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例6篇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1

一、体育科研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1.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内涵。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解决教学中的相应问题为出发点,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课题的实验、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课题设计能力,运用研究方法能力、撰写报告的能力。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体育实践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2.新世纪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传统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体育教师。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体育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训练育人。

二、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

1.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科研。

体育课是以运动实践和身体练习为主的室外活动。长期的室外教学使一些青年体育教师难以静坐下来,所以,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也难以上升为理论进行推广。理论源于实践,体育教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对体育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平时多动脑想,多用心观察、多交流、多总结,从实践出发,在一线实践中开展研究,不一定要大项目,只要真正思考,这样的一点一滴终究会汇流成河,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个体育教学的主人。否则,平时不动手,到时想写也觉得无从写起。如果平时多动笔,就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也不致写出空洞乏力的文章。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科研的能力。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现代科学技术向体育进行全面渗透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加强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是搞好教学工作,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根本大计。德国思想家莱辛曾经指出:“能作正确理论的人,也会创造。谁想创造,必须学会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给人们以下启示:只有了解现代科技并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并指导体育教学的训练工作。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多种能力。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需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体育教师指导训练的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力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在能力的指导下‘活化’,没有知识的能力是低层次的,没有能力的知识是僵化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多种能力,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3.学会选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体育科研工作是一项从提出问题即选题开始,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研究,接着构思设计、实施方案,最后整理成成果的一环扣一环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选题是起点,是体育科研工作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选题决定了体育科研的设计和实施,决定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在初次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时,一定要重视选题,学会选题,力争选好题。通过选题,我们要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选题,我们要保证课题设计的通盘考虑、论文写作的选择、使用材料、提炼论点等都能顺利进行。

4.强化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环节,营造科研氛围。

大部分青年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为了尽快地熟悉和胜任教学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对于体育科学技术研究还不太熟悉,一时很难上手。这就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传授一些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带动青年教师一起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帮助他们找到体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逐渐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同时学校领导和体育组组长也应为青年体育教师创设科研氛围。要鼓励青年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多地限制、干涉或要求体育教师按某种固定的形式做事。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经常举办论文评比活动或报告会,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奖励做得比较好的个人或团体。同时,对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个人也要给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让突出者带动后进者,共同提高单位与个人的科研水平。

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科研能力不但成为衡量体育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而且是一所学校办学成绩中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体育科研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在体育科研活动中学习理论,听取讲座,搜集资料,开展研讨,归纳总结,提炼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旭东.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菏泽学院学报,2007.10.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能力;数学实验;建模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35-02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家的创新竞争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军,应当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部于2003年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仅要培养大批人才,更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上来,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

一、数学建模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创新能力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聚精会神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操作力、丰富的想象力、有创造的思维力和思维方式、灵感和顿悟以及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得出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方法。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定量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德国著名数学家Grassmann曾说过:“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以外,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James指出:“数学的思考方式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数学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以至于当用于技术时就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生产出系统的、能复制的,并且是可以传播的知识。分析、设计、建模、模拟(仿真)及其具体实施就可能变成高效加结构良好的活动”。伽利略曾说过:“自然界最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书写的”。数学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研究者能否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对于一个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公式、符号、图表等进行刻画和描述,然后经过数学的处理即计算、迭代等得到定量的结果,利用得到的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用于人们的分析、预报、决策和控制。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如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假设,逐步引入数学的思想,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数学上的求解,最后翻译到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科技工作者综合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工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科研究生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只有一年的课程理论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位课学分后,从第二年就转入导师布置的论文阶段,至此课程学习全部结束。笔者讲授研究生“数值分析”课程数十年,面授对象大都是石油主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经过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后,学习能力和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值分析、应用统计方法、矩阵理论及计算是我校工科研究生大面积选修的学位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学完这些课程后,研究生学到了必要的数学理论及知识,但在以后的科研阶段碰到实际问题后,如何去应用数学、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还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有些石油学科中的主干课程,像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传热学等,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这些相关的课程,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学习这些课程。数学模型的来龙去脉、实际问题的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推导以及求解方法、如何反映实际问题,这些更重要的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以至于在后续的科研阶段,碰到新的问题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深厚的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缺乏数学建模的能力,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由于实际问题复杂和多样性,建立真实反映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也越来越复杂,精确求解数学问题变得不可能,只能借助于计算机近似求解。现在人们普遍把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科学计算并列为科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随着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软件的发展,科学计算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油藏数值模拟、计算传热学等学科发展很快,通过大量的科学计算,可以发现传统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发现不到的一些规律和现象。近年来,我校越来越重视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很多研究生往往把数学看成服务性的课程,仅学习一些肤浅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计算,对一些影响深远、应用价值大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很少涉及,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不足。因而,许多具有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面对涉及较深的数学知识的科技创新时,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三、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提高创新能力的措施

