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例6篇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1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还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问题。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已融入水利水电工程中,推动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力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施工合同管理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应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完成管理工作。但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未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如合同内容不明确等,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违背施工合同的问题,这就使得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后期工程建设中出现很多矛盾,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有序发展。

2.2水利水电工程决策失误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工程量庞大、复杂等特点,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相关人员在制定工程决策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考察,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决策方案。但是,很多部门在规划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未深入考察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和环境等影响因素,使得后期工程建设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土地被占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就使得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被浪费。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要求比较严格,很多企业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普遍存在盲目施工问题,导致工程缺乏一定的决策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现场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等问题,这些管理人员掌握的管理知识比较薄弱、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因缺乏水利工程管理能力,为后期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隐患,这就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工期延误,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4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都有所不同,这就使得我国淡水资源含量较低。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我国水资源节约技术和水资源保护制度等还不够完善,人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同时,相关部门在进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普遍会将水量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我国水资源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相应的节水制度,这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预期效果。除此之外,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如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使得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下文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计划,合理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工作重点放在节约资金、保证质量、防洪抗旱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合理地制定前期规划方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和工程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地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根据建设程序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质量返工和设计变更问题。

3.2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并指导相关管理人员根据相关制度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进行管理,有效地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制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确保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严格管理项目资金、工程进度等内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3.3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员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建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人员作为支持,还应该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避免因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阻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了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需要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如期完成。

3.4注重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重视生态型防洪工程的建设,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生态型防洪工程具有亲水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能够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盲目性。相关部门在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突出生物的多样性特点,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工程建设部门需要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5注重技术研发,建立预警体系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水文科技的开发和研究力度,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水文设施中,保证水温设备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水文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涉及地质知识、水利知识、气象知识等内容,相关人员需要将其融入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实现设备的充分利用[2]。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建设水文预警体系,积极采集并处理各项水文信息,这样水利部门就能够掌握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有效地预测洪涝灾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结语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2

 一、遵纪守法,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一年来,本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上级及公司的有关指示精神,按照总经理及分管副总经理的部署,完成好本职工作。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线条的有关文件,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二、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严格按照《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试行规范》的要求,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本部人员、隧道管理所及监控中心员工的管理。按照现有人员配置,完善岗位设置,有力保证了机电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1、为完善会议、学习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切实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本人结合机电管理部的实际,通过组织部门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以集中学习的形式提高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求业务线条的隧道管理所、监控中心贯彻执行部门会议、学习制度。一年来,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工作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加强部门员工的思想工作,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集体感,倡导部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3、努力构建XX高速公路的机电业务框架,明确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组织编写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制度,严格督促部门员工按章办事。同时建立了公司供电业务管理机制、网络安全检查机制、系统备份管理机制、设备设施定期巡检保养机制。一年来,公司设备设施安全运作,无数据丢失。

 三、完善、优化了公司机电软硬件系统,保障全线设备、设施稳定运行。

 2007年,是XX高速全面营运的开局之年。年初,公司的收费、通信、监控系统还不是很稳定,各项软硬设施也还不是很完善。一年来,本人在公司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优化、完善了公司的机电软硬件系统,保障全线设备设施稳定运行。

 1、根据合同的要求,督促跟进建设方对公司机电工程的收尾和完善工作,督促承包商对一些存在缺陷的工程进行改造、完善。

 2、全面深入对公司设备设施的普查工作,建立了公司设备设施基本档案。针对原有在用的一些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不完善的情况。本人组织部门人员做好公司机电系统的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根据行业惯例和合同要求,要求承包商追加相关技术资料。督促承包商完善有关工程的技术图纸。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建立了XX高速公路基本的设备设施档案,为今后长期搞好机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3、根据管理的需要,今年7月—10月,本人组织对汤坑隧道监控工程、隧道群备用高压线路工程、备用电源系统工程的完善。同时,组织对公司管理中心环境监控工程、XX收费站防雷系统工程及其它一些收费站车道系统工程的改造工作。

 4、按照公司的部署,今年4月—6月,本人组织部门人员完成了公司OA系统的建设,协助路产管理部完成了路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5、一年来,本人要求部门员工强化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公司机电设备设施日常出现的问题。为保障全线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机电管理部除定期对全线的机电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外,还积极与相关业务部联系沟通,建立机电设施故障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对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更换、调试。

