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例6篇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1

关键词:城市管理趋势;城市管理规划;城市管理规划背景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8057

一、我国城市管理趋势分析

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政府管理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和载体。

城市管理以城市市政、市容提升等为工作目标,通过目标设定、行为规范、法制约束和日常监督等,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意志和导向。

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得我国面临的公共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在我国各地城市管理过程中,创新了一些好的模式和实践,正在改变和服务着人们工作居住的城市。但是,也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乱拆乱建、公平缺失等问题和缺陷,城市管理的理念、机制等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环节,有待改进和提升。

从城市管理的趋势看,1976年联合国召开了首届“人类住区大会”,提出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建设和保护人类居民点环境。1989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引导和鼓励各国建立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1996年,联合国召开第二届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适宜居住的人类社区概念,明确指出了城市的宜居性概念,是指空间、社会、环境的特点与质量。宜居城市观念得到了国际共识。

2001年巴黎提出将城市生活质量作为巴黎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居民的社会融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社会文化和环境。2003年《大温哥华地区长期规划》要求城市规划能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居民自身发展。2004年《伦敦规划》将“宜人城市”作为核心内容,即宜人、繁荣、公平、可达、绿色,宜居城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管理者竞相追逐的目标。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国际公园协会主办的“国际宜居城市与社区”评比,提出了 “世界宜居城市”评选的11条基本准则:①必须拥有设计良好、有国际长程航班的国际机场;②低犯罪率;③国家提供优质的教育;④高素质的保健医疗服务;⑤气候宜人;⑥通讯系统良好;⑦社会容忍度高,能容忍同性恋、不同种族,并让妇女平等就业;⑧凌晨1时仍能买到酒;⑨公共交通收费合理且服务佳;⑩当地媒体及国际报刊的有无、多寡及其素质;城市规划可让市民接触到大自然,并尽量避免污染和生态破坏。2008年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共评出自15个国家的27个城市,代表了世界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

我国对宜居城市的研究是从2004年开始,随后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开始关注宜居城市建设。自2004年北京市总体规划出现“宜居城市”概念以来,我国在内涵、标准和建设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有研究认为,宜居城市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二是人文条件,即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居民有归属感的城市。

笔者认为,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实现产程融合是全球城市管理的高级目标。

从全球城市管理,包括市政市容管理来看,正在向人文管理、科技管理、民主法制管理等方向演变。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管理的基本需求,初步判断,我国市政市容管理将逐步由粗放、零散、割裂的管制与罚款,向精细、综合、多方参与的城市治理转变,进而向系统、智慧、协同、动态、更高层次的城市管理方向转变。

未来的城市管理,不仅是管理,不仅是“管控”与“处罚”,更应该是基于“现代”理念的“发展”与“融合”,包括:规划、运营、管理、服务、融合等基本要素与核心功能。

鉴于此,“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可以重点体现“城市”“管理”“发展”“融合”等基因和运作机制,以推动我国城市管理的实质性改革与实践创新。

二、我国地方城市规划框架设计

基于全球城市管理的趋势判断,研究设计地方城市规划的框架体系。

(一)规划技术路线图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的规划技术路线包括:技术路线: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解释选择的规划指标,说明应该规划什么,如为什么选择特定指标、为什么选择基本指标等。一般采用定性情景分析等方法。

二是针对每个规划指标(对象),分析在规划期末应该达到的目标值(任务)及达到该目标值应采取的手段。以定量分析趋势为主。

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与管理,一般包括:前期调研、规划委托、规划调研、原有规划评估、规划编制、征求意见、规划修订、规划论证、规划审批、规划颁布、规划评估、修订废止等步骤和技术路线。

(二)技术路线图

地方政府区“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可以采取如下的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具体如下所示。

(三)城市管理规划步骤

一般来说,城市管理规划的编制步骤是:一是,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编制合同;二是,针对规划的核心要求和专业性,组建规划编制课题组;三是,制订具体的规划编制计划,交流与确认调研提纲和访谈计划;四是,组织安排调研与访谈;五是,开展规划研究和报告编写。并且,一般遵循如下的规划编制“五步法”。

城市管理规划报告的编制说明:各种规划报告编写与规范有不同的各自特点、具体要求和侧重点各有差异。

(1)各种规划报告编写必须符合规定范式,如环境影响规划报告的编排结构符合《建设项目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颁布)的要求,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2)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基础数据不能有错误,需要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核实。

(3)预测数据及评价标准的选择合理。各类规划报告指标预测和规划定位要符合国家政策、产业趋势和法律法规等。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规划报告必须对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观点和思路,对重要问题必须做出明确的、预判性的系统回答。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放到报告书中,减少篇幅。图1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规划技术路线

图2城市管理规划编制“五步法”

(四)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解释

一是,前期调研:制订规划编制工作计划,进行前期调研,确立重点项目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规划立项提供基本的依据。

二是,进行规划立项:结合地方政府区、市政市容委的职能定位和实际要求,在不同发展阶段,履行特定的审批程序,确立相应的规划编制任务,进行规划编制机构和人员的筛选与确定,进行规划立项。

三是,组织编制团队:按照规划工作的需要,确立编制思路和组织研究团队,制订工作计划,进行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以委托外部专业机构编制。

四是,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规划委托单位的要求,制订调研和资料收集计划,列出时间表,系统收集有关社会、经济、市政市容等方面的资料,访谈行业专家和部委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等。

五是,评估原有规划:对国家战略、北京市、地方政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管理规划、市政市容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供热供电规划、管网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地方政府区“十二五”期间的市政市容相关规划进行评估,确定未来可能的规划定位与跨规衔接。

六是,编制规划初稿:这是规划工作的核心。组织调研和行业研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进行规划报告撰写,开展重要观点交流与修订,形成规划初稿。

