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例6篇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复杂性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高校为了有效贯彻教育方针而对学生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理想形成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其目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这一过程和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环境、教育性质和目的、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过程等教育系统各要素的综合、协调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系统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和外在的复杂性特征和关系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1]

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当前,整个世界正处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变革时期,新的形势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客观综合条件,即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得部分人在思想上不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抛弃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转而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党内和社会上极少数的不作为、腐败现象使得政府诚信缺失,威信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高校办学条件、学生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使得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以及作为学校主体自身的教育理念都受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信息时代是空前开放的时代,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合作与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较量,一方面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如何理性选择自己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带来了思考。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2]

二、教育性质、目标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跨学科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关于教育发展的学科,常常依附于政治、伦理、文化等,在与其它诸如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作用中进行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教育的反复性以及对知识的质疑性。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复教育,并且对教育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使新的思想观念超越既有的思想观念,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3]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的教育目标,也应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中各要素的发展、演进,不失时机进行必要的适当调整和定位,实现从保障式向发展式的跨越,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

三、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中多维存在的人,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最为复杂和多变的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势均表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对高校学生有着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政治意识弱化、经济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个体意识强化,荣誉意识弱化、利益意识强化,勤奋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等“四弱四强”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模式、价值取向的复杂性态势。[4]

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原有的教育招生计划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高校扩招的重要理由之一。高校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出新趋势和新动向,其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把握,并做出简单的概括和总结。学生群体的分化与个体的多样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完全学分制或部分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以及时间安排自由选择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流动性、交叉性明显增强,同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教育改革的深入带来的是高等教育模式的重大变化,学生由单纯的义务教育主体变成了教育的权利主体,而教育则成为一种文化消费,这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消费权利意识,并提出一些合理要求和主张。

在信息社会,信息量的急剧增加、接收和传播信息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流动的及时性,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复杂信息。海量复杂信息的涌入在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浪潮中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带来了新的课题。

四、教育工作者的复杂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不仅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引起教育者自身的变化。

首先,智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寻找切实有效的载体以真正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十分低下。[5]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出路不明确,使得队伍整体数量不足、思想波动性大、流动性强成为一个非常普遍性的现象,这种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稳定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再次,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从经验型向专业性转变[6]100,需要对自身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来源众多,以及专业类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的差异性等,导致其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定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导致队伍无论是在思想作风方面,还是在道德行为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分化,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五、教育内容的复杂性

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性,其内容涉及和涵盖到素质拓展、党团建设、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众多方面。

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非常明确,即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和内容之要旨所在。只有认真履行、全面、完整地理解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和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其服务和保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然而,偏重于强调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材中来,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我国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这都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六、教育方式、方法的复杂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规劝、强迫灌输为主导的权威主义教育模式,往往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看做是一个学生被动接受道德规范信息的过程,过分重视在课堂上对课本知识等抽象理论的传授,以单一化的行为道德标准来规范和评价学生。事实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的个体,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化的,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性存在的个体的权利,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重视个体思想引导,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6]103-104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在信息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最重要的便捷通道,教育工作者必须做一个懂得网络文化的人,充分发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一定要注意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实践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和审美情操,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包含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正是这些要素和内容自身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多层次性、发展性和可变性,使得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确定性因素,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特征的阐明和揭示,不仅影响到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理性认识,而且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理论层面的发展,当然,也影响到其与诸多相关教育研究纲领走向内在融合的、统一综合建构的发展进程。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真正超越20世纪的学科发展的视野,在更高层级上实现新的综合,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及基本要素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特征。

[参考文献]

[1][4][5]王琼.从思想教育的本质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J].青年探索,2006(1):58.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6-297.

[3]郑确辉,论复杂性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理论月刊,2008(10),3-5.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2

一、范畴的含义与特性

1.范畴的含义。范畴一般是指某一学科的最高概念或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和活动状况的概括反映和抽象表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范畴,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政治学中的权力、人民,法学中的权利、义务,伦理学中的善、恶,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在所有学科范畴中,哲学范畴又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基本范畴。

一般认为,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其中包括与范畴密切相连的概念。范畴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的联系看,两者都是作为人们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反映形式而存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2](P153)并且两者在形态上都主要以一定的符号(其中主要是词语)表现出来。从区别来看,两者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程度与范围有差别,范畴通常涵盖面更广,概括性更强,抽象性更高,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表征着同类事物中最大的分类或最宽泛领域的边界。而概念与范畴相比,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的分属关系或丰富具体的那些属性。我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范畴称之为元概念,即它是最本质、最元初、不可再运用其他反映形式来定义它,但却可以运用它来定义其他概念的那样一些基本概念。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范畴是基本概念或也可称为大概念,而有些大、中概念也可以称为小范畴。

