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特征范例6篇

体育产业的特征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in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SONG Ya-wei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 visiting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it conclud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feasibility of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in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lated analysis, it conclud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orrelation of each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rating index and finally concludes that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feasibility of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in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location advantages,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宋亚伟(1979―),男,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产业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B890250

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逐步进入起飞阶段,开始由体育部门走向社会,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体育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发展趋势,部分区域集群态势已经形成,区域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该行业指明了一条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河南省体育产业相对落后,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陆续成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下,河南省体育产业要紧密结合两个战略中明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以该区域“中原城市群”为重点,制定“赶超战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探讨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中各城市从事体育产业的体育官员,体育企业(实体企业和服务企业)中的相关人员以及从事体育产业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有关产业集群、体育产业集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产业集群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对、总结,试图找出影响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阅读相关权威人士的理论研究成果,做好记录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相关思考,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2􀆰2走访调查法

本文对中原城市群1个省管市8个省辖市体育局和体育产业相对较为发达的部分县级市,如登封市体育局的体育官员,对关于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2􀆰3问卷调查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走访调查结果,结合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得出影响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因子,借此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规范成问卷。利用河南省2010年体育产业工作会议给相关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有效问卷183,有效回收率91􀆰5%。

1􀆰2􀆰4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为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可行性提供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产业集群的界定

体育产业集群不是体育企业的简单集聚,它具有明显的地理集聚性特征、专业化特征、创新性特征和根植性特征等,是体育企业与相关机构(如运动用品生产商和批发商、媒体、运动设施设计与建造商、当地政府和服务设施提供者等)通过经济利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体现的是规模经济,改善的是体育产业的分工与专业化〔1〕。

本文认为体育产业集群是一种生产网络,在网络内大量生产相同或者相关体育产品(体育物质产品或体育服务产品)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通过共享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共同面对市场环境以达到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式。

2􀆰2中原城市群的界定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四周100km2以内,东西方向分别以开封、洛阳为支撑,南北方向分别由许昌、漯河、平顶山、新乡、焦作和济源组成。形成了典型的城镇密集、土地面积辽阔、人口密度适中、交通快速的中原地区1小时经济圈〔2〕。

2􀆰3问卷的基本信息

2􀆰3􀆰1问卷调查人员基本信息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年龄在31岁以上的比例为45􀆰4%,从事体育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的比例为42􀆰6%,说明调查对象较为熟悉中原城市群地区体育产业的现状。政府体育部门人员比例为18􀆰5%,且主要从事体育产业工作,或是分管体育产业的领导,对体育产业政策较为清晰,对体育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体育企业人员比例为58􀆰0%,说明调查基本具有普遍性,拥有较为丰富的体育产业工作经验,符合调研要求。

2􀆰3􀆰2问卷内容的基本信息

问卷采用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填空题,主要是了解体育产业内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二是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的判断题,主要是针对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做定量的判断和评价,表示被调查者对作者所描述问题的赞同程度。

通过文献研究和走访调查结果分析,结合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体育实际发展情况,提炼出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可行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规范成问卷。共涉及20个指标,对20个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所得出的因子成为显性因子。

对问卷通过Cronbach信度监测,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81(表2),说明所使用的数据具有非常好的信度。

对问卷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KMO的值为0􀆰788,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各变量之间并非独立,取值是有关的。

2􀆰4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4),经旋转后获得3个因子,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6􀆰27%,涵盖了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这3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分别记作A、B、C。

表5为所提取因子的因子负荷矩阵,因子负荷矩阵主要反映各个变量的差异是由哪些因子,一般淘汰的是同时在两个因子的负载都比较高的。根据负载值大于0􀆰5的标准,整理出3大影响因子包含的各个变量,依据各个因子包含的变量对这些公共因子进行命名,公因子A包括:该地区吸引外商的投资发展本地体育产业、该地区体育企业的管理理念先进、该地区体育与相关行业联系密切、该地区体育中介职能作用明显、该地区体育硬件设施完善、该地区体育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根据所含内容,我们将其归纳为“产业特征因子”。公因子B包括:该地区财政对体育财政投入力度较大、该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该地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充裕、该地区GDP总量相对较高,根据所含内容,我们将其归纳为“政府行为因子”。公因子C包括:该地区体育资源丰富、该地区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根据所含内容,我们将其归纳为“区位优势因子”。