七是,规划紧密衔接: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市市政市容规划、北京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与本规划的紧密衔接,确定地方政府区城市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点等。

八是,适当征求意见:将编制的规划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包括政府和利益相关方等,采取一定的交流与论证模式,组织专家交流、讨论,吸收各类专家和利益相关方等的反馈意见,予以修改、完善和优化。

九是,组织规划修改:根据各方的意见和信息反馈,对初稿进行必要的优化、修改和适度调整。

十是,规划论证:进行专家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监督规划修改和定稿。

十一是,规划报送审批:由规划编制单位提出规划草案,经市政市容委组织审核,上报本级政府审核。

十二是,对外规划:由授权的职能部门批准、。

十三是,开展规划评估: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评估,将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

十四是,规划修订与废止:经中期评估或其他原因需要对原有规划进行修订和废止时,规划编制单位应提出规划修订和废止方案,按规划的程序报批。

三、城市管理规划背景分析

研究和分析城市管理现状与改革环境,是确立未来城市管理大部制改革思路和规划目标,进而确定规划重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基础,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各地方的城市管理现状、城市管理外部环境等情况与规划框架体系。

城市管理规划报告的背景和现状分析思路如下。

(一)规划背景分析的基本内容

规划背景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环境分析

主要研究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规划的政策环境与产业背景等。包括:全球形势和政策、国家和各地区政策和城市环境等。

其中,分析研究全球政策与形势,可以重点跟踪分析全球城市管理特点和模式,以及未来可能趋势。初步研究发现,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和实现产程融合是城市管理的高级目标。初步分析发现,全球城市管理呈现以人为本、科技管理、民主法制管理等特征,日本实行市长、议会制模式,英国实行议会委员制模式,加拿大实行经理制,韩国实行市行政长制。

研究新加坡的城市管理,一般有五个特征。①规划、建设与管理分离:各部门分别承担相应职责;②城市管理法制化:严格执法、监控网络;③重视宣传教育:加大宣传;④城市管理单位与居民有效沟通;⑤官员以身作则:城市重建局、建屋发展局、公园及康乐局、市镇理事会的工作人员每天巡视公园、绿地、街道等,政治违规行为,新加坡总理经常亲自上街巡视,亲自检查。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借鉴,主要有:①管理理念先进: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法制保障。②城市管理体系科学。职责明确,职责通过法律固定,授权设立;成立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拟定政策、综合协调。考评制度严格,考评项目体系化,指标评分标准具体。自治程度高,公众监督,将城市化为5个社区,设立社区理事会。③法制环境健全。制定了操作性强,执行标准明确,立法严密,执法严正。

国家和北京政策、法律的研究,主要分析环保法、垃圾处理、城市环境、餐余处理、广告管理、热点供应、管网建设等。

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分析,主要描述社会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生态、环保、绿色、宜居、安全、交通便利等。

关于居民和技术变化的支撑分析,主要研究和确定居民和技术的影响:生态化、便利化、信息化、人性化等。

2经济环境分析

主要研究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规划实施的经济环境、城市定位、适应性分析等。

3规划编制依据分析

规划背景的编制依据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各类政府规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供热规划、城市电力规划、城市管网规划、城市垃圾处理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编制的基本依据和主要信息来源。

(二)规划背景分析的框架思路

在规划编制之前,首先要确定规划协议和团队,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进行规划的沟通和交流,按照特定规划编制的要求和专业领域,组建规划编制团队;与规划委托单位协商,确立调研计划和时间安排,组织项目调研项目组,按照既定的调研计划和规划编制程序,有计划地开始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家政策、市场布局、地方政府提供的各类规划文本、地域性文件、年度报告、经济数据、统计报表等。组织行业访谈、政府座谈与交流、抽调部分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开展居民与社区走访,以及发放问卷、网上调研等方式,进行地方政府或高新区、开发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现状等研究与分析。

1研究全球城市管理实践和趋势

基本分析思路是,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海外城市管理的趋势。人文管理、科技管理、民主法治、严字当头等。如: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趋势,可以发现,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实现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是城市管理与管理的高级目标。

图3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系统生态示意

由上图可知,地方政府区要做好城市管理,构建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需要科学处理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关系,统筹规划,有序布局,通过一系列的重点工程和城市管理、运营工作,实现预期的较高管理目标。

(1) 研究我国城市管理政策与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我国各地市政、市容等有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游乐园管理规定》《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道路照明实施管理规定》《城市车辆清洗管理规定》《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北京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临时占用道路管理办法》等。

其他方面的政策文件,参照此思路进行整理和分析。

2研究我国和各地城市管理趋势

一般分析思路:分析我国各地城市管理、市政市容管理的经验、趋势和案例等。如:国家发改委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美丽乡村等,为地方政府区现代城市管理和发展提供了行动的方向。

3研究我国和特定省市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

基本分析思路:重点研究国家战略、北京市经济定位和城市总体定位等。如: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市确定的经济社会定位和规划目标,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将随着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定位调整而修订、调整。将会凸现地方政府区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定位,以生态、低碳、宜居、产城融合等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市容建设等的优先方向,这将给地方政府市政市容管理与改革提出新的课题与挑战。

4研究企业居民对城市管理的需求

一般分析思路是,研究企业、机关、居民对城市管理的需求和建议等。如:从地方政府区居民和办公机构的一般诉求看,消除雾霾,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产业的和谐是其重要的理想目标和期望。还可以研究城市核心功能和城市基本需求等。

总体来说,地方政府区构建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功能。

一是,调节功能。包括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水调节、生物化学调节以及物质循环调节。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这些调节功能还能为居民和机关、企业等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如净化空气、提供饮用水、适宜的土壤环境和生物控制服务等。

