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特征范例6篇

创意产业特征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1

民族文化创意市场连接着业已存在的民族文化环境,相比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工业产品市场,具有更加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其市场特征体现出:(一)产品的新奇特征。文化创意本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适应新奇观念的市场[4],因此,新奇是民族文化产品成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产品产生经济效益的核心引擎,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重要动力。对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而言,不管该产品与历史、社会以何种方式融合,与经济、技术以何种方式结合,最后以何种形态出现,其本质上都体现出产品的新奇特征。而缺少新奇特征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衰落与枯竭。(二)生产的合作创作特征。文化创意是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演化,因此,单纯的文化创作或纯粹的经济行为,都不能完整表达文化创意的实质,或导致文化缺乏经济活力,或导致经济失去文化依托。基于此,民族文化创意的生产过程相比于一般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强调民族文化从业人与生产经营者的合作创造。通过合作创造,实现民族文化创意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的经济转换,推进民族文化创意成为一个稳定的、具备自进化能力的高层次的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奇系统。(三)消费的文化身份特征。消费者对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奇进行消费,表面上是一种针对民族文化的消费活动,但从其消费偏好而言,反映出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从而本质上体现出消费者对自身潜在的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和追求[5]。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高档产品消费。在高档产品消费中,尽管消费者也体现出一种身份,但主要是基于经济身份,具有炫耀性。而文化身份,是消费者对自身精神活动的一种追求,具有较强的隐秘性。这种对文化身份的消费,比炫耀性消费层次更高,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四)价格的社会网络特征。由于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奇性,使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具有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其定价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文化创意的社会特质,使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确定可以借助更加显著的社会网络实现。即是说,面对不确定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市场价格,更取决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其他个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使价格具有社会网络特征[6]。(五)空间的体验特征。产品的新奇特征,要求通过一定的体验完成;消费的身份特征,也要依赖于个体行为与其他个体行为的相互体验实现。因此,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空间,不仅仅是一般产品市场的简单买卖空间,更应是适应文化创意的产品特征、考虑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氛围、满足个体消费者互动需求的体验性空间。通过体验性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消费者与产品、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互动和相互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民族文化创意的融合机制

后福特经济的一种发展景观,就是以文化和创造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7],更密切地联合其文化遗产,更重视民族和当地文化,以文化为基础推动区域扩大和再生。基于此,在民族文化创意的实现机制上,体现出“旧瓶装新酒”的融合思路。(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机制。在民族文化创意的实施和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各地方的文化特征,这是文化创意的基础,也是其差异性所在。必须重视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整理、提炼,以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鲜明的、独特的文化特征。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创意虽然根植于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活动,要求实现财富的增长。因此,必须按经济规律进行民族文化生产,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机制,让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社会、历史和象征等价值焕发出新奇特征和经济活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身份主张,使民族文化实现合理和充分的经济表达。(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机制。民族文化创意以文化为基础,但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经济和知识型经济,因此,民族文化创意的生产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和新技术应用的一种组合选择。传统的民族文化,要合理和充分实现其经济表达,满足现代社会更高层次的文明追求,将越来越依赖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处理、物质转化、空间整合,使其多种价值得以充分和有机反映,使其新奇特征得以凸显,使其经济表达得到完整和准确呈现。但另一方面,虽然新技术是民族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创意却应该根据其文化资源的禀赋情况,选择不同的、适宜的技术实现机制。如依托于劳动力资源的民族文化产品,可以选择劳动与技术充分结合的技术实现机制;而依托于资本资源的民族文化产品,则可以选择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文化与社会的融合机制。由于消费者的文化身份特征、价格的社会网络特征和空间的体验特征,决定了民族文化创意离不开社会活动,离不开消费者与消费者间、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以及消费者与各种中介组织间的社会交往。特别地,作为消费者的文化身份,本身也有一个唤醒、激发和培养的过程,而社会参与将是极其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民族文化创意发展中,建立消费者与消费者间、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以及消费者与中介组织间的联系机制,将降低文化创意市场各种主体的社会进入壁垒,促进文化与社会的充分融合,有利于文化创意的深入推进。(四)文化与空间的融合机制。从国际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基于前文化设施、前工业设施的文化创意再生计划,由于更能结合城市规划和多利益相关者,从而有着更强大的可行性[8]。因此,民族文化创意空间,应充分考虑原民族文化设施、废弃的工业厂房,通过这些文化的延续性载体,借助政府的空间发展机制和经济政策引导,促进旧的空间有机注入和展现现代文化创意元素,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废旧空间的混合再生。也即是说,通过民族文化创意使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转变为创意空间,使民族地区的废旧空间再生出新奇空间,实现民族空间的财富增长效应。(五)文化与组织的融合机制。民族文化的创意过程,也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遗产的知识连续、知识合成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为此,在民族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化中,必须建立文化知识的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连接机制,使文化专家、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专家、各种中介组织、具有创造活力的消费者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组织网络。这一网络,将对文化创意的资源开发、生产流程、技术配置、市场发展等问题充满兴趣,并能够通过互动和合作,有效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

