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例6篇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WWW.133229.CoM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2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3

乡村旅游的出现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其初始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的发展,乡村旅游大规模地开展[1]。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在农村脱贫致富政策的指引下,乡村旅游人数、乡村旅游地个数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1 面对日渐发达的工业文明,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以及旅游者日益成熟和理性的需求特点,乡村旅游不断地突破原有的发展水平,日益显示自身的个性和发展趋势。

1.1 乡村旅游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的趋势[2]。即:①从中国乡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具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发展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可能。②从旅游者日渐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趋势来看,也需要乡村旅游突破以观光为特征的局限性。③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来看,旅游者对于旅游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吃、住、行、游、购、娱都有所涉及。④从环境容量及生态环保的角度去理解,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多区域的联合开发,有利于实现旅游客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流,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1.2 乡村旅游地游客市场广阔 。乡村旅游在我国一直是以周边发达城市的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同时以短途、短时、低价、重复性为主要特点。其原因一是由于都市人长期处在时间与空间的压迫下,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61%分布在距城市50km 的范围内,国内旅游目前突出特点是:短程旅游急剧升温[3]。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找昔日情怀的潜意识驱使他们钟爱于这种旅游方式,[4]。

1.3 乡村旅游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服务水平及社会环境。由于乡村旅游具有休闲性特征,这就注定它在今后发展中并不注重旅游景点的等级规模和知名度,而比较重视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环境。

1.4 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空间,大范围[2]。这就意味着乡村旅游不再是限于一村一镇的小范围的旅游,它要求各村、各镇、各县之间的大联合。这一方面不光涉及到基本交通问题,更要涉及到各乡镇县之间的行政划分的问题。

1.5 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发掘与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5]。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质”,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同化现象的产生和旅游者文化素质和旅游需求的日益提高的这一趋势,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色彩,用一定的文化差异来满足游客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就迫在眉睫。

以上是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及自身特点所总结的乡村旅游五个发展趋势。

2.1 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产品多样性,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阳朔山水固然重要,但阳朔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型的旅游活动。目前阳朔乡村旅游模式可分为乡村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地域风情文化型、探险旅游四种主要类型。①阳朔的月亮山、大榕树、黄布倒影、九马画山都是驰名中外的景点,阳朔平均每年接待慕名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达200多万人次,人均接待游客在全国名列前茅。②以农庄、民居旅馆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传统的农耕、插秧活动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③阳朔民风独特,集各地民风之大成,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主要有汉、壮族、瑶族、回族、侗、苗、满、黎、仫佬、毛南、朝鲜、高山、白族等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④以攀岩为主的探险旅游:月亮山,蝴蝶泉,金猫出洞山等为著名。总而言之,阳朔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开发注重多层次性,丰富了旅游活动,满足了不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2.2 符合大区域的旅游发展趋势。县政府还引进国债项目,建了遇龙河电瓶车道,月亮山自行车道,新修通村道路60多公里,把示范带沿途180多公里长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各镇各乡凭借自身独有的民风民俗,并依托阳朔县旅游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符合了大区域发展的趋势要求[6]。

3 阳朔作为我国最早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地之一,它的一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3.1 乡村卫生及服务条件有待改善。对阳朔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发现,游客对该地的卫生状况不太满意,调查中游客认为其卫生差或很差的人数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6.6%[1],主要表现在农村卫生间、饮食卫生、住宿卫生等方面。虽然人们所持的不同卫生标准而多少影响数据统计,但这也足以说明阳朔乡村旅游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从而严重影响了旅游者对乡村及自然的体验。

3.2 道路问题不容乐观。虽然道路现已由阳朔县连接到各个乡镇,但是各乡镇内部的道路情况较差。道路颠簸不平,天晴灰尘四起,阴雨天则泥泞难行。在阳朔乡村旅游调查表中表明,旅游者认为道路差或很差的占23.3%[1],可进入性较差。

3.3 旅游地分流问题尚待近一步解决。西街游人如织,商业性太强,没有了那种和谐安宁的气氛。过多的游客,过浓的商业环境使得一些外国游客不想再来。

3.3.1 乡村旅游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7],根据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重新布置旅游地的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考虑自然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以及游客的心理感知因素,保证乡村旅游向着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3.3.2提高该地,尤其是家庭旅馆的卫生及服务质量水平。虽然乡村旅游以及家庭旅馆以自身特色来吸引人,不可管得过紧过死。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规范卫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及卫生的环境为基础,那么特色就无法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较为集中的家庭旅馆区域,成立家庭旅馆协会,颁布统一的卫生和服务标准。农户在申请开办家庭旅馆时,必须四证齐全(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提高市场准入条件[8]。