二是,栖息功能。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保存生物和基因及其进化过程贡献力量。

三是,生产功能。即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自生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营养物质,然后将能量、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转化为糖类,这些糖类又被次级生产者所利用,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生物物质。这些多样化的糖类又提供可供人类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食品、原材料、能源资源、基因物质等。

四是,信息功能。信息是现实世界的符号表示,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的机会,信息功能只有通过人类活动才能实现。

研究技术变化对城市管理的支撑。一般分析思路是,研究信息技术和科技研发对于城市管理的应用和促进等。如:互联网技术对于地方政府区建立指挥地方政府提供了信息系统应用可行性。国家大力推动的大数据计划和经济及协同发展为地方政府区实现产业调整和生态建设等提供了产业优化的方向和技术支撑。

(三)城市管理的发展基础分析

该部分的研究分析,主要分析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产业、企业、市场、社会生活、市政市容现状等,分析研究对象的模式与机制,对比标杆单位等,分析经验、问题和缺陷,分析变革的机遇、优势与挑战等。

1分析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现状和未来五年规划

一般分析思路:对地方政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如:对地方政府“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位进行解读,研究确定城市管理与发展的依据和基本思路。如:某城市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管理基础信息不全;多头管理;管理执行中协调困难;等等。

2分析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现状

如,分析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管理的基本现状,如下。落实北京市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部署,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建立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管控机制,启动国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加强拆违督办调度,形成拆违控违的联动机制和强大声势。落实《地方政府区治污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全区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排除等专项规划。结合第二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启动城北水网建设。加大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实施京哈高速周边环境达标提升工程。完成八通轻轨沿线、芙蓉路市级达标大街和北苑、中仓区域2平方千米环境提升整治,完成36批脏乱点治理。

3分析地方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如,北京市地方政府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公交运营组织体系不科学,注重线路的增长,不注重结构的调整,导致公交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低。地方政府新城与中心城联系的道路潮汐式交通拥堵现象。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对照郭金龙书记提出的“发展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生态好起来”的工作目标,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城市管理、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还需在顶层设计和措施方法上加强统筹,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分析地方城市管理的基础条件

一般分析思路是,研究地方政府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政策、区位、机制、人才、环境等基本条件。

5分析地方政府“十三五”城市管理机遇和挑战

一般分析思路是,分析主要机遇,可能挑战,为下一步规划定位提供支撑等。

通过上述城市管理规划框架设计和城市管理现状分析,为下一步的具体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改革重点、规划保障等奠定了决策基础,进而为形成特定城市管理规划报告提供了翔实和系统的规划方向与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8)

[2]杨洁经营城市中政府作用[J].宜宾学院学报,2005(1)

[3]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杨全山,任立兵城市经营管理及其基础理论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5]谢汉忠珠海市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分析[J].长春:吉林大学,2010

[6]李雪苑西方国家城市管理的特点和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0(7)

[7]仇保兴智慧地进行城市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

[8]吴岩竣“加强城市治理管理,塑造国际化精品城市”[J].聚焦城市管理,2015(6)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 深圳, 城市轨道交通, 可行性研究, 总体协调

深圳市政府在近中期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基础上,根据城市近期建设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了6 条轨道交通线作为二期工程优先建设。组成二期工程的6 条轨道交通线分别是:1 号线续建工程、2 号线、3 号线、4 号线续建工程、6 号线和11 号线,总计里程约175 km 。

本文试图就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应该是什么概念的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和总体协调工作应该围绕什么样的目标开展,研究思路和方法应该如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1  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

在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应更新观念,以人为本,突破创新,完善功能,保护环境,实现功能、环境、安全、经济和效益的高度统一,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应体现在以下6 个方面。

1. 1  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 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完善功能,保护环境,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www.lw881.com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合理制定载客标准,并适度预留规模,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完善换乘衔接功能,并预留接口;合理选择轨道交通模式与车辆制式;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注重建筑景观效果,加强减振防噪措施;完善公众服务设施;提高系统舒适度(如乘车环境等) 。

1. 2  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

贯彻安全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提高工程设施技术可靠性,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安全运营。实现安全可靠的主要途径有:车辆、设备技术成熟可靠;加强防灾措施;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加强运营管理与维护。

1. 3  便捷、畅达、高效的轨道交通

贯彻高效服务意识,完善客运设施,提高线路的直达性和可达性,缩短出行时间,充分体现快捷的特点,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实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实现便捷、畅达、高效的主要途径有:完善线网衔接换乘功能;线路功能定位与轨道交通模式选择;选择技术先进的车辆、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旅行速度,缩短出行时间;合理设置站位,完善车站交通功能设施;改进运营管理体制。

1. 4  一体化的轨道交通

实现并完善与其它对内和对外客运交通的有机衔接,将轨道交通融入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实现轨道交通与其它客运交通的一体化,进一步实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实现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协调与公交的关系,强化与交通枢纽的衔接功能;强化与机场、铁路客站、长途汽车站及口岸的衔接功能; 实施“停车-换乘”方式。

1. 5  经营概念的轨道交通

创造轨道交通经营资源,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经营收入,资源整合与共享,综合开发,体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营概念轨道交通的主要途径有: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范围和建设计划; 优化线路走向及站点布置;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制式统一与兼容;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国产化率;土地利用与综合开发;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车辆、设备维修社会化;注重目标成本控制。

1. 6  可实施性的轨道交通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密切结合实际,强化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现轨道交通建设的可实施性。实现可实施性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降低工程实施难度;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搞好项目实施策划。

深圳市是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是具备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因此,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围绕建设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这一目标开展,努力搞好实施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的策划工作。

2  可行性研究总体思路及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观点

2. 1  可行性研究的总体思路

(1)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依据,以“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为目标,以在建一期工程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贯彻政府和业主意图,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经验,根据评审意见和政府有关批文,紧紧围绕项目的可行性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

