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空间典型设计案例探究

乡村公共空间典型设计案例探究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村民自由出入、彼此融合的物质空间,是村民举办民俗节庆、参加学习、参与公共事务及开展日常交往等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乡村公共空间从古到今都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受到不断挤压,空间公共性受到不断减弱,及其承载的乡土文化特性也渐行渐远……。因此,重新激活公共空间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重构乡村公共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党的报告针对乡村持续衰落的趋势,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迎来新契机,宗祠、寺庙、古街等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得以恢复重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健身中心等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如雨后春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外在表现。

1共享共治式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重庆市城口县巴山镇坪上村地处川陕渝三省交界处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是一个背靠大巴山、面朝巴山湖的移民新村。这里是一个库区移民不同村落集中安置村所,村庄沿半山腰的道路呈线形分布,呈现“小聚居、大分散”布局,新村民之间的陌生感强,且公共空间缺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受限。设计师们在与村民交流时发现,村民普遍对淹在湖下的老家记忆深刻,这里需要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村标设计介入整体改造,重新凝聚人心。村标设计采用船型观景台,通过竖向与悬挑让空间延伸至山水之间。采用石板瓦与山石结合垛木结构回应当地传统,采用锈板作为字体与图案的底板使砖红色的标识与当地的块石相映衬,船与当地建筑材料频添了村民熟悉的构件元素,共鸣感强。村标建成后,年轻人将这里作为新的公共场所,或者说这里是连接新旧之地通往乡愁的“渡口”。坪上村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准确诠释了搬迁户的乡愁心结,以物质空间换取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觉悟与重新认知。

2产业主题式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的东山村,位于道林山下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北距杭州城区38km,是一个传统风貌遭严重侵蚀的村落,是历史上著名的造纸村,现在主要得益于杭州发达的互联网产业和快递业而成为纸箱产业村。这里以“纸”作为东山村保护与发展的破局点,将传统造纸展示、抄纸体验、纸箱艺术及其衍生出的现代纸艺课程,“装”入了一处由废弃传统民居改造成的纸博物馆,使她成为一座集造纸文化、造纸体验、纸品展示及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东山村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案例以“纸”为媒,让公众聚合在“纸”下,很好地体现了当地传统产业及悠久历史与现代化内涵。

3公益项目式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缘起于成都的资深义工大雁和他的一群90后小伙伴们在牛背山的一次公益性创作,目的是让这一建筑设计更具开放性与公共性,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它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蒲麦地村,这里的牛背山被誉为中国最美观云海之地。改造前,这里有一座旧时破损民居,门前是一块被当地叫做“坝子”的场地。改造后,一个和背后大山、云海相呼应的有机形态的屋顶呈现了出来。建筑空间与结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记忆与灵魂,整个房屋可作为读书阅览、酒吧、会议等功能平台;而加大的户外开阔场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观景平台。项目设计融合了传统搭建方式、传统建筑材料及新式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与生成逻辑,既有木构青瓦的传承,又不失流线温婉、雅境舒适的现代感。“这个起伏的屋顶与背后的大山以及远方的云海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某种关联,但我们更希望营造的是内心与情感上的联系,当驴友或者志愿者,甚至是村民们,徒步多时至此,远远可能看到村口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独特而又熟悉的建筑泛着微微的暖光,就像是航船在大海航行中看到了灯塔,是给人们的一个召唤与鼓励,有着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设计师如此评价。

4乡村公共空间的建构,承载的是一方乡土文化

设计师们应尊重当地习俗,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来,让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具体体现在其建筑特色、空间使用及其发展过程中。

作者:王嘉伟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