趋势,发明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创新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的观念无可厚非,然而其可行性还有待检验。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课改而随波逐流进行创新,仅仅凭着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教育理念产生较大的误解,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二、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说法众多,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涵盖了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的教学,是以言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符号性以及人文性是其辅助的特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情形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工具性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以语言作为工具,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是其关键所在,而并非应试教育中通过考试、升学,唯分数论成败,所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成绩,主要体现在考试分数的高低。教师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分数是根本,对学校而言升学率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通过教学改革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质应当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由之前有形的的表现形式转化为有着极为深刻内涵的内在无形的形式,按照这种本质上转变来制定科学可行教学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享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导向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探究式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成效非常明显。

三、确定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想,将教学法的研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运用

汉语言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文化素养

我国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其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离不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载体。

1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说,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汉语言能锻炼人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底,对于作文的写作也非常有帮助。此外,还能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学生博古通今,彰显学术修养。

2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2.1教学内容的构建是否合理

汉语言不能完全为了答题而教,要注重人文色彩、文化底蕴的熏陶,也不能远离文学属性来教汉语言文学,这样往往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利用好课堂,把人文教学放在课堂教授的首位。

2.2汉语言文学与实践是否脱节

汉语言是古代人用来交流的语言,因此,教学应该尝试让学生使用汉语言来进行交际,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也会不断的在使用中提升汉语言成绩。

2.3教学方式是否过于传统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另辟蹊径,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显然因循守旧的照本宣科,不能让学生发展出真正的汉语言学习能力,因为,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教授正确方法前,只能让学生望文生畏,产生距离感。

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策略

3.1授予方法,重在引导

教师应该将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点放在传授方法上,方法掌握了,然后再带领其深入汉语言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掌握汉语言的思维,深究汉语言的内涵,受到人文熏陶的同时,还能活化其思维和情感。

3.2强化理解,重在积累

教师应把汉语言学习当作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激活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理解、内化、迁移、运用汉语言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高频词、俗语、谚语及其用法等。因为只有积累了许多的语言形式、语词、语感,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文中的大意,更好的去进行知识的内化、迁移、活学活用等。如描述古人背井离乡,佳节思亲的诗词有很多。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该去入境体验诗词作者的心境,然后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情感进行学习,往往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学生也可以积累一些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而去学习他们刻画人物的技法,为写作打下基础。此外,汉语言在很多时候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教师在指导时应该重视人物的感受,不要用空洞的理论去分析,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给学生带来启发和感悟。

3.3打破传统,激发探究欲

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在学习时,可以将其比喻成一幅唯美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让学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游走,传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学生补充一些历史知识,让他们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带着探究欲去投入学习,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增强互动,重在生成

在汉语言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练习使用语言。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文化熏陶,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生成自己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新课改“动态生成”这一教学新观念。把教学引向互动,不但克服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互动中深入汉语言教学,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而不再是只看重结果,把教学当作一种应付考试的形式。然而,语文课堂的教学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生成,而是要从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去考量与生成。从这个角度来讲,课程设置应该在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紧扣汉语言学纲,不要太过于随意化,从而实现汉语言教学的高效化生成。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汉语言教学实践中,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为将来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该重点克服教学内容构建上的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三个问题,并选择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课程的开展应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从而增加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祥.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J].科学咨询,2013(6).

汉语言范文3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能否把学科建设好,关系到学校的建设能否登上新的台阶。学科建设无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谈起学科建设,人们自然会想到学科的内涵如何,学科的发展路向如何,以及学科建设的理论、方法、手段等问题。就汉语言研究这一学科来说,首先得考虑学科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应该具有哪些内涵?我们目前已有的学科内涵,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充实,需要改革创新;今后又该往何处发展,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在发展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讨论学科建设时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回顾汉语言学科以往走过的历程,总结一下有过什么经验和教训,或许就会发现,学科建设其实并不单纯只是学科本身的问题,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于许多内部和外部的条件,绝不是几个专业学者坐而论道,热烈讨论一番就能奏效的。从几十年来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我们深深体会到:汉语言学科的建设,的确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受到本学科以外诸多因素制约的工程。离开了各种相关条件的配合,单凭学科内的专业人员一厢情愿,冲锋陷阵,是很难把学科建设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制约我们语言学科建设的诸多外部条件中,管理部门的扶持和社会的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校长多一分关心扶持,学科多一分建设后劲