2.范畴的主要特性。范畴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及研究,如已有学者指出了范畴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抽象性等;[3](P187—193)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性等,[4](P63—65)这些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特性有时候并不特指某种独立的属性,而是反映着某种关系,昭示着人们应该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重大的普遍联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我们试图阐述范畴的下列关系性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

第一,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毫无疑问,范畴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作为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思维成果和认识工具,它所反映的内容总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P72)具体来说,这种人脑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及其活动,甚至包括人的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性特征。这里讲到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内容具有客观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与反映也具有客观性,可能就会有一定异议:怎么对主观性的东西进行反映的成果本身却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其实,即便是对个体来说是属于自主活动的心理——精神现象,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但它们一旦超越个体意识的领域而进入群体意识的界域,就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那样,主观精神主要是讲个人的精神,并且只是就个人的意识状态来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没有外化出来,进一步表现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化为社会法律、社会道德、社会伦理、风俗、政治制度等,而客观精神主要指整个社会的意识状态,道德、风俗、国家制度等。这种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的状况,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佐证。例如,在我们的社会中,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最初是通过他的主观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主观精神”现象,但后来他的思想得到社会确认并成为人们赞颂和传扬的对象时,这种主观精神就变成了客观精神,变成了社会客观存在的某种时代精神遗产,就可以受到人们的主观敬仰和主动传承。于是,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反映的相关概念或范畴自然也就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因此,范畴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范畴作为人们的一种认识工具,它的使用状况也不可避免具有某种主观性。不难看到,作为思维产物与认识工具的范畴,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基本上是包括文字、词语与图形等所构成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表达着客观内容的各种符号的选择和实际运用,常常带有主观的属性,即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同一内容的东西,也可能运用统一符号表征着不同的内容,仿佛人的姓名就是一个符号,生命过程中可能改名、假名、匿名、用笔名、用外文名等等,这种改动本身具有主观性,但永远改变不了其名虽多、其人不变的客观性。因此,范畴就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属性。当形式与内容相一致时,这种形式可以变得十分重要,但当形式仅仅成为一种纯粹外在的面具时,它的使用就可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式毕竟可以因人而异且丰富多彩,如人们可以称谓“雷锋精神”,也可以称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还可以称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这些不同的词语所涵盖的内容有宽窄深浅之分,但其实质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范畴的主观性昭示我们需要注意范畴或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但又不能太教条主义,要注意应变性。我们需要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致和价值偏好而随意设置一些概念或词语,并且将它们反复使用甚至不断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复制运用,以期形成一种众说纷

纭的语境而使这些概念或语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使用定势或约定俗成,从而成为研判新的活动样式或新事物的分类标准和鉴定模式,并且力图将这些状况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单凭人们的词语创造和词语操作就可以建构出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理论的“炒作”现象,正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之一,它是范畴的主观性被任意放大的一种表现。

第二,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一般来说,范畴作为某一学科反映某一独特研究对象或某一事物本质和活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具有鲜明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指某一范畴最起始时总是属于该学科所独有,并且只有这种范畴才能充分反映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也只有这种范畴能够标志着该学科的确立,甚至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范畴才使得人们有理由对该学科加以确认和赞同。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科范畴又具有相对意义的普适性,即一定范畴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行,而且可能被人们扩展或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加以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范畴不仅依然保持原来的词义,而且又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新的语义,这会使得这种范畴的普适范围不断扩大。如“公平竞争”最初出现在体育竞赛领域中,而如今则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后来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衍生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科的范畴,如哲学范畴,从起始阶段就具有广泛普适的属性,其超越一切学科领域的特征早已为人所共知。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学科的范畴会始终固守自己的“疆界”,不会轻易去反映或解释其他领域的事物本质或活动规律,同时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学科所移植运用,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第三,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作为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即具有从无数的直接性、多样性、对立面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具象中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一定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属性。这种抽象最初的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P181)在语言中,人们必须要用一定的范畴、概念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的反映程度、抽象程度和概括事物的范围有相当的区别,它们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和认识阶段,因此,范畴又被人根据其抽象性、概括性的程度不同而区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具体范畴,或高层次范畴、中层次范畴和低层次范畴等。[3](P181—182)同时,真理从来就是具体的,它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加以表达的,由于范畴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作用的概念构成的体系,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它也能够完成真理展开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真理的具体性与范畴的具体性是一致的。关于范畴又抽象又具体的思想,其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已有体现,他所提出的十个范畴中,最根本的范畴就一个,即“实体”,其他九个范畴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说明或展开这个“实体”的,因此,相对而言,“实体”这一范畴最抽象,而其他范畴则比较具体,至于其他用来说明这九个范畴的更小的范畴,则表现得更具体。

