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例6篇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1

为加强河道保护管理工作,切实保障防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违法侵占河道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号《关于开展全市河道蓝线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确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河道蓝线规划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统筹水利设施建设,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强化规划计划管理,加强河道设施保护利用,确保我区防汛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河道蓝线规划范围

河、河河道蓝线,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相关部门组织划定。

河、河、河等区管河道蓝线,由区水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划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统筹兼顾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乡水系安全。

(二)与同阶段城乡规划、防洪规划深度保持一致。

(三)控制范围界定清晰。

(四)适当考虑河道管理范围开发利用的发展空间。

(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四、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年3月-年4月上旬)

下发《开展全区河道蓝线规划工作的通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保障经费。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上旬-年6月上旬)

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河、河、河等区管河道,编制河道蓝线规划。

2、根据河道防洪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其它专业规划,现场勘测调查,初步划定河道蓝线,明确河道水域、滩地、堤防、护堤地、岸线等保护范围,以及因河道整治、绿化、生态景观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预留区。

(三)审核报批阶段(年6月)

河道蓝线位置由区水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划定,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定。河道蓝线规划经区规划、国土部门审核,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道蓝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负责全区河道蓝线规划的日常工作。

(二)密切协调配合。河道蓝线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作,搞好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河道蓝线规划工作落到实处,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区水务局负责牵头编制河道蓝线规划,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河道蓝线规划并做好规划方案的实施。

区财政局负责按照有关规定为河道蓝线规划提供资金保障。

规划分局、国土分局负责提供规划、土地等方面的保障。

区发改局、民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负责按照各自分工配合河道蓝线规划工作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2

按照市政府即将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我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快水源调度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水源二期、北线引水工程等引水干线及市内支线工程建设,抓好公明、铁岗、清林径、下矶角等新四大“水缸”的施工和前期工作,确保铁岗扩建工程按期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大鹏半岛水库群联网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开工东涌、松子坑二期、铜锣径、鹅颈等中小水库新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水库联网工程前期研究,完善水源调蓄网络,提高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年内基本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围网工程,实行封闭式管理,推动出台市管水库管理红线和中小水库管理蓝线管理办法,建立水源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在统筹全市水量分配的前提下,继续关注*、*、*等重点片区的供水保障问题,加快长岭皮水库扩建工程建设,确保今年10月向红木山水厂供水;积极排查*水源工程*段、*段及*工程广深段的安全隐患,完善水库大坝安全应急预案;

强力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水厂要在今年7月以前建成通水,龙岗中心城水厂和坪地水厂扩建工程要在年内开工建设;要抓紧研究自来水管网联通方案,积极推动村级小水厂整合,积极开展特区外供水管网改造,推动高层建筑供水中间层接收工作,加强水质监管,改善供水水质,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启动国家水资源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创建工作。认真做好试点城市创建规划和方案申报工作,积极探索水资源总量分配制度和初始水权分配市场的实现形式和保障措施,研究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配置的体制机制与模式,努力构建全市统一、集约高效、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利用系统。

积极推进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以龙岗、宝安、光明新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城区雨水及山区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再生水回用管道工程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滨河、罗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加大再生水推广使用力度;开展盐田海水淡化试点工程建设,继续做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和能力储备工作。

(二)加大节水减排治污力度,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以国家、省、市污染减排考核指标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为导向,按照全市治污保洁工程进度安排,掀起新一轮治污高潮。

继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和社会建设。在管理类指标基本达标的基础上,今年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要努力提高技术类指标的达标率,除再生水利用率等难点指标外,力争年底其余创建任务基本达标。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深挖工业用水大户的节水潜力;强化计划用水和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以节水促减排,以减排减轻治污压力。

全面加快污水治理三大工程建设。2008年是水污染治理攻坚之年。要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主体,确定责任目标,确保任务完成。*、*等6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项目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两项;年内全面开工*等14座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坝光、福田、*二期等3座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工作。年内要全线贯通固戍、沙井、*、横岗、上洋等5座已建污水处理厂及光明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等8座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启动部分污水厂配套管网二期工程,完成*河湾及布吉河截污工程,继续推进特区内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以及坪山河干流截污工程*河干流截污完善工程建设,推动石岩水库截排工程开工。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等3座污泥处理中心,完成福永河道底泥处理厂填埋污泥实验,年底大规模接纳处理污泥;抓紧优化寮坑污泥填埋项目实施方案,力争上半年开工,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深入开展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抓好特区内经营性排水单位违章排水执法整改工作,力争100%完成整改,100%纳入排水许可管理;加快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确保完成特区内30%、共计901个小区的排水达标任务;尽快开工荔枝湖区域和福田河上游区域的排水管网清源示范工程,确保年内取得实效。

(三)深化生态治水,加快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加快河流生态化改造进程。*等特区内主要河流的生态改造工程年内全部开工;*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力争茅洲河部分支流治理工程年内开工,*河清湖段、*水库排洪河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完工。

积极推动城市河道、水库的蓝线划定工作。与规划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对全市河道、水库、湖泊、水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划定保护和控制蓝线,对蓝线内的土地和水域实行严格管理,禁止建设与水域保护无关的设施,逐步清理已占用蓝线内空间的违法建筑。