 四、配合联网收费设备设施的优化工作。

 今年11月,伴随粤东片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实现,本人组织部门员工对联网收费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工作。确保联网收费各项设备设施正常运作,有力保证了联网收费数据准确。

 五、基本完成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

 一年来,结合公司全面导入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契机。本人要求部门员工积极参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要求部门员工积极学习,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纳入到全年工作中,纳入到日常工作中。确保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运行

共2页,当前第1页1 。

 六、指导、督促隧道管理所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1、针对一段时间以来隧道内灭火器频繁被盗的情况,本人责成隧道管理所完成对隧道灭火器喷涂公司标志工作,同时要求隧道管理人员加强对隧道设备设施的检查工作。下半年以来,基本杜绝了隧道灭火器被盗情况的发生。

 2、责成隧道管理所完成了隧道口路灯照明系统时控开关的安装,消除了隧道口白日开灯的不必要浪费。

 3、督促隧管理所完成了隧道消防泵防水墙的砌建,消除了雨天水淹隧道机电设备的隐患。

 4、督促隧管理所对隧道照明灯具进行编号,使隧道灯具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序目清晰。

 5、督促隧管理所完善了机电仓库的管理,避免了机电物品备件的流失。

 6、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本人督促隧管理所建立了义务消防队,要求义务消防队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提高隧道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年来,义务消防队对2起发生在隧道区域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排除,遏制了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行车安全。

 此外,一年来,本人还督促隧道管理所对监控室再监控设施、隧道管理所环境监控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七、指导、督促公司监控中心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1、督促、指导监控中心完成了硬盘录像带、管理工作工作站和工作台结构等监控设施的完善管理工作。

 2、督促、指导监控中心实施了监控员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监控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督促、指导监控中心建立、整合了监控记录表单,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数学分析,提高了公司数据的准确率和可利用率,为下一步公司营运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4、督促、指导监控中心完成全线监控业务的整合工作,为公司实现中心统一监控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年来,尽管公司机电管理部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但本人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与公司各收费站的沟通还有待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排除处理速度还有待提高。

 二、由于部分进口设备备件的采购较难,影响机电设施维护工作的效率。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考虑寻找其它厂家的产品进行替代。

 三、由于一段时间以来,部门人员对原承包商抱有一定的依赖性,导致维护效率无法掌握。下一步,要调动部门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的维护技术、技能。使部门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要领,确保公司机电设备维护操之在我。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3

论文关键词:中国;知识经济;经济转型;现代化

21世纪中国能否成功地从计划体制的工农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卡尔·达尔曼(CarlDahlman)领导的世界银行学院研究小组同中国政府和知名学者紧密合作,对此作了充分的研究,其成果《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的中英文版同时面世,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口不断现代性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20世纪全球现代化的主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主题则是知识化,即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实现人类更大的福利。对中国而言,现代化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延续先行国家之路,先工业化再服务业化,进而知识化;另一种是并行促进三种社会转型,即同步推进向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

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由卡尔·达尔曼博士负责的世界银行工作小组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从而直l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研究是世界银行应中国政府之邀而做出的,其较早版本曾作为中国制定“十五计划”的参考资料提交中国政府。回头来看,报告中的很多思想在国家“十五计划”,和科技、教育以及高技术产业“十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世界银行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它立足于中国实际发展阶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挑战;它运用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全球视角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的重大发展方向。正是因为世界银行的专家能够从全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框架,使得这份报告独具翘楚。

二、中国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在此特别就本报告的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作一些介绍和评论。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四个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必须是几个转型并行、相互交织,且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重大挑战包括:

第一,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决定了中国面临着持久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又加重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高增长高就业”,但20世纪90年代是“高增长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0.1%和1%,新增就业人员7241万人,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吸收劳动力的1/3。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低技能的岗位和低生产率的部门,如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印度的75%,美国和法国的5%;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印度的92%,不足美国和法国的5%。经济增长的实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是美国的100多倍,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农民收入必将排斥农业劳动力;中国的水泥产量是美国的5.7倍,电视机产量是美国的3.2倍,煤炭产量是美国的1.25倍,改造传统工业也将排斥低技能的工人。过去5年,国有工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3,约4600万人,其中制造业、商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占80%。因此,中国不仅就业压力重,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下的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第二,保持增长的持续性。一般而言,只有较小的国家能在长时间保持高增长。过去35年中(1965—1999年间),只有博茨瓦纳、也门和新加坡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瑞士管理发展研究院《世界竞争力年鉴》的排名,中国由1998年的第21位下降到2001年的33位;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也由1998年的42位下降到2000年的44位。

