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维训练范例6篇

小学思维训练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1

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思维的数学课堂就像没有绿色的森林,没有思维的参与和训练就不能说学习了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不断思考、前进,再思考、再前进,在数学特有的曲折中体会数学的变化美。

一、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变化中锻炼思维

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不同的视角设置不同的情境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五年级)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教师拿出一幅多边形的图:“同学们,老师家需要进行装修,这是老师家客厅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我需要按照多大面积准备瓷砖呢?哪位同学可以帮老师想想办法?”这时候,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分成一个长为7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和一个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分别计算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有的学生分成长为6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这些方法仅仅是求多边形面积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继续构建新的情境:“同学真聪明,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也能帮我想想办法。这是我儿子班级联欢会的彩旗(如图2所示),每个学生做3面,我需要给他准备多大面积的原材料呢?”

这时候,学生又展开新一轮讨论,有一名学生提出:可以补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大长方形,然后再减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至此,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就都得出了。

可见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情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探究体验,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破解谜题中锻炼思维

数学课堂就是由一个个问题连接而成的,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同时获得思维训练。

例如在讲解分数、百分数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找到数量对应的单位“1”,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甲班有40人,乙班有50人。(1)甲班是乙班的几分之几?(2)乙班是甲班的几分之几?(3)甲班比乙班少几分之几?(4)乙班比甲班多几分之几?(5)甲班有40人,比乙班多1 / 5,乙班有多少人?(6)甲班有40人,乙班比甲班多1 / 4,乙班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不断变化数量对应的单位“1”,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思考解决,巩固判断单位“1”的方法。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锻炼思维能力

现在的数学教学更注重于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开放性的试题,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极大地锻炼。

以“认识比”的复习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性试题“学校的桌子每张100元,椅子每把60元,请你说出课桌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没有明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去自己体会,学生只有把“比的认识”学扎实和学透彻,才能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列清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判断,如,桌子和椅子的价格比是5∶3;椅子和桌子的价格比是3∶5;椅子价格是桌子价格的3 / 5,桌子价格是椅子价格的5 / 3,桌子价格占桌椅总价格的5 / 8,椅子占桌椅总价格的3 / 8,桌子比椅子贵2 / 3,椅子比桌子便宜2 / 5,等等。教师在学生总结完二者的关系后,继续提出新的问题“你能利用自己所列的关系,提出问题吗?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开放性问题能把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都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多种问题和多种答案中自由穿行,获得多向思维的训练和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

四、让学生在总结中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规律往往隐藏在现象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拨开层层迷雾,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对于学生不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同,正方形的面积较大”这个知识点,可以出示这样一道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他们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围的?学生会给出以下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量,提出:“你发现了这些数字的什么秘密?你能解开这些密码吗?”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所找到的图形面积逐渐增大,同时图形也越来越趋于正方形,从而可以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正方形面积较大。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2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各行业对小学教学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思维逻辑能力很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思维训练。文章重点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

前言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只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培养,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思维训练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进行分析。

1.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为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们产生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步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动机。例如教师在讲按比例分配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背景:按比例分配是在平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车间要生产500个零件,生产任务交给王师傅和张师傅,任务完成后共有500元加工费用,零件加工结束后,王师傅总共加工了300个零件,张师傅总共加工了200个零件,如果将这500元平均分配给王师傅和张师傅是否合理。通过设计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按比例分配的思维动机。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将知识源于生活的观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2.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展逐渐提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问题的下联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而激发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思维起始点和转折点。

2.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起始点

数学知识网络是环环相扣的,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环环相扣的,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起始点出发,抓住思维发展的过程,逐步深入直至完成思维训练。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抓住思维起始点,那么学生对问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其思维发展也不会按照特有的轨迹进行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按比例分配时,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均分配知识开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按比例分配中,从而扫清学生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障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从思维的起始点出发,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其思维起始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起始点,以旧知识为起点,通过引导、转化,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条理。

2.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思维障碍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引导、梳理思维障碍,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转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王师傅和张师傅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王师傅加工的另加数量是张师傅加工数量的2/5,但在实际加工中,王师傅多加工了34个,结果王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是张师傅加工的7/9,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学生在解决这道题目时,会清楚的判断出2/5、7/9这两个数值都是以张师傅加工的零件数量为标准进行衡量的,但这两个数值并不相等,这就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原计划王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是张师傅的2/5,那么王师傅和张师傅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而王师傅实际加工零件数是张师傅的7/9,那么王师傅和张师傅的实际加工零件数是几比几?这样将张师傅加工的零件数为衡量标准的关系转换为以总零件数为衡量标准,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这个题目。通过思维转换能帮助学生解决四维障碍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采用合理思维培训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综合分析、具体抽象、求同求异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入手,逐层分析,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渡。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圆柱体侧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圆柱模型的侧面剪开,观察圆柱侧面剪开后与正方形、长方形等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演化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演化,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具体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求同求异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对比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4.总结

