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例6篇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1

1

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形式。由于“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语)。因而,在社会领域,任何社会现象也都有其特殊的时空规定性。其中,社会时间是指社会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社会空间则指社会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从总体上看,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社会时间无非就是人的活动的时间,社会空间就是人的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时空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运动在社会时空中的拓展过程,是人的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而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加量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量,则标志着现实的人自由解放的实现程度。 社会时空是科学技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位和最重要的条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通过人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这首先体现在,作为科学最主要对象之一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及其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社会时空,科学和技术就失去了其对象性前提和根据;其次,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都必然要经历具有反复性、累积性、上升性的社会过程;其三,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也是以社会时空的变化为条件的。在历史上,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至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然后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而技术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空间的扩展,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不仅科学的发现往往导致技术的发明,而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使相当一部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并分化出相对独立的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工程技术组成了现代技术整体,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趋“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这一新的整体范畴;最后,科技革命也总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酝酿、发生、发展和完成的。社会时空的演化是科技革命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科技革命则是社会时空演化的一种重要结果。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可见,社会时空既是人的生命的专有尺度,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它对于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直接影响。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时空条件等的制约,同时,作为人类智慧和主体能力的结晶,它又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变革社会时空,改变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现代科技是现代社会时空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科学技术都可视为生活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特有的伟力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运动的时空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力量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到了空前强烈的表现,它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形式和社会时空观: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生活节奏,使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社会时间观也正发生着变革。正如俄国学者阿斯金在《时间与哲学》中所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不仅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而且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时间价值的估计是合理地组织生活的重要标记。认真地考虑如何度过有用的时间,甚至整个一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或一个人具有高度价值观的证据。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促使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大大扩展。人的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都展开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同时,人的活动又规定了社会空间的量和质。现实的社会空间不是一个既定的量,它总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体能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活动。这时的社会空间甚至只限于二维的平面,作为国家的地理区位也只限于二维空间,其间争斗也主要是限于领土之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提高,都促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使社会空间不断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空间摆脱了狭隘性、孤立性和分散性,其联系性、同一性和集中性显著增强。现代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社会化、世界化,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大到多维战略空间:地面、空中、水下、太空及文化空间、信息网络空间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正在发生并仍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狭隘的地域意识正在被超越,全球观念则正逐步强化。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时空结构,而且使之发生更加明显的相互转换。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某一具体实践过程结束之后,社会时间就以“积淀”的形式转换为人的活动空间;同样,作为晶化形式存在的空间结构也影响着并体现着人的活动的时间。在人类无数次的实践活动中,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表现为主体实体化和实体主体化,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被赋予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曾精辟地分析道:工人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是由于“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因为时间的社会构成是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了全部自由时间,工人只能终生为资本家进行劳动,而基本没有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资本家的“自由时间是以通过强制劳动吸收工人的时间为基础的,这样,工人就丧失了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因为时间就是这种空间”[3]。因此,要争取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消灭阶级,使劳动者获得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获得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现代科技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自由时间相对延长,由此也使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大为扩展。社会实践反复证实着这样的真理: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就是因为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而发生变革的,而现代科技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则使这种转换更为明显、快速,从而也使现代社会的变革更为显著、剧烈,人类历史正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化。

3

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之间显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观照、互为前提、互动发展的,而这种联系在现代尤为显著。因而,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各自都为对方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参照系。

社会时空是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最重要的视角和最基本的方位。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时间并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这柄“双刃剑”又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承担着巨大的科技代价。这些科技代价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某些重要价值的追求(可称之为机会代价);主体为了发展科技而必须作出的价值投入,即成本;主体在获取或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担的科技负效应或负产品;由于人们的主观失误或错误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耗费、损失或消极后果等。科学技术的创价与代价及其间的矛盾,在社会时空中比比皆是。其中则以近期创价与远期代价的矛盾、局部创价与整体代价的矛盾最为引人瞩目。人们往往都以取得活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这种普遍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事与愿违的消极后果。就在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自然界却经常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活动的长远代价常常超出了其近期获得的有限的价值。正如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其创价、代价都呈越来越大之势,而后者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愈演愈烈,使现代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发展正遭受着严重损害。