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继续抓好水土流失三项治理,对113处山体缺口治理项目进行验收,加大布吉河上游和南坪路两侧水土流失治理的督查力度,推进梧桐山、盐田、坂田南片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景观破坏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跟踪管理,重点做好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督与专项执法;加快推进全市饮用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争取年内落实投资计划并启动部分工程建设。

(四)抓好防洪减灾,进一步完善三防保障体系。

继续提升低洼区域防洪排涝抗风险能力。按计划推进易涝点综合整治,加快全市重点排涝工程前期工作,争取茅洲河流域的沙井河、燕罗、衙边涌、公明等

四个易涝片区及部分支流的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加快第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时启动第二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

加大界河及跨市河流防洪险段治理力度。加强与东莞、*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主汛期前完成茅洲河界河段清拆行动及应急清淤清障工程,加快坪山河瓶颈段的治理,尽快建立深莞、深惠联合治河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三防软硬件建设。加快三防物资仓库建设,尽快修订全市三防仓库的规划与标准,争取主汛期到来前基本完成*三防仓库的建设工作,补充防汛物资;加强基层防办的软硬件建设,强化预警预报、三防宣传和公众指引,降低灾害损失。

(五)推进“数字水务”建设,加强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科学规划水务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高效、共享、先进”的原则,抓紧制定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借鉴“数字城管”经验,充分吸收“网格化”等现代管理理念,市、区水务部门之间,供排水企业与水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共同推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体现“全市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效应和整体效能。

抓紧推进数字水务工程建设。上半年完成全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联网,年内完成数字水务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水务三防基础数据库、污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系统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开工建设水文站网一期优化工程。

深入开展水务科研。年内要组织申报4个以上省部级科技项目,集中水务系统专业人才,适当借用“外脑”,开展攻关,争取早出成果,以成果带动水务科技发展。

(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升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面构建水务管理标准体系。认真学习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的先进管水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标准化管理规范。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水务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及行业管理规范编制工作,年内率先出台河道及水库日常养护的技术规程和定额,切实改变重建轻管现象,推动水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加快完善水务管理法规体系。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创新立法推动方式,积极创造立法条件,争取两年内完成水土保持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城市供水用水条例及水资源管理条例的修订或立法工作。推动再生水及雨水综合利用的立法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高层住宅用户供水抄表到户实施办法、节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颁布出台,构建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水务法规体系。

尽快建立水政执法新机制。健全市、区、街道三级水政执法网络,积极探索执法新方式,对不同执法范畴实行分类指导,切实解决水务执法需求与水务执法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努力建立分工负责、高效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加大供排水、水源、河道、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执法力度,切实转变执法观念,实行严格执法、铁面执法,改变“以改代罚”、“标准就低不就高”等做法,同时加强执法宣传,曝光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继续深化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特许经营监管体系,细化并全面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实行服务质量考核和经营管理综合评价,采用白皮书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抓紧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推行污水处理费核拨与污染物削减量、污水收集率、水环境质量挂钩的有效机制,促使排水设施运营企业自觉提高污水治理效益;开展排水监管能力建设课题调研,推动建立市区对应、覆盖全市、监管有力的政府排水监管架构体系;创新小型水库管理方式,制定小型水库维护管养考核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小型水库日常维护管养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河道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调研我市河道的投资、建设、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优化各类河流治理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事权划分,明确各条河流日常维护管理的资金来源、机构设置、人员隶属,实现河流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加强定岗定员和临聘人员管理,健全岗位职级体系,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加快已竣工项目的财务决算步伐,为水务设施固定资产移交打好基础。建立统一高效的全局财务管理系统,制定科学规范的水务部门预算编制指南,充分发挥部门预算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认真梳理整合现有水务专项规划,对“*”水务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分清轻重缓急,抓紧进行专项研究,从现在起就开始谋划明年、后年的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和方案备选。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实行水务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跟踪协调,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把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确保各项工程正常进展。

(七)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工作落实。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青岛;生态文明;城市模式

一、实现蓝色跨越发展的存在问题和目标任务

初步测算,我市目前建设蓝色经济国内领军城市的实现程度约为56.7%,建设蓝色经济国际领军城市的实现程度约为44.7%,在国内城市中仅低于上海,实施蓝色跨越战略已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增速较快,但规模尚需壮大、结构仍待优化。从产业发展速度看, “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2012年增长19.9%, 比天津、广州、大连、深圳、宁波、上海分别高5.9、6.9、 7.3、8.9、10.9、12.9个百分点,基本达到蓝色经济领军 城市要求。从产业规模看,我市海洋生产总值占比不高,人 均规模相对较低。2012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 总值15.3%,仅为天津的一半,低于国际领军城市占比20%的要求;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约为1.3万元,是天津、上 海的一半左右,不到国际领军城市标准的20%。从产业结 构看,我市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船舶 等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较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 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8%左右,比天津、 宁波分别低6.7、4.8个百分点,仅达到国际领军城市标准 的45%。

海洋基础科研力量较强,但成果应用转化能力不足。从科研实力上看,我市拥有全国最多的海洋科教机构和 海洋人才,海洋科教机构总数28家,每千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海洋人才数为7.4名,是其他城市的数倍甚至十几倍,最接近领军城市水平。但我市海洋科技应用型人才比例不足 1/4,而且海洋创新型企业较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 设相对滞后,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远低于发达海洋国家50%以上的水平。