2􀆰5体育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5􀆰1产业特征因子与其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产业特征因子(A)与其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见表6),6个评价指标与产业特征因子的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a1>a2>a3>a4>a5>a6,其中该地区吸引外商的投资发展本地体育产业(a1),该地区体育企业的管理上理念先进(a2),该地区体育与相关行业联系密切(a3),该地区体育中介职能作用明显(a4)与产业特征因子相关性达0􀆰75以上,相关程度相对较高。可见,产业特征对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关注以上四个内容,对促进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的有效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2􀆰5􀆰2政府行为因子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从政府行为因子(B)与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见表7),4个评价指标与政府行为因子的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b1>b2>b3>b4>。该地区财政对体育财政投入力度较大(b1),该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b2)和该地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充裕(b3)与政府行为因子相关性达0􀆰70以上,相关程度较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行为对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性影响主要通过这三个指标去渗透。

2􀆰5􀆰3区位因素因子与其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从区位因素因子(C)与其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见表8),该地区体育资源丰富(c1)和该地区交通便利通讯发达(c2)与政府行为因子的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说明这两个指标在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5􀆰4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评价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主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从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评价指标(D)与其影响因素主因子的相关系数可得出(见表9):3个影响因子与体育产业集群形成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C>B>A,区位优势因子(C)与集群形成评价指标(D)的相关系数达到0􀆰78,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另外,与政府行为因子和产业特征因子的相关系数也达0􀆰68以上。

3结论

影响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区位优势因素、产业特征因素和政府行为因素。体育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和集群作用发挥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是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区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3〕。

区位优势因素对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相关十分明显,相关系数达到0􀆰78。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区位优势因子的评价指标,有效利用城市群内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便捷的交通、通讯优势,促进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政府行为因素与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相关密切,从其他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集群在形成初期非常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体育行业大力的人力资源支持,进一步加大体育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相关部门共同开发体育资源。

产业特征因素对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重要的,调查发现:产业特征因素对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甚为关键,可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优化配置区域内各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行业合理的分工。从产业特征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中原城市群地区体育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体育行业和相关行业联系密切程度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和集群发展要求还相差甚远。

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是中原地区体育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赶超战略”,是该地区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兵,董春华􀆰体育产业形成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2):48-54.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产品 生产者 特征分析

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欲望和需求的任何事物,包括:体育本体产业生产的具有直接满足人们体育欲望和需求的体育劳务产品(如体育健身娱乐产品、竞赛表演产品和体育教育培训产品)和为了本体产业产品生产而提供物质条件的相关产业生产的体育用品产品(如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服装和运动鞋等)。

体育本体产业的生产者生产的是体育劳务。体育劳务是体育部门的劳动者通过服务劳动提供的与服务过程同生同灭的,能满足消费者一定体育需求的 ,非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其生产的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产品的生产、消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并且产品所有权不发生转变。本体产业包括:体育的竞赛表演业、体育的健身娱乐业和体育的教育培训业三个部分。

一、体育的竞赛表演业

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劳动者是运动员,生产者是教练员,生产的产品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比赛名次。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和水平,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教练员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够成为优秀运动员。而且,有一些运动员属于训练型选手,平常训练时成绩优异,一旦上场比赛,就发挥不出水平。同时,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尤其是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更加困难。因此,要培养出各方面素质都很优异的优秀运动员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教练员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产品形成往往只是一瞬间。运动成绩要通过比赛才能表现出来,运动员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获得比赛胜利的水平,而获得成绩的一刹那却十分短暂。

二、体育的健身娱乐业

健身娱乐业不仅仅是提供体育活动的场所,还能够放松人们的身心、培养高尚的情操、保持身体的健康。由于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消费对象非常广泛,即有少年儿童、又有妇女、老年。因此,它的产品就包括像健身、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康复等各方面内容。健身娱乐业的生产者有健身健美教练、社区指导员、各种体育休闲活动指导等,根据其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者的劳动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健身娱乐业的消费对象流动性较大,他们都是出于自愿,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余暇时间来选择所参加的体育项目。因此,健身娱乐业的生产者基本上是根据大众体育运动的标准来进行劳动的,其生产周期小,产品形成的时间较快,产品的检验标准也比较宽松。

