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例6篇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1

关键词 社区老年居民 健康体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74

Abstract Objective:To track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further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from health screening results,within which BMI,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s,blood glucose level,ECG and other major risk factors were included,of the local community geriatric residents aged over 65.Methods:The local community geriatric resi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health screening at our unit by batch voluntarily and of their free will,result data was subdivided by age in term of high BMI,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hyperglycemia,and anomalous ECG.Result:The ratio of high BMI,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hyperglycemia,and anomalous ECG is 58.37%、31.57%、36.44%、7.2%、18.72%。Conclusion:In our country geriatrics are still high risk group of chronic diseases,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ak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ages for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ontrol of blood lipids to depreciate incidence of cerebrocardiac vascular events.Behavior intervention measure and healthy life style are also fundamental to improve geriatric residents health status and QOL.

Key Words Community geriatric residents;Health screening

随着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为落实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制定的民生实事工程,2010年起我中心负责为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居民提供每两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将2010年社区65岁以上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包括BMI、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与老年慢性病相关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掌握社区65岁以上老年居民危害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更为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包括健康管理、健康宣教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0年在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社区老年居民总数3183人,女1720人(54.04%);男1463人(45.96%);65~69岁组930人(29.21%);70~79岁组1723人(54.13%);80~89岁组507人(15.92%);>90岁组22人(0.69%)。

方法:全部体检项目由我院体检中心和相关医技科室完成,体检前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电子)。全区统一的体检项目包括:一般体检(身高、体重、血压、视力);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心电图检查。

诊断标准:①BMI>24为超标;②血压:根据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③血糖: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④血脂:总胆固醇>5.7mmol/L、甘油三酯>1.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4.5mmol/L;3者中任何1种升高,即判断为血脂异常,并对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⑤心电图异常:以邓长生主编第4版诊断学为标准。

标本分组与统计学处理:将参加体检人群按年龄分成65~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岁组;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分男、女2个亚组,然后将体检结果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和表2。

讨 论

2005年卫生部、科技部发表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3%,糖尿病患病率2.6%,血脂异常患病率18.6%。根据刚的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平均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调查显示,8年累计发病率,60岁以上男41.8%;女38.4%。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8倍,已达到10%,目前,全国有逾4000万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上海约有100万糖尿病患者。另外我国还有约1.6亿血脂异常者和6000万肥胖者。本次65岁以上社区老年居民体检结果显示,BMI超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电图异常比例分别达58.37%、31.57%、36.44%、7.2%、18.72%,与其他相关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我国老年人仍是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每年全球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例,每3例中就有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居死因首位。在我国,冠心病、脑卒中同样是重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1998年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已占人口总死亡的40.7%,每年约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血脂异常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已获得业界普遍认同。本次65岁以上社区老年居民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比例高达36.44%,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将成为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病率已超过25%,多种慢性病如冠心病、心血管病等,因死亡人数多,疾病所需医疗费负担重,已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本次65岁以上社区老年居民体检结果的汇总分析,一方面反映了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现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也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更为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包括健康管理、健康宣教计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下一步特别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健康情况,制定针对慢性病的行为干预措施,改变人群不健康的行为和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危险因素,改善和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10版).

2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版).

3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2

(黄吉赓教授隔周三上午在曙光医院西院、隔周四上午在石门一路67弄1号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每周五上午在浦东大道2188号上海国医馆、每周六上午在浦东南路3670号广德中医门诊部有专家门诊)

俗话有,“咳嗽咳嗽,郎中的对头”,还有“名医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可见咳、痰、喘、哮诸症之常见之棘手。大凡内科医生、中医科医生都能治咳嗽咯痰,据说不管用什么药,绝大多数咳嗽15天左右都能治愈。难的是面对复杂病变,如何运筹帷幄应对自如,解病家于倒悬,毕竟疗效是第一位的。如慢性迁延性咳嗽、反复发作的虚喘、间质性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