1.在数学理论学位课的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在研究生的数学理论课程教学中,除了讲解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外,针对数学模型的背景,应该讲授给学生数学模型本质的知识,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讲授三次样条插值时,首先给出三次样条插值的定义、理论模型及求解方法,要保证方程组的封闭性,还需要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在三类边界条件中,每一类边界条件对应的含义,在边界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及周期边界分别为已知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实际问题的要求要解释清楚。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出对应的边界条件。我们知道,越是抽象的理论、模型、方法,其应用范围越是广泛。很多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其对应的数学模型有可能完全相同,学完一类数学模型后,要求学生针对各自专业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能够解释它们对应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善于归纳、把数学模型分门别类处理、碰到类似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学建模进行创新的能力。

2.开设研究生数学建模和实验课程,能够提高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在研究生学习完相应的数学理论课程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增设研究生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这是衔接数学和后面的科研工作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学习,研究生可以提高“用数学”的能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碰到实际问题,知道如何利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的计算,达到定量解释结果,这样有助于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有助于得到创新成果。

3.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活动。为提高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新要求,从2004年起,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始举办。我校自2005年开始,研究生组队开始参加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从开始零散的几个队参加到现在每年约50个参赛团队的规模,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生普遍反映这个科技活动使他们受益很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了研究生对资料检索的能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要想完整完成建模论文的提交,需要参赛学生既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还要具备快速收集有关科技文献、正确理解实际问题背景的能力。因此,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加强研究生对资料检索和使用资料能力的培养。②培养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参赛学生尽快熟悉实际问题的背景,然后在合理的假设下,引入数学的概念及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有关软件或自我设计程序,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求解,最后形成论文。论文要求模型合理,文字清晰,表达严谨,重点突出,因此这些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数学建模竞赛要求三个人组成一个队进行参赛,组队的原则是:使每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发挥,达到群体合作的最佳效果,实现知识能力的最优组合,获取竞赛的优异成绩。每个队的三个人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善于从不同争论中综合出最佳方案,最后取得好成绩。数学建模竞赛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与认识

数学建模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研究生数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教育,对于后续的科研工作直至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会使研究生终生受益,为未来各个行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少波,孙祥,徐晟.工科研究生射血能力的培养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42-47.

[3]刘凤秋,毕卉,陈东彦,等.融合数学建模思想的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5):82-84.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预习 自学

一、问题提出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当前现状考虑,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前去预习,学生不能通过预习发现新的理念,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虽然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重视课前预习,但学生仍未养成习惯,方法掌握不好,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课堂里学生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自学能力低下。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申报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的研究》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我学习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2.数学预习习惯指学生在课堂集体教学前对数学教材进行尝试学习的习惯。学生具有较强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就能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具体学习的内容灵活选用科学的预习方法,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认真做好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笔记,也就是让学生回顾预习过程,弄清楚哪些知识是自己独立学会的、哪些知识还似懂非懂、对这些知识还存在哪些疑问,对发现、提出的问题是怎样分析的、怎样解决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有何独到的见解??,并认真对以上反思做好记录。

三、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可见从古到今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课前先学。可以说,“好的预习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3.《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四、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现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学校现状,本课题拟定的研究目标如下:

1.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起点的途径及方法。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自觉有效的预习习惯。

4.形成以提高课堂教学起点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了搞好研究,首先我从理论上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让自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看待一切。为此,我认真阅读了《怎样培养能自立会学习的孩子》、《课堂教学小策略实用精品库》、《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等专著。

