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例6篇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1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注重带动了城市的园林绿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有绿地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园林城市与森林城市创建、城市美化与人民生活丰富的目的才能达成。本文对我国园林绿化管养的瓶颈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分析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

管理者责任心缺失是“瓶颈”的最大制造者,“分段承包,责任到人,分工协作”政府统一管理的理念并不落后,缺失的是责任心。监督机制的落后,管理者没有了顾虑,少了竞争,缺少了激情,态度的老化,管理者的惰性以及管理者综合素质低等都是“瓶颈”形成的土壤。怎样冲破“瓶颈”?管理者要拿出勇气,屏蔽自私,透明标准,公开制度,细化办法,责任分清,用制度管人,用标准评定。数字化模块化智能化管理,清除人为因素。

1市场化运营

多方位拓宽渠道节约资金。同时注入第三方监理机制,社会化监督。将制度放在阳光下,让全社会监督。公开招标,建竞争机制,适者生存,管养分离,解决管养人员懈怠现象。加强管理,细化标准,精细化管理,预防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智能化运行,建数字化平台,实现管护模块化,责任明确,便于监督。加强监管,公开招标注入第三方监理机制;聘请老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网络教练等,社会化监督。监督,考核,管理,监管,责权利分清。互相配合,相互监督。建设多功能组合绿地,合理规划,以绿养绿,以园养园。加大宣传,标准透明,制度透明,管理透明。

2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

向全社会公布《总规》《绿规》“红线”“绿线”“蓝线”等,法律法规要宣传到位,让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干,谁在干,因果关系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全社会监督。

2.1新建改建扩建小区单位审批(绿色图章)综合科,社会科,技术科联合办公:综合科将资料整理归档后交技术科,技术科审核评算后交社会科,社会科和综合科一起办理审批;最后综合科,社会科,技术科共同验收。全程资料归档并由综合科报档案室,由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2.2街道公园审批综合科,养护科(公园),技术科联合办公:综合科汇总资料归档转交技术科,技术科审核评算后转交养护科(公园),养护科(公园)综合科共同办理审批,最后综合科,养护科(公园),技术科共同验收,互相监督。全程资料归档由综合科报档案室,由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2.3绿化资质初步审核综合科受理,社会科初审上传备案,综合科报省。全程资料归档由综合科报档案室,由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

2.4建立一事一议,联审联签制度集体讨论研究确定,综合科负责汇报,相关科室,技术科补充,办公室全程记录。联审联签,现场签字盖章。程序,标准,制度全透明。全程资料归档由综合科报档案室,由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备查。

2.5养护管理建立数字化平台,网格智能化管理,数字化验收。管理标准数字化,监管人员网格化,检查监督影像化,统计归档电算化,阶段验收多元化,决算验收智能化。养护管理科(公园管理科)监理公司负责日常监管,分别统计归档(影像);综合科负责检查监督;阶段性验收由综合科组织监,技术科,养护管理科(公园管理科),监理公司,财政综合,评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由监理做出文字材料6份;不定期由综合科组织社会监督人员检查;决算验收由综合科组织技术科,养护管理科(公园管理科),监理公司,财政综合,评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由监理做出文字材料12份;决算依据,综合科,监理公司组织决算材料,财政评审,智能化评定(社会意见评分),综合考量。所有信息公开透明,数据资料各科室资源共享,每天专人更新,每10d1次由办公室信息中心向社会公布,全社会监督。

2.6制定标准公开透明制定办事流程,发出明白卡,做好制式表。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窗口透明,办事人员透明,过程透明,信息共享,互相监督,责任明确。通过市场运作,冲破园林养护管理中的瓶颈。逐步推进在园林绿化管理市场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应该建立一个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即构建有序、开放、竞争共存的良好市场体系。将与时俱进,克难攻坚,推动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使任丘市区园林绿化养护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金柱.浅议城市绿地养护产业化趋向[J].宁夏农林科技,2007(04).

[2]魏喜俊.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改革[J].辽宁经济,2005(10).