思维训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并采用合理的思维培训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长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5):125-126

[2]方九腾.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3,(10):114-116

[3]吴永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现代教育教研,2011,(07):142-143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3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抓好学生思维训练

基础知识和智力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好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课堂,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内容学懂、学实、学好、学活。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1、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数学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如小学六年级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计算后,为进一步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却等高等体,或者不等高却等底等情况下的基本关系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并设置如下习题:

①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高?

②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多少倍?

③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

④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好奇好胜的学生会用渴求知识而又疑惑的目光审题。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予以点拨,通过学生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沙子、大米、大豆等演示和动手操作,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就可以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2、在知识迁移时进行思维训练。知识迁移的实质只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迁移,也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内容是前后有序而又不断发展的一个整体。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知识的形成和掌握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并使新知识相互沟通,从而是促进迁移,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形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如:教学分数乘法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具有“一个数乘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分数乘法的意义被纳入原有“乘法”的概念之后,乘法这一概念的内涵进一步加深了。教学时,可以从复习整数乘法引进,并指出:“一个数乘整数是求这个数的整数倍,一个数乘分数实质上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倍”,把“倍”字略去,这样使分数乘法意义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落脚”,使乘法的意义得到扩展深化,形成新概念。

3、讲算理时,不断进行思维训练。义务教育大纲提出:“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讲操作的方法和过程,讲概念和法则,讲算理、思路以及发现规律的过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列出了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而不可以那样列?还可以怎样列?”。通过“说”,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题,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设计多角度的思考练习题,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这句话是哪个量跟哪个量比?“四月份实际烧煤吨数比原计划烧煤吨数节约了 ”是什么意思?“比原计划节约了 ”换句话还可以怎么说?能不能说成原计划比实际烧煤吨数多 ?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掌握了“跟

谁比,谁是标准量”这个关键,又达到了释疑,逐步理解和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重视学生思维训练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思维能力既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作业练习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十分重要。为此,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科学安排时间,注意练习的实际效果。每次练习的内容,要尽量照顾到各类学生。中、差生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迟缓,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与优等生相比,认识上差距比较大。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坚持以教材为主要材料,练习内容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使每个学生通过基本题的思维训练,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可以这样设计练习: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 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 合作学习要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5

【关键词】 思维; 逆向;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7-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要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是一个有效的捷径。

1 逆向思维的有利作用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另一种思维形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已有的思路反向去考虑和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是对思维惯性的克服。一般的学生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而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这种转变时是迅速且自如的,这就是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思维的运动性方面的素质差异。这种思维的运动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 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

2.1 互逆概念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互为”与“互逆”关系的概念:如“互为倒数”、“互为倍数与约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等。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正反两面去思考与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还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①3的倒数是();②1的倒数();③16是()倍数;

④()的倒数是8; ⑤()的倍数是8;⑥7的约数是();

2.2 逆向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数学中逆向观察与顺向观察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操,逆向观察是改变过去的由上及下、由左到右的顺序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逆向观察不但可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和熟练地运用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出示练习题:把四个相同的圆片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并涂上了颜色。如果把每张圆片都看成单位“1”,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如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这四个分数所表示的面积都相等,即:12=24=48=816

组织学生从左向右观察,12的分子与分母都同时乘以2,则等于24;若都同时乘以4得48;若同时乘以8得816;可见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组织学生从右向左观察,816的分子与分母都同时除以2;则等于48,若都同时除以4得24;若再同时除以8得12;可见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通过顺向与逆向观察就可以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3逆想训练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说过:“在一种逆向思路中,思想并不总是必须沿着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而只是向相反方向运动。”这里指的“向相反方向运动”是逆联想能力。逆想训练就是要求学生能由眼前的事物、事实或过程联想到与之相反或相对立的另样事物、事实或另种过程,从而进入新的数学意境,产生新的领悟。

