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6篇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1

关键词 质量 城市发展质量 市长质量奖 质量强市 质量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银川市自2013年起设立和评选市长质量奖,这标志着以政府行为和责任开始步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时代。为此,本文对我国城市质量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所进行的分析与得出的结论,对银川市城市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市“质量化”进程与实践

(一)城市质量发展政策指引。

以《产品质量法》(1993年)颁布为标志开启我国质量建设历程以来,国务院分别于1996年12月和2012年2月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和《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质量作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上升到了战略地位,并将质量强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推动全国广泛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国家质检总局于2012年起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活动,通过宣传典型,树立标杆,开展区域间质量对比提升,发挥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质量强国战略实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90个市(地、州)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有25个城市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3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已推动16个省(区、市)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二)质量奖评选。

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主办首启“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2006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更名为“全国质量奖”。2013年,经中央批准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授予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为建设质量强国做出突出贡献,在全社会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组织和为提高我国行业和地方质量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历年来我国质量奖设置与评选情况如表1所示。

(三)质量竞争力评价。

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设立课题,开展“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2004年课题通过鉴定形成我国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和体系。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联合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之后每年连续,并针对各地质量状况向各省提供了分析报告。质量竞争力指数在质量竞争能力方面统一了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评价标准,使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比较、对国民经济总体质量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

(四)城市发展质量评价。

1、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

《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经过长期深入的调研、建模分析,联合推出《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2013),首次尝试对城镇化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报告》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30多项。结果表明,城镇化质量指数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和城市规模大小等指标呈正相关性;与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GDP的SO2排放量等指标呈负相关性。

2、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2011年6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生活质量指数”主观指数包括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满意度;客观指数包括人均财富、通货膨胀率、绿地面积、恩格尔系数等。

二、质量与城市经济发展

(一)质量概念的演进。

质量的概念与含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过去近一个世纪里从“符合性”向着“经济性”演进,期间经历了五个具有不同特征与内涵的变化历程和阶段(表3)。

(二)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产业产生和发展引起的,产业的规模决定了城市建设的规模。一个城市如果产业日渐发达,这个城市就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产业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又没有新的产业来替代,这个城市就可能失去经济发展的支撑。因而,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地优化与升级。

城市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成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追求的最本质的目标。影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两个方面。基本因素是指城市的区位条件与地理环境,这是城市先天所拥有的。推进因素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入力、物力与资金,通过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城市更新,创造新的人居、工作与休憩环境,形成城市现代化的基本素质。

因此,城市经济发展不仅是一种追求经济规模扩大及其增长速度的过程,而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调整与变化。针对我国过去和现在的现实,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从重数量增长到重质量提升的转变,着力于增强经济发展内涵,合理利用资源,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状态,从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品位、城市文明、城市管治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发展。

三、“深圳质量”借鉴

2004年,深圳在全国首设“市长质量奖”。宗旨为强化激励,培育卓越企业;推广卓越绩效标准,帮助企业完善运营体系并取得理想经营业绩;示范带动全社会质量改进,提升区域竞争力。十年来,“深圳市长质量奖”已由单一评奖活动发展为具有成果推广、人才培育、应用研究、文化培育等综合的政府质量奖体系,并示范带动全国23个省(区、直辖市)参照设奖。

根据深圳市长质量奖设立评选以来十年的实践,其在城市发展中所形成和发挥的主要作用可概括为打造高绩效组织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并形成了以“国际水准评定体系、示范带动的推广机制和向民生领域及中小企业倾斜”为特征的城市质量建设体系。

以市长质量奖为引领的深圳城市质量发展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实践表明,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质量,从而凝聚全社会的巨大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让发展真正回归其本质意义。质量引领的新理念在深圳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深圳质量”也已成为城市的追求和价值导向。