三、体育的教育培训业

体育的教育培训业中最主要的是学校体育教育,其生产者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生产的产品就是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在短时间内的表现并不明显,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体育教育培训业还包括各类体校、俱乐部、运动协会、培训中心、棋院、武术馆等,无论哪种形式的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其生产的产品都是被培训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规律的训练过程,从而获得或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由此可见,体育培训业生产的产品其形成周期很长,生产者需要花费很大的心血。并且,其产品的价值表现很宏观,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检验出来。

四、小结

体育用品属于实物型产品,它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必备物质条件。如: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服装和运动鞋等。人们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与其参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相配套的运动装备。随着人们体育健身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体育用品的需求及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用品的生产与一般产品的生产相同。同样注重产品的设计、工艺、质量和过程。体育用品的生产者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生产的体育用品要多样化、多能化、舒适化、简便化,且要不断的研发新产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以便其生产的体育用品能够打开市场,提高销售率。

体育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其产品生产者的劳动特征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其生产者不同的劳动特征,选择对口的人才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体育产品的质量,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秉全:简编体育市场营销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

[3]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森林保险;投保主体;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兼业农户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176-06

森林保险投保主体是指从事森林培育的并以所培育的森林为标的进行投保,寻求风险转移的法人或自然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森林保险投保主体进行分类,如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投保主体可以划分为公有制(国有、集体)与非公有制;根据风险偏好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和风险厌恶型;根据是否主动投保,划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的;根据投保人的理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理性型、有限理性型和非理性型等。在已有的森林保险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没有对投保主体进行分类,而用“林农”、“投保林主”或“森林经营者”等词加以概括,如陈玲芳(2005)、等(2005)、马菁蕴等(2007)、崔文迁等(2008)、石焱(2008)等,还有学者将“投保林主”与“林农”混用的,如吴希熙、刘颖(2008)等。“投保林主”或“森林经营者”过于笼统和概括,没有考虑到各类型投保主体的异质性,不利于深入研究他们的投保行为差异。“林农”一词一直以来都不明确,铃木尚夫(1989)曾对作为林业生产主体之一的“林农”进行论述,但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界定,更多的学者是从“农户”的角度去理解“林农”的。虽然“农户”和“林农”有共同之处,但“林农”并不要求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这与“农户”大多要求农业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源泉是不同的(陈亚鹏,2009)。同时,“林农”一词并没有将培育森林的企业包括在内,而森林培育企业却是森林保险的投保主体之一。由于没有对森林保险主体进行科学分类,因此不能科学地说明不同特征差异的投保主体的投保行为,因为不同类型的投保主体,其对森林保险的风险态度、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理性程度等均不一样,存在这些特征差异将导致其投保行为的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森林保险投保行为,有必要对森林保险投保主体进行恰当的分类,并对它们各自的特征差异和投保行为差异进行分析与比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一、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分类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森林保险市场的投保行为,将投保主体划分三类: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

(一)森林培育企业

森林培育企业是指以森林为经营对象,从事造林、抚育和采伐等林业生产活动的法人,它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经营决策权、经济核算独立、自负盈亏的林业经营实体。根据经营形式的不同,森林培育企业有如下几种类型:林业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林业企业、林业企业集团、一般林业企业、乡村林场(如村办林场、合作林场等)等。森林培育企业经济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相比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有许多优势:它有利于提升一定区域内家庭农户的组织化水平;通过入股、租赁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有利于降低收集、处理市场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的准确度,降低不确定性;有利于森林培育企业获得规模经营,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更大的收益积累能力,提高林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森林培育企业相对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其组织结构完善,内部分工明确,专业化生产,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二)森林培育专业户

森林培育专业户,也称为森林培育大户,是指专门或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活动的,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林业经营主体,将家庭经济和专业化的林业生产结合起来,有权自主决策经营,经济上自负盈亏。其家庭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林业为主,并且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林业经营活动,家庭主要成员一般都拥有林业经营的技术和经验,经营面积一般大于200亩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荒山改造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有关土地流转和鼓励群众治理宜林荒山和稳定林权政策及规定的出台,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涌现出一大批森林培育专业户。其经营形式主要有:承包经营、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联合经营等。森林培育专业户―般由以下群体组成:一是植树造林能手;二是一般村民,主要指当地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经济头脑较强,且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民;三是其他社会家庭个体。森林培育专业户为了获取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然会采用相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有利于林业科技及机械在林区的推广,加快林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森林培育专业户通过自己勤劳致富,会起到示范作用,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参与到森林培育活动中来。