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全面保护力度仍需加大。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环湾保护行动计划,严格胶州湾保护控制线,近海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近岸海域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为84.4%,在沿海城市中相对较好,比深圳、 大连、天津、宁波、上海分别高2.6、20.8、24.4、41.9、 45.4个百分点,但与国际领军城市要求比,还有不小差距。从管辖海域看,我市海洋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其中划 定的各类海洋保护区为150 平方公里,占海洋面积的 1.2%,而全国海洋保护区占比标准为3%,国内领军城市 应达到10%。

蓝色文化迅速崛起,但影响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岛蓝色文化底蕴日渐丰厚, “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的城市定位更加清晰,以滨海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蓝色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国际领军城市要求比,我市蓝色文化产业影响力和辐射力还不 强,优势特色也不够突出。目前,我市每年举办的涉海国际 文化体育活动次数不超过10次,仅为国际领军城市标准的1/3,也低于上海等国际化城市,缺乏类似戛纳电影节、基尔帆船周等国际知名活动。

二、实施蓝色跨越发展战略的建议措施

从全球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旧金山、鹿特丹、布雷斯特、圣迭戈等 先进城市将是青岛比学赶超的标杆,可为青岛实现蓝色跨越 提供示范引领和路径参考。

打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核心支点。抓住国家实施 海洋强国战略机遇,结合青岛“一谷两区”等蓝色经济重点 板块开发建设,集中力量打造蓝色硅谷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 新示范区、胶州湾国际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董家口―古镇口国家深远海开发综合战略保障区、黄海海域离岸综合开发 示范带等一批蓝色经济引领区域,争取在海洋科技自主创 新、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深远海开发和近海综合利用等领域 抢占制高点,成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支点。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蓝色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工程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通过价值链提升和 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七大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国际海洋产 业高地。巩固提升港口航运、海洋旅游两大传统产业,打造 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海洋旅游度假中心;发展壮大海 工装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三大新兴产业,建设全国 一流、链条完整的海洋新兴产业制造基地;加快培育海洋可 再生能源、深海勘探两大未来产业,争取组建国家深海研究 院,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应用。

建设国际一流蓝色科技创新高地。发挥海洋科技 优势,不断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应用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体化进程,打造中国海洋科技城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 海洋高精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和 科技兴海工程。每年制定重点海洋科技攻关计划,指导 目录,在资金、政策上进行有针对性引导扶持。依托蓝色硅 谷推进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突出高效科技中介服务机 构、职业化孵化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提高成果产业化能力, 创建区域性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中心。

设立全面开放的“蓝色经济特区”。借鉴韩国最新做法,争取划定海洋经济特别区和自由贸易港区,打造蓝色 经济特别市,在自由贸易、产业发展、蓝色金融、科技创新 等方面先行先试,成为中国的“蓝色经济特区”。探索中日 韩海洋开发跨国合作机制,深化东亚十城市联盟机制,构筑 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示范平台,推进中日韩自由贸 易区进程。探索设立蓝色金融与产业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和国际贸易金融,积极引进浦发硅谷银行 等法人科技银行,组建金融发展投资公司和再担保集团公 司,发展蓝色股权投资企业,打造面向东北亚的船舶交易市 场,发展全国海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创建特色鲜明的蓝色文化先锋。建设部级海洋 公园,塑造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品牌。建立跨媒体蓝色文化 产业链,打造跨媒体专业化蓝色文化企业集团。引导建立长 于开放、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蓝色文化与海洋意识,打造中国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最领先的城市。积极参与国际文化 交流,积极承办国际级别的展会和城市推介活动,建设蓝色 文化先锋城市。

营造“碧海清湾”的蓝色宜居环境。抓紧编制海洋功能区划,配合海域海岸带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围填海规 模,科学划定功能区面积,加大海岸线整治修复力度,统一 胶州湾岸线使用标准和要求。以胶州湾为重点,加强大沽 河、墨水河、海泊河等入湾河流污染治理。开展渔业资源的 人工放流增殖工作,提高近海海域鱼、虾、贝类的增殖规 模。对未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严格按照规划加强管理,实 施破损岸线和沿海滩涂治理修复工程。建立海上溢油事故防治及应急机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4

在这里,活跃着一支勇于创新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2012年,宣城社会化城市管理模式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随后召开的首届全国城市管理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引领城市管理的时代脉搏。五年来,宣城城管队伍坚持服务为民导向,从抓常规管理入手,立足管理精细长效,实现了城市管理矛盾最小化,城市管理冲突“归零”化,城市管理满意度最大化,城市管理绩效最优化。时隔五年,本刊记者再度走进宣城,采访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斌,探求宣城城管不断创新的内在密码。

突出市民参与 提升城市管理社会自治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日益规范化,留给“路边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何让利益最大化、矛盾最小化?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推行的“摊点群自治管理”,有效化解了这道难题。

