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例6篇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关系

素质教育既包括生理元素的健康程度,也包括思维元素的健全程度,它是人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社会文明的重视,也体现了现今社会对幼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标准要求。本文将以美术教学中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当代幼师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1)美术教育的概念: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是有生命和情感的,它可以作为幼儿的“第二语言”,幼师基于幼儿教育的特点、原则,结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规律,以各种美术活动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1]

(2)美术教育的特点:①培养目标: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通过这种幼儿比较喜欢的益智活动,传授他们学习方法和灌输一些基础的价值观,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认知。[2]②判断标准: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不是看孩子是否画得逼真,而是通过幼儿的画,来窥探其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③成长环境: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幼师可以通过美术了解幼儿的内心,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幼儿成长携手共创优良环境。④牵引性:美术教育综合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锻炼其表达能力、感悟能力、计算测量能力、观察能力等,它可以将自信、快乐、健康灌输到孩子的综合能力当中,为后续的学习、生活的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二、美术教育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幼儿开展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其成为开启孩子思想、情感、能力宝库的钥匙,所以要基于孩子自觉、自愿、自发的基础之上,因此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先决条件。第一,幼师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视觉和思考角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绘画方法、色彩搭配来激发其作画兴趣;第二,就是要“寓教于玩”,从脑生理功能开发来看,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右半球是视觉、知觉、身体协调、情感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幼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积累,充分开发孩子的各项智力水平。

(2)模仿只是方式,创新才是目的。幼儿美术教育的重心不是技能的传授,而是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依据“泛灵论”的儿童心理特点,幼师组织美术教育时,应该尽可能地少设框架、模式或要求,让孩子们尽量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氛围下作画,要让幼儿的画作完全是其自由想象,主观情绪的反应结果,多鼓励、少要求,开发幼儿敢想、敢画的创造能力和追求新奇特意的冒险精神和求异精神,让幼儿个性和身心发展顺应自然天性。

(3)让美术教育完善幼儿的道德品质。美术创作活动和美术的表达形式往往可以体现创造者对人、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认同。因此美术教育的实质是为幼师引领幼儿人格发展和价值判断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幼师在组织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画作体现孩子的心理及心理感受,还应该注意传达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幼儿人格,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尤其是城市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父母所有的期望,还有国家赋予的时代使命。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一代人的综合能力水平和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幼儿园教学时期,加强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机制对幼师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户 金.浅谈当代幼师对于加强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3(36):191―191.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2

(一)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脱节

为美术基础教育储备高品质的优秀师资力量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当下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状况而言,其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联系不够紧密,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局限,科目大都偏重在某画种的技能技法上,没有以美术基础课程内容为依据,使受教者在有关教学内容上存在知识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为受教者毕业后的实践教学工作造成了阻碍;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以美术技法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设计应用与赏析评论,二者强调重点不同,缺乏协调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美术基础课程为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而逐渐加强了教育中的人文性。相对而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性内容依旧不足,二者在发展中的错位状况十分明显。

(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标准陈旧

我国部分美术教育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教师,对新时代的人才要求没有明晰的认识,对素质教育实施和推行的目的及意义理解程度不够,忽视了以新《标准》为背景的教育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内容脱节,未能充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属性,忽视了素质教育推行要求下的教育专业转变的必然性,过于强调美术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性质,单纯以美术文化的传授及延续为教育重点,受教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及教学能力的提升,被作为非重要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在教学方式上依旧沿袭旧有的理论知识传授和美术技能灌输,课堂内容单调,限制了受教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教学评价标准过于重视教学成果,不可避免地为学习过程添加了一定的功利性色彩,不利于受教者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甚至不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三)人才培养观念不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美术专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美术教育专业的生源不断增多致使高校产生了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竞争意识不断消减,对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不关心、不重视,无论在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存在十分明显的消极特征。美术教育专业将重点集中在美术知识及技能考查上,并不重视对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对其他学科的综合成绩要求过低,学生未能为其后所要接受的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美术领域的考试内容单一不变,疏于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衡量,刻板的人才筛选模式消磨了受教者的艺术天性。

二、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实践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从其本质上看,美术是实践性艺术,美术教学工作究其根本来说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教学工作。因此,我国美术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艺术性实践内容作为教学侧重点和重要评价标准。只有技巧同个人综合艺术素养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体现出个体在美术领域中的艺术魅力,美术教育本质上可以说是以实践为媒介的审美教育。因此,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实践与审美的有机融合。

(二)多元化与民族性的统一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现象频繁。基于此,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应坚持有本国特色的民族性发展趋势,改变旧有的侧重西方美术文化的教育模式,以中华民族美术文化为框架和基础,创建并完善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三)与美术基础课程的统一

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受教群体是美术基础教育的后备师资力量,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应注意与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重视专业的师范性、学术性,引导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美术专业技能与综合文化素养的积累,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进而顺利适应之后的美术基础教育工作。

