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例6篇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1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班级建设 挑战 对策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仿、文化程度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年制逐渐向学分制、学年学分制转变,班级概念日趋弱化,班级功能不断退化,班级建设受到全方位的冲击。

学分制是从选修制(又称选课制)发展起来的,“选修制的实行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在选修制发展的基础上,美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学分制”[1],它是“教学评估的一种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必要数量学分作为准予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导师制做保证的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2]。目前,国内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大多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管理规范、专业分类严密的特征,又吸收了完全学分制的课程选修、补考重修、弹性自由的特点。一方面,学分制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分制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改革要求,对班集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学分制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挑战

(一)班级概念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大。

班级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一般由“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体系组成,班级作为体系的最后一环,是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一旦这个环节弱化,链条松散,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缺少实施载体,极易造成各种学生思想问题。学分制实行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存在着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级的现象,因此会逐步淡化班级的概念”[3]。

与此同时,学分制教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因选择同一门课程而产生了不同的听课群,形成了“课程班级”或“教学班级”。而“课程班级”是因短暂的选课而组成,学生流动性大,很难形成稳定的集体。因此,原来传统的行政班级因各人选择不同课程而逐渐弱化,而课程班级又因各人短暂相聚而不能持久稳定,逐渐导致了班级概念弱化、集体观念淡化。这样一来,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被打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缺少一种直接联系的固定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难度加大。

(二)班级建设松散化,学生“三自教育”困难重重。

班级建设是指班主任、班级委员、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对班风、学风、班级文化诸方面的探讨、研究、落实等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因此,除了学校、学院、班主任(辅导员)的统一规划和指导,班级干部和成员对班级的自我规划和管理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一环,历来为各高校所重视。而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班级建设逐渐出现松散化趋势,学生开展“三自教育”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班风建设失去抓手。班风是班级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班风建设从内涵上来说,包含共同的班级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严格规范的纪律约束等方面。学分制下,班级概念逐渐弱化,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减少,这对于班级共同目标的制定、班委的有效组建、班级向心力的凝聚及良好舆论氛围和组织纪律的建立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班风建设丧失抓手。

二是学风建设缺乏引导。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是班级成员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学分制实行后,一方面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被弹性的时间体制打破,传统的课堂考勤与提问、课后反馈与辅导产生了不便,极易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驰、疏于学习甚至不去学习。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就业前景缺少理性的判断和全面的分析,“选课时较盲目……学生无法独立地设计符合社会要求的自我目标模式,难以优化学习方案,导致了学生在选课中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忽视知识的系统性,避难就易”[4],不利于班级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是文化建设缺少载体。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不仅反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班级成员的人格完善、和谐发展。学分制条件下,随着上课地点和时间的分散性与不确定性,班级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减少,班集体活动减少,同学间的感情变得疏远和冷淡,导致班级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随着班风建设、学风建设松散化,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愈发艰难。

(三)班主任指导真空化,班级管理无的放矢。

班主任(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是班级建设最直接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学分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专业、时间、学习进程,希望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不希望班主任过多地管理和干预,由此,班主任的指导、监督和教育作用逐步削弱。同时,学分制下,班级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离散性,班主任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群体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减少,思想教育、集体活动、班干部队伍培养等都难以开展,容易造成学习的随意化、学生的自由化及管理的真空化。而且,目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囿于自身专业条件,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学生思想教育无法系统进行,业务教育又受到局限,班主任指导出现真空化,班级管理难度加大。

