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知识范例6篇

经济学理论知识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1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2

1.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也是服务型行业中的一员,并且随着高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面临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课程设置越来越繁琐,这就给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新的挑战。高校内部有许多复杂繁琐的事物,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一一处理,通常较为常见的就是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工作,课程安排工作等,这些都是具有常规性和原则性的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将这些工作重视起来,不为自己的一点私利而违背工作原则,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工作认真负责,培养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2.宽让容人的豁达胸怀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扩招,随着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更难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敞开胸怀,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对小事斤斤计较,懂得求同存异,以学校工作大局为重。其次要善于团结他人,带动他人的积极性。

3.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整个教学环节都十分重要。教学管理人员要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师生做出榜样,同时还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要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培养自省精神。

二、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素质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以知识为支撑,只有具备先进的文化知识,才能以理论作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较高知识素质的人来承担,同时也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在逐步变化,高校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多元型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科目的知识,这里将知识分为以下两类:

1.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的各种知识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使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快乐的工作。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仅指导管理人员建立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也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等。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涵,领会基本理论的精神,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随着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学生,更要管理具备广博知识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寻找共同语言,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史、大学生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管理心理学等等,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能力对于工作的良好开展极为重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清晰的思维、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带领广大师生走出困境,这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知识经济时展的今天,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事务较为繁琐复杂,这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能力,将所有工作规划好,按部就班一件件来处理,要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保证工作效率,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2.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在遇到问题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能慌,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将可利用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要将矛盾降到最低,理顺各种关系,确保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平衡。

3.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

所谓的组织能力其实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将所能利用的所有资源做到合理分配和使用,一切都要为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而服务,主要包括教学政策和方针的制定,日常行为准则的约束,对于高校教学事物的处理,在各项岗位上都要合理安排人员,做到敢用人、善用人。

4.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如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使高校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轨道开展。优秀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只会安于现状,不能激发体内的潜能,永远不能屹立于巅峰。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多探索、多发现,敢于将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不断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开拓进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升高校综合竞争水平。

四、总结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3

一、知识经济的由来

知识经济(Knoy)”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y)”两个术语均诞生于80年代。原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次使用了“知识经济(Knoy)”这种叫法。知识经济名称的提出, 目前 看到的最早的资料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9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了一个知识 科学 研究 所,在成立该所的建议上明确提出其背景就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在阐述知识科学研究所的使命时谈到,“知识始终对我们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过去50年里,其重要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它将支配其它的 社会 经济因素”。

二、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 现代 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 自然 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 计算 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 历史 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2、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近30年内,美国的企业生产一直在增加,而蓝领工人人数却由占劳动力人口的33%减少到17%,知识劳动者成为主体。

3、 科技 与 教育 成为竞争的核心,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知识经济实现了知识资本化和人格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教育不再处于从属的、服务性的地位,而在经济 发展 中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

五、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 理论 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 社会 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 研究 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 问题 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 内容 ,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 自然 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 现代 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参考 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 计算 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 分析 ,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 电子 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六、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 金融 、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 规律 ,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4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实证式;创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从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看,需要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丰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从人才需求的市场角度看,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适应性。为此,我们以“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纳入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提高了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经济学理论发展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包含了两个强假设条件,一是作为行为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且所有行为人在认知上具有一致性;二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和预测,且该预期不存在系统性错误和偏差。理性预期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教学模式的同质性

在理性预期假定范式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留下了十足的“理性预期”痕迹。传统经济学教学约定俗成地默认一个假设,即假定学生有一致的认知程度,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是同质、没有差异的。这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近乎不合理的完美要求,其教学模式必然忽略学生不同的初始禀赋和个人偏好,视学生为同质的个体、缺少体现学生知识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将削减具有复杂性思维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读经济理论的兴趣,也可能造成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心理障碍。

2. 教学内容的模型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过度数量化与模型化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演进为一门充满数学思维的学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沿着18世纪流行至今的自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行的,在教学中也兼有高度抽象化、数学化、模型化的倾向。模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严谨地传授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性地重复“记忆知识”模式,而非市场需要的“运用知识”模式,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志趣减弱。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具有体系的独特性和经典性,因此教学局限在经济学范畴,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忽略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及非经济变量之间的制衡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孤立性、交叉性弱等特点。由于缺少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对经济理论无力全面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困境,学生极易产生经济理论偏离实践的感知,造成知识——行为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减弱了学生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加强。