从社会时空角度对现代科技合理性的反思,实质上是对现代科技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进行反思,是对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和生存方式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规范。在现代科技合理性问题上,由于立场、标准、方法等的差异,人们往往莫衷一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他们在技术发展中首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异化,然后感受到人与其文化和环境的异化,最后是人与人性本身的异化”[4]。由此,他们认为,现代科技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代价,它使现代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遭到摧残、恶化,可供支配的社会自由时间也严重萎缩。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不合理的,解决当前全球性难题等的必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限制乃至停止发展科学技术;而以贝尔、托夫勒、奈斯比特为代表的乐观派则认为:“事实上,技术的控制为人类控制社会、控制人类历史以及人类自身提供了模型。就如同技术在控制直接物质时带来进步一样,技术对人的控制、对人类社会和未来的控制将带来闻所未闻的繁荣和富裕”[5]。在现代科技武装下的人类正以日益强大的力量使社会代价愈益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状况都日益获得改善。因此,现代科技是合理的,人类应当信赖、满意于现代科技。悲观派和乐观派各自强调并且都只是片面地强调了现代科技的某一方面,它们对科技合理性的理解在总体上都是片面的。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2

1  

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形式。由于“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语)。因而,在社会领域,任何社会现象也都有其特殊的时空规定性。其中,社会时间是指社会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社会空间则指社会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从总体上看,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社会时间无非就是人的活动的时间,社会空间就是人的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时空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运动在社会时空中的拓展过程,是人的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而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加量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量,则标志着现实的人自由解放的实现程度。  

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社会时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时空观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对于社会时空的合理理解,也毫不例外。在社会时空问题上,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志就在于,不被自然时空所完全束缚,而是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时空,并在自然时空的基础上创造出社会时空。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社会时空,则在于“人的感性活动”所特有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所谓的“环境的改变”当然包含对自然时空的改变,人正是通过“革命的实践”,才创造出并不断地改变着社会时空。由于每一代人的活动的需要、目的、方式、意志等的不同,社会时空总是也只能从不同时代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其规定性。另一方面,人们创造自己的社会时空并不是随心所欲、无中生有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永远也不能摆脱自然时空对于人的活动的制约,而社会时空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人的活动。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时空状态,直接影响着主体认识、改造、利用客体的速度、规模、范围、层次和水平。从根本上看,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与自然时空有着原则的区别,但它们并非外在于、脱离于自然时间和自然空间,而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实践活动而赋予自然时间和自然空间以社会属性,特别是赋予其以价值、意义,从而使其抽象的形态在人的活动中获得了社会历史的现实性,使时间和空间获得了“真正生命”,并成为人的生命的尺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时空的实践本质,他关注的时空不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一般物质运动的时空,而是属于人的时间和空间,他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秘密,而且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源泉;进言之,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的存在,社会时空也无从产生。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活动是社会时空的源泉和本质,社会时空的社会现实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等特性是人的实践活动赋予的。  

社会时空是科学技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位和最重要的条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通过人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这首先体现在,作为科学最主要对象之一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及其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社会时空,科学和技术就失去了其对象性前提和根据;其次,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都必然要经历具有反复性、累积性、上升性的社会过程;其三,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也是以社会时空的变化为条件的。在历史上,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至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然后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而技术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空间的扩展,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不仅科学的发现往往导致技术的发明,而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使相当一部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并分化出相对独立的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工程技术组成了现代技术整体,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趋“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这一新的整体范畴;最后,科技革命也总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酝酿、发生、发展和完成的。社会时空的演化是科技革命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科技革命则是社会时空演化的一种重要结果。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可见,社会时空既是人的生命的专有尺度,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它对于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直接影响。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时空条件等的制约,同时,作为人类智慧和主体能力的结晶,它又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变革社会时空,改变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现代科技是现代社会时空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科学技术都可视为生活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特有的伟力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运动的时空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力量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到了空前强烈的表现,它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形式和社会时空观: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生活节奏,使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社会时间观也正发生着变革。正如俄国学者阿斯金在《时间与哲学》中所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不仅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而且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时间价值的估计是合理地组织生活的重要标记。认真地考虑如何度过有用的时间,甚至整个一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或一个人具有高度价值观的证据。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促使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大大扩展。人的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都展开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同时,人的活动又规定了社会空间的量和质。现实的社会空间不是一个既定的量,它总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体能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活动。这时的社会空间甚至只限于二维的平面,作为国家主权的地理区位也只限于二维空间,其间争斗也主要是限于领土之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提高,都促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使社会空间不断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空间摆脱了狭隘性、孤立性和分散性,其联系性、同一性和集中性显著增强。现代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社会化、世界化,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大到多维战略空间:地面、空中、水下、太空及文化空间、信息网络空间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正在发生并仍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狭隘的地域意识正在被超越,全球观念则正逐步强化。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时空结构,而且使之发生更加明显的相互转换。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某一具体实践过程结束之后,社会时间就以“积淀”的形式转换为人的活动空间;同样,作为晶化形式存在的空间结构也影响着并体现着人的活动的时间。在人类无数次的实践活动中,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表现为主体实体化和实体主体化,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被赋予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曾精辟地分析道:工人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是由于“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因为时间的社会构成是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了全部自由时间,工人只能终生为资本家进行劳动,而基本没有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资本家的“自由时间是以通过强制劳动吸收工人的时间为基础的,这样,工人就丧失了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因为时间就是这种空间”[3]。因此,要争取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消灭阶级,使劳动者获得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获得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现代科技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自由时间相对延长,由此也使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大为扩展。社会实践反复证实着这样的真理: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就是因为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而发生变革的,而现代科技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则使这种转换更为明显、快速,从而也使现代社会的变革更为显著、剧烈,人类历史正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化。  