二、当前高校班级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实体班级、网络班级双管齐下。

1.加强行政班级、课程班级的实体化建设。

学分制下,虽然班级概念逐渐淡化,但在具体实践中,行政班级作为学生的基层组织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会消亡。班级建设与管理仍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主要管理模式。根据在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15个本科院校的抽样调查,“目前全国高校仍采取班级管理模式的高校占90%以上”[5]。加强学分制下班集体的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统一思想,改变在学分制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不重视班级建设的观念,提高对班级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建好班级党团组织,发挥党团干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并不断探索班风、学风、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等班级建设的新模式;三是在强化行政班级建设的同时,应根据学分制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重视以课程为单位组建的课程班级,开创课程班级管理的新形式、新方法,使课程班级和行政班级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开创网络班级为新平台的班级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班级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实体班级的范畴,网络班级建设具有实体班级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资源丰富性、活动协作性、管理自主性、组织虚拟性、主体平等性和时空无限性等。同时,网络班级形式多样,包括人人网虚拟班级,班级博客、微博,班级讨论版,班级QQ群、飞信群等;网络班级操作方便快捷,个性化设置优势明显,班干部名单、任课教师联系方式、班主任信箱、课程表、学生名片、评奖评优、班级公告、班级日志及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可以在网络班级上实现。网络班级管理与学分制“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它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的互动,充分体现班主任与学生作为班级管理参与者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在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和长期跟踪研究班级提供网上交流平台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工作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班主任、班导师齐抓共管。

纵观四年大学生涯,学分制下,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教育及班级建设各有特点。低年级学生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对其进行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适应性教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及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学分制条件下,虽然班主任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群体教育和班级建设的时间和机会减少,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公共基础课程较多,选修课程较少,因此影响并不大。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选修课程的增多,班主任统一组织群体教育的时间减少,加上自身专业条件和业务水平的限制,班主任指导的局限性越发显现。因此,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在做好班主任指导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由专任教师担任的导师制。

导师制是组织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个案指导,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学分制条件下,班主任与班导师应各自分工明确,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形成合力,具体说来,班主任侧重低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做班级建设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服务者;班导师则侧重高年级学生选课、专业学习、科研指导,以专业为切入点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做班级建设的引导者、学生成才的规划者。班主任、班导师的双重管理体制的出现,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等主要特点,对于学生教育、班级建设具有突出的作用。

(三)学生生活园区和社区学生组织形成合力。

随着学分制的实行,“传统的班级、团支部等正式群体的概念逐渐淡化,随着必修课的减少,以班级为整体的活动相应减少,跨班级、学科的交流随之增多,学生群体维系的纽带由班级向寝室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群体转移”[6]。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活动主要阵地的优势逐渐被学生生活园区(学生公寓)取代。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公寓成为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阵地及班级建设的全新载体,公寓文化建设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越来越多高校所重视。学生公寓公寓文化建设一方面应发挥学校的宏观指导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统筹和引领,另一方面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社区学生组织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因此,在传统的班级建设模式捉襟见肘的背景下,以学生生活园区为阵地、以社区学生组织为队伍保障,共同开创班级建设新模式成为各高校努力的方向。

目前,国内高校已建立公寓党员工作站、学生社区工作中心、公寓自管会等一系列自我管理组织,同时,各学院也相继把学生会的生活部、服务部等的职能向公寓进行有效的延伸。学生生活园区和社区学生组织形成合力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主要做法为:一是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将班级文化融入寝室文化中。如与公寓自管会携手组织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各种公寓文化评比活动,如文明寝室、温馨小家评比、大学生公寓文化节等,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来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二是以公寓党员工作站为阵地,建立班级党、团员干部队伍体系,组织全班党员、团员开展各类诸如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的党团活动,共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三是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进公寓,班主任、班导师利用学生在公寓的时间经常性下公寓,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在增进与学生感情交流的同时,为班级成员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佩琴等.学分制的由来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4.

[2]曲建武.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3]李德全,李景国.从学分制视角探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4]李莉.我国大学选修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9,3.

[5]周祥龙.学分制下高校管理模式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6.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2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探究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近年来,美国政府特别强调让学生参与真实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在欧洲、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地,课堂教学也特别强调探究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

问题是数学创新的基础,是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探究学习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4],怡当的探究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完整的思考能力及逻辑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典型问题是开展探究学习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条件”。探究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明确的探究方向。然而,前期调研发现,小学一线教师期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但缺乏对探究问题的分析,不能掌握设计探究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以致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探究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如何设计探究问题是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有效开展探究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提出了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依据和原则;然后,以“众数”问题为例进行了分析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典型探究问题,并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探究教学实践;最后,对典型探究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二、相关研究

