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例6篇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建设研究1从功能上着手建设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主要是指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营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体,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及休闲活动,是举行各种户外活动一种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空间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空间的美誉度、民族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在空间设计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运用,在开发设计中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环境等相协调的各种因素,运用设计手法、设计形式、色彩与材质的表达等综合手段来设计、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彰显其特色与个性。城市公共特色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3]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民族化”“个性化”,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公共空间除了在功能分区中加入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一系列内容外,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为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打破“画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空间设计上可以根据人群来进行设计,如果是儿童需求较多的空间,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一些多元化的设计手法、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地铺、适宜的尺度、儿童游乐设施等便于儿童奔跑、游玩,使空间满足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老年人活动较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地面的平整、休闲座席的设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适当的健身设备等是空间满足老年人好静、好累的特点,便于老年人休息、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际关系;对于残疾人就应该在设计中严格遵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进行功能划分及空间的设计。

2从视觉上考虑建设城市公共空间

(1)景的视觉效果。建筑的视觉效果首先可以通过城市景观来体现,景观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视觉中心,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空间主题往往也是由景而生,“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空间融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绿化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气候特性和造景功能,根据美学设计原理和人们对景观的观赏性的需求,来整体把握绿化配置效果,同时考虑绿化配置的动态变化和季候性,以体现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绿化的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空间层次,提高休闲空间的观赏价值。(2)色的视觉效果。色彩在视觉上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色彩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绿色是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这正好迎合了市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在绿化设计中首先采取保护历史景观和绿化的措施,针对广场、道路要加强绿化建设,绿化设计体现民族文化、民族特色,要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起到美化环境美化空间的作用,供市民游览观赏。另外合理的绿化设计还可以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尘,衰减噪音的作用,从而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态休闲环境。另外,我们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在温暖的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则宜采用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3)水景的视觉效果。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水景也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也会成为视觉中心的一员,尤其是儿童,更喜欢水中嬉戏,清凉的水体一般会使人视觉清明,明净的水可以让人心情爽快,净化人心,精神振奋。“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会有生命”,[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在城市公共环境的休闲空间设计中,水体的设计应该结合地理地貌、自然气候、水源条件来设计,考虑尺度适宜,大小适中,可以是水系、水池、喷泉、瀑布等形式,结合“借景”“对景”手法,结合人的亲水程度,考虑水体的高度、深度、形态等。在声环境上考虑水体的有声和无声设计,或是根据水的形态,也就是动静之分进行设计,静态的水给人以平和、安静;动态的水令人兴奋、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细水,令人欢快活跃;喷泉变化多端,给人以动感美。根据气候特点,南方干热地区,四季温度偏高,水面结冰时间较少,应尽可能为公众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寒冷时段较长,在设计时,一方面考虑到不结冰时的水景,另一方面考虑到结冰时冰冻水景观或是枯水景观。让水景给人一种丰富变幻的效果,形成视觉享受,陶冶情操,营造休闲气氛。(4)道路场地的视觉效果。道路是空间连接的纽带,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合理的道路设计直接关系到空间的便捷性。一般来讲,道路可分为线型式、组合式、围合式三种。线型式道路又有直线式、曲线式、组合式三种形式,一般儿童喜欢曲线式道路,自由活泼,随意;直线式道路在视觉上具有规矩、严谨、便捷的特点,而在空间设计中最常用的便是组合式道路。组合式道路最常用,空间上灵活多变。围合式道路不仅可以连接空间还具有围合空间的作用。不论是哪种道路形式,都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或建筑。道路设计宜曲直相济,结合多变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使休闲空间,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诗情画意,做到休闲意境。

3结语

目前人们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文化内涵,因此构建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刻不容缓。公共性是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的特征。公共艺术的载体是城市,它从一开始就与城市结缘,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城市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凸现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环境。参考文献:

[1]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装饰艺术设计;融合问题;融合原则

一、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与装饰艺术设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不断深入,其与装饰艺术设计的融合也日趋成熟。然而,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与装饰艺术设计的融合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建筑趋于流失,城市特色淡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人口呈急剧增长态势。中国的城市空间建设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带来成就的同时,传统文化建筑遭到破坏的现象也频频出现。例如,部分城市在道路规划中,为了扩建而砍去城市公共空间的百年古树;某些城市为了满足商业利益而大量拆除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居,替以统一样式的楼群建筑。传统文化建筑是对城市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记载了该城市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等。但是,由于城市公共空间与装饰艺术设计融合的盲目性,致使城市特色淡化,空间设计显现平庸。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建筑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突显城市特色,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追求“奢华”

“大气”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通过设计手法、色彩、艺术展现形式等装饰手段的协调运用呈现在市民面前的一种直观感受。“大气”的实现依托于艺术设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完美融合。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大气”只体现在“大”字层面上,片面的追求公共空间设计的“奢华”场面。“大的广场”、“大的园林”、“大的草地”一时成为了当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盛行手法,却忽视了对设计品质的考量。

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在方案制定阶段,决策者就直接决定了设计的“奢华”品味,期冀于全国城市空间建设排位领先,忽略了城市空间地势、环境的整体规划以及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整体需求,偏离了设计的实用性能和审美性能。

3.植被铺设不合理

铺设花草树木等植被是防沙挡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空气湿度、缓解温室效应等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合理的铺设植被只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植被铺设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种植比例不合理。植被分为很多种如草本植物、乔木、灌木等,不合理的种植在影响植物生长的同时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铺设过程不合理。部分城市为了加速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直接引进百年老树、稀缺植物等,建设“古树走廊”或“名花赏识一条街”,忽视了植被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环境,最终造成了植被资源的巨大浪费。

4.欧式风格盛行,过于强调模仿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涌进,中西方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新风格、民族特色的差异性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的体现给市民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丰富了城市空间的人文环境。然而,现在欧式风格建筑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街道,在建的住宅小区大力宣传“欧洲风情”“庄园生活”等,中国特色趋于泯灭。我们无可否认异域风格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潮流般的模仿,盲目跟风,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二、城市公共空间与装饰艺术设计的融合原则

伴随着新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进入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步发展的阶段。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闲适的物质生活环境,而且体现了现代人对价值、审美等的精神文明追求。笔者从装饰艺术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些建议。

1.坚持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以服务于人为根本。坚持人本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当中的体现是以人为城市环境的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充分了解设计应用人群的生理需求,整体协调布局,以满足人对观赏位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依据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生理特点,精细设计坡道、导盲道、休息座椅尺度、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同时注意人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以人性化的角度设计,切实将人放置到城市空间设计的本位。

关注人在价值观、审美观上的感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计特点上体现思想自由和解放人性的美学思想,确立人的主导地位,让人在设计的品味上得到思想升华,提高人文意识,最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只有兼顾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切设计以人为根本,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价值。

2.坚持城市文化特色性原则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设计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建设城市特色文化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要突显自身地域特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将传统文化建筑融入到设计当中去

不同的传统文化建筑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以及人文特点,是对该城市文化特色最好的展现。在完成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尽量避免破坏文化古迹,巧妙的将传统文化建筑融入到设计当中去。使人们在感受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2)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

切身去体会本土居民的人文理念、生活习性,善于捕捉该城市的特性,并依据设计区域地势、气候、环境的不同,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城市空间建筑,以满足市民自身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旅游价值。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当地居民的认同感。例如,在植被铺设时,选取适宜生长的植被并列举种类清单请市民选出市树、市花作为主要绿化植物,体现人本原则的同时增强市民的地域自豪感。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还可依据自己的见解将西方建筑风格糅合与设计作品当中,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并请广大市民予以品评,从而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和自身设计风格的作品。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当中的体现是注重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关系。

城市空间的自然资源和传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设计过程中,应施行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加以利用,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不应以牺牲自然资源和传统资源为代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营造一个自然特征、历史展现、现代个性并存的状态。优待自然,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从而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共存关系,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坚决体现平等原则,杜绝差别待遇现象出现。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共享性、私密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重点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示其重要性。设计为城市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应做好全局规划,避免“奢华”建设现象的出现,以切身需要为设计出发点,以设计高品质的公共空间项目为目标,真正领会艺术设计的内涵,避免铺张浪费,切实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落实到设计工作当中去。

4.坚持主题设计原则

依据设计使用功能的不同划分城市公共空间,选择合适的建设空间,并设定设计主题,如展览性公共空间、娱乐性公共空间、交通性公共空间、商场性公共空间等。在设定设计主题之前,首先对该建设空间的人文、地理环境、经济等做出全面的考量,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符合使用要求、人文特色突出、时代性鲜明的主题和即将采用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刘俐利.装饰经典的现代应用――瓦当艺术[J].艺术・生活. 2005(06).

