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研究范例6篇

美育教学研究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高校教育;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7304.2015.04.076 文章编号:1672–7304(2015)04–0158–02

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体现,也是整个欧美发展史的浓缩表现,其所蕴含的文字语言方面的内容是研究英美国家和文学本身的重要载体。高校英美文学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中对于英美文学的促进与深化,需要采取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综合研究。这其中,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1生态语言学含义

生态语言学(Ecologicallinguistics),也称为语言生态学(EcologyofLanguage),《语言与逻辑辞典》将其定义为“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英汉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增加了“对使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可见,生态语言学重点在于在语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人与社会的互动性研究。这也就引出了生态语言学的两大内容,一是语言的多样性表现,二是语言的互动性表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人类通过交流相互融合,每一种语言都处于全球的语言系统之中,也处于人类的整体活动系统之中。而这一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内部的排列组合上,也体现在人与社会的交际互动上。文学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英美文学的学习,是对于英美语言的深入学习。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相关语言学习中列出英美文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英美文学既体现了英美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英美国家人与社会的互动性,还体现了英美文化对于全球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与生态语言学的内容是有重要联系的。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看英美文学学习,更有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英美近千年的文明历程,从而对加深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看英美文学教学,也有助于教师营造宏观性教学环境,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和互动性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2生态诗文学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应用

当前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输轻人文研究和重篇章本身轻宏观联系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对篇章段节进行语法点的教学和对篇章内容进行单独性的教学,而对于这些文学篇章的整体宏观联系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讲授较少。

2.1英美文学教育的宏观教学环境塑造

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对英美文学教育进行宏观教学环境塑造,需要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将教师、学生、教学三大生态因素纳入宏观整体的教学生态体系中,三大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还能衍生出这一教学生态体系中的其他生态因素,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反馈等也需要进行有机结合。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和评价进行改进,以备对下一次教学活动的促进。另外,在英美文化教育中,不仅要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更要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主题思想进行客观阐述。如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知识点之外,更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一部作品诞生于美国的什么年代,这部作品的诞生对美国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作品放入美国波澜壮阔的南北战争中发掘其更为深刻的意义。同样还有乔治奥威尔的《1984》,对课文中揭示的极权主义,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再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更要将其放入美国的发展环境中,对当时的“美国精神”的深入解读[2]。这样引导学生将单独的文学篇章放入国家的发展和文化进程中理解,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2英美文学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这里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多元化教学观念和多样化教学手段上。多元化教学观念,指在教学中要形成从英美语言到英美文学再到英美文化的路径映射。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从英美语言中看到文学的魅力,从英美文学中看到文化的内涵。教师要从语言入手,探讨语言如何落笔成文字,继而组成文学,并深层次反映文化。多样化教学手段,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就课本内容进行常规授课,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2.3英美文学教育的互动性教学策略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课堂上的所有元素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需要和学生互动,学生也需要和学生互动,学生还要和语言文字互动。互动性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围绕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爱好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重点设计,让学生充分交流、沟通,继而在自行查找资料和教师启发引申的基础上自由深入探讨,完成对于英美文学的听说读写过程。互动性教学策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引导性,二是学生互动性。虽然高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已经有了较强的基础,但仍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引导。如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教师可以先从背景资料入手。1862年林肯总统要在白宫接见一部文学巨著的作者斯托夫人时,说出了“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这是哪本书?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导致一场伟大战争?这样的教师设问,就将这篇课文深入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中去,引导学生从南北战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来看问题。在学生互动性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他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课文或者文学作品如《飘》等相比较,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出二者的异同,也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策略。

3总结

将生态语言学引入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研究,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促进。[3]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外部环境和课堂内部教学上双管齐下,延伸教学外延,挖掘教学内涵,引发学生思考,营造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爱华,朱振英.生态语言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2013(3):62-64.