(一)探究教学模式及策略

关于探究教学模式,Poon等提出了小学教师探究教学框架,并在四所小学开展了探究教学实践,发现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5]。王晶莹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了中美四位科学课程教师的探究教学模式,发现美国教师的探究教学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进行内隐的学习,通过问题使学生反思,从识别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分析数据、验证假设、解释结果、回顾反思到实际应用,是-个以问题为中心的循环开放系统,而中国教师多是关注探究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方面,Stafylidou等研究发现,学生在探究分数的意义及大小时,经常使用无效甚至错误的策略[7]。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探究学习则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需要掌握探究学习过程,当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才能给予怡当的引导。Fernandez等对日本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研究发现,教师给出的探究问题是探究教学的四个关键内容之一。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些引起思考和争论性的题目,尽量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二)探究问题的类型与设计

关于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类型和训练方法,Gott、Watson及Chin等研究者对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类型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情境的不同,问题类型存在较大差异。Koufetta等给出了提高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训练措施,包括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创设有趣情境等[曰。Chin等强调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把非探究问题称为低级问题,探究问题称为高级问题。罗国忠给出了提出探究问题的三个阶段,即产生问题意识、试图表述问题、用科学的语言表述问题。

在探究问题设计方面,Ding等采用学生访谈的方法,消除物理专家和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所产生的影响,来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李红美分析了交互式探究教学中设计教学应答系统(AudienceResponseSystems)问题理论框架。PengfeiLi给出了教学应答系统应答问题的设计步骤。

关于探究问题的教育意义,Lock研究发现仅仅基于学生兴趣所提出的很多问题探究性差,甚至没有教育价值。因此,在设计探究问题过程中,考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应重视探究问题背后的教育价值。Jong对荷兰中学生的研究表明,探究学习班级的学生在概念性知识上得分高,传统教学班级的学生在程序性知识上得分高?。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学探究学习

在信息技术支持数学探究教学方面,Baki等研究发现,和传统教学相比,应用动态几何软件(DynamicGeometrySoftware)能提高一年级数学专业师范生的空间识别技能p1]。Falcade等人使用了动态几何软件中的跟踪工具帮助学生探究函数的概念和轨迹等比较了技术环境支持下不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探究学习在发展更深层概念知识上是最有效的。基于Web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和评估系统IMMEX(InteractiveMultimediaExercises)中的问题解决也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详细记录探究过程。

(四)评述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发现,数学探究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美国探究式教学更多倾向于课程内容,而我国的探究教学更多是从教学法、教学策略等方面来讨论。目前关于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更多倾向于教师个人经验,主观性强,缺少对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分析和科学设计。

三、探究问题设计依据与原则

(一)探究问题设计依据

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小学儿童心理特点、生活经历,又要考虑前修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分析是依据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分析问题解决认知过程并给出具体描述。魏雪峰选取小学数学两类典型知识,并以“众数”‘异分母相加,为例分析了问题解决认知过程,实现认知模拟,讨论了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认知过程分析的结果能够为探究问题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认为小学生处于具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虽然在当今信息时代,小学生已初步显示出“数字原住民”(DigitalNatives)的特征,其认知发展阶段存在个性化差异,但是认知发展阶段的顺序并没有改变。在小学阶段,教学的直观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数数”解题过程中“掰手指”、实物与数字的对应,都突出了“实物感知”在小学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7、8岁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差别不大有意识记和抽象逻辑识记初步发展,无意识记和具体形象识记仍然占有主要地位。随着儿童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有意识记、抽象逻辑识记、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二)探究问题设计原则

1.问题表述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分析小学阶段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材发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从具体到抽象,小学一、二年级以具体实物为主,随着年级升高,课程内容抽象度越高。探究问题设计过程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反映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问题的表述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成人化”、“学术化”,尽量采用图形和表格的形式呈现,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建立具体事务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2.问题情境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不能很好地把握运算规则中规律性的东西。即使到了高学段,也应注意数学概念和规律所依附的物理背景,能够让学生体验并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Cheung也指出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和学生的生活缺乏联系,教师难以找到探究材料。因此,问题设计须将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感悟到数学中的概念和规律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问题越真实,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要求就越高,所要实现的就越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这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基本能力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将是灵活的知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Schliemann等也强调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他们研究发现,学生建构的用来解决真实世界背景中问题的策略和解题方法更有意义。