3  

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之间显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观照、互为前提、互动发展的,而这种联系在现代尤为显著。因而,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各自都为对方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参照系。  

社会时空是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最重要的视角和最基本的方位。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时间并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这柄“双刃剑”又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承担着巨大的科技代价。这些科技代价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某些重要价值的追求(可称之为机会代价);主体为了发展科技而必须作出的价值投入,即成本;主体在获取或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担的科技负效应或负产品;由于人们的主观失误或错误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耗费、损失或消极后果等。科学技术的创价与代价及其间的矛盾,在社会时空中比比皆是。其中则以近期创价与远期代价的矛盾、局部创价与整体代价的矛盾最为引人瞩目。人们往往都以取得活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这种普遍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事与愿违的消极后果。就在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自然界却经常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活动的长远代价常常超出了其近期获得的有限的价值。正如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其创价、代价都呈越来越大之势,而后者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愈演愈烈,使现代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发展正遭受着严重损害。  

从社会时空角度对现代科技合理性的反思,实质上是对现代科技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进行反思,是对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和生存方式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规范。在现代科技合理性问题上,由于立场、标准、方法等的差异,人们往往莫衷一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他们在技术发展中首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异化,然后感受到人与其文化和环境的异化,最后是人与人性本身的异化”[4]。由此,他们认为,现代科技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代价,它使现代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遭到摧残、恶化,可供支配的社会自由时间也严重萎缩。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不合理的,解决当前全球性难题等的必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限制乃至停止发展科学技术;而以贝尔、托夫勒、奈斯比特为代表的乐观派则认为:“事实上,技术的控制为人类控制社会、控制人类历史以及人类自身提供了模型。就如同技术在控制直接物质时带来进步一样,技术对人的控制、对人类社会和未来的控制将带来闻所未闻的繁荣和富裕”[5]。在现代科技武装下的人类正以日益强大的力量使社会代价愈益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状况都日益获得改善。因此,现代科技是合理的,人类应当信赖、满意于现代科技。悲观派和乐观派各自强调并且都只是片面地强调了现代科技的某一方面,它们对科技合理性的理解在总体上都是片面的。  

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和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科学技术合理性的客观依据。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对分离甚至对立这一事实,决定了科学技术的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以至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可能具有不同的评价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只是相对的。在完整的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因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及其双重效应都不是无凭无据的,它归根到底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它的合理性最终也只能根据经济必然性加以说明,即利益原则支持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评价系统的解释、改进或取舍,它通过后者间接地支配、约束着人们的具体行为。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从社会时间看,这种利益既不限于眼前利益、当下利益,也不只是长远利益、未来利益,而是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从社会空间看,这种利益则既不限于局部利益、私人利益,也不只是整体利益、公共利益,而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换言之,作为进步道德基础的,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具有合理性的科学技术都必然有利于促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必然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都必然能够为人们拓展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从而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得到改善。合理的利益原则与正确理解的生产力标准是一致的。生产力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评价科学技术合理性的基本标准。这里,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其一,不能将生产力的发展与有限时空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混为一谈。作为科学技术标准的生产力是个总体性范畴,是指社会总体的生产能力,它的发展最终表现为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趋势;其二,不能把发展生产力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分离甚至对立起来。社会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和物化形式,因此,它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自由时间和社会空间,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但是,由于经济价值目标与精神价值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等之间都经常地存在着矛盾。有时,这种矛盾还很尖锐。在进行科技评价时,应时刻注重:物是手段,人才是最终的目的;物质财富、技术手段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的;眼前的局部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长远的、整体利益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以对大多数人的本性的摧残和对人的自由的损害、剥夺为前提,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应该在现实中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完全一致起来。  