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行为

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是文化企业家中专注于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群体。根据文化(创意)企业家的最新定义[9],可以将其理解为民族文化变迁的人,他们通过组织民族文化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使民族文化与经济获得快乐结合、民族艺术家的梦想与企业家的冒险得到创新结合,在获取个人收益的同时,有力地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增加。作为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其行为具有四个结合:其一,文化行为与经济行为结合。民族文化企业家具有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战略理念,并致力于经济上可持续的文化企业发展,因此,他们熟悉和热爱民族文化,充满梦想地去寻求和实现民族文化与商业经济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既有文化专家的身影,也有企业家的身份。其二,学习行为与创新行为结合。从民族文化转换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对文化知识和文化变迁、技术知识和技术变迁、管理知识和管理变迁等的持续学习和不懈关注,以创新性地获取将民族文化转换为民族经济的解决思路。其三,组织行为与合作行为结合。由于民族文化创意的价值分布在文化、经济、技术、社会等多个环节,因此,在文化创意的经济活动中,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家既要对存量的文化、金融、技术、社会、人力等资源进行有机的组织,又要积极探索与文化机构、经济组织、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增量合作,拓展和丰富新的文化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其四,自利行为与他利行为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在组织上表现的社会网络性、在空间上表现的混合再生性,决定了企业家在民族文化创意经济活动中的财富获取必然建立在自利与他利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创意的企业家而言,在实现生产者财富增加的同时增加消费者的价值,在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保留城市或社区旧的空间情结,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繁荣,将是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特征、具备激励兼容效应的可持续的行为选择。

民族文化创意的产业发展

(一)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价值,这种私人价值一般通过民族文化遗产的门票得以体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也具有显著的公共价值,如Throsby[10]所说,作为身份符号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告诉人们曾经发生的故事,有助于界定“我们是谁”,从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民族文化遗产除自身收益外,还带动了旅游业、表演业、食品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国民经济乘数效应,从而成为民族文化创意的重要产业。从供给而言,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意一般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博物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谓的巨星博物馆,由于其较高的层次定位、较大的空间规模、较强的技术含量、较丰富的产品设计,使其遗产的美学意义、象征意义得到较充分的表达,从而成为民族地区或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另一类是专业博物馆,通常规模较小、投入成本较低,通过提供新奇、特殊的展览而对社会产生一种新的吸引[11]。从需求而言,由于文化需求、休闲需求、收藏需求在人们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正成为人们旅游越来越重要的景点。这里,既有个人或家庭的文化爱好和休闲需求,也有企业和各种组织的文化和教育需求;既有社区的社会活动需求,也有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文物收藏家、文化经营者的经济需求。从制度形式而言,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但从国外的实际运行来看,很少有纯粹的公共博物馆或纯粹的私人博物馆,大多数都是公私合作的营运模式,通过混合的资金甚至混合的产权或混合的经营来实现。比如,几乎所有的私人博物馆都接受某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而公共博物馆也接受私人捐赠,通常捐赠者的捐款可以免税[12]。从产业发展而言,民族文化遗产创意通常以民族文化遗产为内容,依托博物馆这一载体,衍化和延伸民族文化遗产的产业链。比如,在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提供免费参观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公私合作经营,打造高文化品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民族文化剧目,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充分呈现给消费者,其所获收益既实现了公私经营者的经济发展需求,也实现了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恢复和再利用的目标。(二)民族生态文化。反思工业发展,虽然繁荣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却也极大地导致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俗化;虽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却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类生态环境的异化。在工业发展模式日益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甚至停滞的态势下,对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探索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生态文化发展和民族生态文化创意就体现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生态文化创意,意味着民族地区的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生态经济的视角下将得以严肃考虑,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渐进性变革,以实现经济上的边际调整,使民族生态文化激发出绿色的经济效益。从消费而言,一种生态效率的价值观正日益融入人们的价值理念中。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成效判断,不再是单纯的基于成本利益分析的货币效率,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和产出。富有生态文化的产品、具有生态文化的企业、凸显生态文化的地区,已经日益融入大众消费体系,日渐为消费者所推崇和尊敬。可以预见,随着低碳经济的崛起,具有生态文化特点的消费必将成为国内的主流消费,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的和显然的比较优势。从供给而言,在创意经济下融入并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差异性,在经济诉求中强化并蕴藏民族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生态精神价值、生态社会价值、生态历史价值和生态象征价值,将是民族生态文化创意企业的战略选择。比如,以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开发而言,发达的制造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日益广泛的国际销售网络和国际技术扩散已越来越容易获取,其设备和技术的进入壁垒已十分有限,而产品本身的差异化能力将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创意就是要突出民族的生态性、突出地域的文化性,其供给过程就是体现民族生态文化的差异化过程,也是民族生态饮食文化的创意企业以一种及时和有效的方式,预计和回应全球消费者偏好的内在变化过程。从制度形式而言,民族生态文化创意是民族生态文化在市场和非市场的关系和活动中的一种平衡。单纯的市场关系,在取得民族生态经济收益的同时,可能极大地破坏民族生态文化本身,扭曲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损害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和谐。比如,民族生态文化具有较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在没有获取民族地区居民充分认同和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单纯的私人创意或厂商创意,必然难以获取民族生态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支持,从而制约私人或厂商的进一步发展。而单纯的非市场关系,又因为远离经济因素而失去发展的活力,导致民族生态文化发展黯然失色。诚如S•Der-baum[13]所言,在可持续发展中,作为行动者的个体和组织的关系,既可能是市场关系中的一种,也可能是非市场关系中的一种。因此,民族生态文化创意应该在市场和非市场的关系和活动中获取一种平衡,应该考虑合作,而不仅仅是排他性的竞争;应该考虑社区,而不仅仅是市场;应该考虑共同的产权,而不仅仅是私人产权。从产业发展而言,民族生态文化创意通常以民族生态文化为内容,依托民族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民族生态文化的产业链。比如,在民族生态文化的开发中,可以发掘和延伸民族生态的器物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借助民族生态的特定环境,通过生态休闲、生态观光、生态体验,展现民族生态文化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象征价值,使传统生态的内涵和业态得到丰富和拓展,从而提高民族生态文化的经济价值,推动民族生态向高级化发展,实现生态文化创意对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和产业带动。

