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例6篇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1

【关键词】小学科学 物理教学 衔接

1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艺术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最为感兴趣的就属学习的外部活动形式了。低年级的小学生将游戏看得较重,要想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必须采取娱乐的形式。但是,一旦学生步入中年级、高年级,其学习兴趣就会开始发生改变,并愈来愈对独立性强、要求思考的作业感兴趣。此时,教师们就应当充分依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因材施教,并引导其学习剖析、对比与观察事物,让学生们充分挖掘事物的联系。而初中阶段则与小学阶段有所区别,其是学生的世界观与道德观、人生观逐步产生的阶段,当然也是中学生的智慧、身体以及知识增加的阶段。

2 站在课程性质的角度看待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艺术

站在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设置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欲望以及好奇心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本质,学会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其今后的生活与学习。而初中物理则与之不同,它重在引导学生生活、自然以及物理进行认识与理解,以此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出来,使其切身体会到自然之美,将其探索研究的兴趣培养起来。

3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衔接手段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适时开展科学探索工作,进而为初中物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呢?

3.1 重视建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当中,特别强调:小学科学研究一定要与科学知识的学习进行密切地结合。并且还应当在开展科学探究工作的过程当中,将知识淡化,甚至于将方法习惯和知识、过程和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和知识分离并对立开来,这是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累积以及基本的科学定义的创建,从而给初中物理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但是,创建科学定义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引,逐步实施,切勿急于求成。其大概步骤如下:

首先,依靠实验进行验证,并实施“动手做科学”的手段,从而对新知识进行初步感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当中,科学探究是其最为关键的部分。

其次,将新知识同当前具备的旧知识进行充分地结合,进而慢慢地对其进行了解。

再者,在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应当促使新知识极具生命力与活力,更加深入地对新知的外延以及内在含义进行了解与认识。

最后,在组织研讨会议上充分利用新知,将核心的科学定义构建出来。

3.2 重视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浓郁的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倘若能够将此兴趣一直延续到初中物理学习当中,势必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产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事实上许多学生都不能够将自己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延续到初中物理的学习上。因此,怎样确保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够有助于将学生学习激情与兴趣激发出来。下面为详细的做法:

首先,要学会克服挫折,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起来,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对待学生学习上的挫折时,许多教师往往不会对其太过于重视,但是事实上一旦重视它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剖析并寻觅失败缘由,尽最大可能将失败缘由归入客观因素,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与探索研究的激情,让挫折转变成其不竭的学习动力。

其次,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学习获得成功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当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借鉴于理论观点,尽最大力量去帮助学生将成功归入个人的探索与聪明,从而从正面的角度去激励学生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唤起其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要善于衔接,将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知识的内容衔接起来,并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如此,既能够促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质的提升,又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压力与难度。

【参考文献】

[1]韦安勤.浅谈“中小学衔接”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09,2(B):26-28.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2

关键词: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掌握能力

在我国的新课改体制下,中专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所学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培养探索精神,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知识。这对于中专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是目前中专学习的教学目标,更是新科开的教学要求。对于中专物理学科中,蕴含许多科学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合理的渗透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渗透科学方法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在此主要讲一下中专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方法。

一、在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对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物理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索,掌握科学的探索规律,并且了解科学的奥妙,使学生能够亲身地体验科学,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概念形成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通过概念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的意图,引入概念的意义,以及概念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侧重选择教学概念的讲解,对物理的形状和大小这些次要因素先不予考虑,教会学生将物体看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但是在研究物体本身的运动时,便不能看出一个点,比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中,在公转中,可以将地球看作一个质点来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却不能将地球看成一个质点。通过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概念,同时也能学会建立科学的研究模型,并进行科学和抽象的研究。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由于物理学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对实验的观察和总结,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同时在自主实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受科学的同时,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在探索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试验来明确物理方法,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对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试验可以形象地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再通过对合外力的控制,分析加速度受质量的影响关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自主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不仅仅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学科中一样重要,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同时,在试验中需要对小车合外力的测量,通过对摩擦力的平衡,使合外力等于拉力,在用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沙桶作为小车的合外力。将问题整体化,在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不是直接进行数据的处理,而是通过实验图像,明确地看出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通过比例方式来分析它们的关系,最后分析为什么选用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沙桶,但对于沙桶的质量来代替小车合外力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对这点也要进行分析和考虑。

四、在习题训练思维方法中渗透科学教学

在对物理的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针对提醒的分析和精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集中训练,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五、在复习课的巩固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3

