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例6篇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风险对其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等。其中操作风险又是其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风险。对于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从巴林银行倒闭以及爱尔兰银行事件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索操作风险管理新技术也是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需要,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组成部分之一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强调了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操作风险的相关计量方法。结合目前我国处于操作风险集中爆发期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操作风险的涵义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在管理之前,应对自己管理的对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应该知道要管理什么。因此,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显得比较重要。目前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一直困扰着各家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不少银行沿用了他们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认定方法和管理模式。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在业界没有达成广泛的一致。笔者认为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应该是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所下的定义,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也已被大多数银行所接受。

(二)明确操作风险定义的重要性

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的管理。因为操作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的过程,因此要注重操作风险控制文化的培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当前,我国银行界对操作风险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还有偏差,有的银行将操作风险理解为只是“操作中的风险”、“操作性”的风险,有的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如果对操作风险没有一个明确而又恰当的理解,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也就只能成为空谈。

二、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真正关注操作领域的风险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治理违法违纪行为开始的,如工商银行在1997年了“十大禁令”,严禁账外经营、高息揽存、超规模放贷、虚假核算贷款业务、挪用信贷资金进行股票期货交易、会计财务报表作假、越权拆借资金和对外提供担保、隐瞒重大案件事故等违规行为,对违反者,一律撤职或开除,并追究上一级行领导责任。2002年,央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公众披露操作风险状况。此外,受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影响,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还处于学习和认识的阶段,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际银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以定性管理方法为主,距离定量以及模型化管理、系统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工具不先进,管理方法相对简单落后,总体上说比较薄弱,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

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只是在部分风险点上有所突破,未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改革不明确,风险标准不统一,没有一整套操作风险定义、识别、监控、转移等管理系统。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建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息沟通机制显得较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较为分散,还缺乏这种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2操作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全。主要问题是产品创新管理混乱,缺乏面向市场的产品管理组织框架,对于新产品的管理政出多门,多头开发,多头审批,各业务部门、各专业都可以开发本专业本部门的产品,甚至出现内部竞争。这种产品开发与管理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商业银行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管理及全面覆盖。

三、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操作风险及其危害性,商业银行应掌握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引发操作风险的相关原因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制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防范与化解操作风险的措施,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1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也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但这种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它没能完全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表面形式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应加快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决策、激励约束、制衡和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针对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完全控股,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不错途径。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董事,从而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行长经营层之间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还可以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做法,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如借鉴德意志银行的经验,设立双层董事会制度,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改革,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操作风险管理负责。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职责在德意志银行是由监督董事会来履行的。

2.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操作风险的发生具有内生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内部原因引发的,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和管理操作风险尤为重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经济形势 风险管理 强化措施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形势休戚相关。随着我国经济软着陆的新形势,企I正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其停产及倒闭成为了“大概率事件”。这就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所借贷给企业的资金难以回收,账目上的不良贷款也不断增多,严重降低银行的运营效率及经济效益,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银行信用风险,正是指由于债务人未按合同规定履行自身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拥有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所面临主要风险,这也是本文对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银行信用风险产生源头分析

(一)银行体制因素

体制因素是致使银行信用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其内在根源较为复杂。首先,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由政府代表国有资本进行控股,其所有权的控制形式较为笼统,缺乏完备的“人格”来行使各项权利。因此,银行的经营者相对而言缺乏所有者的监督与控制,其规避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观能动性相对不足;其次,商业银行的管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的主流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形,依照总行、分行、支行、储蓄点逐级划分,而管理的责任关系及内部消息的汇报均依照此传递链,这就带来了过多的管理层级及权利的过度下放。管理层级过多,将会使得消息传递速度更慢、失真度更高,也意味上级总行行政命令的传达与落实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且难以取得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同时,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均施行“分级核算,层层负责”的控制理念,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只需对其所在行负责,拥有较大的财务人事自。权利的过度下放会使得支行负责人缺乏有效制衡,其个人意志相对无阻力的执行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

(二)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当前社会总体缺乏信用文化基础,从借贷企业到银行职员对“信用”的内核均未形成清晰的认知。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给银行的财务信息真实度较低,基层信贷人员对此类财务数据的审核力度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信用评级结果尚未在贷款的决策与定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外部监管存在“信息死角”。《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商业银行法》有关信息披露的条例均仅仅停留在财务成果层面,而信用风险原本作为信息披露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却缺乏硬性的规定,即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却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也导致银行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时全部依赖于自觉性,只需谋求短期经济效益上的最大化,经常忽视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外部监管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技术层面因素