3.将知识隐含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目前大部分探究题目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所要用到的知识点,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缺少了“知识发现”的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不能被灵活地迁移到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让学生在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学生解决探究问题是为了从问题解决过程中反思和抽象出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让小学生体验并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学生要解决问题需要亲自动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发现知识。问题的解答不能“一眼就看出”,而要“付出持续努力的思考”。Resnick将付出努力的、非算法式思维作为高层次的思维技能的重要成分。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应用的情境,体会了知识是如何被使用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获取的知识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是能够灵活加以迁移运用的知识。

5.把模型思想融入问题设计过程中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逐步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方程等数学模型。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模型加以解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36],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应该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含有模型思想的典型问题,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模型思想。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提炼成数学问题,有效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四、典型探究问题设计--以“众数”问题为例

(一)“众数”问题解决认知过程分析

“众数”是“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典型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学期学习的概念。丁祖荫、林崇德对儿童的概念掌握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概念掌握表现出阶段特征,小学低年级儿童较多运用“具体实例”、“直观特征”掌握概念;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根据非直观的“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掌握概念。“众数”就是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非直观的“重要属性”,即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一个抽象概念,五年级儿童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需要具体的材料帮助儿童理解概念。心理学的研究也认为,儿童掌握概念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儿童运用以往丰富的概念材料去同化(或领会)深刻而又系统的知识的过程。

“众数”的认知过程分析以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ACognitiveModelofMathematicalProblemSolving,CMMPS)为框架。求数据at,a:,a3...aj中“众数”的问题解决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如下步骤。

(4)回顾检査。检査每个环节是否有误,长时陈述性记忆中增加了“众数”概念;长时程序性记忆中增加了求“众数”的操作,同时数数和比较动作得以进一步强化。

通过分析“众数”问题解题过程发现,关键是确定解题的策略,即“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之后的操作如“数数”、“比较”、“对应”等,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

儿童概念的获得是从具体逐步抽象的过程,儿童在开始掌握概念的时候,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许多概念常常是孤立的,还没有加入到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只有在概念系统中去掌握概念,才能掌握得更好。例如,只有儿童掌握了中位数、平均数等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众数”概念,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问题概念模型

(二)“众数”问题概念模型乔纳森研究发现,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构建问题的概念模型(ConceptualModel),构建概念模型是问题转换的关键步骤[4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多处提及“模型思想”,强调在数学课程中,

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众数”求解过程,得出“众数”问题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发现,求解“众数,’关键是选择解题策略,即如何从小学生熟悉的的生活情境中抽象或转换为数学问题。该数学问题包括:收集数据、数据统计、数的比较。一旦转换成数学问题后,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完成该问题的求解。因此,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帮助学生完成从应用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换。

(三)“众数”探究题

杜威在其《我们如何思维》(《HowWeThink》)一书中关于“讲课”的论述中指出:“准备就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联想到熟悉的个人经历,这在了解新的问题时很有帮助。”“只要学生将这些认识与实际活动联系起来,那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就会变得简单容易。”[43]基于以上考虑和对“众数”解题模型的分析,在设计“众数”探究问题时,创设“过生曰”这一小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问题如下。

学校同意我们五(一)班明年要举办一次生曰庆祝活动。但只能给某月出生的同学庆祝。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如何选择?你觉得选哪个月比较合适?

分析“众数”探究题,我们发现:(1)此题目是真正的应用问题,“过生曰”这一问题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2)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构建问题的模型,选择解题策略;(3)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数据,获取每个月过生曰的人数;(4)学生自己动手统计数据,计算每个月过生曰的人数;(5)比较每个月过生曰的人数,过生曰最多的月份即为该问题的解。

通过求解“众数”探究问题,不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众数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统计班内学生的生曰月份数,进而比较每个月份过生曰人数的多少。让学生不但理解概念本身,而且亲身体验概念产生的意义;体验“众数”概念的应用情境,并自己构建众数解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知识的深度迁移;培养学生从应用问题到数学建模的能力。“众数”探究问题的设计体现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众数”的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求解探究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探究问题与教材题目的对比分析