17世纪前,德国整体处于落后状态,学校基本为教会学校或者被教会所控制,教授内容主要为宗教知识,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宗教改革中期,随后工业革命在欧洲开展,德国教育也受此影响,将教学重点向讲授实用知识的学科偏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教育改革开始从教育质量上着手,力求让学生在小学就打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适应当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物象教学”被正式提倡。“物象教学”不是学科的拼凑,而是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气象、技术、地理、交通安全、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学习领域。随后,德国对自身的教育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化改革,即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又强调个性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的改革目标。

二、课程目标

物象教学基于科学知识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科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从各文献中总结出物象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教授学生基本自然科学概念。教导学生知道一些较复杂的自然科学概念和名称,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向学生传授生活必需的经验与技能,丰富学生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当时生活中热点主题的认识。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主题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向学生讲授科学的研究方法,带领学生认识科学的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注重心理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社会等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乡土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的美德和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其固有秉性,使学生形成个性的价值观世界观。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学生,并加以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科学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教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民族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三、课程内容

(一)自然科学知识

这一部分课堂内容是物象教学中本就应当存在的,为了使学生满足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富头脑中知识范围,探究并认识自然界物质,理解并试图掌握初步理论,并在探究理解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社会科学知识

物象学习的开设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各方面能力。我们通过将物象教学置于整个德国中小学课程中分析,不难看出物象教学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出了德国中小学的总课程目标中以下几点:培养儿童爱乡土、爱国家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社会的美德;发展儿童固有秉性,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儿童;培养儿童的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身体素质。

(三)生理心理知识

这一部分在物象教学中没有作为重点出现,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生理心理知识的传授很少会作为一个总的单元进行教学,而是穿插在小的单元间,或者分成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学校会渐渐加大生理心理知识的比重。

四、实施形式

(一)单科式

单科式模式实际上就是将物象教学包含的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地理学、交通安全九个不同领域分别作为九个不同的单元进行教授。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

(二)跨学科式

跨学科式教学是将物象教学内容大致上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自然科学”主要包括了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地理学、交通安全等领域;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等领域。在学习“自然科学”模块知识时,学生需要在课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社会科学“方面,课堂教学材料一般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空间中选取,力求学生在学习这种知识或技能时有着自己独立的感受,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关键素养,及对社会负责的成熟的个性。

(三)综合式

综合式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的复杂状况来编制内容的模式这种形式的教学科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中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生活中知识、空间理论等方面讲述了九个领域知识内容。

五、独特特点

(一)横向型

“物象教学”是合科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各方面知识相互融合。课程内容在横向范围内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按学生的心理顺序,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来组织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

(二)衔接性

“物象教学”课程内容的编制极其符合年级课程间的发展规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持续性和程序性,为以后的理科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知识的掌握上没有断层,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后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

六、物象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

物象教学注重的是各学科之间的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统合,而不仅仅是死板地归于一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性和梳理、联系能力。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德国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感。这个特点不管是在物象教学还是在总的课改目标中都有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些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使得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及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霞.德国小学课程及其特点[J].学科教育,1999(5).

[2] 李其龙.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4

1 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任何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它的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本质并不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恰恰相反,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连掌握旧知的目标也不能很好达成,更别谈要适应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了,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能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只有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固然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

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活动一: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分析物体运动原因:

设计这两个实验的目的: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体味物理学家当年研究问题的过程。

实验一:老师从教室里拿出一个板凳,并将板凳放到讲台上,用手轻拉板凳。

学生观察到现象1:人拉板凳,板凳运动;人停止拉,板凳停止运动。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老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亚里斯多德当年通过生活中马拉车的现象得了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马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实验二:将实验小车放到刚才做实验的小板凳上,轻推一下小车。

学生观察到现象2:手推一下小车,手停止推后小车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

让学生对比两次得出的结论发现矛盾,

提出问题:到底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实验的方法。

活动二:观察演示实验。分析物体停止运动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用双铅丝自制倾角可调节的双斜面轨道,把右边轨道放成水平轨道(图1),进行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实验三:让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在水平轨道上垫上毛巾让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1)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球在水平木板上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了。

(2)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会越滚越慢?

学生分析小球在水平木板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并作出小球的受力分析图(图2)。

讨论得出结论1:小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小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实验四:将放在水平轨道上的毛巾换成粗糙程度小一点的棉布(图3),让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下。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球在水平木板上越滚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了,但是要比第一次滚得远些。

比第一次滚得远的原因是什么?