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过去20多年中,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附加值看,2000年农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2.77倍;工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11.2倍。1999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1.9%,棉花占21.0%,油菜籽占23.8%,肉类占26.3%,烟叶占34.9%,花生占38.2%,水产品占29.5%;水泥占35.6%;电视机占26.5%;钢产量占15.9%;化肥占18.8%。中国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在10%到30%之间,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仅为3.08%。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既要改变本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要素密集投入、污染密集型投人为主转向非能源密集、非污染密集型投入为主的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变,同时还要调整本国贸易结构,增加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

过去20年,中国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种因素:资本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1979—1998年,中国平均年增长率9.7%,而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了3.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阿尔文发现,期间中国TFP增长率只有1.4%,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只有19%,比绝大多数人的估计要低得多。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可能继续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因此,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应当主要靠提高TFP。而提高TFP可依赖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应,但根本措施还是要靠长期的无形因素(如知识、制度等)。这就是在21世纪提出知识发展战略,强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根本原因。

第三,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从国际比较看,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基尼系数提高了35%,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估计,199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0,最高收入的10%人口与最低收入10%人口的收入之比为12.7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收入不平等性在迅速增加,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282提高到1995年的0.388,也增加了38%。中国收入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且不仅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也很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按现价计算,1985年为1.72倍,2000年为2.79倍;若按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为1.53倍,2000年扩大到2.04倍;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看,1985年为2.12倍,2000年为2.99倍。二是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指标差距扩大,而且知识差距也十分明显,报告中引用了我们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吸收知识能力水平为81%,交流知识能力为31%,在人均FDI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上前者更是只有后者的8%和12%。北京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倍,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天津为2.8倍,广东为2.1倍。而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低的地区。其中西藏知识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贵州为38%,青海为44%,云南为49%,内蒙古为57%。三是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农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为13%,1000元以下的占14%,两者收入差距4一lO倍。城镇收入最高户与最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困难户收入之比,由1996年的4.12倍扩大到2000年的5.70倍。上述三大差距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差距,它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导致新的知识贫困。

第四,环境可持续问题。中国主要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日益加重。中国GDP(按PPP计算)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约占世界总量的10.8%(1999年),但是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相当于美国的1.17倍;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美国的3.30倍,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5%(1997年);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29.7%(1999年)。这种增长类型不仅无法实现长期持续高增长,同时还使中国十几亿人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确保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密集、能源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知识要素驱动模式,也必须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向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最终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模式转向高增长低能耗低污染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从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向知识驱动的增长,从要素为基础的社会转向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要素的特殊性还在于知识是可替代的,对环境、生态是友好的,知识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竞赛不如说是知识竞赛,经济投资与其说是物质投资不如说是知识投资,经济增长与其说是要素驱动不如说是知识驱动,国际差距与其说是经济差距不如说是知识差距。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R&D的高投入。尽管发达国家R&D占GDP比重比较高,但还是呈上升趋势。同时,国防研发资金比重在下降,民用经费上升;其次,研发合作增加,既可以交流知识也可以创新知识。获取全球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费支出迅速增加。第三,R&D、品牌、营销等无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上升,设备、机器等有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下降。一些发达国家无形投资已经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超过有形投资。第四,教育和培训等人类资本投资越来越重要。OECD国家接受中等教育的成人比例由22%提高到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显著提高。

相比而言,第一,中国不是世界R&D支出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但是R&D支出占世界总量的2.5%(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占GDP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2%。第二,中国也不是科学创新大国,中国科学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4%,只在极少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尽管近年来科学论文数量迅速提高,但是中国论文引用率只有0.9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47。第三,中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大国,1998年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78%,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10%。第四,中国不是技术输出大国和引进大国,1998年中国的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收入占世界总数的0.1%,而美国高达55.5%;技术转让和许可费支出占世界总量的1.2%。

