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息化管理范例

银行信息化管理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商业银行;经济管理

引言

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充分联合、运用,引起社会各行业领域的进一步关注和了解。银行在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升级时,所涉规模经济的逐步提升导致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作业环节也伴随诸多难题,所以,加强信息化技术水平,助力规模经济管理发展目标的达成,也是商业银行所要进一步注重的工作。

1.信息化规模经济管理的内涵

在对信息技术合理融入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各项信息上传的快捷性愈加凸显,管理中直接对话的态势也逐步明显,促进商业银行管理确立了扁平化发展路线。信息技术合理融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升级促进了商业银行管理工作快速升级,信息化模式创新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方式、策略和业务结构。信息化管理思想方式的建立和全面执行,扩展了管理工作的覆盖面,规模边界、管理边界都在逐步拓展,增进了银行跨空间管理的快捷性,降低了银行管理成本。现实的经济规模,也助力银行管理中的边界费用不断减少。信息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全面创新。那么新时期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都必须借助专业技能和体现专业技能的方法来开展。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在商业银行发展中不断深广性运用的条件下,银行各方面信息上传的快捷性逐步加强。管理等级中跨级对话也逐步体现,银行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和通讯技术,来对窗口人员工作予以监控和引导,窗口服务人员能够在跨地域的条件下给管理者上传业务报表、汇报工作。如此一来,就可能使结构精简替代以往层级化的架构,以往层级化管理体制会面临革新。并且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信息化业务水平不断加强的条件下,促使了以往非框架化思想逐步向框架化思想的层面升级,促进了建设性决策快速体现集约化,但非建设性的决策便能够具有零散化,如此一来,便会导致以往无法想象的集权分权合力得以妥善处理,所以说,信息化之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2.信息化之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管理的影响

2.1信息化决定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规模。基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企业生产线运行时的成本量,通常都会包括恒定和流动成本两项。在指定时期内,这两项成本与产量间的紧密关联会进一步凸显。也就是说,恒定性成本会在产品产量恒定的条件下,也不会有增减,而在产品总量逐步提升的条件下,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量相应减少。变动成本总量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量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在固定成本的能力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长,平均变动成本对平均总成本增加的推动影响受到平均固定成本降低因素的制约而被削弱,使得平均总成本呈现出随产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现代的规模经济,实质是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规模扩张降低单位成本。在信息时代,决定现代商业银行规模大小的是信息技术。外资银行之所以规模大,与信息技术在银行和管理上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自90年代以来国外银行掀起的新一轮重组兼并浪潮,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是银行增强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利器。

2.2信息化使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边界扩大。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于管理工作会成为商业银行快速规模化层面升级的最佳措施。计划经济时期,有相关高资质人员就曾经给出了这样的研究结论:企业边界存在的,但是不能以主观臆断态度进行拓展,他还指出,如果对外服务成本超出了本身管理成本,也就是意味着对外服务过程不合理,需要借助本身产品中扩展的措施改变不良发展局面,也可以说是拓展内部规模,同理,如果企业管理成本高出了对外服务成本,就意味着企业规模超出了相关标准,需要适度缩减成本。归属到市场服务态势,在传统发展时期,银行间竞争都会借助增设分行的措施,这样就使得银行经营成本明显提高。现如今,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了银行管理思想、策略、业务步骤的创新,商业银行建立落实信息化管理模式,会有效助力企业管理长足发展,作用范围也会逐步拓展,管理作用范围也会逐步拓展。近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化管理质量成效不断加强,具体规模也逐步扩增,然而还体现出管理模式陈旧的态势,导致费用提高、快捷性弱化,管理质量成效管理难以实现既定边界。在徒手记录整体信息的阶段,管理工作的各项信息更多时候都是借助各层级逐步汇报而开展,发展决策的参考资料也不能实时到位,也无法实时反馈阶段性发展态势,具体管理和仅是借助财务信息的参考,无法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改变管理模式,优化服务项目,管理模式陈旧,所涉绩效也自然会与现代银行的规模存在明显差距。从大规模企业的角度来说,效率低的管理思想模式对小型行发展是体现明显的适用性,由此可以得知,小型商业银行增设与完善过程,通常都是大型银行的管理者负责,这样就会把大型银行的的思想模式引用小型银行管理环节。如此一来,就会助力小型银行管理思想模式创新,并体现高度的成效性,因为小型银行在融入这些思想模式时,已体现出了超越规模的态势,因而会体现高度的成效性。由此,大型企业就会深切意识到技术模式应当得到不断创新升级。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银行管理质量成效,是企业应做出重点考虑的。可以对以下内容进行参考:将规模缩减成小型,就可以强化管理的质量成效,这样的结论貌似是不现实,也难以切合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就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入助力本身管理质量成效的加强。还应当具备一支具有专业信息化思想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所以说,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全面融入促进了银行管理思想模式创新升级,促进了银行管理边界能够明显超越规模边界,实行全程化管理的态势也将成为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深化。银行大规模的技术投资改变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行业的生产技术并产生了新的服务和新的金融产品,这为提高效率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可能如果要变为现实必须深化管理。研究人员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的资料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商业银行管理的信息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管理的影响日益严重,以致“银行业的利润是否面临长期下降?”成为热门话题。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无可置疑的,但生产力的提高,并不等于技术效率的必然或充分提高,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必须与管理相适应,与客户要求适应。