王力教授六十多年前在广州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的语言学系,正是在当时中山大学校长王星拱的大力扶持下实现的;年纪大一点的人大概还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熙教授在北京大学也曾大声呼吁应该在大学里建立语言学系,当时语言学界的同仁签名赞同的也不少。但由于未能得到相关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始终未能实现。九十年代以来,华中师范大学在邢福义教授的带领下建起了语言学系,语言学科蓬勃发展,多有突破,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要问何以这么“轻而易举”办起语言学系来?无他,领导重视,“通天”有缘也!说实在,这“通天”的条件并非每个大学、每个研究机构都能具备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随着国家的发展,全国各地高等院校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大家都还是羡慕北大。就学科建设而言,总认为北大的办学条件特别好,堪称得天独厚,容易“心想事成”。所谓条件好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一项也就是北大能够“通天”。北大作为全国“重中之重”的学校,靠近教育部,靠近中央,一举一动都在教育部的眼皮下进行,自然容易受到关注,容易得到扶持,也就容易办成一些大事,建好一些大工程。“通天”通到哪里?像北大那样可以直接通到中央,通到教育部的,为数甚少。我们不能通到中央的,也应该想方设法通到省(市),通到校长那里。无论如何,在中国目前和今后可能相当长时期内的大学制度下,任何再好的学科建设方案,如果得不到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认可,到头来可能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只有在得到领导的关注和认同,得到管理部门的扶持时,学科建设才有可能会蒸蒸日上,迅速发展。这跟我们特有的“国情”不无关系。在这方面,暨南大学的汉语方言学科,在它二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就曾经历过不少曲折,出现过险情,近几年来又起死回生,重新踏上振兴之路,当下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进。其间潮起潮落,直接印证着大学领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社会语言生活,寻求社会支持

语言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应用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因此,语言研究必须与语言实践相结合;语言研究必须为语言应用服务,为群众的语言生活服务。这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汉语言学科,有着贴近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应用的优越条件,在学科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用好这一条件,在学科建设配合社会需要、发挥社会效益方面下足功夫。只要能够做到使这个学科在社会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就一定会大力支持我们的学科建设。从事汉语言学科工作的专业人士,在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必然会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即使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也不至于求助无门,干着急干发愁了。拿广东来说,长期以来,拥有两三百个语言专业会员的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在学会工作中经常强调作为广东的语言专业人员,每个人在做好自身教学科研,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关心、支持社会语言应用工作。为此,广东省语言学会的会员,都乐于和省市语委办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的职能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争取能为当地的社会语言工作做点事。学会也经常组织、推荐省内的语言专业人士参加各种贯彻、落实国家语文政策的工作,主动协助省、市语委办开展各项社会语文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牢牢树立起语言研究为语言应用服务的专业指导思想,使学科更能够充满活力,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省、市语委办对我们积极参与社会语文工作深为赞赏。每当他们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需要我们语言专业人士参与效劳时,大都能做到随请随到。专业人员能和职能部门紧密合作,社会认同我们汉语言学科在社会上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自然也就乐于支持语言学科的发展,乐于帮助我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再如,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对方言的研究不只是限于纯粹的学术理论研究。现在中心的一批年轻人就很有开拓精神,以社会上广大群众对语言资源的应用需求为突破口,开展粤、客、闽三大方言的应用研究,服务社会。比如,粤方言是海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汉语方言,南下广东的人们,很希望能够学会广州话,了解岭南文化,融入广东的社会生活。不少去北美留学的学生,也都希望学会广州话,融入当地的华人华侨社会。因此,方言研究中心在方言资源库的建设、方言现代化等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与社会上的公司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语言技术研发。这样就容易获得社会的支持,实现产学研结合。因此,一旦形成“社会需要汉语言学科效力,汉语言学科需要社会支持”的互动局面,我们学科的建设就不愁得不到社会的给力了。总之,作为汉语言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社会的支持,是需要我们用积极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积极为群众的语言生活服务的实际行动去换取得来的。

着力解决语言学科自身发展的问题

前面谈到领导的扶持和社会的支持对于汉语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外部条件。但是,事在人为,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在着力争取好外部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握时机,对准方向,拼搏进取,才有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说实在,要建设起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而又能够充满活力的汉语言学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探讨,合理解决。这里面既有理论、路向的问题,也有内涵、体制的问题。只有把学科建设可能接触到的问题全都端出来,研究好,解决好,才有把握可以把汉语言学科建设好,使之成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充满学术魅力的人文社会学科。这里仅就路向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承传与创新