教材中为了讲授“众数”概念,在导入“众数”概念前,给出了一道“从一组20名队员的身高数据中选择合适舞伴”的题目[。仔细分析教材题目中的数据和目标会发现:(1)无论身高是多少都不能满足目标,都不合适;(2)单一身高不是选择10名同学的充分条件;(3)问题中数据直接给出,省去了收集数据的步骤,实际生活问题不会自动给出所需数据;(4)题目给出的“选舞伴”情境,并不是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因为,对于城市小学生或许熟悉,但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这一问题情境非常陌生,不利于知识的发现和掌握。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材中给出的题目不是“众数”问题的典型问题。

五、探究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文中所述方法,针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设计了典型探究题,并在数学课堂探究教学中加以使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也是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方法就是在课堂探究教学中使用典型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典型探究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研究对象

研究过程中选取了北京市门头沟区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比班,实验班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典型探究问题。两个班学生情况见表1。

(二)数据收集

实验过程中,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量表来测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验前测于2013年1月开展,后测于2013年7月开展,实验持续一个学期。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量表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量表由A~E共五个模块60张图片组成,A模块最简单,E模块最难,A至E模块难度递增。前后测分别使用了《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对学生进行测试,数据分析使用SPSS19。

(三)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比班推理能力比较

瑞文量表的前后测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测阶段,实验班和对比班的瑞文成绩均值非常接近(两者仅相差0.8分),而后测阶段实验班比对比班均值高出5.4分。

以教学过程中使用典型探究问题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前后测瑞文成绩,结果见表3。

从表3看出,在前测阶段,F=0.156,显著性水平p=0.69>0.05,实验班和对比班瑞文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后测阶段,F=11.09,显著性水平p=0.00<0.05,实验班和对比班瑞文成绩达到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使用典型探究问题,有效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推理能力。

2.实验班数学推理能力比较分析考虑到瑞文成绩与年龄相关,为排除年龄增长带来的影响,把样本中成绩值与所在年龄段的常模进行对比,可对应归入八个等级,即瑞文等级。实验班前后测瑞文成绩与瑞文等级见表4。

对实验班的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5。

从表4、表5数据看出,实验班瑞文推理能力配对t检验样本数为34,前测瑞文成绩的均值为40.85,后测瑞文成绩的均值为48.24,后测比前测提高了7.39,显著性水平p=0.00<0.00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也就是说,使用典型探究问题开展教学前后,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后测的标准差小于前测标准差,即离散程度变小,并且均值提高,说明前测中低分学生成绩提升较为明显。即使用典型探究问题开展教学后对数学推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分析瑞文等级前后测数据发现,前测瑞文等级的均值为4.29,后测瑞文等级的均值为5.41,即前测与后测中学生的瑞文等级平均水平都为中等偏上。后测平均等级比前测平均等级提高1.12,高于1个等级水平,显著性水平p=0.00<0.00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也就是说,使用典型探究问题开展教学前后,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进一步分析瑞文量表中A至E五个模块的前后测数据发现,C、D、E三个模块的提升较为显著,显著性水平p=0.00<0.00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E部分即最难部分的提高最为显著。说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典型探究问题,对学生高级数学推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六、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3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育人作用;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属于必要的一种软件,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只停留在口号上,应以班主任为引领,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班级文化概念与类型

1.1班级文化的概念

文化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和。从狭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如艺术、科学、教育和文学方面[1]。班级文化指的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在全班学生互相作用、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于教育班级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这部分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心理意识、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换言之,是班级成员无论在日常活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努力贯彻并彰显出的共有行为,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

1.2班级文化的类型

班级文化总的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可以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包含了班歌、规章制度、班训等;另一类是看不见的隐性文化,包含学风、学生言行举止、班风等。

2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当前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班级文化建设方向滞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文化建设的方向比较落后,且还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管理的情况而开展,当前阶段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以集体活动或班级板报等为主,这些内容滞后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2.2观念理念陈旧

总体来说,教师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和素质教育。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更注重“管”而不是“理”。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班主任并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这些对班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3学生文化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阻碍的因素中学生文化建设参与性不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更是制度的受用者。在班级中无论是文化的建构还是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又或者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是因为只有他们是始终凝聚的[2]。现代班级管理基本上以管理制度为主,主要目的为约束学生,因而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此外,学生并未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制定等,在此背景下很难推行班级文化建设。