(2) 从整个网络(乃至“珠三角”轨道交通网) 和线路远期延伸发展角度,结合深圳市“ 组团式”“ 多、中心”和“ 田园城市”的特点,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进行工程方案研究,做到“ 近期结合远期、局部服从整体、设计服从规划”,处理好“ 轨道交通建设与使用、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轨道交通客运功能与城市发展功能”的关系,追求总体最优。

(3) 贯彻“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理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对工程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分析,考虑功能、环境、安全、投资和效益的统一,提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环境协调、安全可靠、造价合理的方案,为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优势,注重相关专业或系统的配合协调,强化实地调查研究,确保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速度。

2. 2  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观点

(1) 应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据各轨道交通项目功能特点和具体情况,重视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供电、信号、afc 等制式的统一或兼容以及联络线设置问题等。方便车辆及检修设施和备品备件等的相互调备,并可减少备用车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2) 充分考虑发展预留,确保线网可持续发展, 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这包括运能储备、出行舒适度的提高、线路延伸、换乘联络接口预留及车辆设备制式等。

(3) 应从网络总体上对车辆维修基地、停车场、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进行统筹研究,力求人力资源、运营设备和设施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4) 从规模上预留扩编条件和从线路设施上适当预留线路通过能力,均可实现运输能力的发展预留,而且这些适当的预留措施对工程初期投资影响不大。当然,发展预留要适度。

(5) 采用“ 小编组、高密度”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值得推崇的。这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设施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减小车站体量,易于与环境结合。但是,单靠提高行车密度,甚至线路远景通过能力采用40 对/h 来实现运能储备和提高舒适度(以满足人们未来的出行需要) 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风险的,需综合研究确定。

(6) 应重视环境保护,“ 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远期的利益来换取今天的发展”。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线路走向、线路敷设方式、车站建筑、高架桥及地面建筑均需与环境相适应,满足城市环境要求。

(7) 强化线网衔接换乘功能,通过换乘枢纽锚固线网。同时,加强与其它交通(机场、道路交通枢纽、铁路客站、口岸等) 的衔接功能,以充分发挥功能和提高效益。应进行公交配套专项规划研究,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和基础。

(8) 在统筹安排、充分考虑资源共享的前提下, 车辆基地设计中应运用先进的检修理念,并改进车辆检修体制,由计划修向均衡修和状态修转变,尽可能压缩基地规模。同时,工程建设应分期或分步实施,避免厂房和设施闲置,并减少初期工程投资。

(9) 车站设计须贯彻“ 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尽可能压缩体量,高架车站应轻盈、通透,出入口及人行过街系统联为一体,出入口、风井甚至设备管理用房等尽可能与建筑物结合建设。

(10) 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还是分散供电方式应结合在建一期和城市电网具体情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并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调并取得认同后确定最终方案。

(11) 机电设备系统应运用“ 价值工程”理论进行配置,努力提高国产化率,注重目标成本控制。

(12) 车站、车辆基地及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尽可能地进行物业开发(但要事先对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规划进行专项研究) 。

(13) 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车辆设备检修与维护的社会化。

3  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3. 1  可行性研究工作原则

(1) 现场踏勘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现场的踏勘和实地调查与资料的分析比较,根据以往经验,一个方案的形成要结合图纸工作,对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踏勘了解才能够成熟。

(2) 理论分析与专家经验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理论对多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结合专家经验,进行定量分析以取得最佳结果。

(3) 专题研究与可行性研究相结合:为使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翔实,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要开展一些项目的专题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工作结合进行。对由6 条轨道交通线组成的深圳二期工程尤为必要。

(4) 内部方案论证与外部协调相结合:轨道交通系统是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专业众多,与城市其它设施的接口十分复杂,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注意系统内部方案的合理性,又要注意与外部条件的协调性。

3. 2  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法

(1) 选择合适目标并掌握约束条件:进行科学可行性研究首先必须选择目标,要客观分析并掌握约束条件。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定量分析为主, 力求能够反映项目实施中的所费(即费用,如投资、运营成本等) 与所得(即效益,如运营收入等),对不能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的,则实事求是地进行定性分析。

(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各有特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需要,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决策分析与评价方法。

(4) 多方案比较与优化:多方案的比较论证与优化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尤其是在多目标决策分析时,方案众多,可采用综合评分法、目标排序法、逐步淘汰法或两两对比法进行比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见图1 。

4  总体协调工作建议

4. 1  总体协调单位的工作内容

为了在同一时间内按期按质完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6 条线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有一家总体协调单位承担技术协调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协调的基本任务是:

“提出问题、组织研究、协调落实、提供咨询”。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协调6 条线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方案、技术接口、综合进度等,协助业主组织完成各种汇报、审查和验收。

(2) 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要求,落实协调,组织完成6 条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3) 审核6 条线可行性研究中间报告和最终报告送审稿,协助完成客流预测和环评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审查各线勘探要求,组织勘探工作,验收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报告。

(4) 协调主要技术专题研究工作,并协助业主组织审查或验收专题报告。上述各项总体协调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总体协调管理工作和总体协调技术工作两个方面。“管理”

是各项工作按质按期完成的保障,“ 技术” 是按质按期完成的手段,两方面工作都很重要,总体协调工作应两手一起抓:一手抓“管理”,一手抓“ 技术” 。

图1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程序(技术路线) 框图

4. 2  对总体协调工作的建议

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提出以下7 项建议。

(1) 一个目标: 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应紧

紧围绕实现“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 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2) 两个协调: 只有同时做好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协调工作,才能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内部协调即各线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客流预测单位和勘察单位等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协调。而作为项目决策重要工作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中,有大量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各相关部门(包括铁路、机场等) ,则须进行必要的外部协调工作。