[2]陈青.装饰画与装饰画风[J].中国美术教育.1997(03).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WwW.lw881.com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 “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4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要求,以及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大型公共图书馆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与营造的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36-03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宗旨,也是环境保护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提出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也需要符合空间环境与自然相适应的要求,并遵循生态设计理念,兼顾人与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接触较多的公共建筑,承担着存储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更应该坚持生态原则,营造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态阅读环境,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1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要求1.1环境的舒适性

大型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考虑自然采光、消除噪声等问题,做到多利用自然光源,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最佳的阅读光照,也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由于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开间进深较大,可以通过设置中央中庭与天窗满足自然采光需求。根据服务功能进行动静空间分区,适当引入各种消声材料与设备,以保障空间环境的舒适度[1]。

1.2空间板块的灵活性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应该具备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其应变能力与空间利用率,这也是评判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图书馆建成后内部空间一般难以改变,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模式,也对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公共图书馆除去必要的组织空间与功能空间,如交通空间、卫生间等,要求其他空间能够交换功能,采用中央中庭组织能够将多个空间联系起来,实现不同部分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存储、借阅、交流一体化的全新空间,以满足现代图书馆的高效利用需求。

1.3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从身份、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功能定位,设置多样化的空间组织形式,让用户迅速找到所需的空间环境。如:通过对阅览室内的书架进行排列重组,合理分配站立式预览书架、研究型桌椅与休闲桌椅的数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设计要求具有辨别性,不同的功能空间要求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楼层的空间设计尽量避免重复,通过在交通空间设置引导标识,帮助用户辨别方向。不同空间内部设备的排列与陈设合理,保障空间通透,以方便进行监督和管理[2]。

2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2.1坚持生态性原则

所谓生态性,就是具备自然的特征与属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3]。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应该遵循生态环境设计的规律,掌握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从保留自然美的角度进行空间环境设计,融入更多的自然元素,形成自然、舒适的阅读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尽量选择天然环保材料,熟悉各类环保材料的功能与用途,并根据施工条件与环境合理利用材料;设计过程中尝试开发环保绿色资源,采用简洁、自然的方式进行室内装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通过绿色植物、自然光等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提升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的自然化程度。

2.2增强空间环境体验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认知体会,均与其情感体验及生活经历有关[4]。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者通过情境分析,有意识地加入多样化元素激发用户情感,将个人体验与空间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室内外空间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其中,这就是体验式空间环境设计(见图1)。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吸引用户参与其中,将空间环境作为背景,让用户在获取认知体验过程中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人、物品、空间环境之间的多维互动。同时,设计者根据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的具体特质,采用艺术设计方法与现代技术营造内外部空间,通过对声、热、光、色彩、形态的调整与优化,创造出既满足公共图书馆功能需求,也能够满足用户精神与心理空间需求的环境,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使其获得独特的体验。

2.3凸显人文精神

大型公共图书馆兼有信息服务与社会教育功能,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该体现人文精神,使其具备有别于周围建筑物的文化气息。在空间环境设计与处理上注重细节,在选址与环境营造方面注重与自然相协调,注重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以艺术设计的魅力吸引读者,并助其提升文化修养。根据大型公共图书馆所处的环境与设计目标,采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符号,以凸显建筑空间设计的主体,通过信息引导表现图书馆的设计风格,加强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整体形象的视觉识别,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思想内涵与教育功能。如:上海图书馆采用无围墙的开放式的设计格局,体现出图书馆的包容性,正门入口处由十二根廊柱构成知识广场,表达出天、地、书、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3大型公共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方法