马克思对于科技合理性的反思,是与社会批判、社会革命相互贯通的。马克思发现: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时空、生存方式的影响,与现实的社会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味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对抗。工人同其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一面。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及闲暇时间的占有,工人的时间几乎只是劳动时间。马克思愤怒地揭露:“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跨了,心智也犷野了。现代工业的全部历史还表明,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6]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由此,马克思得出革命的结论:以“自由人联合体”取代现存社会,重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为此,需要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将第一次享受充分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在这种崭新的社会时空中,科学技术的目标、发展、运用、作用、结果等都会发生根本变化,科学技术合理性才真正充分实现。此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真正能够自主自觉自愿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而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则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收稿日期:2000-11-06  

【参考文献】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3

科技文化是一种生成于科学技术实践的文化,也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生态科技文化也随之兴起,并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样式。所谓生态科技文化,一般有两种理解:“生态科技的文化”和“生态的科技文化”。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科技文化,指的是基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归依的科技文化。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这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所谓科学技术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科学价值观的变革、科学世界观的变革、科学观的变革”[5]。走出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呼唤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首先基于人类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生态危机实际上是文化的危机,是不合理的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恶果。正如有学者所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曾经错误地把它当成了一座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索取,随着家园不断地被自己破坏,人类已经感到生存危机的彻骨之痛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人类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

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既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观念上的转变必然引领科技文化的转向———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统整体观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思维方式、主张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科技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代表了未来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们用生态价值观来评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科学技术可以改一切的传统科技文化转向主张利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当今时代,生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而科技文化的生态化发展必将影响甚至决定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未来。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生态科技文化必将成为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其一,科学技术在不断演化,生成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演化,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走向生态化,而科学技术生态化必将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态化;其二,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的;其三,科学发展观既是衡量科学技术发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为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指明了方向。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加强生态科技文化研究,在全社会弘扬生态科技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的指导。西方学术界关于科技文化的思想层出不穷,理论派别也是蔚为大观。在这众多的科技文化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文化观以其独到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备受关注,对当今时代生态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弘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科技文化观,它也是科技文化生态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加强生态科技文化研究,在全社会弘扬生态科技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的指导。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这就要求21世纪的人类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必须以更加负责和慎重的态度全面估价科学技术的环境后果,更加正确地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绿色化,切实把握生态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总之,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的明智选择,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将有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科技文化研究,也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科技文化社会功能研究的新视野:科技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深刻总结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所谓“文化软实力”,即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是指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以人为主体的蕴涵,并通过人们的活动整合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力,其核心是人的素质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能量。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软实力当然包含科技文化的力量,科技文化软实力是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笔者曾经撰文指出:“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逻辑地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打造科技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科技文化何以成为一种软实力、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特质及构成以及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等。客观地说,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却展现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孙波撰文指出:科技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作为智力支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文化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笔者认为,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功能集中表现在:推动科学技术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既定目标发展的导向功能,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功能,引导科学技术资源合理分配、提高科学技术运行效率的增效功能,以及激励全社会特别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为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凝聚功能等。科技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软实力的特质及构成。首先,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自身的发展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质,包括普适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等静态特质,也包括发展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动态特质。其次,从科技文化特殊样式考察,其软实力构成主要表现在:科技文化价值观念的吸引力、科技文化政策法规的保障力、科技文化公共服务的亲和力、科技文化创新氛围的聚合力以及科技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等。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考察科技文化软实力构成,如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以及精神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等。科技文化软实力在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科技文化体系,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三、面向现实的科技文化研究新课题: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坚定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时代主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和集中体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文化建设逻辑地蕴涵着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呼唤着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文化的根基,切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然也离不开科技文化的支撑。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进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建制化社会活动,科学文化也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1]。科技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的基频,科技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代表着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对科技文化的支持程度以及有效需求不同,发展水平越高,就越需要科技文化,因而对科技文化的支持程度越高。由此可以说,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就无所谓小康社会。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科技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也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呼唤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党的十非常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现象,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也就无所谓生态文明建设。概言之,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4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八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1科技生产力与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马恩全集》第19卷,第375页).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社会现实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并不与这三要素相并列,而是渗透于三要素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效能大大提高,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还可以使劳动者的技能大大提高.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n.这里的n就是科学技术.因此,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渗透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推动生产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首位变革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50年代至7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50%,其中有的国家高达60%~80%,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1985年~1989年)为40%左右.当前,高科技的崛起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士所认识,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有力论据.据预测,未来农业新增产六分之五,未来工业经济增长的70%~80%都将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当今科学技术产生的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表现为: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亦即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二是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三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丰硕的经济效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现实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产物,都是科技成果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产生的结果.

