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课程范例6篇

经济系课程

经济系课程范文1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

1.法律基础课程缺乏。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最初是安排大二、大三阶段讲授,在此之前并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先行性基础课程,而作为通识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法律知识的介绍也仅仅是一带而过,无法承担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而感到学习吃力,教师必须花费大量课时讲解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础知识。2.教学课时设置偏少。一般的公办院校,如广东金融学院、深圳大学,经济法课程设置为54学时,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经管系现有经济法课程分为A、B两类,经济法A为48学时,主要针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国际贸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经济法B为32学时,主要针对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授民事基本制度、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此繁杂的内容,教学质量和进度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3.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经管专业涵盖面较宽,目前,八个专业都开设了经济法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单纯的将经济法课程区分为A、B两类,造成了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包打天下的局面,教师受制于大纲与考卷,难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二)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法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法学概念、法律原则、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更多的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如果只有教师“一言堂”,学生往往感觉枯燥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适时穿插案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有碍于课时设置偏少,通常无法开展案例讨论,学生难以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对法学知识如何应用。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三)教材选用缺乏适用性

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良莠不齐,有的是供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其内容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偏重理论,过于深奥,并不适用,有的虽然是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但在内容编排上或者涵盖面有限,或者难以跟上时代,缺乏一本针对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教学的教材。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现在采用的是高程德先生编着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民商法),该教材的优点是紧扣法条,内容涵盖面广,基本囊括了主要的民商事法律部门,缺点是缺乏针对性,例如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等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掌握的法律没有编入,市场营销以及物流等专业需要掌握的产品质量法也没有介绍,此外,竞争法部分缺乏近年出台的反垄断法,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遗憾,而继承法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意义不大。因此,如何选择一本适用于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显得极为重要。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提升定位,突出特色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规划下,经济法课程应当扮演重要角色,并突出学生的法学教育背景,形成本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历史产物,精英教育应当留给硕博士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不宜过专过细。从学生就业升学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未来的就业并不专业对口,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高的 毕业生更为青睐,有的学生根据现实或者自身兴趣选择在硕博士阶段跨专业学习。因此,提升经济法课程的定位,突出法学教育背景特色,既符合“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科学规划课程体系

1.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公选课法律基础课程应当面向全校在大一阶段开设,内容应当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学时数以48学时或64学时为宜,班级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经管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程。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专业的必修课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开设,并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在教授内容上强调专业融合度,具体而言,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为教学重点;国际贸易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制度为教学重点;物流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电子商务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为教学重点;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学时数以48学时或54学时为宜。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今后的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针对性和融合度,同时为学生参加考取公务员、村官、法律硕士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完善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课程体系。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由于在大一阶段开设了法理学课程、大二阶段开设了行政法课程,因此,在大三阶段讲授经济法课程,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强于其他专业学生,同时,基于该专业学生法学知识掌握较全面,相应的考取公务员、村官以及法律硕士的比例也高于其他专业,就业率在我校也名列前茅。此方案的缺点在于用人单位无法直接获知学生法学知识面,亦会由于各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别,增加考评体系的工作量。

2.方案二:增加经济法课程的学时数此种方案具体而言,可将经济法课程放在大二阶段开设,分为两学期教授,第一学期以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包括民事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理论、合同法、物权法(含担保法)、侵权法等。目的是使非法科学生理解掌握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基础性法律知识,扎实把握好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等内容。为第二学期的教学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第二学期以32学时或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以公司法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匹配,以防止经济法的教学与经管类自身专业学习严重脱钩,如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强化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知识的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强化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法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强化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变动范围不大,能够涵盖与经济管理活动有关的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的法律知识。缺点在于无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用人单位也无法直接获知学生的法学知识面,增加了第二学期考评体系的工作量。可以说,方案二只能是一种折中性的产物。

3.方案三: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法律课程体系此种方案突破了现有经济法课程的框架,在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的前提下,在大一阶段完成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的教学工作。在大二阶段开设经济法课程,>!

