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例6篇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1

关键词:健康促进 体质 少数民族青少年 体育教学

前言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内陆山区省份。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研究与实践课题,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成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虽然也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但后天的干预更是极其重要。为此,本文致力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研究,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问题,从课程设计、健康评估、健康标准、相应政策等四个方面探讨促进机制,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健康促进机制的有效实施。

1、学校体育与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少数民族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其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而学校是对他们实施“健康促进”的重要领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学校体育中的健康促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体质健康促进机制的方法,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体验到教改的成果。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问题,把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体育教学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担负重要的角色,是健康促进理念的进一步延伸。

2、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

2.1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目标

体质健康促进是以改善不同人群的健康状态为目的,以体育干预为手段,体质健康促进不仅是获得体质改善,更重要是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只有建立在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才可能使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与条件,获得不竭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得以和谐、健康的发展。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调动他们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将这种动机转化为体育参与。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标,也要完成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学生接受系统体育的教育有效提升体质和素质,其中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最积极的手段。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目标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等手段和方式,本着健康的目标,使他们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具体目标是预测他们的体质健康要求,制定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建立体质健康促进的供给系统,构建体质监测系统,创建体质健康数据库等。

2.2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要素

体质健康促进的基本要素主要由体育活动、体育场地设施、营养与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体质健康监测等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组成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体育活动是体质健康促进的核心要素,2010年对贵州省8个少数民族地区有代表性12所学校进行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发现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在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的持续下降,直接反映出体育活动的不足,场地设施匮乏,营养与卫生跟不上。体育活动是促进体质健康最为积极、有效的方式。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健康促进的物质保障。营养与卫生服务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在体质健康促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排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健康素质,体现教育带来的良好的效果。体质健康监测是对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体质健康状况,了解掌握青少年体质发展趋势,促进和提高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

3、学校体育目标下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机制

学校体育教学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健康促进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尤其对健康促进的模式缺乏一定的研究,造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健康促进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其教学效果离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为此,体质健康促进机制有必要从课程设计、健康评估、健康标准、相应政策等四个方面改进,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以求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实效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体质健康促进;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是一项致力于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系统工程。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初级中学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此阶段是一个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的重要节点,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时间段。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体育基础等情况,贯彻以健康促进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基本原则,增强学生体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以体质健康、体育课、教学设计等为关键词,借助于中国知网、超星图书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搜索工具查询了相关文章,并对其认真研读和参考借鉴。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师、学生和相关专家等对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相关状况进行了访谈。

1.2.3 逻辑分析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的转变

体育课指导思想即:指导体育教学,并带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教学思想,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对体育教学认识和要求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南。因此,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课指导思想统领下,才能设计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并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教学设计。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一方面要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增进学生健康的思想贯穿于体育课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要遵循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活动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教育的实践性规律以及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保障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另外,为了“体质健康促进”教学效果的连续性,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还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功能间的衔接与互补,例如体操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田径可以发展学生的耐力和速度,而篮球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如果将这三个项目科学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初中体育课的亚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设定明确、合理和可操作化地体育课教学目标,对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方面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教学目标:即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教学内容,选取其中的几个目标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只选择其中的三个目标来设定体育课教学目标,以保障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进程,达到初中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学生对“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科学认识也应当列为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因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更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通过长期有序的体育锻炼既可以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学生也只有理解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朝着健康的道路上迈进。

2.3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安排

体育课的组织教法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情况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各种组织措施。它是学生获得体育技能、体质健康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体育课教学组织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科学、严谨的组织体育课的教学。首先,初中体育课要有正常的课堂秩序,并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学生等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以提高练习的密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要保障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加强学生主动、持续进行身体练习的时间以达到预设的强度的目的,还应注意各教学内容的联接要连贯,减少因队伍调动、过多的讲解造成的停顿时间。同时在客观上也要求教师精讲多练,练为主、讲为辅,保证学生生理机能状态始终处在较合适的水平上;另外,还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以及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初中体育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步骤,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和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运动技能,又使学生得到了持续的锻炼,给学生以“水到渠成”之感。