2.案例研究法。通过具体课例的创新设计及实践尝试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如每节课都有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

3.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我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将实践中的体会总结成经验。用得出的经验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通过教学实践来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经验。

4.调查研究法。我主要采用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问他们采用自己先预习的方式来学习能不能适应,有没有老师帮助的地方。经过与学生了解情况后,经过调整,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研究对象:××学校××班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过程

1.调查研究:我采用与个别学生访谈,了解学生是否有预习习惯,如有预习习惯是怎样进行预习的,预习后有哪些好处等。然后设计调查问卷。

2.实践研究:我经过反复研究编制实效可行的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在教学中,每人提前拿一份预习提纲进行预习,预习后在课上自学。学生先学以后,视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学成果,也可以安排尝试练习进行学情诊断。例题可以讲或不讲。练习题一般是紧扣例题的类似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经验总结: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尝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入手:首先培养自学信心。让学生在自学中主动探索、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营造自学氛围。即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合作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最后,教会自学方法。如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让学生汇报展示。

七、研究成效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开拓思路,增强求知欲望,提高笔记水平,增强记忆效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形成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听课。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听课效率,对于有些问题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初三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课题研究初期,为了接下来要展开的研究工作提供更为明确细致的目标,特对本校初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显示:(1)学生不经常预习数学;(2)大多数学生预习数学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可见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数学的习惯;(3)大多数学生认为预习对学习新课有帮助;(4)学生对预习还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画、做做,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来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总之,学生没有问题意识,预习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的阶段,预习能力还比较弱。在有了这些认识之后,课题研究开始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的展开。研究至今已初露成效。

(一)改变了学生对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

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心底里认可了,

才会从观念和态度上表现出来。我们比较欣喜的发现,通过近半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对于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多多少少都出现了转变。

第一, 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去了解学生,根据了解的情况,在因人而异的

布置预习任务。具体的做法是帮助他们设计不同的预习提纲。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部分学生则只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有所舍弃。

第二,在布置预习任务之前,我们都会认真钻研教材。也经常翻阅查看一些理论书籍、优秀的文章,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预习,而且即使的确需要预习的知识也可以有所侧重的预习。所以我们在初期就初步对于预习的内容进行了筛选,从而合理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第三, 我们多深刻的意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是形式多样的。预习不只

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要不要预习,我们都是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的。在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刚开始要花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案例,慢慢地学生就会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案例,在预习过程中也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老师给出了具体的预习指导意见后,学生对于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就逐渐转变了。现在他们普遍认为预习数学也有方法可循的,而且预习过后听起课来轻松多了,知识掌握的也比较牢固。学生把预习数学当成一件很平常的事了,他们预习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能从平常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出来,从课后的作业中体现出来。

(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措施

第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谁说的大家能听懂,谁能回答大家在预习中的疑问谁就是今天的小老师。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自学。在每一节课上完后,就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使学生能做到有效预习,且经常化。

第二, 教会学生预习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采取了以下方法:(1)

认真读书,先将课本上的内容初读一遍,初步了解所学的内容和解答的思路,然后再反复细读,基本概念着重读,易混概念对比读,较难概念反复读。(2)多思考。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3)挖掘疑难点。即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独立思考都得不到解决的,查阅参考书或请教同学,尽量求得解决。(4)解决课后练习,根据自己预习时的理解,解答课后练习,以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第三, 强化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以下方法:(1)是要求学

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2)按时检查,促其习惯的养成。(3)当学生在预习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

第四, 教师要通过与例题相仿或高于例题的题目质疑、提问等形式,检查

预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真正去理解新知的为什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教会学生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在设计预习提纲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设计几个本节课的概念问题,最后设计几个相关概念的练习应用。总结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及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要因人而异。例如预习提纲

《圆心角、弧、弦》 预习提纲

预习内容:教科书第82- 83页

预习目标:

1.知道圆心角的概念。

2.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3.理解三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其证明有关的问题。

预习过程:

一、读一读

阅读书本第82- 83页的内容,尤其是83页的蓝体字,请填空理解。

二、说一说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2.什么叫圆心角?