(三)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检验,如何构建教学反馈机制,真实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大三、大四阶段的实训环节,将案例教学与模拟法庭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分为八组,由教师从案例库中选择典型案例,采取淘汰赛的形式,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每场模拟法庭教学配置4学时,其中,2学时进行模拟法庭环节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法庭辩论阶段,庭审结束后,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对案例中产生的争议焦点以及控辩双方的表现进行讨论,时间控制在1学时,最后,由教师利用1学时时间进行 总结。

经济系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构建

针对经济发展和相关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而言,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具有自身明显的优越性。对于该专业而言,相关高职院校及教师需要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具体课程开发入手,将该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看做一个整体性较强的行为过程来加以分析,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中将具体的工作过程与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为完善,可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具体工作过程,进而为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构建工作过程为基准的经济信息管理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人才发展纲要显示,到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数量需要达到3900万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对相关人才的具体需求。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中,表现最为明显的问题就在于相关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自身需求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存在严重脱节。想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相关院校就需要在该专业的发展中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专业改革重点转向质量提高方面。

2.专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从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分析,目前招生人数出现明显递减,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停办这一专业,很多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为10%左右。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在该专业定位方面存在问题,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较为混乱,未能体现该专业的“专才”性,在课程构建中也没有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将该专业与产业进行对接。因此,从该专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该专业课程体系也存在极强的必要性。

二、如何确保此类型高职经济信息管理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1.工作岗位及相关任务分析。在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相关院校及教师需要将基于工作过程作为具体的切入点开展工作,并且将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相关职责、具体的工作流程等作为依据。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需要将自身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主体部分,并且充分把握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充分深入挖掘课程本身的辐射力,确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实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设计工作的紧密结合。某市一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为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深入当地市政府、统计部门、相关专业的企业等,获得了几十份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设置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为专题报告。相关教师根据企业内部的岗位胜任条件、具体的工作流程等确定了该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别为经济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管理及信息技术等。该院校教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并深入剖析工作任务,明确了典型的工作任务中蕴含的“作业任务”,并且将内在的知识技能、素养等根据相关逻辑分析进行关联,形成了相关的工作任务分析成果。正是由于该院校相关教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与相关任务进行了科学分析,才为课程体系的后续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2.建立具体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而言,院校应当选择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该类型课程体系的形式包含四个不同的模块,分别为素质模块、岗位模块、能力模块与订单模块。其中,素质模块对应的是基础平台与通识平台课程,岗位模块对应的是专业课程,能力模块则与拓展课程对应,与订单模块相对应的则是订单培养性质的企业实习。在该课程体系中,通识平台课程主要就是培养该专业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政治及道德素养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完善人格等,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企业主要职业岗位的需求或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等开设的职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拓展课程主要就是结合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及具体的工作岗位、岗位的要求等,结合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及顶岗实习等,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充分适应该专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方向等。在该课程体系中,每一个课程组需要紧密合作,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对课程组的课程学习进行深入拓展,确保学生在该课程体系下自身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该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不同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体系打破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固有的课程结构形式,实现了成果的有效共享。3.完善课程评价。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而言,课程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方面的评价及学生学习任务方面的评价,在该课程体系的评价工作中,需要教师、管理人员、企业等共同进行。在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需要对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自身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利用卷面考试等形式,还需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相关能力、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等。这样一来,才能确保课程体系评价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利用课程体系评价带动学生的能力发展,确保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质量,进而培养一批符合该专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

三、结语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经济信息管理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相关工作中去。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经济信息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就变得尤为重要。相关院校和教师需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做到工学结合,将工作过程作为一条主线,将典型性较强的工作任务作为必要主体,并且将具体的学习课程作为实际载体,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较为牢固的学习技能和工作技巧,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校至就业单位的合理过渡。

作者:王禹程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韦欣.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2]吴俊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涉外事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

[3]黎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以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经济系课程范文3

引言

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相协调,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实行“双证书”培养目标;根据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系统地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养成。

1课程体系改革依据

通过对拉萨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及专项能力的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充分探讨论证,根据知识点要求决定各个能力培养模块中具体学习领域,然后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设计,最后按学习领域课程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分步骤获得各种岗位技术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习领域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形成的关系,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习领域构建为保障,以“实践贯穿、三步教学”为手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1+3+1”课程体系。第一阶段进行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是指在校内开展以培育学生基础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三种能力培养。三种专业职业能力包括农产品营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在每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实践到理论学习再到能力实训实践,充分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基本原则,最终具备岗位能力。最后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对“1+3”四种能力进行一次集中锻炼,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能力基础。

3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点

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上,遵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统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改革:

3.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基本认识规律,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以及顶岗实训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2坚持实行“双证书”培养制度在相关课程中涵盖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要求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该获得相应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取得至少一种劳动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农业项目管理师、农艺师、农业经纪人、营销员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等。

3.3充分利用“双课堂”,构建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贯穿全学程,系统强化实践性教学。各类实习实践活动课时总计290课时,加上课内实践1408,实践总课时达到1698课时,远远多于理论课1580课时。各类实习实践可以分开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参加实习项目。

3.4根据工作岗位,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根据工作岗位,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逐步取消以课程为单位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根据能力培养计划建设和完善学习领域建设任务。另外,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积极构建满足职业能力对知识点需求的学习领域。按照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要求确定其所涉及的工作领域。然后根据工作领域确定工作任务,接着确定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最后,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由课程改革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学习领域的基本过程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以《农村社会学》与《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建设《农村社会与合作制》学习领域;以《经济学基础》、《经济导论》与《农业经济学》为基础构建《农业经济》学习领域;以《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和《现代农村经纪人》为基础构建《农产品营销与》学习领域。我们取消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将该门课程改为邀请校内外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这些讲座主要安排在新生班和毕业班进行。

3.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围绕核心能力,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岗位能力的需要和完成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重点建设《农业经济》、《农产品营销与》、《农村社会与合作制》3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进行合作,组建以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团队。

经济系课程范文4

关键词:经济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46-02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懂经济、会管理、识法律是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其考核方式承担着对教师授课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功能,而传统的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互动、重分数轻能力,存在着诸多弊端,亟待建立一种更为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一、传统经济法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仅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过于单一。目前,一些高校在考试改革中探索了论文考核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但经管类学生法学理论基础薄弱,撰写专业法学论文难度较大。这种形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抄袭,结果就是既未达到考核知识,又未达到考核能力的目标。

(二)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

从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经济法的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务能力的培养。由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往往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人数众多。理论考试由于不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在学生成绩评定中占据绝对比例。相反,实践操作考核或无或少,不会对学生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重笔试轻口试

笔试对知识考核的覆盖面广,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因此是传统经济法考核所惯常采用的方式。但笔试侧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背功,题目多是对于知识的再现。这种考核方式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口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而且有利于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传统考核只注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局面。卷面成绩忽略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正。在经济法课程的考试改革中,可以尝试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建立一套动态、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评价与反馈的多重功能。

二、经济法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

(一)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其中,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其概念最早由斯克里文提出,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我国对这一概念有所扩展,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这种评价方式既是一种评价体系,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二)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指标

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科学理论体系[2]。经济法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指标,每一大类下又有若干项具体指标。各项相加总成绩为100分,将每位同学的各项考核评分进行累加,即得出该同学本学期终结性考核成绩。

1.理论考核指标。理论学习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方面(30分)包括出勤、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学习能力方面(20分)包括识记能力(课堂提问)、研究及分析能力(学期论文)等。

2.实践考核指标。实践操作的评价指标包括:分析能力(案例分析);交流能力(讨论或辩论);思辨能力(论文答辩);问题解决能力(模拟情境);组织能力(模拟法庭)。以上各项分值计10分,满分为50分。

(三)考核的基本形式及考核内容

与上述评价指标相对应,考核内容也可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无异,本文着重论述实践考核的形式。

1.案例分析考核。由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配给学生,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分配一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每组同学在课前对分配的案例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分析。教师于每次上课前安排一组同学将其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并接受同学的询问。时间不可过长,以5―7分钟为宜。分析后教师要有点评,并根据该组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

2.小组辩论(讨论)会。由任课教师选取经济法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生在课前必须收集相应的资料,作充分的准备,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再与其他观点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每场辩论(讨论)由两组同学完成,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3.论文答辩。经济法课程主要分为六部分,即总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每讲完一部分,选取该部分的一个前沿问题作为论题,安排全班1/6的学生以此论题撰写论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内容提出1―2个问题,由学生进行答辩,并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每位同学以2分钟为宜。

4.情景模拟。经济法课程的某些章节可以尝试进行模拟教学,由教师设计特定的场景、事件,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以经济法律规定为参照系,进行演练。例如,在给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讲《公司法》这一章时,可组织学生模拟组建公司。每组每位同学都有具体分工,包括公司住所的确定、验资、拟定公司章程、办理营业执照、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等[3]。任课教师以流程是否合法,法律文书撰写正确与否,有无团队精神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每学期可组织情景模拟三次左右,每次以不超过1学时为宜。