2.3银行信息化后能够产生规模效益。在实行信息化管理前,商业银行内部人员都存在以下认知:规模经济有限,在其规模高于指定数据后,就可能会管理等级扩展和管理活动不顺畅的影响下,导致银行管理的快捷性下降,也可能会使得成本增加,这样的认知与相关线性分析的结果相切合。那么在现今信息发展环境下,这种认知结论也需要被进一步完善。在信息系统模式不断深化运用的背景下,银行规模效益不断凸显的原因就是,其在指定时期的平均曲线尽管持续呈现U型,然而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样的线性发展态势实属平稳。因为银行是发展宗旨是对外服务,有别于盈利性商业企业,信息技术在银行机构的全面普及,促进了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的增多,这样就可能导致银行发展成本减少。工商企业规模经济往往都会由于客户产品需求量的改变而改变,也可能会由于产品型号、性状和质量等公众反馈结果的影响,而银行就不用在这些方面担心,特别是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民众对银行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多,因而基本条件完备的前提下,银行的经济管理的规模发展也无须顾及大众需求。另一方面,从经营项目的角度来说,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而银行经营主体货币则具备明显的同质性,有这一特质的存在,也促进银行在日趋复杂的内业竞争环境中意识到,为保证体现长久稳定发展的态势就应当加大产品关注度,其间会涉及较多成本的支出,只有这样才会使差别化产品不断累积。银行主体规模的拓展,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和融入也明显加增加了货币交易途径,长此下去就会有大量货币汇集于商业银行。如此一来,银行便会在减少交易成本同时,也节省了资源需求量,还拓展了发展渠道,助力银行各方面效益不断提升。最后是在通常条件下,银行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实行会使其规模不断扩展,作用范围也会愈加体现广泛性,债权人取款的频次也会下降。所以银行准备率也会逐步缩小,继而则可能使闲置货币的节约也会不断强化银行防控风险的水平逐步提高。由此可知,促使商业银行管理边界不断拓展的直接原因是信息技术的融入,在信息技术全面普及于银行内部环境的历史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便会在技术条件上体现优越性,同时也会体现成本减少,管理范围扩展的良好态势,信息技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相关业务水平的不断加强,助力了银行管理的网络化升级,即减少了薪资成本,也精简了管理流程。不仅如此,也降低了信息整理流程和费用,拓展了银行对外业务项目和作用范围。网络平台给信息收集、资源共享和整理创建了一体化发展路线,继而则又会强化银行管理的快捷性。同时分行的一体化管理发展态势,也会强化管理的快捷性。但是应考虑到的,以信息化技术完善的配套系统,以及银行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的前提是,银行管理的规模大显著。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完善会涉及大量成本的投入,应当以大量业务活动才会达成摊薄成本的目标,况且相关活动成本的支出会涉及大量时间的投入,才会保证实现既定目标,应当保证银行切实强化管理质量成效,也就是说,银行技术其规模和作用的宽泛性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而规模和信息管理技术全面联合也会在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中达成。结语信息化系统的完善性和可用性会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向管理规模层面升级的快捷性,也会关系到商业银行管理项目的扩展和和各方面效益提升。想要保证这些积极影响的持续,商业银行就应当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为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金梅.信息化助力现代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管理[N].中华合作时报,2019-05-24(B03).

[2]张献和.信息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管理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5):20-22.

[3]刘世平,谢卫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之道[J].金融电子化,2005(09):32-36.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三农”;小额信贷;精细化管理;资产保全“三农”

小额信贷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服务“三农”、践行市场定位的重要途径。随着外部市场、监管环境及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状况的变化,小额信贷业务扩展与风险防控的矛盾日益凸显,小额贷款业务管理能力相对滞后,部分分支机构的“三农”小额信贷增长乏力,不良率上升,加强“三农”小额信贷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1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面临的新机遇

1.1“三农”小额信贷市场需求旺盛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为历史第二高产年,各项经济指标及主体活跃数量显著增长。同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全国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日益丰富的农业经营组织与产业形式以及土地、林权等担保的试点工作,对“三农”金融服务提出更多要求。但“三农”金融市场缺口仍然巨大,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8月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统计,“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元。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金融扶贫力度

党的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并写入党章。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此外,三大攻坚战中的精准脱贫对农村金融扶贫力度也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给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3邮储银行继续把发展“三农”小额信贷定位为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

坚持零售银行战略,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邮储银行的职责要求,也是体现邮储银行不忘初心、坚守本源、牢记使命,着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治担当。截至2017年末,邮储银行“三农”小额贷款余额达到1564亿元,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金融服务中,邮储银行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0多亿元,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三农”小额信贷业务是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起家业务,与邮储银行的零售战略定位及资源禀赋高度契合,邮储银行在通过小额贷款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建立了品牌和竞争优势。“三农”小额信贷至今依然是全行尤其是二级分行及以下机构利润的主要来源,发展“三农”小额信贷业务依然是邮储银行的战略选择之一。

2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对黑龙江、福建、贵州、湖北、青岛等5家一级分行的25家机构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当前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

2.1外部客观风险加剧折射出风险管理主动性不强

“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下,市场和信用风险增加属于正常现象,这符合经济学关于经营实体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虽然有84%的调研对象认为“三农”小额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形势严峻,但主要都片面地归结于市场和信用风险等外部客观原因,没有认识到这些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从风险爆发的特点看,对于授信客群广、经营多元化、地域多元化的“三农”小额信贷产品来说,信贷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技能欠缺、未能合规经营、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风险管理主动性不强才是主要内因,未能在特殊时期保持商业银行应有的警惕性,风险思维在个别区域机构机械僵化。

2.2流程操控不完善表现出业务办理效率低下

“三农”小额信贷技术流程未能与时俱进,机械应用传统的信贷流程办理新的信贷业务,解决今日的客户需求,就是一种错配,造成了效率低下。经统计,有30%的业务办理耗时在7天以上,有19%的业务耗时在10天以上。业务流程过长、签字环节过多、客户提交材料完整性和及时性不足、业务办理设备及系统不完善以及审查审批退回率高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办理效率。

2.3组织建设不强显现出机构体系搭建不到位

邮储银行已经初步构建了遍布全国的“三农”金融事业部的四级架构体系,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完善。在队伍建设方面,邮储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要,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也未得到提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员素质较弱、培训机制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均有待解决。

2.4贷后管理松散浮现出敷衍塞责的表面文章

“三农”小额信贷具有完备的贷后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贷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有的从业人员对贷后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够统一,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对风险识别、监控和跟踪等贷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贷后检查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等问题。此外,忽视贷后环节对资金流向的管理,未适应农村地缘特点的民间借贷、资金使用等隐蔽性高、偶然性强的复杂资金使用问题,对客户贷款资金监管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发现贷款挪用或集中用款问题。

2.5保全衔接不畅呈现出联动效应不足

资产保全工作是信贷业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贷款的最终回收、不良经验的总结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业务发展阶段管理工作到位,可以减少不良贷款保全清收的障碍;资产保全条线总结反馈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业务存在问题,可以促进业务发展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资产保全工作与信贷业务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邮储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和信贷业务发展未形成有效联动,不良贷款移交不及时、移交后信贷人员配合度不够、资产保全反哺业务条线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都限制了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6科技创新不足体现出引领和支撑的欠缺

邮储银行成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客户与数据资源,形成了庞大的数据信息库。但目前大数据对“三农”小额信贷产品创新、运营管理以及风险防控的支撑力度远远不够。系统在大数据整合分析方面的功能不足,主要体现在机构行业客户细分、信贷员绩效指标测算、客户流失分析等方面功能的缺失或不足;风险防控工作仍主要依靠传统人工核查和经验判断,未开展信息科技在“三农”金融风险防控领域的深入应用。

3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转型发展策略

根据当前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邮储银行加强“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3.1主动研究,提升市场风险防控能力

主动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及行业风险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前提条件,要提升外部市场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在内部,采取组合方式搭建临时工作组,组建立体式研发团队,在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间建立信息共享与获取渠道,对业务量占比大的行业及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有效反馈。二是在外部,由于“三农”小额贷款多集中于种养殖市场领域,邮储银行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融资+融智”服务,主动防范化解市场风险。