3.圆心角、弧、弦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试一试

可以尝试完成书本练习题。

四、想一想

判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五、问一问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因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谁拥有知识资源越多,谁就最具有竞争实力。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以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高层人才为目标的,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近几年来,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从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培养模式发生变化,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等等。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因此,任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加强创新管理,健全管理创新体制

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是创新教育的支撑条件和硬件保障,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首先,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有创新、要达到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就必须先在管理上下工夫,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有创新。研究生管理干部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大胆地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扫除体制上的障碍,积极积累知识,使得研究生管理形成一个具有学习创新型的管理体系,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

如何加强创新管理,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从当前基础型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和动态出发,深入了解和清晰认识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意义,结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学科等特点、研究生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发展潜力、地域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多年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兄弟单位成功的做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适时调整战略思路,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其次,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一要树立全面质量观,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二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依法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按照有关法规,实行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并不断完善从招生、培养、管理到授予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把好质量关;三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专家系统在执行监督、学科评议、质量监管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四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加大检查评估力度。

二、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科研层次、规模大小、实验条件、学术水平等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布局、规模和水平,构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知识平台,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学科环境。不同的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宽广的学科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为了加快学科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培养单位应该大力鼓励研究生导师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大多都从文化环境、管理环境、学科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因此,良好的学科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基本条件,高水平的硬件资源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因素。

其次,要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逐步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他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而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和研究生指导形式。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交叉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要突出前沿领域知识的教学。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研究生的指导形成要逐步实行建立“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培养计划、教学、论文等环节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使得研究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积极锻炼创新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开拓视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导师的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因此,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导师具有宽厚的知识面、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能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所建树。导师始终要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立足于知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

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全面质量观。导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不但教导研究生任何做学问,还要教会研究生任何做人,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来说,要培养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献身事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加强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研究生无私无畏、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崇尚诊治、推崇逻辑的理性精神和追求实证、把握规律的物质精神。因而,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学风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而宽容而又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创造的思想来源于批评,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以客观的、公正的、善意的和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

因此,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要始终贯穿着批评的基本原则。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为研究生的能力训练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论坛,有效地开阔研究生在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方面视野,有助于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五、增强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

合理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当建立淘汰制度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研究生收费实行公费培养和自筹经费并存的双轨制度,公费研究生的比例极低,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研究生为了生活问题忙于奔波,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许多承担纵向课题的导师及其研究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具有难度的创造性科研事业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得有才能的研究生从忙于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加大助管、助教力度,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对研究生产出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随着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研究生的入学门坎大大减低了,培养质量的控制尤为严重,引入淘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德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都实行淘汰制,他们入学率很高,但淘汰率也很高。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上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淘汰制度也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实行筛选制度,但总体淘汰率较低,没有真正达到淘汰机制的目的。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具有专门知识、有独立工作能力专门人才。“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其本质是人自身的创新,即培养人在自身的主体创新活动中不断创新自我的素质和能力。因而,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相比,光靠传统的培养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目的的。研究生教育不但在管理上有创新,还要在实际教育制度上进行创新,即要进行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要加强创新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即“三创教育”),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始终坚持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面对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对研究生的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必然的趋势,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以及管理人员都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脚踏实地,从源头上抓质量,使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创新文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孙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3):122-123.

[2]李伟,陈军,李院莉.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8):41-42.

[3]张喜梅,薛焱华,冯丽娜.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4):78-80.

[4]梁海霞,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9):21-22.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4+2”教师培养模式;背景;意义;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51-02

一、“4+2”教师培养模式概述

“4+2”教师培养模式开启了教师教育模式的新篇章,是中国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标志。“4+2”教师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将本科生四年与硕士生三年打通以缩短学制,一共用六年时间完成本硕两个学位。学生在本科四年中主要学习专业的课程,达到大学本科专业水准,并且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中学习教育类理论课程参加教育实践,完成与教育现实问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修业合格后可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学术化的表述“4+2”教师培养模式是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

(一)育人目标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宗旨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型的师资。其中对输出人才有两层要求:第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理论基础;第二是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4+2”教师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对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选拔和招生方式

