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例6篇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是最普遍、最基础的教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格性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例如文学作品,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语言艺术的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就其“艺术”的特质而言,代表着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感情为基础的教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审美主体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涉及到审美形式教育、美感教育和审美观念教育等领域。包括知识理智的教育、意志行为和情感教育三个方面。本文就此作为要旨进行阐述。

1 语言媒介为主体的审美形式教育。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表象开始的。从审美活动来看,艺术的审美主要源于审美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马克思称视觉和听觉为“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借助审美感官可以形成直接的审美感受。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活动,则是由理解开始的,审美主体要获取一定的审美感受,必须经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后才能间接获得;换言之,审美活动必须由对象的感性形象,并将感性形象同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审美意象。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核心是以语言这一物质材料作为媒介。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文字是材料,语汇、语句、语境、语体则包含两重属性,它既是信息载荷的符号,又是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语言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将文字符号有序排列组合,就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对这些有序排列符号有效的理解,就在审美主体脑海中还原为“存在的具象”,给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所独有的工具性质决定了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语文教育的人格化色彩,又是与学习主体的情感、心灵是相通的。如何在技能训练中渗透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开拓,进而提升思维的质量,有着非凡的意义。

1.1 语汇、语句的审美。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从文字的音、形、义的积累开始的。在经历字、词、句、段和篇章的把握后,才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语汇的把握和语句的读解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者同属于知识和理智的发现和证实。就其感性形式而言,两者具备了给人们带来满足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意义。那么语汇、语句的审美究竟包括哪些层面呢?首先,语汇和语句的审美感知是一个统一体。对语汇的准确把握恰好是对语句意思的充分理解。语句能表达出完整清晰的思维内容,能充分展示丰富的情感世界,又能简洁明确地呈现出逻辑的力量。至于语汇,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除了准确、鲜明之外,还要求语汇使用得生动而富于文采,有序而别具匠心,这就是对语汇的调整和修饰。许多语言大师在这方面字斟句酌甚至呕心沥血的“炼字”以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的。理解语汇和语句的辩证关系,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语汇和语句,是对这两者进行审美辨析的基础。

语汇、语句的审美,在于汉语词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感彩。它不仅使审美主体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还因为其中包含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特征给审美主体以社会化的启示。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第一个完整句子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个“无非”将日本举国自豪的上野烂漫的樱花美景给予最大限度的淡化,从侧面展示出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学子渴求知识的情怀。就语汇而言,把副词“无非”使用得如此精当生动,几乎有“人格”的特征。类似这样的例子是审美感知的极好范例。

语汇、语句的审美,必须重视语汇在语句使用中所展示的思维力量。从语义的角度看语汇在语句中的表达效果,是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侧重于答案的标准,所以相对比较抽象。如果把抽象的知识性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内容给予扩展,由于审美判断源于对客观存在的直接感知,故具有逻辑概念无法说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而更容易促使学习主体领悟语言运用的技巧,更有深度去体味课文所承载的信息。例如的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一个“惜”字,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了这些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也委婉的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虽有雄才大略,但文学才华欠缺,同时这一个“惜”字,包含着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语汇使用之精巧,语句所蕴含的内涵,给读者以“回味”的无穷美感。

语汇和语句的审美,还表现在综合形态的美感方面。例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句话,从听觉的角度,具备了吟诵的优美,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如将重叠形容词“艳艳”去掉,仅剩下没有任何修饰成份的“红”,在语汇审美上就显得呆板而缺乏感染力,这句话从节奏上审美,还有两处隐含的停顿标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语句的前后序列和谐而不可分割,形成明快而极富韵律的节奏。从形式的审美来看,对称的ABB/xx/ABB具有简约和谐的美感。如果再深入一步,从信天游的地方色彩到陕北的氏族特色,它所涵盖的内容就更广阔了。

1.2 语体的审美。如果说语汇、语句的审美感知相对片面而零碎的话,那么语体的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语体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一是指语言的社会功能变体,即适应不同社会活动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风格的语言表达体式。就其类别而言,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务语体等类型。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1―6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15类99篇讲读课文,几乎包括了语体的全部。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应该把培养语文素质与感受语言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融为了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积累向能力形成的转化,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经过理性思辨而达到审美创造的能力。

语体的审美很重要的是挖掘语体所包含的审美因素,通常情况下,语体的两个层面是互容的。文章的体裁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体式。记叙文是最基本的文体,它的表达体式是以准确、流畅、生动而不失形象为特征的;议论文语言精当、严密,富于逻辑性和思想性;说明文语言恰切、简洁,具有科学性和周密性。还有如诗歌的韵律和谐、意象丰富、情感