3.2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差异化业务流程

适时灵活的信贷技术能够确保“三农”小额信贷的旺盛生命力,因此要不断升级与更新换代。一是要再造、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尝试信贷工厂、分级授权、标准作业等形式,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信贷业务的批量标准化处理,解决“三农”小额信贷执行标准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减少操作损耗;二是要加快升级与优化“三农”小额信贷技术,如交叉验证技术在新时代要有新的变化,在“三农”小额信贷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3.3强化担当,加快体制机制转变

一是认真落实董事长提出的一把手“五个亲自”要求,即亲自抓管理、亲自抓营销、亲自抓风控、亲自促下沉、亲自塑文化。二是要进一步围绕边界管理、高效治理、核算精准、支撑保障等方面深入研究,加快落实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三是通过构建培训长效机制,建立总行、省、市、县四级培训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三农”小额信贷培训体系,加强员工上岗、在岗学习等标准化培训,持续提升“三农”小额条线员工队伍能力,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4加强考核,抓实抓细贷后管理

强化贷后管理工作,一是要转变对贷后管理工作的认识。按照制度要求,保证贷后管理频次与留痕仅仅是贷后管理的最基本要求,要将贷后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研究贷后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提升可操作性与获取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贷后管理的实质作用。二是依据小额信贷业务特点,明确各环节相关责任人,落实贷后管理责任,配齐、配足贷后管理人员,强化培训,提升贷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建立易于操作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贷后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四是细分客户,根据客户生产经营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现对小额贷款资金流向的有效跟踪与监控。对于“统种统收”经营模式业务,贷款资金严格执行全额受托支付;对于非“统种统收”经营模式业务,结合贷后检查,及时搜集用途凭证,验证资金流向;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业务,针对客户流转土地面积大,以及农资采购相对固定的特点,协助客户编制用款计划,锁定客户资金使用计划,将资金支付方式和监控情况作为放款落实条件,在客户支用资金和使用环节,指定专人进行跟进,现场搜集客户资金支用的凭证,及时揭示业务资金流向存在的风险隐患。

3.5前后联动,发挥资产保全作用、促进精细管理

资产保全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直接接触风险、面对风险、解决风险,实现风险发现和揭示功能。加强保全对业务的问题反馈与完善支撑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针对性。一方面,明晰业务条线与保全条线的责任界限。资产保全是缓释业务风险、提升资产质量、集中经营全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条线,也是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风险资产的清收、盘活和处置以及减少风险损失的职责,必须要增强主动性,将工作嵌入信贷全流程,并积极向前延伸,化解潜在贷款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业务与保全的融合协同。另一方面,加强保全对业务的问题反馈。资产保全条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站在更高的立场开展保全工作,根据不同贷种剖析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自主清收、诉讼保全、押品评估、押品处置、呆账核销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以相对独立的视角,查找“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潜在风险和薄弱环节,及时向前台部门提示风险,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加强反馈,有效发挥资产保全反哺信贷前台作用,不断提升“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和资产质量提升。

3.6科技支撑、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3.6.1贷前调查领域的运用

邮储银行应基于当前的交叉验证技术,实现技术与科技的综合应用,避免前端环节人为过多操控,建立信息考评机制,校验客户经理对业务输入信息的核对,通过模型的应用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3.6.2贷后监控与预警应用

贷后管理是邮储银行“三农”小额信贷业务流程中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信息科技利用大数据能发挥良好作用的领域。当前贷后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实现,由于“三农”小额信贷业务的客群分散,导致业务办理效率低下,流程繁琐。邮储银行应采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客户资金监控能力,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异常信息进行提示,由管户人员上门核实,对提示信息进行调查并录入系统。

3.6.3贷款质量管控应用

在“三农”小额信贷业务催收环节,应运用大数据等信息科技进行失联客户的关系重建。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可以获取客户常用联系人信息、网购物流配送信息,协助重建客户联系渠道。积极对数据分层处理,形成差异化的清收策略,确定清收方式和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4结语

持续开展、深化“三农”小额信贷精细化管理既是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是邮储银行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分析当前“三农”小额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发现合规文化在基层的缺失、执行力的不足以及从业人员能力欠缺均影响了邮储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邮储银行需要继续探索“三农”小额信贷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径,同时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机遇,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峻.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读《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

2李勇坚,王?.“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课题组.国内外银行业服务“三农”模式的实践与启示.农村金融研究,2014,3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国库监管;信息化管理

一、国库收支运行步入信息化管理

(一)国库收入业务步入信息化管理。当前国库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税务部门的非税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商业银行代收代缴的非税收入和财政汇缴的非税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排污费收入等等。据调查:从业务种类看,一是随着“金税三期”的上线运行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业务的深度拓展,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管的税收收入、的非税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从纳税人或缴款人申报,到商业银行经收并划缴国库,国库办理收纳、分解和上划,基本上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二是随着“金财”工程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运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各种非税收入,从缴款人网银缴纳到商业银行的经收环节,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目前各省市正在加快研究,探索非税收入直缴入库的途径,以期实现商业银行代收代缴非税收入的全程电子化管理。从渭南市全市预算收入业务量统计看,截止2017年6月份,全程电子化业务量占比已达94%,传统手工业务量仅占6%。渭南市预算收入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

(二)国库支出业务步入信息化管理。当前,国库支出包括实拨资金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支出、国库上下级之间的调拨支出以及国库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系统外调拨支出,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度推进,地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占国库支出业务量达98%。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占比提升的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信息化处理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央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财政业务系统为核心,借助大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借助横联TIPS系统、国库和商业银行前置综合系统传送信息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信息管理网络已经形成,央行国库与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之间的清算全程实现电子化处理。

(三)国库收支业务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不论是国库收入业务信息化管理还是国库支出业务信息化,均采取“信息流”和“资金流”双通道管理,借助“金税工程”、“金财工程”、“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实现对各项预算收入的“信息流”管理;借助“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国库和商业银行的前置综合系统”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流”管理。不论是预算收入资金划转还是预算支出资金的划转,则均是借助大小额支付系统、央行和各商业银行的行内业务系统,实现对预算收支“资金流”的管理。

二、信息化管理对国库监管带来的影响

(一)对国库监管的有利因素。一是有助于国库监督效能的发挥。长期以来,传统国库收支业务量大、效率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随着国库收支信息化发展,传统国库收支业务量大大减轻了,国库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库监督工作。二是有助于提高国库监管效率,通过对国库收支业务流程的自动控制,实现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督由“人控”向“机控”转变。比如,对于商业银行通过财税库银横联方式经收预算收入业务,已经实现网络自动对账,央行只需要通过对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的“信息流”监测,对商业银行未及时划转预算收入资金问题及时提示,就能确保预算收入及时划缴国库。