S斌局长向我们介绍说,针对路边摊点具有方便快捷、接地气的特点,我们坚持“堵疏结合、便民利民”的工作方针,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探索试行“摊点群自治管理”模式。“摊点群自治”管理,就是根据流动摊贩的自身特点,设置一些集中摊点群,每个摊点群由摊点群长、摊点副群长负责对摊点群乱扔垃圾等现象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摊点群环境整洁,经营有序。简单地说,就是让摊贩们自己管自己。这一做法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变流动经营为定点经营。明确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合理布局、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科学化摊点管理方针,根据区域人口群体特点和区域单位性质特点,设置摊点群和摊位、泊位,采取限时经营的方式,强化流动摊点依法规范管理,积极引导流动摊点进入便民摊点群、临时销售点、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既规范了市容秩序,又保障了群众利益。第二,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中。一是实行便民摊点群零费用入摊经营。二是实行摊点群低收入人群优先入驻原则。三是设置季节性农产品临时销售点。体现了“零费用提包入住”的服务理念,具体化了对弱势经营者的人文关怀,“接地气”受欢迎,“入群”经营很给力。第三,变行政管理为社会自治管理。出台了《宣城市市区流动摊点管理暂行办法》、《摊点群自治公约》等配套相关规章制度,每个摊点群通过民主推选产生摊群长、副摊群长。同时,签订自治管理协议,并在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指导下每月由摊群长召集摊点业主至少召开一次自治管理会议,议定相关事宜,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每季度召开一次经营户恳谈会,听取经营户意见和建议。为了规范自治管理行为,提升摊贩自律意识。《摊点群自治公约》规定了摊点实行考核淘汰机制,由管理部门和群内经营户共同投票评定,对不符合管理标准和要求的摊点实行退出机制。

许斌局长说,“摊点群自治管理”收到了三方面的效果。一是从管理者方面看,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高效监督,有利于自治管理。二是从经营者方面看,有利于提升摊贩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他们参与市容管理的积极性,强化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摊点群和定点摊位以及泊位经营,固定性强,有利于经营者自觉提升“靠质量求生存”的思想理念;有利于经营者自觉树立“靠信誉求发展”的思想理念;有利于经营者自觉提高服务意识和竞争能力。三是从效果上看,经营者和管理者双丰收,即经营者收入稳定,品位不断提高;管理者好管,自然地遏制了流动摊点的无序增长。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还通过“路段长”制,推进成立了“门前三包”自治联盟。通过发挥商户自治作用,促进“门前三包”见实效。据了解,以前,虽然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成立了商家自治联盟,针对“门前三包”的内容,让这些店家自己管自己,互相监督。确定自治联盟的范围,进行自治联盟成员承诺,明确自治联盟的权利和义务。

突出规范化管理发挥制度创新的最大效能

户外广告规范化。“户外广告被称为城市的名片。宣城市是历史名城,让这张名片更亮,我们通过推进户外广告的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治理户外广告。”许斌局长说。一是法规规划先行,有标准有办法,体现城市品位。相继提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宣城市城市容貌标准》、《宣城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和《宣城市城市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出让暂行办法》。2015年对《宣城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从设置管理、经营管理和许可管理三个部分强化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2016年,结合《城市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将户外广告管理作为重点之一写入立法,使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纳入地方性法规的行列。2016年政府资金支持,公开招标修订《宣城市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目前编制工作正在积极修订中。二是依法依规治理,有广度有力度,体现执法公正。以超前管理为主,以事后整顿为辅,加大管理的效率与力度,建、监、罚并重,对一些未批先建、审批过期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的查处。对一些破旧、破损、过时的广告要加强监管,该拆的拆、该换的换、该罚的罚,特别对一些未经审批,私自乱建行为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罚,体现执法的公正、公平。自2013年以来,围绕“控制总量、合理布局、美化亮化、安全可靠”的总体目标,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全方位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中心城区落地式广告400余块;拆除楼顶楼体广告156块;拆除跨街龙门架3座;拆除7000余块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超大规格的店面招牌。三是注重细节,有底蕴有特色,体现城市形象。为充分展示“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的城市风采,进一步展现宣城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城市魅力,2014年6月市城管局对锦城南路共143户机关事业单位和门面经营户门头标牌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由具有省级文联会员资格的书法家免费书写并提供,政府出资把锦城南路建成了“书法牌匾一条街”,为申创“中国书法城”添上了一抹古朴典雅的书法印记。四是便民为先,体现服务理念,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简化手续方便百姓。

户外广告设置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有形的资源。无形资产是指户外广告是城市形象与软实力,是城市品位的综合体现;有形资源是指户外广告具有可经营的属性。许局长说,宣城城管按照“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的原则,组织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对户外广告经营权效益进行评估,报市财政局批准,再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出让,之后签订户外广告经营权租赁合同,并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截止目前,规划区范围内已完成17处高立柱广告、5块电子显示屏和外环路以外16条路灯杆广告经营权的公开出让工作,拍卖收入达500万余元,有效地发挥了户外广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门前三包”实行“路段长”化。许斌局长说,宣城市城管执法局用“路段长”制推进“门前三包”;在宣城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在宣城市市委、市政府和市创建文明市指挥部的高位推动下,2015年12月6日开始,正式实行市区城市管理“路段长”责任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看,有“四化”特点。

