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对策

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对策

摘要:

随着会计电算化不断地发展,改变了传统手工做账的方式,会计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审计的需求,需要根据这些影响研究相应的对策,使审计工作更加完善。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对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其次重点分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论述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一、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会计工作中逐渐使用电子记账手段,即会计电算化。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作为存储媒介,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的会计工作。利用计算机完成对会计信息处理、分类及决策分析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信息系统的处理与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1]。总体来说,会计电算化是汇集融合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学及信息科学为一体的新型应用类学科。

(二)会计电算化特点

1.数据处理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改革了原有的手工工作方式,运用计算机将数据统一输入系统,进行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手工计算出现的错误,在一体化处理的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出错的风险。

2.信息存放磁盘化

原始的手工会计工作,靠的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媒介。会计电算化在原有基础上,将原始凭证之外的信息都存放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中,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信息打印出来;同时,磁盘也方便拷贝,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存放[2]。

3.查询高速自动化

手工会计工作在查询数据或者整合会计信息时,人工计算任务量较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后续管理计划制定造成了影响。应用计算机技术后,此类问题得到了解决,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数据整理分析任务,日常工作中随着会计信息产生技术填写到计算机报表中。如果使用需要,也可以打印成纸质资料的形式进行查看使用。查询时节省了大量时间,数据准确性检验也更方便进行。

4.内部控制程序化

企业经营期间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会计电算化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系统形成,能够在基层中得到落实。并且,各项报表、信息也都能妥善保存,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但会计电算化在集中处理数据的基础上,需要运行严密的信息处理控制体系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通过程序的运行审核会计数据的准确性。

5.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相关人员进行的计算机操作,是在预先设定的处理程序中进行数据的统计。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到更多种核算方法,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稳定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保证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防治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因此,对会计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专业的选拔及培训。

6.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密切联系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与会计工作中的各个流程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工作平台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大,因此会为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审查工作主要方法有顺查、逆差及抽查。会计账目的线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原始会计资料。审查企业经济业务开展的合法性。在传统的手工会计记账过程中,企业所有经济活动发生的资金流动与往来,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审计人员可通过这些记录对所需的审计线索进行查找与检验。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计算机对账目的存储与记录,原始会计凭证以文件形式存储至计算机中,输入原始凭证再由系统进行自行填制记账凭证使得追溯原始凭证较为困难。计算机将会计账目等数据资料存储后,处理过程必须在机器内的文件之间开展,给审计人员随时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造成了困难。

(二)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系统摒弃了原有的手动记账及计算的方式,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程序的设定,从而实现了会计事务的自动化处理,存在着会计数据不留痕的修改问题,形成较大的风险。审计工作人员往往要经历更多的训练来熟悉计算机操作,以证实在该系统内处理会计数据的合法、正确与完整,涉及工作的内容除去传统手工时需要审核的会计信息外,还要包括电算化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程序、数据文件存储内容真实性等。

(三)对审计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手工记账环境下,审计工作审查的主要对象是原始手工凭证、账簿与报表;审计询证的主要对象是企业财会人员。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开展,在计算机软硬件与系统的介入条件下,设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在具体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仅要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与问询,还要与电算化系统的程序人员、信息操作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与问询,审计工作要在财务与计算机系统等两种工作环境下开展相关工作。

(四)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与传统的审工作环境相比,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环境中,审计对象、设计内容及审计方法手段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审计工作的审计标准与准则已经不再适用。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系统背景下,面对新形式与新问题,未来审计标准与准则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创建,形成新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设计依据。

(五)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线索、审计技术都出现的新的发展变化。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审计人员将无法查阅审计线索;不懂得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人员将无法识别审计内部的控制系统。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知识[3]。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

(一)正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电算化系统

1.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对审计方案的影响

审计工作在正式开展前应考虑电算化对被审计企业单位系统中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电算化系统风险。具体来说要从以下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进行判断:是否隐名处理企业业务往来,规避企业责任;是否存在删除或模糊审计线索的账务处理;是否进行了无授权或说明形式的会计数据任意修改,甚至是不留痕迹的修改系统中数据行为;系统是否有黑客侵袭的风险;以及是否故意隐藏或操作不可见的会计行为。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实际审计咨询与审查后,对被审计单位编制审计方案时,重点关注方面有:该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工作开展是否需要聘请外部咨询公司或IT审计专家进行介入进场参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等级;确定设计分析的访问与业务分析工具等。审计工作人员要对上述事项予以重点考虑,并写入审计方案之中。

2.对电算化系统进行评审的主要内容

电算化系统进行评审的主要有三部分主要内容: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背景的信息评审、环境控制评审及应用程序评审。信息评审重点关注企业电算化系统发展的历史与成熟度、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等;环境控制评审主要对被审计企业中的科技部门、应用的系统软硬件的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应用程序评审主要针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文档存储与管理、程序实际运行及安全状况、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及日常分析存储控制等功能[4]。

3.评审结果的总结和利用

在设计评审风险分析及方案确定基础上,在对评审内容进行审计后,审计工作人员要及时对评审结果进行总结。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的实际发展程度评估总结;企业实施电算化背景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应用程序与会计领域的风险等。形成总结性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情况、分析原因并为整改提供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审计程序

1.准备阶段

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要进行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通过调阅前期审计资料,召开面谈会等渠道,对企业进行情况摸排;同时,要根据被审计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参与审计的具体人员与未来所需使用的审计软件工具。

2.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及结果评价

计算机审计的初步审查要实现对企业计算机的内部控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的初步审查工作。实现对被审计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业务流程与内控的基本结构,包括会计凭证编制录入、会计报表的生成与输出的过程等。在初步审查阶段完成后,审计人员要做出初审结果的论定。具体来说,初审结果论定主要有:退出审计,被审计企业存在太多弄虚作假问题,信息系统不可被信赖,审计人员终止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进行详细审查,被审计企业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基本可被信任,对实质性测试要进行相应的简化操作;不依赖内部控制进行审查,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审计人员决定对企业进行补充性的审查工作。

3.内部控制的深入审查及符合性测试

在初步审查结束后,如果计算机审计人员没有停止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则进入到对被审计企业的内控深入审查阶段,实现更加深入了解并开展审计工作。第二阶段与初审一样可停止或深入,最终实现企业内控制度具体哪些是信任,哪些是需进一步测试的。符合性测试的目标是要确定内控制度发挥作用的程度及是否可被信任。主要利用模拟数据测试法、随机抽样法等进行测试。

4.用户补偿控制的审查和测试

此项测试针对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子系统之间的原始数据存在传递不畅或弱点,对计算机核算的数据与控制总额进行审查与测试的情况。

5.全面评价和编制审计报告

对前述所有分步的审查结果进行汇总综合,对重要证据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筛选与综合评价,在评价基础上根据审计委托人的意愿编制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与管理意见书[5]。

(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1.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技术

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找出控制的薄弱环节,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分析潜在风险并加以预防,如果风险发生,如何开展补救。

2.内部控制的定量评价技术

判断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和健全,必须建立一套评价要素及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要素、评价准则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技术。定量评价技术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内控的整体情况,为审计工作及可靠判断提供参考。

四、结语

本文从会计电算化发展背景入手,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特征,阐述了其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并给出了应对困难的具体审计工作对策。只有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实现更好地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与便利,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苏可心 王淑芹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薛守梅,宋培普.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

[2]田苗.试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3(12).

[3]王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4]李秀,潘晓丽.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J].中国财经规划,2013(8).

[5]张子慧.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