四、对银川城市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筑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走质量型经济之路是银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与经济进步过程中的贯彻与体现。本文在上述质量与城市发展理念以及考察深圳城市质量建设实践过程与经验的基础上,就基于质量的银川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从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与环境质量等方面,按照“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条件,将质量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把质量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顶层进行设计和实施城市质量发展战略。

2、建立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与良好环境。

3、建立质量统计考核与评价制度,将质量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4、以提升质量发展能力和完善质量发展制度为根本,提升质量创新能力,标准引领能力,计量、认证认可服务与检验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行实施内容涵盖质量诚信、质量教育、质量激励、品牌培育、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的质量发展工程。

5、积极倡导并践行城市质量文化,形成符合城市特点的质量理念和质量精神。逐步构建符合银川发展要求、体现银川城市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不断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五、结语

探索建立与城市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银川今后和未来面临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以市长质量奖的设立评价为契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质量强市”,将为银川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 经济师,先后在银川市物价局、银川市发改委、银川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德利、方创琳.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现代城市研究》,2012.07

[2]程虹、李清泉.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 《管理世界》,2009.01

[3]《质量发展刚要》(2011―2020)

[4]《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2005―2010)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河南省;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39-04

导言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有关机构及负责人一直在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一直在强调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扩张的潜力。比如政治局的公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同样,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再次强调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质量城镇化”这一概念。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刘素冬[1](2006)认为城镇化质量就是在不牺牲城镇资源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实力逐渐增强、城镇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最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朱洪祥[2](2007)认为城镇化质量应包括四个最基本的内涵:推进城镇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镇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镇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以及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集约因子,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生态环境。孙静、苗洁[3](2008)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城市本身的发展质量。城市是城市化的核心载体,城市本身的发展质量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础。其次是城乡协调发展质量。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4](2013)认为城镇化质量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从本质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在分析了国内机构和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的基础上,出于对研究复杂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本文认可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质量两部分,并把城镇化质量的构成要素扩大为五部分:经济发展方面的城镇化质量、社会发展方面的城镇化质量、居民生活方面的城镇化质量、资源环境方面的城镇化质量及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城镇化质量。

一、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五部分,共17个二级指标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反映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的指标包括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四部分共15个二级指标,反映城乡协调发展的二级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两个二级指标

二、计算结果和评价

表1中各二级指标的数据来源于《河南2012统计年鉴》,运用上文所述的评价方法计算各一级指标的得分和综合得分,下页表2显示了我省各市城镇化质量的得分情况。由下页表2可见在经济发展得分上,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位列前五,紧随其后的是许昌市、平顶山市、鹤壁市、安阳市、漯河市、新乡市、濮阳市和南阳市,而开封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和周口市则处于最后的水平;同样可以对社会发展得分、居民生活得分、资源环境得分和城乡一体化得分进行排序,按照不同的一级指标进行排序其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各市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决定的。为了综合评价各市的城镇化质量,比较综合得分是最有意义的,由下页表2,综合得分位于前三甲的分别是郑州市、济源市和许昌市,其次分别是焦作市、新乡市、漯河市、安阳市、三门峡市、洛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开封市、信阳市、平顶山市和周口市,而得分最低的分别是南阳市、驻马店市和商丘市。

为了更形象地比较不同地市在一级指标得分上的区别,作者绘制了综合得分前三甲的郑州、济源、许昌三市五个一级指标的雷达。在三个城市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综合得分的冠军郑州市在经济发展得分和社会发展得分上取得了相同的好成绩,而在居民生活得分和资源环境得分上则屈居亚军,在城乡一体化得分上更是落在了济源市、许昌市的后面,济源市在居民生活得分上独占鳌头,而许昌市则将资源环境得分和城乡一体化得分的金牌揽入囊中。

结论及建议

上文叙述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建立了评价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南18个地市的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打分和排序,但是从全国来看,河南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水平还很低,这里对提高河南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水平提些建议。