第四,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范畴的涵盖性主要指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之内涵。由于其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大而使其边界变得相对比较模糊,用现行话语来说就是范畴具有对质性的界定功能,而同一范畴不可能在量的界定上具有精确的功能体现。这种主要对事物范围、涉及领域及其质性判定的功能,反映出人们运用一定范畴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的某种内在需求。同时又要看到,人们认识事物又有明确精准的需求,因此,范畴同时又需要具有精到性,它是指人们通过范畴能精确而细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廓清事物之间的种差,把握事物发展程度的一种特征。这也就是人们研判事物既需要有质的范畴,又需要有量的范畴的缘故。范畴的运用必须具有贴切与精准性,使人感到恰如其分,无过而无不及,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为了达到这种目标,人们就会将一定数量的同类范畴建构成一个体系,它由一系列基本范畴、主要范畴、小范畴(即大概念)、小概念所组成。并且这种范畴体系成为一个等级系列。

范畴在形态上的表现究竟是单个的还是成对的,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都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何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对这种矛盾状况的正确反映也需要至少有矛盾两方面的特征,所以范畴通常都表现为成对的形态。就哲学范畴来看,就有诸如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真理与谬误等。也有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从表面看似乎是单个的,如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化”,但实际上“社会化”总是暗含着“个性化”的对立面,或者说社会化就是“去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社会化这一范畴实际上就是反映着两者对立统一的无数复杂关系的一种认识成果与认识工具。

范畴究竟是主要出于对价值作出若干规定而逐步形成的,还是处于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逐步形成的?这里实际上反映出范畴内部价值与事实两者的矛盾性。至于一个学科的范畴究竟是反映了这一学科所表征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还是反映着学科的基本问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范畴形成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当然也不是纯自发而成的客观结果,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考虑到以上特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时,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必须慎重周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本质方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关系特征的认识及其概括出来的成果,它们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概括愈加精确,结构也更加严密。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于学科确立、学科建设、学科的社会声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方面。

1.范畴是学科的基石,并由此构成学科的理论硬核。

众所周知,任何理论、学说或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套相应的范畴、概念体系和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这种范畴、概念体系基本规定了研究的边界与空间,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方式,规定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生成着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的机制。而在这种范畴、概念体系中,必然存在着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范畴与核心范畴相统一的“基石”,我们且把它称之为基本范畴。说“基石”常常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如今盖高楼大厦都打基桩,那是一根根硕大并且可以连接的钢筋水泥柱,尽管打基桩也可以称谓打基础,但基桩本身不称为“基石”。而原先盖一两层模样的房子都没有打基桩的说法,而是都要在承重墙的下方挖好地基槽,然后选择大块的、坚硬的石头铺垫垒砌在地基槽的最底层,再依次垒砌中型石块和小石块,从而构成整个地基。这种处于最基础地位的最结实的众多大块石头,通常被称之为“基石”,它是房子的耸立之本。同样,一个学科要能够确立,也需要有若干个“基石”,也就是基本范畴。要看到,有时候基础的东西未必是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也未必是基础的东西。但范畴对于学科的重要性而言,应该既是基础的,又是核心的,两者是统一的。

基本范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而且应该存在由若干个基本范畴构成的理论硬核。理论“硬核”这一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他主张用“科学研究纲领”作为标准来划分不同的理论体系,评价科学的进步。他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理论体系。它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理论体系通常有三个特征:有一个公有的“硬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所谓硬核,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若干个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这些硬核为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果这些硬核受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理论体系就受到反驳或否定。所谓保护带,是指一组附属性假说或假设,这些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保护带的作用是保卫硬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替换。所谓反面启示法,简单说来就是在研究中“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的方法论规则。所谓正面启示法,则是“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的方法论规则。[6](P66—73)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理论改换一种说法,即一个立得住脚的学科之理论体系,应该有三部分构成,即理论硬核、中层理论和表层理论。理论硬核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和起统摄作用;而中层理论则起连接理论硬核与表层理论的作用,它一方面对理论硬核起保护、辩护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支持、涵养、修补受到外部冲击而不断破损的表层理论的作用;表层理论则在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保护、调整、修复、更新等。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特征,理论硬核基本是稳定不变的,是不容怀疑有时甚至是不可定义的。而中层理论则成为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变化的“缓释缓冲带”,过于抽象的理论硬核之内容经由它的诠释或转渡可以变得具体而明确,而外部实践对理论硬核所发起的质疑、否定与冲击则经由它的解释而得以和缓、化解或消退,同时,中层理论又会不断支撑、修复和调整受到外部环境强力冲击、经常处于破损状态的表层理论,让它们继续发挥具体化、世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解释、安慰、排解、说服、激励等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硬核,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就难以真正确立。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硬核究竟由哪些基本范畴、概念所构成,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展而逐步明确的过程。换言之,只有那些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和渗透力,能够把一系列相关性概念融合成一个有序整体和理论框架,并且有助于促成人们形成社会常识或公理性认识的范畴与概念,才可能构成理论硬核,仿佛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仁”被人们认为是这一学说的理论硬核一样。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中层理论与表层理论具体怎样区划,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并且也可以成为分析研究对象和外部世界的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它通常形成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是学科赖以自我表现的众多概念群的存在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解释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以及沟通外部联系的工具与方法。这种工具与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独到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仿佛一张网,其中作为网结存在的范畴主要起着分析要素即尺度的作用。这种分析要素即尺度的首要任务是对实践对象进行定义,其次是对众多定义的对象进行分类或归类,再次是进行解释。对此可以总称之为“范畴化”。换言之,范畴本身仿佛一种度量衡所具有的标准,可以成为分类或归类的依据。范畴组合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于是由此构成的分析框架也有所区别。