[3]刘豫明.关于广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管养市场化机制的探讨[J].广东园林,2003(04).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2

2011年12月19日文化部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专门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首次确认了综合执法机构的委托执法模式,解决了执法合规性问题。同时各地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执法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但在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如何完善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如何发挥和延伸检察职能,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和谐发展还值得深入研究。

一、文化市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涉及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工商、公安等诸多部门,当违法行为比较严重构成犯罪时又会进入刑事司法领域,因此,在文化市场领域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文化市场领域的各种问题,在文化市场领域实行统一综合执法,创新监管体制,整合执法资源,势在必行。虽然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毕竟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重审批、轻监管现象还很多见,监管执法工作还缺乏系统性,仍未摆脱文化市场推着监管执法走的状况,文化市场监管乱象丛生表现如下。

1.以罚代管、交叉执法,将罚款作为创收的手段

罚款是《行政处罚法》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一些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弥补行政经费的不足,也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发放适当的办案津贴、奖金之类,通常给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下达一定“创收”指标。这种错误的执法理念与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监管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净化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行为。但是,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行政执法权成为了部门创收的手段。通过执法来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其本质是将公权沦为为部门和个人谋利益的工具。

2.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执法缺位等问题突出

对于目前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文化、工商、公安部门都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罚款,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各部门的执法人员频频出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往往造成市场还未繁荣,经营者的积极性已经丧失的局面。而且,监管执法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有了一定的创收指标,就会导致一些执法人员以罚代管,只要收了罚款就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仅纵容了违法行为,更易导致公共执法权力的异化,影响文化市场正常的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影响了投资者对文化市场的信心,更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

3.行业自律机制不规范

目前文化市场毕竟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一些行业协会成立时间较短,组织机构尚未完善,其在业内自律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较为有限,当经济秩序混乱、存在恶性竞争时还必须通过政府的制约措施来规范。而文化市场千变万化,行政机关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文化市场的运作情况,这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脱节,给文化市场带来风险和隐患。行业协会的成员均是独立的个体经营者,各自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行业协会只能以行规、舆论、仲裁等作为调节手段,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

二、文化执法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建议

1.树立文化市场监管服务理念

监管执法从本质上讲属于服务性质,即监管执法不是阻碍发展,而是为市场更快地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对于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文化市场来说,监管的方式主要应以正向激励为主,应以“辅导和理顺”为主,而非单纯的“罚款、停业整顿与吊销证照”。树立执法服务理念,注重执法实效,除直接惩戒相关责任者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找出问题原因,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与规范。彻底摒弃“先发展,后规范”的错误理念,彻底破除文化市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

2.构建文化市场准入过滤网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做好文化市场领域的各项审批工作,从源头入手,从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的内容和场所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做好文化市场准入前期指导,把好入门关。将审批工作与监督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做到两者不偏不废,确保不具有准入资格的主体不能进入文化市场;对已经进入文化市场的主体定期进行审查,发现进行非法经营行为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并剥夺其市场主体资格。

3.合理设置监管执法机构

将执法重点下移,赋予乡镇对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一定的权限,做到上下联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坚持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守土有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小组,并明确具体负责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专兼职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明确界定文化市场各行政执法机关的权限,做到部门互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进一步明确文化市场管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职权范围,避免执法中的职责重叠,杜绝“有好处都管,无好处都不管”现象。

4.督促行业诚信自律

监管执法部门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接受文化市场监管部门的依法监管,在实际经营中把依法经营与有德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范经营,自律经营。文化部门要不断建立健全各种行业协会,并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订行业规范,强化行业自律,并且要不断加强文化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联动工作。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到行业协会中去,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做协会的有力后盾,克服协会固有的局限性,把协会引导到一种既规范又活跃的道路上来。要对行业协会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防止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维护协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和谐发展。

三、检察机关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建议

完善文化市场出路还需要延伸检察监督职能,完善检察监督权。检察机关是法律规定的专门监督机关,无论是在法律地位,还是在人员配置上都具有对文化市场执法监管绝对的优势,赋予检察机关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的主体地位,既可以制衡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又可以理顺文化市场的规制体系。因此,只有进一步延伸检察监督职能,赋予检察机关对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监督权,将检察机关列入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的主体之一,才能破解文化市场治理的种种难题。