3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3.1精神文化的育人作用

班级文化属于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的精髓为班级理念。每个先进的班集体都需要有班级理念,这是因为其可以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班级理念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誓言等方面。群体意识指以班级理念为指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形成助人为乐、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

3.2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

教学辅助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都属于班级设施的内容,其为开展教育教学和提升质量奠定良好的保障[3]。班主任应主动培养学生保护班级各项设施的意识,指引班干部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带动其他学生自主参与保护,每个人都应该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将班集体作为自己学校生活的避风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布置教室时应注重导向性和创新性两个特点。布置教室彰显了班级的特色与风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班级的门面。这就需要师生在布置的过程中以班级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班级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突出了班级的特点,丰富内容,确保选择的内容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且具有特色。比如说在布置文化墙时应考虑设置几个板块的内容,重点突出设计的层次性,班级目标的导向性和内容的激励性,但也要考虑其持久性和美感。部分学校可能每年都会更换教室,这就需要学校统一规划,保留其共性,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墙壁变成“牛皮癣”[4]。座位如何编排无论与学生的发展还是班级稳定都有直接的关联,且也是形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心理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小组评价。这就给教师编排座位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编排座位时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性别、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等因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扬自身优点并弥补自身不足,适当调整座位,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3.3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古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国家之所以能立足必须有确定的社会制度,当然班级与国家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无论集体大小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制度。不好的制度可能让人变坏,但良好的制度一定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因为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班级管理混乱不堪。这就需要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确保与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相符合,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严谨、公平、科学、透明的制度,而且要保证全员操作性。比如在选拔班干部时不一定全部选择学习好的,但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能量;班委会成员应具有明确且严格的分工,尽可能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制定与班干部业绩考核的细则与方法,强化班干部考核,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的依据。此外,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科学设计班徽,以此确定班级目标和班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除了可以突出班级管理多样化和人性化之外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4.1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制度

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班级文化功能和作用如何主要以党和国家政策和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为主要依据,确保可以稳定规章制度,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实施。教师应在做好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作用,确保可以高效实施规章制度。

4.2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时,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教师应主动关注教师在学习和班级建设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促进学生受到学习思路限制,给学生更多启发,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教师应一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提高对自身角色定位[5];另一方面,强化文化建设,给学生更多关注,推动教育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启发。师生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完善班干部体系,指导学生自主成长与管理,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学生发展与成长,完善并发展教学工作。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4.3优化班级宣传文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各学校中班级、学校内的评比宣传栏已经成为特色,对学生而言这些宣传内容深得学生欢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加大力度宣传班级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6]。首先,教师宣传班级文化时应优先确定宣传的主文化,在宣传之前做好调查和观察工作,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符合整个班级学生的宣传文化总体目标;之后以各个学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划分层次,这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发展。比如教师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宣传主文,从礼、义、忠、智、孝、仁等角度把握,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坚持孝敬父母、坚持正义、热爱祖国等。

4.4优化班级精神文化,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且学生精神文化体现了学生的考风和班风。每个班级都应该具有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劲头,这些都属于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视,同时还要优化班级精神文化[7]。首先,营造人人平等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是平凡与特殊的个体,并不是以成绩衡量一切,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每个班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其次,增强班级凝聚力。凝聚力在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也是最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最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举办主题活动时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从而贡献微薄之力。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之外还需要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视,主动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让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积极创新,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其打开学生心扉,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鸣娟.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书育人,2017(4):72.

[2]王菠.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韩曙光.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9(4):80.

[5]高朋.建设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书育人,2018(16):74.