范畴构成的分析框架应该是一个严整的体系,它们实际上表征或反映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范畴与范畴、范畴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对客观事物内在、必然之关系的一种展开与显示。我们在主观上把它看做是有逻辑性,而主观感受上的有逻辑性与事物客观的规律性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达到了最高程度的主客观统一。分析框架所体现出来的严整性与其运作过程的逻辑严密性也应该是统一的。黑格尔在这方面的演示就是一个范例,仅以他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一系列概念之间的 演进关系之做法看,渗透其内在的方法、始终贯彻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展示,尽管在体例上有稍许单调的三一体印象,但其逻辑的整体严密性还是令人赞叹。他的《精神现象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论证他的绝对精神,由此而展开一系列范畴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但实际上是关于人的最高的学问,是探究人的意识是如何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过程,也揭示了人类意识发展的历史,难怪恩格斯会称赞它,认为它“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类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7](P219)如黑格尔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么一个正—反—合的演变过程看做是主观精神的形成路径,而理性这一环节的展开又可以分成正—反—合这样的三一论,即由“观察的理性”(主要特征是被动性)转化成“实践的理性”(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再转化为“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主要表现为统一性)。而有了主观精神,它们主要是表现为个体的精神,它们的汇集、积淀慢慢就转化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变成社会的风俗、道德、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等,这些就是他所说的客观精神。有了主观精神,又到了客观精神阶段,人的意识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两者的合题——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要指美学(艺术)、宗教、哲学史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严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概念内涵的展开过程应该表现出相当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规律性的真切反映。当然我们需要看到,学科范畴体系的发育是一个过程,不同学科范畴体系的体量和发育程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其解释与分析外部事物的能量和功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相对而言,一些传统老学科如哲学、历史、法学等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庞大,其发育程度也比较被人认可,而一些新兴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弱小,其社会认可度也会因平时缺乏沟通或者其他种种缘故而比较低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是属于正在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时期,它所产生的分析功能和社会解释能量的社会确认,还会有一个过程。但不管如何,如果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解释作用或说明作用的话,这一学科就难以走向成熟。

3.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它的固化也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式。

学科范畴作为一个体系,总是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概念、词语等,加上其他副词,它们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组成了话语体系或叙述方式。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主要指符号(包括了概念及词句、图形、字母等比较丰富的形态)、意义预设及其诠释,以及言说方式(主要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来诠释和分配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等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构成的形态。于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范畴的分析作用,亦即研究作用,还需要认识范畴的表达作用或叙述作用,即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这样,由一连串大小范畴、大小概念为要素所组成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分析与叙述相关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性的必要工具。也就是说,一个学科不可能运用其他学科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来揭示与阐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尽管一个学科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某些范畴来分析本学科研究的对象,那多半是在将其迁移到本学科话语体系整个语境中同化后才加以运用。因此,范畴必须增生出话语体系及其叙述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3

关键词:代际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代际特征是指一定社会和社会发展的阶段中,不同代或同代人中不同的年龄群体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特征。当前90后、95后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军,形成了明显的代际特征。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据其特点和变化来制定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代际特征

(一)实用、功利、理性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总体发展倾向于积极、理想和注重精神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较为务实,在面临选择时也会出现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在处理国家、个人和集体利益时,仍然能够顾全大局从国家、集体角度考虑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生活领域、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这些体现在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更加务实更加倾向于寻求现实的目标,更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实际解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90后”大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因此他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视野更加开阔,接受新知的能力更强。

(二) 个性十足,抗挫能力不足,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喜欢追求时尚。这些孩子们大多受到家长较多关注并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思想上又不喜欢太受约束和管教,因此他们充满着很强的优越感却又有很多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如若在学业上受到阻碍、爱情上受挫等,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难以承受造成心理失衡现象,甚至做出不可预知的事情。另外,90后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和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往往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等,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 大学生代际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一) 关注并把握大学生代际特征

