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总结范例6篇

会计电算化总结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1

在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分局各个项目点都已使用了财务软件,分局目前共有软件7套(,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来,除财务处批准分局本部、猴桥项目部、居普渡项目部甩开手工记帐外,其余的5个项目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始试运行,并同时双轨运行。与此同时,分局对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为分局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的基础。

在运行之初,根据工程局《xx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结合施工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XX分局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度化,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从开始就走上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轨道。同时,根据现有的工作人员情况,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建立并完善了岗位责任制。

目前,我分局5个项目点主要启用了总帐系统、行业报表系统。在总帐系统的运用中,我们根据国家和工程局的有关规定,在财务处下发会计科目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分局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分局会计核算要求的科目体系,同时根据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财务软件的特点,对辅助生产等科目设置了辅助核算。通过近几年来的运行和使用,从基础档案的设置、凭证的填制打印,到帐簿的查询、输出,以及报表的编制,都能满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使会计报表更加准确,对会计报表自动取数生成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报表公式基本设置完成,部分项目现在已开始试运用。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2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做好张经理所安排的各项工作后,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除了编制记帐凭证,张经理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记帐,打印所需要的帐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并熟练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对于比较粗心的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个人小结

实习报告总结: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3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编制记帐凭证,张经理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记帐,打印所需要的帐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并熟练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4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会计电算化;技能;评价指标

0前言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开展相应的会计工作,完成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对会计电算化技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会计电算化技能评价指标

在对会计电算化技能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可行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保证指标体系准确可靠,可以更加真实的对会计人员所需要掌握的会计电算化技能进行反映。

1.1计算机操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还必须能够进行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包括系统安装维护、常用软件安装与操作等。

1.2财务软件操作能力

专业的财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会计人员必须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通过财务软件完成相应的会计操作,如资金核算、资产核算、薪资核算、税务核算、报表处理等,保证会计工作的效果[1]。

1.3财务软件维护能力

通过对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可以保证软件运行的可靠性,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会计人员都仅仅是懂得软件的基本操作,在面对软件故障时往往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专业技术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软件故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必然会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财务软件维护能力包括了软件的安装、更新、误操作处理以及数据库维护等。

1.4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经常用到,因此熟练操作办公软件也是会计电算化技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需要会计人员的掌握。

2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对复杂事物进行分层,构建起相应的模型树结构,对系统特征或者功能进行描述,结合对某个客观事物的判断,对每一个表层次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构筑比较判断矩阵,结合一致性检验,确定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层次分析法具有逻辑性、灵活性、系统性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以及管理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

2.1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组成部分,目标层主要是从整体上反映会计电算化的技能状况,准则层包括之前提到的会计电算化的四项能力,从不同的方面对会计电算化技能进行了反映,指标层则根据实际情况,对四项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形成了14个不同的指标,包括总账处理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

2.2判断矩阵构建

在完成层次分析模型的构建后,可以对不同层次中的元素进行两两对比,从而实现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针对各个指标之间的比较尺度问题,这里选择1-9标度方法,具体见表1。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技能指标层次结构模型中不同层次的成对比较矩阵因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采用德尔菲法,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Xij进行评价[3]。具体来讲,是从高等院校和企业中,选择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小组,为了保证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同一所院校的教师不能超过2个,每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不能超过1个,同时企业应该能够涵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对于专家小组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指标体系中任意两个因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继而得到10个Xij,对其进行加权平均和汇总,就可以构建会计电算化技能层次模型的成对比较矩阵。

2.3矩阵一致性检验

为了确保判断矩阵的合理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在完成判断矩阵的构建后,还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层次分析法中,可以引入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RI,有CI=(λmax-n)/(n-1),CI的数值越小,则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在公式中,n表示不同的矩阵位数,其随机一致性指标RI如表2所示。在一致性检验中,如果n的取值不小于3,则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被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以CR表示。如果CR=CI/RI<0.10,表明判断矩阵存在比较满意的一致性。结合yaahp层次分析软件,对准则层判断矩阵以及指标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以及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4]。

2.4向量计算与层次排序

在完成准则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后,可以研究和计算各个因素对会计电算化技能目标的合成权重,然后对其进行总排序,从而确定指标层中各个因素在会计电算化技能总目标中的重要性。

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建议

结合会计电算化技能指标综合评价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分析,在14个指标中,比较关键的是总账处理系统、UFO报表系统、前台误操作处理系统以及Excel的应用,这四个指标占据了综合评价总权重的66%。这个结果表明,在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同时也是会计操作中两个最为基本的系统。因此,为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帮助其强化就业能力,需要重视对于学生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培养。结合上述分析,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该设置三类课程,一是基础素质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常用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二是核心素质课,主要是对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财务软件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等模块,同时可以对软件的错误操作进行实时处理;三是拓展素质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维护、软件系统安装维护等[5]。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技能逐渐成为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会计电算化技能中比较关键的能力进行明确,对于推动会计电算化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勇,周绍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发展能力财务评价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23):58-59.