1971年响应总理“攻克老慢支”的号召,黄吉赓教授由研究慢性肾炎中医药治疗转而主攻肺系疾病,转眼似水流年45载。在这45年里,黄吉赓教授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打通”,不仅系统地阐述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生理病理,同时将中西医药娴熟地结合应用于临床,充分彰显他精通中西医的深厚功力,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黄老已积累了4 000多例“老慢支”“哮喘”等肺系疾病典型病案,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研制出“泽漆片”“复方龙星片”“蝉芩颗粒”“胡麻颗粒”等十多种药物与经验方应用于临床……

标本兼顾治疗“老慢支”

对“老慢支”等肺系疾病,黄老一贯主张中西医结合、标本兼顾、系统治疗。中西医结合并非人们一般理解的中药+西药,而是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理论融汇贯通后作出正确判断与治疗。为什么要标本兼治?黄老认为,大凡咳嗽、痰饮、哮喘皆分标实证阶段(急性期)、本虚标实证阶段(迁延期)和本虚证阶段(慢性期),临证时,需用标本关系分析病症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确定相应的治疗步骤。正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

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成果,黄老提出了“慢支以肺脾肾虚弱为本,痰饮阻肺为标”的论点,并明确提出了“其虚在肾”的论点,强调“补肾益气”为主要治则。

“老慢支”在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咳、痰、喘、哮,属中医“痰饮”“咳嗽”“喘证”“哮证”范畴,而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痰饮阻肺则是以上四个病证的共同发病机制,也是“异病同治”的基础。导致肺系疾病的发生,外因是邪,内因是虚;痰饮阻肺是标,肺、脾、肾功能失调是本;初起属阳虚阴盛,久则痰饮化热,进而阳损及阴;反复发作,导致气血失调,甚至出现心脉瘀阻的现象。

黄老介绍,“老慢支”等肺系疾病根据病史的长短,发作时由咳痰、喘哮的程度及缓解期的症状,可了解病位之脏腑所在,定肺、脾、肾所属。

在肺者,以咳为主,痰不多,无明显气喘或哮不喘,能迅速控制、病情较轻。

在脾者,咳而痰多,或哮喘经常反复发作。

在肾者,咳痰甚而动则气喘,或见哮喘持续不解,缓解期也气喘明显,此属重症。

擅用经方灵活变通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黄老总是带着问题精研医经典籍,上自《内经》下及诸家多有涉猎,尤其对张仲景经方、李东垣脾胃学说、张景岳重视“阴阳互根”的观点颇为推崇,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探索疾病诊治规律,遣药组方擅用经方,灵活变通。

咳嗽、咯痰,是一般慢性气管炎的主要症状。黄老最初研究如何攻克“老慢支”,首先想到从中草药里找到一种兼具止咳、化痰、平喘、消炎的有效药物。他多次带队下乡走访赤脚医生、民间老药工,很快便挖掘发现了“泽漆”。

历代医家多将泽漆列入利水渗湿类药物,但据黄老临床观察,泽漆的化痰作用胜于利水渗湿作用,可通过化痰消饮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前人多用泽漆治疗咳嗽,但并没有讲到治痰(《金匮要略・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中曰:“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黄老发现泽漆化痰效果甚于止咳作用,总结出“咳痰清稀,易咳(痰饮偏寒的病人),脉小弦滑,泽漆汤主之”,进一步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至今临床教学中仍在沿用。黄老还对泽漆的用法、用量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认为泽漆应用剂量的大小,与病情的轻重、疾病的性质、方药的配伍密切相关。一般用到15~150克,个别用到200多克。黄老主持研制成功“泽漆片”,并进一步提取出止咳、化痰的单体制成胶囊,成为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常用药。适用于咳、哮、喘伴痰量明显增多的病例,且疗效显著。

黄老还认为,“阳虚痰饮”可发展转化成阳损及阴的咳、哮、喘的“阴虚痰饮”病证,并在总结前人经方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阴虚痰饮方”,广泛用于治疗“老慢支”等肺系疾病:

阴虚痰饮一方 麦门冬汤+泽漆汤化裁,适用于阴虚痰饮证以痰量多、易咯吐为主证的患者。

阴虚痰饮二方 麦门冬汤+射干麻黄汤化裁,适用于阴虚痰饮证以气喘、咳痰不利为主的患者。

阴虚痰饮三方 金水六君煎+桔梗汤化裁,适用于肺肾阴虚,脾运尚健,夹有痰湿,从标实转为本虚的患者。

针对“老慢支”缓解期,黄老创制了“仙灵合剂”(适用于偏阳虚者)、“地黄合剂”(适用于偏阴虚者),长期规范服用,以调理体质,巩固疗效。

“唯患者的病情需要是重”

钟南山院士曾多次宣传“规范治疗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黄老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黄老认为,治疗“老慢支”关键是早期治疗、规范治疗,根据病情综合施治。一定要遏制住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恶性循环,很多人早期不重视,等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再来治疗,结果花费更大而疗效也较差。

比如,一般性感冒咳嗽可不用抗菌药,完全用中药治疗;咳嗽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时,可以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总有痰的问题困扰,而中医药治痰有优势;哮喘发作较重者可适当、临时使用气管解痉剂等及时控制症状;肺系疾病缓解期则应侧重肾虚体质的调养,等等。

黄老回顾自己的经历,非常感慨地说道,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了“新医学派”,提出“消除中西医药的人为界线,完全融合在一起,唯以疗效取之”。黄老认为“唯患者的病情需要是重”,乃医学的最高境界。

2010年底,黄老被列入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他说会和学生们一起加紧工作,收集整理包括肺系疾病、慢性肾炎以及其他内科夹杂病在内的典型病案,以不断丰富《黄吉赓临证经验集》的编撰出版工作。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3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共通管;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35-01

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APBDU)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解剖上表现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并形成一个较长的共通管(成年人≥15mm,小儿≥5mm)。根据合流形态分为3型: A型,C-P型,即胆管汇入到胰管;B型,P-C型,即胰管汇入到胆管;C型,复杂型[1]。有学者根据有无胆总管囊肿,将本病分为胆总管囊肿型和非囊肿型。由于共通管较长,超出Oddi氏括约肌的长度,所以该括约肌不能制约合流异常段,造成胰液与胆汁相互混合及逆流,最终导致胆管及胰腺的各种病理变化。因APBDU与先天性胆管囊肿、胆道结石、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及胆管肿瘤等疾病关系密切,临床上对APBDU诊断越来越重视。多数研究认为成人胆胰管共同通管长度≥15mm,小儿≥5mm,即可诊断为APBDU[2,3]。但仅凭共通管长度来诊断APBDU并不可靠,还要观察造影状态下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及检测胆汁中淀粉酶含量是否增高,三者应该结合起来。ERCP因可直接观察胰胆管系统,显示其解剖异常而成为APBDU诊断的金标准[4]。本文对我院25例确诊为APBDU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ERCP在APBDU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逆行胰胆管造影的23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0例行ERCP患者中,发现胰胆管合流异常25例,发病率近11%(25/230)。其中胆管汇入胰管型(A型)9例,胰管汇入胆管型(B型)12例,复杂型(C型)4例 。

1.2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B 超、CT、MRCP 等,结果与ERCP术中所见进行对比。

1.3 设备及操作: 采用西门子IconosR200数字胃肠X线机,日本Olympus公司JF-1T40纤维十二指肠镜,切开刀、造影导管、碘海醇(浓度:300mg/ml)、生理盐水、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斑马导丝、气囊导管及鼻胆引流管、支架等。术前准备: ERCP术前禁食10h,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mg、派替啶50mg、山莨菪碱10mg、利多卡因胶浆10ml口服(必要时加量),年龄>60岁及心脏功能不全者低流量吸氧,多功能心电监测,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所有患者在ERCP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B 超等检查。

2 结果

2.1 患者特征:男女比例8:17。患者年龄15岁~78岁,平均62岁,病程自10天~8年不等,平均5年。

2.2 临床表现:本组APBDU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病率100%,部分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和消化不良等症状,60%患者有上腹部压痛,65%患者肝功能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ALT、AST 、TBIL 、ALP 和γ-GT的升高。5例患者有复发性胰腺炎的病史,8例合并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例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合并胆囊炎,2例合并胆囊癌,1例合并胆管癌。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