1.2技术经济与知识经济

在科技立国、科教兴国已成为许多国家基本国策的今天,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正在演化成知识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正在进化成知识经济.现代经济要求用较少的投入来获取较多的产品,用较低的成本来获取较高的利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人们认识到,知识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只有知识劳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现代社会是信息发达、知识激增的时代,以知识劳动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将逐渐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所谓知识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指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美国未来学家彼德•德拉克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变时期,即将到来的社会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不再是资本、土地或人力资源,而是知识.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首富者乃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比尔•盖茨.在20年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石油大享.在半个世纪前,是汽车商人,可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不但财富转移了,而且致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将不再倾心于如何巧取豪夺成为暴发阶层,而是转向通过高科技及知识集约型的企业获得发展.知识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进步,就在于知识的不断生产和使用,在于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的变更.科学研究制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印刷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方式;教育制度的革新,改变了人类学习的方式.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发生了根本变革.在这样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中,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

2现代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近代历史上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都引起了相应的教育革命.在现代社会,教育与科学技术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已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两大要素.同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内部结构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也必然地对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社会生产力,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日益雄厚、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必然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出日益迫切、多样化的要求,使现代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育也必然具有日益重要、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教育作为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将成为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杠杆和支柱.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日益明显.

2.1现代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创造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提供了强大的认知手段,以及控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新方法和力量,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存量,进而以更高的效率、水平配置资源.有关资料表明,在现代产业更新的收益增长中,只有40%是由机器设备的变化,而60%则是新产业所要求的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造成的,而且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体验、综合素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同时,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团体、个人的价值取向,它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进步作用来影响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人的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得到充分发展,使人格得到完善.高等学校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哺育,提高个体素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毕业后在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服务社会、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带向工作岗位,幅射整个社会,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需求层次,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明.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广泛的、持久的.这是高等教育的科技专业知识教育所带来的效益.#p#分页标题#e#

2.2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发展、创新的功能

科学技术知识与成果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是优秀文化的结晶,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科技发展是一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也有了新的拓展,现代高等教育日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选择、整理、储存的任务日益重要.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知识、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各专业学科界限淡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缤彩纷呈的格局,知识量激增,高等教育的传递、融合功能增强.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缩短了国际交往的时空距离,科学无国界,从而使高等教育对国际间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传播功能增强.现代高等教育在科技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基础科学的传递,使人类优秀科技文化得以世世继承、代代相传,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展、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开拓新的专业领域,来丰富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不仅再生产科学技术,而且还创造新的科学技术.

2.3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功能

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生产技术,才能直接形成生产力.高等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我国高等学校中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荟萃,科研设备先进,信息灵敏,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畅通,具备了进行跨学科、尖端学科、新兴学科研究的条件.正如现达国家中的著名高校一样,我国拥有一大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中心”的高校,高等学校在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的同时,也成为为社会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的源泉和重要基地,具备了从科技到生产力所要经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中间实验、定型生产等转化功能.同时通过利用高校的优越条件,成为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也就是高校不但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再创造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能研究试制新的生产工具、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因此,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现代高校可以创造生产力的全部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使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变为现实.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必须有现代高等教育的参与——即通过教育使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技术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理论,丰富教育的内容,提供新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开辟新的教育途径,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增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

3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科技功能的对策

现代科学技术在客观上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高等教育又客观地是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环节,那么,通过发展教育来发展科学技术,通过教育来发展生产力,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必然要走的历史道路.高等教育应当担负起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探索高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

3.1在教育思想方面,要把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从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说,要真正落实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确定高教改革的思路,建立起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和协调的办学机制.我们对适应的理解,不能狭隘地看作高教与经济是“服从”和“对口”的关系,而应广义地理解为“应变”和“创新”,使高校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正常运行,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使“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同时,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性转变,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科技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中出现智力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开发人力资源的同时,应十分注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崇高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格、健康的体魄,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不仅需要造就能获取诺贝尔奖的英才,更需要为祖国建设事业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将才.