[2]王学建,康小强,李越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数据识别方法研究[J].电信技术,2011,1(7):46-50.

[3]巩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会计电算化技能研究[J].商业会计,2015,(6):121-123.

[4]关昕,支璐,张锦超,等.基于传统会计视角的会计电算化[J].经济,2016,(12):134.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人员;建设

[作者简介]黄秀娥,广西中医学院财务与资产管理处会计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077-03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会计电算化以来,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现代化财务处理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不断普及,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减轻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错误造成的人为差错等。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佳及业务技能不精等问题,不能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很好地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会计人员除要精通本专业外,还要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然而现阶段,从知识结构来看,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系统,知识老化、更新慢等问题,会计人员对会计以外的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办法不多,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

据某市某一行业对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进行的实际调查,结果如下:

被调查的430人中硕士研究生9人,占总数的2.09%;本科生98人,占总数的22.79%;大专生187人,占总数的43.49%;中专生58人,占总数的13.49%;高中生及以下人员78人,占总数的18.14%。高级会计师10人,占总数的2.33%;会计师133人,占总数的30.93%;助理会计师176人,占总数的40.93%;会计员72人,占总数的16.74%;无职称39人,占总数的9.07%。从以上资料得知:大专学历的人数最多,但是大专以下会计人员多于大专以上会计人员;助理会计师及以下人员明显偏多,会计师以上人员明显偏少。说明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短缺,反映了会计人员总体结构失衡,对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和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影响。

(二)会计人员自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不仅可以使会计人员从单调烦琐的报账、算账、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经济分析、预测工作,还可以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减少误差。但是有一些会计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主动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很陌生,不能对会计信息、决策信息进行分析、为单位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及规划;有的会计人员还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质疑;有的会计人员甚至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由“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账面比较漂亮而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开展。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薄弱。20世纪70年代前的会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是参加过短期的电算化培训,他们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的先进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

(四)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只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是那些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的会计人员,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来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有些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贫乏,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信息安全教育,随意与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连接,使电脑感染病毒,甚至遭到人为非法破坏。

二、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未来的电算化会计人员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娴熟的实践技能,而且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熟悉单位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充分运用会计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为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因此,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会计人员要主动适应形势需要,更新认识、更新知识,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的功能,为单位的财务管理服务。充分认识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环境不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也不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培训可采用以下方式:

1.参加行业协会、后续教育培训单位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

2.自行聘请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到单位给会计人员有针对性的授课。

3.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远程教育,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也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问题。

4.选送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或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进一步深造,既可以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以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促进其他会

计人员业务的提高。

5.由于在职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和年龄存在差异,培训可以考虑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通过初级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通过高级培训,使一小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

(三)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是迅速普及电算化技术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捷径,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机会,真正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如果长期将会计人员固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容易导致处理问题能力下降,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轮岗,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会计各岗位间的协作,克服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偏见;有利于堵塞会计电算化中的漏洞,增强会计人员的竞争与风险意识;并且也可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造就一个良好平台,使会计人员能“干一岗位,精一岗位”,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都能得到提升,全面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改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知识结构要合理。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把具有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2.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从上述对某市某一行业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人员比例较低。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行列,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技术职称、学历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3.年龄结构要合理。自然规律和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构成,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会计职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作,是一个集许多利益主体的利益为一身的职业,掌握着一个单位的钱财事务。在电算化环境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这些计算机会计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会计人员一旦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丧失法制意识,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使其感染病毒瘫痪或遭到篡改、泄密和破坏,将给单位和本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该做到:

1.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不危害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会计电算化总结范文6

关键词:工作过程 会计电算化 课程内容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信息化下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也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的考试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电算化基本原理以及会计电算化操作实务。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会计电算化操作实务。首先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会计电算化(用友T3)软件的操作实务,能够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电算化处理。本文主要以中小企业常用的用友T3软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内容设计。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概述

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在企业中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整套程序。通过对工作整体流程的分析,设置若干可以操作的“能力训练任务”,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完成每一项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的的教学内容设计区别于原有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旨在使学生在模拟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最终实现实际工作和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就业。从这一点上说这种改革与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岗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并顺利就业。这些是学科体系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核心是设计能力训练任务,这些任务是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最典型的工作任务、最符合职业岗位特征的工作任务,能够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化分析,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本文仅以会计电算化(T3)为例,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过程分析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分析

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是后续学习情境设计及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用友T3软件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与ERP比较,功能要更简单。本人认为,中小企业从手工会计核算转化为会计电算化,最终实现会计电算化,需要按照以下过程来实施。