首先,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加速河南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农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优势产业,建立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发挥区域和规模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河南实际出发,选择生物医药、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河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近几年来,河南持续大规模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加强,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美化绿化城镇,提高城镇容量。同时增加对外通道,提高通行能力,构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电力结构,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加强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三,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资源,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集中控制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以节约资源、提高技术、改善环境等为主要手段,推动城镇经济增长、财富增值、社会进步,优化城镇结构、功能并使其与外部的资源、环境、信息、物流和谐一致,在满足城镇当前发展需求和正确评估城镇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城镇未来发展的需求。

第四,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本对城镇化质量的乘数效应。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更是城镇文明、生活价值等向乡村渗透和扩散的过程、人们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河南的城镇大多不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人才基础,才比较匮乏。各城镇平均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大学生、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因此,河南应该以发展投资少、收效快的基础性教育,尤其是以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性教育为重点,并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网络体系。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保障,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活力。

最后,农村、农业、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城镇化质量不仅要重视城镇,更要重视乡村的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河南人口众多,在城镇化过程中,将有众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对此河南应加快中小城镇的建设,将人口分流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缩小户籍的限制,有条件地允许人才自由流动;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素冬.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深度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1):21-22.

[2] 朱洪祥.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J].城镇发展研究,2007,(5):37-44.

[3] 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研究[J].消费导刊,2008,(4):191.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综合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PCA) 评价 河南省

一、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意义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迅速推进使中国各城市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国内许多城市并不了解其他城市,不了解自身竞争的地位和环境、优势和劣势。城市竞争的无序和盲目性导致竞争城市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区域内各城市的优势互补。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有助于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认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从而有助于各城市实现有序合理的竞争,充分积极的合作。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和区域间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城市的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城市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有助于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为企业提供载体和环境条件,国家竞争和产业竞争主要是通过国际城市竞争来实现的。因此,研究城市竞争力有助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主成分分析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通常把转化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之为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这就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就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规律性,同时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效率。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它通过对原始变量相关矩阵或者协方差矩阵的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利用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形成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在保留原始变量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起到降维与简化问题的作用,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三、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综合判断

在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地级市)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郑州和洛阳,这表明河南省城市呈大城市少、小城市多的“金字塔型”城市结构,并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网络。大城市人口较多,集聚效应明显,小城市发展潜力较大。郑州市辖有6区5市1县,城市化水平居第一位,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受地理环境、历史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河南城市分布的特色显著,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城市多数分布于中北部,豫北地带城市密度高,豫西东南地区城市密度低,且城市多分布在铁路沿线。城市多集中在豫中北、豫西南这两个经济区,包括郑州在内的11个地级城市都在这两个经济区内;豫东豫南全部都是综合型的农业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弱,形不成区域聚集和辐射作用,无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功能弱。河南是拥有近亿人的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缺乏具有综合实力的特大城市。在四周有北京、武汉、济南、西安等几个超大城市,几个超大城市距郑州市又比较远,而郑州市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郑州市发展缓慢,实力不足,其中心城市的功能难以发挥,导致城市整体聚集效应和经济效益偏低。长期以来,郑州城市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河南省比较重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但是忽视了郑州市的优先发展,这影响了中原城市群的升级,也影响了全省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3、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城市经济水平的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通常城市竞争力水平也高,如郑州、洛阳、焦作、新乡,这里工业化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发达,相应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较高;另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竞争力水平也相对较低的地区,如信阳、商丘、驻马店和周口市农业区域面积大,工业发展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开封是传统的轻工业城市,原有的轻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表现出城市竞争力水平与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的特征。总体而言,资源大市的实力还是比农业大市要强些。

郑州、新乡、焦作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竞争力的增强带来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4、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城乡共同发展