每一代大学生,每一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一样,所处的历史阶段不一样,所遭遇事件所处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也不一样,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代际特征。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面对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作为高校辅导员,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和正视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正确进行把握,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二) 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更为多元化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要求更为多元自主。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系统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兴趣,更倾向于双向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更具怀疑精神和敏锐的创造性,不再唯权威唯教科书为唯一。因此,要对这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课堂为主教学场所课内外相结合、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从单一到多元、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际等等,符合大学生际代特征。

(三) 发挥代际特征的优势

每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既包含了其成长的优势,又存在着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握。高校辅导员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取长补短,发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同时努力弥补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和均衡发展。

(四) 促进代际特征全面综合发展

在大学校园,每一代大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虽然各代大学生处于不同的校园空间,但彼此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把本时代大学生代际特征作为一个发展的大背景看待,也就是把它放在与其他各代l展相联系的视角来全面综合的考虑本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大学生代际特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讨

(一) 充分发挥学校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学生代际特征如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应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很多优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完整、重视专门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目的明确计划性强等等。如今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向科学和学科转化、由权威向双向互动转化、教育形态向制度化体制化转化等等。今后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候更加注重间接、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对校园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利于传播正能量而且学生易于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开放性和适应性

当前代际特征下的大学生典型特点是强调自我表现、珍视个人自由、注重民主参与、注重实用与追求现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能够适应学生代际特点,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三)重视共识性教育

在多元价值共识并存于同一时期的现在,新生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价值共识,即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问题。我国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和发展的基本趋向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不断深入并践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四)突出双向互动性教育

以说理的方式采取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因为这种方式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随着多元开放时代到来和学生代际的变迁,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愈来愈重视学生对教育的反馈,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方式,是一种既有权威又存在平等吸纳的双向互动式沟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刚,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判断活动,由于评价客体、评价方法的独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除了具有一般教育评价的共同特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度的提出和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涉及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所以相应的实效性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政治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心理健康发展、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这些评价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时务必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如果只是片面的评价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教育效果,容易导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认识偏差,达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客观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具有全面性的特征,这也是实效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既包括知识、能力等可量化的指标,还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不可量化的指标。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更科学、更客观,必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既要有定性评价法还要有定量评价法,要把统一评价法、系统分析评价法、比较评价法、总结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做出科学评价。

三、评价客体的层次性

客体是实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客体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由于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教育对象可能接受能力较强,起点比较高,所以表现出较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而有的教育对象由于自身原有思想觉悟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再成功也还是不能达到社会发展要求的水平。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的评价,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时必须按照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分层,只有明确受教育者原来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后,在评价过程中就可以找到参照对象,可以清楚的看到受教育者在教育前和教育后的对比,这样才能对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层次性特征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要分层次进行决定的。

四、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由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变化,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外在教育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不断外显的复杂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能会对学生立即产生影响,而是悄然渗入,在今后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品德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缺乏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内在的品德不可能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并为人们所感知。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潜在的、长期的效果纳入实效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就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关注眼前的显性教育效果,必须根据外界环境和主客体自身状况的变化持续评价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主体在进行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的限制,既要看到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肯定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提高,还要全面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效果。

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不遵循动态评价的规律,只是静止的、孤立的对某一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评价的结果就是片面的,没有全面性、科学性,甚至可能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从这个角度讲,动态性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特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五、评价结果的导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再此基础上探析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在评价结果的指导下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评价的结果和结论能验证教育活动的成效,并对之后的教育活动有引导作用。从其自身运作的角度看,评价活动本身需要特定的标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设立必须按照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设立,其评价原则、评价体系的设立也必须朝向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五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这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决定的。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实效性评价体系完整的基础,方法的多样性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灵活程度,评价客体的层次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践的体现,评价结果的引导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出发点和目的。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服务的,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5

    [关键词]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革新

    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高校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新变化,不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使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完善、技能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

    1.批判性思维增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接受、理解能力强,对信息接收快,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社会上的事情能做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

    2.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大学生虽然素质较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强,但因其年轻、意志薄弱,很容易走向犯罪。

    3.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大学生崇尚享受,有不正常的消费观念,超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念已得到认可。

    4.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注重自我挑战、亲身经历,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5.政治方向的双重个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他们关心政治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试图远离政治,专心读书,尤其热衷出国谋求个人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1.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引起经济的变化,也有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但同时助长了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2.信息网络的普及。网络提供了人们接触的另一种方式。交流情感、浏览信息、使用“电子邮件”、下载软件和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虚拟性的网络中,宣泄自己的情绪,结果会使心理变得更加内敛、封闭、孤僻。

    3.意识形态。大学生在心理上很难再接受传统的灌输教育,他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开放,批判性思维加强,自我意识增强,对待一件事物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思考,进行古今、中西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