2.3 影像学检查的比较:本组APBDU患者有8例行腹部B超检查,9例行腹部CT检查,7例行MR胰胆管成像(MRCP),5例B超报告胆总管扩张;7例CT检查病例中:3例胆总管囊状扩张,2例胆囊癌,1例胆总管狭窄,1例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体可见不规则钙化灶。B超及CT检查均未提及APBDU的诊断。10例行MRCP检查,其中5例胆总管囊状扩张,2例胆总管结石,1例示胰管扩张,2例胆囊占位。10例MRCP检查中有7例诊断APBDU,其中3例为C-P 型,3例为P-C型,1例为复杂型。25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中,MRCP诊断7例,占总数28%(7/25)其余病例均被ERCP诊断,占总数的72%(18/25),可见ERCP检查在APBDU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

2.4 APBDU与年龄关系:本组APBDU患者按年龄可分为青少年( 15~ 20岁7例) ,中年组( 45~60岁,8例)和老年组(70岁以上,10例)。青少年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发病率较高为87.5%(7/8),而中老年组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的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28%、17%、33%,而青少年组的患病率分别为30%、0%、0%。青少年组A型合流异常较多,约占78%(7/9),中老年组B型合流异常较多,占85%(12/16)。C型较少,占25%(4/16)。

2.5 APBDU的ERCP表现:25例患者共通管长1.6~3.4cm之间,平均长2.4cm,其中1.6~2cm10例,2.1~3.0cm8例,大于3cm7例。其中A型9例(36%,9/25),胰胆管汇合角度75°~110°平均82°,胰胆管汇合的角度多接近垂直。表现胆总管多呈囊状扩张8例,1例呈梭形扩张,9例胆总管末端均有狭窄段;B型12例(80%,12/25)B型胆总管扩张程度较轻,一般胆总管直径不超过12mm,在结合部上方胆总管末端无明确狭窄,胰管与胆管多为锐角汇合;C型4例(16%,4/25),表现胰管与胆管之间有多个分支与多个方向的异常管道。

3 讨论

3.1 通过分析APBDU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常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可以发现胆总管囊状扩张、狭窄、胆管结石、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腺钙化等,但对胰胆管共通管及胰胆管汇合方式却没有ERCP观察明确,MRCP在诊断该病中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胆汁及胰液较少时,却无能为力。而ERCP动态造影下可清楚发现造影剂的排泄情况,观察Oddi氏括约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还可以抽取胆汁进行淀粉酶的测定,进一步评价括约肌功能失调与胆胰腺疾病联系。

3.2 从本组初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PBDU是随着年龄进展的疾病,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是A型较常见,影像表现胆总管呈囊状、梭形扩张,胆总管接近直角与胰腺管汇合,胆总管下端狭窄。因为多合并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出现临床症状,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随着年龄的增长,B型及C型比较常见,APBDU的合并症逐渐出现,包括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癌、胆囊癌等。

3.3 APBDU患者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成因。由于胰胆管共通管太长,造成十二指肠壁外段胆管和胰管括约肌缺失,使该段不受括约肌的约束,胆汁可向胰管反流,胰液也可能向胆管反流。胰液反流至胆管所致的胆管反复慢性炎症是APBDU患者胆系肿瘤高发的主要原因,而少数情况下胆汁向胰管反流易诱发胰腺炎[5,6]。APBDU合并胆道肿瘤癌变的机制有:(1)胰液逆流入学说。胰液逆流入胆管,胰酶在胆管内被激活,对胆管黏膜产生破坏作用,然后修复,发生癌变。(2)胆汁中的致突变物质致癌。患者胆汁中检出有致突变物质,可能是诱发癌变的原因。(3)胆汁酸致癌学说。APBDU患者胆汁中次级胆酸和自由胆酸浓度增高,具有潜在致癌作用[7]。