1.走访调研掌握文化执法一线信息

当前,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为有效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职责作用,检察机关应当定期走访群众、开展调研,搜集信息,及时掌握文化市场的执法动态。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检察人员要做到深入、全面了解受访者的真实情况,尊重受访者,同时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在开展调研时,检察机关应当注重调研方法:内部与外部调研并举,综合处理信息与筛选调研课题相结合,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在调研完成之后,检察机关应及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制订政策制度和领导决策服务,同时对发现的执法机关及其他人员的不法行为进行预警、监督或者处置,从而有效其在文化市场领域内的法律监督作用。

2.参加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协调会

检察机关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主动对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有利于确保行政执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参加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协调会,进行执法监督。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主体往往牵涉文化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行政主体,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办案,有利于全面打击扰乱文化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检察机关应当积极参加行政部门召开的联合执法协调会议,及时告知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何种行为构成犯罪,构成犯罪所要求达到的事实标准和法律标准,以及违法犯罪证据的收集和保存、移送案件和相关证据的程序等事项,并就相关疑难争议案件展开讨论,以期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作用。

3.介入行政部门联合专项执法活动

在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中,检察机关还可以介入行政部门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检察机关派员参与一些疑难案件执法方案的讨论,尤其是涉嫌犯罪的案件,有利于把握案件的总体方向。必要时,检察机关还可以派员参加相关行政部门组成的联合专项执法活动,掌握行政执法现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对行政执法现状进行现场监督,一旦发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必须依法移送相应的司法机关。当然,检察机关的介入权有限度要求,行政执法权与检察监督权之间毕竟有着一定的界限,检察机关介入行政执法活动,更多的是对行政执法的环节和程序进行监督,尤其是涉嫌犯罪的案件是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重点,因此检察监督权的行使不得干涉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常执法活动,以保证行政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4.制发检察建议书和检察意见书

检察建议书和检察意见书是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两种重要非诉讼法律文书。合理有效地发挥这两种文书的作用,不仅能够保证文化行政执法的规范化,而且能够体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是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书的作用,建议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被管理单位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检察建议书是针对社会治安和综合管理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所制作和使用的检察工作文书。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检察建议。在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时,必须结合文化市场领域违法犯罪案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建议文化市场管理职能部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促进文化市场管理职能部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使管理人员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发生。另外,还必须做好检察建议书落实跟踪回访工作。

二是制发建议追究责任的检察意见书。检察意见书是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认为应对不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没收违法所得,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检察意见所制作和使用的检察法律文书,它是检察机关使被不人受到行政制裁,吸取教训的重要方式。检察意见书必须先由办案人员结合案件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格式要求和内容要素规范制作,由部门负责人或主诉、主办检察官审核后,报分管检察长审批签发。检察意见书除送达接受意见的有关单位外,应同时将副本抄送报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必要时还可以抄送接受意见相关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以便上级督促落实整改,同时要建立和执行登记制度,以保证检察意见书的质量及严肃性。

检察建议书或检察意见书发出后,承办人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采纳落实情况。对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置之不理且超过一定时间不落实或拒不接受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反映。如果接受单位对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中的事实、建议、意见提出异议时,发出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检察机关,应对有关问题重新核实。如果检察长发现本院或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或意见不当时,应责令撤销,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5.赋予检察机关建议处分权

目前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权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也同样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只有建议权没有处罚权,并且缺乏对行政执法机关必要的调查取证权。监督的实质是权力制约权力,如果监督对象拥有的权力大于或者等于监督主体的权力,必然导致监督不力的结果。我们认为为强化监督效果,应赋予检察机关建议处分权,对文化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不接受监督或者怠于履行相关工作职责的,检察机关有权要求其限期履行或者作出合理解释,若其在限期内不履行职责或者不给予解释的,检察机关有权要求其主管领导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3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基于国内外现有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现状调研与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四大类学员的自主学习需求调研,设计以实用、便捷、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与功能概念模型,指导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开发与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开发、建设、使用、管理、评价、更新与升级等。

