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1

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在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以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997年, IBM超级电脑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 由Google旗下的深度学习公司Deep 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 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1]。随后有关人工智能的热点应用不断推出, 比如无人驾驶、智能医生、语音与人脸识别等, 让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已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应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比如2017年高考期间, 机器人艾达挑战高考数学, 10分钟就答完, 获得134分, 激发了教育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巨大热情,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忧虑与反思[2]。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提出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在2030年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从国家层面发布人工智能政策规划, 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国际竞争的新动力[1]。

1 人工智能定义和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的英文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 人工智能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认为[3]: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 主要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人工智能的长期目标是发明出可以像人类一样或能更好地完成以上行为的机器, 短期目标是理解这种智能行为是否存在于机器、人类或其他动物中, 所以它包含了科学和工程双重目标。根据其功能强弱, 人工智能分为三类, 即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还有超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 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主要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知识表达和启发式搜索算法为代表;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 提出了专家系统, 同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研究发展迅猛, 伴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硬件能力的逐步提高, 人工智能逐渐开始突破;第三阶段是自20世纪末以来, 尤其是2006年开始进入了大数据和自主学习的认知智能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开始增多, 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4,5]。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即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人机交互等。当今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Alpha GO主要应用了机器学习中的深度学习算法。

2 人工智能应用状况与反思

2017年, 阿里的无人超市落地杭州, 进店、挑选商品、付款支付一气呵成, 消费者几乎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完成购物。与此类似, 昆山富士康公司裁员6万名工人, 全用机器人代替。京东、淘宝引入的智能机器人替代了原来的仓库管理、人工客服等岗位。因此有学者悲观地断言:在人工智能时代, 因为很多职业岗位或技能将被智能机器人所代替, 职业院校毕业生很有可能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笔者认为, 我们不应该重蹈历史上英国制定的限制汽车推广使用的《红旗法案》的悲剧。正是这个在今天看来毫无道理的, 但却持续了三十年的法案让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完全赶上来, 最终远超英国。人工智能应用必将淘汰或替代很多现有就业岗位, 但同时又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这是一个伴随着产业智能升级的、长期的艰难过程,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3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为了更积极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除了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和政策、经费支持之外, 建议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规划。

3.1 解放思想, 更新理念与制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提出, 人工智能走向2.0阶段的真正原因是世界正从原来由人类社会与物理空间构成的二元空间, 向着由物理空间、人类社会与信息空间构成的新三元空间演变[6]。因此, 职业教育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入人工智能等相关理念和技术, 同时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比如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中, 信息技术类课程课时偏少, 数据处理、编程类或人工智能课程几乎没有, 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适当减少将来可被人工智能应用替代的技能课程的课时, 比如电算会计、环境监测等。

3.2 善用人工智能, 提升教学与管理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 教师们现有的重复性工作和大量数据积淀的教学任务, 比如批改作业或阅卷或课堂考勤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因此, 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 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精确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教师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补充教学资源, 减少备课重复性工作, 提升教学效率, 真正地做得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将不同程度地得到重构,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在线学习平台大量出现, 不同的学校、学科及专业课程不再封闭, 学习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碎片化与个性化学习将日益普遍。教师能完整地跟踪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比如学生上课是否睡觉、是否玩手机、是否在教室里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 都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智能解析, 有利于更有效、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大部分课程考试将全部自动化, 考生资格审查利用人脸识别、监考与阅卷都由智能机器来完成。上述人工智能给教学带来的这些变化既需要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软件系统来支撑, 更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师们继续提升信息技能、深化和加强信息素养。

3.3 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实训筑牢就业

在人工智能时代, 职业院校应与相关行业统筹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 拓宽企业参与的途径,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 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 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推动学校就业与企业招工无缝衔接。比如职业教育将出现新师徒制, 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将通过互联网以VR或者AR技术言传身教的方式, 带领规模庞大的徒弟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与实践。

3.4 完善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推广, 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如果不及时进行充电升级, 中低端的重复性强的工作将面临被智能机器人不同程度进行替代的危险。所以对于不少技能岗位, 守着一门技术吃一辈子老本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因此, 职业教育要继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充电升级铺就一条纵深的通道。