当代的世界知识革命使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条件和机会加速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但这是有条件的追赶过程。这个追赶过程既包括经济的追赶也包括知识的追赶和制度的追赶。而且,中国实现追赶不仅具有中国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即加速人类的知识化,并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该报告提出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化的定位:发展知识经济不是简单地发展高科技,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利用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有效地运用知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国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中国应当优先获取利用全球知识,强化本国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本国创新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的扩散、应用范围。

四、建立知识经济与社会的四大支柱

在一个农村人口占2/3、农业劳动力占1/2的社会里,如何发展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该报告富有建设性地提出构成知识经济社会基础的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促进知识的有效创造、传播和利用。政府应当成为适当制度的构建者和激励提供者。政府应当从统治、控制到治理再到良治,这需要制定公平、透明和稳定的规则,确保执行,形成正式的法治;构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的制度支持市场运行;建立国际公认的定性标准和管理指导方针;构筑独立监督的管理权威,从而强化管理框架;强化对私人部门的支持,尤其要消除服务业中私人发展和外商参与的障碍;改革制造业和重工业中低效的国有企业,放开能源、运输、电信和金融等部门的竞争;完善的社会安全网络;提高劳务市场的灵活性;确保所有的社会成员均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尤其是那些甚至在发达经济中也经常受到歧视的群体,如妇女、少数民族和未受良好教育者及未充分就业者。

第二个支柱是建立学习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投资于十几亿人口,从而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本,这是人口包袱变为经济财富的根本途径。最大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人力资本收益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所谓学习型社会是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的社会,能够终身学习的社会,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获得教育机会的社会。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小学、中学在校人口占世界总数的1/5,但是,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只有世界总数的10%。1998年我们提出大力发展、超前发展高等教育,放开高等教育市场,改变国有国办、高度垄断的模式;2000年我们进一步提出将9年义务教育逐渐扩展到12年,加快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同时也加快农村高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普及率。世界银行的这一份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将义务教育由9年扩展到12年。

在中国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曾有过激烈的政策辩论,其实质是要不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控制、政府办学,尽管过去社会和私人投资比重不断增长,但是政府的投入仍然高居2/3的比重,政府部门仍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控制高等学校人、才、物和日常运转。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国家标准,必须加以提高,包括:将迅速发展的私人教育部门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去;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由一个教育提供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重视软技能(例如管理以及服务部门增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最近,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放开非义务教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办学格局,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的过于单一的“国有政办”的模式,对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整体改制,转由社会力量经营,实行国有民办;可以由社会各方面筹资,以合作形式办学,实行公有民办;社会个人出资,实行民有民办。另外,国家将继续对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建设和改善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并拨出专项基金,建设改造教育用房;国家实施“西部职业教育工程”,面向农村培养和培训中等实用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高等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电子化图书馆,建设远程计算机教育工程,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包括大规模教育科研数据库系统、图书情报系统等。报告还特别提出利用海外华人的宝贵资产。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还只有1/3回国,中国还属于人力资本净流出国,力争做到流出和流入相等,由人才损失变为人才收益,如美国人才净流入收益为40亿美元,1995年到1996年有12万名大学生进入国外机构而中国为净损失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包括个人支出和捐赠)的1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人才流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人才流失。中国还可以利用宽带网发展教育。

第三个支柱,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性增长。1995—2000年,中国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29%,移动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88%;电脑生产量年增长率为52%(如果包括进口量这一增长率将更高)。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IT技术应用大国。到2001年6月底,中国拥有电话2.8亿部,其中移动电话1.16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到2004年可能超过美国总人口数;2004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应用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的估计,今后5年中国的IT产业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IT产业产值将占GDP的8%以上,固定电话用户将达到5亿户,全国普及率40%以上。中国移动电话超过美国,表明发展中国家IT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跳过工业化国家经历的中间阶段。

报告还详细讨论了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建议中国电信市场必须进一步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实现普遍接人原则,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和壁垒。如果从各类电信服务的绝对价格来看,中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从相对购买价格看,中国仍属于费用昂贵的国家。最近,中国取消了入网费,我们认为这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政府应当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聪明的管理者,从经营者转变为监督者,促进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的互连,促进IT技术市场与服务市场的统一,促进各地区IT技术标准与制度规则的统一,也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及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降低农村及贫困地区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实现普遍接人、普遍服务的原则。