3.3.3加大道路建设的力度,提高阳朔乡村旅游各个景点的可进入性。对于乡村内部小道要急于改进,并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增设照明设施。对于路边的照明设施也要加以解决,从而方便游人夜晚出行。

3.3.4要适度控制西街游人数,做好分流工作。只有丰富旅游活动项目,使游客到了晚上,有地方可去,有活动可参加,才能做好分流工作。对于家庭旅馆周边地区,要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篝火晚会或农村特有文艺表演。对于目前阳朔县举行的“印象・刘三姐”的大型演出,对于丰富阳朔县旅游文化内涵、分流旅游人数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这一宏观角度来看,阳朔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值得借鉴之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规律。只有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集思广益,才能使阳朔的乡村旅游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程道品,李丰生,吴郭泉等. 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阳朔乡村旅游个案研究[J]. 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04第1版

[2] 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90-94

[3] 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41-43

[4] 尹少华,邓德胜,文建林.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5期:264-267

[5] 高云,李燕兰.内向型旅游产业的必然发展空间障碍[J].旅游管理.2003 第3期:16-19

[6] 阳朔旅游网省略

[7] 赵赞,李丰生,章怡.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的互动关系[J].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99-102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4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自1973年桂林正式对外开放后,“漓江精华游”等漓江旅游航道上的观光游一直是漓江旅游的主导产品,也是桂林旅游的核心产品,这种单一的、低级的、“走马观花”式肤浅的旅游方式40年未曾改变,严重落后、脱节于当前休闲度假的国际旅游发展趋势,造成漓江虽顶着“甲天下”的桂冠,但面临着游客量相对逐年减少、漓江吸引力弱化和竞争力下降的尴尬局面,漓江旅游的价值远远没有发掘出来。当前,应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全面调整、转型和升级漓江的旅游产品,开发漓江沿岸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漓江沿岸建立若干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乡村度假中心,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带。

一、研究综述

(一)漓江旅游产品研究

学术界对漓江旅游产品的研究不多见。目前对漓江产品方面的研究代表有:王兴斌(2000)对桂林以及漓江的产品布局进行了探讨;谢雨萍(2002)认为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生态旅游绿色长廊;李肇荣、黄进(2003)对漓江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了系列研究;杨永德(2004)等针对多年来漓江枯水问题,提出遵循自然规律,创建漓江游览新模式的观点。项萌、郭德胜(2009)认为漓江旅游发展模式的问题凸显,要放宽资源视角,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开发民俗和节庆旅游产品;卢彦红(2009)等立足于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提出大漓江旅游产品的“四大”产品集群和“五大”发展战略;陆锦丽等(2010)在漓江当前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对漓江的航线体制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徐杰舜、王清荣等(2013)则认为当前保护和开发漓江的思路是:打造黄金漓江,乡村旅游升级换代,树竹筏为新形象,开发高端房地产,创办休闲度假中心,开拓免税店,建设旅游直辖市。以上研究从侧面反映出了漓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局限和不足已相当明显,对其进行转型升级和深度开发迫在眉睫。

(二)乡村度假旅游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的概念已经有了较多的探讨,有的学者认为乡村度假旅游属于诸多度假旅游产品的一种,是度假市场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位于远离城市喧嚣、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的一种度假旅游。有的学者则认为乡村度假旅游源自乡村旅游,如郑焱、刘婷(2008)认为乡村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较高层次的一种旅游形式;瞿媛、陈鹏(2010)主张乡村度假旅游可以被认为是以乡村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进行的一种休闲度假行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并认为国外对乡村度假较典型的定义为度假者花费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农庄、农场或者乡村进行休养、娱乐活动的一种度假行为。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术界一般认为,乡村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与度假旅游的结合,从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兼具乡村旅游和度假旅游的特征:(1)以异地乡村作为度假旅游目的地;(2)独特的“乡村性”是乡村度假旅游的核心卖点,标志着与其他类型度假产品(滨海型、山地型、湖泊型、温泉型等)的显著不同;(3)流动性较差、停留时间长;(4)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修养娱乐为目的;(5)高度参与化。总之,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既顺应了现代旅游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过渡的趋势,又满足了人们追逐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开发层次提升的要求,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二、开发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战略意义

(一)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优化升级,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漓江在整个桂林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中是关键性产品,对其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正是发挥其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的突破口作用:首先,有助于打破漓江以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格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其二,有利于突破漓江旅游产品以山水为主导的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分布的制约,改变其沿漓江零星散落的点状布局,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连贯性;其三,漓江流域将不仅仅再是一个只提供单项观光游览的空间载体,其功能不再局限于“门票经济”,旅游者消费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漓江旅游的经济复合效益开始凸显。