5.模拟法庭。在讲授“经济仲裁与诉讼”一章时,适宜采取模拟法庭教学法。运用此法时,由于学时的限制,不能过于注重案件的实体审理,而是侧重于使学生熟悉法庭审判流程。建议将前述每组同学负责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开庭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实体与程序兼顾。每学期安排模拟法庭若干场,每场庭审安排10人参加,时间以不超过25分钟为宜。任课教师根据庭审程序是否正确,准备是否充分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

三、本评价体系的实施条件

(一)人数不宜过多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授课的最大困难在于上课人数过多,各校往往采取合班上课的方式,人数在100至120人左右。本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求人数以80至90人为宜,并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6至7人左右。

(二)各专业教学内容的适当选择

经济法课程涵盖了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涉及多个部门法。本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求实践教学部分占总学时的1/3左右,这就需要压缩理论教学时间。教师在讲授时不可面面俱到,而应该根据学生专业有所侧重。

(三)以多种教学法的使用为前提

本评价体系是为配合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制订。因此,必须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为前提。

(四)学生的全面参与

本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即兼顾了理论与实践,同时对于经济法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章节均有考核,覆盖面较广。因此,在实施时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上述所涉各项,不能漏项。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目的。

(五)学时保障

同是经管类专业,在经济法的课时安排上各学校差异较大:有的学校为68学时,有的学校为34学时,甚至还有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时不同的情况。由于本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学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排在50学时以下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应以51至60学时为宜。

(六)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

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济法教师应具备与所教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师应熟悉国际经济法、金融法等;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熟悉旅游法规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情景考核与案例分析考核时,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4]。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衡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不在于传输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考核方式是否合理,不在于教师是否机械地“给分”,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随时考核,随时评价,随时改进。同时,将学生的各项考核结果累加作为终结性考核成绩,可以防止“一考定成败”的片面性,最终实现取消形式化的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频,彭六生,郭瑶.高职教育模拟法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5).

[2]葛梅.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标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经济系课程范文5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经济系课程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2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快速变革,使得国际贸易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和变化。这些变化对国际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必要改革,不断提高经贸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热议的话题是,社会究竟需要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大学究竟要培养、能培养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生能力与课程体系

(一)关于学生能力的思考

长久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究竟该具备何种能力和素质,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热烈讨论的话题,许多学者撰文详细归纳总结了国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总的来讲,学者们认为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交流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业务实操能力,制单能力,报关能力,谈判能力等。

很多高校开始走访企业客户,进行社会调研,希望找到究竟具备何种能力的大学生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调研结果有些令人吃惊。众多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即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等,专业能力反而并不是很重要。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一个合格员工,无论其教育水平高低,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核心能力不重要,也不能否定学科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因为目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不具备企业需要的最基本能力,企业只能奢求其达到最低标准。但面对同样具备基本人文素质的大学生,企业需要的还是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否则大学就没有设立学科的必要,企业招聘员工时也不会有专业限制。

(二)关于课程体系的思考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专业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的培养目的,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具有从事该专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识和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毫无疑问,学生是社会人、自然人与经济人的综合体,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全部由高等教育完成,一些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的缺失也不能完全归罪于高等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其整个求学生涯和人生阅历。即使对高校来讲,能力培养不能仅仅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更多地要通过校园文化,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式实现。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能力的培养。

但如何尽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同时,课程体系不是静止的课程排列顺序,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执行和操作。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一)现状

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高层级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点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与面向岗位和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相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的是行业,它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应用型本科教育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立足于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旨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部分。研究型人才主要侧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研究工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经济学理论素养,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掌握应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力,有较高的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

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国贸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课程设置却只是模仿国内一流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然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微调,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基本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学等专业课程。许多院校由于自身能力相对缺乏,高年级无法开出门类较全的模块化课程,使得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相对狭窄。

课程内容上,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课程内容调整更为困难,理论性课程开设的学时和授课难度需要做适当调整,不能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实务性操作课程要超越高职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地方性院校的课程还要服务于当地人才需求,这一切无疑加大了课程体系建设的难度。

(二)与国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国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有些学校称为国际经济学专业,归属于经济学院,视为应用经济学分支;有些学校称之为国际商务专业,归属商学院,课程体系侧重于企业管理方面,加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但无论归属于哪个学科,国外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教育(类似公共基础课)、商科核心课程、商科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四类课程组成。