4. 教改体系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包括涉猎其他专业、视野开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要求作为团队成员的学生要兼有一定的融合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的要求。但作为提供知识人才的大学教育以及课程设置却很少实现学科交叉,经济学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教改体系反应滞后。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改革模式。

1. 社会学“嵌入性”因素的引入

社会学最具特色的一面就是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构成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强调一种“嵌入性”思维模式。与此不同,经济学强调以个人行为为出发点及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经济学假定的是个人的理性模式。因此,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对“经济人”基于人性本质所产生的某些不可见的选择性理有着很好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强调,经济学也是关于人的选择的科学,研究如何使个人选择性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要考虑社会因子对人的影响。人的选择过程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受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使学生的自利行为和既定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但要涉及“物的维度”,也要涉及“行为的维度”,即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人们做出选择的影响。

2. 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进行研究,较少考虑现实中“经验人”由于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某些非理。对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强调心理因素是完善经济学教学的路径之一。个体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受到资源稀缺性、未来性、效率、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运行、理性经济行为等客观经济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经济活动还受到心理、自然、生物、选择性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或影响。由于企业组织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也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经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我们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分解为三个要素环节:外在认知、外在意识和认知情绪。上述三个要素环节具有内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环节出现变化都将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环节的同步反应。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三者的互动,无意识地将三者独立或割裂,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通过跨学科方式整合三个要素,通过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情绪。

1. 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知识环”的构建

外在认知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对经济理论和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学生的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上都基于不同的认知视野,或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或表现出感性的思维,将感性和理性思维统和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增强认知情绪。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知识环的节点上找到突破口,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为基础,形成综合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论文,实现自组织、自学习的互动性、互适应性的演进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自主和自由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不断进化,最终选择出最优、最有价值的收获。

与此对应,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课件的编写与应用、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以及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探索和应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问题,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经管类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梯队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2. 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外在意识是学生对于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个人判断。在外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外在意识的合理性,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教学过程尝试。

首先是引导阶段:基于“问题意识”,激发“知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的关心与兴趣,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问题意识”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有对现实经济生活各种问题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寻找头脑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有意识地与“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问题与理论互动过程中,教学小组在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中积极寻找令学生兴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内容,并及时展示高级微观经济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使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产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和内容的兴趣,进而对于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并自觉地寻求自身判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偏差。

其次是参与阶段:基于“知识兴趣”,强化“主动学习”。受传统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被动的“记忆”,而非主动的“理解”。面对大学阶段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学生们普遍感觉消化不良,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趋于高度数学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现实经济问题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与抽象的经济理论之间的断裂,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为此,课程教学小组借助“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的讲授,在课堂学习和讨论中让学生扮演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不同的角色,各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身所采取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把握所充当角色的经济内涵,提倡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博弈分析等手段对于另一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实现从掌握局部经济理论过渡到掌握整体经济理论的高度。

最后是提升阶段:基于“主动学习”,打造“行为意识”。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知识的掌握,实现经济人合理的“行为意识”,通过这种微观个体的行为不断矫正和优化,最终达到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本阶段是在综合掌握“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合理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阶段。为了正确培养学生的经济行为,课程小组的教学环节分为经典理论导入和行为实践参与两个步骤。经典理论导入主要以体现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21个基础概念(核心关键词)为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行为实践参与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了解,启发学生用正确的经济学观点给出问题的相应答案。为此,教学小组设计了逐次递进经济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学生经济行为的目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实现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3. 基于认知情绪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模式

认知情绪是学生对于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兴趣程度。注意到学生的异质性,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是提高学生认知情绪的关键。带着现实的经济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理性要素,设计出教学的关联路径。首先是经济学的客观依据,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经典性的经济学理论和前沿论文;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怀疑阶段,结合学生本身禀赋,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的不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思考,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第三是多元思考过程,结合跨学科的思路,对经济问题进行多元的解读和阐释;第四是实践的检验,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破解和阐释。

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角度审视微观经济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表现,包括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社会科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估计,并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在被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能更早、更迅速地摆脱困境,所做的合理选择更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09):53.