(三)兼业农户

这里所论述的兼业农户,是指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林业生产,如农户家庭经营责任山和自留山等,它属于Ⅰ兼型农户,即以农业收入为主,而以林业收入为辅的农户。兼业农户所经营的森林面积比较小,一般在200亩以下。在某种意义上讲,林业生产上的兼业农户是在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和农户自身特征约束下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兼业农户的大量存在可用Talip Kilic,etal(2009)的“推拉模型”来解释。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民意识中,农民的天职就是种粮,认为唯有种粮才是农民的本色,至今尚有不少农民认为经营林业系不务正业,对林业生产经营意识淡薄,更没有重视林业生产商品化来增强自身经济收入。而且受林地地理位置偏僻、林业生产科技落后等影响,一直以来,森林经营基本上都停留在手工劳动,依靠自然力或人对自然力稍加干涉,获得了较低的森林生产率,同时林地市场、林业投融资体制、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森林保险市场等配套改革严重滞后,妨碍农户参与林业生产经营。这一系列的“推拉”合力造成我国林业生产上兼业农户的大量存在。

三类投保主体中,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大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比兼业农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除了所有林业生产主体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政策风险以外,还面临着林产品价格、林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还有种类越来越多的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比如:选择新品种且大规模种植导致传统的多样化小面积种植等风险回避措施功效丧失;新高产品种种植的失败;假冒伪劣种子造成颗粒不收;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由个体经营转为集体经营劳动者偷懒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单一种植引致的大面积虫灾、病害;林业生产机械使用过程中的财产损失、伪劣林业产资料造成的损失等等。

二、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的特征差异

不同的投保主体,其对森林保险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风险态度、理性程度等主要特征均不一样。

(一)森林培育企业虽然经营形式不一,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一是都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属于法人组织,追求经济目标,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具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人机构,有相对独立、专业的经营班子和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这些特征使得森林培育企业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相比,对森林的经营管理能力更强。二是以林为主,森林培育是其主要经营业务之一。这使得森林培育企业对林木收益的依赖程度高,面对风险事件,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三是在林业生产经营中,掌握着现代化林业生产所需资本、技术、经营理念等生产资源,有着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新颖等优势,对所属森林一般都采取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森林生产率。四是承担着风险和成本的双重压力。既要承担着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同时又要承担组织成本、垫付资金等压力,使得森林培育企业更加注意投入产出比,更加注重现金流的平稳,而不是大起大落。这也使得森林培育企业面对风险事件,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

(二)森林培育专业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或大部分劳动力以从事森林培育为主,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林木收益,其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率超过了当地一般的农户水平

森林培育专业户虽然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不如森林培育企业,但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有一定的能力聚集资金投入到造林中,其主要活动精力也在于森林培育,是林业实现由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他们对林场会倾注更多的心血来管理经营,会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方案,比兼业农户的分散管理要科学得多,他们会主动到林业部门请教技术,在林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精心种植。由于其主要收入来源均来自林木收益,对森林培育收益的依赖程度高,而且与森林培育企业相比,专业户规模较小,生产也势单力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弱,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袭击,往往是倾家荡产。因此面对风险事件时,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

(三)兼业农户的特征

一是经营规模小。兼业农户所经营的林地面积都比较小,林地往往比较分散。兼业农户的主要活动精力也不在于林业,收入主要来源不以林业为主,对森林经营是季节性、临时性的,对林业生产收入几乎没有依赖。在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中,兼业农户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半自然经济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在自知没有经营风险的能力情况下,兼业农户对森林风险事件不甚关心,侥幸心理严重,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偏好。二是兼业农户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中度低,要素投入也严重不足,对森林培育上随意性大,经营强度低,对种苗的选择也较随意,对病虫害的防治也不注重,基本上是靠自然力生产,或依靠人对自然力的稍加干涉,来获得收益,劳动生产率低,经营强度基本上属于粗放经营。再者,长期以来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兼业农户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较少,市场观念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导致林产品的商品率低。三是组织化程度低,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分散的、规模狭小的单个农户在市场难以获得平等的谈判和交易地位。这使得兼业农户不信任保险公司和政府有关森林保险的宣传。四是追求现实的、短期的利益。因为森林生产周期都普遍比较长,在这个生产长周期中,兼业农户会面临着很多他们预期不到的风险,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去转移或规避风险,所以对于兼业农户而言,注重短期的现实的利益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五是偏好追随依附。这是我国农户普遍具有的一个特性,兼业农户也不例外。兼业农户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既与其自身规模狭小,难以抵御较大的波动有关,同时又由于自身教育水平不高,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趋于保守而且没有主见随大流,所以愿意选择大众都认可的、普遍采用的行为,当然也与搭便车、盲目跟随等原因有关。农户的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在一定区域内的农户投保行为的复制跟进与同构。兼业农户追随依附的特性也反映其较低的理性层次。