我们认为,当前汉语言学科的建设。应该坚持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只有一方面继承传统语文学丰富的遗产,一方面跟进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趋势,把传统语文学的优良学风和现代语言科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够建立起既充分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又不脱离现代语言科学轨道的汉语言学科。我国传统语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由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大板块组成的中国语文学,也就是所谓的“小学”,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今天这三大学问在我国语言学的舞台上理应继续扮演它重要的角色,让传统“小学”的研究,在当今汉语言学的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建设起一门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汉语言学科,不在传承我国传统语文学上大做文章,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具有现论、方法的语言科学,在国际学术界早已被公认为一门能够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学科,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不断产生,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热闹,这一切当然都是我国传统语文学所无法涵盖的。处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者,对于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趋势,决不能不闻不问,死抱着传统语文学的“三大块”而不愿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越雷池一步,这当然不是与时俱进的正确态度。我们始终不能无视以下的现实:自从现代意义的语言科学在我国出现以来,一直都和传统的中国语文学存在着承传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曾经有个别接受了现代语言学熏陶的人,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以至于把两者对立起来,错认为它们是南辕北辙,难以兼容。以为要建立现代意义的汉语言科学,要深入开展现代和古代汉语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语方言的研究,非把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完全撇开,束之高阁不可。事实证明,以这样的认识来建设我国现代的汉语言科学,难免脱离汉语言文字研究发展的实际,也背离我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主旋律。毋庸置疑,以汉语为载体的现代中国语言学,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应该具有中国的特色,应该一方面充分珍惜和利用前辈学者为我们留传下来的大量学术财富;一方面也充分吸收现代语言科学的新鲜养料,在承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创建起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汉语言学科来!总而言之,认真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紧记“没有传统就谈不上创新”的道理,只要我们始终沿着让传统语文学和现代语言学紧密结合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汉语言学科就必然会在可持续发展的大道上得到健康的、稳步的发展。

(二)语言研究与语言应用

汉语言范文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面对这样一种大的转变,一些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必定要进行大的调整,必定要尽快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中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

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三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改革和建设稳步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转变观念,突破陈规,从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既充分注重深厚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认真考虑某些应用技能模块课程的安排;还要有对更高层次深造有切实帮助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本专业学生完成“在学习中研究”和“在研究中学习”的思维转换。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既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益处,也能使学生素质有明显的改观,对于树立人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在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p#分页标题#e#

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未来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将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提高计算机能力以应对办公自动化、交际信息化、影像化的时代特征。当然,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把握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追求应用性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其自身特色。本专业的许多基础课看似只能陶冶情操,在未来工作中少有实际功用,但正是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理性的提升,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导向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以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板块构成,同时开设相关的应用模块。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等。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辐射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辐射课是与专业相配合的一些选修课以及对就业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秘书概论、公关礼仪、新闻采编、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考研、就业意向有侧重地进行选修。实践课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职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活动。这样以专业核心课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基础支持,以专业辐射课带动、促进专业的改革。拓展专业口径,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我调适,自我发展,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掌握实际技能,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汉语言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化;传播

新媒体的产生给汉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便捷与智能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在现代社会普及应用,进一步打破人们的社会生活、学习教育、工作交际、娱乐消遣的原有方式和关系规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作为通用媒介,汉语言文化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伴随众多自媒体平台推广使用,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度更甚从前,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日渐能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沟通与交流,帮助人们增强学习运用汉语言文化的自主性,突显了人们的汉语言文化学习,增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人文情怀。同时新媒体网络也给汉语言文化发展带来挑战,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许多不规范的应用给汉语言文化的发展造成阻碍。

一、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汉语言文化发展面临挑战

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伴随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会遭遇许多状况。现代汉语及其文化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变化。其中有自然流变的影响,汉语言因此在整体的发展上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情况;也有人为改革促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汉语言的规范化行为,这些规范行为在促进汉语言发展方面不可能是十分顺利的,需要我们重视和把握好相关的工作环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国人传承发扬汉语言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以汉语言与其他国家的语言作融合使用,达到良好沟通交流的效果。

(二)汉语言应用能力待增强

增强汉语言应用能力,是一个民族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大课题。它是汉族乃至于中华民族经过很长一段时期,付诸很大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工程。新媒体时代中,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传播汉语言文化的形势也有所改善,但真正掌握应用汉语言的能力还不够强。应着重检视的主要问题有:人们正确应用汉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意识比较淡薄、汉语言书写能力普遍较弱、汉语言应用的不规范程度相当严重等等。还有英语的推崇,使英语成为社会工作、学校考试、教学的强压科目,其势头大大盖过汉语言,加之我们较长时间施行的考试体制衍生了应试式的汉语言教学,这种教学重在模仿,缺乏实践的意义,成为当代汉语言应用能力无法增强的关键性原因。

(三)新时代适应性不够

新时代的社会因素对包含语言文字在内的文化发展影响甚大。社会转型的形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的加速,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学习思想、生活观念和工作意识等。推广普通话,简化繁体字,有利于全面贯彻国民教育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逐渐成就现代新文化,但也因此丧失了一些地方特色语种,忽略了一些汉语言人文性特征的直观表达形式。科技异常发达,许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手机、影视、电子读物等技术日新月异,已经不知不觉中转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模式和面貌,作为我们交际工具和理论、实践形式的汉语言文化更是首当其冲。工作、生活语言的使用失范,网络用语对汉语言的颠覆,文学、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庸俗化,广告、宣传语言的胡用乱改等不良现象充斥着现代汉语言应用的众多方面,令人堪忧。