3.1地点选择与功能布局

大型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多由政府划拨[5]。各级政府在大型公共图书馆建设阶段,应该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充分考虑其地点选择以及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确保公益性文化设施的高效性与实用性,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数量,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确定建设规模与建馆数量。在功能区布局方面,应分为文献存储区、读者活动区、特殊服务区等多个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如:深圳市图书馆新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藏书量达到400万册,拥有3,000多个网络节点,日均接待读者数量超过8,000人。该馆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整体布局合理,造型精巧,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

文会超: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3.2科学选址与环境营造

对大型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选址,是保障其准确定位与规划布局的前提[6]。作为社会公众经常使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其选址应该做到安全、便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政府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应预留公共图书馆用地,保障其建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的区域。同时,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学习的场所,要求环境相对安静,且环保与卫生达到一定的标准。若将大型公共图书馆选在僻静场所,则难以满通便利的要求,也很难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适当引入消噪环保设备,为读者创造适宜的阅读空间。

3.3合理规划建筑用地

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用地包括多个部分,如绿化、建筑、停车场等。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借阅场所或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也是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这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公共图书馆的绿化率要求达到30%以上,可适当配置雕塑、花园等园林设计元素,以为读者提供阅读之余的良好休憩场所[7]]。此外,大型公共图书馆在扩建改建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与场地,保留原有场馆的使用性质,以避免资源浪费。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面与地下空间,以提高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若有条件可以将暖通房、变配电房等设置于地下,以达到节约城市用地的目的。

4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方法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十分关键,对读者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其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空间布局、装饰陈设与基础设施(见图2)。

4.1内部空间布局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布局应融入心理学、生态学等因素,明确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坚持生态设计的策略,保障软硬件环境的美观与实用性。现代化图书馆可以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根据功能不同将内部空间分为阅览区、多媒体区、交通空间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标识,方便读者查找与利用。作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不仅要求具备教育性与学习性,还要求具备娱乐休闲性,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拓展空间功能,形成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建筑空间。

4.2内部装饰陈设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装饰陈设的设计可以选择专业室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力求为用户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可用不同的色彩,营造不同的氛围。公共图书馆作为肃静庄严的场所,一般采用冷色系进行外部装饰,内部空间可以适当采用暖色系增加灵动感,将装饰色彩与主体色彩区分开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同时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如绿色植物、雕塑等,保障内部功能空间与绿色观赏空间有机结合,提升图书馆的亲和力;也可以引入视觉导向系统,合理应用文字、板块、图片等装饰元素,充分发挥功能引导、区域引导作用,保障多样化装饰与整体空间相协调。

4.3内部基础设施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形式多种多样,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艺术殿堂,空间环境中的一切基础设施都应该与其文化氛围相契合,并且符合设计者的风格定位。由于室内基础设施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应该根据不同设施设备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保障与设计格调一致,并兼顾环保与美观性。不同的区域由于功能不同,其中的基础设施布局也应有所区分,如:公共空间作为读者休息娱乐的场所,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布局应该具有灵活性,尽量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以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为例,其所有阅览室均设置有方便读者借阅的开放式书架,并将阅览座椅放置在靠窗的位置,采用采光窗与琉璃顶棚进行采光,极大节约了照明用电。

5结语

在当前大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生态艺术设计成为公共建筑的必然趋势。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构建应该准确把握生态设计原则,掌握读者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多种艺术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空间环境布局与装饰设计,为读者营造环保、清新、幽静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与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程玲,田宏伟,邓菁.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探讨及实例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4-68.

[2]李静.高校图书馆的适宜性空间环境设计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3):96-97.

[3]邓元平.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图书馆功能设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1):158-159.

[4]李泽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思考[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6-9.

[5]陈鹰,赵建有.学科环境下的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构建:以长安大学图书馆交通分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60-64.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办公建筑;视觉传达;时代时尚;人本主义

办公建筑是现代都市中最具设计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是现代城市中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场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商务活动的激增,对于办公建筑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办公建筑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社会性问题,诸如缺乏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过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另一方面是办公建筑本身的适用性问题,因作为众多的白领精英的工作空间,办公建筑能否带给他们一个能够放松身心、心情愉悦的办公环境变得尤为重要。而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出现,也许正是这两个典型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这个角度出发,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可谓意义重大。就这方面问题,我们可以就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充满整体感的视觉传达