2.4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使学习者从现有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载体。课时安排在这里仅指完成该项教学内容的时间。初中体育课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的合理搭配是一切体育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兴趣”的形成。初中生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体,体育课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初中生身心特征,又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体质健康促进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功能,所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不能一味的迁就学生的兴趣,又不能遵循保守的教学;所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健康干预,又要集中力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应该是综合、多层面的,并应逐渐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的目的。考虑学校和学生条件,突出贡献健康为主的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内容应尽量选择针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运动项目。如加强跑步、球类运动等项目,增添趣味运动等。更不要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强,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取消户外运动的项目。因此,借鉴体质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按照学生对项目的喜好程度,体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像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学生一旦接触就会喜欢的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设置多课时、长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无形中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像跳远、跳高、铅球等相对枯燥、学生比较厌烦的运动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少安排课时,并且时间不宜长久,保障初中体育课整体的实效性。还有像长跑这类初次接触给人比较单调、厌烦的感觉,但是如果学生一旦形成兴趣就会受益终身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兴趣点一般在几节课以后,所以应安排在学生神经活动的兴奋期阶段上课,以保持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兴趣的持续性;另外,初中阶段是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对符合符合初中生速度、耐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要着重增加初中生练习的量与强度。

2.5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价值评判,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动力,教学评价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初中体育课的走向。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应着重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而不是过多的在体育课教学形式上把关。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既有长期效应的评价,又有中期效应的评价和短期效应的评价。首先,从长期效应来看,学校体质健康环境的建设状况是教学评价长期效果的重要指标,而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学生的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显著提高也应当列于评价指标之中;其次,从中期效应来讲,应当包括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变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动技能的增长,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化、教学功能的连续性以及体育课后的影响性等。最后,短期效果即课堂效果,因此评价应当着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率、练习时间、参与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以及教师在课上的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效应是一种追求,也是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环境建设的理想状态,而这种追求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短期和中期效应的前提下,尤其是以合理建构的课堂效应为基础,即体育课程的具体实践活动,否则,就会成为一种空喊的口号,一种盲目的随从,而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要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功能的衔接与互补。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统领体育课教学的关键点,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体育课。

3.1.2“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在突出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强调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科学理解。体育课教学目标是指引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灯塔,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使初中体育课走向正确的道路。

3.1.3“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法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要保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又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3.1.4“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产生长远影响的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较长的学习时间。

3.1.5“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重点,通过短期效应、中期效应以及长期效应的评价,为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期发展考虑,激励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2 建议

3.2.1 初中学校运用体质健康促进理论优化体育课设计,要以落实“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目标,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调整初中体育课教学策略,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终身。

3.2.2 想要通过学校体育课改善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过程引导,而引导的重心就在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选择,只有这样,学校体育课才能在相对规范和制度化的道路上迈步前进,教师的教学才能有找到落脚点,健康促进的目标也就成为一种使然的结果。

3.2.3 要达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除了实施体育课课程改革外,初级中学还应立足于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和途径,开辟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环境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中,促使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丛改.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6):36.

2 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杨家照.对体育课堂组织教法的有效选择与运用思考[J].2011(2):65.

4 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42.

5 张勇,张岩.学校健康促进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75.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训活动;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当前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核心目标。因此,将素质教育运用于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及教学现状分析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分析

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进行培养,不管是学生选择了哪种运动项目来进行学习,都需要把对学生健康的增强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体育与健康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以有效改善,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还有是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加强改革来实现课程教学的现代化目标。对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还要能够强调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进而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最后就是要能对学生的运动爱好及专长充分重视。

2.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分析

从实际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就是多数课程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主,而在地方特色以及新兴时尚的内容层面就相应的比较缺乏。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主要就是以田径以及体操和球类为主,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相对较少,而在一些休闲娱乐的运动上如跆拳道以及网球等项目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所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产生相应影响。