民族文化创意的政策设计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城市转型;机制;政策

中图分类号:TU9843;F2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04908

作者简介:孙洁,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生 (上海 200020)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拥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它以创意为动力、内容为核心,依靠智力投入和精神成果,而不是物质形态的资源。同时,无论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还是消费,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丰富城市消费层级、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助力城市品牌传播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转型。它的集聚形态是其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映射,对城市的全面转型和空间布局的重构,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分类与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有别于传统产业,比如汽车业、钢铁业等,它们都是以生产出的东西来命名。创意只能算是一种投入,而不是产出。同时,尽管文化创意产业最接近于服务业,但它所创造和提供的价值却不能同金融、会计等一类专业服务相提并论。究竟文化创意产业如何界定?从定义上看,它既不适用于涵盖了图书馆、博物馆等的文化产业广义定义,也不适用于法兰克福学派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应用的文化产业的狭义定义;既不适用于应用于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产业的定义,也不适用于北美地区十分流行的版权产业的定义。笼统的说,它是一类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的产业群,同时又不以固定的传统行业和产业边界为限,具有“无边界”的特性。当该产业集合中的一些行业类型满足集聚的产业特性时,另一些行业本身可能根本没有集聚的动力要求。所以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这一议题时,首先需要分行业加以梳理,然后再深入探讨其空间集聚的类型和特征。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其空间集聚类型

在理论研究领域,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凯夫斯(Richard Caves)、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查理斯?兰德利(Charles Landry)、厉无畏、金元浦等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均有着不同的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也从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比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体系。

笔者认为,这其中英国分类法的界定相对狭窄,也更加清晰,因此,借鉴了英国的13类划分体系,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由文字(文学等)、声音(广播、音像等)、图像(书画、设计等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电视剧、电影、戏剧等)直接相关或者衍生派遣出来的一系列的产业总和。具体分为三类:即手工制作、创意服务和内容生产。

手工制作类具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包含艺术品、工艺品和古玩等。其特征是以个人的简单创作为主,产业化过程不明显。空间集聚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一类原创交互型集聚。创意服务类渗透于各行各业,具有显著的辐射效应,其共同特征在于都是由制造业的某一个环节剥离出来的,比如一些设计行业,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可以界定为创意密集型的生产业范畴。相关企业间的竞争合作较多,属于横向关联显著的生产型集聚样式。内容生产类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行业较多,彼此间的差异也很大。由于互联网革命以及新媒体的诞生,其内涵与外延更具动态性和开放意义。大体上,将这类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分为生产型和消费型两种。以影视、音像、动漫为代表的诸多行业集合,需要依赖于资本运作去集结资源,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有制造业的某些特征,这一类被称为纵向关联显著的生产型集聚样式。还有一些内容生产类文化创意产业,是直接面向观众的,它们在生产创作的同时即需面对消费市场,典型的如话剧、戏曲、音乐、舞蹈等一系列演艺行业,这些均属于消费型集聚样式。

(二)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特征

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典型意义。手工制作类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了“艺术家主导”的集聚模式,从萌发出新观念、新思想的创意灵感出发,到创作出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的文艺作品,这一过程交替往复,使文化内涵不断增值、升级,形成“原始创意结构”。创意服务类文化创意产业是“设计家”主导的集聚模式。他们是一批既懂艺术又有技术的“创意阶层”,能够把文化、创意、技术等充分地融为一体。对于集聚企业而言,大部分都是中小规模,地理集中便于“抱团”成长,形成“孵化创意结构”。内容生产类中的生产型集聚主要强调产业链的纵向关联,“企业家”是主导力量,要负责产业链上每个关键环节的控制。而消费型集聚主要针对演艺行业,“消费者”成为主导层,形成了面向市场的“消费创意结构”。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3