(二)对国库监管带来的挑战。一是监管难度增大,监管人员需要对信息化业务处理流程熟悉掌握,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测。二是监管范围扩大,不仅要对传统业务进行监督,而且要对信息化业务进行监督;不仅要对各项国库业务进行监督,而且要对相关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不仅要对资金流全过程进行监督,而且要对信息流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监管链条拉长,按照现代财政制度和构建现代法制社会的要求,国库监督对象应是进入国库和国库经收处的财政资金,因此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的监督,不仅要涉及各项具体的国库业务,还要延伸到国库资金离开商业银行系统前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督的同时,还要对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资金划转到的工资专户、公务卡还款账户、代管资金账户以及各项财政专项支出账户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三、信息化模式下国库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法规未及时进行完善和补充,国库监管依据不充足。一是目前国库监督依据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未对国库信息化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做出清晰的规定,明显滞后于国库信息化发展的现实。二是在循序渐进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下,商业银行国库经收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和非税收入收缴业务等相关国库业务电子化先试点、再拓展,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由文件通知代替制度和规定,国库信息化处理业务的相关制度、规定跟进缓慢,尚未就商业银行办理各项国库业务的内控管理、账务组织、科目设置、系统设计、处罚规则等制定统一、科学、规范的处理规程和管理办法,缺乏对商业银行的各项国库业务“信息流”管理规定,国库监督依据不充足。

(二)国库人员配备不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国库监管人力不足。长期以来,国库岗多人少矛盾突出,“重核算、轻监管”成为常态,县级国库人员配置主要以操作型为主,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知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监管意识普遍薄弱、监管技能较为缺乏。进入国库业务信息化时期,尽管国库传统手工业务大大减少,但在重核算管理的定势思维下,部分基层国库对国库职能定位把握不准,片面认为国库监管范围缩小、监管职能弱化,加重了国库岗位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性,国库信息化业务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国库管理不能主动从重核算状态向综合监管型转变。

(三)缺乏对国库信息化业务全流程精准把握,国库监管覆盖面偏窄。国库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人行国库、财政、税务和银行。在近年来国库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基层人民银行国库重点关注自身的国库信息化业务,对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商业银行代收代缴非税收入业务等电子化业务,在国库部门的处理流程较为熟悉,在商业银行、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处理流程和账务组织很少去研究和关注,不能准确掌握各项国库信息化业务从财政、税务到商业银行,再到国库的全流程处理,不能对国库监管做出全面、合理、有效的规划,国库监管工作仍然局限在对传统的手工业务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国库信息化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疏于监管,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延伸的工资专户、公务卡还款账户、代管资金账户、财政专项支出账户尚处于监管真空。

(四)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信息化双重管理,国库监督机制不畅。在商业银行的三项国库信息化业务中,除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业务规定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接口标准和统一处理规范外,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传输和管理则是由财政部门开发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实现。由于这两个信息管理系统并未镶嵌到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中,两项业务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不能相互自动牵制,加之缺乏信息管理传输制度规则约束,财政部门疏于管理,各商业银行两项业务的信息处理程序较为混乱,存在以信息流代替资金流“先清算、后支付”成为常态,非税收入不能及时划缴国库等问题,由于监督机制不畅,国库部门尽管多次向同级财政部门进行提示和反馈,但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监管方式和手段滞后信息化管理要求,监管效能不高。一是对商业银行国库信息化业务的监管尚处于手工模式,例如在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合规性检查中,由于每日清算信息数据较多,人工核查难度大,无法逐笔核查每一笔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是否符合直接到最终收款人、最终供应商或到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合理账户的宗旨要求,存在向财政支出专户、财政代管资金账户、非税收入专户、暂存户等违规支付问题较为严重和普遍,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宗旨相背离。二是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业务处理流程存在瑕疵,从商业银行支付到央行国库清算,信息流和资金流始终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匹配和核查,给商业银行留下了“先清算、后支付”的机会,需要对商业银行集中清算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比对检查,才能发现此类违规问题,监管效能较低。

四、信息化模式下提高国库监管效能的建议

(一)完善国库监管法规制度。全面把握现代国库制度及《预算法》的要求,认真梳理当前商业银行各项国库业务的信息化处理特点,在《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对国库信息化管理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及时修订《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等国库法规制度,明确国库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的职责权限,尽快制定和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业务、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国债发行和兑付业务等国库业务的信息化处理规程和管理办法,为国库全面、有效履行国库监管提供法规依据。

(二)科学合理配置国库人员。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法赋予央行的职能之一,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加强人民银行对财政预算收支的事中监督制衡,因此,央行应当抓住国库信息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推动国库从核算型向综合监管型转变,切实提高经理国库质量和水平。一是建议完善基层“三定”方案,立足于“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监督制衡”的职能定位,尽快确定县级央行国库人员编制。二是各级央行国库要切实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财税改革政策,站在服务社会和全局的高度,积极主动适应当前国库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国库人员,确保国库监管力量,推动国库管理转型。

(三)全面拓宽国库监管范围。各级国库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收代缴非税收入业务、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业务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各项业务对应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不仅要弄清各项国库业务在央行国库的处理流程,而且要熟悉掌握各项国库业务在财政、税务、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处理流程和管理方式,认真研究各项国库业务电子化处理的流程与相关业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契合程度,立足于全面、有效的视角,确定国库有效监督的关键点、风险点和重点,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国库业务的监管,而且要注重对国库信息化业务的监管,不仅要注重对资金流监管,而且要注重对信息流的监管,确保国库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四)理顺国库监管机制。央行国库要尽快对现行商业银行的各项国库业务信息化管理进行调查摸底,立足于全面、有效、有序、高效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基本前提,对商业银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收代缴非税收入、国债发行和兑付业务等国库电子化业务,从科目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命名、账务组织和管理等做出统一规定。建立与财政部门协调机制,理顺各项国库电子化业务的监督管理职责,尽快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管理系统和非税收入收缴系统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镶嵌,杜绝违规办理国库业务,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五)完善国库监管方式和手段。全面把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宗旨,加快对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改造研究,坚持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够相互校验和牵制的基本原则,杜绝商业银行“先清算、后支付”行为。加快对横联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实现系统自动对横联对账信息和资金到账信息的检查,对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信息的逐条审验,确保国库收入及时入库,确保每笔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都能符合到最终收款人和最终供应商或合理的财政专户,杜绝违规支付,治理国库集中支付的乱象,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有效提高国库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雪雅.财政制度视角下的国库监管效能思考.《青海金融》,2015(11).