一是组织推动高位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任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压实责任,推动“路段长”制。2015年12月,开始在市区主次等道路正式实行市区城市管理“路段长”责任制。全市201个单位作为“路段长”单位,“路段长”是由单位主要领导任路长、段长。“路段长”协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在市、区两级路段长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整合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全面落实以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为内容的“门前三包”巡查包保责任。巡查包保责任路段责任定岗到人,路面值班巡查保持常态长效,382名巡查人员佩戴志愿者帽和红袖章;每周二、周四从早上7U30至晚18U00,开展不间断巡查,并对照城市文明创建指标考评标准,向市民及经营户宣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益等涉及城市文明创建11个方面的内容。遇特殊工作任务,每天上路巡查,延长巡查时间,恪尽职守,实现了路段全覆盖、巡查不间断、管理无遗漏。这样,既确保了“门前三包”生根,又考验了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新常态下的领导干部新形象。

二是责任分解细化量化。“路段长”的责任是指巡查包保责任,在巡查过程中,“路段长”对沿街的一切经营等行为违反统一的管理标准,巡查包保的责任发现问题后,劝导按照管理标准更正或报交综合执法组处理。“路段长”的责任就是按照统一管理标准内容巡查。在宣城市区市貌市容管理指导细则中,明确规定主街道市容市貌、次街道市容市貌和背街后巷市容市貌等五个方面的各细化23条管理标准。例如背街后巷的临街经营,管理的标准是临街经营以门沿为界,不得出店或占道经营摆(堆)放物品;如在巡查中,发现违反管理标准的,就有劝导或报交综合执法组的责任。

三是管理精细化。道路分类,细化管理。按照类别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在宏观上,制定了宣城市市容市貌十个方面的标准。在微观上,宣城市从2016年7月开始试行了《宣城市区市貌市容管理指导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中,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主街道、次街道、背街后巷、商I街区和出城道路等五类。按照管理内容又分为23个管理事项,每类的道路都有23个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路段管理分等级,细化管理。《细则》中,路段分片、分级管理,路段有序号、路段有名称、路段有长度等信息;路段分为城市管理市管理路段、城市管理市宣州区管理路段和城市管理市开发区管理路段。

四是效果和谐化。实行“路段长”责任制以来,共现场劝导和纠正城市管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3615起;综合协调处理重、难点问题1189起;现场发放城市文明创建资料21000余份;督促市区426家沿街单位、商户在LED显示屏、公益广告上播放文明创建、素质提升相关内容,做到文明创建内容入眼、入脑、入心。进一步形成了城市管理上下互动、和谐共治的良好局面,推进了城市秩序良性发展、城市环境优化升级。“路段长”制,在管理效能方面有四个优点。一是降低了矛盾的发生率。“路段长”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当路长和段长工作有为民心、有谋略、有方法、有耐心;在巡查和劝导工作中,“路段长”与市民冲突和摩擦“归零化”。二是提升了社会化管理城市的能力和品质,提升了参与度,增强了参与意识,体现了社会管城力量的可开发性,展现了社会化管城的光明前景。三是考验了路段长的 “四个意识”能力,树立了为民管城的理念,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思想。四是解决执法人员不足问题。

突出人性化服务增强城市管理为民的亲和力

城管执法人员在维护城市环境和治理城市环境中充当排头兵,矛盾在所难免。“四年来,宣城市城市管理局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肢体摩擦,做到冲突摩擦“归零”,连年在市直机关评比中获得优秀。”许斌局长说。

打铁需要自身硬。多年来,坚持为人民管城理念优先的原则,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以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流的执法形象、一流的城管水平。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市管理队伍。切实把城市管理队伍真正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队伍。在强化常规的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执法为民”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以改进城市管理执法方式为抓手,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在执法过程中对管理对象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粗暴埋怨;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执行;多一些亲情提示,少一些行政处罚。城管局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创新特色的人性化服务管理。

“三色”服务。对沿街商户按照先“红、”后“黄”、再“蓝”的顺序开展“三色”服务,对服务对象家庭和社会关系摸底登记工作。红色代表管理中不配合的,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黄色代表偶尔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存在反复性的;蓝色代表配合管理,规范经营的。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摸清路段商户底数,熟悉路段管理基本情况;二是有利于科学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三是采取动态管理激发“转色降档”;有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措施,达到减少红色和黄色,扩大蓝色的目的。根据目前情况来看,蓝色占到95%,黄色占到4%,红色占到1%。下一步将逐渐减少黄色。

市容岗亭街头微型城管服务站。为延伸办公区域,拓展服务半径,推动市容管理向精细、精益方向迈进,向基层一线延伸,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在市区重点管理路段设立了13处城管服务岗亭,全力打造市容管理指挥、文明创建宣传、志愿服务招募、环卫工人休息、服务市民“五位一体”的城市多功能服务岗亭。一是将定点值守和流动巡查相结合。将管理职能前移,实行岗亭岗位责任制,探索“以岗带点、以点连线、以线促面”的管理模式,增强对街面秩序的监控能力。每日安排一名执法人员和市容劝导人员为值班负责人,开展流动巡查,对周边市容市貌进行管控,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纠处各类违章、违规行为,大大提高了城区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管理水平。二是将城管执法和为民服务相结合。市容岗亭为市民提供现场咨询、举报投诉、日常用品借用等便捷、高效服务,切实将“城管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市容岗亭安排专人负责志愿服务招募、便民服务,并为环卫工人休息点,城市管理为民服务内涵得到了充分展示。三是将宣传教育和市容劝导相结合。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线堡垒,市容岗亭具备宣传教育和市容功能。执法队员定期向周边商户和过往市民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对违反市容市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倡导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共创整洁和谐的市容环境。四是将信息咨询和监督举报相结合。市容岗亭作为一个联系市民的桥梁和纽带,还起到信息咨询、倾听民生、监督管理的作用。市民可以通过市容岗亭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城管部门可以借助岗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接受市民的O督批评,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工作。为确保有效发挥岗亭的功能,城管部门还专门制定了值班管理、卫生管理、用语规范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打造了规范管理、文明执法的新典范和扎根一线、为民服务的新平台,为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增添新亮点。