第四个支柱是建设技术应用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而言主要是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既包括新技术,如ICTs,也包括旧技术,如电力、输电等技术。在整个经济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地传播技术,以期提高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报告指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市场,例如在各地区之间实行开放贸易,取消各类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推动先进产品的扩散;取消各类低效率的规章制度,建立足够强的激励机制,推广技术;改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严禁各省对相同产品制定不同标准(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最优先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4%提高到2005年的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将由2000年的9%提高到16%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报告对于中国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同时也指出,还存在忽视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倾向。

五、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全球意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始终是一个世界的巨人。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统一,文明璀璨,而且,还有着持久的生存延续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半个世纪,特别是过去一代人时间里,中国再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4

【关键词】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档案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一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基础性工作,在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水电行业重视度的提升及投入的增加,水电施工企业发展迅速,加强对该类企业的管理势在必行,而作为最基础性的水电施工企业档案工作更是不可或缺。而且随着自动化管理方式的普遍运用,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升级,信息管理已经渗透到所有企业活动之中。基于水电发展背景及企业管理现状,开展对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对确保企业健康持续稳健发展意义深远。

一、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1、档案界限不清晰,管理人员不专业

水电施工企业具有工作战线长、工作流动性大的特点,档案管理工作难度随之增加。尤其是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大多由水利厅、电力局下的原作业队伍演化而成。主管部门或单位经常发生变化,而且也随着中国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性质和类型也经常发生变化,水电施工企业联合或兼并的案例经常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企业档案交接不及时、档案类别杂乱、保存年限不准等问题,进而造成了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界限不清晰,使档案失去独立性。而且一些大型合资施工企业经常不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往往都是身兼多职,没有专业性的人才参与档案管理。不同部门的档案由不同部门分开管理,相互衔接和联系不够紧密,容易造成企业档案失去完整性。

2、档案内容不齐全,存放方式不达标

水电施工企业主要以工程成立项目部,而工程项目部会随着工程进度不同而呈现期限的不确定性。而且期间工程人员流动性大,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会随人员的变动而出现变化或遗漏,从而导致整个档案内容的不齐全。很多水电施工企业不能做到《企业档案管理规定》([2002]5号)中要求的档案存放方式中“八防”和无“八机”的规定,同时企业档案立卷说明、鉴定报告、检查记录不完善。

3、档案整理方法落后,信息检索效率不高

国内大多水电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仍采取人工作业的方法,人工进行整理编目。落后的手工方式,劳动量大、耗时多、效率低,阻碍了档案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引入了计算机对档案的管理,但大部分是将计算机管理功能确立在档案目录编制、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上,功能设计过于单一,综合处理技术欠缺,没有从根本上革新档案整理方法。而且传统的手工检索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检索效率的提高。此外,档案需求者直接到档案室翻阅档案,加重了档案文件的调阅磨损程度。

二、强化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随机检查、季度考评”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三同步”的档案管理制度。即项目准备与资料收集同步,项目施工过程与档案资料形成同步,项目竣工验收与项目档案验收同步。将档案管理工作贯穿到工程规划、实施及验收的全过程。同时,水电施工企业应设立专职档案管理部门,聘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对企业档案实施专业化、独立性、集中性管理。搭建各项目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平台,建立覆盖整个企业、涉及项目全过程的资料共享、高效传递、及时、通畅的档案管理网络。

2、加强档案工作的信息一体化与标准化管理

档案工作的信息一体化建设是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使之向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发挥各自应有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标准是社会在生产和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事物规律认识总结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存在的统一的特征、方法等,然后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进而确保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向有秩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和最佳化方向发展。

3、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知识管理指通过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对知识资源(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恰当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服务于恰当的人,以帮助管理者做出高效的最佳的决策,进而促进知识创新与具体目标的实现。知识管理涵盖了知识的获取、整理、吸收、传递、传播和运用环节。随着信息飞速发展、知识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从知识资源的角度去分析和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十分必要。要让企业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让档案资源变成一种无壁垒的资源形式,实现档案的快速互动、交流、共享与创新。而且企业档案的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可以促进企业档案的文化功能建设。企业档案具有存档、助研、信证、扩产和教化等文化功能,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体现在创造知识、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上,基于知识管理的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将加快知识管理文化建设与企业档案文化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档案文化功能建设的进步。