[2]马燕.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2012(33):478-484.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 美术 教育 创造性 研究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从“教”与“学”的角度上看,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以教师“传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培养。并且小学美术设施落后、教材内容老套等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的美术教学还停留在在传统的“小黑板”教学形式。教师临摹学生照搬,接受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以观摩、模仿、临摹为主,学生画的“像与不像”成为了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成绩的主要评价标准,很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窘状,创造性教学成为了一句空话。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看,小学美术的教材专业成分较多,基本上是职业美术教材的浓缩,其中繁、难、偏的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道而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美术教学内容偏少。因此,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很难完成美术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和专业美术知识的涉及,大多数学生出现“畏难”的情绪,出现了知难而退的态度,逐渐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审美能力、价值观念、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削弱,同时也不利于创造性教学的运行。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策略

(一)“激趣”教育法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先行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因而“激趣”教育法是激活小学美术教学的创造性教育的“先行军”,是“激活”小学美术课堂创造性教学的核心。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其次,要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个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在课堂上要多微笑,少给学生压力,营造一个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后,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讲《星座的联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以前学习的课程基础上拓展。教师应用了联想添加法,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结合自己的星座和教材的例子,对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星座的形状、大小、样式都不受限制,课堂灵活度较大。本节课教师从根本上将学生从较严谨、理性的美术思维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的思想插上联想的翅膀自由飞翔。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协助,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思维要从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是促进创造性课堂的前提;其次,展开联想可以从具体的动物体貌特征上进行,例如,绘制星座的时候,可以从星座特征,同时从仿动物、仿图片、仿人物等方面进行联想,绘制出星座图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与学生的共同讨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联想,不在以谁画的图像不像为评价标准,而是比谁的联想更奇妙、更有趣。这种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美术课堂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化手段是创造性教学的“后备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互联网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的在台上讲,学生坐在台下听课、做笔记的授课的形式以及传授知识内容都比较单一授课方法。将互联网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和获取信息。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精美的邮票》(如图)这节课的时候,利用PPT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生动的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上发行的邮票的不同变化的课件。

学生显得对这种电子版的课件非常的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设计想法。“老师今年是蛇年,我要画一个蛇图的纪念邮票”“老师我比较喜欢孔雀我要画一个孔雀邮票”“老师中秋节快到了我要画一个月饼邮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造性的重要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因此,要重视小学生美术素养的锻炼。因此,必须根据美术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对美术课堂创造性教育进行改革。首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促进课堂创造性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0(08)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创新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幼师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直接性的影响,要想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还在于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能力。而美术手工教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引导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素质。

一、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不仅是为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更为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为了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确保该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承担起幼儿教育的重任。因此笔者认为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美术手工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传统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其中不少内容已经制约了教学的发展,比如,传统的美术手工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变通,教学内容不接地气,相对空洞,学生无法掌握到实际有效的手工技能,实践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低,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这样类似的问题,创新美术手工是必须的,必要的,势在必行的。

其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学前教育施教的主体,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所拥有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同时幼儿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其成长和发展更是与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息息相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责任重大,他们对学生的教学行为不仅对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他们的教学行为也将被学生所模仿,应用在学生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正如上文所言美术手工教学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良好机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创新美术手工教学,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埋下创新的种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且逐渐的普及到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转变教学手段,是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比如在教师在教授《折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并适当的启发学生,比如通过这样的折法可以得到一个“小衣服”,那么改变其中的某一个步骤可以得到什么?再或者也可以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在看完视频后的观点和想法,比如有学生认为他的折法比教的方法更简单或者更漂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美术手工教学材料

所谓手工制作,其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即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运用和组合,组成一个新的东西,且运用和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不同。因此对于高校的美术手工教学的创新而言,创新学生手工制作的材料,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双手,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根据主题创作出“新的东西”。比如同样是以制作笔筒为主题,有的学生用饮料瓶来做,有的学生用硬纸板来做,同时学生在笔筒的装饰上也各有不同,有布的用布装饰,有水彩的用水彩上色,有彩色线的用线来裹绕,这样虽然同时笔筒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挖掘美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施展空间,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美术手工教学之中。

(三)挖掘民间美术资源

在高校的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授有关泥塑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可能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那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泥塑文化,或者还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家乡的泥塑特色,从而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相比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而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亲近感和共鸣。且我国的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纳入美术手工教学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有利于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结语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融入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教学需要的元素,同时更要贴近生活,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手工技能,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沅.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4(04)