(二)有助于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核心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而随着国内旅游地竞争加剧,桂林旅游的整体相对竞争力在下降,这说明桂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不如以前,升级换代已是大势所趋。开发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建设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带本身就是贯彻落实《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体现,符合“重点推进漓江黄金旅游产业带”、打造“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漓江开发专项工程特别是沿岸村镇风貌改造及景观道建设工程等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要求。

(三)改善民生,以乡村度假旅游引领漓江沿岸新农村建设

漓江流域农民生活水平偏低,漓江两岸的乡镇和广大农民,特别是地处漓景区的阳朔县、灵川县、雁山区和兴安县猫儿山的部分乡镇的村民,为保护漓江自然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沿江农村居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对漓江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的严格保护造成了村民“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的现状,据统计2010年和2011年,漓江沿岸村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800余元和3200余元,仅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87元和6325元的51%和50.6%,仅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余元和7300余元的40.5%和43.8%,相当部分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徘徊,其民生问题不容忽视,而开发漓江沿岸的乡村度假旅游是创新旅游I与度假业、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体现,无疑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旅游就业具有引领和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漓江沿岸通过旅游创新发展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增强保护漓江的内驱动力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漓江两岸农民、渔民并未能从漓江旅游发展中分享到适当的收益,相反,由于自1978年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河流之一以来实行的诸多环境景观保护政策,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受到诸多约束。这是沿江村民和渔民对保护漓江、支持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源。桂林百里漓江绿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已给当地村民、渔民带来了一定的实际收益,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漓江保护内驱动力缺失的问题,而只有统一规划,建设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带,切实构建出漓江乡村度假旅游居民增收机制,带动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促进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传统农民向旅游从业者、传统居住型乡村向旅游接待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使乡村度假旅游真正成为富民、惠民、利民工程,才能将沿岸居民从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的“拉锯战”中解脱出来,激发他们保护漓江的愿望和激情,转被动、自发保护为主动、自觉保护。

三、开发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可行性

(一)地理区位条件

漓江属珠江水系桂江上游段,全长214公里,流经兴安、灵川、桂林市区、雁山区、阳朔、平乐等。其中漓江中游即桂林市区至阳朔长86公里的河段不仅是漓江旅游的精华段,还是一条重要的航道,其沟通连接了桂林市和阳朔县两大旅游集散地以及之间众多的特色旅游村镇,如拓木镇、大圩镇、草坪乡、杨堤乡、兴坪镇等,漓江沿岸这些乡镇和村落水陆交通发达,生态景观优美,故依托漓江的交通纽带和旅游“金字招牌”的引领作用,在漓江精华段沿岸建设多个乡村度假旅游中心,开发一些不同等级、不同主题的乡村度假旅游村,打造世界一流的江河沿岸乡村旅游度假带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

(二)政策条件

漓江乡村度假旅游面临着桂林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民休闲计划、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推进等多重政策机遇,特别是《规划纲要》中对桂林“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对漓江风景名胜区“世界驰名的高品质内河景区”的打造目标为漓江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系统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1998“华夏城乡游”主题年后桂林乡村旅游开始广泛兴起,经过近15年的发展,桂林乡村旅游产品逐步丰富,已从过去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逐步衍生出食宿接待型、观光采摘型、特色餐饮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长寿养生型等多种形式,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断面市,其中漓江沿岸乡村不仅毗邻漓江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拥有适宜的休闲度假和避暑气候,而且其自身的生态旅游类旅游资源、自然生态类旅游资源、山水田园类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这些都为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客源市场条件

桂林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是中国旅游名片,一方面其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良好(见表1),如下表所示,桂林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已达1205.08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达100.09万人次,从而桂林成为全国境外游客超过百万的第七个城市,主要入境客源市场遍及亚洲的日韩、泰国、马来西亚和欧美众多国家。至2015年,桂林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另一方面,桂林多年旅游总收入及旅游外汇收入总体上呈递增趋势(见图1),至2008年,桂林旅游总收入就已突破100亿元,2015年突破了500亿元,《规划纲要》更是提出了2020年达1500亿元的发展目标,这无疑能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中心提供充足的市场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却呈递减趋势(见表2),由2006-2007年的30%左右,下降到2008-2010年的20%左右,2015年则只占到12.34%,这与入境游客的人次增长率是不匹配的,这从侧面说明了由于桂林旅游产品在近些年未得到升级,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下降,产品的创汇能力也随之递减。