1.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功能系统模型的设计

邀请文化艺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的专家,根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布点情况分区域邀请相关院校组建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通过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相关岗位任职要求,制定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和考评标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分解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教学组织与考评标准,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基于人力与网络的两类考核平台。实现四类学习者可差异化自主学习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模型。

2.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的整体设计为指导,联合不同地区开设本专业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典型企业共同组成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雅昌艺术网等搭建集虚拟、实战于一体,具有研发、建设与考评功能的专业资源库平台;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要求,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线,通过《书画品鉴与装裱技术》部级精品课程带动《陶瓷品鉴与陶艺技术》、《文化市场营销与策划》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成集课程音频库、视频库、案例库、动画库、图片库为配套内容的网络化课程,服务教师教学及满足师生、企业员工、社会不同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需求等功能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及相关院校专家组建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依托上述三个小组及学院网络平台,在资源库建设、使用过程中,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教学资源,促使资源库每年进行必要的更新,通过不断完善资源库网络协同平台的上传、审核、使用、激励等成套管理机制保障体系,逐步将资源库向全社会开放,形成一个共享共建与边建边用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实用型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成效评价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专家组成资源库成效评价小组。通过评价小组依据系统、科学的对资源库建设目标、内容、使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提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改进的意见,以便资源库的优化工作。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体系,建设服务不同学习者自主学习、引领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1.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

收集整理国家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标准、文化市场经营典型企业岗位标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标准等,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供学习者认清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以便有的放矢的学习。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库

以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引领,逐步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梯队。以课程的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要求,将课程的各种资源集成,并通过课程网站,精品课程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及特色等方面展示出课程建设成果,为同行提供教学帮助,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建设机制、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包括学校、省市、部级各个层面的精品课程,这里不再赘述。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素材库

(1) 媒体素材库。一般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 练习试题库。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练习试题的集合。练习试题库不仅涵盖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要有参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

(3) 试卷素材库。针对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各课程具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 项目或案例库。校企合作开发、收集、整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或案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任务)或情境。

(5)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以及对文化市场中发生的重大经营项目、管理事件记录,重要文章和书籍等。

(6) 常见问题解答。主要建设文化市场经营或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文化市场中经营或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解答。

(7) 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信息库。

(8) 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信息库。主要是指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和研究的方向和成果。

(9)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的索引。以便学习者使用专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查找学习。

上述的案例库、视频库、动画库、图形库等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可以灵活链接到专业课程库中,以便专业教学的开展。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

(1) 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项目参与的学校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优势编制专业综合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每所学校搜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若干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2) 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在参与建设院校主持的核心课程中设计完成。项目参与学校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

5.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门户网站

建设一个具有集成信息资源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网站的资源管理、行业信息、交流等功能,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搭建全国性的教学信息平台。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步骤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架构组织体系、调研论证、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与优化等。

1. 架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体系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辐射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不仅有责任而且有财力开展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通过组建行业、企业、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进行科学的项目宏观设计与指导;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的顶级专家、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组成项目开发团队;按资源库建设分工,组建由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资源库建设小组、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资源库维护更新小组、资源库功用评价小组等组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运作组织体系。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

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区域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特点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艺术品经营企业样本进行人才培养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等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管理部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项目调研采用纸面、网络问卷,个别访谈、人才岗位信息收集分析方式进行。通过上述的调研活动正确认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资源库建设提供依据。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

在充分进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托组建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研发小组、建设小组、功用评价小组,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等研发制作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科学论证。

4. 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实施与优化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整体设计及建设要点,进行资源库概念模型、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等研发,指导资源库具体内容建设。通过职业岗位标准库、综合实践项目库、课程库、素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平台等具体建设,使顶层设计理念与资源库建设相互融合并落到实处并试运营。在专业教学资源库试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资源库评价小组的教学资源库功能与成效评价,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动态优化,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4

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提上重要工作日程。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扫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保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工商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地方经济大发展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环境。