3.2在教育结构方面,要逐步建立起培养各种人才的完善体系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结构和知识结构将不断变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并集中体现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不仅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直接影响到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的作用.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目前高校比较重视研究型、传播型的人才培养,忽视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教育所面临的资源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社会服务市场的动态需求,加强教育预测,确定各级各类科技人才需求的合理比例,按需培养,因材施教.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趋于统一,表现在高等教育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上.为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人才规格要向通才方向发展,实施通才教育,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向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根据社会需要,适时地改造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增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急需专业,扩大知识面,增加选修课,加强人文科学、经济科学等软科学与工程技术硬科学的相互渗透,将智能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造就一代新人.

3.3在教育体制方面,要逐步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办学运行机制#p#分页标题#e#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发展教育来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是走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动社会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参与教育,教育面向社会,产学合作办学,产学共同繁荣.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与社会企业中有一定理论素养的技术人员,可以互相兼职,建立高校教师学街双轨制,让具有“工程师-讲师”、“会计师-讲师”、“律师-讲师”职称的教师授课,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造型人才.重视建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高校要从以往相对封闭的学院制办学模式逐步走向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科技、生产联合体的办学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教育是基本,科技是关键,生产是基础.现代许多国家积极发展以大学为依托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科学园区(Sciencepark),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大学为核心,联合社会上的科技、生产力量,积极推动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这样一种三结合的联合体,使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4在教学方面,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正确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应实行改革,改变以往重视书本、轻视实践,重视理论、轻视应用的做法,使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使学习方法由接受性学习(Learn)向研究性学习(Study)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在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应把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及进展,但不一定成熟的理论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机会探索研究.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学术讨论,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安排上,应保证一定时间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基层,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同时,可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开展学生课余科技发明活动,学以致用,使学生及早进入科学研究发明的领域.通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生产实际,为大学生提供发挥智力潜能的用武之地,同时也可以在大学生中倡导崇尚科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风气,可以培养大学生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形成大学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机制.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5

1科技社会化的特点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无法比拟的。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前峰扫过,科技社会化浪潮紧随其后,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科技社会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知识的加速增长。这主要体现在科技知识的增长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从本质上反映出人类创造科技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知识的增长呈指数增长规律,科技知识的激增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向社会生产的加速转化。这主要体现为从科学(S)到技术(T)再到生产(P)的发展逻辑,表现为从科技成果到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周期明显缩短,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向社会生活的加速渗透。这主要体现在现代科技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诸方面须臾不能离开科技,否则将是难以想象的。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思想及观念的潜移默化。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所说的:科技不仅是一种物质的财富,而且是一种观念的财富。科技在现代社会日益体现出其深刻的思想及观念财富价值,人类不是单纯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物质恩惠,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科技思想及观念的影响。诸如得到世人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就是一种科学的生存观、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文明观。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对社会管理的有力支持。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对社会管理的深刻影响,表现为科学决策体制、科学管理理论、决策管理方法以及技术手段诸方面的创新,科技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对社会管理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前者诸如为管理者提供DSS(决策支持系统)或构筑电子政务平台等,后者诸如社会选择的技术背景等。从美国总统的竞选过程看,皆与当时的社会技术背景有关。早期竞选总统者只能驾马车四处游说,以后则是有了汽车乘汽车,有了火车乘火车,有了飞机乘飞机;当无线电广播技术进入实用后,竞选总统者开始在电台发表竞选演讲;当电视技术进入实用后,竞选总统者开始在电视中展开辩论;当网络技术进入实用后,竞选总统者则充分利用网络,纷纷制做个人的主页并设立有关的网站。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不仅有助于社会选择,而且有力地支持了社会管理[1]。