水平面比原来光滑了,摩擦阻力小了。

(3)若接触面越光滑小球会怎样运动?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出结论2:若接触面越光滑小球就会运动得越远。

过渡:在很多年以前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观察到:表面越光滑,小车会运动的越远;并推断若没有摩擦,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为了说明他的思想,他设计了著名的伽利略理想实验,一起回味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活动三:体会伽利略研究问题的过程(略)

活动四:阅读“阅读材料”

感悟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活动五:阅读课本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并思考定律包含的几层含义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应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定律的理解是未知的,但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们相互讨论、自主探究、教师补充共同完成下面的三层含义。

(1)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惯性。

活动六: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分析惯性问题

像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教学重心放在结论的教学上,而是放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而是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事后学生的学习也证明了,这样处理的结果,学生体会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理解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建立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推理相结合,体会到了在科学研究中,跳出传统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品质的可贵,没有“过程”的教学把“思维盛宴”降格为“刺激——反映”训练,是教育功利化在物理教学中的集中表现,为让物理教学成为“有思想的教学”,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舞台,成为培养科学精神的阵地,必须坚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原则。

2 学会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无知产生愚昧,不会求知导致另样的愚昧,课程肯定是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但课程也肯定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培养和锻炼,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具有普适意义的、迁移能力强的“根本大法”——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比物理知识学习更高层次的教学。

在现行的物理教科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许多物理科学方法和思想方法,既有一般逻辑范畴的归纳方法、推理方法、类比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又有较为特殊的科学范畴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方法、模型方法、科

学假设方法、对称(守恒)方法等,物理知识只是这些方法运用于物理研究后的“形式化”产物,方法活跃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所以在获得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同时显化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

例如对“牛顿第二定律”中的科学方法的教学,首先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前后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进行回顾,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加速度n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以及物体的内禀属性质量m有关,然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定量的实验以验证这些猜想,这是实验验证法,在实验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因此需要先控制住质量m,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F之间的关系,再控制住合外力F,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这是控制变量法,实验得出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验证猜想,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图象法,通过作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图象得出函数的变化趋势,其中又利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将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非线性的函数图象变换成加速度a与质量1/m之间的线性的函数图象,以上可以得出,n正比于F,同时也a正比于1/m的结论,将两个结论分析综合起来,得出F=kma的关系式,并在国际单位制中取k=1,最终得出了F=撇的表达式,这就应用了比例系数法,可见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七种:猜想假设法、实验验证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化曲为直法、分析与综合法和比例系数法,

又如人们对“力”的认识,用了归纳的科学方法:从马拉车、人提水、锤子打铁钉、磁铁吸引铁钉等大量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中概括归纳出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衔接;教学

初中的物理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的延伸,很多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感觉物理比较难学。初中的物理老师在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要注意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 其他相关学科以及初中物理知识本身上的种种知识的衔接。 那么, 如何做好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使学生能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创建高效物理课堂, 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科学课和初中物理课的衔接

1.初中物理课是小学科学课的延伸。

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是螺旋上升的。初中物理是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教学的。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教学就要坚持科学和艺术性的统一。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坚持将初中物理教学和科学课的基础有效衔接起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相当全面,如苏科版物理课程中的重力、浮力、摩擦力等在小学科学课上都有初步涉及;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教学内容在小学科学中也介绍了初步的杠杆、滑轮以及轮轴等的知识。物理课程作为小学科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小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明白了基础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逐步明白其科学原理。

2.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新和旧的衔接。

如在小学科学课教材中有声、光、电等部分的内容,小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从实验探究、搜集数据、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等方面都有所积累,那么当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相关的知识延伸的时候,教师就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衔接教学。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复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从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程探究、实验、思考和归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教师要帮助初中学生以旧知同化新知,使学生在这种衔接中有效完成物理知识的迁移。教师要能够深入研究初中学生面对不同的新知时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考采用什么样的衔接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旧知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符合新知的更新认知的结构。

3.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教师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的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决定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科学素养培养的衔接,使初中生能够得到科学素养培养的深化与发展。同时,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把科学素养的培养延伸到课外。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物理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衔接

1.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物理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衔接。