[2]黄雪兰.关于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建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2011(05)

[3]曹斌.谈高校学前美术教育手工课教学[J].大众文艺,2013(08)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4

本文结合当下热门的环境教育课题,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和教学方法,最后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

小学美术;环境教育;体系研究

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注重环境问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环境问题和美学问题结合起来,并将此作为美术教育改革的新契机。除此之外,《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具体要求。因此,新的美术教育改革需要将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这样有利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有鉴于此,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体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

当前环境背景下,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总目标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环境素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通过准确了解环境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得以提升;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环境科学知识,在实际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在环境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以正确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对待自然,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自我责任感。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前文提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使其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授课方法:

1、渗透式讲授法

所谓渗透式讲授法是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环境基础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以达到提高学生环境认知能力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要切记“照搬照抄”,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授课过程中将环境意识加以适当的穿插,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漫等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体到为学生讲授装饰画制作的时,教师可以将“变废为宝”的循环保护理念融入课堂的讲授过程,引导学生将家里废弃不用的彩色废旧挂历或者穿旧的花色衣服,通过独特的艺术思维将这些色彩丰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用以装饰教室,通过这样的动手能力,将环保理念融入他们的创作思维。

2、辩论式教学法

所谓辩论法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的观点相辩驳,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辩论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具体在课堂实践中就是,教师将不同的美术作品陈列,并且让学生就该作品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随堂设置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就此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当前我国水污染的资料片段,让学生意识到水质污染的严重性。就此,让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样的水质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结束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会进行相应的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以海报的形式进行粘贴、宣传。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

明确了小学美术环境教育的目标机授课方法之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以此来了解教师的教授是否实现了环境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学习效果以及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该评价系统主要是针对教师、学校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观察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而针对学校的评价就应该是综合性的评价,包括教育的环境、氛围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授课方法,达到教育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在前文中已经进行阐述,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以及他们的环境素养,最终能够将我国环保事业从源头抓起,将环保的理念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之间的辩论,深深埋藏于他们的脑海。因此,此处谈到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个别教师将这一新的授课理念形式化,需要学校和社会双管齐下,将评价制度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授课效果良好的教师适当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授课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好的环境保护习惯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而且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我国环保绿色事业的稳步进行,真正的实现绿水青山。当然这也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有力配合,真正做到创新式的美术教学,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生动的向学生展示美术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提升自我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学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多进行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设施设备,并且适时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教育评价。相信通过以上努力,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军.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才智,2013,36:123.

[2]王晓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99+106.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德国教育学;美国教育学;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85-05

从西方世界教育学发展的路径来看.虽然其都源自于希腊的教育传统,但之后随着各国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以德国“Pedagogue”为典型的德国模式和以美国“Education”为典型的美国模式。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初期我国从日本引入的教育学和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引入的教育学都隶属于德国教育学传统,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间我国教育学主要受美国教育学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这两种教育学传统同时存在并影响着我国教育学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学是一种融合了德国教育学传统和美国教育学传统的“混合型”教育学。但是这两种教育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若是不对其进行严格区分,势必造成教育学语汇使用的混乱,甚至造成各说各话、无法沟通的危险,更严重的是这种混乱局面必将影响到教育研究和实践,从而对我国教育学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德国教育学与美国教育学的差异

第一,德国教育学主要受德国思辨哲学(关注从哲学高度推论何为完整发展的人,进而确定教育学的整体目标)、精神科学(强调质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诠释学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新人文主义(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非公民)的影响。美国教育学主要受社会效能观和实用主义(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职业和公民身份做准备)、科学管理(强调目的一手段的合理性及实证的方法)和社会重建(强调学校在改革和重建社会方面的作用)的影响。

第二,德国教育学要求从规范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指导教育行动,教育学总是先探讨什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什么是一个能独立运用自己理性的人,什么是一个具有社会奉献精神的人等,然后再探讨如何将学生培养成这种人。美国教育学主要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较少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主要关注于探讨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对诸如学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背诵一本诗集、性别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等量化研究感兴趣。