关键词:文化 园区 维度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表现出独有的产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艺术特征、技术特征、资源特征、市场特征和管理特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有体现园区创意主题的主导产业,配备咨询、中介、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投融资等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成熟的园区还应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新技术革命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世界上多数文化产业园区都是通过政府的规划来启动的,政府在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纷纷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目前各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热情很高,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亏损现象严重,为此,文化部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建设。2012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出台,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数量提出了控制,在“十二五”时期,部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会严格控制在10家左右。

尽管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暴露出了各种问题,但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仍有广阔前景。因此政府目前暂停审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看作是一个调整改善过程,未来将继续加大创意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到了重要位置。在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头强劲,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分布于全国各地。

从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来看,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不过这六种类型有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交叉和转换形成复合式的园区发展模式。

在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因此,在各园区发展中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商业模式。近年来已有部分园区在创新商业模式上有诸多积极的尝试,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了园区盈利模式与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也为园区找到了合适的运营方式。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4

关键词:产品创新 市场拉动战略 技术驱动战略

在企业产品创新中,有两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即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和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这两种战略形式的出发点看似绝然不同,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认为:企业应该了解当前顾客的需要,按照当前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即产品创新活动应完全以当前市场上的顾客需求为准绳,设计和开发当前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理想的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群,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顾客方便地买到该产品。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需求中心论”来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定律(keynes law of market)。与上世纪初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of market)供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完全相反,该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自己的供给。就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来说,“需求中心论”内涵在于: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顾客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顾客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顾客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就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

大多数学者发现,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arver and Slater(1990)以一家美国公司的113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采用MKTOR量表来度量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证实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呈现正相关;Jaworski and Kohli(1993)则以美国的102家公司的222个战略业务单位为样本,采用MARKOR量表来度量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其结果也是市场拉动性与整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此后,Deshpande(1993)、Pelham and Wilson(1997)、Laughlin(2002)、KARA、Kaynaka and Karab(2004)等学者分别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为样本,一次又一次证实: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的同时,许多学者就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可以促进企业增强创新努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效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市场拉动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逻辑链条中关键核心是创新。Han、Kim and Srivastava(1998)和Baker and Sinkula(1999)更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市场拉动性—产品创新—企业绩效这一连锁关系的存在。

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顾客本人也是不太清楚。即使顾客认识到未来的需求趋势,但市场需求由一种趋势到现实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积极引导。换句话说,通过技术创新人为的生产出一种“需要”,主动地创造出一个市场。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而“技术推进论”来源于凡纳瓦•布什(Fanwala bush)的技术推进思想。凡纳瓦•布什认为:只要企业产品创新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含量,以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中,便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说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的话,那么,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就是“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领着市场变。”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彼得•圣吉(Senge 1990)和哈默(Hamel 1994)先后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由于对当前顾客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顾客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顾客上。营销学教授鲍森(Paulson 1996)也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顾客,把大量精力集中在顾客想要的产品上。

上述观点也印证了格雷厄尔和威尔斯(Glazer Weiss 1993)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负相关。他举例说:“宝洁(P&G)公司目前的挑战源于它对当前顾客需求过于细腻的观察与研究,以致在产品创新上走的太慢”。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满足市场,而应是积极创造市场。”索尼的典型口号是“科技创造需求。”还有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IBM公司也是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融合

市场拉动战略与技术驱动战略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绝对二分法。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著名的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2000年与库玛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

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法就是试图使市场拉动战略和技术驱动战略得到有机融合。

(一)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前卫用户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冯•希波尔(Eric Von Hippel 1998)首先开发的一种新产品创新方法。前卫用户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用户:他们提出强烈的需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需求就会在市场普遍出现;前卫用户不愿企业慢慢开发,他们经常要求企业提前开发新产品;前卫用户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前卫用户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例如飞利浦个人护理产品分公司为其剃须刀产品选择的“前卫用户”是:他必须对任何剃须的不适感特别敏锐,比如他必须具有柔嫩的皮肤;它应该能代表后来相对满意的客户群体;它应该对剃须刀具有专门的辨别能力,并擅长表述其感觉。

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前卫用户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前卫用户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耦合程度。在通讯领域中几项成功的前卫用户研究已经确证了前卫用户研究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有用性。

(二)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产品概念测试就是将企业初步设定好的一个产品概念或几个可以替代的产品概念展示在一群特定的目标顾客面前,以便获得目标顾客对它的反映。在进行产品概念测试时,通常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按照摩尔(Moore 1993)的说法: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很难预测顾客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产品概念测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是从市场中抽出足量的参入对象做样本对产品概念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在技术上看似不错的产品创意,能否在潜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三部分组成:顾客观点即顾客从自身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有关要求,比如产品式样、产品包装、产品规格、产品颜色、产品价格等;利益点即说明新产品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便利性、节时性、安全性、耐用性、适用性等;支持点即解释企业怎样从技术上解决顾客观点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技术可行性、技术路径、技术参数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企业就可以把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又保证了新产品的市场可接受性。