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思路,全市开展了人人当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市、区城市管理单位成立了人人参与城管志愿服务队,现在市区志愿总队有志愿者600多人。城市管理服务志愿者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和不同时间节点,上路上街参与城市管理,这样做,一是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了解城市管理,提高了市民参与度和管理意识,铺下了一张无型的宣传网络,形成了一张有型的服务网络,对城市管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发酵作用和裂变效应,推动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精细化。

许斌局长在结束采访时说:多年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为民导向,走精细长效管理之路。从单纯的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简单粗犷向精细规范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矛盾最小化,冲突“归零”化,满意度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真正践行了“人民城管为人民,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城管工作宗旨。

宣城市区沿街商户市容“三色”管理服务图示

1.此图示以该市城南大队辖区2014-2017年沿街商户市容“三色”管理服务为例,总商户1429户,采集时间为每年4月20日。

2.红色:经常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的沿街商户。黄色:偶尔违反市容管理规定具有反复性的沿街商户。蓝色:支持市容管理并规范经营的沿街商户。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5

一、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根据“营造特色、完善功能、优化结构、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工作中坚持战略性,体现系统性,突出特色性,重视统筹性,增强严肃性,切实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一是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坚持规划的战略性。按照“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我们排出市域(一市两区)总体规划、市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卫生、教育等)发展与布局规划、市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九龙湖库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带)规划、××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巨化生活区整治规划、市区山区、库区移民规划,徐家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区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控制规划、东港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严家圩公园详细规划等12项规划作为今年的重点规划编制项目。目前,《南湖、斗潭湖亮化工程规划》已经过两轮方案讨论并已基本完成;《严家淤公园项目策划》已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目前正在编制规划方案;《市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布局规划》、《市区黄线、绿线、蓝线、紫线控制规划》已着手编制规划方案;《市域总体规划》已确定设计单位,即将启动规划编制。(请综合处补充其他规划编制情况。)

二是加强村镇规划指导,提高规划的统筹性。以“百千工程”为契机,进一步进行了城镇规划、中心村规划、整治村规划及其它规划的编制、深化和完善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出了优秀农村规划评选活动,建立了村庄联系制度、开展了农村住房教助试点工作、进行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内容研究,推出了多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性举措。同时,召开了各县(市、区)村镇站(所)长座谈会,对目前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对今年重点工作进一步布置和落实,并策划举行规划员培训班。

三是健全规划审查审批制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在规划委员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各级规划审查审批制度的完善,更加注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衔接,上半年完成了对开化县和常山县总体规划修编的专家评审,组织进行了《××*港总体规划》的技术论证和评审,同时,以柯城区和××区为重点,加强了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查,上半年共完成双港汇丰花园、××南苑御景湾等详细规划审查工作,有效地发挥了规划的编制审查监督功能。

二、强化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成效

一是通过建立“七线”制度规范管理。着手进行了,所谓“七线”,即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红线”、基础设施通道“黄线”、生态绿地“绿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紫线”、河湖水体保护“蓝线”、地质灾害防治“黑线”和地下管线“虚线”的管理。上半年着手开展了“七线”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请管线处、管理处补充各条线管理情况)

同时,继续按照规范抓好建设项目选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建筑工程许可证发放审查等常规性管理。(请管理处、管线处补充:1—6月份,市本级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审核道路工程管线项,总长度米)

二是通过把增加城市绿地、畅通城市交通、提高停车场面积等作为规划管理重点强化管理。在增加绿地方面,上半年我们以新一轮《××*市区绿地系统规划》《××*市区绿线管制办法》《××*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绿线”制度同,着力营造城市绿化特色。上半年重点抓好公园绿地、生态绿地、道路景观绿带等规划工作,半年来共审批绿地(请管线处补充)。

在畅通城市交通方面,我们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好年度内工程管线类建设项目的计划表和实施时序,加快城市路网和各项工程管线的规划实施,半年来共审批(请管线处补充)

在提高停车场面积方面,对于新规划建设的项目,要按照有关配建停车泊位的规定严格审批,切实做到停车泊位与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对于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又缺少泊车位的地段,按照规划要求通过采用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支路边设置临时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半年来共审批(请管线处补充)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范文6