(3) 三大任务: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协调工作有很多具体的内容, 为便于组织和管理,确保技术协调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分成以下3 大类型。

①各线研究涉及的共性问题 内部协调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重大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系统建设规模与运能储备、系统运营模式和运输方案、机电设备制式选择及国产化方案。

② 涉及到轨道交通线网衔接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技术问题— 内部协调、外部协调相结合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重要的线路走向方案和敷设方案、线路的换乘衔接(含与其它交通的衔接) 与联络、线路远期延伸和发展预留、车辆基地、供电、控制中心等功能定位与资源整合、与铁路部门的协调、土地利用与协调和环境协调等。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术问题— 内部协调技术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包括:重要指标和参数取值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研究内容和文件编制深度、技术文件的审核工作和目标成本控制。

(4) 四项原则:总体技术协调工作应遵循“总体研究,统筹协调,综合平衡,整体最优四项原则。

(5) 五大专题:由于本次研究是6 条线同时研究,为了可行性研究达到理想的深度,为实现全新概念轨道交通奠定良好基础,对一些共性问题和涉及网络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有必要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论证研究。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有以下5 大专题需进行专门研究。

·系统规模与发展预留;

·轨道交通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包括:车辆基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布与资源共享,供电方案与供电设施的社会化,控制中心的合理分布,机电设备制式选择,轨道交通模式、车辆制式选择;

·大型综合换乘枢纽方案研究;

·车辆、机电设备国产化方案;

·土地利用、综合开发与融资方案。

(6) 六个步骤: ① 熟悉并研究6 条线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政府相关文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研究总体思路; ② 组织各研究单位讨论交流,明确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协助业主组织力量启动专题研究; ③组织总体方案的讨论交流,基本确定各线总图方案和各项研究工作前提; ④ 中间报告和地质勘察资料的审核与验收,协助业主组织中间汇报审查工作,研究并落实中间审查意见; ⑤ 最终报告和专题报告审核与验收,协助业主组织送审稿汇报审查工作,研究并落实送审稿审查意见; ⑥ 各项研究成果的审核与验收。

(7) 七项措施:确保总体协调人力资源配置完备;制定总体技术协调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制定各阶段技术文件编制内容和研究深度,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建立总体协调例会制度,并组织专题交流讨论会;分阶段汇报审查,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编制各阶段文件审查要点;必要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由业主核发。上述建议可视为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的行动指南,可喻指本次研究工作相关的7 个方面的力量(政府、业主、总体协调和四家设计单位) 或7 项工作任务(1 项总体协调和6 条线的可行性研究) 。

参考文献

1  宋键主编.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投标书.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3

2  于松伟,万学红. 南京地铁2 号线的设计新理念. 地铁与轻轨, 2003(2)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3

一、媒体对社会公示工作的新闻报道

自《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社会公示消息后,《__晚报》、《__日报》、__网、网易新闻、新华网发展论坛等媒体和网站对该消息进行了刊登和转载。

二、社会公示收到的意见建议简析

在社会公示收到的56件意见建议中,其中交通“两难”16件(占28%),住房保障8件(占1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8件(占14%),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6件(占10%),城乡环境整治5件(占8%),文化教育3件(占5%),其它综合类累计10件(占17%)。从征求意见可以看出,广大市民对住房问题和交通问题最为关注,意见集中度最广,占了近总意见数的42%。

1.关于交通“两难”16件,占28%。建议主要涉及到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私家车在斑马线前的礼让、优化公交线网和服务、新增公交线路,关注小区周边学习操场地下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加快城西轨道交通、__轻轨、城郊结合部大型换乘中心建设,强化地铁加公共自行车交通模式、支小路动静态交通管理、机动车限制上牌措施、地铁规划和高峰时段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等方面。

2.关于住房保障8件,占14%。建议主要涉及到控制和稳定商品房的价格,加快经济适用房申请和建设的步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租房市场的管理,尝试实行房产税试点等方面。

3.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8件,占14%。建议主要涉及到关爱城市弱势群体、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萧山、__“同城同待遇”、社会治安管理、安全施工现场管理、体育健身行业规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套建设等方面。

4.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6件,占10%。建议主要涉及到非农基地农产品监管,背街小巷小餐饮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超市产品质量安全、市民“菜篮子”工程、生产植物油安全标准等方面。

5.城乡环境整治5件,占8%。建议主要涉及到灰霾天气、垃圾分类和焚烧处置、高能耗控制、城市屋顶绿化、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

6.文化教育3件,占5%。建议主要涉及到城乡结合部教育配套实施建设、教育布点的规划调整、农转居家庭的子女教育等方面。

7.其它综合类累计10件(占17%)。建议主要涉及到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关注中小企业职工,统筹城乡旅游,特别是五县(市)的旅游,加强对政府电子文件的管理,强化村(社区)的基层建设,建设诚信政府,政府官员财产公布以及富阳市企业职工住房补贴的问题。

三、对社会公示收到意见建议的处理

公示中收到的市民意见建议,按照“归纳整理、分类交办”的原则进行了处理。对政府工作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梳理后分批报送市政府领导参阅;对《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有参考启发作用的,直接充实修改到报告中;对涉及改进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经分类梳理后由市政府办公厅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办理意见,然后上网反馈。

1.报市政府领导。市民群众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超前规划“十二五”的各项工作,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地铁规划的严肃性、不能轻易变动;新增__到__的轻轨、地铁,并在“十二五”开工建设;萧山、__两个县级市,在通讯和公交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同城同待遇”的步伐;期望__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民生,更加关注细节,特别期望在“十二五”中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殷切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在关注大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关注和关心中小企业员工的利益;加强村(社区)的基层建设,重视对村(社区)人才的投入,希望领导多下基层锻炼,特别要注重从优秀基层工作人员中选拨干部等等。对这些意见建议,起草组逐条进行梳理后,编发了专报市政府领导的《阅》,供领导决策。