(四)外来文化的冲击作用

西方语言、西方文化的进入,必然冲击汉语言、中华文化的发展。西方的语言讲究体系,重视结构,有很强的形式构建作用,与汉语言人文精神传统差别较大。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汉语言的习用自然也受到以英语为代表的外来语种极大的冲击作用。在中国大开放和国际化的今天,学习英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我们务必要警惕西方一些国家用语言文化、科学技术等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文化和平演变”,坚持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汉语言交际和传播的重要作用,充分把握汉语学习和使用,以便很好地用于整合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有助于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

二、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化传播举措

(一)增强汉语言习用意识

须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缺乏民族性的文化景象都不可能在世界上长存,语言习用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书报刊、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领会汉语言习用的意义与作用;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规范使用汉语言的意识,营造汉语言习用的社会环境,推动学好汉语言及其文化为重要内容的科学知识,形成全民族习用汉语言的良好风气和习惯。当前,无论是中华民族复兴工程,还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工作,都需要强大的国民力量以作推动。国民力量的根本在于包括思维、语言在内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汉语言体系发展

国际化社会背景下,汉语言的发展须以科学的思想观念作指导,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适时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建设工作,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学科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创新发展学科体系。首先,要注重加强汉语言学科建设,尤其是汉语言应用理论研究。但凡语言学科,无法避免语言表达形式与应用的问题,今后的汉语言学科建设,还得考虑对外语种的沟通交流情形;其次,汉语言极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我们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要着重素质培育和技能提高的协调,即在注重汉语言交际应用功用的同时,兼顾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最后,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人文科学快速发展之际,作为人文科学中基础性的学科,语言学(汉语言)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更是可以为众多学科的壮大与发展增强载体的展现力。

(三)重视汉语言文化教学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三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家人汉语言使用的言传身教往往会对子女的语言学习产生最为根本的影响,国民汉语言习用的首责在此。再者,应突出学校教育作用,高要求严标准实施汉语言规范性教学,大力落实掌握汉语言理论知识和汉语言实践使用的任务,增强青少年在网络机器、电子设备等新型书写工具上正确使用汉语言的能力,提高青少年习用汉语言的效果,以能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能动性,利用自身行业、专业优势如影视、广播、广告、作家、编辑、书法、印刻等,为汉语言习用工作尽力尽职,以至形成社会化习用汉语言的新风貌新气象。

(四)规范汉语言文化行为

促进汉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汉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新媒体时展的趋势。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以助于规范国民应用汉语言的行为:制定网络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的权威性保障汉语言应用的规范化,强令制止汉语言应用错误行为;确定统一的汉语言标准,为汉语言规范应用创设重要依据,以便减少汉语言应用误区,利于国民形成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强化国民汉语言应用的改错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督改汉语言应用中出现的错误;全面提高国民汉语言的书写能力,不断地提高国民汉语言的应用水平;端庄态度,用好网络语言,遏制背离传统的网络用语颠覆汉语言的行为。

三、国际化视域下的汉语言文化推广

(一)增强汉语言文化传播推广意识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英、法、德、日、韩等许多国家都出现学习汉语言的热潮。他们纷纷设计中文专业、撰写教学计划、开设专门课程、组织考试、举办学习培训班。“学汉语言、用汉语”的活动日益风靡全球。汉语成为众多地区、国家人们的习用选择。我们向世界人民传播汉语言文化,要用汉语言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文化”,尽量使汉语言文化能够散发奇特的光彩和魅力。同时,科学传播、发展汉语言文化,也将会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甚至是世界文化建设作重要的贡献。

(二)突显汉语言文化主体地位

中国走向国际化,需要对外沟通交流,外语语种的习用显得必要,但属母语的汉语言应该是第一位的。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汉语言的习用不仅是彼此交流的手段,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它们是形质、表里的密切关系。在国家层面上,务必要重视汉语言的习用问题,要根据国情民情制定相应的习用汉语言的国家政策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维系中华民族存在、发展的纽带作用,极大地减少、消除各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促进民族发展、社会和谐;同时,可以通过汉语言文化本身的动态发展,强化对外沟通交流功能,着实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中国语言文化感召力,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国际化进程。