信用评分法是当前商业银行最为常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该方法是指在综合行业特点及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下,选取某些财务指标及其他指标,由专家判断财务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评分,最终将其汇总至信用总分,从而决定企业信用评级。信用评分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此种评分方法主观性极强,过多依赖于专家,其指标及权重的分配相对随意,缺乏严谨的标准。同时,财务指标的分析只能代表企业过去的营运能力,对未来的预测局限于短期,而非长期的偿债能力。此外,鉴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行业数据的搜集与积累不够全面,这进而影响到对不同信用级别违约率及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综上所述,当前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

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分析

(一)健全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

正如前文所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实行的管理体制已严重拖累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其按行政区所逐级划分的总行、分行、支行不但影响内部沟通,更减弱了内部控制的力度。为解决此问题,商业银行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调整:首先,于董事会下设风险管控委员会。从而保障商业银行有着最高级别的战略风险管控机构,并以之辅助高层战略的战略决策,同时出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偏好在集团内部都有较强的一致性;其次,从执行层面对当前风险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升级。收回各级支行的风险管控部门的管辖权,通过其上级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强化其独立性。从而有效约束银行各级分支因短期经济效益的诱惑而产生的“贷款冲动”,有效完善内部层面的信用风险管控。

(二)加强社会主义信用文化建设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仅依靠银行内部手段进行信用风险管控难免力有不逮。应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信用文化建设。具体而言,第一,银行应会同社会多方利益主体,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大力推行“信用”理念,阐明其背后所蕴藏的重要性,普及金融知识及法律法规,并做好内部员工培训工作,从而积极引导我国公民遵守信用意识的建立;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档案。应以银行为主体,对公民的信用历史、偿债能力、背景资料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保障各大银行之间的数据的互联共通,丰富数据的积累,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用评级架构;第三,强化个人或企业的违约成本。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各种社会活动,如出国、借贷、入职等所需特定的信用评级,限制信用历史较差公民的社会活动。最终加强社会主义信用文化的建设。

(三)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制度

鉴于我国缺乏例如穆迪、标准普尔等有公信力的外部评级机构,商业银行应从内部着手,利用定量方法逐步完善自身的内部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可以借鉴国外银行优秀管理经验,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制定一套科学的、完整的风险计量模型。更可以利用新兴技术开发客户基础数据库及定向客户追踪系统,保障风险管控的自主运行。此外,银行更可以将客户信用评级纳入实际应用,实行积极的货币定价政策。通过对客户履约能力的研究及贷款金额制定相对应的贷款利率,在保障银行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同时合理规避信用风险。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及客户数据的积累逐步完善之后,银行还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其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将信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结束语

因我国经济的下行,个人及企业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大幅提升,银行所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对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从组织管理体系、信用文化层面以及信用评级制度来探讨银行信用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借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易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02.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网上银行 业务风险 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19-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蓬勃发展。保障网络世界的安全,最有效的方式是立法,但网上银行作为新生事物,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位和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瓶颈,由于网上银行业务本身所依赖的互联网的无国界性,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网上银行业务带来的便捷服务,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银行业间的市场竞争突破了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竞争。因此对网上银行法律保障机制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国的层面,在对我国立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

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又称网络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1年5月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规则》,所谓“电子银行业务”,不仅包括“通过电子渠道提供的零售和小额银行产品与服务”,还包括“以电子方式提供的大额电子支付与其他批发性银行服务”。所谓“批发性银行业务”其针对的对象是大型工商企业和机构,单笔业务数额巨大,不同于银行与客户之间以传统方式构成的零售银行业务。“它们既包括如获取财务信息、取得贷款和开立存款账户之类的传统业务活动,又包括如电子票据支付服务、个人理财、账户汇总及商户对商户市场与交换之类较新的产品与服务。”网上银行又被称为“aaa银行”,因为其为客户提供了“aaa”式服务,其业务操作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笔者认为,网上银行其本质上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银行业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一场技术革新,其实质上仍是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基础,是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方式的改变,即通过电子渠道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全球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于1995年10月诞生于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它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在线交易登记、联机声明、电子钞票兑付以及支票转账。一时之间,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开展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取代传统银行成为未来世界银行业发展主导之势。然而,仅仅时隔三年,安全第一网上银行就因为业务亏损而被收购。网上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在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传统银行制度的优势充分结合的同时也面临着两者带来的双重风险。