综上所述,森林保险投保主体的主要特征差异如表1所示:

三、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的特征差异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投保主体,其主体特征差异对投保主体的投保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决定了他们在森林保险投保上的决策原则及其相应的投保行为。

由于兼业农户经营实力弱、规模小,主要收入并非林业收入,对森林培育所取得的收益依赖程度低,同时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度低,对森林培育实行粗放经营,森林培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均较低。因此,他们对森林保险的兴趣不大,投保意愿不强,甚至会把森林保险误解为增加其经济负担。相反,他们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有利于规避风险的经营措施,形成其独特的风险管理策略,这些种植、经营策略对森林保险有替代作用,如:轮作、套作、间种等混合种植与经营、植株的定植(稀疏和补苗);空间上的分散种植;时间上的多样化种植;种植有潜在安全的树木等。这些措施是某个地区农民在对当地土地土质、气候变化等客观条件长期观察和试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当地农民世代相传的回避风险的经验的总结,是一种独立的、有效地回避森林风险的措施。兼业农户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涵养土壤、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阳光等自然资源是有益的。由于有林业生产的经验,兼业农户与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相比,更倾向于拒绝种植新技术。兼业农户对新技术的谨慎和保守实际上就是对森林保险的回避。当出现风险损失后,为了弥补损失,兼业农户也往往不倾向于考虑通过森林保险来分散风险,而是采取一定的损失管理策略,如:出售耐用生产资料(如牲畜)、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援助与借贷、运用过去储备农产品或林产品、村与村之间即小范围内的公共救济。同时由于其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决策的理性程度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差,喜欢追随符合,盲目跟风。森林保险政策一旦引导不好,或存在引导失误,则会导致所有的兼业农户均放弃森林保险投保,但如果所采取的森林保险政策有效率,则结果会出现大家均投保的良好局面。

由于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经营面积大,且林木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大,因此其对从森林培育中所获得的收入依赖程度高。虽然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兼业农户相比,强很多,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也更加集中,经营强度也较大,但如前所述,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大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比兼业农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所以他们对森林所遭遇的风险较为谨慎,风险态度倾向于厌恶,而且对森林保险的支付能力较强,也有较强的支付意愿。因此,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对森林进行投保的积极性较高。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 胜任特征 设计 房地产 高职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56-03

胜任特征的概念首先由Taylor提出,随后被不断发展和完善,较为经典的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20世纪80年代胜任特征概念被引入中国,目前国内关于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处在初始的理论研究阶段,何里文、邓敏慧和王建红分别对该模型应用的必要性、现状以及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展望,贺星岳注意到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执行力非常重要,顾亦鸣和曹玉华针对特定专业构建了一个四维胜任特征模型。总结起来,胜任特征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其一,相关研究近期才出现,还未受到普遍关注;其二,许多模型的构建流程不规范,结论主观性强;其三,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意义不大,指导教学改革作用不强。基于此,研究运用胜任特征模型来指导和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也是一种尝试。

一、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灵魂,目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非常重视,希望在生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通过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树立专业品牌来赢得更多生源。通过对开设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广西14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专业建设与设计的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二是大部分专业课程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如工学结合);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不够清晰,操作性不强;四是课程体系重点、特色不突出,基本是沿用学科体系进行设计而非能力体系构建;五是教学大纲过于粗放,教学内容选取不科学,执行起来随意性大,无课程标准。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最普遍又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混乱