第三,德国教育学是与人的“化育”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它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或如何学习,而是追问将要学习的知识在形成品德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教育学中没有类似于德国教育学的“化育”概念,美国教育学不像德国教育学那样,从人的完整发展的角度去寻求教育学所应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选择内容和方法,而是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择内容,并根据心理学原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第四,尽管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教育学也积极吸收了其他国家经验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但是从德国教育学的总体来看。它依旧是哲学取向的。比如,德国教育学的目的主要是从人的本质或特性的哲学话语中引申出来的,认为仅仅通过量化研究或实验方法很难找出普适性目的。在美国教育学中,经验研究和实验研究不仅是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确定和判断教育目的是否科学的主要依据。

二、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在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1.我国引入德国教育学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总体而言,我国对德国教育学的引入主要是20世纪初期借道日本和新中国成立后借道苏联引入的。

日本自伊藤博文主政后,开始大举向德国学习,德国教育学也成为日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日本对德国教育学的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误解,主要表现在:首先,日本对德国教育学借鉴的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德国教育学中“培养完整发展的人”的核心目的在日本教育学中仅仅沦为达到强国目的的手段。其次,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形成了一种将内心自由与外在自由严格区分的思维方式,即“双重自由观”,形成了德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肉体上的谦恭礼让与灵魂上的自以为是、行动上的理性约束与思维上的任意驰骋。其在教育上的体现是:教育学的外在形式,如教学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但是,教学计划不能过细以妨碍教师、学生和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的自由。不过,日本在引入德国教育学的过程中,主要看重的是德国教育学的外在集权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保证日本的中央集权政策的实施和对人民的思想钳制,忽视了德国教育学对人的内心自由的注重。相对日本而言,我国则更加注重“技”、“用”层次的借鉴。1904年,京师译学馆文典处刊行的《教育词汇》中,将日本《教育字汇》中的“教授学”一词统一译为“教授法”,并将其界定为“教授之法”。当时中国之所以只从日本的“教授学”中提取出“教授法”,主要是因为中国引介日本的教育学,并非是对日本教育学的内涵本身感兴趣,而主要是为了“急用”,以应对当时新办学堂亟须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生之“急用”。所以,20世纪初期我国建立起来的教育学在本质上只是教育学的方法部分.教学方法的叙述在教材中占据较大篇幅,基本原理只是作为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出现。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从苏联引入了教育学,但相对而言,苏联教育学对我国教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虽然苏联的教育学从其历史根源上看是借鉴和发展自德国教育学,但是它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首先,尽管德国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化育”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俄语中的“化育”概念更加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德语“化育”概念所蕴含的个体性和自由等内涵被淡化了。其次,德国教育学中,内容是作为“化育”达成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其根本旨归在于“化育”的实现。在德国教育学中,内容的含义比较广泛,与文化息息相关,并不限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相比而言,苏联教育学中,内容主要被理解为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他能力却处于萎缩状态。再次,德国教育学中,教师是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身份出现的。而在苏联教育学中,教师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最后,德国教育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内心自由的达成。苏联教育学更注重集体价值、教学的党性原则和教学的阶级性等方面的价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编制的教育学书籍来看,它们基本上都遵循着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其结构和内容都比较接近。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版的教育学书籍中,虽然减弱了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凯洛夫教育学对于“教育性教学”的简单化认识和“教学形式阶段”论的技术化处理等依旧盛行。此外,另一个明显变化是舍弃了苏联教育学中的“化育”概念。虽然在苏联教育学中,“化育”概念的意识形态化色彩非常浓厚。但是苏联的“化育”概念并非一无是处,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教学与道德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教育学沦为方法或知识灌输的体系。我国教育学中舍弃了“化育”这个核心概念,只留下作为手段的教学概念,这或许是我国教育学沦为一种技术性工作的原因之一。