二、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分析

网上银行因其运行机制的特殊性,除了具有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外还具有网络环境下新的风险表现形式。传统的银行业风险表现形式主要是指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外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年颁布的《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中,电子货币的业务风险被分为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及跨国风险等风险类型,要对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进行有效规制,必须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法律监管框架。笔者认为,在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中,比较重要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

(一)操作风险

由于网上银行业务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基础,来源于系统自身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重大缺陷而导致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被认为是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报告中认为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情况带来的风险:电子货币犯罪;雇员的欺诈;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以及客户的操作不当。可以看出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系统和设备自身的设计和运行的不完善而引发的技术层面的风险;其二,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引发的风险,其三、作为网上银行业务参与人的客户对系统的错误操作也会引发操作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网上银行业务中最为常见的风险,存在于债务人履行与银行所签的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而给银行的资本或收益带来的风险。由于银行并不是电子货币的发行者,而仅仅是作为电子货币的“承销商”从发行者处购买货币在转售给客户,如果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不对电子货币进行兑换将会使银行产生信用风险;同时,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迟延履行或不履行等违约情况,造成网上银行业务的信用风险。

(三)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也称为声誉风险,是指由于舆论导向的不利或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对银行的资本和收益带来重大损失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信誉乃是银行的生存之本,特别是在网络的环境下,网络的无国界性使得信息的传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快捷,一旦网上银行出现系统缺陷或是安全事故必然会迅速传播造成重大影响。此外,如果不能及时稳妥的解决客户的问题引起客户的信心危机,在媒体舆论进行负面报道的情况下,引起银行的信誉危机就在所难免了。

(四)法律风险

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是指违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做法所产生的风险及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本身的不完善、不健全而引起法律后果所导致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法律风险还包括由于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义务未能确定所产生的风险。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法律风险:其一,由于网上银行作为新生事物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差异性,针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已难以规制网上银行业务出现的新问题。其二,由于参与主体的银行自身违法操作行为直接导致或者是其他主体的违法行为间接导致的法律风险。其三,由于网上银行交易的跨国性,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规制尚无一个统一的国际立法,各国基于不同的国情必然会制定不同的法律规范,那么会产生国际私法方面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的冲突,无形中增加了法律成本,也会对网上银行业务的跨境交易的发展造成阻碍。

三、国际上关于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规制的法律制度

由于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无国界性,对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规制的研究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国内法的层面,其所具有的特性及未来发展方向迫切要求国际社会不仅应在在国内法的层面就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规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还应在国际社会之间就包括风险监管在内的重大法律问题达成共识,弥补各国立法规制的差异性,统一和协调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规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形成国际惯例和标准。基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监管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本文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开头概述国际上关于网上银行业务风险规制的法律制度。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在1997年就了《银行有效监管核心原则》。1998年3月,该委员会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对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意义进行了研究,并了《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的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在肯定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交易的良好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其作为新生事物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及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并得出在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领域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必要性的结论。1999年11月,委员会设立了电子银行业务工作组(the electronic banking group), 致力于为电子银行业务制定相关的风险监管和银行监管指南。由来自成员国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组成。在此基础上,委员会在2001年5月公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报告,该报告对此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提出了14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原则,以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监管的最新阶段性成果。其内容包括有关董事会与管理层监控、安全控制和法律与信誉风险管理的原则。2007年7月,委员会又了《跨境电子银行业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其目的是对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规制,构成了对上述《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的重要的补充。

此外,欧盟(european union)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也对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其于2000年6月了《关于内部市场电子商务若干法律方面的欧共体指令》《关于信用机构业务开办与经营的2000/12/ec指令》为欧洲一体化过程中促进欧盟银行业市场一体化,为欧盟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该指令涵盖了欧洲银行业务审慎监管的主要方面,确立了诸如相互承认原则、协调原则、互惠原则以及单一许可原则等一系列促进银行业务监管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性原则。亚洲与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n-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作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对作为组织成员的各个经济实体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项原则性建议,以期促进各成员网上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其中包括实施风险管理、保护消费者、有效利用稳健做法、确立准入要求的建议。