将国外课程体系与我国课程体系相比,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

1.公共基础课侧重点不同

所有国贸专业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外语水平。我国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外则是提供了多语种的外语课程供学生选择。

差异在于,我国公共基础课比较注重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国外大学没有体育、军训这类课程,主要开设美术、音乐、戏剧、艺术史、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重视培养学生沟通技能和人文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无论是归属于商学院还是经济学院,国内外专业基础课设置比较一致,都为必修课程,课程科目也较为接近。包括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但和国外课程相比,中国的专业基础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讲授方式,过于强调理论,忽略课程实务性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上,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国内外学校比较重视的课程。但由于培养目标和客观环境的不同,专业课设置上各国有较大差异。

国外专业必修科专业口径较宽,可以开设几十门课程,学生有广泛选择自由。除了国贸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课程外,开设了大量涉及国际商务和运营的课程,如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谈判、各国商务政策、跨文化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范围内的商业运作规律及经济环境,而不仅仅是从事贸易的能力培养。

我国专业课重点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关注范围较窄,学生选择余地较少。

4.实践教学

和国外学生相比,我国的国贸专业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学生从事实务操作的能力较为欠缺。

在英美四年制教育中,许多学校采取了“三明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三年级时,可以到企业实习一年,然后再重返校园继续深造。学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并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更好地学习,总结企业实习经验。有的高校开设课程让学生熟悉国外商务环境,甚至让学生走出国门,熟悉国外市场。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还无法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只能通过实验室模拟教学和短时间到企业参观实习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

5.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同国外教学相比,我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这种缺陷将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能力。从事国际经贸活动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还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人格魅力、影响力、感召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需要通过跨专业、多学科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培养。我国课程体系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三、优化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才可行。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为蓝本,包括八门基础课中的五门,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根据地方经济的需要,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一)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关于国贸人才应具备能力的讨论到现在没有定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迁,但商务人员的基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等还是不变的。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

课程体系按照“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培养模式,与学生能力培养相适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的前期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称为“宽基础”,大部分课程集中在大一和大二讲授,这部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沟通技能,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素质和思维,引导学生以一个“经济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后期专业性课程,采用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能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某个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如货物贸易实务操作、银行业务领域、国际运输物流领域、国际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等。“重实践”则要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活动。

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国贸领域,还有许多学生从事银行、营销、管理、会计等其他工作。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面,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广、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毕业后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的能力,降低学生转换工作的难度,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 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学专业,而是经济学与商学的有机结合,甚至更加倾向于后者。对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言,应该为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业务人才,而不是为培养研究人员做准备。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体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商务性。理论教学安排上侧重于如何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必安排过多理论的图形数学推导和历史沿革,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方式进行热点问题探讨。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识,如管理学原理、 国际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知识等,学生都应该了解。这些课程虽然不是经济类学科的课程,但对学生将来进入企业从事业务活动,大有益处。专业模块设置中,要从企业运营角度设置并讲述课程内容,要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学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贸领域寻找和把握商机。

(三) 加强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保证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实际业务工作的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提供实践教学场所等,更重要的是,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校内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并熟悉业务操作的各个主要环节,掌握业务环节的基本内容,为校外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外的企业实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其业务能力,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英语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考核。但校外企业实习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学生无法接触到所有业务环节,只能熟悉某个环节的业务操作。剩下的知识点需要通过校内实习进行弥补。

职业能力训练方面,可以适当采用以“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完成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的各种技能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

(四) 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贸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改变了贸易流程和方式、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改变了国际贸易流向和货物结构等。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国际经贸人才需要熟知经济全球化的运作机制,包括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诸边贸易体制,熟悉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及其内部贸易机制,熟知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学校根据地方发展和企业需要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应对国际经贸领域新发展的能力。

(五)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必须要通过学校教学活动实现,需要一个好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支撑。不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力各不相同,学院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也要考虑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学样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职队伍,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多,能够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企业课题,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了解理论的灵活应用。

可以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课程安排上,专业基础课循序渐进,针对学生专业要求分层次上课。课程内容讲授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着重讲解课程的难点重点,更多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则应该保证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讲授内容;保证有很好的机制约束学生行为,保证最基本的自学时间,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不会因为教师授课时间的减少而下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