另外,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认识没有全面呈现。由于考试机制的影响老师只是抓成绩,所以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没有充分重视,教学的设计也没有科学进行,所以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的方式上比较容易出现极端化的现象,有的方式过于滞后,而有的教学方式过于新颖,让学生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有的则不适应。

除此之外,还有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完善等层面的问题,这些现状都需要积极地进行改善。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运用策略

1.将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现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要能够对高中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时地转变更新,并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将师资力量得到高效的保障,才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需要学校领导积极地组织开展体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活动,让老师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知识加强学习,尽快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师还要将终身学习的精神发扬,积极地参与到一些新的运动项目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充分展现出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比较重要,这就需要学校在这一方面加强宣传

教师可通过宣传栏这一形式让学生能够经常性地接触体育知识,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校庆或者是节目晚会的表演上,也可增添一些体育类型的内容,将其和娱乐有机结合;另外学校也应当在图书馆中对学生推荐一些质量较好的体育杂志或者书籍供学生学习了解相关知识,这样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结合。学校要重视健康教育,将体育和健康教育得到紧密结合,增加健康知识的传输,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3.要想将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得到良好发展,就要对现有的运动项目加大改造的力度,对传统的运动项目适当选择和改造,使之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对一些新兴的体育内容要适当引入,学校在这一方面的资源要加大投入,完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建设,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完善。例如,在网球场地以及轮滑场地等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让学生在选择性上能够有更为自由的空间,这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将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当前的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要能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次理论研究主要是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的视角出发,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课程体系;健康与人文;高职体育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之一,也面临着如何改革,是参照高校那样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还是职业院校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技能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学校体育教育较为重视教学内容所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兴趣和终身体育、团队协作、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此,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1]目前,健康与人文并重的体育教育思想日益备受体育界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建构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对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1.我国现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程体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体育教学目标服务的,是指导学生体育学习的育人方案,是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从7个方面构建,具体包括理念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各个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和层次性。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不均衡、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各年级教学目标重复,没有特别定义学科能力;重视"短期效益",忽视终身体育教育,过分重视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内容陈旧繁杂,缺乏科学性和时代性,缺乏健康测量、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2][7]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技术的程度等。

2.健康与人文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2.1理念体系

课程理念改革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只有实现课程理念的创新,才能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

调查表明,海南省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以"安全第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但终身体育、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能力目标往往被忽略,这无法真正理解职业教育下体育的生命意义。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理念体系。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营造健康自由的体育氛围,改革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课程,[12]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解决学生体质心理问题,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的目标。[15]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坚持终身体育的关键。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就是要从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转变功利实用的观念,平衡体育教学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体育与不同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强化体育素质的培养,使学校体育快乐化、生活化。[3]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5][7][18]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特色性体育运动项目,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把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9]

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自由发展的教育。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是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研究体育教学,实质上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及学会做事的过程。[6][11]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及竞争与协调的能力,确保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2目标体系

21世纪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才。然而,目前海南省课程目标仍停留在体育知识、技能及社会价值的传授上,忽视学习过程和方法及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学者指出海南省体育课程目标在实践中很难操作,体育的教育功能无法完全体现。[8][14]因此,急需从健康、知识技能和人格3个方面重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健康目标。健康目标不仅是"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核心体现,亦是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两个方面。身体健康目标要求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体格,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心血管和心肺机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环境与抵抗疾病的能力的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要求调控学生情绪,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完善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体育健康知识,科学控制体育负荷,熟练处理体育损伤,合理评价体育效果;[4][13]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健身技能,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自我审美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教育奠定基础。

人格目标。人格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调控情绪和抗挫折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和良好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爱国守法、奉献社会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2.3内容体系

与国外体育教学相比,国内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只涉及跑步、练球等,且学校较少组织体育比赛,特别注重输赢结果,并不鼓励所有学生参加,比赛场所也仅局限于操场和体育馆。在健康与人文并重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以终身健康为目标,并从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整合,努力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信息性和现代性。