(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功能区规划。月份先后两次将该规划有关情况上报市规划局。月中旬,就涉及我区的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与设计单位进行了交流,与设计单位一道按照《总导则》要求,做好我区冶金建材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区2个区管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月日,邀请区规委会专家就规划方案进行专题讨论,并形成修改意见。月日,该规划经今年第4次区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按照全市示范线规划建设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全局对《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总导则》、《大道-金快速路-路示范线规划建设控制导则》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结合我区各层次规划及业务实际提出完善和修改意见,及时上报市规划局。月中旬,就示范线规划编制与设计单位进行交流后开展我区示范线规划编制工作。月日,邀请区规委会专家就规划方案进行专题讨论,形成了修改意见。月日,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方案经今年第4次区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月日,已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成果相关材料上报市规划局。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全区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四性”原则,在全区3个村级规划编制中,首先编制具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5个()。目前,镇社区已编制完成,正在开展乡、、、车站村和镇等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四)3个一般镇改造规划方案。按照今年全市一般场镇改造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镇(镇新区)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了镇、镇、乡三个一般场镇规划设计,规划方案已通过今年第1次区规委会会议审查,并受到市领导好评。

(五)新区城市设计。按照市委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坚持“生态为本”的原则,组织中规院深圳分院对我区同华大道以北,绕城路以南的北部新城区域进行的规划设计。自去年月以来,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后,结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高层次对规划进行编制。经我局多次主持讨论交流和反复修改,月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经今年第1次区规委会会议审查通过。目前,设计单位已按照区规委会意见完成了规划成果。该方案受到市委春城书记和区委建成书记的充分肯定。

(六)旧城控规、北部新区控规。经与设计单位多次交流,现场踏勘,并提供路网、用地、水系、公厕等相关资料后,月27日,与设计单位就发展战略研究、地块指标控制、协调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内配套设施等方面再次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月23日,该规划通过了专家及部门审查。月2日,经今年第5次区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七)江区电力专项规划。在去年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经区公众信息网、区城乡规划局的展板公示1个月后,月1日通过区政府审批(府函〔〕27号)。

二、规划管理顺利推进

(一)切实履行区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今年召开了5次区规委会会议,审议了北部新区城市设计、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个规划项目,·心愿城、大港陶瓷建材市场、德源物流中心、远成物流集装箱中心等30个建筑设计方案;召开了3次区规委会专家会,分别对镇、乡场镇新区规划等项目进行了评审;召开了17次方案审查会,对195项规划、建筑、市政管线方案集体进行了审查、审定。

(二)切实做好规划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性政府建设的部署,积极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区5个行政处罚网上运行的试点部门之一,对网上政务大厅后台运行管理系统中各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梳理和再核对,月10日起网上正式运行。根据电子监察系统的工作要求,为确保办事效率及行政审批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结合工作实际,再次压缩承诺时限。对规划行政审批项目及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细化,新增了《测绘项目登记备案》事项,开展了电子政务中心核查。

(三)优化审批审查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市技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认真梳理了“一书两证”并联审批程序和建设方案审查程序,确保各类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对选址、方案及建设工程实行限时办结。截止目前,已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件、177022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4件、2441155.07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5件、22480.81平方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件、142157.49平方米,完成竣工验收32起、584104.57平方米。

三、规划监督力度加大

(一)开展小区违法建设整治。月11日召开了我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对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目标、工作措施、重点整治内容进行了安排和部署;3月初,按全市统一部署,联合区房管局召开了物业管理住宅区内违法建设预防和控制工作会议,对全区各乡镇、街道住宅小区物管公司有关控制和治理违法建设工作进行了落实,在怡湖公园门前开展物业管理住宅区内违法建设预防和控制宣传活动。

(二)加强全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按照月28日全区违法建设工作会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通知》(府办发〔〕45号)的部署,配合各乡镇(街办)先后在各辖区内召开了关于违法建设查处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我区制定的违法建设普查工作方案,通过张贴海报、散发传单、悬挂标语等手段开展了宣传活动,截止目前悬挂宣传标语797条,发放宣传资料147274份,出动宣传车辆84台/次,3737人/次。采取多种方式对所辖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进行调查摸底,已调查登记违法建设824户,面积14595.3平方米,每处违法建设均建立了违法建设档案。整治拆除工作以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北部新区等重大项目区域和生态绿地、管线防护走廊、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违法建设为重点,截止月底拆除存量违法建设共计235户,面积22319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新增违法建设发现和制止。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对新增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建立和实行联动机制,对发现的新增违法建设,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切实做到“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截止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制止拆除新增违法建设22处、面积1798平方米。及时回复市执法监督局转发的违法建设投诉件2件。

四、强化分局工作和落实乡村规划师派驻

(一)认真落实全区城乡规划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新成立的、、清泉分局与区国土、房管、建设等基层站所积极指导乡镇和业主做好产业化项目、乡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申请报建;积极协助做好场镇新区、村规划编制的有关工作;牵头各乡镇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

(二)月初,对市规划局派驻我区镇、镇、清泉镇和镇的4名乡村规划师工作、生活条件进行了落实;按《市乡村规划制度实施方案》、《市乡村规划师管理办法》的内容与2名选聘的乡村规划师签订了聘用合同;向区政府上报了乡村规划师工作经费请示。市级主要媒体均作出了新闻报道。