(三)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产品联合分析(Product Conjoint Analysis)就是假定创新的产品具有某些特征,并按此特征对产品进行模拟,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重要程度做出量化评价。正如托尔和哈肯斯(Tull&Hawkins 1987)所说:“联合分析假定分析的产品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特征所组成的;消费者的抉择过程是理性地考虑这些特征而进行的。”通过联合分析产品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属性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些属性必须达到何种绩效。

产品联合分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确定产品特征与特征水平,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必须是显著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二是产品模拟,联合分析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特征水平通盘考虑,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三是受访者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四是计算特征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此特征的“效用”;五是市场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就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四) 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5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但作为该产业核心要素的人才,是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其中营销策划类人才对创意的产业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探讨文化创意人才素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营销策划类人才的素质特征,分析当前我国营销策划类人才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教育方法及人才成长环境两个角度提出营销策划类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素质特征;营销策划类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而这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人的创造力。文化创意人才主要包括营销策划、专门技术和管理三种类型。其中营销策划类人才是创意思想的具体构思和谋划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是连接创意产品与市场的桥梁,通过市场分析及预测来发现市场需求哪些创意产品;另一方面,他们是创意产品开发的具体实现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创意产品传送到消费者手中,最终实现创意的产业化。可见,营销策划类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文化创意人才及营销策划类人才素质特征入手,来探讨营销策划类人才的培养策略。

1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特征

依据人才素质特征理论,本文主要从基本素质特征和创新素质特征两个角度来考察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特征。其中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岗位能力、思想道德和身体状况四个方面,这些素质特征与一般的人才并无差异,毋庸赘述。而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新素质主要涉及创新的思维、精神和能力三个方面[1-2]。创新思维是指文化创意人才拥有广阔的知识及较强的专业知识,并运用这些已有知识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想法,这种想法不拘泥、不刻板,能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相协调;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新精神属于非智力因素,它体现为对世界和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并且在思维上敏锐灵活;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很多方面能力的组合,主要包括记忆力、洞察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思维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且更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意识,它同时还是一种发掘问题、不断探索的心理驱动,它是文化创意人才素质中的核心部分。营销策划类人才是指能够进行整合营销以及品牌传播,并且能进行策划方案设计的一种复合型人才[3],是文化创意人才集合中的一个重要子集。因此,营销策划类人才除去上述文化创意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征和创新素质特征外,还需具备一些独特的素质特征。这些独特的素质特征包括:一是专业技能与行业经验,营销策划类人才要具有较深厚和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比较宽泛的知识面,能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理论从新的层次上认识和分析相关事情,且行业经验丰富,善于把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二是灵活的思维方式,营销策划类人才的思维一定要比较敏捷,也要善于接纳各种各样的创意元素,不断打破旧的传统,构建新的模式;三是敏锐的洞察力,营销策划类人才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创意人才利用的核心源泉,它是人的灵感和多种创意元素的结合,任何的变化和新生事物的萌动都有可能是这类人才创作的源头,所以他们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四是崇尚自由的精神,营销策划类人才只有身处的工作环境比较自由和宽松,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五是强烈的职业成就感,营销策划类人才希望通过工作本身带来更强烈的职业成就感,这样也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就是说他们在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3]。

2我国营销策划类人才存在的问题

2.1人才供求不平衡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人员数量占当地总工作人员的比例如纽约是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创意产业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创意产业人员数量占总工作人员的比例还不足1‰[4]。对于营销策划类人才,北京大学的彭吉象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缺得最多的人才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类就是能够从事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差不多有八成年龄在20~25岁之间,从业年限在2年以内的超过70%,从业年限在3~8年的大约占到20%,超过8年从业年限的占比不足10%,这说明从业人员行业经验的累积相对较少,不能满足不断发展中的创意产业的需要[5]。从我国营销策划类创意人才的培养状况来看,此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掌握了一些有关营销策划的相关知识和体系,但在实践工作中,真正要去解决企业里的相关问题时,却发觉有些基础知识没有办法真正得到应用,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实中的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与企业或公司在营销策划人才的实际需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人曾在4所高校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中抽取了156名以后希望从事营销策划类工作的学生开展了跟踪调查,结果如下:毕业半年内有17人在营销策划岗位的业绩比较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比例占总被调查人数的10.9%。在1年之内,有32人在营销策划工作岗位上的业绩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比例占到20.5%。也就是说有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在1年的时段里真正胜任营销策划类任务。企业对营销策划人才的高需求与高校对营销策划人才供给之间出现了结构性错位。