3.5 人文教育为道, 智能教育为用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 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 人们将从重复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转去从事更具有创造性、创新性或者更具有情感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因此, 职业教育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是做人之道, 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促进跨界思维的形成, 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关职业岗位知识和相应的智能技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曾说:完全人工智能的研发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Tesla汽车和Space 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说: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人工智能。如果必须预测我们面临的最大现实威胁, 恐怕就是人工智能了[7]。一群没有良好道德水平的, 但掌握了智能技术或设备的人们是危险的, 所以职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始,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只有这样, 人工智能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人们、造福社会。

4 结论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又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教学、生活和工作方式, 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职业教育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时, 须要从国家政策、理念与制度、教学管理、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等方面做好应对, 切实地把握人文教育之道对智能教育之用的统领原则, 培养能很好地掌控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青松.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和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8 (8) :50-56.

[2]苏令.人工智能来了, 教育当未雨绸缪[EB/OL].[2018-05-15].

[3]Nils J.Nilsson.人工智能[M].郑扣根, 庄越挺,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王璐菲.美国制定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J].防务视点, 2017 (3) :59-61.

[5]贺倩.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应用[J].电信网技术, 2017 (2) :1-4.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2

摘要:在智能制造和产教融合等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新常态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问题,从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体系分析出发,研究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依据机械工程人才对新技术的要求,构建了符合专业要求和当前背景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实验教学平台。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指导方针,研究了合作企业的特点和选择原则,制定了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为培养高素质的、符合企业要求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方法和管理运行方式。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机械工程;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62-03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也处于新常态的运行模式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而言,目前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智能制造和产教融合[1]。智能制造是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是指导方针。周济院士[2]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五项基本指导方针,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重中之重。本文从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入手分析智能制造对人才的新要求,结合产教融合方法提出了符合要求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建设思路,研究了校企合作培养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新实施方案。

一、智能制造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是在常规制造技术基础上,随着科技发展而升级换代的新制造技术。所以对从业人员能力的需求也是在常规能力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者具备一些新的能力和技能。为此,我们从技术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企业对一线人才的能力需求。

1.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是“智慧工厂”,是将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形成一个智能网络[3]。通过这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其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根据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现实与模拟仿真技术等[4,5]。

2.智能制造背景下对人才技能的新需求。智能制造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三大基本特征。自动化将导致工业形态发生改变,特别是企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较大的改变,这要求新型工人拥有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与机器人进行协作。信息化使工业机器人能协同工作,由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更容易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学习型生产系统。因此,智能制造对专业人才具有如下的新要求[6-8]:(1)技术人员需要更多的机电一体化实践经验,能迅速解决设备运行中遇到的问题。(2)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运用网络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3)技术人员需要与软件工程师紧密合作,解决智能机器中的软件问题和软件的用户体验。(4)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特定的编程技能,以及复杂系统的控制、操纵和设置技术。根据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智能制造导致了对优秀员工标准的转变,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之间的对话将会越来越普遍,技术人员从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一个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和决策者。

二、实验教学体系及实验室建设

针对智能制造对技术人员的新要求,实验教学是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构建先进的、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建设。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托环境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系统观”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四级能力层次、七个教学模块、三类驱动项目、三种结合方法”的“4733”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准工厂化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该教学体系从能力上着眼于循序渐进,从内容上覆盖装备设计、检测、制造和生产组织全过程,从方法上着重于项目驱动,从培养模式上依靠产教融合。实验教学体系的能力层次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四级。由机械基础模块支撑基础能力的培养,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制造模块、机电液控制模块和石油冶金装备模块支撑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模块专注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机械创新模块服务于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用三类产品贯穿上述7个教学模块,将各个教学模块串联成一个整体,培育学生的系统观和整体观。在教学项目开发和教学方法上采用“产学结合、虚实结合和赛课结合”的方式。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产教融合是本次教学改革和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产教融合的实施效益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等四个主体来分析。(1)学生方面: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更适合企业需求。(2)教师方面:产教融合要求教师深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避免“盲教”。同时在与企业导师合作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3)学校方面:产教融合为进行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成功转型积累经验,提供参考。同时,与地方中小企业的合作也为学生就业难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解决办法。(4)企业方面:首先,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所合作企I亦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其次,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也是响应国家政策,为政府排忧解难,对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社会美誉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改革方案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