    4.角色的变化。入学期的角色转换,大学新生所遇到的环境变化非常突出,在摆脱在过去环境中的生活及行为模式,逐渐形成适应新环境,会产生较多的思想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读期角色转换,在读时期大学生在学习上开始入门,转变了学习态度,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使人生观、价值观开始趋向成熟;毕业期的角色转换,又让毕业生将面临着毕业分配选择职业的考验、感情考验和做论文实习的考验,心理变得急躁、不安、无奈。

    5.个人面临的种种问题。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人主义强烈,与人合作能力差,生活中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上,发现自己在中学阶段的优势已经不再;感情问题也变得突然重要起来,面对感情变故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走向极端。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要遵循的原则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要遵循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原则;市场经济积极面的原则;利、义、情的“三性”原则;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

    只有在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体制上的观念更新,并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尺来规范大学生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之中,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健康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2.重在实效,教育方法创新。(1)可以优化课堂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把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相结合;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传统的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转变到以培养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为重点的目标上来;在教学方法上,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2)优化活动形式。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发展为理性思维,升华为大学生内在的理想和信念,最终达到在自我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3)强化社会实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多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形成活力,管理机制创新。积极营造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党政干部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完善激励机制,要确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必须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和创造均等的竞争机会。

    4.结合时代,校园文化创新。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5.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首先,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同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相结合,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通过助学贷款来顺利完成学业;其次,是将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同时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4,(10).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社会制约性;周期性;延展性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近年来,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它们既有对创新实然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创新应然的理论探索。这些文章从不同视角与不同层面反映或表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状况与相应的理论创新要求。但我们也从这些研究中隐约可见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理论视点不够多样,理论视界不够开阔,大量的研究都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问题上,不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且低水平重复,其中更有一些文章连话语表述都毫无新意,以至给人们留下了“创新研究”即将沦为一种时髦的“话语筐”的感觉。在这方面,有关创新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特别薄弱,有关创新的制约因素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涉及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社会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状况等外部条件,以及社会需求、社会问题刺激、主体创新的内驱力等内部条件。本文一时无法对这些复杂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表现和创新的特征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样,以上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道理。

 

一、关于创新的一般表现

 

关于创新的层次。人们在总体上已认识到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而这种自主创新又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层次。

关于创新的类型。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化和创新探索的不断进展,人们将创新从内容上逐渐区分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并且这种不断界分的状况还将继续。

实际上,有关创新的层次与类型是紧密结合的,即一方面,每种创新层次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创新类型,如原始创新中存在着理论的原始创新,也存在着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每种创新类型中也包含着创新层次的多样性,即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理论原始创新、理论集成创新和对有关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同样,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创新层次。值得指出的是,人们一时无法对何种类型或何种层次的创新进行简单绝对的价值判断,但从经验层面的理解看,人们通常比较看重原始创新,因为它充分表征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竞争力和主动性。在创新类型方面,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因此人们很难将某种类型的创新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简单类比,更不可能作出非此即彼的评价和选择。相对而言,理论创新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创新层次与创新类型的结合也可以理解为创新体系的建构。

实际上,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还在于将其作为一个过程看待,即从理论、技术、制度、管理等雏形或基本理念的提出,到具体应用实施,又到结果评估验证等,都是某种具体创新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存在着创新的机会,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有开端才有创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将创新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主要环节的话,那么创新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和任何环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将创新体系理解为理论内容创新体系、理论传播创新体系和理论应用创新体系三大方面。理论内容创新体系主要表现为理论的生产、新形态加工、理论组合等。这里所谓的“理论的生产”主要指组织或个人所提出的观点是前无古人、完全原创性的,即原始创新。这方面的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众多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领导者经过集体努力、运用聪明才智反复总结凝练而成的。这种理论创新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政党组织提出的新理论,也可能是个体所发表的新见解。它可能是一个理论体系,也可能是一个理论观点,更可能是灵光闪现的思想火花,但这种思想火花却有助于他人归纳提炼出新理论。一般而言,平常个体在理论方面的原始创新常常是比较细微的,而各行各业的领袖和精英的理论创新则比较显著,这是由于领袖与精英善于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善于对前人与众人的思想进行概括、凝练和总结,并且拥有大局观的缘故。所谓“新形态加工”是指人们对新理论的叙述方式或表现形态进行重新加工,如将深奥的哲学道理通俗化,或将学术言语有效地转化为生活话语,或将理论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等等。所谓“理论组合”是指人们对若干新理论进行组合,使之成为某种理论体系,它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也可能是一种对某些新理论雏形进行细化理解并拓展其内涵后产生的新理论,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类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创新方面,大量表现为这类创新,如将其他学科的一些新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科渗透与科际组合,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理论内容方面的创新作更广义的理解,即存在着提出新观点、运用新资料、采用新方法、转换新视角等几个主要方面。所谓“提出新观点”即如上所说;“运用新资料”是指发现或揭示了前人没有使用过的资料来论证某些理论观点,使其更有说服力和增加理论涵盖面;“采用新方法”可以属于方法类创新,但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提出新观点”,所以我们将它归类于此;“转换新视角”是指通过变换理论分析视角或层面,得出新的结论,达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理论传播体系主要包括传递、扩散与分享理论的若干环节及过程所构成的系统,有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技术等内涵。它们在形态上也可以表现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三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大量表现在第三领域。承当这种理论传播体系创新的主体是学校、部队、机关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充任着重要角色。