2.2人才开发制度不完备就当前来看,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策划、研发人员以及创意执行人才相对比较稀缺,对创意产业本身了解透彻的、对人文和社会有很深刻的认识的、能根据我国特色提出更多更好创意的高标准营销策划类人才尤为稀少,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则更是少上加少。但这些人员的数量却决定着文化创意企业能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形成这种状况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营销策划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机制不是很完善。根据我国整个范围统计情况了解到,目前约有八十余所涉及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但有近四成的还处在发展初期,且大多位于几个特大城市,同时,一些院所还缺乏与时俱进的相关教育理念,在营销策划类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上与实际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此外,营销策划类人才流动的市场化不够也严重制约了此类人才的开发。一种情况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交流平台,让很多优秀营销策划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另从薪酬角度调查发现,营销策划类人才的总体薪酬水平不高,这更加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策划类人才流动呈现出比较严重的市场无序性,这既让企业在培养和开发营销策划类人才方面耗费比较多的成本,又让营销策划类人才出现了不可持续及不能长效发展的现象[4]。

2.3人才培养存在误区在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及师资方面,我国一些高校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营销策划类专业设置的课程普遍分两类。其中一种是倾向于理论型课程。这类课程一般会给学生设置更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等相关课程,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系统理论。另外一种是倾向于应用型课程。这类课程重点锻炼的是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能力。希望学生们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能真正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营销策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师资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但目前,从营销策划专业整体来看,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师资规模没有伴随学生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因此,师生数量之比没能达到合理的水平,一般都难以满足营销策划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另外,营销策划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传统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其中传统讲授的方法一般很难满足此类专业实际运用的相关要求,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案例教学法因为教材不是很统一、使用的案例也缺乏时效性及典型性等问题,使得这种方法在我国营销策划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没有真正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另外,营销与策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训练是营销策划类人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从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但是,我国高校中营销策划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普遍相对薄弱[6]。

3营销策划类人才培养策略

3.1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综合考虑,培养营销策划人才可以合理地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已被很多国家的营销策划类专业人才培养广泛应用。此方法主要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授课教师对需要分析讨论的案例进行选取、整理和编写,案例选取需要具备可借鉴性、针对性、典型性以及时效性等特点。课上:这一环节的重点是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课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以督促学生对课上案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整理[7]。二是品牌跟踪。对于每个在校的营销策划专业的学生来讲,去追踪一些品牌的形象、发展规律及环境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品牌追踪方面最好是要求每个学生从大一开始直到毕业,四年中跟踪两个不同行业的品牌,跟踪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包括收集两个品牌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中的营销策划活动及所采取的方案,另外,还要分析两个品牌所处的宏微观环境,并对在不同环境中的营销策划活动及方案预先进行评价,之后,当营销策划活动结束时再评价其真实效果。三是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开发模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在进一步的改革,同时,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校企合作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是建立创意产业营销策划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也可以是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方式。不管是建立合作培养基地还是直接进企业实习,一般都可以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还可以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这些教学方法的合理采用,既可使学生更快地领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解决培养目标和定位存在误区等方面的问题。

3.2培育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本文主要从高校、企业和市场三个层面来分析人才成长环境。一是高校培养环境。增强师资队伍力量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能够培养营销策划人才的师资应该具有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高校营销策划专业的教师应以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为主,并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里面开展挂职训练以及行业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让专业教师与企业以及市场取得密切的联系,从而能跟上行业发展和变化的步伐。同时,也要以有专业实践经验及一定学术水平的兼职教师为辅,从知名企业聘请优秀的营销策划人士或业内资深人士到高校兼职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使教师队伍不仅在规模上有所增加,而且还在知识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二是企业开发环境。企业如何吸引、利用与开发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基于营销策划类人才的素质特征,企业可以利用人本思想来吸引和管理人才。企业要把营销策划类人才看作整个组织的主体来尊重,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再在此基础上给予比较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工作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提供更多更适合的方法来发展营销策划类人才,使其更快地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市场培育环境。一方面,市场要提供足够的基础条件、设施以及各种信息交流平台,以营销策划类人才的素质特征为导向来培育合理的人才培训市场;另一方面,还要打造合理高效的营销策划类人才市场,这一市场按照营销策划类人才的供需、竞争、价值及成长等方面的规律和要求[2]形成营销策划类人才与企业之间良性沟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孟琦.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2(5):120.

[2]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研究,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罗香妹,阳艳群,窦均林,等.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73-474.

[4]赵延芳.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开发机制问题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2(3):41-44.

[5]张峰.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开发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4(4):42-43.

[6]罗江,朱华锋.面向企业需求的营销类人才培养特色及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3-97.

创意产业特征范文6

内容摘要:在知识经济社会,高技术产业创新一直是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部分学者发现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进行研究也很有意义,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基于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理论重要文献的分析,本文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战略、政策等三个方面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和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低技术 高技术 产业 创新 综述

研究背景

中低技术是OECD(经合组织)根据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划分出来的一种产业类型(OECD划分产业类型是根据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百分比,4%以上称为高技术产业,1%以下称为低技术产业,1%到4%之间称为高中技术或中低技术产业,后两类合在一起被称为中低技术产业,如纺织、食品、印刷、木材加工、五金、塑料等都属于中低技术行业。这种分类方法被广泛采用(Kirner E等,2009))。