除国际组织外,纵观网上银行的发展历史,网上银行作为新生事物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世界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诞生于美国。美国作为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先驱国家,其对网上银行业务监管的研究也最为深入。所以通过深入研究美国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保障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美国对银行业实施诸多的法律法规中,尤以规范银行业监管为主要内容。美国的银行业监管模式为双重银行监管机制,联邦和州均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管,在联邦一级,负责银行监管的主要机构有三个: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局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银行监管法基本上由国会颁布的法律和联邦、各州颁布的法规组成。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规制美国金融业经营和管理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为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问题提供了初步指导。该法以金融混业经营为核心,废除了分业隔离,鼓励银行与证券保险公司三者的联合经营,并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隐私的保护。《联邦银行法》是规制美国联邦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该法为制定适合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特征的新的监管法规提供了新的依据。其允许银行利用所有能够促进其银行业务的“剩余权限”,还规定“联邦银行可以从事开展银行业务所必需的附带业务”。此外,传统法律规范中有关网上银行业务的大量条款仍可适用。如《电子资金划拨法》中规定,从事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机构应当遵循其中关于扣抵客户账户款项的相关操作程序。 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机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05 — 02

1 引言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自商业银行诞生就始终伴随其左右,但是金融界和监管当局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却刚刚起步。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大体上是从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这个角度考虑而界定的。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做了如下定义: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策略风险〔1〕。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策略风险〔2〕。

基于国内外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本文在对操作风险定义时,考虑了可以被量化的间接损失,即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员工、内部程序、外部事件以及信息科技系统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但是不包括策略风险。

2 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

操作风险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包含种类多,它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其它几类风险间的界限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较大的重复性和交叉性,并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操作风险通过和其它几类风险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得其影响和作用日趋显著,也成为银行业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操作风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将其从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中区别开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的根据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风险诱因。

2.1 关键风险诱因的构成

关键风险诱因即诱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各种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引发操作风险的发生或导致已经存在的操作风险损失的变化,关键风险诱因可以定性、定量的进行描述。操作风险是一种复合性风险,与其它几类风险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操作风险往往是其它几类风险的起因。尽管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公告以及学术研究报告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但它的重要性以及由其引发的危害却远远超过它占据的比例。所以,识别操作风险不仅是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评价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实行积极、有效管理的保障。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对操作风险的关键风险诱因进行了归纳,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技术和设备;外部环境包括市场变动、社会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

2.2 关键风险诱因的形成机理

(1) 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取决于风险管理文化。某些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或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常常以人情替代制度,重信任而轻原则,致使授权过大或越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引起大量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发生〔3〕。因为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操作风险管理主要受外部驱动,其无法适应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和操作风险日益变化的要求。

(2) 管理制度失衡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发也有制度失衡的原因,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不是垂直管理、管理职责分散、组织架构不清晰、管理方法落后,以及内控建设缺乏前瞻性、内部监督总行缺乏力度和外部监督手段技术落后。

(3) 人力资源状况欠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进行着深入的体制改革,重组、改制、分流、减员等导致员工的安全感降低、忠信度下降,员工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存在普遍的心里焦虑,隐藏着操作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道德缺失、职业舞弊、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三方面。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引发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较低。

(4) 操作风险信息不对称

一般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客观存在的。操作风险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

① 业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业务流程设计不当,控制措施不足或过度。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普遍存在授权意义上的委托管理。而委托会产生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内部员工控制。内部员工可能运用自己扩张的权利使银行经营目标发生偏差,由追求银行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上充分考虑集权和分权的尺度〔4〕。经营管理者在经营中通过合理的授权和集权将所有者的利益得到贯彻,并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加以引导。

② 风险披露中的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即使是信息披露最好的几家上市银行,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也只是说明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而未披露有关操作风险本身的信息。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提出了更为具体、细化的披露要求,但对操作风险的披露没有提出要求。

(5) 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

技术和设备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各部门之间割据、流程中断,致使商业银行内部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受阻,弱化了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同时,某些商业银行的硬软件设备相对落后,先进商业银行的高标准系统与落后商业银行的低标准系统间的不协调等因素也是诱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6) 转型期社会环境和市场变化复杂