例如:①:学生理解了“9比6多3”的算理后,要让学生反过来想到“6比9少3”。②:出示“一条公路,修了37 ”条件,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剩下几分之几,剩下占已修的几分之几……”。③:某粮店有两个仓库,甲仓库存米是乙仓库存米的4倍。当乙仓运出5吨米后,甲仓存米则是乙仓的6倍,甲、乙两仓原来各有米多少吨?学生习惯于顺着题意从倍数角度思考:5÷(6-4)=2.5(吨)(乙仓);2.5×4=10(吨)(甲仓),这种解法显然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虽能看出作为1倍量的乙仓存米数是变化的,却又不知从何入手。具有逆联想能力的学生就能自觉地调整思考方向,从变化的量逆想到不变的量,从而用甲仓存米数为单位“1”的量,实现由“倍”到“率”的思路逆转,便能很快地求出甲仓存米:(吨),再求乙仓原有存米为:60÷4 5÷(14-16)=60=15(吨)。

2.4逆用公式

小学数学中的公式都是求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是解题规律的抽象概括,数学中的公式都具有双向性,在正向应用的同时,加强公式的逆向应用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出示下列练习题: 一块三角形的塑料面积是9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10平方厘米,这块三角形塑料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

组织学生思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以逆推出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由此可列式为:90×2÷10=18(厘米)。

2.5倒推练习

倒推法(还原法)是一种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即从题目所叙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追根究底,逐步靠拢所求,直到问题解决。加强倒推法的训练,既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也可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

例如:有一天,小娟问王奶奶:“奶奶,您今年多大了?”王奶奶说:“我考考你。王奶奶今年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好是100岁。你知道我多大了吗?小娟思考了一下,告诉王奶奶答案。王奶奶夸奖小娟真会动脑筋。你知道小娟怎样算的吗?

这题就是采用了倒推法。从后往前推,原来的“加减乘除”,推回去就是“减加除乘”,列式为:(100÷25+26)×3-14=76(岁)。

2.6 转化题型

转化题型就是在解题时,能变换思维的角度分析问题,促使矛盾转化,简化的解法。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求图中阴影的面积?(如右图)求此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用2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半圆(也就是2个圆)的面积,即阴影面积是:2×2×2-12×3.14×2=1.72(平方厘米)。

2.7变式练习

在教学中重视运用变式的方法精心设计练习,既有正向思维的题目,也有逆向思维的题目,把正逆思维交融在一起,既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也能培养学生不能静止地、孤立地、僵化地用一种方法思考问题,使逆向思维不断深化。

例如:①:()÷7=6……557÷()=8……1

②:200+÷600=350120×(35+)=6000

③:用“四舍五入”法截取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为3.2,这个原数最小是几? (分析:这道题根据四舍五入法已经截取的近似值是3.2,求原数,可以逆过来思考,先确定原数的范围在3.24与3.15之间,从而得原数最小是3.15)。

小学思维训练范文6

一、 启发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合理想象力,引导他们往广处想、往深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激发学生的正确思维,使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如在教学应用题时,结合解题过程,让学生把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再创造,画出直观图,使数量关系形象化,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联想,逐步列出算式,达到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7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摆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摆。然后教师一步步设疑,“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中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用手指画一画,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然后启发学生想,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一部分是比圆多出来的。

二、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如今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时只是一个口号、一个形式,部分学生没有从“眼看老师手,耳听老师口,思想跟着老师走”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所以,学生的学习还是处于被动局面,思维得不到充分训练。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要通过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答,通过学生的联想及大胆的猜想培养学生在思考、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提高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独立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尝试到研究数学时的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比如我在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时,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看书思索逐渐悟出计算方法。第一,能直接计算吗?第二,怎样才能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第三,分母相同表示什么相同?第四,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然后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试题,同学们很快就完成了,相当顺利,理解了计算原理,掌握了计算法则,与直接说教相比事半功倍。又如讲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上课开始我抱来36本课外读物,同学们感到新奇,老师要干什么?等候我布置任务,我要把这些读物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分1/3,第二组分2/6,第三组分3/9,组长上讲台分,同学们帮着分析:这样分配合理吗?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分完没有?最后发现一样多,并且正好分完,很合理。

三、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颖多样的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一节课四十分钟,既讲又练,时间有限,因此对练习的设计必须少而精,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设计练习时,要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如我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用简单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48+130+2246+75+54+25(基本题)

(2)38+(96+62) + (76+123)+(77+24) (变式题)

(3)11+12+13+14+15+16+17+18+19+20 (发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