一、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迫切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执法体制。新的历史时期,工商部门面临着培育和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和建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艰巨任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工商部门作为重要职能部门,要从自身的工作职能出发,认清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职责,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从解决干扰经济秩序、影响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入手,树立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心态。应当自觉地从思想观念、职能定位和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管理小市场向监管大市场转变;由维护部门利益靠收费驱动管理向维护国家利益而超脱、公正管理转变;由行政执法受“人治”影响造成的随意性向走向“法治”的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自律性转变,不断攻破监管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工商部门应有的重要作用。

1、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为重点,整顿各类专业市场秩序

一是整顿经营秩序。就是整顿流动商贩无照经营、偷费、漏费、销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三无”商品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等坑骗群众的行为。

二是整顿商贸秩序。主要是:整顿各类固定市场、临时市场、摊区挤占道路,场外交易和乱摆乱放的问题。

三是整顿市场环境卫生。主要是治理脏、乱、差现象,彻底解决市场保洁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把住市场准入关,凡经营食品和肉、禽业户必须按上市要求进行检疫,严禁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通过精心组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共查出各类经济违法案件308起,罚没款40多万元,案值380万元,其中查处制售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9起,罚没款16万元,案值超百万元,包括假农药案件5起,伪劣农膜案件6起,食品黑加工点15个,冒牌家用电器4起,旧服装案件10起,劣质装璜材料案件6起。

2、以严厉打击利用各种名目偷漏管理费行为为重点,规范正常经济运行秩序

今年我局在清理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假集体专项整治过程中,严格控制以各种名目偷漏管理费的行为,查处超范围经营、转借、买卖、出租营业执照以及字号、名称与核定内容不符的行为,并坚决予以取缔和处罚。特别对偷漏工商管理费者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与法院相配合,依法追缴,做到依法规范经营秩序。

3、以整顿文化娱乐场所和非法音像制品为重点,不断净化社会环境

以查处非法经营音像、“歌吧”、“网吧”、“游戏机房”和出版物为重点,整顿和压缩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坚决遏制违法活动“回潮”。为认真贯彻落实绥化市人民政府协会议纪要(绥政调[2004]3号)精神,坚决治理歌舞娱乐场所噪音扰民的上访问题,北林分局对此进行了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于2004年3月15日晚对42户非法扰民歌厅进行了依法关停。集中清理整顿“网吧”等互联网上服务营业场所,依法严惩违法违规经营者,对音像、书刊等出版物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查缴色情、盗版、“法轮功”邪教等各类非法出版物,进一步加强对出版物市场主体和经营行为的监管,从而净化文化市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4、严厉打击各类市场内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类市场秩序井然

今年年初以来,我局市场治安民警队共办理治安案件120起,比去年同期上涨20%,这些案件大都是买卖纠纷、妨碍公务、抗拒管理,大大肃清了市场中的不法分子和不安定因素。

二、增强观念,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整顿市场治安秩序力度

1、深入地在各大集贸市场开展普法教育,利用广播、版报等形式向业户宣传治安整治的意义、目的、任务和要求,扩大影响,突出整治重点。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律观念、完善工作纪律,加强市场值班、值勤工作,做到各主要集贸市场都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工作,都有民警执勤。

3、加强早、晚市场的执勤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管理人员和警力的投入,增强管理人员的治安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负责案件的发生,保证市场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秩序和治安秩序。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按照市工商局、区综治委的统一部署,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和违法建筑,无证经营的饮食、食品、生活用品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积极配合公安等执法部门打击校园周边的台球室、游戏厅等有黄、赌、毒现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整治工作。共查封非法网吧152家,取缔非法书摊36个,清理无证、占道经营摊点501个。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三、提高素质,严格执法,练就一支政治和业务过硬的工商执法队伍

1、抓班子、带队伍。从班子成员做起,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布署,贯彻始终,一把手既要做到坐阵指挥,又要挂帅出征,做到把握全局整体抓,深入一线亲自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整体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2、高标准、严要求。强化队伍建设,做到依法整顿、依法规范,依法行政。并坚持原则,从严整治,在违法违规案件查处过程中,无论涉及哪个方面,都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5

一、统一市场监管体制运行基本情况

2019年1月,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复的《临沂市机构改革方案》,临沂市市场监管局组建成立,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也相继完成重新整合组建,统一市场监管体制全面确立,在衔接磨合中实现平稳开局运行。