(三)开阔汉语言文化传播局面

汉语言范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文素养;意义;策略

结合近年来我国相关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工作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汉语言应用技能,继而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选聘标准更加严格,不但要求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对人才的实践能力等专业素养提出严格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想要在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必然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能力等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其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且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文学知识,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大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在人文情怀的积极作用下,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使其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磨难和挫折。目前,怎样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已经成为各级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有效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首先教师应加强自我提升,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改善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知识、思想、能力等的生成与提升。教师应及时转换自身教学工作理念,改变传统教条主义的教学思维,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使其乐于自发地进行知识学习与深入探究,从根本上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定期对自身教学工作情况展开阶段性分析,做好教学工作的调整与完善,利用闲暇时间阅读更多汉语言文学材料以及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丰富自身基础知识,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展开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素材。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专项学习与培训,使其有更多机会进行学术的交流和探讨,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教育学家深入学校进行演讲,使教师能够接触、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始终保持教学技术的先进性水平,更好地担当汉语言文学课堂中的参与者、引导者以及实践者,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发展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都一直采用传统的教条主义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性地接受学习,很多知识只能依靠做课堂笔记然后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挥,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深入落实,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步显露,对此,教师应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下增强人文素养,为将来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创设人文素养的培育环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自身做好及时点评、引导与鼓励,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认知及行为方面的偏差,降低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内容中涉及人文素养的知识进行科学授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丰富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层次,充分保证课堂学习中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确保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融会贯通,保证人文素养的培养效果。相比其他学科,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容易陷入讲解误区,若未能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阻力。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当环节加入趣味性人文元素,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在相对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该学科的基础教学目标以及人文素养培育目标[1]。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扩展

为了能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展,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优质汉语言文学作品,并在对这些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汉语言文化审美能力之间的有效联动,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现阶段各地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并未真正地结合具体教学活动及实践内容实施授课。这种情况虽可以向学生输出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无法保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推入瓶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扩展,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情况及实际学习状态等科学规划教学流程,可以使学生借助多元化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方式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真正意义,并且深入了解自身发展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自身授课流于形式而不能全面发挥其实际效用[2]。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时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内容,而此时教师则应注意为其提供科学指导,使其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分析,最终掌握该部分内容的实际意义。此后,教师还需根据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进行知识的讲解,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想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对于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首先应强化自身对课堂秩序的管理,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意扰乱教学秩序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短时间的专业知识比拼比赛,使其可以在趣味环境下培养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五)完善情感教育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与培养和情感教学之间实际上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环节增设情感引导内容,有效地指引学生冲破自身的精神偏执范围,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相对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但是却很难真正地到达学生的内心。为了能够提高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效果,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精神及情感状态的观察,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如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着重关注那些在性格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并采取有效的关照措施,让其能够正常进行学习,并建立合理的认知观念。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班级内部学生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并有利于他们的人文素养培育,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六)引入热点实例纠正学生偏差观点

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触有限,可以说身心均处于发展阶段,若未给与科学的指导,那么学生很容易放弃学习,此时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无从开始。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人生观表现,对其偏差观点进行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学生对其接触的外界信息进行全面梳理,防止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袭而造成认知偏差问题。为进一步强化人文素养培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学习内容适当融入热点性事件实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其人文素养[3]。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对外界流入信息的本质进行深入了解,防止今后再次受到误导,帮助学生丰富社会认知经验。

(七)加强道德教育体系建设

人文素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较为密切,在课堂中,教师应当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让他们能够明确事物正确与否,并完善行动体系,避免出现认知偏差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历史的著名道德故事进行人文素养培育讲解,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并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效果,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表扬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使其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进一步强化道德模范效果,实现良好的培育目标[4]。

(八)组织实践活动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育时,教师可以在课上与课下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或动嘴的方式,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认知,进一步提高整体应用能力。同时,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与情感能力培养,能够丰富他们的社会认知,避免其在进入工作后出现不适应的问题,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环境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未来人生价值。对此,教师应做好自身教学工作的调整与创新,从多方面入手,在保证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黎檬.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融合教学[J].汉字文化,2020(12):28-29.

[2]包盈.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素养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0):73-74.

[3]刘洁絮.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结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9):176-177.

汉语言范文7

 