[2]姜东.信息化背景下国库风险与防范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7).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建议

住房公积金不仅是国家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住房公积金的科学合理安排,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储备量平稳增长,信贷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强,这不仅为当地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鲜活力量,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公积金在市场经济中的流通效率。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服务于职工,为职工谋取幸福生活发展需求的社会职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探索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当地的住房公积金进行高效管理,以缜密详实的数据,严格的流程,高效的资源共享及安全保密措施,充分满足民众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需求,这样才可以将民生服务工作扎实落地。

一、当前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已经逐步迈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其一,住房公积金管理在大数据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个地区群众买房的热情都非常高涨,随着异地公积金购房贷款的全面落实,尤显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在大数据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历史数据信息的不完善,对检索和利用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其二,信息化模式下住房公积金在风险管理存在漏洞。住房公积作为国家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来讲安全系数很高,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如在住房公积金使用过程中,有的银行与公积金管理中心不能实现全面信息互通,与其他相关部门数据共享也不充分,致使部分用户、房地产开发商及银行在贷款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信贷风险。银行系统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本身并没有实现全面共享,就会为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此外,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的逐步增强,而内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信息延迟,信息冲突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加剧了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的风险。

二、对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大住房公积金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历史数据。以保障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安全、平稳运行。2.开源节流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统一划拨特色化管理。针对当前住房公积金资金在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性发展,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流通方面的优势,实行电子账目及时的资金回笼和统一结算的方式,在更大规模内实现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统一化管理。首先,将所辖下属管理部公积金及时回笼。寻求一个信息流通度较高,安全性较强的方式,对辖区内的公积金采取统一化管理;异地之间的公积金信息通过省对省直线对接,提升住房公积金资产管理的整体效率。同时,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平台支付采用信息化支付统一管理的模式。防止小范围区域内的资金缺口影响整个资金划拨程序的稳定运行,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公积金分管划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操作风险,使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增强。3.实施全部员工深度信息化操作培训。在统一管理、全面核算基础上,就必须要对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分支机构及中心部门的全部员工进行信息化操作的集中管理培训,以便更快的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队伍的信息化意识,使得基金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整体职业素质实现更大的提升。在信息化时代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素养培训的同时,要重点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责任落实。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在社会保障服务中的重要职能,同时更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诚信制度的稳步落实。4.借助大数据优势实现风险共担。传统认知中,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合作银行主要是一些国有银行,这就限制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市场的活力。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合作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在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信誉较好的商业银行,综合分析多项收益曲线及利率优势,并协商采取一定的利息补贴来合理放贷。这样不仅显著提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灵活性,同时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共担,使得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风险相对减小。总之,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化管理正在稳步落实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各个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安全系数,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须要在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基本的资金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使得住房公积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稳步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赵焕军,金晓宁.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信息时代;会计现状;会计发展

1引言

信息时代,商业银行在会计工作中面临海量数据,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加快其收集、分类、汇总的效率与质量。为此,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传统会计中走出来,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商业银行会计效能,从而为商业银行规避运营风险,把握发展机遇,服务民生国计,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为此,下面就信息时代商业银行的会计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2现状

2.1商业银行会计仍然是简单的核算和监督。信息时代,商业银行会计不能只是简单的核算和监督,更应注重分析与管理。然而,商业银行会计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核算和监督上,甚至有些商业银行连核算与监督都未正常开展。比如,2017年我国有超过80%的会计人员,仍然只负责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而对会计的分析、管理和决策性功能,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同时,商业银行会计也大多只局限于核算和监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就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活动和持续健康发展。如果商业银行会计不借助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就很难把握细分市场研究、客户信息动态管理,存贷资金结构变化,就很难制定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和科学规划,从而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

2.2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2017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IT投资,约占我国商业银行IT投资总额的21%,而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更是不足10%。这从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也导致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商业银行属营利性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大多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系统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较为忽视;第二,会计信息系统与商业银行其他系统的衔接不充分,导致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较差。例如,会计信息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衔接不充分,导致无法实现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高效共享,会计部门也很难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和利用;第三,银行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力有限,一是缺乏相关机制,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得到有效使用,比如商业银行并未对会计信息的应用流程进行规范、未结合会计信息开展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等。二是商业银行缺乏会计信息的应用能力,在决策、管理等过程中无法根据已有的会计信息来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等。

2.3商业银行会计缺乏综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从业资格证在我国市场上的认可度连年下滑,整个会计行业极其缺乏综合型会计人才,到2017年,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到300万。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会计缺乏综合型会计人才的问题十分明显。关于商业银行缺乏综合型专业会计人才,主要可总结两点:第一,信息时代下,商业银行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商业银行现有会计人员能力大多较为单薄,比如缺乏市场基础知识、缺乏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缺乏会计信息与银行经营情况相结合的实用性建议等;第二,商业银行在综合型会计人才的引入与培养方面工作不到位,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会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尚有提升空间。

3发展措施

3.1商业银行需加强会计的分析和管理能力。信息时代下,商业银行可通过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以达到加强会计分析和管理能力的目的。例如,将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于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并完善财务开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财务开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及时收集,迅速处理,解决财务职能建设中重复投入与效率低下的弊端,使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从单调、繁重、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如银行存贷款信息收集、客户信息跟踪、细分市场研究等)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会计分析与管理之上,从而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3.2商业银行需提升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引入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海量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在提高银行信息管理水平的同时,使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得到简化,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例如,商业银行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银行信息系统进行优化,使信息系统具备多维度挖掘信息的能力,然后依托互联网平台、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实现银行客户信息收集、分析,完成客户资质评定,再由后台系统根据客户资质评定,给出贷款额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贷款,在简化客户资质评定工作的同时,使贷款工作也得到简化。第二,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为提高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化,可通过引入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来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能力,让资金运动数据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加强商业银行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在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同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使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决策分析等工作得到简化。例如,通过引入信息共享技术,使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直接沟通业务系统,完成业务信息收集,并在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实现业务核算智能化,以此来简化银行的业务核算工作,并提高核算工作效率。第三,利用区块链来解决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区块链是多种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应用模式,商业银行可将其视作分布式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借助区块链,在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储存等多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将具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的优势,更加安全的储存在分布式共享账本与数据库中。例如,利用区块链,在分布式共享账本与数据库帮助下,商业银行客户信息可得到有效的整合、分类与储存,且客户的隐私也将得到进一步保障。第四,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全球化。全球化的到来促使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必须加快全球化脚步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银行信息分析和决策能力。

3.3商业银行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关于会计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加强商业银行内会计人员的培训,并结合信息化时代特征,丰富培训内容。例如,信息化时代下多种先进信息技术被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为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有针对性培训会计人员,拓展培训内容,将最前沿的信息知识普及给会计人员,以加深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第二,利用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鼓励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丰富知识储备,从而发展成综合型会计人才;第三,吸引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加入商业银行会计队伍,从而优化会计队伍结构。把会计关键岗位,交由高素质会计人才负责,把相对简单的岗位,交由普通会计人员管理,以此提高商业银行会计队伍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夏怡.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及对策———以6家上市银行为例[J].时代金融,2018(36):88-89,96.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6