一是机构改革任务基本按时完成。基层对统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认同度高,对推进部门整合有稳定预期。临沂市市场监管局组建成立、领导班子到位后,成了改革过渡时期机关党建、组织人事、办公场所集中等工作专线,及时制定有关制度,有序完成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定”,办公场所集中、内设机构及人员调整,实现各科室负责人及干部职工的交流融合,确保了改革过渡期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各县区、开发区也完成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整合,机构改革主要任务按时完成,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统一市场监管新体制。

二是理念、工作、队伍实现初步融合。根据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临沂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六个着力、六个当好”的职责定位,研究制定了《全市市场监管系统2019年工作要点》,健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就市场监管工作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学习,搭建沟通交流、凝心聚力、提升能力的平台,推动了市场监管理念、工作、队伍融合。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理念,深入开展“改革推进年”“工作落实年”“解放思想年”“队伍建设年”四项行动,干部职工的认同感逐步增强,各项工作初步实现了横向协同、上下联动。

三是各项工作任务统筹协调推进。围绕“守底线、促发展”两个重点,加强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统筹推进监管、维权、服务各项工作。自年初开始,在全市开展了市场监管重点领域十项集中整治行动,以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农村和校园周边市场等为重点,出动执法人员8万余人次,检查企业5万余家,立案查处市场违法案件342起,其中网络传销等大要案近20起,罚没款总额4000余万元。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扎实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制定并认真实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措施。坚持“以创促管”,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工作,强基础、补短板,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市场监管效能得到初步提升。争取市政府重视,建立了市场监管领域风险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类风险隐患的防范预警、分类处置,有效维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制定出台“双随机”抽查计划和指导规范,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网络交易、网络订餐等新兴领域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针对临沂商城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市场主体资格、商品质量、竞争行为、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临沂”创建,市场监管工作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水平得到提升。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配套改革推进较为迟缓。市县市场监管部门机构改革未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同步实施。原工商、质检、食药监部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信息系统未进行整合,统一市场监管标志、制服等也尚未完成,改革过渡期长,基层处于等待状态,不利于加快融合,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2号),要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纳入地方机构改革统筹考虑,在省级机构改革方案中作出具体安排,统筹部署实施。但山东省市县机构改革方案未涉及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文件提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另行安排,不利于通盘考虑、统筹落实“设区的市与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规定。目前,个别县级局“三定”方案尚未制定出台,基层市场监管所、食药监所未完成整合,机构改革尚未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市、县明确改革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使用事业编制,与中央逐步清理现有事业性质执法队伍规定不符,行政编制调配到市场监管部门其他内设机构,甚至划转到其他部门,长期从事行政执法的行政编制人员流失到其他岗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成果受到损失。

(二)市场监管职能“化学融合”不足。市场监管部门机构、职能、人员实现“物理整合”后,能否顺利完成“化学融合”,关系统一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成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转职能、转方式、抓作风还有待深化,仍然基本延续原来的模式运行,在监管理念、执法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化学融合”不足,未彻底改变运动式执法的监管模式。执法办案中,相关科室仍分别通过原山东省工商局行政处罚信息系统和质监、食药监部门纸质材料签批程序进行,执法办案文书编号不统一,各业务条线目前应用的相关信息系统近20个,部门内“信息孤岛”难以消除。目前,山东省各市县市场监管局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协同监管平台归集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仍设置食品、质量、价监等用户名,分别归集相关信息,食品药品、质量管理方面信用约束机制未有效建立。

(三)职责事项叠加,工作统筹难度大。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力事项、承担职责任务繁多,执行的法律法规达300余部,成为“超级部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工作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参与。临沂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中,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有30项,其中配合其他部门的事项26项,每月需要上报完成情况。县级局面对的各类检查、整治、创城、创卫等任务多,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消费者投诉事项多,大量工作任务压到了市场监管所,兰山区市场监管局金雀山市场监管所、罗庄区市场监管局盛庄市场监管所,每月需要处理消费者投诉100余起。改革中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编制、人员有一定削减,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抽调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多,人、事矛盾较为突出,如何把握轻重缓急,合理摆布工作力量,成为普遍难题。县级局从防范履职风险的角度出发,在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方面投入较多监管资源,受人力所限,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等重要工作还没有摆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山东省12315热线电话并入12345政务府服务热线后,增加了转办环节,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实时掌握投诉举报信息,影响了投诉举报数据分析、溯源监管,市场监管工作面临“治标不治本”、本末倒置的困境。《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废止后,《市场监管所条例》尚未制定出台,市场监管所职能设置缺乏相应依据,有的县级局盲目下压监管责任,汇总上报各类报表、数据、情况汇报占用基层大量精力。