城市竞争力弱的城市城乡差距较大,竞争力强的城市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这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城乡共同发展。表现在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上,许昌、濮阳、洛阳、平顶山表现出城市建设与环境质量先行,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快速发展,这是一贯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结果。相反,城市竞争力较高的郑州、焦作生态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因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力量相对不足,城市建设的空间相对减小,经济在城市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生态状况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共同发展,环境状况也发生一定变化。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增长极,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体系建设,促进城市在空间上的整合;加强路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区域创新,探索城市发展机制,促进创新机制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全面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和质量水平。

四、指标数据的选取及其输出结果

1、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置

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结合人口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把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系统,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经济发展与效益系统由4个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以及城市外向型依存度等。

社会与科技发展系统由5个指标组成。该系统反映了人口控制质量城市化水平政府对科教的重视程度高素质人口比例及医疗资源占有情况。

居民生活质量系统由5个指标组成。该系统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现代化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准。

基础设施与环境系统由6个指标组成。该系统反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状况和环保状况,同时也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2、研究的范围

以河南省省辖市(地级市)为单元,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济源等1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资料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

3、实证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筛选、简化指标体系典型的客观赋权方法,对变量较多、指标间有相互的相关性的问题特别适用,具有权重确定客观,评价时不受各个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影响等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此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在实际计算中应用了SPSS17.0软件,首先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选取主成分方法提取5个公因子,求得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5个主成分的信息携带量已达到全部信息的93.33%,基本上能代表原来的指标信息进行评价。变量共同度(即变量信息被解释的程度)大部分达到90%以上,表明原有变量信息绝大部分可被因子解释,本次因子提取效果很理想,计算得各个因子得分情况(见表3)。

用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重,可得评价模型:

F=(48.732?鄢F1+29.785?鄢F2+5.511?鄢F3+5.150?鄢F4+4.152?鄢F5)/93.33

运用以上评价模型,根据标准化数据得各个省辖市的评价分值及排序如表4所示。

五、结论

第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河南省18座省辖市的城市竞争力。2012年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为:郑州、洛阳、济源、焦作、三门峡、新乡、南阳、安阳、周口、许昌、平顶山、信阳、驻马店、开封、漯河、鹤壁、濮阳、商丘。

第二,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平衡。郑州、洛阳等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直位于河南省的前列,济源、三门峡、南阳城市竞争力提升较多,濮阳、漯河、平顶山有所下降,开封城市竞争力下降最多。中小城市济源等城市在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技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与环境方面发展速度快。

第三,河南省城市竞争力分化趋势初步显现。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强,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分别排在全省的前位,而以农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效益较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

第四,就全国而言,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整体上还相对落后。中国社科院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河南省仅有郑州市一个城市入围全国百强城市,并且位次仅位于第45名。

第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城市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只有通过提高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集聚效应,才能不断提高区域竞争优势,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 潘春彩、吴国玺、闫卫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2).

[2] 郑方贤、王瑾: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7).

[3] 陈志: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6(11).

[4]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国内若干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上海统计研究,2001(1).

[5] 肖庆业、张贞: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9).

[6] 郑金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区域龙头作用[J].发展研究,2007(12).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双线均衡;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05-05

一、引言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的范畴,迎合了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基本需求,对指导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2%跨越式发展到当前的51.27%,这种数量化优势对中国城市经济产生了高度的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发展成效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各种参与和发展机遇未能实现均等化,发展成效不能有效普惠全民,衍生出非共享性的现存局面,致使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差距不断出现,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半城市化问题不断显现,出现城市化的虚高问题,甚至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增长,等等。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内涵的城市化,从微观层面来讲,不能有效体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城市化本质;从中观层面而言,扩大了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从宏观层面而言,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