(一)准备工作

此处所指的准备工作是企业由手工会计核算转化成会计电算化应该准备的各种基础信息,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会计核算制度、机构设置、人员信息、存货核算、外币核算、往来单位、开户行及会计科目和余额等。会计电算化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种转化,实现电算化需要将原手工帐中的信息录入系统中,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这些信息是后续会计电算化实现的基础。

(二)建立帐套,分配权限

帐套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有一套相互关联的账簿体系,把这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就称为一个帐套。一般一个企业只用一个帐套。一个账套可以存放企业不同会计年度的数据。建立企业账套时,需要向系统提供以下表征企业特征的信息,如账套基本信息、核算单位基本信息及账套核算信息等。

权限的分配类似于手工账务处理中的岗位分工,即明确信息化中人员的具体分工,一般中小企业人员包括出纳、会计和会计主管。有些单位还可由会计兼任会计主管。

(三)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是将通用会计软件转化成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的专用软件的过程。初始化需要录入企业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各种基础信息以及各子系统的期初余额。

初始化设置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整个会计软件系统的设置,称之为基础信息设置;另一部分是针对某一应用功能模块的设置,如账务参数设置、机构设置、往来单位设置、收付结算设置等,通常可称之为系统环境参数或系统运行要素。三是账务系统初始数据录入。

(四)日常业务处理

系统初始化工作完成后,企业就可以开始进行日常业务处理了。日常业务处理一般以一个月为单位进行,每个月的日常业务分布于各子系统,基本流程与手工会计处理流程一致,遵循“填制记账凭证凭证登记账簿”的流程,记账凭证按其编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手工填制凭证和机制凭证。机制凭证包括利用总账管理系统自动转账功能生成的凭证以及从其他子系统中生成传递到总账管理系统的凭证。

(五)月末结账

处理完一个月的业务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结账,会计电算化系统结账包括子系统结账和总账系统结账,只有各子系统记账完毕后,才能进行总账系统的结账。

(六)报表编制

报表编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账务处理完成以后,需要编制会计报表,对外提供信息。

以上六个步骤是会计手工核算转化为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步骤,也是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过程,上述工作过程及任务可以用流程图表示:

图1 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流程图

三、会计电算化(用友T3)教学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内容设计需要分析每一个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情境设置如下:

(一)学习情境一:建立帐套,分配权限

该情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任务:

1.建立账套:根据企业基本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化处理的账务平台。

2.分配权限:根据企业人员分工情况,将各会计岗位人员录入系统,并为每一位操作员赋权,明确分工,加强岗位责任制。

3.账套备份与恢复:每次对企业业务进行处理后,都要将信息进行备份,作为会计资料进行妥善保管。还可根据需要,恢复信息。

(二)学习情境二: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包括两项任务:

1.基础信息设置。 是针对整个会计软件系统的设置,包括部门档案录入、职员档案录入和往来单位信息录入等企业基础信息的设置。这些信息可以在所有子系统间共享,所以是针对整个会计软件系统的设置。

2.子系统初始化。子系统初始化是针对单个系统内容的设置,在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具体包括总账系统初始化、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工资系统初始化和供销存系统初始化。

总账系统初始化包括总账系统参数设置及期初余额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固定资产帐套、设置基础信息以及输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工资管理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资账套的建立、工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包括建立工资帐套和基础信息设置两部分。购销存管理系统的初始化包括基础信息的输入和期初数据的录入。

(三)学习情境三:日常业务处理。

中小企业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指凭证处理和账簿的处理。会计电算化中凭证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录入,另一种是通过其他子系统生成转入。账簿的处理主要在总账系统。所以日常业务处理涉及到各个子系统,该情境下任务的设置如下:

1.总账系统业务处理。 通过总账系统处理的业务主要包括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和记账及总账系统月末处理。

2.固定资产系统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系统主要处理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固定资产变动业务和累计折旧计提业务。

3.工资管理系统业务处理。工资管理系统主要处理工资分摊业务、工资发放业务和个人所得税处理业务。

4.购销存系统业务处理。购销存系统主要处理采购订货业务普通采购业务(单货同行)销售订货业务普通销售业务(单货同行)材料领用业务产成品入库业务。

5.账簿查询。 在总账系统记账完毕后,系统可以提供账簿查询的功能,对各种账簿进行查询和分析,同时还可提供账簿和凭证联查。

(四)学习情境四:月末结账

月末结账是在日常业务处理完成以后,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各个子系统进行结账,从而对本月的业务进行总结,并为下一期的处理做准备。月末结账包括工资系统结账、固定资产系统结账、购销存系统结账和总账系统结账。其中,总账系统结账应在其他子系统结账后才能进行。

(五)学习情境五:会计报表编制

会计报表编制是会计业务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报表的编制包括用模板生成报表和自定义报表两种方式,其中自定义报表包括报表格式设计、数据处理等内容。

上述学习情境和任务的设计以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的设计,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有助于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