热烈,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性格化和口语化;现代文明快而直接,文言文婉约而多姿。这些都是语体审美的具体对象。学生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实践中,可以充分进行纵向类比和横向选择,充分发挥原有知识的迁移作用,由此展开联想,以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互促进,使语文素质与审美能力同步发展,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体的审美必须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说来,语体的审美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其一是要把握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机制。中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由于知识积累的关系,他们的审美定势仍处在感受方面,因此,语体审美教学设计要侧重强调审美感官的刺激,以调动他们的审美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审美知识,于漪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要求学生用视、听、触觉去感受现实中的“春”,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并将此感受与作品中所描绘的“春”进行比较,诱导学生去体验春所蕴含的美的因素。这种审美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学生由审美感受向感悟过渡,形成较高品级的审美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二是在语体审美教学设计中,以产生共鸣、激发共振为宗旨,在美育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的美好形象、优美的情思、旷达的襟怀,都是学生可感知的,能引发他们产生共鸣的审美因素,能产生强大的审美感召力,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性得到美的升华。

2 “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形象的直觉性和理智性的统一、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美感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首先在于语文教材提供了富于审美的物质材料。这些材料认可感的特殊组合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本(1―6册人教版)收录的99篇讲读课文中,文学作品有66篇(含诗33首)。这些能够直接或间接诉之于感觉和知觉的艺术作品,给审美主体敞开了一个斑斓的美感世界。其次,从审美心理构成来看,中学生处在日趋成长的生理阶段,易产生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对审美的渴求,为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注入足够的主观能量。必须说明的是,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既是对教材内容、形式技巧的把握理解,又是对教材的审美鉴赏。两者互为作用,将美育和育人融为一体。

2.1 形象为主导的“内涵”。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是以“形象”作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形象本身给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的对象。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在语文教学中,配乐的朗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变成听觉,可以给审美主体一种官能上的。例如抒情诗《,你在哪里》的教学,由于作品选择了高山大海、原野森林作为“寻觅”总理足迹的背景,而总理的精神又与云海天涯、苍茫大地融为一体,通过深沉亘古似的诵吟,可以展示出一个博大、雄壮的空间,从中传导出深情悠远如潮的哀思,给学生以深刻的美的召唤。作为一种美学手段,语文教材中所有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社会时代面貌和自然场景,都属于可感知的“形象”内容,因为它负载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信息。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这些优美的诗一般的语句中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深情呼唤,表现出优雅清新的个性风格。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感知,产生美的愉悦,使学生在审美快乐中更深刻地体味课文的内涵。

语文科的教学,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运用直面的教学形式,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所实施的教学。这种有利的条件为美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语文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又给了审美主体思绪恣肆的空间,因此,审美情境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必须抓住赏析课文这一主体部分,找出美的亮点,开掘形象的内蕴。正如休谟所说:“虽然人和人之间敏感的程度可以差异很大,要想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后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存在着许多美的景。如《雪》、《济南的冬天》及散见于其它篇章的优美的写景的文字,有许多崇高的人性,有许多催人泪下的形象,这些特殊类型的美对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形象为主导的“方法”。语言艺术塑造出来的形象是鲜明可感的,但又是“不确定”的。这一点,正是语文教育中美感教育的优势。也预示着美感教育方法的丰富性。

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是“形象为主导”的首要方法。其他艺术形态所塑造的形象,一般是通过视、听、触觉进入脑海的,人们无法将这种形象完整长久地贮存。又因为固有的艺术形象有了“肯定存在”的模式,规定了人们的想象背景,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审美主体再造形象的自由。语言艺术则不同,它凭借语言中介来塑造形象,这些形象在供审美主体感受时,往往涉及到更广阔的范畴。诸如鉴赏者的语言知识能力,作品的背景材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个性,形象所存在的时代社会空间,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涌现出“这一个”形象。

如果从更深层面去认识语言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会发现,一旦审美主体在接受了“形象”,也就是在用“形象”去创造。例如《故乡》开头的环境描写,阴沉冷峻的基调,配之以萧瑟荒凉的景物,与作者悲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这种“景物”形象对学生而言,显然有不确定性。通过教者的导引,学生对这种“悲凉”,情景的再现,往往是渗透或加入了自身的生活体验的。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流派的阿思海姆在分析抽象主义艺术时,认为抽象主义艺术更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对“形”的感知,从知觉结构的角度看,由于有了“不完全”的“形”的视觉感知,会引发人们进行“补充”的冲动。语言艺术的间接特征往往留下许多空白,一如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人们可以凭借想象去使之“完美”。这种“补充”和“完美”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成为理解和创造的过程。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到,鲁提辖将郑屠打倒在地时,发现郑屠已经死了。灵机一动,他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走了。这里留下了让读者去补充的许多细节。当学生明白提辖骂的含义时,将彼情彼景的情节加以完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智深灵活机智的斗争策略,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性格。可见,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空间,是“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的核心所在。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思汤姆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在对语音艺术形象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审美趣味重视“形象”,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去演绎可能的“续集”。可以说,语言教学中以“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往往成为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创造欲望的