身体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包括身体教育、保健教育和竞技教育三个方面。身体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保健教育要求学生了解体育保健与康复的知识,掌握体育健身的方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急救方法。[2][17]教学内容主要以太极拳、太极剑和球类运动为主。竞技教育是为体育特长生开设的专项训练课。它采取多种形式传授学生专项的运动技术、培养学生顽强的进取精神。[10]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两个方面。成功教育要求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解决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排除心理障碍,增加心理健康。挫折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学会承受失败,学会在锻炼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社会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包括合作教育和行为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合作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的关系以及各种课堂现象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形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9]行为健康教育要求学生通过群体教育培养自身的角色意识和协作能力,学会如何与同伴沟通,进而使自身的个性趋于完美。

2.4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规律。一份关于海南省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表明,海南省的体育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1][6][15]调查还发现,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分别是练习法、讲授法及示范法。而一些诸如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较少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确保"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取心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信心。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习诊断和自我评价的作用,[12]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第三,把感知、思维、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学习情境,强调师生互动性,体现教育民主性,增加方法内涵性。

2.5教材体系

教材的选择和创新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拿海南省来说,其教材较少涉及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内容变动较少,且多为纯理论表述,与现实脱节。毕业生们大都表示教材知识对其找工作意义不大。因此,体育教材既要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又要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兴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等特点,[5][20]同时还要体现体育的文化功能,让学生了解体育背后的文化背景,提高教材对教学目标的作用性。

2.6管理体系

课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教学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我国体育课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工作档案、学生体育档案、教师教学管理体系、学生体育管理体系和课程管理支撑体系五个方面。其中,教师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急需探索和深化的前沿问题。据调查,有近89%的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管理上存在偏差,"主课"成"替补"、管理真空现象极其严重。[8][17]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反馈体系以及监督体系,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培训,组织课程管理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学生要做好学习准备,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自身个性发展。

2.7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评价。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在当前海南省众多高校中依然盛行,学校教学评价往往只重视技能,而忽视学习过程,且存在教师送人情分的现象。[16]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84%的高校体育生认为学校教学评价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重构海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海南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采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内容的多元性;[7][13]其次,要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体育素质,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最后,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个体评价,淡化学生的一般评价,确保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3.结语

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探索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健康、知识技能和人格为目标,从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选择体育教材,系统地管理体育课堂,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人才,才能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王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2]岳君.大众体育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03).

[3]马振.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问题的探讨[J].理论研究,2011(05).

[4]段立军,马磊.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2).

[5]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6]孙福成.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科技信息,2007(32).

[7]方荣荣.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运作方法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9(10).

[8]姜中阳.构建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9]郑学会,钟河山,韩敬全.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10]苑高兴,胡有志等.浅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之路[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06).

[11]戴福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3(09).

[12]王爱华,张俊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13]王建强,李培文等.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1999(01).

[14]董捷.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1).

[15]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7).

[16]周卫东.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5(09).

[17]张铁明,谭延.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9).

[18]吴敏.试论21世纪初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新模式[J].体育科技,2003(02).

[19]韩喆.重塑人文与健康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2008(05).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范文6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隐性课程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厌学、与教师发生冲突,以及犯罪事件越来越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中国心理学会透露,根据一项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16%―25%,并且还在上升。[1]因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种,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该课程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即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同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可以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辅导、咨询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2.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隐性课程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上的成长,后者是经由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地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提出后,在课程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热潮。研究中人们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多歧义,主要有以下说法: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活动”,[2]“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3]“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4]《教育大辞典》中将它看作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和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以上对隐性课程的定义,虽然都不一样,但一般都认为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的全部。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当中有意无意地以内隐的、非正式的方式获得的经验。

二、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特征

1.隐性课程的内容。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当中获得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可能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并且以隐性的、非正式的即学校正式的计划课程之外的课程,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因而体现在学校中,隐性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学校建筑物的布局,比如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及学生宿舍等的布置;课堂内座次的排列、设备、光线、色彩等;运动场所的设置,如大小、位置、周围环境、器材的多少等;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学校所处的场所;学校的大小;学校建筑物的色系,等等。