[2] Eugene Silberberg. 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而经济法课程虽然也是一项必修基础课程,但学生往往对于经济法的学习缺乏重视。同时,传统的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为体系的教学方法,在当代的经济法教学中明显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效果较差,难以实现经济法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期下,需要对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改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达到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水平的核心目的。

一、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还应用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但其实质上仍然是讲授法。

对于经济法教学而言,由于法律本身就具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因此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通常并非法律出身,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相对较为薄弱,利用讲授法的方式灌输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即使能够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得讲授法更加生动,但同样难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导致了经济法教学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脱胎于传统的讲授法,通过引入实例,使实例与讲解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讲知识点更直观的体现出来,更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多种学科,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教学体系中,案例分析法依然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其效果有限,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案例分析法与传统的讲授法融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讲授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虽然也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案例,但这些课件或图片主要起到说明作用而非案例作用。而案例分析法则是需要在某一个案例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经济法中,大量法律条款的消化和理解,都需要实际案例的支持。因此,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相比讲授法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三)讨论法

讨论法也就是一种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多种不同的观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讨论法在国外高校中应用较为频繁,主要体现在经济或法律类课程中。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由于讨论法需要学生全员参与,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法律素养和知识,也就导致了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开展讨论法教学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讲授法的主要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课程而言,讲授法都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讲授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法的知识结构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冲突。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法律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而言,讲授法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法律学知识基础,因此,在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经济法中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导致了经济法的知识结构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存在冲突。

其次,开展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限制。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将所讲解的理论知识,利用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消化和理解的水平。但对于经济法而言,经济法的知识通常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原因是法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很难通过其他形式体现出来。这也就导致了在经济法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注重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没有接触过法律学习,对于经济法这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并且枯燥的内容缺乏学习興趣,也就导致了采用讲授法教学,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偏低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法的主要问题

案例分析法能够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过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经济法的理论性,是一种更被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但案例分析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为了给学生理清案例的过程,更易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教师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构建情景,必然会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下降。同时,案例分析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学生往往缺乏经济法基础,导致了案例分析缺乏理论深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需要大量实际案例的作为载体,而对于经济法尤其是细分到财务管理专业中,往往存在着案例稀缺的问题,同时许多案例的典型性较差,难以起到案例分析法应有的作用。

(三)讨论法的主要问题

讨论法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学习中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与案例分析法相同,讨论法也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制约,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懂得如何讨论、无话可说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法律而言,法律的规定和案例都不一定只有一种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多种讨论结果。这也就导致了讨论法容易出现意见无法统一的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体系设置

经济法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而言,财务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学课时往往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经济法教师经常加快课程进度,着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也就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提升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提高经济法的课时,使其与其他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时持平,可以为经济法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从而提升经济法教学质量。在获得了更多的课时之后,经济法课程教学可以适当的降低讲授法的比重,提高对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的使用时间,能够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的教学教师往往是由财务管理教师兼职的,还有部分是专业的法学教师从事经济学课程的讲解。但这一部分教师往往对于财务管理的了解程度偏低,而既对财务管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又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的教师数量偏低,导致了经济法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因此,高校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邀请业内的专家学者来到高校中,通过论坛或讲座等方式,培养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定期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重视讨论法的作用

讨论法在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开展讨论法教学。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首先,是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讨论法一般会消耗较多的教学时间,如果课时紧张仍然采取讨论法,极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因此,讨论法应该主要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其次,是学生开展预习之后进行。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在进行预习之后才会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讨论能力。最后,更加注重探讨案例问题,理论问题则需要有一定规划后再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基础,开展理论问题的探讨会具有较高的难度。而对于案例问题,学生在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潜移默化的收到一定的经济法教育,在案例问题中开展讨论法教学,能够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应该重视开展案例讨论教学,理论讨论教学则需要在课程有一定进展后再进行。

四、结语

从过往的教学经验可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会有其优点和缺点,完全摒弃或追捧一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产生混乱的问题。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都是在财经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将其进行结合和优化设置,可以有效的起到提升经济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基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03):47-52. 

[2]王艳.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6):48-49. 

[3]郑翔,丁琪,李佩.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03):76-78. 

[4]白泉旺.高校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法》课程为视角[J].经济师,2008(03):105-106. 

经济学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经济博弈论 语义分析 经济学方法论 实证分析 语言转向

“囚徒博弈”、“智猪博弈”、“懦夫博弈”、“协调博弈”等许多经典案例,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决策论、管理学等各学科领域;而这些虚构的案例能否用来说明博弈理论引发了学者们激烈的争论。直至今日争论看似逐渐平息,经典案例仍在使用,但争论其实仍是无果而终或只是暂时表面的平静,而相类似的讨论不断在经济科学的其他领域重演。必须认识到,这场争论归根到底是方法论问题。按照传统方法论提出的规范与实证二分法无法处理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语义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争论双方的观点