在“4+2”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之初,确定的招生对象是本校非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不限定专业性质,即无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均可,只要志愿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均在选择范围之内。学生自愿报名,各个学院自行审查筛选,经学校审核通过后,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然后进入“4+2”教师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各高校选拔工作时间安排略有不同,但一般在本科第六学期期末或第七学期初,与正常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同步进行。在选拔程序上,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基本一致。

(三)培养方式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培养方式大致是学生本科四年中主要学习专业课程,由所在学院进行管理,达到普通大学本科的专业水准,并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进入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开始学习教育类课程,然后参加教育实践,按标准完成学位论文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当然各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具有特色的培养方式,如东北师范大学采取双导师制,即与知名中学合作,建立实习支教基地,由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和中学实践导师(一般聘请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共同指导“4+2”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本科和研究生两部分,单独设置两阶段的培养计划。

本科阶段的课程包含三部分: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三类。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公共政治、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学科专业课程,是为学生从事专科教学应具备学科专业知识而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育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基础心理学、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习(见习)等,主要培养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目前,我国师范类专业培养计划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占30~33%,学科专业课程占52~68%,教育基础课程占10~12%左右。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宽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拓宽知识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强调教学实践,以增强职业能力”的理念。将“4+2”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类课程、教育学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

(五)修业年限

“4+2”教师培养模式的修业年限均为六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个阶段“4”为本科专业培养阶段,第二个阶段“2”为硕士培养阶段。按年份划分,各高校前三年基本为本科教育阶段。从第四年开始有所不同,体现为不同的本硕衔接培养方式,一种是第四年开始本硕衔接培养,在这一年中学生要完成本科学习任务,还要修读部分研究生基础课程,一般为通识教育类课程。另一种是第四年仍为本科培养阶段,从第五年开始进行硕士培养,没有本硕衔接培养阶段。

(六)学位授予

学生在本科四年中完成本专业的课程,达到大学本科专业水准,获得本专业的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中学习教育类理论课程、参加教育实践,完成与教育现实问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修业合格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对“4+2”教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4+2”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优势

1.修业年限较短,生源质量较高

“4+2”教师培养模式把大学本科4年和研究生3年贯通,缩短1年学制,用6年时间完成专业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缩短了修业年限。

为了确保本科第四年被选的“4+2”教师培养模式的学生能够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做好本硕衔接工作,“4+2”教师培养模式采取免试入学,招收对象为本专业成绩优秀,具有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2.培养目标明确,体系完整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兼具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和2年在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和专业学院的研究生学习,使“4+2”的研究生不仅掌握了坚实的系统专业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懂得了学校教学与管理方法和现代教育理论,而且熟练掌握了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4+2”教师培养模式的学生一般是本校各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其在本科期间也学习一定的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一般为本校教育学院的教师,这样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培养体系严密,不易形成教育资源浪费。

3.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

“4+2”教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混合设置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理论实践课混合开设。这种课程结构使“学术性”和“师范性”完美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4+2”教师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重大突破,突出强调实践环节。

4.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职前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在职前阶段的坚实基础上,职后培训和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效能。“4+2”教师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本科阶段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还注重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专业训练,为教师职业发展打下了非常宽厚而扎实的基础,为教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二)“4+2”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体系庞大、管理难度高

“4+2”教师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为我国的教师培养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由于经验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困难。

“4+2”教师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结束本科学习后进入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但硕士期间仍要修读原专业的专业学科,因此教育学院必须同参与“4+2”教师培养模式的各学院进行教务方面的沟通,形成了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偏高。

2.招收对象范围及数量受限

各高校开展“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工作大多以本校非教育学院应届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实行“4+2”教师培养模式的高校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到该培养模式中学习,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招生对象的范围。“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工作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同步进行,录取的学生要达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要求,且占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名额,这样“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数量就受到一定的制约。

3.专业知识领域跨度大,不利于学生掌握

“4+2”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两年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确实使学生在教育学科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开拓了其视野和思维,使学生不再把思考局限于任教科目的学科范围内,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然而,就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而言,理科背景的同学由于学科背景不同,难以达到学习目标。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教育学科的基础课程为主,理科背景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适应文科的学习,容易顾此失彼削弱对自己学科的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技能,形成教师职业能力,做到专业和技能“两条腿走路”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结语

“4+2”教师培养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本科阶段专业训练和研究生阶段教育专业训练的简单叠加,而是专业训练与教育专业训练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与传统的师范教育相比,不仅提升了教师学历,并且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具有发展潜力;与普通的教育硕士相比,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训练更系统、更深入。“4+2”教师培养模式是教师培养模式的革新,适应了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变化。总之,该模式是一种适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师培养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4+2”教师培养模式最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丰捷.“4+2”改变了什么―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创新[N].光明日报,2004-06-24.