1.产教融合中联合培养企业的选择。(1)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数量要多。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考虑企业可接纳人数的限制,参考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实习生制度,将学生分散到各个企业中去,每个企业安排2-10名学生,故签署合作的企业数量要求众多。例如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了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已经与40多家重庆本地的从事各种设备(或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制造的中小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他们计划将签署合作协议的企业数量扩展到100-150家。(2)合作企业突出地方性。在企业的一年学习期间,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与专业教师之间频繁联系交流,同时为了对学生监管的方便,离学校空间距离不远的地方性企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要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培养的学生更能快速融入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经济,体现学校的地方性特色。(3)合作企业以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从事设备(装备)的设计制造为主。所选择的企业大部分均为单件生产模式的集设计与制造一体的装备或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因为该类型的企业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生产制造以及生产管理等所有生产内容均有所涉及,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同时,这类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更为旺盛;另外,大批量生产模式企业生产的产品较为单一,技术也较为成熟,而单件模式的企业产品开发项目众多,更适合于基于项目教学的培养方式。(4)合作企业的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一方面因为这类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对专业人才更为渴求;同时这类企业灵活多变,对市场反应灵敏,产品开发速度快,适合学生培养。另外,学校导师组对企业也可以起到技术支持作用,企业有与高校合作的意愿和动力。

2.企业学习阶段的实施和运行。在企业学习培养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机的运行机制。共同商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学生的监管、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学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等。学校需将所签订联合培养的企业按照产品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成立一批“导师组”,“导师组”由学院不同知识结构的老师及企业一线工程师组成。由导师组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联系、管理和学习质量监控。全过程参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等。教学方式: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教师辅导”的教学模式。重点是深度参与项目关键技术、设备的开发与改造,并通过专业知识、相关资料、计算分析等方法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完成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技能训练。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基本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动手操作能力。导师组对课程学习报告、以案例为内容的大作业、以项目为对象的课程论文、学习小组(或)专题的汇报和答辩以及其他要求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学生学习成绩。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适宜智能制造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制造企业深度参与、校企融合、多学科联合共建的智能工场结合以非正式学习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6):6-10+82.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7):2273-2284.

[3]朱剑英.智能制造的意义、技术与实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03):1-6,10.

[4]张益,冯毅萍,荣冈.智慧工厂的参考模型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y,2016,(01):1-12.

[5]傅建中.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机电工程,2014,(08):959-962.

[6]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田慧生,曾天山,等.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01):4-16.

[7]李良军,金鑫,周佳,等.新工业革命对分布式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4):70-75.

[8]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收稿日期:2017-01-01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 情绪智力;大学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9-0132-02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正式提出至今仅仅不到20年,却迅速受到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学者及工商企业管理人士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追捧。人们发现,相比认知智力、操作技能,情绪智力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成就及心理健康水平,是主宰人生的重要因素。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有责任适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及培养内容,为未来社会输送更多建设中坚力量。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范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人们对情绪智力的关注毕竟时间短,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践经验积累少,如何有效开展情绪智力培养工作成为了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1 什么是情绪智力

由于尚处在发展中,目前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学者们还存在分歧,但大致集中于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

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由学者Mayer和Salovery在1990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9年他们把情绪智力进一步修正为4方面能力:1)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4)调节、管理自身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把情绪智力明确划归到了智能维度。

情绪智力的混合模型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Goleman(1995)在其《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根据他的观点,情绪智力包括了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5个方面。Bar-on(2000)是最先用EQ来表示情绪智力的,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相比之下,他们的情绪智力概念更侧重社会适应性,且同个性等概念存在一定的重合部分,是情绪智力的扩大化了的混合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情绪智力的培养来说,不管是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还是混合模型,情绪智力作为一种或一系列技能,都被认为是可教可学的。不同于智商更多的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情绪智力是一种一生都在发展的能力,它具有很大的后天可塑性和可开发性。

2 情绪智力培养相关研究

由于情绪智力对个人成就及社会人际互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迅速催生了一大批情绪智力相关咨询及培训产业,