我国高职教育伴随着“基于工作过程”或“基于项目过程”的课程建设研究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也都纷纷采用和开发建设本院校的专业,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通过房地产岗位设置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设的梳理发现,以“基于工作过程”或“基于项目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就业定位过于宽泛。如在开设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14所广西高职院校中,有的定位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中介机构及物业管理公司”;有的定位在“房地产投资、估价、经纪、营销、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企业”;有的定位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房管局、上管局、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有的定位于房地产估价师、经纪人助理职业岗位,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估价、经纪、营销、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中介咨询服务工作。其原因是该专业往往是依托本院校的土木工程、建筑电气、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金融等老牌专业来建设,因此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定位侧重点不尽相同。专业定位的混乱不清,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不清,特别是“基于项目过程”中的“项目”设置混乱对教师和学生都极其不利。

(二)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脱钩

职业院校往往要求每名学生毕业时取得一项以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达到较高的“双证率”。不可否认,职业资格考试对应考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很大,但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却往往得选择营销员、物业管理员、预算员等和本专业仅稍微沾边的资格证。虽然有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估价员等资格考试,但并非全国统考,广西并无这样的考试安排。全国统考的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师等资格考试和本专业对口且含金量高,但是报名条件苛刻,要求必须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才具有报名资格,在校生往往达不到。这种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脱钩同样导致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混乱不清。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前的深度分析

正如前面所述,依托老牌专业来制定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脱钩等问题都使得人才培养规格不好定位。基于胜任能力的人才培养设计是区别于“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过程”的专业建设的构思,不仅关注岗位技能技巧与工作流程掌握程度,重点考虑了岗位的胜任能力培养(因为掌握工作技巧或熟悉了工作流程也不一定意味着能胜任工作岗位,比如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胜任特征模型可以认为是工学结合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方法更为科学,考虑更加全面。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才培养设计首先要构建出胜任能力特征,无疑该胜任能力特征就是人才培养目标,而该模型可以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进行检验和分析,结合德尔菲法来确定构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特征模型是一个包括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的模型,见表1。

表1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特征模型表

1 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因

2 具备策划专业知识 因子4 爱国爱民

良好的记忆力 房地产估价知识 博爱奉献

良好的外界适应能力 营销知识 遵纪守法

强烈的责任感 一般生活常识 对企业忠诚敬业

强烈的进取心 市场经济知识 因子6 具备物业管理知识

高度的注意力 因

5 书面表达能力 具备经营投资知识

坚定的自信心 良好的谈判技能 具备法律知识

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理解能力 具备汽车驾驶技能

3 性格开朗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具备管理知识

对顾客诚实守信 注意形象 因子7 良好的社交能力

吃苦耐劳 较强的资源整合力

可以理解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具备如表1所示的7个方面的品质(因子)。从因子包含的条目来看可将因子1命名为“积极的心态与素养”、因子2为“专业基础知识”、因子3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因子4为“守法敬业”、因子5为“专业基础技能”、因子6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子7为“拓展品质”。根据该胜任特征模型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设计,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

三、研究实例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于2005年设立,该专业依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自然而然偏向营销,结果培养了大量的房地产销售人员,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房地产营销与策划,而同样重要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知识、房地产经纪与咨询知识、房地产估价知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几经修改和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趋于成熟和稳定,但是仍然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岗位需求调查和社会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房地产专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上述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为此,本研究围绕上述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从6个方面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

(一)“四模块”课程体系设计

针对职业知识技能(含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计上构建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四模块”课程安排体系。根据胜任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课程体系结构表

基本素质课程 入学教育与军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英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育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职业礼仪 大学生安全教育

专业认知 形势与政策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房地产法律法规 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

建筑构造与识图 房地产产权产籍

CAD制图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房地产营销策划实务 房地产估价实务

房地产经纪实务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建筑工程定额及预算

综合能力课程 综合实训(含市场调查) 毕业设计(含毕业论文)

专业拓展课程 房地产投资案例分析 农地估价综合实训

物业管理实务 城市规划

(二)“3+2”实践教学设计

针对职业技能素养,设置了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两个阶段顶岗实习,简称“3+2”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为:基本技能实训、岗位专项实训、房地产综合实训。基本技能实训有:项目定位、销售技巧、带看、估价技能、房地产居间、房地产、造价预算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实训有:项目全程策划、项目销控、交易流程训练、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房地产的出租与买卖(含存量市场)、工程造价预算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不同房地产岗位的专项核心能力;综合实训有:以真实的业务为工作内容,进行房地产工作全过程的综合模拟训练及与企业合作的真实训练,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的相关业务的处理能力。两阶段顶岗实习包括:第一阶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