科技社会化表现为科技普及的速度加快。这主要体现在科技普及成为人类日益重要的社会活动,各国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使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工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使我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耐用消费品市场空前繁荣;生活科技的推广普及,使我们更加向往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网络技术为例,其普及的速率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技术,包括收音机和电视。究其原因,在信息网络技术产品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的同时,相关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却直接下降。据统计,1970年1MHz信息处理能力的成本为7601美元,到1999年已下降到0.17美元;1970年存储1Mb信息的成本为5257美元,到1999年已下降到0.17美元;1970年传输1Gb信息的成本为150000美元,到1999年已下降到0.12美元[2]。

科学社会化表现为科技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科技作为一个整体,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全面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养,并有效促进马克思所说的“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

2科技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科技社会化浪潮方兴未艾,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科技社会化进程不可逆转。科技社会化已经给人类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科技烙印,导致了世界面貌的急剧变化,并造就了20世纪人类文明的辉煌,奠定了我们追求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从本质上看,科技社会化具有自组织性和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事实上,推进科技社会化已经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自觉行为,人们在推进科技社会化的进程中可谓受益匪浅。

科技社会化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伴随着科技社会化浪潮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经济作为科技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初现端倪,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按照OECD关于知识经济的论述: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所涉及的知识是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显而易见,知识经济与科技社会化密切相关,科技社会化是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知识经济只有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以及科技社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才能产生,科技社会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到定向开路的先导作用。

科技社会化提高人类科学认识的总体水平。从科技社会化的特点看,它对人类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刻,尤其对科技知识创新和科技知识普及的强化,将提高社会的科技能力和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技文化素养,也将有效地提高人类科学认识的总体水平。人类对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及进化、地球起源及演化、宇宙起源及演化等重大基本问题的科学认识,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科技社会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21世纪的科技社会化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高科技将成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由于高科技本身具有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率、低物耗、低能耗、低自然资源约束以及低污染等特点,可以说21世纪的科技社会化将同高级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的影响将更加深刻。以面临突破的纳米技术为例,其应用之广泛令人难以想象,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科学家们认为:纳米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将远远超过电子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科技社会化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从技术评估的角度看,现代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带来许许多多恩惠,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在科技的社会控制出现问题后,滥用科技的社会后果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滥用生物技术的风险远远高于滥用核技术的风险,一旦生物技术成为“战争狂人”和“”手中的武器,人类社会将不得安宁,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科技社会化的推进过程中,多少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负面效应,有些是可以规避的,有些是可能规避的,有些是可以减小的,有些则是不可能回避的。

3科技社会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从世界范围看,科技社会化的推进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的科技社会化进程要比发展中国家明显快一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社会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科技社会化将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社会化无疑是一个科技全方位普及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社会教育的过程;而科技社会化的关联度大、渗透性强的特性,又对科技普及起到了增效的作用。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必须努力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这是中华民族能否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也是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

科技社会化将强化社会科技意识。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一些认识,看法和评价,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社会科技意识则是社会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不同程度的认同。社会科技意识具有层次性、非平衡性、可塑性、指向性、稳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它与科技社会化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科技社会化能够强化社会科技意识,社会科技意识又能促进科技社会化进程。对于我国面向未来的发展来说,强化社会科技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科技社会化将缩小我国科技差距。科技社会化浪潮的兴起,将加快国际科技转移,使全球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并产生关联、辐射、激活等现象。在科技社会化的推进中,通过积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我国能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科技差距,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现某些领域的技术跨越,为我国21世纪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社会化将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与管理方面设置的新壁垒,《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等文件对我们的科技活动有所约束[3]。在国际科技竞争白热化以及知识产权约束的刺激下,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创造科技知识和应用科技知识的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开发。加快我国的科技社会化进程,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社会化将促进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跨世纪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了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举措。不论是科教兴国还是可持续发展,都必须真正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都必须努力提高社会科技意识及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在这种意义上,科技社会化的推进将有助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4科技社会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科技社会化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机遇往往与挑战同在,希望往往与困难并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社会化使我国面临教育的挑战。科技社会化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可能倾全国之力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跨越,但在教育方面却是无法跨越的,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快教育改革,扎扎实实地加强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础。特别要注意适应科技社会化的时代要求,在教育中增加现代科技含量,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

科技社会化使我国面临科技发展速度的挑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明显存在的科技差距,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与发达国家并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事实上,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丝毫不能懈怠。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并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科技,否则科技差距有可能扩大,进而导致发展差距扩大。