[6]梅嘉琦.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4

关键词:学习型 班级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05-01

学习型组织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管理学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够促进管理,提高绩效。“学习型理论”是新时展要求下的新型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及研究,其体系下的学习型班级文化是针对学校管理的新型组织,适用于教学管理中。

1 学习型班级文化概述

1.1 学习型班级文化概述

学习型班级文化包括三部分“学习型、班级”和“文化”。“学习型”分为学习和型,是个体意愿与行为态度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学习态度转换成行为模式的建构过程,“学习型”就是一种学习模式。班级代表集体,说明不是个体而是多人以上的群体组织。文化是观念上反应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并能够指导政治和经济斗争的运动过程,是思想观念上的吸收与释放,稳定行为的反应模式[1]。综上,学习型班级文化就是以自主学习为目的,由分散的个体理念聚合成集体目标,形成统一向上的思想意识,最终通过行为模式展现出来成为稳定文化的集体主义构架过程。

1.2 学习型班级的优势

学习型班级文化适用于班级文化建设,是良好学习氛围的直接推动力量,其具有自身特点,第一,主动求知性,学习型班级从学生内部出发,一改学习的枯燥被动式教学印象,推动学生主动去学习,增强求知欲,由个人感染集体,由被动转化为自觉。第二,参与对象的多样化,学校教育中常把学生视为被教育的主体,教师则机械管理,长此以往造成双方的心理疲劳。学习型班级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其让学生和教师站在同等位置,两者共同参与构建,共同提出意见。第三,相处机制的转变。师生教条式的相处氛围使得学生归属感缺失,加之家长、社会的竞争压力更是令学生争强好胜,缺乏交流合作。学习型班级则强调合作,淡化竞争意识,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发展与进步[2]。第四,学习创新多样性,即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或是学生的个体学习,而是辅助以丰富的课外教学,交叉教学,交换互学等方式教学,鼓励创新,体现了学习的多样性特点。

2 建设学习型班级的理念与策略

2.1 学习型需要层次理念

学习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学习能力是推动生活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型班级文化则是针对学校教育形成的综合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是学习本质内涵的具体运用。建设学习型班级文化遵循着人类出生、成长、发展的自然层次规律,着重从心理范畴和社会范畴提出青年男女的学习需求,建立起信任、求知、自尊、自我实现、社会认同、社会赞许等学习型需要层次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构建关系型学习模式[3]。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单一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协作成为主流,自主求知,自发合作,形成统一的共识,共同发展[4]。学习型文化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效合一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终身学习的文化理念。

2.2 构建学习型班级文化的策略

建设学习型班级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构架,而是源于对学习的正确认知,班级建设的客观思考,行为模式的科学理解而建造的学习型班级形式,建构学习型班级文化常用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目标,制定个人与班级的发展规划。正确的策略可以调控班级建设,培养共同的学习愿望,推动班级整体进步,协调思想,符合班级客观实际的科学战略目标是创建学习型班级文化的基础要求。例如开展“教室一角”活动,鼓励学生把目标计划张贴在专栏里,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定期整理“计划”,协调班级整体目标,引导学生为完成目标共同努力,互相帮助。

第二,构建发展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对事物认知的方法和习惯,是潜意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反应在行为模式上的隐性指导。正确的思维模式能够促进事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传统教育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缺乏创新。要构建班级型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理念,转变思维模式,摒弃不良的、守旧的、教条的思维模式,建立优秀的、创新的、开放式思考模式,例如教学时开放思维,集思广益,运用环境辅助法、示范带动法、换位思考法等开放式教学方式,以思想带动行为,真正构建学习型班级文化。

第三,队伍建设,即优化学生与教师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以为优秀先进的思想指导学生行为,没有学习型的领导机制就没有学习型的班级作风。学习型的班级建设需要学习型的优秀教师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自主的学习理念,逐渐扩大感染每一个学子,形成班级型文化。

第四,独树一帜品牌建设。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创建属于自己的班级理念或行为模式,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独特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集体主义意识,促进班级进步。开展品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创造,设计适合的班级品牌。例如,创造感恩机制,即在固定的时间举办感恩父母活动,在全校开展父母走访活动,树立感恩父母意识,向其他班级传播爱父爱母思想,形成自己班级的品牌印象。

第五,鼓励行为文化。学习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任务,学校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懂得学习,善于学习,构建班级文化要把学习放在重中之重。优化学习行为,加强学习管理,提出民主开放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讨论教学方法,提出学习建议,对于学生的任何想法和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应该充分尊重,给予理解。例如鼓励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站在讲台给全班同学上课;又如,设立讨论小组,定期讨论学校的学习模式,提出问题和建议等等。

3 结语

研究表明,构建学习型班级必须把握“学习、班级、文化”三大要求,从个体联系到整体,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科学运用学习方法,建立“共同”思想,由他律到自觉,真正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真正实现班级型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健.关于学习型班级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145-146.