面对这种发展格局,中国的城市化须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各地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把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思想纳入到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来,继续提升城市化质量内涵,并实行分区规划、重点引导。这种强调机会均等和成效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但有助于减少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促进城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式转变,实现对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不同发展主体权利的同质均等化,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同步化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肇始于包容性增长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囊括了包容性增长所忽略的其他内容[1]。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Malhotra(2011)以印度城市为典例,通过对健康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包容性的城市规划能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2];为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Ahmadi & Toghyani(2012)基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为切入点,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达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目标[3];Hansen & Harder(2011)则提出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要用包容性战略和方法[4];同时,国内学者何景熙(2011)借助于社会系统进化的相关原理,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包容性发展方法是中国城市化的导向选择[5];农民工市民化则是重要体现[6](付文心、赫宝祺,2011)。张明斗、王雅莉(2012)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进程中应对发展成效的共享性进行全面考察,实现具有真正内涵的包容性发展[7];王雅莉、刘洋等(2012)则提出助推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包容性[8]。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已逐步关注和重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然而只是将包容性发展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发展中,产生了特定的发展成效;但并未基于当前中国现实对其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路径进行有益设计,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模式转换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分析范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内涵优化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各种挑战及城市病变。要想突破这些弊端、化解病变,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公平的新模式,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以此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转换现存城市化发展模式当为一种重要思路。

(一)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转变

为实现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内涵的城市化本质,需要城市化质量和数量的双线均衡。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1.27%,已迈过50%的拐点,驶向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平均每年1%的速率递增,城市化数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全球各国所见证。然而,这种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尚未具备发展内涵,并不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长久之计,应扭转现存局面,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并存的双线均衡转变,实现城市化质量推进下的城市化数量的增加。而这一转变的核心点则是如何使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业社会劳动者[9],体现城市化的内涵职能,因而非农化的职业转换至关重要,尤其表现为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要求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不但要职业转换,而且要得到身份的确认和制度认定。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模式转换。

(二)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重城轻乡作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城市化作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动力机制下,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提上新的日程,作用力剧增。然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损害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这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验证,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使得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头大”的空间格局,非均衡态凸显,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深化,城乡差异越发明显。面对这种运行机制,城市化进程中应扭转这种发展理念,实现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环节则是实现乡村人口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体现城市化的社会职能,把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的理念引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助于规避“城市化就是城市地区发展”的概念偏误,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又一模式转换。

(三)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在以增长绩效为考核的时效体制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把实现经济发展作为重头戏,导致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异化,根据城市经济运行的轨迹观瞻,这种经济发展的确促进了城市经济力的提升,实现了城市化的集聚、扩散和媒介等经济发展效应,这种经济单一维度的发展也会滋生经济社会不和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各种弊端,因此,因应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体现城市化的外延职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强化城市化建设发展中的机会均等性和成效共享性,完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逻辑体系,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再一模式转变。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追求和战略取向,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其路径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内核、要义、依托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实现包容性发展。

(一)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发展成效共享为基本内核

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践行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发展成效的全员共享性则是履行该思想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存的局面,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并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化的发展效应,呈现发展成效非共享的残局,更不言及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发展成效惠及全民,不但有助于从本质上化解非共享性残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且有助于强化城市贫困阶层分享城市化发展成效的力度,在不断汲取发展成效的同时,规避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所带来的半城市化问题造成的农民工权益的缺失,实现农民工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以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实现发展成效共享的基本内核,还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基本要义。综观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没有把机会均等作为其关键环节,衍生出大多数社会成员并没有参与城市化发展机遇的格局,缺乏市场话语权,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城市迅速扩张侵占了周边土地,损害了人民利益,在不能实现产业转移、身份转换的前提下,参与机会的均等性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一方面,有助于升华人们参与城市化发展的热情和提升市场话语权,体现主人翁意识,实现发展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在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力量的同时,助推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两线均衡为基本依托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欧美国家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城市化数量的提升往往缺乏内涵,而如何弥合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议题。面对此种发展情形,坚持以城市化数量和质量两线均衡为依托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全面发挥城市化对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突破作用,不但是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使然,而且是扭转城市化发展现存格局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强烈要求,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全面强化城市化的强度和广度,推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良性重构和全面转型,实现其精明增长[10]。