理论应用体系主要指运用新理论创造性地结合实际去教育培养社会成员,使之发展出具有新理论所指向(或要求)的精神世界、较高技能、最新知识等综合素质。理论传播的最终目的必须充分体现在应用体系之上。这方面的应用状况的考量比较复杂,因为它至少涉及两方面的情景,一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对理论的应用状况,是墨守成规的机械式套用,还是创造性地运用,显然是一条应用连续谱上的两个极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多种状况的应用事态,而考量这种实际事态的创新程度显然不是一桩轻易的事,更不能仅仅凭自诩来判定创新,自然也不能仅仅根据过程来判定,而只能根据过程与应用结果的合目的性的统一来作为基本的衡量要素。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造性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其行为后效究竟如何,成为考量理论应用创新的另一要素。这方面的复杂性更为突出。

以上三大体系既有相对的独立的意义,更多是相互作用与渗透的关系。一般说来,理论内容创新是核心,它制约着理论传播创新与理论应用创新,但理论传播创新和理论应用创新也会反作用于理论内容创新,即传播某种理论过程中可能由于编码的需要而对理论表述方式有所调整,也可能由于受传者的经验与理解力缘故而需要对理论内容本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增进理论的感召力与解释力;还可能由于传播遭到较大的障碍而需要对理论本身作出调整修正,等等。总之,三者大量表现为一个统一体,即在对理论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创新也

同时表现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三者的分离状况,即在理论创新的同时,理论传播与理论应用方面却创新不够,或者是仅仅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仅仅满足于“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转变,等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其社会共性与高校个性相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1、创新的社会制约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一部分,它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总体要求,而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的需求。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表现为社会整体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动因是指社会需求引发创新、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社会比较激励创新等等。

关于社会需求引发创新,是指满足社会需要是创新的内在动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现有关系与需要决定的。”[1](p439)同时,这种社会需求永远不会停止,它作为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之一,总是表现出如下的状况,即:“由于人类本性的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p223)这种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和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成为激发人们不断创新以满足层出不穷之需要的不竭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变化发展看,原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不为人们所重视,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适应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需要,相应的教育要求与内容逐步提出并实施普及。这可以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原先思想政治教育善于运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这可以归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传播方式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关于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是指由于解决某类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强力刺激某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冲动。它实际上也是社会需要的表现,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前者属于一般性社会需求,而后者属于问题凸现、针对性较强的需求。如上所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源于适应国家需要、学校发展需求,以及广大教育员工丰富的发展需求等,即要注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但这仅仅是一个十分笼统的说法,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将社会需要类分出国家需要、政党需要、民族发展需要、群体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等等。这些不同社会主体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但也存在着非一致性。于是适应这些不同主体的社会需要就会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解决这些需求冲突及由此引发的矛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作为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活动样式,主要满足党与国家的需要,而对学生的需要满足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一定逆反心理与政治冷漠情绪。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体制创新方面也迈出了许多新的步伐,如增设许多学生事务部门,由管理学生更多转化成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曾经在中国的高校是一个盲区,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这个问题由提出到引起普遍关注,再到今天的高度重视,其中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都有不少创新,包括原创。

关于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是指为了解决应急性的特殊需要而引发的创新。这些年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文精神凋敝、价值观迷乱和人们的信仰危机,这些问题又产生出一些次生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些次生危机的主要表现是教育实效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方面推动改革创新,已取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

关于社会比较激励创新,主要指通过比较、解读与分析国(境)内外有关社会意识形态运作、信息传播、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隐蔽课程设置等理论与实务运作的经验教训,寻找和明确改进我们工作的思路和着力方面,激发出相应改革创新的动机。

2.创新的周期性。从一般的经验来看,创新是人们的一定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刻的表现,而能量积累总是需要一定的时期和条件。同时,个体还存在着创造力衰竭的现象,这一经验在个体身上表现得比较充分,但有时在群体与组织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集体无意识”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经验的一种不太直接的描述。尽管个体之间的创新特征可能大相径庭,而群体或组织的创新与个体的创新更不能简单相类比,但我们不能忽视群体和组织也可能存在着创新的周期性问题。我们在此扼要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周期性,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不得不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种周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二是导致这种周期性的原因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仅仅从创新视角审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妨具体划分成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的创新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表现。第一阶段:1979—1988年,这一阶段大概又可分成两个小阶段。第一小阶段是1979—1984年,这是一个侧重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建立新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活动秩序的时段;第二小阶段是1984—1988年阶段,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和理论想象力的时段。在第二小阶段,整个社会在发展方面的指导思想日趋明确,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决定,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等;并且注意运用高度政治智慧排解与超越“左”与右两大方面思潮的纷争,提出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有不少理论内容、传播方式和应用体系方面的创新,如提出开设思想品德课,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