显然实践教学除锻炼技能技巧外,还应注重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心态与素养、守法敬业等品质,要把这些品质纳入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并赋予较高的权重。

(三)“两阶段”顶岗实习设计

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设计了两阶段的顶岗实习。第一阶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工作中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科学严谨意识,形成对未来职业的理性认识,为下一阶段的“预就业”顶岗实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把校内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角色转变,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岗位胜任能力。

(四)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设计

针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引入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对学生第一课堂知识和能力的补充,由学工处、团委及各系(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而且必须修满120个活动分,作为拿到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

(五)职业技能竞赛设计

利用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来检验和促进学生对房地产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通用的做法,是对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展现学生风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房地产,营造良好的氛围。

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的第一、第二课堂分别由四类课程、训练模块构成;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第一、第二课堂凸显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需求,其课程结构见表3。

表3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体系表

(六)公共课设计

基于社会调研结果,将企业最期待的职业素质、行为规范和基本能力等融入公共必修课的改革中并进行重点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将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和部分分散在专业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进行整合,明确每门公共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教学目标,形成四大类别的公共必修课,即思想品德类、职业素质类、身心健康类、应用基础类。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将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中。

总之,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旨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并期望通过该模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项目过程考核等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

[2]黄芳,范兰德. 职业胜任力需求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13(3)

[3]王建红,王锋.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4]姚若松.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研究[J].教育导刊,2010(9)(上)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75)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实践智慧;教师文化;专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03—05

“专业”的实质是不可替代性,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其社会立足点就在于它能够为社会提供独一无二的教育服务。因此,从专业服务角度来探讨教师工作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迄今,教师教育专业化正经历着由“教师专业(Teacher’ Profession)”、“教学专业(Teaching Profession)”向“教育专业(Educational Profession)”的发展过程。其中,“教学专业”是撑起专业型教师教育的顶梁柱,它体现着专业教育服务的应然状态。在专业教育观念、专业教育判断和专业自的合力下,教师对教育问题、教育事象形成了一种个性化的认识视角、应对方式,教育实践智慧从中赫然而现。由此,专业化的倡导者以为,实践智慧是统摄教师的一切专业性品质,是贯通教师专业化全程的一条内线。同时,教育实践智慧具有个体性、涌现性、情景性等特征,它能够赋予教师一种独特的素质构成和行动方式,从而提升教师服务的专业性水平。正是基于此,专业型教师教育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是教学专业化,而教学专业化的基础是教师的实践智慧。其潜在动机之一就是试图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依托,致力于面向社会打造一种专业的教育服务。卡—桑德斯指出,所谓专业就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这里所言的“特殊智力”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以教师的实践智慧来整合教师专业品性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并以之为支点面向社会打造专业的教育服务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旨趣所在。

一、教师专业化的潜逻辑:从实践智慧到专业服务

所谓“实践智慧”,它是指在教育情景中教师从专业教育观念出发,以教育经验为基础,以直觉思维为形式,用专业的教育眼光来对具体教育实践问题做出恰当判断,给予机智应对的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给予创造性地应对的技艺。实际上,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理性的教育判断力和教育思维力的延伸和体现,是教师的专业教育观念与真实复杂的教育生活的接合点,它是打造专业性教育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看,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型教育实践的最前沿,是专业型教师教育要在教师身上培植的最高智慧。钟启泉教授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换言之,正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境遇性、个体性、情景性、一次性等特征才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具有了专业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可还原性、难以传递性的特征,才使教师专业的社会服务有了专门性,才使教师成为了专业人员。

那么,何谓专业的教育服务呢?笔者认为,它具有五个特征:

其一,它是社会所必需的服务。所谓“必需”,是指由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一种社会性的服务而非个别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产生以社会发展的普遍需要为基础并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转为目的。显然,教师向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就具有这种特征,这是因为教育活动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必需纽带,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实现代际“遗传”的枢纽环节。所以,社会必需性既是教育服务存在的理由,又是它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客观基础。