空间是人的视觉对其存在进行感知、认知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视觉认知性。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中,整体感和统一性是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而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办公建筑中各个具体公共空间之间的整体感

楼扩建体,作为办公建筑,它的室内外空间也同样延续了一种共同的设计语言,运用简洁化的曲线造型来体现办公建筑的流畅和高效,同时也反映出很好的整体设计理念( 图1)

图1.荷兰海牙市议会大楼扩建体的曲线外墙和广场曲线图案的铺地――图片摘自:(美)科蒂斯.W. 芬特雷斯 编著 《市政建筑》

2.办公建筑中各具体公共空间的细部整体感

除去各个具体空间中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每个具体的细部也要把握好整体的设计思路,使整个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从极小的细节,到空间的局部,再到整体空间,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细部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具体细节的突兀和另类而破坏了完整的视觉效果。但是细部整体性设计也不是将细节处理简单化、呆板化,而是在控制住统一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和手法,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只要掌握好变化的“度”,就不会引起整体之中的不协调。

二、时尚感需符合时代特色

办公建筑作为现代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全新产物,由于它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决定了它必将会是引导潮流设计的风向标,代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材料技术和新型结构。作为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体现出的时尚应符合时代潮流。

1.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历史潮流演变

(1)早期办公建筑折中主义时期。19世纪末还是办公建筑的发展早期,但当时的许多办公建筑在一出现就代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思潮。Rookery 大楼以其可使所有办公室都享受到自然光线和通风的中空的方形设计以及许多技术革新而著称。在公共空间中,Rookery 大楼外面暗红褐色的砖和花岗岩,与内部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和装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00 年以来光辉不减。在内部公共空间,特别是大厅的设计中,设计师利用光和空间,大厅的采光天井及其花边玻璃顶棚、镶嵌地板和曲线形的楼梯获得了人们的赞誉。可以说,Rookery 大楼的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已成为当时在古典主意思想影响下追求新设计思路(折中主义)的典范(图2)。

(2)装饰艺术风时期。装饰艺术风从古典式过渡而来,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艺术。摩天大楼中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外部的装饰,形成装饰的立面建筑学,表达一种混合了历史知识的现代主义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设计师胡德设计的洛克菲勒中心在装饰上的主要处理手法是:高耸体型、垂直竖线条、对称后退的体形、商业化图案、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它还在中心创造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广场,在热闹的公共空间中产生出一种沙漠绿洲的魅力。这种全新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开创了办公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全新模式(图3)。

(3)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装饰艺术风时期的创新思考,办公建筑发展到更加纯粹的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更加简洁,造型更加单纯。设计的出发点围绕功能来展开,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造型。建筑师密斯设计的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典型的尝试。该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在装饰上则采用昂贵的建材,使大厦成了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和它公共空间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最精华的思想和全新的办公建筑设计模式(图4)。

2.新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随着新型玻璃、合金材料、人造石材等新材料以及膜结构、悬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逐步运用,加之设计理念的变化,办公建筑和其公共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简洁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的时代特点。例如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伦敦第四台总部大楼,就是办公建筑中一个醒目而又夸张的建筑典范。

3.个体的形象和气质的表达

个体的形象和气质是视觉传达中的个性部分。作为办公楼,虽然共同的功能是用来办公,但是“办公”是一个大的通称,办公的分支类型也是很多的,这些不同的办公分类需要不同类型的办公空间和环境。这种由功能而引起的办公空间的多样性,可以说是由内因而引发的外在变化。不同的办公分类,要求其所处的办公空间和环境一定要契合本行业的身份和特色。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意识已经经历了从量到质的转变,但对办公环境的意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综上前面的讨论,我们在今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有所重视和提升:首先,宏观角度上的生态和环境概念,不要把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看作是一个单独空间,而是要从城市整体环境和建筑整体环境的角度来设计。其次,加大对人性化的研究,不要以为办公建筑的公共空环境下机械的劳作,他们要求办公环境既高效简洁又要舒适宜人。再次,充分挖掘本身的地域历史和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公空间。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

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场所精神人性场所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城市活力的丧失是快速城市化运动的产物,要挽救城市活力,必须真实的体验城市人的生活。