[2] 贺安新.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18(45):98-110.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5

关键词:迷思概念;概念转变;概念图;教学策略

一、概念界定

1.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指学生对于某一特定学科在学习之前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会,对某事件或现象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这些理解和认识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甚至有可能是非本质的或者完全错误的,亦即是指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

2.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本研究中的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知识经验的影响,经过自己不断的调整、修正从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二、促进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实施策略

问题情景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或一定的条件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学生通过对需要解答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思考,以此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方法。

2.构建化学概念图教学实施策略

概念图教学策略就是一种可以充分表达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来连接概念。连线的连接词则说明两者之间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3.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实施策略

实验探究法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精心设计与编制,以进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式和探究思路,对知识进行重新发现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4.化学图像演示法教学实施策略

图像演示法本身所具有的简明直观、过程清晰、化难为易等特点使图像法策略在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图像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作图、识图、分析图像的能力,而且还能引领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三、化学平衡迷思概念探查及转变的实践研究

1.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探查研究

自编《化学平衡概念体系迷思概念诊断试题》问卷。本问卷参考已有的化学平衡概念体系迷思概念的研究成果,并通过访谈有经验的教师,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出现“迷思”的问题编写而成。问卷的形式为二段式选择题,第一段要求学生选出答案,第二段再针对第一段所选的答案写出选择的理由。此实验的被试对象为高二年级的3个班级,共128个学生,被试年龄分布为15~16周岁,被调查的学生均已学过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2.探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关于化学平衡概念体系所存在的迷思概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平衡概念体系中不管是抽象的定义性概念,还是具体的运用性概念,学生都会出现迷思概念。如,部分学生会认为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零:催化剂只能对正反应起作用,对逆反应没有影响;认为升温只能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对逆反应速率不影响或者使逆反应速率减小等。

3.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

本人挑选了两个普通班在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成绩相差不多的班级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实验变量分析

自变量:教师在实验班级采用转变概念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在对照班级不使用转变教学策略而是进行常规教学。

因变量: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化学平衡概念的学习成就,通过前后测进行检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开展这一学习活动的阶段均未安排其他教学改革实验,尽可能降低无关变量的影响。

控制变量及处理:实验前通过前测确保两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年龄、人数保持在相当的水平,同时要保证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都不知道在进行教学实验。

(2)实践研究结果

在实验之前,笔者通过《化学平衡迷思概念前测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前测T检验结果

通过表1说明,在进行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实施之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3.65分和72.23分,说明两个班的化学平均成绩非常接近。由于P=0.643>0.05,说明笔者所选取的两个班化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属于同质班级,因此可以作为两个平行的班级进行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施之后,笔者通过《化学平衡迷思概念后测试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后测T检验结果

通过表2说明,经过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实施之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7.92分和72.10分,相差达5分之多,说明了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实施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了影响力。由于P=0.048

四、实验分析及结论

1.学生存在迷思概念的原因

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原因有两方面: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1)生活经验和生活语言;(2)社会交往和大众传媒;(3)教材的编写;(4)教学的方法;(5)教师的素养;(6)相关学科的影响等。内在因素包括:(1)学生思维发展水平;(2)学生思维方法;(3)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4)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5)兴趣爱好、动机等。

2.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成效

通过实验前测发现两个班的成绩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在转变实验后,通过实验后测发现两个班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概念的转变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数据显示,显著性差异不是特别大。

参考文献:

[1]熊士荣,肖小明.科学探究学习教学实施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8(04).

[2]何辉.化学迷思概念的转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范文6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班级文化

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可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概念,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学校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和维持,无疑是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人力资源为组织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班级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共享型的适合于知识管理的班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

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 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 ① 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② 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 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 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 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 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 ① 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 ③ 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 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 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 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 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 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 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5结束语

经过以上实践,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不仅应该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依然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明. 简析大学和谐班级文化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 赵小剑. 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消费导刊,2007(4).

[3] 于音,许勤周.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2).

[4] 温恒福. 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 赵雁,龚尤圣,等. 依托柔性开放式动态管理,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