社会转型及商业银行变革也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就目前的研究与经验来看,当某个社会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的时候,正是这个社会经济剧烈变化的时期。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2000美元,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5〕。从外部环境看,商业银行的欺诈、盗窃和抢劫等犯罪活动突出;从内部情况看,各类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不明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规范等,这些都滋生了操作风险。

(7) 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金融生态”的概念有益于更深入地理解操作风险的凸显问题。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秩序混乱。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不同步,各级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意识薄弱,信用监督和惩治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的顾客选择权非常有限。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因受到意识形态和银行组织结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顾客“来者不拒”,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运营成本;从执法环境来看,我国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某些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虽然情节比较严重,但却只能定性为违规,这就降低了违法犯罪的成本,增加了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 对策和建议

操作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是普遍存在的,形成的原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频繁,涉案金额或损失金额巨大,这些都暴露了操作风险的严重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水平。

(1)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防范操作风险,减少操作失误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要提高员工素质〔6〕。商业银行应该从多个环节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包括人员招聘,不定期或定期的培训,员工只有不断地熟悉新的业务,新的操作流程,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强操作风险意识,避免非主观意愿产生的操作风险。

(2) 加大外部监管和违规处罚力度。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在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就是银行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银监会应继续加强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定期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增加业务与管理的透明度,同时对已经查证核实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3) 强化对各类风险的持续控制。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负责具体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以确保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涵盖各项业务、全行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

(4) 重视信息系统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作用〔7〕。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电子化,但是并没有做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及时、准确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加强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确保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本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确保每一项信息均能够传递给相关员工。操作风险量化管理方法多数要求有较长期准确、完整的基础损失数据,这些依赖于数据库的建立和充实以及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巴曙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中国银监会.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Z〕. 2007.

〔3〕 周佩, 张洁, 杨冰.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 净利润模型〔J〕.财会月刊,2009: 35~37.

〔4〕 李思影.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09, (22).

〔5〕 温红梅.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控制〔M〕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风险;信贷;管理

一、风 险

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在一定的风险情况下做出决策,并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风险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风险的定义有如下几个不同的版本[1]:

1895年,美国学者海尼斯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1901年,美国学者威利特在他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美国保险学者小威廉姆斯、海因斯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差异越小在风险越小,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1964年,美国的小威廉和汉斯把人的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认为“虽然风险是客观的,但不确定性则是主观的、个人的和心理的一种观念,不同的人对同一风险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较全面地分析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性质,他认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美国学者佩费尔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可测度的客观概率的大小”[2]。

我国理论界对风险的定义主要有:第一,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第二,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第三,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第四,风险是实际结果对预期期望的偏离。正是理论界对风险认识的不一致性,导致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阐释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3]。

二、信贷风险

广义的信贷风险是指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盈利的不确定性,由于贷款合约利率一般是固定,如果市场利率等因素发生变化,这笔信贷资产的实际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信贷资产的收益就会出现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损失的不确定性既包括数量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全部收回,还是部分收回,或者零收回;又包括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收回期限,其能否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如期收回的不确定;狭义的信贷风险则是指信贷资产在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而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或有受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4]。

目前广义的信贷风险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被接受,简单来讲就是指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也可以这样来描述:不确定性导致正面的结果为机遇,导致负面的结果为损失。由此可以引申,信贷风险,就是指由于各种未知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蒙受损失或者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透彻地掌握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因为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在于风险规避,而在于在承受适当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知,假如纯粹地从降低损失的视角去理解信贷风险,这样就很容易陷入“唯风险控制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忽视了风险与收益的互相平衡实质,更不符合商业银行自始至终所坚持的在管理风险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准则,因为从根本上讲,拒绝风险就是拒绝盈利,回避风险就是回避盈利。信贷业务的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商业银行正是因为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信贷风险而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正如花旗银行前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所说:“银行家的任务就是管理风险,而不是避免风险。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三、信贷风险管理

所谓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可能导致信贷损失的主观因素进行有效地预测、分析、防范、控制和处理。以降低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损失、提高信贷质量,从而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损失补偿能力的一种信贷管理活动。

深度理解信贷风险管理要从以下四点来把握。一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的对象是风险;二是信贷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三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经营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安全经营保障;四是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信贷风险的识别、信贷风险的评估和信贷风险的处理[5]。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进行有效决策的制度安排,依据其可能掌握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来管理贷款风险,实现经营目标[6]。