也吸引了学者们对情绪智力培训相关研究进行积极关注。

目前,情绪智力的培养实践虽多,但还未有普遍有效的培养标准。尽管如此,学者Kunnanatt(2008)认为,一个精心设计的情绪智力培训项目大体上应包含一系列逐级递进的环节:情绪绘图(emotional mapping)、情绪诊断(emotional diagnosis)、情绪鉴定(emotional authentication)、情绪导航(emotional navigation)、建立移情(empathy building)和构建社会影响力(building social influence)。

“情绪绘图”和“情绪诊断”环节主要帮助学员对自己的情绪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清晰意识自己的情绪世界及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现状。“情绪鉴定”、“情绪导航”环节涉及个体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有意识调控、管理和使用。而“建立移情”和“构建社会影响力”与个体的人际交互活动、社会关系管理直接相关。Kunnanatt相信,经过以上6个环节训练的个体,其内在情绪管理能力及外在社会适应状况都将大获助益。

针对具体的情绪智力培养模式,有些学者提倡根据现有的大学具体课程,适当加入情绪智力培养内容。如Reilly(2005)认为可以利用法律专业的谈判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提出在谈判课程中加入情绪智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敏锐捕捉他人情绪细节、提高情绪自我感知能力、处理情绪冲突、判断情绪发生原因、合理表达情绪及利用情绪作出明智决策等。Ornstein 和Nelson(2006)表示,应当在商科学生的国际旅行课程中加入情绪智力相关内容,建议根据旅行前、旅行中及旅行后3个不同的阶段,配合不同的情绪智力教学内容及方法。

对比单纯的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及活动,Clarke(2006)对一系列情绪智力培养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非正规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学习更有利于情绪智力的提高。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非正规的学习环境为情绪智力、特别是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背景条件。

此外,针对大学生辅导教师的工作任务,Liptak(2005)指出,目前大学生职业辅导教师(career counselors)的工作内容仅侧重职业生涯管理及求职技巧,急需重视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并提出情绪智力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并重的一种综合辅导模式。

3 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状况

大学生人才培养成果面临直接的社会实践性检验,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把素质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注重提高学生整体修养。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自然应当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及积极提高培养水平的范畴。然而,尽管情绪智力教育的理念目前已为很多人所知,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没有明确的情绪智力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目前,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没有“情绪智力培养”的明确提法,更没有针对情绪智力的较为系统的培养计划及方案;其次,缺乏相应的培训师资力量。高校任课教师及辅导员本身也可能情绪智力不高,并缺乏情绪智力培养技巧,不利于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及培养活动的开发、开展。目前,情绪智力的培养工作提倡多、落实少,实际工作开展全凭教师个人的理解和操作,处于类似可有可无的状况。此外,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缺乏培训资料。因为明确的情绪智力相关培训开展少,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情绪智力培训教材、教案等材料,培训工作缺乏经验累积。

4 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方法建议

结合已有情绪智力培养相关的研究成果,要改善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培养目标、方案的制定确保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展开。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对于促进个体人际交互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情绪智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首先要建议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重视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情绪智力,明确情绪智力培养在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其次,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与人际交互密切相关的能力,在一些助人行业有特殊的适用性,如销售服务业、医护行业、教育行业等,建议此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在制定时加重并深化情绪智力相关培养内容。

2)以师资力量的提高促进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教师作为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的实施者,其教育态度、心理素质、情绪智力相关培养技巧的掌握对于情绪智力培养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任课教师,除了本身该具备较高情绪智力外,应当提高任课教师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开绪智力培养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自然结合情绪智力培养内容;

其次是大学生辅导教师及班主任教师,他们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指导者,对于学生情绪智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恰当介入和帮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辅导教师及班主任教师的选拔任命更应该首先考察其情绪智力水平、教育意识,并不时对其开展心理素质及思想教育工作能力的提高培训;

最后是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他们接触的往往是情绪智力水平相对较低、最容易在学习及生活中出现问题、最需要进行帮助和引导的学生群体。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的缺乏,很多学校具备专业资格的高素质心理咨询人才缺乏,学校需要在积极引进的同时,选拔合适人员参加专业心理咨询相关进修。