原动力。举例来说,学生对林道静、江竹筠等艺术形象的把握,一般会起脱原著所“规范”好的框架,他们会根据各自的审美特点,将这些优秀形象的本质保留,却往往会把他们“塑造”得与自己更接近些。

3 格调品级与审美观念教育。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典范性语言艺术作品的阅读、分析、理解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在语汇、语句和语体中渗透审美教育,主要是增强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兴趣;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借助语言构筑的艺术形象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而格调品级的鉴赏,则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促使审美主体形成审美认识和评价。作为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就是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语言艺术是感知的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形象”所蓄蕴的美,引导学生在“形象”的把握中体验内在情感。语言艺术又是美的感悟,是从“形象”所蕴含的境界、格调的理解中去领略伟岸、崇高所带来的生命的喜悦和自信,从而去发现事物的客观本质,最终形成较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如同一堆石头,在没有审美素质的人眼中,那只不过是一堆石头;而具备审美素质的人却可能感到那是一种力量。他(她)会从石头的颜色、形状、质感中体验到坚不可摧、顽强不屈的意味。可见,审美判断的能力直接影响审美的价值。从这一点展开,一个具有相当审美判断能力的人,他会怎样去看待人际社会中的某些冷漠、怪异、丑陋和庸俗呢,其结果定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人性、人格和思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和伟岸;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不屈的英姿;朱自清的《春》和《背影》的情怀,洋溢着生命意识真挚情感的光彩;从范进、孔乙己身上我们又体验到冷峻深刻的哲理。语言艺术丰富复杂的内容几乎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写本。这种生命意识中所包含的深邃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完美的形式、生动的语言、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与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有着血脉相同的联系。对这些准备走进时代、融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最具有美感的内化和提升的作用。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教育,必须“还原”到具体作品的情致、格调、品级和风格上,否则,这种审美就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了。格调品级的审美观念教育的方法是丰富的,概括起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艺术作品当成重点,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在强烈精神需求的前提下,主动去体验审美愉悦,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其次,注意对文艺作品的“格调”口味,作为审美主导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美的格调教学”作为语文课教学的组成部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接受美的格调中养成较高品级的审美判断。重视对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个性、风格的分析,是格调品级的审美观念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所选辑的文学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名篇名作,作者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汇集了语言艺术大师们的心血,语文课教学中要有重点、有比较去分析创作个性所蕴涵的“格调品级”。诸如冰心散文(《小桔灯》)的纤秀柔美,朱自清散文(《春》、《背影》)婉约多情,鲁迅的冷峻深刻,茅盾的泱泱大度,莫泊桑的曲折经营、跌宕起伏,侧重这个方面的教学,就是展示格调品级内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有着非凡的意义。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

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美育 人格修养

关于语文能力结构的研究表明,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无论如何,必须同时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应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人道光辉,联系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维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尽管我国的人格教育研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格教育的途径策略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前辈们的实践多是从宏观上通过德育手段、心理教育进行课程设置和开发。否则在理论上是违背辩证法的,在实践上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下面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们从不同方面讨论了语文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下面从几方面加以说明:

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在审美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审美主体(人)如果离开审美对象,不与审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要形成审美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艺术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美的集中表现,因此,艺术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有人把“美育”理解为“艺术教育”,虽然有片面性,但还是抓住了要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是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学科在中学总课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大超过了音乐、美术的课时,可见,对于美育语文学科应该分担多一些,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主干课程。

这样一来,有人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样做,语文课不就成了文学课了吗?语文课的工具性哪里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确实是基础工具性。要求学生学习和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首要和基本的任务。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但是,语文课本又不是语文工具书或语言知识手册,课文是作者用“言语”写出来的。“语言”与“言语”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语言”没有阶级性,没有思想性。“言语”是人的个体为了表达某种内容组织起来的“语言”,也可以说是有一定思想内容的信息载体。