4、构建基于Web的企业档案管理集成系统

纸质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改造,是充分运用现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水电施工企业档案录入、归类、查阅等工作流程与先进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改变过去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的工作前提。但由于水电施工企业具有动态多变性,导致了企业的档案信息业存在着繁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在企业档案资料电子化改造时必然会出现大量重复工作的情形,鉴于此,应从水电企业档案资料的共性出发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组件),当出现新的档案信息或信息发生变化时,只需打开具体的功能模块,对其进行小范围修改即可,而且可以尽量做到数据结果和视图结构相结合,增强档案资料的可视度。

三、结语

在经济社会转型、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模式、方法和理念也必须随之革新。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水电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都在产生变化,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思路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已有的档案资料基础、科技水平、企业发展状况相适应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进而促进水电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中国水电事业的持续前进。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5

摘 要 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的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将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该问题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理解和掌握员工组织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规律,还能够帮助员工真正达到职业人的转换。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研究方法与过程;接着,对影响新员工工作适应性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提高新员工工作适应性的对策。

关键词 新员工 工作适应性 电力人才培养

引言:电力企业具有严密的生产流程、复杂的工艺要求和实时的产品供应等特点,因此,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凭借自己学历高、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品性端正、道德高尚等等优势而步入电力企业大门的新入职员工,对新工作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很高的期望,他们能否适应新工作、新环境成了新员工自身和电力企业均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1-7]。

对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来说,必须制定一套完备的新入职员工工作适应性管理方案,以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因此,研究电力企业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性问题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8-10]。

一、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年龄结构基本处于80后或者90后,自主意识比较强,个性鲜明,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他们基本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大多数人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均较强。

(二)缺乏工作经验,尤其是现场实际经验不足

大多数新员工在学校里面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现场实践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的新员工,难以直接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复杂的现场实际。再者,电力企业对员工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新入职员工适应起来更加困难。

(三)渴望尽快熟悉企业环境

归属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刚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对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领导同事难免感觉到焦虑不安,迫切期望可以尽快融入某个团队,熟悉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部门设置、生产流程等等,好让自己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四)强烈希望实现自我价值

电力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新入职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很难满足于简单、机械的工作,或者重复劳动,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并且希望通过完美的完成这些工作,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展示自我才华,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和欣赏。

二、工作适应性研究方法及实施过程

针对电力企业新员工的特点和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在前人研究新员工适应性成果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新员工适应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量化处理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找、搜集国内外电力企业有关新员工培训体系设计的文献研究资料,积累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一般规律,作为基本资料和研究依据,探索出提高电力企业新员工快速适应性的新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问卷调查法

在探寻电力企业新员工快速适应性问题时,编制了《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工作适应性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对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限于研究设计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有一部分采用网络作为发放问卷的媒介。

要考察员工工作适应过程,需要对员工的个人特性和所在组织的组织特性都要有足够的变量,为满足这一条件,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多个供电公司的新入职员工和市县级供电公司,选取的样本数量具有一定规模。

(三)数据资料量化处理

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考察电力企业员工工作适应水平及其与之相关的重要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数据资料的量化处理主要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三、影响工作适应性的重要因素探讨

新员工的工作适应问题己经引起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从分别从不同角度,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理论,探讨新员工工作适应的过程,发现影响工作适应的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适应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国内对该问题也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是报道内容不是很多。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性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员工入职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适应性体现。

新员工刚入职第一个月,对各方面情况不太熟悉,岗位适应性相对较差;三个月以后,对企业环境熟悉以后,岗位能力会逐渐提高。

(二)企业的培养方式会严重影响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性。

电力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新员工不接受培训,直接步入工作岗位,很难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相反,如果合理的安排培训学习和有工作经验的老师傅的“传、帮、带”,将会极大的提高新员工的适应性。

(三)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快速程度,会影响新员工的适应性。

企业快速发展,对员工的自身要求也会有所提高,尤其对于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性会提出很大的挑战。

四、提高新员工工作适应性的策略

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提高新入职员工的工作适应性:

(一)企业协助新员工制定合理有效的长期与短期职业发展规划

首先,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应该向新入职员工详细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部门设置、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薪酬体系以及企业环境。然后,新入职员工需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内容包括: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价值理念及综合素质。最后,新入职员工需要将自身情况与企业的现实情况、发展规划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切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此,其一,可以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其二,有助于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安排全面的岗前知识技能培训,快速提高岗位适应性