为了达到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京城的目的,电力营销业务也应当考虑信心化管理的模式。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高效地提升营销业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

电力营销以往的管理模式有着系统标准不统一、推广极为困难和工作效率低下等缺陷,管理模式不能和配电信息有着良好的资源共享,对电力体制的优化产生消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技术有着飞速的发展,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模式也应当在其影响下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均向着信息化的目标发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也获得飞速的发展。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就是信息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的应用,电力企业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已经出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点是将国家电网和其他下属部门展开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成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入改革,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高新技术,电力营销管理才会趋于科学和完善,实现信息化的目标。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对电力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①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日常办公、机构组织均需要信息化。既能够保障信息处理的速度,还可以保证营销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业务处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统一各个信息管理的作用,使用统一的命名,预防出现信息录入和业务办理的重复。通过规范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命名规则,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强的参数查询和分析服务,帮助员工高效的开展工作。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储存管理各个企业的具体信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储存量以及检索工作的效率。通过报表打印的方式取代以往的手工填写,进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健全,使得客户的信息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存,便于后期的查阅,避免出现工作单填写错误或者弄虚作假等情况。③计算机一级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个业务的传递和登记,实现对用户电量使用情况的监控,提升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信息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其及时地反馈至相关监管部门。

2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原则以及具体步骤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全的系统功能。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科学健全的业务功能,可以实现各项业务的无纸化,电力企业将会更加有效地对下属供电所进行信息、参数采集和管理。另外,管理体系还应当具备方便、稳定、安全的性能,便于有效的提升营销业务的工作效率。②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进而便于电力企业和其他下属供电所间的沟通交流,便于电力营销业务的有效进行。③极高的可靠性。管理系统应当应用高稳定性、高科技含量的仪器设备,预防出现其损坏。网络通信使用双通道模式,以确保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可靠性。④开发超前。电力营销业务飞速的发展,所以在开发管理系统时,应当具备足够的前瞻性,以便在符合当下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⑤方面灵活的构架。因为电力营销业务具有很多种类,因此其管理系统就应当具备不同的应用,满足各个业务的具体需要。为全网开展虚拟网划分工作,并采用灵活多变的基本原则,进而确保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由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分析研究可知,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①系统初步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一环,系统初步规划的原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初步规划工作主要有确定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目标。系统开发的目标直接决定了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划分。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电力营销体制。建设对市场发展有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深入地分析研究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在系统的开发工作中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使得系统更加完善化、科学化。②分析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分析工作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通过不同方式达到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合理组合,而且组合方案满足电力营销管理的实际需求,处理不同的管理业务。系统分析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当下管理业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配置,进而达到电力企业最优的业务流程组合、资源配置、重构功能模块。优秀的接口方案、便利的接口方式、全方位的业务功能是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③系统设计实施。按照系统具体的需求分析,对管理系统各项模块开展设计工作,并对编译完成的软件展开测试、安装以及后期调试等,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④系统运行评价。此步骤为最后的步骤对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展开评价,以便验证系统的各项综合性能。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进而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以科学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电力营销业务的保障,并且将其较多的应用在下属部门的工作中。

3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的构成

①自动抄表系统。在现阶段应当构建信息化的自动抄表系统,其主要包括抄表通道、调整解调器、电能参数集中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首先将电能表数据记录并储存,而后电能表数据将会通过电力线载波的形态传送到抄表集中器之内,而后进行自动抄表并及时地更新数据。如果集中器收到电力营销管理部门下达的抄表命令,电力营销部门的电脑将会收到各个电能表相应的数据参数,进而完成自动抄表工作。②客户缴费系统。信息化的客户缴费支持系统主要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部的供电系统负责抄表、数据汇总工作,并通过账务部门把客户的账单打印并分发。外部的收费系统通常是和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等各大银行系统联网,在各银行的营业点设立电费缴纳点,客户能直接的缴纳各项电力费用。③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信息化主要有短信通道、负荷监控、负荷管理中心等。双向负荷监控子系统是可以展开双向管理的,因为其安装在客户端之上。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和客户内部电表、开关的联系,其作用有窃电检测、自动抄表、远程限电以及电力负荷的监控等。此外,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开展二次系统开发并联网,实时更新电能的各项数据和参数。信息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营销业务管理的质量水平和效率。

4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构成系统

①信息化的自动抄表系统主要含有调制解调器,抄表信道,电能数据集中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利用数据采集模块,自动抄表系统先采集和记录电能表现实的数据。电能表指数会通过以电力线载波的形式传送到抄表集中器内,由抄表集中器进行自动抄表,对数据进行更新。当集中器通过调制解调接收到电力营销部门发出的抄表指令之后,电力营销部门的中心控制电脑就会根据通信线路所接收到的各个电能表的有关数据,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将整个自动抄表程序完成。②内部和外部构成了信息化的客户交费支持系统,集中抄表,整合数据等工作均由内部供电系统进行完成,并且通过账务中心将电费的相关账单打印并发放出去。外部系统主要与各个银行进行联网工作,在各大银行设有电费交费点,客户可以直接在交费点进行缴费,十分便利。③信息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由双向监控终端,短信通道,无线通知环绕负荷管理中心组成。双向复合监控终端在客户端上进行安装,从而进行双向的管理。信息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能够与客户内部负荷开关和电能表相互联系,主要的功能在于电能质量检测,窃电监测,远程抄表,自动限电和负荷监控等一系列的问题上。不仅仅如此,信息化系统可以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并连接到网络,与调度实时系统和电力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相连接,传送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信心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大大推动了电力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电力需求管理,电力规划,用电状态分析,电力负荷预测和用电管理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各企事业单位的营销业务管理效率以及用电质量。

5结束语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在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电力营销业务融合起来的自动化办公体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效率,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改善电力行业现状、定制合理的管理方法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作者:张文颖 单位:国网本溪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涂怀强,江勇.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王烨.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探讨[J].硅谷,2014.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7

在深化金融改革与进一步开展传统业务双重背景下,把高校毕业生视为未来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主力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战略性构想,通过增强信贷管理风险控制中的信用评估环节分析建立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的积极影响,同时给出建立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信贷管理;影响分析

