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探究

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从重视物质需求到物质精神并重,乡村文化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态当中的一种,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拓展新兴文化旅游市场,满足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文化;文化旅游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由高增速转入高质量发展,结合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更是对多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消费质量逐渐提高,促使旅游行业衍生出更多的形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是人民需求的体现,也是开展新型旅游模式的必要途径。将文化旅游扩展至乡村范畴,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拉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丰富乡村旅游形式,真正使得农村旅游资源发挥作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当今人们生活压力增加,旅游变成了其放松、缓释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钢筋水泥森林的逐渐扩充,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慢的生活,追求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这也就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契机。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旅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旅游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分支,有利于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而言,多以风景为主,发展模式较为单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呈现递减趋势,必须要有新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文化旅游便为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径。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或者说旅行者来说,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为其提供新鲜的旅行体验,可以极大的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2.创新乡村旅游模式,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经过一段时期,但是就发展状态而言,乡村旅游的发展仍然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创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开展跨界融合,打造崭新的旅游模式。结合当前大数据模式,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打破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固有认知,提高其旅游的体验程度。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到乡村旅游当中,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文创项目,有利于拉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

3.展现乡村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传播。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文化习俗并不尽相同,很多地方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共同构成了我国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旅游业的发展点放置于文化发展方面,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互补,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从文化层次的角度而言,对于展现乡村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传播均有着重要的价值。尤其当前城镇化不断推进,很多乡村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没落,甚至消亡,这对于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丰富与融合。所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种新的继承和传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保护途径。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政府硬性支持,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一般意义上,某个产业或某个领域的问题,若是想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政府起到牵头作用,从制度以及各个方面进行引导,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却并没有得到政府的硬性支持,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是新兴行业,所牵扯到的部门众多,比如农业部门、文化部门等,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仍然需要政策引导,但是相关政策却没有尽快得到完善,尤其是支持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财政性政策、制度性政策等,均没有完善的章程,无法开展有效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工作。

2.文化资源开发有限,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对于乡村文化旅游模式而言,通过挖掘有效的乡村文化资源,结合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衍生品,促进当地发展,为当地带来收入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但受限于乡村的发展情况,乡村的文化资源并不能得到完全的开发,出现开发有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3.产业链条结合较短,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对于乡村发展来说,开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其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萎靡,融合工作大多浮于表面,缺乏文化内涵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名不副实。很多乡村旅游地区,甚至是其所属的地方政府认为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就是在销售层次上下功夫,销售文化纪念品,或者建设文化创意馆等,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建设工作却没有提起相应的重视,导致乡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度较低,产业价值链条不长,即使政府花精力去扶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无法形成产业支撑力的,为乡村转型升级提供助力有限。乡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需要建设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就乡村文化旅游领域而言,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设,需要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与产品体系,真正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才能真正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4.文化发展人才匮乏,经营主体创新不足。乡村旅游发展当中最大的问题便是人才问题,因为乡村整体实力有限,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低,所以无法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则需要专业人才来指导、实践,目前存在的人才资源,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帮助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达到深度融合的状态。两者相融合,要有专业的旅游人才、文化人才、策划人才、营销人才等,真正将文化旅游推向市场,在旅游市场中打响知名度。就人才的培养方面而言,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是业内的新兴事物,高校与政府的敏感度不高,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如此,两者的融合主体以政府为主,市场参与度不强,导致无法及时接收到市场的有效信息,这也就使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导向做出相应的调整,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除了乡村旅游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首要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财政补贴,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其达到深度融合状态,真正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中的新前景,为社会大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政府在扶持过程中,需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引导,有意识的将创新融入到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赋予乡村文化旅游以崭新的面貌,真正提高游客的体验度。最后,政府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为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响招牌,深入挖掘农村资源,促进农村协调发展,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努力。

2.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乡村文化旅游是建立在乡村资源之上的,通过深入挖掘乡村资源,为乡村文化旅游提供新的发展点,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发展的过程也是保护的过程,在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乡村文化种类丰富,其中包括乡俗习惯、民俗特色等,将其融入在文化创意产业当中,通过建设民俗特色景观,或者建设相关娱乐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另外完善当地旅游产品体系,对于游客而言,纪念品是当地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衍生品,结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内涵,研发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纪念品,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3.鼓励多种经营主体,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单一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经营,导致目前的乡村旅游无法及时接收到市场的信息,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政府应积极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并入,丰富经营主体,以市场导向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导向,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敏感度,发挥市场的竞争作用,真正增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内涵,提高其在旅游业内的竞争力。其次,政府要联合社会服务组织,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共同搭建平台,结合当前信息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上搭建合作平台和共享平台,加强各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人才支持。首先由政府进行引导,由高校开展具体工作,培养关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更新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训计划,培养专业人才,应对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需求。其次,在社会层次上加强引导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加强新鲜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完善相关人才的薪资待遇,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促进人才投身于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工作当中。最后,对现有的乡村旅游人才进行培训,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平台和学习平台,提高其服务质量,为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四、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是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长的必须途径,但目前,关于融合一事却仍有诸多问题存在,从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以及乡村等各个角度,开展相应的措施,加快引导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乡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青措.黄南州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3):8-9.

[2]卢雯君,李枫.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广西融安县元宝山乡村旅游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02):181-183.

[3]陈文忠.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途径[J].农家参谋,2017(15):275.

作者:郑家菊 单位:沂源县鲁村镇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