[2]丁秀棠.“4+2”模式下的教师是啥样?[N].中国教育报.2004-02-27.

[3]安云波.我国高校“4+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

[4]陈娟碧.“4+2”教师培养项目的有效性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72-0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之责。2010年6月6日中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当前中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中首要的两条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因此,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同时随着“钱学森之问”的深入人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开始成为人们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时所力求破解的难题。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模式,产学研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所谓产学研,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办教育成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随着大学的基本职能从传统的教学和科研两大基本职能逐步演化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职能的拓展使得大学开始步入社会中心,直接参与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产学研结合办教育成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从本意上是大学在科研、教育和生产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综合和集成,是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推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全面转型和升级,对创新人才提出新的诉求。要解决中国一系列的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科技、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合理配置,其关键是人才供给,特别是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方式。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需的创新人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但主要是高校培养和职业磨练成长。高校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职业岗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因而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此,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联营企业、共建学院、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共同组织重大项目的投标和技术引进等形式,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实现人才的升级换代。

1.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因此,首先要考察培养创新人才所要求的教育系统应由哪些要素组成,以及这些要素以什么样的联系方式结成的系统结构才是完备的。大学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它的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具有高效简捷的特点,这也是它的优势。但同时它又不具备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缺乏真正意义的实践过程,这就使得高效简捷的“传授、继承”难以向“创新”提高。因此,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因而不是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这种优势一旦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会是一种飞跃。因此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以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而组成的更大的教育系统,即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因而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的意识、动机、目标和意志品质等,具有主观能动性,它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强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创造,具体的方式与方法运用的实际本领,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大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同样是有限的。第一,创新精神是一种精神境界,知识是必要的基础,关键在于对创新氛围及过程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直至升华。在大学教育的情境中不具备这一无形的条件。第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大学教育的条件尤其是实际训练条件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难有作为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产业部门、科研单位一旦与大学实现合作,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是一番新景象了。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

1.探索与实践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产学研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但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功能定位、合作主体、合作内容都应该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学研合作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对不同的学历层次宜提出不同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采取相应的培养模式。比较可行的是本科层次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硕士层次以培养初步创新能力为主,博士层次以培养真正意义的创新能力为主。有了相对清晰的标准就有利于培养模式的具体创新和操作。根据产、学、研三个子系统功能耦合的强弱,主要可以构成产学研联合、产研联合、产学联合和学研联合等四种模式。

2.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需要大学与政府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 大学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之间以及大学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因此,这就需要打破以大学为中心、 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首先,国家和省级政府要建立产学研合作领导体制和管理机构,负责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开展试点与经验推广、检查评估等,并把人才培养作为产学研合作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其次,大学要积极与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合作成立由大学、政府、行业和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导组成的产学研合作领导与协调机构,并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第三,就大学自身而言,要打破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体制性壁垒,把学科建设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有条件的大学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校办科技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通过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鼓励教师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3.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资源。产学研合作最大的问题是合作机制问题,或者说产学研合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通过合作能否满足各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就人才培养而言,关键是要找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最佳利益契合点。首先,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着重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开展合作。因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高水平高起点的科学研究或创新实践平台作为支撑,同时这些企业本身就有比较强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需求,有兴趣、有能力与大学合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其次,大学与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应选聘具有较深理论学术功底又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企业专家担任学生指导老师,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技术攻关难题。同时与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教学内容及其学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要紧密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将生产实践与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第三,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并不是把培养人才的责任转嫁给企业或研究机构,而是大学在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人才,这就必须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真正把培养人才落到实处。

总之,加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面的各自优势,突破现行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伟,李全生.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