一、绪论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0.0836万(含研究生)。而据统计2014年这一数据已突破712.9534万。这一庞大的毕业生人群在未来1-5年内都会改变自身的角色,逐步从学生过渡到社会人,在众多角色转换中,成立家庭、拥有自有住房对广大高校毕业生而言,仍属于刚性需求。然而以2013年为例,从全国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中取最大值平均月工资为9097元,相比于2013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6237元/平方米而言,巍峨矗立的商品房便可望而不可即。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购置自有住房与工资水平不足以支持购买的矛盾中,申请消费贷款便成为调和这一矛盾的首当其冲的解决方式。显然高校毕业生将会成为商业银行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的主要对象。此外,对于非住宅贷款中包括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以及信用卡贷款,高校毕业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因此,把握好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对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计划的制定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征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曹亚廷[1]从各层次征信活动与其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出发,提出信用信息服务业“形成信息记录,建立征信系统和进行信用评级”三个发展阶段的框架。在个人征信系统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林东阳[2]从征信系统查询量激增这一社会现象分析,提出在社会信用意识增强的当今,完善征信系统具有现实意义,并就现有的征信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包括加快推进非银行机构加入征信系统建设步伐与推进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在征信系统的应用工作在内的6项建议。这对本文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建立征信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形成云平台这一构思具有借鉴意义。在高校征信系统方面,郦文凯、皮晓媛[3]站在高校的角度的提出校银合作构建大学生征信系统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意义,从吸收国外的经验与模式、建立高校大学生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行性、经济社会活动实名制、既有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当前建立大学生征信系统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但该文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主题,并未分析高校征信系统的建立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高校毕业生作为商业银行消费性贷款的重要主体,以消费性贷款中的风险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风险控制中占有突出位置的信用评估这一薄弱环节入手,指出完善征信系统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建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征信系统的构想,从而为构建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奠定基础。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分析

1、消费性贷款将占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较大比重

从国家政策方向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要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由此可看出,国家对于消费信贷的推行持积极态度。另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新近的相关信息表明,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2010年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规模达7万亿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他们同时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消费信贷额占GDP的比重将接近30%,其年均增速将达到24%以上,届时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可望达到21万亿元以上。据某国有商业银行调查称:从产品周期进行分析,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民众良好的信贷消费意向,也蕴藏着巨大的个人消费信贷潜力。据此,商业银行应当对贷款业务中的消费信贷提高重视程度。

2、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

以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除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外,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资产,作为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其地位仍然不可小觑。在金融改革方面,以2014年国务院的金融改革国十条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第二条所指出的“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以及第五条———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最主要的两方面内容在于:一是要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用卡范围;二是要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可见,在推动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上,扩大消费性贷款业务比重堪称一剂“良药”。而在传统贷款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中也要求,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在原有的“分级负责、集体审定、一人审批”的贷款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因此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研究课题。

三、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及其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机理

1、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创建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从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法律环境分析,我国征信立法与制度建设仍处在基础阶段。在发达国家,征信法律体系一般由十几部甚至几十部法律组成,以美国为例,美国与征信相关的法律大约有17部之多,都以不同的方式规范征信活动。从我国来看,专门的征信法律规定或与征信直接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不多,但与征信业有或多或少相关的法律规定又很庞杂。关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在《宪法》和《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中的间接原则规定,有关征信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以地方性规章和部门规章为主,征信监督管理制度基本上是空白。从微观角度分析,以中国庞大的人口总数来看,建立覆盖整个社会的个人征信系统实施难度大,以中国13.4亿人口(截止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征信对象建立征信系统显然无处着手且难以收获实效,政府在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与实施细则时却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着力点,若盲目地大范围地开展相关工作,则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所需跟踪调查取证而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因样本数据过大容易导致较大的系统性、非系统性误差,从而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因此从具体实施这一微观层面看,难以通过某种措施或者政策在短期内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以供各部门尤其是金融机构进行浏览查询以高效率地完成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2、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影响机理

(1)强化信用评估环节,增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高校毕业生作为银行消费性贷款的重要业务对象,就商业银行而言,在其开展业务过程中,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即可以已建立的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无论是初次贷款还是二次贷款,商业银行都可从该平台中获取数据,而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对其信用进行调查。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有别于其他征信系统,一方面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征信系统面向社会公众这样一个大样本,以高校学生这一相对小样本为对象,能够保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减少因样本容量本身差异带来的统计误差;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征信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以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为获取信息途径能够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缩短信贷审核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在信用评估环节有据可依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审核环节就无需对初次贷款人进行盲目的信用调查,从通常情况下贷款审核时间的15个工作日到最长一个月的时间内减少相当一部分时间,对商业银行此类“营业内容并非产品而是一揽子服务与解决方案”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缩短审核时间一方面对外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发展业务,留住客户;一方面对商业银行内部而言降低机会成本,通过这一工作时间的有效转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此为商业银行创造更高效益。

(3)应用征信数据多元化,拓展相关业务

以高校毕业生为商业银行消费性贷款的主要对象仅仅是就其个人属性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高校毕业生不仅是个人消费信贷的主体,在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这一主体也在相当程度上可能发展为小微企业的法人代表,角色上的转换,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是从个人消费性贷款业务转化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业务拓展。在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下,有具备真实性、有效性、信息多元化、便捷性的云平台中的资信依据可供参考,为商业银行的放贷消除了一定的压力,在国家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为其提供优惠政策的背景下,这一业务的拓展也同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

四、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建立的相关对策

首先,实现全国2491所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高校,站在时代科学与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提倡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应当合理利用高校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由学校学生管理单位进行电子化建档并汇集相关信息。学生档案作为学校考察、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各大用人单位选拔录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从发展的眼光看,也是商业银行在评估借款人信用时所能参照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基础上的征信系统。征信是评价信用的工具,是指通过对法人、非法人等企事业单位或自然人的历史信用记录,以及构成其资质、品质的各要素、状态、行为等综合信息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借以判断其当前信用状态,判断其是否具有履行信用责任能力所进行的评价估算活动。而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一自然人属性而言,各高校征信系统的建立还应在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对个人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最后,汇集整合各高校征信系统构建云平台。在各高校完善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将各高校的征信系统整合集成为连通全国的大数据库———云平台,使全国2491所高校2647.47余万在校生信息集成到该平台上来。这一平台的数据在一方面在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取后便可随着转移至用人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在毕业生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则转移至毕业生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系统中,而不至于造成数据丢失,使未来有可能的被调用的档案空缺。由此,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的建立对社会各方皆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而言,该平台的建立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核心业务尤其是消费信贷业务起到尤为显著的参考作用;对社会而言,该平台为党和国家选拔录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选拔、录用人才服务的常规性基础工作。尤其在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的当下,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评估缺乏依据,在完成放贷规模与合理的风险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必须有良好的征信系统为依据。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能够在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资料无迹可寻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征信系统云平台的建立对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中将要发挥的重大作用。

作者:李丹红 邹辉文 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曹亚廷.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公共信息与征信系统[J].征信,2015,(2):43-46.