(2)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指学校文化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对学生的影响。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校风,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活动制度,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如合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2.隐性课程的特征。

(1)普遍性。指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可以发生在学科教学中,也可以发生在课间及课外活动中,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影响,也可能是物质层面的影响,是对学生智力的影响或者情感、态度的影响。

(2)潜在性、非预期性。隐性课程不像学校的正规课程一样是有计划地实施的,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估,能预期、安排学习的进度。因为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学生对于隐性课程的学习是超出教育者的预测之外的。

(3)持久性、深刻性。隐性课程一般是通过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而且涉及的心理和行为一般是一些持久性的、难以改变的,比如一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4)两面性。隐性课程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而具有两面性。

(5)多样性。指隐性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前面已提到隐性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有物质形态的,精神形态的,还有制度形态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可能是学术性的,即学术方面的知识、学习技巧、思维方式,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如做人的一些准则,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等等。

三、隐性课程的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特征可以看出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隐性课程具有多种教育功能。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的人格及价值观教育,等等,这些方面除了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外,更多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即通过隐性课程来获得的。

1.学校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在,首先,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影响。学校校风校貌的物质载体如校训、校歌、校报等,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诚实、向上”的校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其次,学校的物质环境对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学校物质环境如校园的色彩,不同的色彩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校园格局、班级布置也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心情。而培养良好的情绪,心情愉快地学习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美的体验,陶冶情操。

2.学校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人生。隐性课程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风、班风等对学生的无形影响。学生价值体系的确立除了受到正规的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家庭教育之外,更多时候是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无形的影响,如学校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无形的影响,如一些校风不好的学校,学生不学习,反而攀比物质方面的多少,对于学生的学习及人生态度都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此外,我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是讲授法,特别是品德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机械,一般是“灌输”式教育,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转化为道德行为,加上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一般是通过学校隐性课程无意识获得的。

第二,对学生素质的规范作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素质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方式的约束和规范。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需要了解其行为方式是否正常。学校的校风、校貌、文化氛围、师生及生生交往都渗透着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及行为的要求,通过暗示、舆论等对学生形成心理压力,并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从众行为,形成与集体一致的行为方式。因而学校的精神氛围是否健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都会通过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

第三,隐性课程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认识与情感联系的断裂。情感的形成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隐性课程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可分为美的陶冶和氛围陶冶。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美感和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升道德认识,调剂精神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美的陶冶主要表现为教学美,即教学艺术对学生的陶冶。氛围,是一种心理气氛,也是一种文化气氛。氛围集中通过班风和校风表现出来。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而创造的,一旦形成便对每个成员产生作用,可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趋向一致。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行为改变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掌握心理学知识只是提高心理素质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手段。外显知识与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一个转化过程,如果转化失败,学习就没有达到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目的。而隐性课程一般是通过内隐的方式,内隐知识可以在类似的情境中自动提取,不需要意志参与的转化过程。因此,隐性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加直接。

四、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包括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辅导等显性课程,而且包括教育教学渗透、环境陶冶等隐性课程。因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隐性课程,学校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然而隐性课程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其原因:一是学校没有意识到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二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专业心理学老师缺乏,而一般老师的教育心理知识不够,因而没有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应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其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这些隐性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而不只是心理学教师,其他科目的教师及行政人员也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了解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多了解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从而能够利用隐性课程的特性和功能,通过自身及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容多涉及学校校园文化,因而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如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能给人以美的感觉,舒适的心情;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些都是学校可以利用的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参考文献:

[1]巢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5,20,(2).

[2]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J],1987,(11).

[3]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上海高教研究[J],1988,(4).

[4]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J],1989,(12).

[5]刘卫华,杨怀中.潜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湖北社会科学[J],2004.

[6]蔡炎斌.潜在课程的功能与实施.教学[J],2005,(23).

[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