其二,它是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服务。社会分工是一种专业服务产生的客观基础,社会分化的程度与行业的专业性程度呈正相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发展是以高度分化、高度整合为特征的。在社会高度分化时,某些社会服务就会由高度专门的行业、人群、机构来提供,随之专业服务应运而生。专业教育服务的产生亦是如此,它是社会分工纵深推进和专业社会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和产物,教育服务从其他社会事务中分化出来并获致专业身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其三,它是一种领域性的服务。就专业服务而言,它是以对特定领域的垄断为后盾的。在这一领域中,不仅专业服务占居着绝对统帅地位,而且这种专业服务一旦离开了这一领域根本就无法生存,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这既是专业服务的优势,亦是其致命的弱点。专业服务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弱点就是其难以适用于其他领域。对专业教育服务而言,之所以它“专业”,就在于这种服务是唯一而且只指向教育领域的,它具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征,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专门化的社会服务。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 奥运会 职业化运作 模式 研究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国际奥运会一直按照《奥运会克》的基本原则,为全世界的青年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公众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选手和奥林匹克理想评价很高。从1994年职业化足球的改革以来,中国足球的前进道路和整个发展环境遭到了最严重的挑战。中国足球联赛推行职业化、市场化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但不可否认,对职业化认识的片面性、管理的失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学术界,把体育赛事的职业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等同起来,亦不乏其人。那么,真正的职业体育的特征如何,体育的职业化过程如何进行,这些都有待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明确。

一、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特征

1.奥运会职业化运作国际性特征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来推进国际体育,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同时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奥林匹克盛会不仅包括奥运会,而且在整个节日中补充着各种奥林匹克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的体验,进一步表达奥林匹克理想。

2.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服务排他性特征

服务的垄断性,非成员不能拥有提供服务的必要知识和能力。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专属财产,国际奥委会拥有与之有关的全部权利。特别是不加限制地设计该运动会的组织、开发、转播、录制、重放、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以何种方式或以现存的或未来发展的何种手段或机制。国际奥委会拥有任何以广告、商业或赢利为目的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的专有权利。国际奥运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3.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服务的复杂性特征

服务不是例行公事、按常规典型办事,而是个体具有判断地应用特殊的基础知识。服务的复杂性对于使工作获得职业地位,即职业化过程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职业化过程是复杂性、动态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批判地继承了古奥运会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艰苦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确定了自己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政治上,国际奥委会加强了联合国、地区政治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间的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教育的合作。在经济上,1983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市场营销委员会,并提出了奥林匹克伙伴计划。在组织内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委员会团结了所有成员,凝聚了最大力量。

二、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模式

1.设立以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基金在体育产业投资中主要利用自身专业和信息优势,开展体育企业投资理财、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融资策划、风险投资、担保等资本运营业务,以保证基金增值。基金主要投资于体育产业,并适当投资国债和与体育关联度较高的旅游、服务、交通通讯、科技、文化、建材、饮食等行业。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专项拨款,社会捐赠、赞助,发行体育的收益提成,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体育经营收入,以及通过各种渠道面向社会吸纳的社会资金。

2.设立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国家体育信贷所,是一家在奥运会期间专门以资助体育场馆、体育公共设施为主并进行投资的具有政策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地方政府、公共团体、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促进团体等赢利性或非赢利性体育组织。对赢利性体育组织,其信贷方式以投放中长期抵押贷款为主,资金主要用于建造、扩建、装备、购置以上单位组织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建筑物,甚至土地;对非赢利性体育组织,以低息或贴息形式开展信贷。国家体育信贷所日常资金运作的主筹资渠道是,在国家政策法规条件下,发行体育基金、体育、体育债券甚至体育股票,以及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

3.设立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

借鉴国内外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验,可采用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作如下制度安排。在组织机构上,筹办奥运会阶段,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要是发挥政府职能,负责统筹、协调期间各项工作。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可改为公司组织,履行公司运作职能,对政府主导投资的体育场馆和运动配套设施采用委托、租赁、承包、限期买断等方式开发与经营管理。在投资体制上,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相结合,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对于由于奥运会而提前投资的城市公共工程项目,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要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如贴息或低息贷款、担保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非政治化与政治化、非商业化与商业化、业余化和职业化的长期冲突中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形成了奥运职业化运作的基本特征。现代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是奥林匹克适应时代,融入当代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奥运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邱招义:奥林匹克营效[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