(一)质疑者的观点

较为温和的批评者认为,“囚徒博弈”等所谓的“案例”不真实,只是一个故事或寓言,不在现实中发生。激进的批评者指出,不仅上述案例是虚构的,经济博弈论中一些所谓真实的案例,也包含有假设和抽象的成分。极端反对者不仅把焦点放在质疑案例本身,而且通过分析案例与模型、现实与理论的关系,进一步对博弈论的整体研究方法提出质疑。

从理论角度看,博弈理论和模型中包含有假设的变量,这些变量无法在现实中进行观察。从案例角度看,在案例中被忽略掉的变量对结论不一定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可能是必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整个博弈论漠视了变量可观察的重要性,无论理论建构还是案例实证都需要做出改进。

(二)支持者的观点

对案例使用的辩护者则直接从研究方法出发,首先强调博弈论研究中使用假设和抽象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需要假设和抽象,抽象和假设并不是博弈论的局限性,而是任何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同物理学、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通过抽象和假设从万千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寻本质的经济规律,经济学家使用博弈模型的目的是试图完成一种可解释不同经济现象的一般理论或机制体系的建构,通过博弈模型抓住诸多现象的本质机理。

(三)观点比较及本文的思路

通过以上双方观点分析可以总结出双方的三点同识和一点分歧,如表1所示。同识在于:第一,双方都同意博弈论属于实证分析而不是规范分析;第二,无论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认同博弈理论的正确性需要在现实中得到验实;第三,真实的案例有证实或证伪博弈理论的作用。而分歧主要在于:虚构的案例能不能用以论证博弈理论?支持者表示同意,反对者坚决抵制。

传统的经济学规范和实证的二分法并不能处理关于博弈论案例使用的争端。而如果将博弈论作为一类知识,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实证知识的语义进行分析,则实证知识可进一步划分为综合知识和分析知识,它们都属于实证知识的范畴,但有着不同的命题性质。本文旨在介绍实证知识二分法,阐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命题性质与逻辑关系,论证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命题的范畴,划清了博弈论案例使用的合法范围,以避免研究中的方法误用。

经济学实证知识的二分法

(一)经济学实证与规范二分法

经济学以实证方法描述经济事实、发现经济规律。实证与规范二分法最早追溯到休谟(D.Hume),休谟砍刀(Hume`s guillotine)提出不能从是中推出应当,经济学实然知识与应然知识是截然不同的,需要分别采取各自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穆勒(J.S.Mill)、韦伯(M.Weber)、西尼尔(N.W.Senior)和凯恩斯(J.N.Keynes)的著作对这个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运用。弗里德曼(M.Friedman)著名的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再次提出,并且对它进行了详细地讨论,“斯诺命题”加深了人们对两类知识差异的认识。当前关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二分法,在经济学领域是被普遍接受的。

(二)经济学实证知识二分法的提出

将经济学知识视为整体知识体系中的一类,则按照研究方法将经济学实证知识划分为分析知识和综合知识。在第一个层次,经济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是通过命题语言来表达,命题语言既包括文字语言,也包括符号语言、数学模型或公式。在第二个层次上,按照传统划分,经济学分析划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在第三个层次上,经济学实证命题可划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同时根据实证原则将命题划分为无意义的实证命题和有意义的实证命题。

经济博弈论实证知识类型证明

(一)从主词指称上

从语义学上看,命题的主词是概念词或是专名。概念词表述某类事物或属性,专名表述个体事物。弗雷格对命题主词的涵义与意谓做出明确划分,指出在数学中,a=a和a=b之间的差别,只是表达形式上的差别。前者使用相同的符号,后者使用不同的符号。由于它们表示相等的数量关系,所以可以用a代替b,或者用b代替a,等式仍然成立。但是在命题语言中情况就不同了。在命题中要考虑语义的关系,即同时要考察主词的意义与意谓,这不像代数的等式中那样只考虑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主词的意义是主词表述的思想,主词的意谓是主词指称的对象。“苹果”是有意义且有意谓的概念,“理性”是有意义但无意谓的概念,“地球”是有意义且有意谓的专名,“智猪”是有意义但无意谓的专名。对于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命题,主词必然有意义,但不一定都有意谓。有意义的命题,主词一定有意义,但不一定有意谓。综合命题的主词必须同时有意义与意谓,即在实现中的相对应的对象。

根据命题主词指称分析,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命题。从博弈理论看,理论的真与主词的意谓无关;从案例看,如“智猪博弈”中用任何一个概念代入x或y,或替换“大猪”和“小猪”,案例结论仍成立。