银行信息化管理范文8

一、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存款账户开销户问题。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当中,基本存款账户的开户和销户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依据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符合条件即可进行办理,无一些限制性举措,开立账户也没有收取工本费用,这就会导致开户单位及个人缺少成本概念[1]。举例来说,银行业务不符合预期、贷款环节双方未达成协议、银行卡面更换等问题,开户单位及个人各银行间转换情况普遍存在。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各银行间的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开设账户、拉存款等现象较为普遍,部分银行在开立账户环节与员工个人利益挂钩,导致此项业务工作量骤增,开销户过于频繁给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也增添了其账户管理行政许可成本,扰乱了正常结算秩序

。2-临时存款账户超有效期问题。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临时存款账户有效期满后,若是仍有业务需要,存款人可进行展期,但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但以往也存在部分开户行给逾期临时存款账户办理结算业务的情况[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对经营流动性过大的临时账户,在账户到期时由于信息更新不及时,联系不到存款人也就无法办理撤销手续;或是各类工程项目,其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等。

3-一般存款账户开户及使用管理问题。管理办法中对于一般存款账户开户量没有特别限制,存款人因借款或者其他结算需要都可以申请开设,现实中,客户开设多个一般存款账户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此类情况就会导致监管机构对其开设的真实缘由缺少有效掌握,逐一进行审核排查的工作量较大,这种情况下,极易滋生套现、逃债、避税、洗钱等违法乱纪行为。

4-专用存款账户管理问题。目前对于专用存款账户的管理存在较大弹性。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各行各业间的专项资金项目日益增多,人民银行对于专用存款账户的开户依据等很难达到全面性认知,并按照相关流程标准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面对众多项目繁杂的专用存款账户,银行对其资金性质很难界定,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如部分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并没有严格执行同一性质资金只可在一家银行开设一个专用存款账户的规定,以一个证明文件开设多头账户的情况屡禁不止。

5-账户管理制度问题。账户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力度不到位会严重影响账户管理工作。如在客户申请开设银行账户时,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履行职责,对于客户的实际信息以及填写等内容缺少规范性把控,或是信息变更不及时也没有及时通知,多次通知不成功就不再通知等情况也普遍存在。此外,在账户年检工作中,由缺乏一定的强制性手段,客户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

6-开销户业务操作问题。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当中,开销户问题也存在诸多问题。举例来说,存款账户的申请以及审核操作,依据相关要求需要银行在内部进行系统开户,产生系列账号后需要报给人民银行核准,如果工作人员失误导致实操与规定不符就无法通过审核,还需要内部自行销户,就会大大增加工作量。在销户环节,同样需要在银行内部系统走系列流程经上级部门批准方可办理,若是其中环节上出现问题均会导致信息不一致,在后期核查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工成本。

二、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优化策略

1-加大基本存款账户审核力度。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优化应当加大基本存款账户审核力度,对缺少正当理由的开户人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期限约定,以此来规避随意开户行为[3]。对于销户或者转户的行为,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制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收取相应的工本费等,以此让开户人约束自身行为,理性选择开户银行,杜绝各银行之间的恶意竞争,从基础环节维护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环境。

2-强化临时存款账户管理力度。对于开设临时存款账户的客户,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规定设置临时有效期,对异地办理的存款账户也要通过“合同期 + 资金合理结算期”的方式来进一步确定。若是因大型项目建设有特殊需要,可结合具体情况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适当调整展期。同时也要完善银行内部会计结算账户的系统控制,规避账户逾期等情况发生。另外,要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完善账户管理系统,对于一些因证件到期而无法进行业务办理等行为要及时通知,也要将超过期限的账户进行自动冻结。总之,既要通过合理的管控来确保各项业务流程顺利,也要让客户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办理业务。加强一般存款账户管理对于一般存款账户,要适当提高开户门槛,以此来合理控制开户数量,防止空头账户过多。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可将一般存款账户纳入到人民银行核准范围内,最大程度来保证结算秩序稳定,规避违法乱纪行为。同时,要加强大理力度,依据大数据的相关信息来明确转账上限,规定一般存款账户转个人账户的实际额度,在转账环节需要提供相关依据和凭证来明确资金的来源范围与实际情况,对于有违规操作的账户也要加大管控力度,防止其再次恶意操作影响秩序。

3-做好专用存款账户管理。对于专用存款账户的优化管理,不仅要完善相关账户管理制度,也要构建全面的账户管理体系,做好账户的审批与监督,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不被恶意挪作他用[4]。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按执行一份证明文件只能开设一个专用存款账户的规定。同时,在专用存款账户管理中,也要明确识别标准,确保识别依据的准确性与唯一性,让客户在进行操作中不必反复出示证明文件,银行工作人员依据标准可进行直接操作,以此提升工作效率。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改革,构建全面的监管体系,以实现专用存款账户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4-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管理。把好资格审核基础环节,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按照管理规定严格审查客户资料信息,对于有违约违法行为者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同时,也要做好账户年检工作,一切以制度为依据,对于其中不合规定以及需要客户完善信息的部分要及时通知到访,及时了解客户的账户情况,在确保银行账户管理有序的同时也减少客户后期办理麻烦。对于客户身份证件或相关证明材料过期失效的情况也要及时记录,明确客户账户变动情况。对于不配合或联系不到的客户也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对于有不良行为,拒不配合的客户也要终止业务办理,从人性化服务到强制手段来落实好账户实名制管理。

5-加大账户信息化管理力度。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新优化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也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完善银行内部支付系统以及清算系统等。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账户信息即时比对,在信息比对成功后进行结算流程。综合来看,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系统漏洞,控制账户的不合规存在,也可便于银行向相关账户管理部门进行报备,确保信息的准确与高效。同时,在银行会计结算账户管理中,银行自身要营造安全工作环境,相关领导者及工作人员要具备风险防控意识,明确个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账户结算时的安全防控,落实管理责任制,严格规避因任务要求频繁开户等行为,要确保结算业务良性发展。

6-加大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加大银行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力度,依据相关岗位标准来做好岗前培训,在实际工作环节要进行不定期抽查,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结合银行从业人员来看,有来自专业的学生,也有社会转岗人员等,所以要依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培训工作,要将合法合规等理念深度落实在工作环节,规范工作人员个人行为。与此同时,也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银行做好人才储备,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好会计结算账户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工作当中,也要邀请经验较为丰富的岗位先锋或是行业学者来进行指点,为工作人员讲授他们的经验,让工作人员能够明确业务流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严格落实相关岗位责任制,以严格的纪律来维护良好工作环境。此外,也要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做好人员聘用的第一道工作,在人员到岗后,也要将当前会计结算账户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制成考题来强化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最大程度适应岗位需求。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