与高技术产业受各方重视相比,其价值容易受到忽视。在建设知识型社会的今天,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低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在知识社会中,中低技术产业(一般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其中以欧盟的PILOT项目(PILOT(Policy and Innovation in Low-tech)受欧盟委员会资助,项目的合作者来自欧洲九国。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一系列有关中低技术企业的案例研究,调查这类企业的价值链、地区网络以及受政策的影响最为突出,PILOT项目参与者发表了一系列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英国的研究政策(Research Policy)杂志社专门在2009年出版了一期中低技术产业创新专辑。

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从开始认识到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要性(白玲,2008),到用实证研究得出在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在创新活动中表现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江剑、官建成,2008),但总的来说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本文主要基于对西方学者在中低技术产业创新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评述现有研究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独特性特征分析

中低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比,由于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作为PILOT项目的主要参与者,Hirsch-Kreinsen H.等学者对欧洲11个国家43个中低技术产业中的企业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与高技术产业相比,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主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其创新是基于企业内部的高度相关的隐性知识(经验)和外部的显性知识,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新技术和市场需求;这类产业中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定供应商、顾问以及部分顾客进行联系,但不会倾向于深入合作;与许多机构保持松散的关系,在产业结构中的组织嵌入性差。在技术创新方式上,中低技术产业适合在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而不是探究全新技术;进行模块化组合创新,而不是激进式创新;企业增加值的多少取决于生产能力而不是研发。

虽然中低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有明显的区别,但这两者是互补的关系。中低技术产业专注于过程创新、设计、营销、制造、外部获取知识,同时存在较少的内部(in-house)研究,它与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存在互补关系,是高技术产品的主要购买者、是新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者,正如Pol等用图示清楚的表示出两者的关系(图1)。

通过对更多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从大的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是有其独特性的。

(一)供应商主导的创新

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是否存在特定的创新类型?Pavitt早年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是被供应商主导的,经典的“线性”创新模型并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创新。Heidenreich的相似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些企业创新类型主要是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Santamaría等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得出:中低技术产业为了实现产品创新,设计、使用先进机器设备和员工培训等非研发活动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相对于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内部创新能力弱,造成了这类产业的创新严重依靠外部机器设备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针对中低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来说,供应商比知识、信息更重要;过程创新代替产品创新,以降低成本;顾客在创新过程中作用下降。不论中低技术产业的过程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还是产品创新,供应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往往是首要投入的要素,这一特征对指导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于非正式信息网络的创新

与高技术部门进行创新相比,使用顾问、雇佣相关人员、合作创新和研发外包等形式从外界信息网络中获取非正式信息对于中低技术部门过程创新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中代表性的有 Chen对台湾机床行业进行的研究,证实中低技术产业中的非正式信息获取网络―与当地用户一起工作、分享供应商的技术窍门和利用公共研究机构等地方性的非正式信息网络,以及参加国际贸易展、咨询国外经销商以及建立跨国战略联盟等全球性的非正式信息网络―极大的促进了该行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了技术跨越。

高技术产业凭借自身的技术条件以及投入巨大研发资金,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技术创新,而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离不开外界信息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中低技术产业企业的社会网络结构、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将对其创新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关上述两个特征的其他一些研究见表1。

另外,关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冲突。例如,Maskell的研究认为创新基于长期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点与Hirsch-Kreinsen H.的结论相反。这之间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由不同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结合文化背景的理论研究更突出理论的特殊性,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上述两个特征对我们了解中国的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肯定有其特殊性。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一直在强调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因此,基于中国背景,研究中低技术产业(主要是传统产业)创新的特征,对国内这类产业创新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分析

创新战略可以理解为企业对创新方面的选择、活动以及收集和扩散各种不同类型创新的能力。不同的创新战略不仅反映在处理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的差异上,也反映出企业的内外部结构、传统、权力分配和先前的技术路径上。创新战略的差异一般跟企业自身的知识储备、员工素质、组织能力和制度环境相关。

由于中低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性,两者之间的创新战略相应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

首先,高技术部门的创新比中低技术部门的创新更注重技术导向,因为前者在研发投入上比后者更多;对中低技术部门而言,在传统产业高度竞争环境中,需要在技术导向与非技术导向之间做出选择。

其次,中低技术部门可以在渐近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与结构性创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之间进行选择,这两种创新战略,都是在企业现有核心组件不变下,只对组件的连接变化制定发展路径(表2)。激进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通常是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战略。

针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战略,Hirsch-Kreinsen H.的研究结果是把创新战略归纳出渐近式创新、顾客导向创新和过程专业化创新等三种战略(表3),并且在案例中发现,很多企业创新战略行动受资源和能力限制,因为大部分中低技术部门都是中小企业。

中低技术部门的创新战略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关键的创新驱动因素是技术范式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化,这些变化可看作中低技术企业创新过程的必要前提条件;成功创新战略的充分条件是企业如何处理这些变化以及基于自身在管理和组织方面的潜力。

从现有的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战略的研究成果来看,创新战略的共同点远没有对其“特征”的研究多。此外,不同产业的创新战略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