2.我国引入美国教育学过程中的误读与误解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界对美国教育学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误读和对美国教育公平自由精神的忽略,以及未能深刻掌握美国教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一,对杜威教育思想存在误读。一是认为杜威过于强调儿童中心,忽视了对于系统知识和社会的关注。实际上,杜威课程设计的依据,恰恰不是过于强调儿童、忽视知识与社会,而是将儿童、知识与课程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揭示了儿童与课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儿童现在的起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决定着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学科的有组织的真理体系所表征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二是认为杜威的课程观过于强调活动课程.忽视学科课程。实际上,在杜威看来,课程的设计是需要同时考虑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所以,在杜威看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不相互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的。同样,所谓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不是严格对立的,而是任何课程都必须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用桑代克等心理学家的观点佐证杜威的一些课程观点。如孟宪承从儿童发展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展开,用华生、桑代克等人的学说佐证儿童的生长与发展。从而肯定了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实际上,桑代克的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之间截然对立,桑代克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狭隘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排斥了意识因素,把人类的活动局限于对刺激的反应,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第二,我国引入的美国教育学相对忽视了其最核心特征――民主精神。美国教育学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的产物.体现了美国教育民主化的本质。我国在引入美国教育学的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其外在的形式方面,而相对忽视了其民主精神方面的内在深层含义。实际上,目前我国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如何解决师生关系紧张等都可以从美国教育学中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教育界一改以往科学取向的教育学发展模式,开始积极吸收批判理论、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以及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成果,并将其融入对教育学的建构中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课程论的发展为突破口。美国整个教育学科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1969年,施瓦布提出了“实践课程”的概念,积极主张课程论应该从原先的理论取向转向实践取向,关注实践的发展,以实践为依托来发展课程理论。20世纪70年代.“概念重建”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注重课程开发转向了概念上更加自主、文本间更加复杂的课程理解。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则积极主张突破现有思维框架的束缚。用后现论来改造课程。我国在翻译和引进这些最新理论成果过程中,往往停留在单纯介绍的层次,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解读。

三、对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1.认清两种传统的异同。充分吸收二者各自的优势

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在引入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误解,导致我国在对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关系的认识中存在诸多困扰。当然,这并不是说教育学在引入我国过程中不能发生变化。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在引入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若是这些变化是为了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变化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是国外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体现,同时,这种变化本身也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要解决目前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首先需要对两种源于不同文化传统和话语体系的教育学传统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厘清对其的误读和误解。其次,根据我国的教育实践,以及我国的教育传统和文化,在尊重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最后,对理论吸收和借鉴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

2.杜绝腰斩文化传统。应以民族精神和文化为依托

钱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遭受到种种困厄灾祸,其最大原因,正是国人失去自信,不自尊,把自己的文化传统看得太轻了。甚至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一种轻蔑和排斥的心理。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我国贫困守旧,落后挨打的弊病,怀着深切的爱国热情,积极寻求通过学习西学以抗夷救国。从这方面来看,积极学习西学,摒弃中学中的糟粕落后成分,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任何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其必定是需要长期积累,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积淀,经过时间涤荡,经过实践历练而留存下来的。所以,其必定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试图简单地以某种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其结果必定会由于丧失掉本土文化的精华,而从根本上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根本。所以,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从中国文化内部寻找力量,寻觅我们已经失去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当我们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时,经常是用一种晦涩执拗的语言进行表述,往往陷入玄思冥想,而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实际上,中国文化不仅有使人成圣之学,也有教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具体发展的思想。并且,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凡是对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无不是深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正如费孝通所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所以,文化是积极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对各个领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作为一门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事业,必须建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费孝通先生指出,外国人最尊重耶稣基督,中国人则最尊重教师,而教师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教师背后承载的“道”。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此即为中国人之所谓“道”。正是因为教育之“道”、教师之“道”的本质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所以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

3.实践是教育学的根本特性.也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代哲学经历着深刻的转向,这种转向最核心的特征之一是对实践的注重。走进实践,与实践者对话,是整个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视点。因此,虽然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或思想是建构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基础之一,但是这些理论或思想必须经过本土化,必须要面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解决中国自身的教育问题为导向。因为国外的理论或思想毕竟是“舶来品”,所解决的是别国的教育问题,植根的是别国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参照的是别国的教育传统和实践,终究不能替国人自己言说自己的教育。在引入之后,国人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参照自己的教育遗产,言说自己的教育。