(二)从命题与现象的时空关系上

在命题与现象的时空关系上,又体现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根据不同。引用张庆熊等学者说明赖尔(G.Ryle)“范畴错误”所使用的五个命题:“(1)一只苹果正挂在树上。(2)苹果服从万有引力定律。(3)我剪断了它的柄。(4)苹果因为万有引力掉到地上。(5)苹果掉到地上因为它的柄被剪断了”。

分析命题具有超时空性,分析命题的真包含一切可能的世界,求证分析命题的真与时空无关。时空是综合命题真的必要条件,综合命题描述的对象一定位于现实世界。时间、空间是综合命题必然的、普遍有效的形式,是因为综合知识如果是可以理解的话,或者说如果是综合命题的话,就必定带上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的印记。空间、时间和因果性是综合命题的可能性的条件。

于是,句(1)、(3)与句(2)在逻辑上是不同范畴的实证命题。句(1)和(3)属于综合命题,它们报道发生的事情,人们可以提问句(3)在什么地方剪断苹果柄,它在什么时候发生,它花了多少时间等。句(2)不是综合命题而是分析命题。句(2)是理论或假设而不是一个事件,它并不发生,它假设命题在一切可能世界都为真。对这样的句子不能提问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理论或假设。根据命题与现象的时空关系分析,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命题。从博弈理论看,命题的真与时空无关;从案例看,案例的发生与时空无关。

(三)从命题间的因果关系上

从命题间的逻辑关系上分析,用分析命题作为原因的命题仍是分析命题,用综合命题作为原因的命题是综合命题。句(4)和(5)都在解释苹果掉到地上的原因,都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用句(4)作为苹果落地的原因,再用句(2)作为句(4)的原因,是采用逻辑演绎方法进行推理,因此句(4)是分析命题。用句(5)作为苹果落地的原因,再用句(3)作为(5)的原因,是通过经验观察获得的知识,因此句(5)是综合命题。尽管句(4)和句(5)中都有“因为”这两个字,都属于实证分析的范畴,但是这两个“因为”在各自的句子中所起的逻辑上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前者是分析知识,后者是综合知识,不能犯“范畴错误”。

与此相联系,分析知识的真是必然的,综合知识的真是偶然的。用句(2)作为句(4)的原因是必须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用句(3)作为句(5)的原因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即苹果有“我剪断了它的柄”之外的原因落地。分析命题的真假通过逻辑规则推论出来,综合命题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其真假通过经验加以检验。

根据命题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命题。从博弈理论看,命题间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从案例看,案例的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必然的。

(四)从命题的验证方法上

从命题的验证方法上分析,分析命题通过逻辑规则,综合命题通过实际观察。分析命题依据矛盾律从一些先天的概念、原则演绎出来;综合命题通过归纳一类事物的性质或事物间的关系得到结论。验证分析命题,只要看看它们是否在逻辑上自相矛盾;验证综合命题,则要看看它们是否与现实中情况相符合。

对此托马斯·谢林(T.C.Schelling)也指出,博弈论是抽象的和推论的,而不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决策的经验主义科学,但它是一种附有以下相关条件下的演绎原理,即参与者的决策必须是“理性的”、“一致的”或“非矛盾的”。

根据命题的验证方法分析,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命题。从博弈理论看,它不能被综合命题证明或证伪,因为它的检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而依赖于逻辑规则。从案例看,无法被经验观察所证明或证伪,因为它的检验来源于理论模型内部的正确性。

通过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的五个性质区分(见表1),本文证明了博弈论及其所使用的案例均属于分析命题的实证知识范畴。

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知识。根据传统方法论分析,经济博弈论属于实证知识而不是规范知识,是关于“真”的知识。而根据语义分析,在知识类型上经济博弈论属于分析知识而不是综合知识。如图1所示,分别用实线框和虚线框表示属于和不属于经济博弈论的语言区域。在求真方法上,经济博弈论通过演绎、推理获得,而不是通过经验观察从现象中获得。

不仅是虚构的案例,任何案例运用于博弈理论研究中,既无效又无益。本文业已证明博弈论知识属于分析命题范畴,博弈论的真与案例无关,试图用空想的案例或抽象的案例来“实证”博弈理论的做法是无效。用案例去论证博弈理论,是用综合知识的研究方法去处理分析知识,是对博弈论研究方法的破坏,对整个博弈论研究是无益的。

博弈论案例使用争论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反对者绝不允许用虚构的案例去论证实证知识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对实证精神和实证方法的捍卫。支持者绝不允许实证知识只停留在抽象思维的层面,坚持用案例证实或证伪理论的做法是正确的。产生争论的真正原因是误把作为分析知识的博弈论当作综合知识。如表2所示,争论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