漓江是桂林旅游的生命线,自1973年桂林对外开放以来,漓江在桂林旅游发展别是在国际旅游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桂林市众多景区的连接纽带,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桂林的首选和必游之地,其游客接待量在桂林旅游总人数中占据较高比重。如图2所示,在漓江游客绝对数量每年递增的情况下,自2006年后其国内游客量的相对数量(占桂林国内游客数量的比重)却逐年减少,说明漓江旅游在桂林旅游产品格局中的地位趋于下降。但平均来看,2000-2010年间其占桂林国内游客量的平均比重仍约为12%,2015年,漓江精华游段累计接待游客人数约150多万人次,开发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客源优势明显,时机成熟。

四、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一)产品开发理念与定位

首先,在产品开发中要贯彻《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桂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条例中保护漓江的思想,并对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做出整体发展规划,力求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漓江流域富民特色旅游项目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即百里漓江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并在保护和开发中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漓江沿岸乡村村民、渔民和移民参与乡村度假旅游,实现藏富于民。

其次,定位高端,以漓江及其沿岸高质量和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引进具有高资质和高素质的投资主体,以具有“乡村性”和高素质服务的村民为经营主体,开发具有高品位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以吸引高素质的旅游者,将漓江沿岸乡村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乡村度假旅游带。

再次,产品开发以差异性、主题式、多样化和“乡村性”为导向,其中应特别重视开发中对漓江沿岸村镇自然生态的保护,避免过分依赖非自然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影响乡村特色,甚至乡村城镇化的行为。注意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乡里乡亲、乡里亲情旅游者精神的愉悦和净化作用。

(二)产品开发时序及空间布局

我国现有的12个部级度假区,从总体布局来看,自然环境背景相近,区位条件雷同,而以一条江的某一段建多个度假中心的做法却没有。漓江沿岸乡村度假旅游在开发时序和空间布局区位上一定要勇于创新,做到有针对性:一方面,漓江沿岸各乡镇、村落地理区位的不同、交通条件的优劣、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其在开发时序上的区别,即漓江沿岸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借鉴“点(增长极)―轴(带)―网络”的旅游发展模式,首先合理选取若干个乡镇作为漓江沿岸乡村特色度假旅游开发的重点乡镇加以建设,而后以此带动周边一些乡镇和村落的开发改造,最后便会形成以这些重点乡镇为核心的漓江沿岸轴带上若干个乡村休闲度假中心,呈现出“轴(带)+网络”双重格局。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5

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特征

1.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国外乡村旅游萌芽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由于工业化与城市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城市居民开始向往和追求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自然环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西班牙政府将废弃的贵族古堡改造成为简单的农舍,并把规模较大的农庄也列为供游客旅游参观的范围,接待乐意到乡村观光的旅游者,由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但在这个时期,乡村旅游者的人数较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为旅游者专门服务的乡村旅游设施,致使乡村旅游还处于在初级发展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与乡村地区的通达性得到改善,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增强,这促使了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广泛的开展起来,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绿色运动的掀起,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使之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重要选择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旅游组织大力推动和鼓励下,乡村旅游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其发展背景都十分相似,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第二,是由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后,农业和农村地区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状况下,各国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业功能,改善农村面貌,面对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措施。

1.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

1.2.1 合理规划,有效管理

北美乡村旅游发达的国家,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把发展地区乡村旅游的权利下方到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并请各方面专家进行周详的旅游规划,使开发出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1.2.2 强化社区,注重发展

若想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消除政策壁垒是关键。政府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教育,让当地社区居民了解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吸引居民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并通过提供服务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来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1.2.3 制定政策,规范市场

乡村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如通过制定政策来规范市场,通过成立监督机构来监督乡村旅游市场、通过建立对乡村旅游的统计指标来评价其投资情况,通过给予借贷利息减免的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如美国明确农场应具备的软、硬件设施;编制针对乡村旅游的政策和规划;成立“农村旅游发展基金”,对农场主进行资助等等。

1.3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类型

国外乡村旅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发展了半个世纪,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文献的搜集、分析以及政府或协会官方网站报道的梳理,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乡村旅游类型体系。其乡村旅游旅游产品涵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有六种形式:(1)农产品生产基地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农业观光,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葡萄园、草毒园、南瓜园等各类果园、奶粉和干酪农场、加拿大枫糖农庄等;(2)动物农场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娱乐,具体内容包括奶牛或肉牛农场、羊驼或美洲驼农场、马场、山羊农场及其它牧场、养鱼场、烟熏肉等肉制品农场、蜜蜂养殖场等;(3)花卉园艺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休闲。具体内容包括温室、切花、苗圃、种子、公共花园、水上花园、香草园、圣诞树等;(4)乡村旅游购物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旅游购物,具体内容包括农贸展销会、主题节庆活动、传统乡村工艺品展览、土特礼品零售商店、葡萄酒厂参观等;(5)乡村体验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节庆活动,具体包括农场婚礼、郊野驾车游、科普教育班、农田迷宫、滑雪比赛、民俗歌舞表演、嘉年华等;(6)乡村度假型。该产品的核心为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具体包括民宿牧场、度假农场、露营等。