一、孔子“诗教”理论与诗学研究   广义的诗教指以孔子为主导的儒家学派进行的评诗、论诗,即结合各时代所赋予的特定人文环境而作出自己的评述,继而达到广为传播、教育后人的目的。汉代《毛诗序》、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著作大都沿袭了孔子的诗论。诗教是一个历史概念,其着眼点和文本含义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更新的。例如,春秋时期四教为诗教之重,而秦汉之际“温柔敦厚”成为诗教的核心理论。撇开诗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范而不校”的政治心理服务功能,孔子诗教理论中含蓄、委婉的文字表述和艺术审美追求是几经传承、历久弥新的。孔子的“兴”“观”“群”“怨”从文学接受和研读的角度,系统、综合地总结和阐发了诗歌的特质,极其自然地牵涉到汉语言文学“艺术—审美”的特性,其中贯穿辩证的思维智慧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研究诗歌中汉语言文字提供了方向和典范,也引导着中国诗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诗教”理论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一)引领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思想性、艺术性并重   孔子在开创“诗教”先河之始,首要工作是进行诗歌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最后成就了著名的《诗三百》,可谓“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诗经》的思想性在于完全排他的儒家礼教思想,即“取可施于礼义,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与“思无邪”。孔子认为,高度评价意义中的诗在思想性方面应思想纯正、感情真实,使读者感同身受。这种“取可施于礼义”的选诗方法目的在于使儒家义理深入人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伦理纲常和名教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时应立足其儒家思想的受感染度,探究其丰厚的人文精神。   《诗经》的艺术性则表现在诗歌所具备的典范表现形式和集合感染力上,是被“诗教”理论奉为经典的诗学教典。《诗经》是中国古代口头文书向书写文书转变的第一部诗集,毋庸置疑,它吸收了中国民歌的优良品性,加上必要的艺术加工,提炼成最简洁、生动的艺术语言。它与乐曲密不可分,蕴涵和谐的韵律和灵活多变的音调交替,读时朗朗上口、重章叠韵、铿锵悦耳,是艺术性极高的优美抒情诗。   我们在当代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特别是对诗歌语言的研究中完全可以继承这一考量标准,树立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评价体系。避免片面地强调“思想好”,而将一些语言幼稚或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捧上文学研究的高位。好的文学作品应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思想使命,也应像《诗经》一样具有经典的文字艺术和语言魅力。   (二)点播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精髓———古典诗歌的意境生成   明代文学家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有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可见,中国古典诗歌历来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之说一直是诗论家们孜孜不倦的审美话题。   传统的诗歌语言研究大多着眼于汉字起源、文本意思、仄平音调以及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中心思想,反而忽视了读者最直观感受到的意境之美。探究、评断诗文的意境高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难题,笔者认为,可参考童庆炳先生的综合见解,大致归纳为六种言说:“境生象外说”“情景交融说”“诗画一体说”“哲学意蕴说”“生气远出说”以及“对话交流说”。情与景是诗歌意境生成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元素。诗歌意境的核心内涵恰恰是“情”与“景”“虚”与“实”的相生相系,可以说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诗歌意境的结构特征。   分析、研究、评论一首诗时,如果其单纯言情而不借助任何景物抒发,便显得直白浅露;若只专注于描摹景物而忽视真情实感,又会显得辞藻堆砌。   用沈雄《古今词话》中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情与景的精髓———“单情则露,独景则滞”。可见,有情无景或有景无情的诗作都不能算佳品,缺乏较高的艺术生命。然而,一首诗写了情、写了景,也未必就能产生意境,成为上上之作。意境的表现特征是心与物、情与景的融会、和谐与统一,这与中国古代阴阳调和的道家思想类似,也是古代诗评家在谈论诗歌品读和创作时的引领思想。《四溟诗话》中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成诗。”《诗格》则曰:“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   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可见情与景达到相兼相惬、相互应和,才能产生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也是我们评论诗文作品的精髓所在。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层次———传承中华文化魅力   以诗教的经典《诗经》为例,研究文学作品的文化魅力可从有形的文字角度入手。《周礼》有言:“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又曰“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可见“六义”的文字溯源是研究诗文的根本出发点,从中我们可以探究到中国农耕文明所赋予我们祖先特殊的礼物———神话和宗教的精神支撑。   文学来源于生活,《诗经》的文字充满了自然朴素的民歌风貌和农耕实践的“经验”,其文本蕴涵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是作品被奉为经典、大加推崇的重要因素。诗文中内容丰富,婚恋、丧葬、民俗等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面貌,唱响了各阶层人民的心声,其“民本”思想不言而喻。黑格尔认为:“史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整体表现,会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笔者认为,《诗经》就是这样一座蕴涵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宝库,其中的每一首诗都刻画了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真实风貌,参观者可以看到各色人物生动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活动。因此,当代学者对汉语言文化的研究,可以文本文字为契机,却不拘泥于有形的表述和描写,进一步升华层次,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承功能和价值。#p#分页标题#e#   三、文学研究中“经典”的认定类型与文化价值   (一)文学经典的认定角度   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对文学经典的研讨。它作为文学创作与评判的标准范本,是构建文学研究和评论体系的基准,除此之外,通过对大量经典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发掘文学史的事实,梳理文学历史的演变过程,探究整个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认识、阐释和评价的焦点。总而言之,对经典著作本身进行辨析和思考是当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认定经典,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考量:第一,在当时最有影响的作品。一个作品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中,它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能产生了影响一个时期的效果,以至于后来者不能完全避开它的存在来言述当时的文学事实,即经典在当时起到引领创作潮流的作用。   第二,在今天最有影响的作品。这个“今天”是变化的、能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迁的。   在当时不一定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很可能在后来成为文学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名篇,在当时属于文学的边缘文体,而如今却炙手可热。又如陶渊明在形式主义文风盛行的晋代显得不合时宜,其后却深受推崇。   第三,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某些作品因其巨大的文学价值而获得了文学史的里程碑意义,具有某种超越具体时代的开创性和持久的影响力。例如胡适创作的《尝试集》,开创了中国新诗的风格和局面,对后来的文学影响深远。   经典之作,究其最初成因可能不尽相同,创作背景、思想艺术特色也可能各有轩轾,但它们的共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典之作一定包含一种可以超越具体时代背景而覆盖到后代的超时性,超越具体描写内容和主题,涵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普遍意义。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也比较独特。经典作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在民族历史中代代相传,不仅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思想上所取得的不朽成就,也对各个时代成员的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在今天这个西方思潮盛行的消费社会里,更需要重提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经典的研究和解读能够维护人类的纯真、完美和进步,带来灵性、激情和希望,促进人类深层心理、精神结构和积极人性的发展与完善。