三、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构建的设想

(一)明晰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

我国教育部门在关于艺术教育专业的规程中明确表示,师范教育的发展要以构建具有开放性和终身性的师范教育体系为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质量、构成上都能适应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师资力量。为美术基础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其发展趋势的师资队伍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必须担负起的重要职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大都存在办学理念模糊、人才培养目的不够明确的缺陷。因而明晰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专业的教育属性,改革传统上以培养美术创作人才为教育目的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师范性为中心、培养学生美术知识技能和综合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科学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在新时展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优化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1.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比例

我国美术基础课程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大学习模块,内容丰富多样且涉及领域更为广泛。相对而言,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大都为西方油画或中国国画技法,课程比例畸形且多样性差,涉及范围过窄。突出体现为美术教育专业中关于设计类的教学内容过少,课程不足,与美术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异性过于明显,这将导致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不能与美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不利情况出现。因此,美术教育专业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比例,适当增加有关设计类的课程教育内容。

2.增强专业教育的人文性色彩

由新《课标》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美术文化素养,而非针对某画种技法的教授。因此,我国美术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美学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与我国现有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建有很大的差异。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建及人才培养的重点依旧落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技能学习与实践上,人文色彩淡薄,不利于受教者个人人文素质的积淀,影响了教师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难以满足美术基础课程对教师的全新需求。因此,美术教育专业要适当增加人文性内容。

3.以“课标”为学习指导思想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3

一、教师美学修养与素质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美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覆盖了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当今社会,人类生活需求的变化更加突出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素质与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关系重大,教师的美学修养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密切相关。可见,素质教育不需要“教书匠”,需要的是“灵魂工程师”。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心灵、宽广的胸怀、果敢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不断吸收新信息,提高从教本领,坚定从教志向,以苦为本,执教为乐,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加强美学修养的必要性和作用

绝大多数教师能够以美育人,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美,但不容忽视是他们的美学理论水平普遍较差,美育活动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美育效果。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水平低下,有的甚至师德沦丧,从媒体近段时间频频报道的事件充分说明这一问题。可以说,当前教师的美学修养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美学修养受思想素质、理论功底、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制约,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层次性。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落实不得力;三是传统束缚多。

三、怎样加强教师美学修养

1.抓基础

现有教师的美学理论功底差、美育水平低与其接受的教育关系很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抓现在

教师的素质要与时俱进,过去胜任工作,今天也许落伍了。在职的教师要加强学习,弥补美学修养方面的不足。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加强学习。学习是第一性的东西,是提高素质和做好工作的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随意的。二要开展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改变以前溺爱德育、智育、体育,遗弃美育的观点和做法,让师生在丰富的美育活动感受美、欣赏美,养成“与美为伍其乐无穷”的良好志趣和习惯。三要遵循规律。坚持与时俱进是存在的根本,遵循客观规律是成功的保证。要让师生都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及格率,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压,把他们从重重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教与学的主动权还给他们,特别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抓机制

忽视教育的代价是沉重的。不断提高教师美学修养增强素质教育效果,要依靠机制作保障。

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教兴国方略,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易于操作的评价教师素质和工作效果的标准体系。三要强化师德和创新教育,从思想上、业务上促成教师美学修养的提高。

四、提高素质教育效果,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1.改革课程和教材

教育界人士普遍反映,现行中小学教师严重滞后于时展的脚步,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吻合。

2.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

过去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解决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但是把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问题,喊了很久,就是落实得不好。一方面,德育讲真和善,真和善其实也是美的,德育中包含有大量的美育内涵,由于美育的乏力,致使德育的效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育的阵地往往也是德育的阵地,实施美育往往也实施了德育。把审美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真、善、美的历练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与美育结合,事半功倍。

3.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无论是美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美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一要善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正确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二要开展审美活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的事情,课外更能激起学生审美情趣。三要发挥教育基地功能。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人文景观、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4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滴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一、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从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条件出发,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避免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要避免由于重视某些单项素质的培养而轻视甚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构建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一级素质指标组成,每个一级素质指标包括若干项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素质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素质要素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素质构成要素的一、二级指标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特征,构成一个阶段性特征明显、连续性强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心理素质教育是被中小学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的一个工作领域,为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发展,很有必要确立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有关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能真正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中心,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智能基础智能素质的要素中,能力要素是重点之一。智能素质中的能力要求与身体上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品德素质中的道德能力、审美素质中的审美能力等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基本素质的能力体系。

转贴于 品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尝观点和态度,基本的思想意识,初步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能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项二级指标。这是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条件,是做人的根本。品德素质的形成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为基础,又受到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制约和促进。

审美素质,基本的审美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技法技能)、审美创造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善美,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美育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实施中不仅要加强艺术教育和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教育工作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不断发展。

劳动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的劳动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四项二级指标。这是青少年将来参加社会劳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劳动素质一经形成又能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从劳动观念、习惯、态度、技能各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二、“一基三元”: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由“四个体系”组成。一是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二是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后三个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他们都建立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个“基幢?之上,四个体系形成“一基三元”结构。