当今中国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了人们原有公共生活空间的格局,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破碎,空间参与性的缺失,城市活力逐渐衰落和丧失,生活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逐渐被忽略,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在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是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在西方,中世纪城市广场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户外交谈、聚会、进行庆典等,共享“公共生活空间”。在中国,街巷空间、集市聚落作为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存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个阶段的城市及聚落由于为人们所使用而独具魅力,有些至今仍然是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快速传播且覆盖范围无所不及,人们的社交与公共活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也不再需要从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获取信息,“非场所的、虚假的公共领域占据了我们的城市空间,我们频繁地经历这种区域和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我们以某种社会的伪装会面,加速的穿过场所,而不是体验场所;并且在这种场所中几乎不存在相识的可能性。非场所性的消费地方和交通区域鼓励无思想的行为和单调不变的行为,并且没有时间和地点供人们停留,观看比场所的真实存在更重要。”――理查德・弗朗西斯・琼斯。“速度”改变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客观上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衰落。

尽管城市化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当代生活的私有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公共空间的部分功能“过时了”,但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空间对当代生活来说是否真的就不再重要了呢?

在相关理论和研究中,以往城市形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却不够重视以往城市的功能或城市功能与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洛杉矶市市政委员会委员迈克尔・费弗(Micheal Fever)所说:“在一个像洛杉矶那样的分散型城市里,人们常常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孤独,依赖于汽车……我们渴望步行的生活。人们正在寻求摆脱汽车的方式,生活在一个人性化的城市中心”(摩根 1996,P.59)由此可知,人们对公共生活空间仍有诉求,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人们渴望并正在寻求更高品质的空间,能够在其中自由的体验场所、享有愉悦的心理感受。

诺伯格―舒尔茨在力作《场所精神》中指出:“场所是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被视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有形事实。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将场所特征视觉化,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供人们居住”。他提出,建筑要回归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精神”对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同样适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来说,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就是创造一种空间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项行为活动获得舒适的、自然的、亲切的、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场所里,人们赋予寄托和希望并以其为归属,场所感是公共空间必须具备的特征,失去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场所意义。

找回城市中被遗忘的公共环境空间,重新规划和有效利用场所,人性场所无疑使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它能够引导我们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从本质上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独立课题,人性场所的研究对象是普通民众而非精英阶层,探究寻常百姓在生活中如何随意的使用场所以及自由的体验空间,呈现的是大众和全面性,也这正是被以前的建筑学、规划学所“遗忘”的方面。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场所来展示自我,进行社会活动、创造文化,这些就需要空间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情感内涵,公共空间设计若要增强环境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那么了解人的知觉和感知范围、感知形式是一个先决条件,尺度感是否宜人直接影响着使用者对场地舒适性、归属感等的感受。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广场而言,凯文・林奇提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美好的景观应该能够唤起观察者脑中强烈的印象,他认为小尺度空间的可达性和可控制性都适合更好的体验,形成场所精神,所以他建议的尺度是25―100米,杨・盖尔则建议是70―100米。在实际设计中,根据霍尔的近体学理论,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等,在进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把握尺度的宜人度,划分场地设计高差,放置小品或者街道家具等,便能够丰富空间,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形成空间内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氛围。

空间和使用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城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为人们提供户外、街道活动的场所,但这一点在现实环境设计中却常常被设计师们忽略,例如在交通空间中人们习惯“抄近路”,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能够合理布置空间,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穿越场地的机会,从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构图成为追求,缺少了人性化的设计环境就会变得没有人气。不同的空间根据不同特点而性质不尽相同,但每个场所都应具备功能,人们的各种活动应当在空间设计中得到尊重、满足和支持,因为人的参与公共空间才不会失落、不会被人遗忘。

结语

C・亚历山大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根本上是由那些不断重现的生活事件所组成……它和我们的生活场所密不可分,而它们互相关联的原则,则由我们的文化来决定和维持,并保持其生命力。”城市公共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如果缺乏宜人的尺度、亲切的氛围和一定的场所精神就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空间的场所意义也不复存在。现代城市设计,应在空间上追求人物一体,从本质上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塑造安全、休闲、交往和回归自然的有活力有吸引力的空间,推动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杨・盖尔,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