汉语言范文8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我国具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正迈入向高水平民办高校发展的阶段。作为独立学院,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水平发展。作为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学科特色建设和“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出专业特色,才能提升专业竞争力,赢得发展先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及独立学院专业改革

(一)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文科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个传统人文学科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性”应该围绕哪些因素建设起来?如何建设?在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明确认识。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类:一是重点院校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二是师范类院校以教育职业和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培养模式。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为主,增加教育类专业课程,实现面向教育职业岗位的目标,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职业走向排列,比较分散。三是高职类院校以窄知识、宽技能为指导的技能特色培养模式。

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置更多层面的学科应用型课程,比如文秘方向的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一些行业设置技能课程,比较单一。四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既有本科层次办学的理论基础课,又突出应用型和有较强市场适应性的复合型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体现在知识面的杂多而非能力的全面发展。前三类培养计划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社会需求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摹本来借鉴,原因有三:

一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服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性质上来说,独立学院是公办民营性质,其经费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院校,不具有品牌优势、层级优势、国家配套资金投入优势等,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看它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学思想,甚至不能完全照搬国有院校的培养思路,必须有更加鲜明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否则将会在就业市场中失去话语权。

二是学生群体素质落差大,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是介于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之间作为三本院校录取的,生源素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源的基础知识面和自主学习、综合创新能力处于中等,但单方面却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的社会实践意愿,在动手实践方面有着相对优越的潜能。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相对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支持。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知”向“能”转化方面快速提升。

三是专业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独立学院培养面向市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充分发掘文科基础专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断改革思路,自主调整培养计划中各板块的比重,灵活主动地在人才管理上建设学科,大力发展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才能维持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可能延续其他高校中此学科发展的模式和培养思路,必须找到面向市场的专业生长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近5届毕业生做了追踪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在教育、出版、传媒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文字写作工作的学生占85%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写作能力仍然是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文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以熟练的技术性人才为主。市场需要熟练工,但许多学生却只能是合格工,不能在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快速融入。汉语言专业教育中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比较薄弱,这对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个软肋。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目标指向

与此同时,近五年来的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实例,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向。

其一,课外实践向专长能力发展,有效提升就业层次。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能力,这不是靠理论学习而是要大量集中的专长化训练才能提高。实践证明,专长集训这种做法效果良好。曾经有一位计算机专业选修《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生,选择了“人物采访”和“深度报导”两个写作方向,坚持两年课外写作训练,最终依靠过硬的写作基本功成功就职上海一家外企。一个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能够从实践能力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高层次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何不可呢?如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这个学生的成功经验大面积推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类能力中获得长期的专门训练,这将会产生良好的集体效益,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应对力大有裨益。

其二,应用性能力面向职业进行训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实践自觉性。比如,以前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大都是自主实习,专业实践和实习活动有没有实效,效果如何,都比较模糊。如果我们能将课外实践规划起来,面向一定职业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形成指导教师与学生单独结对的方式去管理,那会大大提升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我们有一位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与很多重点大学学生同台竞技一家媒体记者职位时,以熟练的新闻编写技能脱颖而出,顺利签约。其之所以能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得益于在老师引导下朝记者这个职业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两年多时间,她从零学起到最终能独立完成记者的相关工作,得益于课外实践训练过程从未间断。这个实例说明,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基础知识差并不是制约人才质量的原因,关键是学生的潜能有没有被明确的学习目标所激发,能不能持之以恒完成预定职业目标所必需的实践训练。能力训练需要有目标才会有持久的实践动力,有动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实践练习,这样,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就业市场上,拥有非常熟练的职业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专、精、尖的要求。所以,汉语言专业的特色建设一定要依靠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目标性”和“职业性”这两个关键点,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专,以能立身。#p#分页标题#e#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