2.直接采纳修改到《报告》中。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对《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具有参考启发作用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认真分析采纳并修改充实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经过统计,起草组整合吸收采纳了意见建议31件,在报告中作了17处重要的修改也完善。针对市民提出的住房难问题,报告中写了“全年开工建设397.4万平方米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4

2011年10月20日假座上海喜来登由由大酒店,召开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道路技术中心承办的“2011道路技术与城市发展上海国际论坛”,论坛的核心主题是“环保・安全・耐久”,特邀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的国际知名专家和交通运输部、山东、广东、陕西、北京、浙江、江苏等国内权威道路专家,围绕国际道路技术最新进展、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道路设计中的低碳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演讲和互动交流,共同研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在科研、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相关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科技成果。

论坛分主旨报告论坛与三个专题分论坛。主旨报告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秦云主持,有6位专家作了论坛的主旨报告,内容分别是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的《未来道路技术展望》、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埃普斯教授的《提高道路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莫利纳尔教授的《环保耐久的道路建设技术》、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安迪教授的《路面工程的最新发现》、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的《国内道路技术发展回顾》与日本日沥株式会社日沥研究所羽入昭吉教授的《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专题分论坛分别是由上海道路技术中心主任孙立军主持的“道路结构与材料”专题、国家勘察设计大师邵长宇主持的“设计与施工”专题、上海市城乡建交委副总工程师刘千伟主持的“建设管理、维护保养与设备”专题。副市长沈骏为论坛发来了贺信,认为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是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因此希望本论坛对优化城市布局发挥重要作用。

纵观论坛27位专家的发言,对于城市道路的安全低碳的建设提供了不少核心技术信息,特别是对城市运营的安全管理,成为所有专家的共识。

一、延长道路寿命,减少城市交通障碍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莫利纳尔教授在题为《环保耐久的道路建设技术》的主旨报告主要阐述了城市持久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构需要问题,认为必须关注到当今城市道路的两方面状况:一是道路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且沥青混合料等集料以及交通消耗使噪音、烟气和细粉尘成为城市的污染源,因此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体现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持续性;二是繁忙的城市交通既需要城市道路在行程时间、安全舒适方面提供比较可靠的基础设施,又需要较长的路面寿命,以便尽可能减少由于维护工作而导致的出行延误。

莫利纳尔教授还认为,可靠的路面预测可以有效延长城市的道路运输网。为此,必须着重考虑和达到这样两个道路设计目标:一是提高建设路面的质量,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平均寿命。长寿路面通常定义为30到40年时间内不需要结构性维护的路面,因此如果每7年就因为耐用性和功能性问题需要进行磨损层维护的路面不能视为长寿路面,这意味着长寿路面应当展示出防滑性和噪音消减方面的卓越性能,也意味着在设计期限内,道路不应发生明显开裂或永久变形。二是减少质量的变异性,从而减少路面寿命的变异。路面是在使用材料质量以及路面质量寿面上存在大量变异的结构体,如多孔沥青混凝土表层的寿命为7年到16年之间,这样的变异意味着道路的某些部分比同样路面的其他部分需要维护的时间要早得多,对交通的妨碍会更多。

很明显,交通繁忙的主要公路几乎没有可供维护的时间空隙,这就对城市永久性路面的建设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如因车辆轮载和轴载对道路路面的交通负载问题,以减少因路面疲劳性损伤造成的开裂,另外还需注意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必须尽可能减少发生结构性变异的可能。

二、倡导无缝防护,减少城市交通事故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徐健在题为《城市道路无缝隙安全防护系统研究》的专题报告中,将“无缝设计”理念引入到城市道路安全设施的设计中,认为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除了违章、酒驾等主观责任外,还与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完善有着密切关系,如护栏设置不完善、出口三角区防护不完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不完善、跨线桥墩防护不完善、护栏过渡段防护不完善、灯杆和标志杆防护不完善、限高门架设置不完善等。

无缝隙安全防护的具体实施思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文献资料查询、现场调研、问卷调研、网络查询、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调查现有城市道路防护设施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事故现状,找出防护弱点和防护漏洞位置;二是采用事故资料分析、实车碰撞试验技术、计算机方针技术、理论分析方法等技术手段,对现有路段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分别进行适应性分析,并根据防护无漏洞理念,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对策,以消除弱点、封堵漏洞。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道路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防护显得愈益重要。树立“无缝隙安全防护”理念,将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或交通事故发生后带来的伤害,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大伤害。

三、实现生态平衡,优化城市道路环境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员副院长刘伟杰在题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和技术》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城市道路设计的环保生态化是满足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需求,实现可持续、节能、低碳、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换言之,就是在实现道路应有功能的同时,将人、道路与环境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即指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性理念,修复已破坏的恢复性理念,保证道路使用人员安全的安全性理念,以人为本的功能性理念,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集约化理念等。这些生态理念还依赖于技术、材料和工艺的支持,如结合“3S”技术的道路选线、线形和交叉路口的设计要有利于节约土地,排水降噪、温拌和彩色沥青路面技术要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利用旧路面或废旧料再生技术节约自然能源,增强降噪屏和环保绿色的道路景观设计。这些理念与技术在应用中,还应充分考虑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性,实现最优生态化。