四、信贷风险管理程序

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序也就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步骤,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信贷风险的识别、信贷风险的评估和信贷风险的处理三个环节。信贷风险的识别是指商业银行在各种信贷风险发生前,对信贷风险的成因、类型及其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这是管理信贷风险的开始,即在贷款决策之前,收集大量有价值的客户背景信息资料,初步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定性分析,辨识出信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性质。风险识别是整个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7]。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实务中,一般通过对信贷客户的财务分析、行业及产品市场分析、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分析、信用记录分析、资金用途分析、还款来源分析、担保分析等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只有正确识别信贷风险,才能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引发风险的原因,从而提出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办法。信贷风险的评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理论以及经验判断,对信贷对象、信贷品种、贷款方式等所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的一种量化反映,以评价信贷风险的程度及指导信贷决策。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定性方法是制作风险评估系图,还有用来确定风险对企业影响的其他工具,比如情景设计、敏感性分析、决策树、计算机模拟、软件包和对现有数据的分析。风险识别程序不是连续的,风险识别程序常常是每年或每季度执行一次。经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之后,商业银行就可依据之前评判的风险大小等级,采取灵活且恰当的方式进行风险处理,使风险控制在可消化的范围之内。信贷风险的处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信贷风险损失发生前控制与避免风险损失;二是在信贷风险发生后化解风险或寻求经济补偿。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处理对策应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四种。(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凌江怀. 商业银行风险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杨梅英.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孔艳杰.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马媛.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证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阮廷秀. 越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最大。信用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受到其重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三个方面:宏观金融体系的运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微观的角度去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两个方面:商业银行经济实体的冲击和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如何降低和分散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意愿或者没有能力去按照规定及时地偿付所借贷款造成的违约,这种违约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而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是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1.不确定性。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我们很难对未发生的事情做完全精确的预测。不确定性是风险所具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样,银行在作出借款决策中,也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违约风险。即便该企业在过去的信用状况超级优秀,也不能保证其在未来履行还款义务时,有意外的状况发生。2.客观性。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用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无论是银行还是整个市场,都不可能有力量将其完全消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3.相关性。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发生经营困难,可能会导致一连串不良事件的产生,而这些都将影响信用风险。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少数个体的经济状况有可能对其他个体的状况产生影响。4.可控性。虽然信用风险难以彻底消除,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可以将其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也使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由于起步较晚,且没有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整个行业的运作不够规范,一些小的信用评级机构也不够权威,因此所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并不能使人信服。国外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机构也比较健全,但是由于信息获取的成本太高,也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才会聘请国外人员。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相比较之下信息成本较低,实施起来也更为方便,但是这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步晚,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信用评级不够科学客观,将导致后续的决策产生严重偏差,从而影响整个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信用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对于任何一个管理系统来讲,数据是最基本也是保证管理系统良好运作的关键。数据收集的质量以及数据处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的数据收集质量较低、准确性较差且可比性较低,不能统一,这使得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结果缺乏可信度,影响了整个风险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较差,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方面不够完善。由于高质量的数据和信息对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这对于一直追求规模和速度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无疑是难以做到的。二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信息收集的困难加大,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信用风险处理手段不足

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尽量将信用风险转移和降低,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的手段不足,当贷款发放之后,大多只能寄期望于企业能够及时偿还,这相当于被动地承担信用风险带来的后果。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分散风险、如何在信用风险的出现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事情。否则,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我国商业银行将产生动荡,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信用风险处理方法,以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四)对信用风险重视度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如何发放贷款,如何寻找到大客户。贷款越多,意味着经营状况越好,却忽视了在此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理念,在运营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业绩而忽视贷款的质量。一旦发生大规模违约,账面上的资产不能兑现,贷款不能及时收回,损失将是巨大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追求短期的目标而缺乏长远的考虑,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对客户做进一步的考察。虽然短期内确实会有一种发展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的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

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信用评级体系,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完善,无疑加大了内部信用评级机构运行难度。我国应当加快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与健全,形成一套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质量。要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质量。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信息技术,从信息的采集到信息的处理,都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是信用风险管理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要任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减少公司结构冗余,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将其落到实处。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使其独立于管理层,令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丰富信用风险处理的手段

商业银行在良好的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如何应对信用风险,分散与转移信用风险,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与最终目的。当发放贷款之后,商业银行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信用风险的发生,而是主动地去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使其降到最低。

(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