3.4 根据有无胆总管扩张可将APBDU分为:胆管扩张型与非胆管扩张型。胆管扩张型与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关系密切,90%以上的胆总管囊状扩张合并有APBDU。临床上认为胆总管囊肿是癌前病变,对胰胆管合流异常所致的胆总管囊肿病人,应手术切除胆总管囊肿,关闭远端的胆总管残端,尽量不留残腔,在近端正常的肝总管处行空肠肝总管Roux-Y吻合,这是一种理想胆胰分流手术方式。对胰胆管合流异常导致胆囊癌的患者,切除胆囊的同时也应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方式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进行胆胰分流为宜。但对胆管非扩张型APBDU,目前治疗上尚无统一的观点。胆管非扩张型合流异常最主要的问题是并发胆道的恶性肿瘤,尤以胆囊癌为多[8,9]。所以胆囊切除术对于那些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也有学者认为,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胆管癌患病率虽然低于胆囊癌,但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胆管癌患病率,故应行预防性的胆管切除分流术。

3.5 关于APBDU诊断的影像学比较。腹部B超、CT对该病的诊断率较低,在显示胆总管囊肿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共通管的显示不理想;术中T管造影剂及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也能诊断,但创伤较大,临床很少应用。MR胰胆管成像(MRCP)由于无创伤、无辐射,患者易于接受,但对于胆汁及胰液较少时、共通管较短时(小于6mm),MRCP诊断也有困难。ERCP是诊断APBDU的金标准,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胆管、胰管和共通管,还可以观察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并且还可以抽取胆汁,进行淀粉酶的化验,明确诊断APBDU。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可以借助网篮进行取石,缓解梗阻症状;对胆管或胰管狭窄的患者,可放置支架进行内引流,缓解症状,为外科择期手术创造条件。随着ERCP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推广,许多胰胆管疾病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采用ERCP 技术可以对更多诊断不明的胰胆管病变进一步诊断,尤其APBDU与胆管系统恶性肿瘤有相关性,所以对APBDU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靳二虎, 张辉主编:人体磁共振成像解剖变异[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06

[2]李兆申,许国铭. 现代胰腺病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 27

[3]李索林,张道荣,时保军,等. 先天性胆管囊状和梭形扩张的胰胆管合流异常[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 5) : 349~351

[4]杨明,乔岐禄.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 11) : 1215~1219

[5]吴高松,邹声泉.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胆管肿瘤[J].中华外科杂志,2O03,41( 6) : 462~464

[6]Kamisawa T,Takuma K,Itokawa F, et al.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 [J]. 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1,3( 1) : 1~5

[7]Sugiyama Y, Kobori H,Hakamada K, et al .Altered bile composit ion in the gallbladder and common bile duct oh patients with anomalous pancreat icobiliary duct al junion[ J] .World J Surg, 2000, 24( 1) : 17~21.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病社区

慢性病通常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成果及对社区的作用加以分析经统计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86例分成A、B两组A组治疗组5例男5例女18例年龄~6岁;B组对照组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1~59岁。

治疗方法:A组治疗组治疗方法:行中医药方法医治。组成:白术1g夏枯草g茯苓15g珍珠母g黄芪8g远志9g鸡血藤1g桂枝15g潞党参17g桑寄生6g枸杞子9g灵磁石g生龙牡各g。水煎服1次/日。B组对照组治疗方法:行洛丁新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初始用药剂量1mg/日1次/日如果治疗效果较差则增加到mg/日。

疗效判断方法:我社区运用显效、有效、无效标准对A、B组医治效果加以衡量。①显效:患者血糖、血压控制良好;②有效:患者血糖、血压得到控制;③无效: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效果较差病情无恢复迹象。

统计学处理:我社区此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均采用P1.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检验P