1.4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1.4.1 政策扶持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壮大,无不与各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密切相关。如英国为了解决日渐凸显的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下降、农村环境等问题,在2001年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增加了环境和农村事务,实施了更灵活、更富竞争性并且对环境负责的政策,政府每年投资大约5亿英镑来改善本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在2007年,英国政府为了继续提高对农村事务的支持水平,拨款16亿英镑来推进农村发展计划。英国政府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英国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的人数超过10亿万人次。

1.4.2 注重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使乡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可能的保持原真性、原生态,是乡村旅游能进行开发并能激发旅游者前来游览的原动力。在法国、日本等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它们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规划时,非常注重对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修复和保护,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和原貌的景观。

1.4.3 旅游方式朝着自助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景点,也不再满足于形式陈旧的乡村旅游项目,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自主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和新的乡村旅游项目。

2 国内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2.1 国内乡村旅游的兴起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乡村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就起源而言,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当时政府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北京近郊的四季青人民公社、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天津静海县小靳庄、上海崇明岛等地定点开展了一些具有乡村旅游性质的政治性接待活动。而另一种说法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深圳首次举办的荔枝节为标志。此后,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比较发达的城郊纷纷效仿深圳荔枝节的做法,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项目。

对于乡村旅游起源的两种说法,绝大多数国内学者都倾向于第二种,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主要是由这个时期的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亲近自然、缓解城市压力的愿望与日俱增,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逐日增加,后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传统,渴望自由,而具有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其次从供给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面临调整,那么如何振兴乡村地区的经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乡村地区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国外发达国家乡村地区发展的经验,国内各级政府纷纷把旅游业作为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复苏的有效手段,致力于各种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在1990年后,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产品以“看农家景,尝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已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往往为景区依附型开发模式,且多分布在大城市的近郊和特色农业地区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至2006年先后四次推出的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把我国乡村旅游推向了新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乡村旅游热潮。截止到2006年,我国己建成乡村旅游景区(点)2万多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家,遍布31个省区市。仅2006年一年,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旅游者3亿多人次,旅游收入400多亿元人民币。(邵琪伟,2006)。200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并将乡村休闲纳入国民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乡村旅游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如图1)

2.2.1 规模持续扩大,表现形式多样

在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共同驱动下,乡村旅游规模持续扩大。首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所面对的旅游者逐渐从精英阶层过渡到普通大众阶层,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旅游方式。其次,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较好的经济、社会影响,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自1998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至少l万个村、约300 万人口从事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的增长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从已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主要有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修学教育游、乡村土地产购物游、健身疗养游和乡村美食文化游等形式。

2.2.2 乡村旅游地区发展不平衡

截止2003年,国家旅游局共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东部地区100个,占49.76%;中部地区65个,占32.1%;西部地区38个,占18.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乡村旅游景区(点)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观念等制约发展数量较少(中国乡村旅游网2011)。

2.2.3 旅游功能单一,品味不高

截止2003年,国家旅游局共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农业观光项目共计154个,约占77%。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功能比较单一,仍以观光为主。国内许多地区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时,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现象,这就造成乡村旅游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并且所提供的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品味不高,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味的旅游需求。

2.2.4 消费水平低,重复性消费

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同样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当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时,其发展通常是以数量取胜,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基础上再寻求质的突破。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出总体规模大,而单体规模小的特点。如成都郫县农科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期,郫县农科全村居民都经营“农家乐”,以小规模经营的经营方式为主,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50%以上。而到2001年以后,“农家乐”经过重组兼并或联营的方式,使直接经营“农家乐”农户数量由103家锐减至10多家,并形成较大的规模经营模式,从每天接待50多人次发展到600多人次提供餐饮服务。这种情况的另一种表现则是消费水平低,如“农家乐”的花费一般20~30元/人天,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乡村旅游的价格优势明显,旅游者的需求旺盛,导致乡村旅游重游率高。

2.2.5 近距离、本地化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休闲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居民的出游愿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长假有限,长途旅游成本高的情况下,利用周末近距离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近郊和远郊的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首选之地,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这种旅游需求的推动下,已开发的乡村旅游地一般具有近距离和本土化的特点。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范文6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www.133229.CoM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