对于新入职员工,正式接受工作任务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知识技能培训。这项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宣贯、主营业务认知、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这次培训的特点是培训内容较多,培训时间相对较长,培训费用支出相对较大,但是,这次培训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这次培训,一方面,在思想上可以使新员工迅速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而更加忠诚于企业,增强为企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另外一方面,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可以非常有效的完成从刚离开校园的学生到熟悉岗位业务的工作人员的转变。

(三)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持续安排晋升学习机会,分梯度提高新员工综合素质

新入职员工刚刚踏入社会,步入新的工作岗位,个人能力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释放到最大,企业给新员工初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可能相对比较容易完成。当新员工在安排的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企业应该持续关注新员工与岗位的适应程度。如果新员工已经可以很好的胜任所在岗位工作任务,企业可以适当安排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对于新员工本身来说,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会增加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并且也可以更充分的利用人才。但是,在更高一个梯度的工作岗位工作,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会,来进一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

(四)积极引导,适时调整,切实做到人岗匹配

企业人力资源部需要积极关注每一位新员工的岗位匹配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当发现有新员工无法很好完成工作任务时,一定要仔细查明原因,加强引导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切实做到人岗匹配。

(五)适应企业的发展,动态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企业从管理到技术也在进行着改革和进步,新入职员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能力,来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进步,做到个人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冰岩.浅析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0.12(6):71.

[2] 程肖峰, 贾文军. 职业导师制: 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有效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2(9):22-23.

[3] 李宏伟. 新员工成长发展机制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2(1):11.

[4] 周雪梅.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电力技术经济,2004.16(5):53-55.

[5] 吴雪清,钟帅纯.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电力技术经济,2004.16(6):45-49.

[6] 肖玮.中国电力行业:竞争与管制的选择[J].电力技术经济,2000.12(6):15-18.

[7] 周婧.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J].电力技术经济,2001.13(2):59-60.

[8] 熊小斌,高勇强,戴鑫.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探析[J].北京:现代管理科学,2005(4):22-26.

水电工快速入门知识范文6

关键词:半导体;制造技术;实践教学;集成电路

在目前我国强力推进自主集成电路芯片“中国芯”的研发与制造背景下,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对半导体行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但目前每年高校微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半导体制造技术业的需求,半导体制造技术行业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培养一批具备前沿半导体集成芯片的工程应用能力,掌握以半导体制造技术为载体的微电子系统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的微电子专业人才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因而加强半导体制造工艺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学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

“半导体制造技术”是我院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的专业特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微电子关键工艺及其原理,并具有一定工艺设计、分析及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门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一、“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

“半导体制造技术”这门课程广泛涉及量子物理、电学、光学和化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概念,又涵盖半导体后端工艺的材料分析等与制造相关的高新生产技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电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的氧化、薄膜淀积、掺杂(离子注入和扩散)、外延、光刻和刻蚀等工艺,培养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和设计、工艺流程及设备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工艺及其原理。同时,该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课程,其涉及涵盖的知识面广且抽象。基于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工艺分析、设计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纯依靠课堂上的讲和看是远远达不到的。如何利用多种可能的资源开展工艺实践教学,加强科学实验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微电子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教学条件现状及实践教学的引入

1.教学条件现状

众所周知,半导体制造行业的设备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磁控溅射等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与企业相比,高等学校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场地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为了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学校购置了一些如磁控溅射系统、PECVD、高温扩散炉和快速热处理炉等与半导体制造工艺相关的设备。

2.引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和实践相辅相成,教学指导实践,实践反哺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和工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在“半导体制造技术”这门课程中增添了利用PECVD技术淀积钝化层SiNx:H薄膜及快速热处理等实践课。对于薄膜淀积实践课,在实验前期,学生需要调研,确定薄膜淀积参数(如温度、时间、气流比等);在薄膜淀积完成之后,需要通过一些手段表征薄膜的结构和性能,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和预期结果不相符,由老师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在学生全程参与的实践课程中,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传授、实践操作及企业案例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的开展,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半导体制造技术关键工艺的理解。这些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必将成为“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博,张雷鸣,王金婵,等.《半导体制造技术》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50-152.

[2]白晋军,李鸿强.《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3(3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