四、改善步行环境,构建城市步道体系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分院总工程师赵建新在题为《城市立体步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中认为,一座特大型城市的市内交通仅仅依靠地面和地下交通是不够的,需要同步考虑与城市交通体系相适应的城市立体步行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这将有助于促进交通方式的转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步行环境,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立体步行系统的建设是一次步行者的革命,意味着城市空间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意味着已构建城市公交良好的接驳系统,使行人免受红灯等待的苦恼,消除人车混行对行人安全的压力。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完善、便捷、高效的城市立体步行系统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建设城市立体步行系统时,必须有机联系天桥、隧道、连廊等室外部分与楼宇内部之间的通道:一是让步行连廊系统有较宽敞的步行空间,无障碍设施密布,步行高度尽量处在同一水平,部分系统内设置景观设施,以及遮阳避雨等多方面的人性化设计,让行人倍感舒适;二是具有连接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如地铁站点、公交站点)、不同业态的商业项目或行政办公地点等高通达特性,有效改善商业中心区行人的步行强度,促进活动交往、提升地区活力。

此外,城市步道空间的建设要注意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的有机结合,注意尽可能根据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实际安装自动扶梯,还必须注意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机制,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的工作。

五、完善专业规划,提升城市路面性能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袁文平在题为《上海市城市道路养护与管理》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城市道路的管理必须以长效管理为主线,以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评价为依托,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决策系统、道路辅助决策系统、桥梁辅助决策系统、快速路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与道路交通分析评价系统这五大系统为支撑,以城市道路检测养护与道路交通分析改善这两项机制为抓手,实施城市道路网络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动态平衡,以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

诸如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越江通道规划、公交专用通道规划、慢行交通规划、单向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必须引领行业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快实现设施养护的新技术,包括城市道路检测大修的预防性养护策略、掘路修复的低表快凝等快速维修策略、吸音透水的环境景观设计与评价,促进城市道路养护与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管理、由局部改善向全面提升跨越,实现行业管理与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同步。

六、建设长寿路面,强化路面病害监控

香港路政署研究拓展部总工程师聂志光在题为《香港路面建筑及保养技术应用情况》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建设“长寿路面”的理念有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保养,也即城市道路设计年限长达50年以上的沥青路面,以及涵盖路基永不衰败的路面。欧美新近的研究证实,当路面结构达到足够的厚度和强度时,无论所累计的标准轴次有多少,传统沥青公路设计所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即沥青层疲劳衰败和路基永久沉降,实际上并不会出现。相反,所有的破损将从表层开始。因此,适时的表层复修可以延长路面结构的寿命,避免深挖路面进行结构性复修或重建而对城市交通造成的重大干扰。

城市道路的损耗因高车流而日益显著,路面的保养却因繁忙的交通而受到限制,大部分繁忙的道路只能在夜间或假日才能进行具规模的保养工程,因此快干物料的应用就成为修补混凝土路面不可或缺的手段,而路面病害的紧密监控和及时维修也成为道路保养专业的重要挑战。城市道路保养人员可以通过内联网,以地图界面形式检阅整区或个别路段的路况指数,并根据相关系统显示的需加注意的区域数据,实时监控繁忙的交通网络、极端的降雨量、施工的噪音管制,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及规划道路维修工作的优先次序,以贯彻高效道路保养的城市使命。

七、注重预防养护,建设城市“安静路面”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处长殷建军在题为《广州道路养护工程实践》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建设道路管养的各项长效机制,使城市道路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轨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道路设施养护管理行为,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养护维修管理要求和标准,做到“适时养护、及时抢修”,确保设施安全、高效运营;二是进一步理顺道路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监管。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5

一、明确工作的目标要求

按照市委要求,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推进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这一主题,在前一阶段深入开展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思维理念是否更新、工作思路是否清晰、落实措施是否得力、现机制是否科学、工作成效是否明显”为重点的自查自纠,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问题。重点分析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检查,切实找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方向,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在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为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二、第二阶段工作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分析检查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重要阶段,是对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也是下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市委要求,城管局落实了活动重点环节的全部任务。

(一)通过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分析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的科学发展观。

一是继续征求意见。局党组(机关党委)采取座谈、走访、问卷调查、设置征求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向市直机关单位,各区城管、环卫、爱卫部门,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以及市民群众分别发放千余份意见征求表,重点征求了服务对象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将各种意见分类整理、归档,及时反馈,认真反思,切实找准了阻碍科学发展的结症和根源,分析了思想上的差距,进行自查自纠,自行整改和责成整改,为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奠定了基础。二是深入查摆问题。局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普通党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开展了“五对照五查找”和“三查三看”。着力找准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三是初步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张国彦局长局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起草和修改工作。班子成员在充分肯定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建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形成了促进**城管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通过讨论研究、修改完善,报告从整体上全面回顾总结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情况;深入细致的查找了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并结合实际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为专题民主生活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通过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分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情况。

一是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气氛浓厚。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局党组(机关党委)邀请代荣民副市长和市委第四指导检查组,于12月5日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由党组书记张国彦主持,班子全体成员和局属单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以及离退休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抢抓新机遇,推进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这一主题,结合学习调研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畅所欲言,重点分析讨论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对照《分析检查报告》查找了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和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了思想,提出了如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的建议和打算。会议认真检查了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形成了发展共识;达到了查找问题、分析根源、明确措施和努力方向的目的。

二是党员组织生活会质量效果明显。12月10日前,各支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组织党员召开专题的组织生活会,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查找了自身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思想差距和工作差距,分析原因,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机关党委领导参加了各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通报了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讨论和开展“五对照五查找”的情况。会议做到了要求严,质量高。三是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有深度份量足。根据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进行分析讨论的情况,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切实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成果充分体现到了报告中。修改完善后的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实事求是,突出了我局特色,进一步加深了对“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利于促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将对我局搞好明年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三)通过组织群众评议和监督,深刻分析讨论了产生问题的根源。

一是发扬民主,汇集民意。局党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具有代表性的直接和间接服务对象、基层单位代表和机关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广泛评议。于1月5日召开了群众评议大会。会议通报了形成的《分析报告》;邀请的各位代表积极发言;发放并填写了意见征求表。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经过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完善了分析检查报告。二是公布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公开公示了正式形成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并报至市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第四指导检查组。