正如康德所言,“教育所采用的规律和原则都应根据某一个历史时期和某一个民族的特点。如果近代亚洲民族要接受近代欧洲民族的教育,不考虑到具体的历史时期,不考虑到各国的宗教、宪法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那么其教育效果必然会使人大失所望。”因此,尽管理论研究非常重要,但是理论研究往往容易成为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孤芳自赏的和玄思,既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也缺乏对未来社会变迁的想象力,表现出强烈的自闭性。所以,对于教育的研究,决不可只关着门埋头读死书,而应该是从办公室和书斋走向现实、走向田野,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去获取生动的实像;更不能在做某一研究之前,已经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地形成定见,完全抛弃教育现实,而应该放弃成见,自下而上寻求对社会的通体明白,彻底了解。教育研究者应该突破理论主导,理论优先的思维模式,摒弃教育诠释者的角色,突破救赎者的思维定式,放下身段,聆听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声音,与其对话,让教育发挥出原有的光芒。这样教育才能更“接地气”,才有了鲜活生命的颜色。

参考文献:

[1]彭正梅.解放和教育:德国批判教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2]萧承慎.教学法三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

[3]叶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6.

[4]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6):39-46.

[5]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6.

[6]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对比;分析

一、引言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发展起来,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工作,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对于研究生的扩招工作,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反应和意见。从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中得到结论,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能够提供更好的总结借鉴与启发。

二、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比较

中国与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生的招生制度、研究生的学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优势,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研究生的招生制度

美国:

美国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是由各学校自行安排,一般招生制度是按照四个步骤来完成的。第一步:报考学生提交大学的成绩证明材料。第二步:提交GRE成绩证明。第三步:要提供至少两名到三名教授的推荐信。第四步:添写个人报考申请书。美国学校的研究生招生部门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通过面试,决定录取名单。国外报考研究生学习是不限制年龄的,也不需要入学考试,美国研究生招生不把考分作为录取的标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

中国研究生入学是有年龄限制的,而且要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科考试总成绩达到最低分数线,才获得复试资格,而我国的复试并没有得到重视,还是以入学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硬性指标。

2、研究生的学制

美国:

美国按照国际通行的学制进行研究生学位教育,美国研究生学制大多采取一年内的课程学习,全部研究生学制不会超过两年。而这一年的课程学习里,还有半年的时间是在预备学位英语的考试。

中国:

我国研究生学制大多三年,这三年的时间至少有两年是在学习课程,还有一年时间在准备学位论文。

我国研究生教育时间长与我国研究生发展历史有关,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研究生的普及率不高,所以,高级人才教育的目标就只能放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研究生尚未普及,博士生更是稀少,与国外高等人才教育重点在博士生的教育上有明显差别。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进一步提高,学位教育工作重点必定要转移到博士教育中来。

而且我国已经开始了学制的改革工作,北京大学已开始施行两年研究生学制的培养工作。

3、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美国:

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是学术性的教育,是为继续博士学位或者担任教师工作所做的理论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是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都以学科命名,例如:新闻硕士、工商硕士等,美国应用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实用性更强。

中国:

我国研究生学位教育大多以高校教学或理论科研为主,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但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单一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冲突越来越大,所以,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在改革中重新定位。

4、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专业式、课程学习和协作式的多种教学培养模式,专业式和协作式的培养模式为美国各大公司企业提供了大批量的科技人才,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停留在课程学习的培养模式上。

美国:

专业式是通过教学与科研在统一的原则下培养专业人才。美国这种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对研究生要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研究和论文撰写都要进行科学的计划。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美国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美国这种专业式的培养适应了经济发展对研究生专业人才的需要,既符合了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又为社会各大公司企业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

协作式的培养也是美国学位教育的一大特点,多由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以大学基础学科与企业先进设备结合,在明确研究课题的情况下,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人才,促进大学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我国:

我国还停留在课程学习的培养方式上,这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关。我国缺少高科技人才,研究生就业大多从事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所以学习了理论知识,却无法更好的联系实践工作,不能更好的结合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

结束语:

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发展壮大,通过对比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生学位制定也要进一步完善。培养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科学的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使这些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知识,做好经济建设工作,这是我国学位教育工作的重点,所以一定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研究生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2]李金威. 中美德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

[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 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