全球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这两类产业创新战略的指导意义仍然不会过时,但在全球创新浪潮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创新实践丰富多彩,基于情境的创新战略研究可能更容易形成比较理想的理论成果,不过目前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

政策与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研究

高技术部门是从事基础创新(基础科学研究)的关键部门,其创新力量将带动其他部门的成长,因此高技术产业创新应该获得公共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政策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重视不足,其中存在两方面原因;建设知识型社会的需要,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给予政策扶持,相应的中低技术产业很少受惠于政策;另外,受经典的从科学到技术再到新产品的“线性”创新模式影响,处在该创新模式前端扮演科学研究角色的高技术部门也会优先得到政策支持。但是,中低技术部门的作用并没有减弱多少,工业化国家的创新系统受到中低技术产业的强烈影响。虽然中低技术产业内部研发不多,但它们已经嵌入到特定的地区结构中,是地区企业网络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品的用户,一方面有利于自身在获取的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给高技术产业带来丰厚回报。从政策上忽视中低技术产业可能会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更进一步,从现有的产业创新政策来看,不管对高技术部门还是对中低技术部门,政策都还存在一定问题。政策虽然强调高技术产业创新,但忽视了通过创新成果扩散获得更多的研发投资回报;中低技术部门(主要是传统产业)承受不了创新、现代化及成长的负担,因其在政策上得不到支持,或者得不到恰当的支持,因为适合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首先要基于对该产业创新特征的认知,从而才有可能为其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于此,针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政策首先要基于对中低技术产业深刻的认识;政策应有助于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和培育企业从外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政策任务应重视企业组织的结构,使之符合跨企业合作的需要;政策还需把高、中低技术产业看作一个整体。目前,基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特征,从可选择的创新战略等角度,对该如何针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制定有效政策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

现有研究评述及展望

从现有关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特征的了解比较全面,并且没有明显的分歧,但是如果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其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有理论对低技术部门与高技术部门的关系及如何互动的理论模型还太简单,高技术与中低技术部门的关系需要有更复杂的能整合不同创新路径的模型来解释,若能找到缓冲变量进行研究,这两部门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深化。

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战略方面研究成果还太少,现有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具有探索性质的个案研究上,就目前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还不严谨。关于创新政策的研究更多还是侧重在引起政府重视方面,对具体的政策及其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作用机制目前知之甚少。由于对政策方面缺少专门的深层次研究,现有理论对指导政策制定所起的作用有限。

目前,现有的关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欧美学者对当地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研究,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毕竟东西方在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关系同样有明显差别。

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在某些方面肯定存在不同于其地国家的独特性。同时,中低技术产业(主要是传统产业)的产值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要比发达国家大,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或者说传统产业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基于中国背景的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理论需要展开研究。从特征、战略、政策、网络、产业聚群等方面,联系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总结出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模式。另外,创新必然存在风险,虽然中低技术产业创新风险普遍小于高技术产业创新,但中低技术产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迫切需要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知识,才能做到敢于创新。因此,围绕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风险问题也急需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Hirsch-Kreinsen H. "Low-Technology":A forgotten sector in Innovation Polic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novation. 2008, 3(3)

2.白玲.科技创新在中低技术产业中为什么同样重要?[J].社会科学战线,2008(6)

3.江剑,官建成.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6)

4.Hirsch-Kreinsen H. Low-Tech Innovations[J]. Industry & Innovation. 2008,15(1)

5.Palmberg C. Sector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requirements-a closer look at low-tech industries[R]. OECD, 2001

6.Robertson P L, Patel P R.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in developed economies[J]. Research Policy. 2007,36(5)

7.Pol E, Carroll P, Robertson P. A New Typology for Economic Sectors with a view to Policy Implication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2, 11(1)

8. Pavitt K. 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 [J]. Research Policy. 1984, 13(6)

9.Heidenreich M. The renewal of regional capabilities Experimental regionalism in Germany[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5)

10.Santamaría L, Nieto M J, Barge-Gil A. Beyond formal R&D: Taking advantage of other sources of innovation in low- and medium-technology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 2009,38(3)

11.Chen L. Learning through informal local and global linkages: The case of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3)

12.Maskell P. Localised low-tech learning in the furniture industry[C]. Den Haag:1996

13.Whitley 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ing of Innovation Strategies: Business Systems, Firm Types and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in Different Market Economie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0,21(5)

14.Scott R W.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2nd eds[M]. Thousand Oaks: CA:Sage,2001

15.Tunzelmann Von N, Acha V. Innovation in 'low-tech"industries[A]. in Fagerberg J, Mowery D, Nelson R R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

17.Bender G. Innovation in Low-Tech-Considerations based on a few case studies in eleven European countries[R]. 2004

18.Hirsch-Kreinsen H, Jacobson D. Innovation In Low-Tech Firms And Industries[M]. Cheltenham, UK : Edward Elgar, 2008

19.Hirsch-Kreinsen H. Low-Tech Industries: Innova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Low-Tech as Misnomer: The Role of Non-Research-Intensive Industri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Z]. Brussel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