(四)通过用发展的眼光慎视意见建议,开展了典型案例剖析工作,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针对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城市管理方面的35条、本局征求的12条以及民主生活会征求的11条意见和建议,党组会议进行梳理研究,确定了分管领导抓督查、相关单位抓落实的责任制,制订了整改措施、规定了完成时限,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一是加快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在区、市政府的支持下,配备了一大批环卫车辆,市容环境卫生清扫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又开工建设了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实施了旱厕、三类公厕改造,添置了环保移动厕所,缓解了市民需求。渣土消纳综合利用、管理逐步正规。二是科学处理了生活垃圾,今年填埋垃圾24.9万吨,焚烧医疗垃圾430吨,处理渗滤液2.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100%;在加快垃圾产业化进程方面,开辟了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进**中科集团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经签约。

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将街道、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卫作业逐步纳入全市管理范围,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和保洁密度,使环境作业和管理不留空白、不落死角;同时建立了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之中,巩固提高了创卫成果。四是较好地处理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宏观上适量开辟了经营市场,引导流动摊贩,方便市民生活。将全市街道划分为严管、控制和规范区域,在严管区禁止设摊,在控制区招标管理,在规范区灵活设置;划定季节性、限时性摊点,开辟农副产品销售通道,既方便群众又鼓励创业。微观上指定一些经营区域,建立便民摊区,合理实施了康居区、新街区占道摊区搬迁规范和改造工程(比如,寺南巷占道摊区整体搬迁,既满足了居民购物又防止了交通拥挤和卫生脏乱、噪音扰民等问题;对冷饮点、报刊亭、政府放心食品小推车进行特色改造)。五是不断提高占道摊区、摊点的设置档次和服务水平,加大摊点的卫生保洁力度,建立诚信经营、持久发展的循环机制,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六是缓解就业压力、关心低收入群体,今年为残疾人安排了60个经营摊点。七是与商家店铺交朋友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联谊会,帮助特困户排忧解难。借鉴外省市经验,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为政府节约了管理费用。八是优化了政务大厅窗口审批,实现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审批制度,修改完善了《**市城市管理局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及办理流程图活页》,对行政审批办理方式、程序、公示项目、承诺时限、申请人享有的权利等内容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并向社会公开。实行了“一站式”审批和“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将所有的审批业务放在窗口受理,大部分业务都能在服务窗口一次性办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九是积极参加领导访谈和走进电台直播间活动,与市民和热心听众面对面交流,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拉近了执法与亲民的关系,改善了城管综合执法形象。

(五)通过积极引导推进,着力改进了党风和作风。

活动中,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各党支部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目前,各党支部、机关科室、局属单位都普遍达到了经常开展政治学习和党课、警示教育;宣传比较广泛;行业法规培训全面开展。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五条禁令”、“六条规定”和行风督察力度增大;党务、政务公开和考勤制度不断完善;执法“一告知、二劝导、三警告、四处罚、五取缔”理念深入人心,“三声、四心、五主动”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及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增强,活动成效明显。

三、存在的不足

总的来看,我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传统观念的因素。个别干部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管事业的发展,对全体干部职工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主观方面的因素。个别同志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坚决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中,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不够。影响了大家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三是个别同志忙于具体执法工作,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刻,有的虽然学了,但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实践。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针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形成了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一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等内容,紧扣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将学习教育与明年的工作部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新方法,不断推进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实现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在新华街、步行街开展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试点工作,制定长远规划,进一步明确设置标准,促进户外广告业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实施城市管理长效综合考核,制定考核细则,不断巩固创卫成果。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效能建设工作,履行好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到政策上宏观引导,制度上依法规范,方向上正确把握,全局上综合协调,过程上有效调控,总体上体现服务。

(二)强化措施,促进城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采取实践锻炼、在职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二是转变管理理念。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发展的理念,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为占道经营着创造更加有利的经营、发展条件,积极引导其划行归市经营,努力使“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民参与。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倡导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局面,让维护城市美好环境和良好秩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首府形象。

城市交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6

报告建议以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等领域为切入点,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孵化培养佛山的高端服务业能力。报告还推荐佛山把握城市管理体系转型和大数据分析科技这两个关键抓手,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制造业城市,佛山市有着优化产业升级,提发展质量,实现人本宜居的转型需求,该市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人本佛山”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上述报告或可为国内城市升级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四领域升级城市化

经过考察,IBM团队认为可以以食品安全、水治理和智慧交通为切入点,以产业转型为手段,在建设智慧佛山的同时打造强大的高端服务产业链。

具体来说,报告建议佛山通过在水源地部署水质监督设施,整合智慧水管理系统,协调不同水源地的事故警报信息及事件,比如从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生产企业、社交媒体、摄像头等传回的信息,以此加强总体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市民对水质的信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追溯;提出建立统一的交通管理系统,预测交通需求,优化交通处理能力,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减缓交通堵塞问题。

IBM大中华区华南区总经理郭仁声对此总结说:“食品、水、交通和产业转型这四个关键领域,不但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是包括佛山在内全国众多城市面临的关键民生挑战,而且也蕴藏着激发创新和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

政企合作促服务业

结合佛山市的具体情况,报告提出了一种政企合作模式(P3,即在市场机制之下,政府及公共事业部门与企业合作)。

该模式既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建设方面的优势,又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和效率优势,能有效孵化和推进佛山高端服务业、特别是IT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积累,支撑IT整合、业务分析和ERP,从而进一步支持核心和新兴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种在国外有成功实践的政企合作制模式把政府在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方面的强大能力与民营企业创新和高效率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双方合作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导下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