(四)城市包容性发展以全员参与为基本保障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全民参与为基本保障。城市化进程中,以企业和居民为代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仍存在着非公平竞争和非诚信交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包容性建设与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企业等生产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居民等消费主体的诚信交易,打破原有的独自行事的基本格局,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全员参与,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回归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内核和要义,实现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和参与机会的均等性,而且有助于完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优化包容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与质量。

四、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取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及“两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战略的合理选择成为必然。

(一)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城市化品质

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思维模式转变是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使然,也是城市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化的机会均等性和发展成效共享性,也有助于实现城市化内涵的提升。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5

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区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DEA

一、引言

过去20年间,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者根据自己对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构建了不同的质量评价体系。叶裕民(2001)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中包括了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国家城调总队和福建省课题调研组(2005)用“城市化质量总指数”总体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质量。袁晓玲(2008)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描述城镇化质量,并运用聚类分析得出陕西省城市排名。李明秋(2010)根据城镇化内涵用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化效率、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构建评价体系。2013年3月,由《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环所联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度等三个方面构建体系。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2012年统计数据,采用DEA模型,对我国各省区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恩格尔系数在横向比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未使用该指标。同时,本文将社会保障指标创新性的运用于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中(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1.区域差异分析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总体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与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同时,对于处于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来说,城镇化质量水平也较接近。这表明,城镇化本质上是区域发展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

结果都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的质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提升能够带动该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3.规模报酬分析

除了七个省市的城镇化过程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外,我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本文认为,这主要与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的情况有关。盲目无序的推动规模扩张,不仅会削弱聚集经济的作用,还会带来运行成本上升、城市功能弱化等问题。因此,要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推进和发展城镇化,优化城镇的产业布局,使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若现阶段不具备大规模的发展城镇化,则应当踏实做好新农村建设。

四、结语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城镇化质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东部城镇化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位于同一增长极的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为接近。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质量,大多数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化质量也具有较高水平。第三,我国仅有少数省市的城镇化规模效益递增,因此,城镇化转型发展要科学布局城市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格局。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

[2]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5(7)

[3]袁晓玲,王霄,何维炜等.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2)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6

专家指出,我国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农村就有1000万~1200万农民进入城市,不仅大大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大大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即城市化率达到50%及以上。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就是说,必须科学发展。

城市的发展不能是为了领导人的“政绩”,不能盲目求大求“洋”。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的产生与发展都来自于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成为人创建与建设城市的根本动力。城市发展的内容应该与生活在或者即将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相适应,这些需求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涵盖了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但长期以来,我们把城市的发展只同经济规模和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只同城市的GDP联系起来,因此就出现了追求速度、追求规模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分注重数量和规模,而忽视质量与效率,只要速度和规模,不要质量和效益,不顾成本。有的城市人口过度聚集,超过了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人均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交通拥挤,居住条件恶化,各种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水体、空气污染,环境恶化,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内外的经验一再证明,城市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固然重要,但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是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把城市GDP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简单的等同于城市水平的提高。

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是来自人的创造,也来自有才能并充满创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能量。因此城市的发展应体现为建成一个适宜就业、适宜居住的高品质的城市,包括:安全、属于创业的企业发展、有培养下一代的良好环境、优美的物质条件(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等);高的社会开放度和包容度;有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基础服务;有广泛参与决策的机会,有高素质高效率的城市领导者,等等。

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根据我国国情,应该走集约型城市化的模式,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布局集中、城镇密集、用地节约的城市化之路。大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大城市具有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优势,具有扩散和辐射的较大功能,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城市也是参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主要成员,因此,我国的城市化要加强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培养与发展,建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城市体系,对中、小城市和城镇,也要注意扶植他们的发展,特别是目前,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资源环境已经不堪重负,今后城市化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

同时,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城市化中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加快市政公用企业和城市政府在财政、信息方面的改革,妥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完善城市的硬件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