初中物理课程和其他学科相互衔接的地方有很多,如物理与化学以及生物、语文、体育、艺术等课程的衔接。教师积极开拓教学思路,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能巧妙地进行知识迁移。物理许多新概念的提出可以巧妙利用数字公式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在物理枯燥的教学中,提出和物理原理相关的一些汉语成语、名言警句等,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增强;物理学史等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物理的人文意义,这又和历史课程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相关的物理知识更是无处不在:摩擦、平衡、重心等。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各门学科和物理的联系,通^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和其他各科知识的衔接。

有效的衔接可以使课堂更为高效,教师要想使衔接对教学事半功倍,那么不仅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前的设计,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倍加关注。如在讲授物理中的运动和静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举一下相关的语文成语。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刻舟求剑”。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坐井观天”。只要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和各科知识的联系,课堂教学就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衔接要注意智慧有效

1.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教师要使衔接智慧有效。

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课堂的实效性,不要盲目满足于华而不实的表现形式,要能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如苏科版初中物理中《滑轮》一课,在教材中有关于定滑轮应用的图片,教师在引入的时候出示多媒体课件:瘦子因体重小于货物而被货物拉上二楼的窗口,胖子因体重大于较轻的货物没有被货物拉上去。教师让学生观看此动漫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在这个情境下,学生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的解答却让老师有些不知所措,不是严重偏离主题,就是与老师的课堂预设相差甚远。这样的教学环节,就是没有有效地利用好知识的衔接。学生学习滑轮这一课之前,并不了解滑轮这种机械,仅仅依靠在小学科学中学到的滑轮的知识是无法解答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知之间的衔接,在符合学生相应的认知水平的情况下进行恰当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新知。

2.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初中物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如苏科版初二物理中“光的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抽象的物理规律之间的衔接。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常会见到影子、彩虹以及在水中似乎弯折的筷子、水中的倒影、镜中的镜像等,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学习光的折射以及反射,就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也能够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

3.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想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 使学生能够觉得复杂的物理现象变得简单化,教师就要考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进行物理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直观性教学。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建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概念, 或者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悟到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直观性教学使学生的生活和探索新知之间得到有效衔接,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要训练好学生思维的衔接

1.教师要在衔接中螺旋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初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在学生原有的思维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2.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时解题技巧的衔接。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范文6

某种程度上讲,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一个科学知识不断衍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又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联系起来,而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学习而言又是一个体现科学逻辑性的重要命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一、注重生活联系,奠定概念建立与发展的基础

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发展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只有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概念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科学概念的建立就必然是一个空中楼阁;二是科学理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是一个神秘且严谨的学科,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决不意味着科学是与生活绝缘的,就算是今天最尖端的科学成果,也有其生活来源以及生活应用。著名科学家费曼曾经说,他在理解科学知识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生活想象的方式去理解科学。

二、注重知识联系,完成概念建立与发展的框架

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认识,这导致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对概念的严谨性与联系性重视不够。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某个概念的不明确而影响了之后的一些知识的学习,这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逻辑思维的萌芽,此时如果在科学教学中凸显知识间的联系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那对将来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有好处的。

以“热”的教学为例,其中第六节的内容是“热是怎样传递的”。显然,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前面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基础之上的,即虽然说热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但因为热胀冷缩知识的学习,热已经具有了一种物质性,学生此时关于热胀冷缩的科学图景往往就是固体(或液体、气体)吸收了一种叫热的东西以后,自身的体积发生了膨胀的变化。应该注意到,学生建立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基于人的一种认知本能,历史上“热质说”也正是这一思维的产物,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物质认识的产物。而这也正是科学知识与人类原始认识的一种联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种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教学中,教材是通过三个例子来完成知识的教学的,第一个例子“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是利用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而第二个例子“铁丝上用蜡粘火柴”的例子则运用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科学转换思想的知识;第三个例子“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则与原来科学学习中的实验、观察、比较等知识联系,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到金属传热各向同性的特点。

通过这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关于热的传递的知识就比较完整了,而这也为下面传热比赛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概念应用,促进概念建立与发展的理解

概念应用是概念建立与发展后的巩固性工作,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应用不完全是回答科学教学中的问题,更包括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对概念的应用。

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中,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都是一些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可以从定义上去理解,即产生新物质与否。其实质更在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实际教学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有学生将雪碧饮料倒入杯中后发现杯壁上出现了许多气泡,于是问老师为什么汽水一倒入杯中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胶水使用的时候是液体,干了之后就变成了固态的,这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不能简单地用“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判断,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学生认识到杯上出现气泡是汽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析出,而胶水的固化其实是因为胶水中的水分蒸发之后发生的聚合反应之后,才会懂得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