(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职能重要性层级弱化。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市场监管工作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潜绩,不如招商引资、城建交通等工作作用直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除食品药品安全占有一定分值外,市场监管其他职能没有纳入考核体系,难以形成重视和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鲜明导向和有效引领,基层市场监管工作有边缘化倾向。

三、相关建议

(一)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以推进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蹄疾步稳、紧凑有序推进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议市场监管总局争取中央编办重视,对各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和督促,推动各地严格落实改革政策规定,防止改革政策在基层落实中发生变形走样,避免在机构改革中削弱市场监管机构、编制、人员。指导基层根据市场监管执法客观需要,科学确定市、区执法队伍设置,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构确定为行政编制,保留一定数量行政编制执法人员,现有事业人员只出不进、逐步消化。按照相应审批程序,尽快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市场监管标志、制服,在省级范围内统一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系统。

(二)促进职能“化学融合”。加强统一市场监管体制下的各项具体制度设计,打破市场监管部门质量、信用、消费者保护等工作的条线分割,实现职责综合优化、同类合并归口,充分激发机构职能整合后的“化学反应”。加强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理顺层级职责,发挥系统优势,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市场监管的整体合力。对干部职工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增强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综合市场管理方案范文6

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者,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档案价值是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参考意义。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档案体系。

对全县经营的网吧、书店、音像经营者、歌舞厅等进行完整个体档案。现在,我们县级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执法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如果从每个经营者申报开始直至营业后的经营情况进行档案记录,对每个文化经营场所的经营项目、从业人员、经营合法性抽查记录以及经营场所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记录,都一一建档。如此,每个文化经营场所的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都在我们档案中一目了然。管理监督才有的放矢,有据可循。我们把经营业户的档案按经营项目分类后,对那些在经营过程中有过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业户,单独归档,在监督和检查中列为重点,以此加强监督和管理。

其次,建立档案,可以促进从业者正规化经营。

档案价值概念明确了档案价值的主体、客体以及档案价值的根本来源、连接档案价值客体与主体的中介物――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档案价值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的档案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它是通过档案与人们主体需要的关系得到体现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产生对档案的利用需要,另一方面又联结档案客体和主体及其需要,使两者相互协调和促进。经营者可以通过我们文化市场部门的档案管理规范性,来检查自己经营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我们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建立的业户档案,如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的人事档案,对从业者的正规化经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第三,为综合执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

文化市场现在不是垂直管理,在根治文化市场顽疾,彻底扫除文化市场的丑恶现象的工作中,出现职权交叉、多头执法、效率低下、干扰执法和执法扰民等问题。在联合大检查大执法过程中,档案成了综合执法的一个有效依据。例如:在我们抽查网吧时,如果发现经营者有违反规定,超时、接纳未成年人或者有色情、等违规经营现象时,在整改和整顿通知书下发的同时,我们也对该经营业户的违纪经营进行记录在册,这个经营者的档案里,就违规记录史了。在下次抽查时,我们将其列为重点抽查对象,对综合执法提供了基础保证。

最后,档案管理,对我们执法者公正公开执法,提供了前提。

作为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部门,我们要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一个小县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也都有三亲六故的。如果建立了经营者的信息管理档案,成为历史资料的文字档案,将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客观条件。即使是我们的亲属,抑或是职能部门或者领导的亲戚,想在违法违规的情况下开绿灯,也过不了档案关。执法要尊重事实,更要尊重详实的历史资料,而这历史资料就是每个经营者的经营档案。

作为档案管理者,我认为还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在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人员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档案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