关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中小学校学生的具体素质结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

关于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是指为完成素质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工作体系等。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决定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对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支配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选用,它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它为依据展开,一切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素质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全体学生形成所既定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素质,尽量使得每个学生所形成的素质具备个人发展的特性,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那种途径、方法,都必须追求更有效地使学生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具备较高的质量,有助于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必须在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为此,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牢牢地落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上,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进行协调、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诸素质的最佳结构。

关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和评价的管理制度,它也是由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决定的,因为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有检测作用和调控作用,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归宿,课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教材编写的质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都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达到了素质培养目标。所以,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检测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要以素质培养目标为标准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调控,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向素质目标逼近,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效益。对于中小学,应该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监测制度以及学校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制度等相应的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根据各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的要求,选择其中的单项指标或以培养规格为基础设计综合指标,用于测量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对素质发展的品质作出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育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 途径 方法

新课程理念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应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性的。

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的素质,越来越多地谈论素质教育。传统应试教育偏重智育,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已成为危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顽症”。素质教育则以全面培养、完善和提高全体国民特别是全体青少年的身体、智能和品德素质为根本目的。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应试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今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即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并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它是和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迅猛发展相适应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要求也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就是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提高人类科技、传统美德、劳动等方面的潜能,并充分发挥出来,其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是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比较一致的看法。

素质教育是促使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在教育目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都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观的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漫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探索。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情感素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它是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一部分,是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融合教育。它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其施以教育力量,促使个体情感潜能在新的教育氛围中发生新的质变,从而实现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情感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情意潜能综合开发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体系,它是一种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教育形式。情感素质教育的目的则是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对学习、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素质教育这个中心。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与社会环境、历史发展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社会,人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现在,情感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而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便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一个实质的区别。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们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现,是人们对事物的直接态度、体验,如憎恶、喜欢、热爱等。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这也成为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独立意义。正如不同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存在区别一样,不同情感态度的内容和指向也有所区别。但就其中性而言,任何学科的科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

情感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从素质教育概念上引申出来的。情感素质教育应是以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为核心的品德和情操教育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素质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情感素质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框架,它可以融入到教师的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关注学生的幸福和生命的完满,就能从中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情感方面的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情感的素质教育;二是情感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或者说就是通过情感教育而实现的素质教育。这是两个外延和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构成种属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上位概念,前者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中的“素质”是指学生有情感这一方面的发展状态,后者中的“素质”则是学生的个性发展状态。然而,人们在关于情感素质教育的讨论中,往往把这两个方面混为一谈。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学生的情感素质低劣,也导致了校内师生关系紧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及素质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它必然是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又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尤其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但多年来,应试教育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一切惟应试、升学是从,把智力教育放在了首要地位,而情感教育却处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为此,笔者专门从“情感的素质”这个角度来谈谈“情感的素质教育”这个话题,由于情感教育的内容很多,而且目前还处在摸索过程之中,因此,笔者认为情感素质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的、良好的情感素质。因为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学生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学生的情感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格特征,它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可以调节日益复杂的关系。同时,健康的情感素质还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学生的情感素质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基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不断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经验,发挥积极情感的激励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利于他们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保持心理健康。因此,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区别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应以“情”为中心,尤其要重视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以良好的行为和美的情趣去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营造一个美的情感交流空间,使学生得到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从而保持愉快的、恬静的心境,在学习上产生增效的连锁反应。教师要不断进取,保持奋发进取的激情,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保持高尚进取的革命热情,从而使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和力量,激励学生在学业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3.培养学生高尚、健全、健康、活泼的道德感。道德感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等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范围、智力水平等特征,使他们的情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只有重视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才能为形成更高层次的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引导学生追求、探索正确的理智感,使学生对认识世界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理智感是与认识活动相联系的情感,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诸如对新的未知现象的好奇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以及对知识理解不透的怀疑感等。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力量源泉。

5.培养学生纯洁、高尚的美感,使他们从中获得陶冶和启迪,并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力量。美感就是进行美育,美育则在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美的感情得到升华,并转变为美的行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达到情感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各种情感素质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开朗豁达、坚强乐观的良好情感,并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改善、自我安慰、自我适应、接受疏导、积极转换的方法来进行情感调节。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素质,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可以通过下述途径和方法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良好的情感素质。为此,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培养学生适当的精神需要,包括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要发展正确的需要,培养高层次的需要,并抑制不合理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会具备高尚的情操,也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第三,创设良好的情感素质氛围。群体氛围、课堂氛围以及优美的自然景物和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的文艺作品,都能为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氛围,这对其高尚情感素质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素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及其它相关的社会关系,打造一个平静、和谐的校园,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小蔓.中学情感性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0,(11).

[3]吕颖,乔建中.新课程观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J].教育探索,2004,(11).

[4]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2004,(6).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6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发情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中特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