五、规划实施和保障明显加强

(一)充分发挥规划对于实施城市经营战略的龙头作用。积极配合区国土局的土地储备和土地整理、“拆院并院”工作,对羊高分子、航江塑料、中冶实久、天马轴承、华兴机械等28宗工业用地,北部新区拟招拍挂的50宗商业住宅用地,以及大同农贸市场、粮油储备中心、小学、前进职高、东方物流等项目用地进行前期的经济技术指标论证,提供规划设计条件,为我区城市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积极配合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对北部建材物流园区:龙国际建材装饰城、金茂市场项目,大型商品市场:佳飞国际建材城、旗舰建材集散中心项目,集装箱物流园区:富临运业江集装箱物流园、中铁八局江物流基地、物流集装箱物流基地项目,散货物流园区:中国西部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工业南区:建工中国西部建材产业园、大港陶瓷项目,载货汽车园区:中国重汽、俊翔、北辰项目,工业区:台玻项目,以及中国建材轻钢抗震节能房屋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两河国际社区等项目进行了选址,提供选址示意图及基础资料,并进行规划方案的审查,为企业入驻我区做好服务工作。

(三)为各类开发项目提供测量服务。组织区工程测量队完成了大西南、建工集团、中国重汽、华川银地等118处项目拔地测量、测量面积共计2227.22亩,商住楼、磊力鑫商住楼、西南陶瓷、东方村安置房等82处建筑试放线,大弯安置房、物流园区绣川安置房等41处竣工测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所涉管线放线、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共计50公里。

六、特色亮点工作

(一)确定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功能区和示范线。一是会同区物管委委托深圳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国际铁路物流枢纽综合功能区范围进行研究,初步划定功能区范围,征得市规划局、市物流办的同意,并向市委进行了专题汇报;二是会同区旅发局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开展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现场调研、基础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参与方案交流,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修改意见;三是结合《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和“九化”原则,对我区涉及的大道-快速路-路示范线沿线规划情况进行梳理,并按照《大道-成速路-路示范线总体控制要求》,开展一条主线、一条支线(大道)规划编制工作。

(二)落实中国建材花园村项目。牵头中国建材北新集成房屋新农村项目建设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一是约请省城镇设计院多次现场踏勘,提供相关基础资料,认真按照四性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区规委会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保证了规划建设方案的高品质;二是根据花园村项目实施要求,分解项目任务,倒排工作安排和时间进度,明确项目规划、施工、监管等责任单位,形成实施方案;三是组织进行测量放线,多次协调各成员单位,调动各方面力量,督促项目按计划保质保量推进;四是加强与中建集团的衔接,先后多次前往中建集团西南办事处,了解中建集团在项目中遇到的难题,竭尽全力为其排忧解难。目前,项目区12栋房屋全部完成了基础工程,房屋钢结构工程已有80栋完成了主体建设,该项目已被列为全市特色亮点工程。

(三)落实蓝光七星岛项目。在牵头蓝光集团七星岛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对启动区进行了选址和测量,协调镇及相关部门和蓝光公司启动拆迁工作,督促和指导蓝光公司进行方案设计,首期330亩用地范围内涉及255户拆迁户,已拆除251户。

(四)编制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渡假区规划。在编制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渡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月2日,该规划经今年第3次区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月12日,已通过专家及部门审查。

(五)编制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下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结合市作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及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和我区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我区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编制我区战略发展总体规划。月下旬,组织中规院深圳分院就《江战略发展规划——江模式》到我区进行前期调研工作,与相关规划人员一道对该项目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结合月上旬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设计单位将进一步开展《江模式》的编制工作。

(六)落实第二批“增减挂钩”拆院并院安置点项目。对大同镇龙、镇、镇东方新村二期、镇、镇牌坊村(土坯房改造)、福洪乡先锋村(土坯房改造安)、乡壁山村安置点进行选址,将选址资料提供给各乡镇。与区国土局对接确定第二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安置规模、户数、人数等基础资料。将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优秀规划设计获奖单位进行梳理,整理成册。主动对乡壁山村安置点项目的方案设计进行规划服务和指导。

(七)配合完成融资贷款工作。为江区镇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为怡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广智达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市江城投资有限公司等11项融资贷款项目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和办理相关规划手续。

(八)拆迁安置点项目。分别对天星安置点(一、二、三期)、镇拆迁安置房、场镇新区安置点、清泉场镇新区安置点、场镇新区安置点进行选址、审查方案和提供基础资料。

(九)落实各乡镇街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分片包干的镇康家渡社区、民强村进行巡查,协助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配合康家渡社区、民强村继续巩固原有整治成果,对院落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整治,清运集中垃圾;并配合康家渡社区开展秸秆禁烧活动,加强夜间巡查,确保秸秆禁烧期间该社区未有一起焚烧秸秆现象发生。

七、完成年度目标工作

(一)市城乡规划专项目标。我局认真按照月15日全市城乡规划目标工作会议的要求,与区委目督办、区政府目督办对市下达我区的四大项15小项的年度目标任务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以规管〔〕1号文件对全年目标任务向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分别于月底、月底接受了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组织的前三季度考核,目标运行情况良好,即将接受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和市规划局的年度考核。

(二)区级目标。对区委、区政府下达的3项一级目标、5项重点工作、15项职能目标、招商引资任务和28项区内专项目标均按区委目督办、区政府目督办要求分解到分管领导、相关科室队、分局进行落实和完成。目前正在对区级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迎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