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明确意见:“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思路,也应该从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角度出发,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1.树立专才教育的理念,强化专业的应用性能力。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和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背景相比,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相对比较弱,不可能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纵深发展,但却有足够的能力和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个别发展点上做到集中提高。质变源自于量变,比如学生可以在文学创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新闻文体写作、宣传编辑写作等具体的技能性写作领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类别,集中精力将某些类别的写作知识和实践能力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专长。专长教育,是短时期里集中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所可能达到的最有操作性的应用性能力培养途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高水平建设阶段能体现出专业特色的一个亮点。

2.突出以写作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1]。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要依靠实力和特色生存,人才培养理念就必须转到以质量提升求发展的思路上来,而质量的提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外,还要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以第一个基本核心能力为龙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上,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抓手,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技能意识。教改项目也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指向实践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唤起,由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点的研究中。通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写作“熟练技能工”,主动适应市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以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实现人才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创新能力提升。基础学科专业要真的适应“需求导向”的发展趋势,必须克服同质化倾向,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综合性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根本,探索具体的能力培养载体,使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基础知识,打破知识边界,吸收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框架上的综合化培养。比如,目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是孤立讲授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是相对分散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以写作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为纽带,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把文学理论和文史类课程知识,融合在对当代文艺现象的评论写作中,把文秘类知识和管理、新闻、法律等类似的课程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融合在新闻文体、法律文书和管理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中,使课堂学习和课外能力提升紧密联系,每一个课程群落就能形成一类写作能力集训地,使原来独立的课程体系在主题明确的实践环节,得到融合和协同作用,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使能力培养过程有规划有目标的开展。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课外实践是自主实践,缺乏长久的动力和计划,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随意和短期的,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坚持下去,由于缺乏教师指导和制度规定,实践没有系统性,这样的个体自主实践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收效甚微。为了切实提高实践训练的效果,我们力求实践能力综合提升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某些行业关联,形成实践环节管理制度,包括写作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考核目标、写作方向、教师指导制度等等,引导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课外实践有系统的认识。比如,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和汉语言专业相对适合的一些行业,将写作实践的内容设置了文学创作、新闻传媒、文秘管理、编辑与宣传四个能力训练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版块,确定自己课外实践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在某个写作能力板块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校外实践的一系列锻炼,最后成为某个行业的技术熟练工。实践过程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活动组织和实施计划、实践能力训练的考核指标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束了以往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自主性、盲目性和短期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系统实践训练中集体提升。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在对以上专业发展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建设具体思路,那就是以写作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分流、专任教师负责带队为有效手段,以阶段性能力目标和长远职业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长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加大了写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做到前后连贯,保证每个学生在至少一个领域的写作技能上,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快手、老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写作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他们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凭借过硬的动手能力立足发展。

1.实践能力提升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适应社会需要”,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已面临萎缩,如果不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实现质的突破,快速凝聚自己的专业特色,势必会影响其生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在人才培养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只有整合资源,集中时间和所有教育资源在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才可能不被市场淘汰。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本质不是通才教育,而是专长教育,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兴趣,然后帮助学生把这个兴趣无限放大,最终成就特长和专才。鉴于此,我们把写作实践训练的内容实行版块化设置,使能力“专长”面向“文学创作”、“新闻传播”、“文秘写作”、“编辑出版”四大就业领域,有的放矢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天分和兴趣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最有可能成为专长的方向上多下点功夫,以点带面提高综合能力。比如“文学创作”这个版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对于有相当文学创作经验和基础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在6个学期中,写作出或者发表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刊物和其他媒体公开发表,并结集出版,既可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又能在客观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鼓励一部分人先走出校门,依靠文学创作活动获取一定的社会收益,以点带面,从而激励一大批学生将课外时间用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上,全面带动学风、教风和教学研究活动。因此,通过实践内容版块化设置,巩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四个基本就业面,且整合了有限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技能性以及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实践教学重点在于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作为三本招生,其生源相对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且专业知识面相对较狭隘,如果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课外学习的目标就会比较迷惘,以至于实践训练很难有长久的动力,所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写作能力和某些行业、职业知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的关键。我们根据大学生课外实践的特点,采用导师负责制的指导方式,让学生摹拟就业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面向社会行业的具体问题,踏踏实实进行一些锻炼,最终实现学校的实践指导与解决社会行业的实际问题联合起来的协同教育,在实践环节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赋予学生走向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选择“新闻传播”版块的学生,可以在基本新闻从业能力训练成熟后,用一年或更长时间,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新闻或传媒机构挂职,实现其从基础能力到就业能力甚至是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的职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让校内和校外协同教育,共同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水平发展,反过来也促使专业教学内容面向市场的改革和扩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