这样“工具性”就必然带来“思想性”。又因为“言语”的形象、生动,组成了各种美的图画,这样“工具性”也必然带来“文学性”。“工具性”与“文学性”并不完全对立,在课文中两者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我们读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难道只是为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吗?难道只满足于“空”作“游”的状语的分析吗?转贴于 我们还必须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认识到“空”字是水清的点晴之笔,“影布石上”是水清的证明;“怡然不动”与“往来翕忽”造成了动静相生的审美效果,“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情趣,整篇文章组成了素淡、恬静、安闲、冷色调的审美意境。缀词达意,意因词显,词与意浑然一体,怎么能截然分开呢?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基础工具性,随着“工具性”又派生出一些其他性质,如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这些派生的性质是由于作为物质载体的“语言”所载的不同内容而产生的。用语言来写说明文,就有“科学性”;用语言来写语文知识短文,就有“知识性”;用语言来写文学作品,就有“文学性”。我们不能把说明文讲成“科学知识普及课”;同样,我们也不能离开“语言分析”去谈审美,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不要把语文课讲成纯文学课。

二、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寻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的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和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感怀和对英雄的景仰,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些。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审美教育;现实意义;实施策略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提炼教材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它既是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感悟,在其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励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进行审美判断,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使他们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里,从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想象的必要环节。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审美因素,通过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把作者渗透、倾注在人物形象或景象中的“情”移注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心心相通。

3.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追求美的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常常凭借黑白、明暗、深浅、高低、悲喜、美丑、善恶、动静以及贫富的对比,来表现艺术的美。因此,教学中诱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以加深理解,悟出深意。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

1.营造“入境”的审美氛围

入境,是读懂文本的基础,也是审美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美的因素,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审美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精神享受,达到语文学习审美化的目的。

如,《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紫藤萝花开放的胜景,然后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绘声绘色地描述紫藤萝花盛开的情形。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入境”“入情”的审美氛围,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生命的顽强、美好与永恒就有了更强烈的认识与领悟。

2.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去体验文本的意境之美,去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

如,《天净沙・秋思》一课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具体可感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让学生自然揣摩出诗人灵魂深处的隐语――深挚凄婉的眷念故乡的情思。

3.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感悟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是有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

如,在教学《春》一文中开头两段时,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析:“盼望着”、“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让学生读出其长短错落、平仄变化、音调抑扬、节奏舒缓,体会这一连串的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从而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迫切希望,以及看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春意盎然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4.披文入情引感共鸣

美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心理的情感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缘读入文,披文入情,使学生在读文、悟情的过程中,与文本、作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

如,《岳阳楼记》一课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一阴一晴”两种不同景色所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心情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与“古仁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和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关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33-02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与培养,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又决定了我们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应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美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美育与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不是附加的,而是顺理成章的;美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不是勉强的,而是自然的。

由于艺术是集中体现美的领域,因此它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的美感与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学就所涉及到的文学作品而言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艺术形态,语文教学就教师教学过程的活动而言也是一种艺术。语文教学与美育一脉相承。而将美育与语文教学联结在一起的媒介是文学作品。既然语文教学与文学作品有关,就必然涉及到多种美育因素,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和美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同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不可脱离美育。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其审美理想和美的创造力,最终能自觉乃至自然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重新塑造主观世界。总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又无不受着美育任务的制约。不难想象,离开对美的感受能力,字、词、句、章的知识就失去了表达情感的作用,人物形象、意境画面也就成了概念化的空壳。不具备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怎么能领悟语言的优劣、手法的高下、形象的丰瘠、情趣的雅俗?进而言之,缺乏创造美的能力,又怎能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体验、感受?因而,脱离了美育的语文教学,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注定是蹩脚的、低能的。另一方面,美育促进了语文教学。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就会使语文课堂更生动、更丰满,从而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改变纯知识的机械训练,革除僵化的教学程式。一旦充分运用美育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自然会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增强其求知欲望,以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又必将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使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达到新的统一。所以,了美育的语文教学、抹煞了美育作用的语文教学无疑是干瘪的、枯燥的。

综上所述,美育与语文教学形影不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审美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需要美,更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课应注重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崇高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一)创设美的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5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美的氛围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语文课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艺术、心理沟通艺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

(二)挖掘美的内容

教师的讲课要充满艺术魅力,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形象、意境中所蕴含的种种美感。这一切不是靠说理、灌输、逻辑思维去实现的,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形象诱导来完成的。学生由此打开了美的心灵的橱窗,去采撷美的智慧花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艺术情趣和思想感情。这正是语文美育的力量所在。挖掘美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体会作品的情感美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作家的人格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比如:教授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学习课文前,先介绍李公朴的生平,再次交待他和闻一多的深厚友谊,在此基础上再有感情的讲叙,李公仆因揭露反对派的卑劣径行而惨遭杀害的情况,描叙闻一多先生伏在李公朴尸体旁悲痛欲绝的情景,这样让学生在情感上体验闻一多的悲愤,并产生憎恨反动派的感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2.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我们深入品味文字作品,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会贯通,步步深入,乐趣丛生。通过吟咏诵读达到的审美境界。声情并茂地朗诵,充分展现艺术地境界,使学生直觉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