第二阶段:1989—1992年。这一阶段的总体创新是不多的。但我们又不能从没有创新表现等于没有创新准备的理解出发去认识问题。窃以为,创新与维旧历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创新是必要的话,那么在一定时期维旧也是必须的。仿佛“温故而知新”一样,维系优秀的传统,也是在为新的创新铺垫基础和提供元素。再说在表现形态上似乎是“新”的东西,其实未必一定是创新,而维旧的成分未必一定没有新意,人们平时所说的“推陈出新”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了防止人们大量发生自吹自擂现象,防止“自诩式”创新的恣意蔓延,我们可能也要考虑像真理标准讨论一样,建立创新衡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实践标准,即实践结果及其效用程度是衡量是否创新的唯一标准。如果说这一阶段存在着创新的话,则主要表现在应用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方面有不少努力。我们可以通俗地将这类创新看作是一种老树发新芽的过程。这一时段创新的另一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新进展,即在巩固提高已有建设成果基础上,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学科群。随着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和硕士点的院校不断增加,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培养等多方面的进展,学科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在教材编写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第三阶段:1992—2004年,是蕴涵新发展机会的阶段,其中快速发展又与不平衡状态交相间杂。在这一相对比较长的社会时段中,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主张与新举措,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新方案(1998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的进程中,通过理论教育途径与方式方面以及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开创了许多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等新形式。并且在应用理论方面进行了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坚持将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学生头脑(即习惯所称谓的“三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传导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即坚持2+1教育模式),提高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吸取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借鉴美学方面的接受理论、传播学方面的大众传播理论、心理学方面的学习理论、社会学方面的社会调查方法、群体研究方法、管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和组织学方面的群体动力理论等。随着我国学者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核解读的深入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与理论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与应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并且注意从具体品质到文化精神、从思想内涵到思维方式的不断提升与拓展。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在应用体系创新方面是全方位的。

第四阶段:2004年以来。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面临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有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开端以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16号文件为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全方位的综合创新之态势。从目前已经显现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丰富化,从原先以工作为本逐步转变到以人为本,这将有一个过程,但起端已很良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逐步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变得多样化、丰富化与复杂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开始摆脱模式化单一化影响,各地各高校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唯书唯上。这种状况是形成创新态势的重要契机。再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注意在工作和研究中不断拓展理论视界和增强问题意识。在这种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研究范式正面临着转型,这种范式转型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解决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新问题的迫切需要,二是一大批新世纪以来培养和毕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军充实到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一线,这批学科发展的生力军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和学术研究冲势,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改变不良现存的意念,有相当理论基础和较开阔的理论视界,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和兼收并蓄的能力。因此可以断言,在他们身上蕴含的创造力会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至于说到这种周期性的表现,不能简单用时间的视域所能表征,并且精确到多少年一个周期的程度。如果从创新体系的三大方面的分类看,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随时都在不断地出现。但如果从综合创新的角度看,这种创新则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既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创新大格局的制约,又受到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的制约,因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常量,有人可能是早发,有人可能是后发。从代际交替和代际接续的状况看,这种综合创新可能表现为20余年左右的周期。笔者在这里十分看重年轻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表现,无非也有这样的意思。

3.创新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延展性。如上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丰富多彩的,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这种创新的多样性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不同的归类。除了本文开头所说明的层次、类型等分类外,还可根据创新主体分个体创新和集体创新,根据创新的影响力分成本义性创新和延展性创新等等。本文比较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创新。这里所谓的延展性创新是指某种创新具有巨大联动效能、从而带动其他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发生及进展,这种创新通常居于创新活动链的高端或创新活动系统的中心。至于这种延展性创新的表现,可以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各方面。正如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时,曾经认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3](p286)也可以说,资产阶级创造出资本运作方式,这种资本运作方式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东西,不仅有剩余劳动,有严格纪律、致富欲望、普遍的勤劳、节约劳动时间以及普遍财产等,而且创造出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样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延展性创新,其联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如20余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除了自身能量的不断增生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推进作用,而实务工作的进展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工作理念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不断探索,注意将教育规范与充分满足学生的成才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产生了一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和教育方式,如这些年来所提出的生活德育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创新从总体上看还比较缺乏,需要引起重视,应通过体制保障、政策引导、规则宽容等多方面的努力予以提倡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