结果

我社区对86例患者进行8~1个月跟踪随访患者血糖、血压控制较好病情恢复较好。经统计A组治疗组5例舒张压69~7mmHg收缩压1~15mmHg空腹血糖水平.8~6.mmol/饭后小时血糖水平5.7~8.mmol/患者评定为显效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1患者出现心悸1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B组对照组例舒张压8~96mmHg收缩压15~15mmHg空腹血糖水平9.~1.6mmol/饭后小时血糖水平1.~18.1mmol/患者评定为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8例有效率75.8出现心悸例腹泻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见表1。

讨论

慢性病因其缓慢和不易察觉的影响而不能引起人们及时的重视和治疗从而导致疾病突发时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影响。慢性病包含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多种身体疾病初期对人体伤害较小随着时间的增长对人体危害逐渐增加最终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西药的方法但长期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患者血压和血糖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效率较低。慢性病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对社区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5。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社区中常见的慢性病。我社区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效果和对社区的作用加以分析并以西药治疗为对照治疗组舒张压69~7mmHg收缩压1~15mmHg空腹血糖水平8~6mmol/饭后小时血糖水平57~8mmo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11治疗有效率981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6,5(5):7-75.

廖艳,林殷,张聪.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营养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1):8-8.

单建刚,张晓红,王艳梅.浅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咨询,1,():7.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5

【关键词】 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中年人由于受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的影响,以至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老年人的年龄比较大,身体脏器功能已有所下降,为此,他们的健康面临的问题也就愈来愈多,从而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我院从2009年4月至5月期间共体检了1460例中老年人,发现患病种类比较多且患病阳性率很高,现将中老年多发疾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体检中心从2009年4月至5月共体检1460例中老年人,其中男680例,女780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同样的体检项目。

1.2 方法

所有受检人员均采用抽血化验、做B超(腹部、乳腺、甲状腺)、肺部胸片、CT等检查项目。根据受检人员的性别和检查项目,分别由导诊员带领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总、收集,由指定专家给出诊断结果及建议。最后根据受检人员的性别、年龄将患病结果进行阳性率的统计。

2 结果

跟据统计得出,中老年女性患病阳性率中,中年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最高达到66.2%。中老年男性患病率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最高达到66%,其次是脂肪肝。见(表1)、(表2)

3 讨论

中老年女性患病率最高是乳腺疾病,其中中年人的乳腺增生、纤维瘤都比较多见。7例肿瘤中,有5例年龄在45~60岁之间,且发现的比较早,治疗效果很好。甲状腺结节近几年患病率也有所提高,我们考虑与我们的饮食及情绪可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1],促使人们认识到定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中老年男性患病率最多见是脂肪肝和前列腺疾病,其中老年人患前列腺增生、肥大达到66%,而脂肪肝的发病也是越来越高,脂肪肝真正的危害在于导致它产生的主要病因-高脂血症、嗜酒、缺少运动等,这些因素可引发心脑血管病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只有定期体检,才能掌握疾病损伤程度,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加上饮食的调节和中等活动,使血压血脂处于相对低水平[2],从而控制脂肪肝的产生和发展。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因而,健康体检这一特需医疗服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活质量是评价病程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3],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疾病,这样减轻了患病程度。而早期治疗,治疗效果会远比症状出现后才治疗更好,且康复几率高。这样减少由于部分慢性疾病在临床期出现后才治疗所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也大大地提高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健康体检是一种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治病。健康体检对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杨丽黎,楼青青,沈丽英.体检中心护理健康教育授课能力的培养.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2-384.

[2] 廖八根.太极拳对高血脂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影响.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04,8:213.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汇总范文6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氨氯地平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71-02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12.6kPa者;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等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所以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高血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对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病历资料,男52例,女30例,年龄61-83岁。所有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患者。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2周,日常测量坐位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血压值。给予氨氯地平5mg每日晨起顿服1次。每天测血压1次,同时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10例患者2周后需要调整剂量增加为每日10mg。前4周每日晨同一时段测血压1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4周每周测血压1次,共观察8周。最后测3次非同日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同时观察的项目有:清晨空腹抽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并检测心率、心电图,记录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3结果

观察治疗8周后,82例患者,80%患者显效,患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16%的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收缩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4%。治疗总有效率为96%。本组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