科技社会化使我国面临科技安全的挑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客观存在的科技差距,加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使我们不得不引进世界上的先进技术、用市场换技术,甚至重复引进、反复引进。由此可能产生技术依赖性,使我国的科技安全受到威胁。从新中国诞生半个世纪的历史看,发达国家倚仗其科技优势对我国进行的“科学封锁”、“技术禁运”几乎没有停顿过,时至21世纪的今天仍然如此。

科技社会化使我国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从本质上看,科技社会化是以科技创新为前提,或者说科技创新是科技社会化的源泉。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但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能力等方面,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最终体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发明创造少,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创新能力低。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专利申请情况看,高科技领域的专利大部分由国外所申请。

科技社会化使我国面临科技活动投入的挑战。与经济活动一样,科技活动也同样需要投入,并遵循投入产出规律。诸如高科技具有高附加值或高回报的特点,但同时高科技也具有高投入的特点。我国由于国力有限等原因,长期以来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我国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对科学技术普及的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科技普及的效果。现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既取决于科技自身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科技被公众理解的程度,两者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投入。

【参考文献】

[1]李光.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38-40.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6

一、道德对于现代科技行为约束的概念分析

所谓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综合运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动。科技行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有全民族性、全人类性。有益的科技行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类,反之,则为祸民族,为祸人类。

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泛指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标准。具体指一定社会(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为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道德现象,它是适应社会文化背景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协调从事科技事业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时间的依赖性。主体的道德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道德同样是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着一定的科技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人的认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规范,不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实际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产生于每一个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这是科技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意识,是依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而有很大的差异的。尽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阶级之别,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科学技术内容的客观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类性,因而它更具有国际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义”、“利”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科技道德是对真与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道德约束在现代科技行为中的应有之意

(一)现代科技人员对个体功利超越的自觉性呼唤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又会为科学家带来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极大的个人功利性。这种双重功利性在构成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的同时,又蕴含着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为争得科研基金、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为获得同行的承认,为得到持续的课题资助,为了获得晋升和达到最大限度的“马太效应”,科技人员中有人便不择手段,放弃道德原则、泯灭良心、失掉是非善恶标准。人都有趋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觉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狭隘的个体功利,会使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这就要求用道德约束科技工作者对个体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类。所以,科技工作者对狭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觉性构成了现代科技行为迫切呼唤道德约束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二)现代科技应在更高层次上造福全人类呼唤道德约束

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远非仅停留在超越狭隘功利的自觉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宽了。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强化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直接关系。科技成果应用的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侵华日军所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几千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所有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技的发展为这些反文明的行为提供的物质手段。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既是生产力同时又隐含着破坏力的双重属性,才使得现代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使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科技行为后果作出人道主义的审视。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关于科技应用的定向和规划、实施和控制等诸方面。现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否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本国,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所贡献。不但要幸福当代,而且又给子孙后代奠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扬善抑恶,施行人道,造福人类,这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科技行为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在现代科技行为需要道德约束第二层面的要求。

三、建立现代科技与道德约束的良好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从唯物史观来看,科学技术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相互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活动;道德主要是指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科学所阐明的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则主要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先进的道德与科学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进步的道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

(一)现代科技发展决定道德进步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的不断增多,人们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会化的协作。这样,调节新的社会关系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应运而生。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工程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等等,就是新开拓的伦理学领域。

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始终处于不断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动性,最终会通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应变革,引起道德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道德的纵向发展序列来看,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总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新旧道德观念的碰击与冲撞中,使新型的道德体系适应新型社会关系而最终确立起来。这是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领域的飞跃和质变。再从道德活动主体素质的横向扩展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以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虚心学习、协同一致、刻苦钻研、百家争鸣、努力奉献的科学宗旨,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同时便熏陶了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积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并使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扩大了道德评价范围。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其次,科技发展能够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扩大道德评价范围。第三,科技发展能够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为道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环境之中,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得到稳定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影响,对现代科技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也正体现于此。具体来讲,道德力量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人有了知识,就会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古人的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珍视、对技术发明者的赞颂的思想,包含着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一致的特点,客观上促使当时许多先哲探求知识,献身于科学技术,自觉地把渴求知识、崇尚真理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代,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社会中逐渐形成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道德风尚及舆论,从而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二,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科技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职业心理和科技道德习惯。

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多种因素制约,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技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着为科技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凡是科学上有创造、技术上有发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