3)以课程及实践活动的开发创新情绪智力培养工作

首先是需要开发并设置专门的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可以某专业必修课程的性质,也可是全校公选课程性质。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情绪智力水平,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侧重地进行情绪绘图、情绪诊断等环节内容的培养。形式上,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角色扮演、模拟练习、课后实践作业等;其次是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情绪智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尤其一些情绪智力相关专业课程,如服务心理学、管理沟通、商务谈判等,可采用适当的形式结合情绪智力培养相关内容,这对于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活动方面,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校内外学生团体活动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研究证明,实践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对情绪智力培养有更好的效果。情绪智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反思和提高。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协助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工作,注意在多个环节中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力,形成积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培养乐观向上、善解人意的良好性格。

参考文献

[1]Salovey,Peter.Mayer,Joh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Vol.9:185-211.

[2]Mayer,John D ;Caruso,David R..Salovey,Peter.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1999,Vol.27:267-298.

[3]Goleman,Daniel.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New York:Bantam,1995.

[4]Bar-On,R ,& Parker,J.D.A..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Development,Assessment,and Application at Home,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0.

[5]Kunnanatt,JamesT..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 and description.A competency model for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Bradford:2008,Vol.13:614.

[6]Reilly,Peter.Teaching law students how to feel:Using negotiations training to increase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gotiation Journal,2005,Vol.21:301-315.

[7]Ornstein,Suzyn.Nelson,Teresa.Incorpora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etency building into the preparation and delivery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courses.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6,Vol.43:41-56.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一流专业建设;智能装备;工业设计;建设策略;实施途径

伴随着21世纪的高速发展,高精尖核心技术引领着国家产业链,智能化装备则是其重点应用领域[1],是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并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制造2025》规划[2]提出,“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创造的关键在于创新,其体现形式为设计,“中国设计”尤其是智能化装备的设计就成了制高点;工业设计是智能装备产品由“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工业设计给智能装备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值必将无可估量。近年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工业设计向专业化发展;2019年4月,教育部提出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3]。站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新起点,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办学思路必将调整和升级,解决新形势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满足国家对智能装备领域多样化、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也将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基石之一。

一、智能装备与工业设计融合趋势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纵观国际,发达国家的智能装备与工业设计的融合程度较深[2],因此,装备制造技术与工业设计的融合智能装备视角下工业设计一流专业建设策略——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FIRST-CLASSSPECIALTYCONSTRUCTIONSTRATEGYOFINDUSTRIALDESIGNINTHEVIEWOFINTELLIGENTEQUIPMENT—TAKE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ASANEXAMPLE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装备设计风格,将是我国未来智能装备发展的必然之路。(一)国际智能装备设计的特点:发达国家在智能装备、高端装备的设计制造方面的广泛开展,形成了大量成熟的设计案例,不同的设计思路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智能装备类设计风格和知名品牌,尤其是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经从国家层面将工业设计提升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国家制造产业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制造+”与“设计+”共融必然成为工业标准体系的重要一环。国际智能制造思想主要起源于美国、欧洲及日本等。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发展,并将其作为世界制造领域的第一高地及二十一世纪世界制造技术的根基。如美国通用公司的医疗设备,工业设计带给消费者亲近、高端的视觉外观,释放了病人的紧张不安情绪,使用上具有良好体验,实现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在国际上,备受欢迎的日本智能装备,其设计的最主要特色是设计的人文关怀,重视人类行为方式的分析,重在用户体验层面,人性化设计在日本产品中随处可见。如日本机床设计在高生产效率及整体高端大气外,其细节设计更是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考虑从视觉疲劳的大视窗易读性设计;易于安装调试维修的工作区,从劳动者与设备接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考量,日本智能装备从工业设计手段上品味着产品的舒适与安全。德国是工业设计的发源地,德国工业4.0的提出,使德国制造业强国的世界地位更加突出。德国有众多世界顶尖的装备制造企业,如有西门子、通快(Trumpf)等,其设备不仅功能上彰显优势,在生产方面更是运用智能手段,在设计品牌系列方面、操作舒适方面更具特色,德国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智能装备设计由企业与优秀工业设计师共同打造。综上所述,国外智能装备设计迅猛发展以及系列化、人性化、国际化的趋势[2],这与各国重视工业设计教育分不开,与设计教学的创新改革和融合发展分不开。(二)工业设计引领智能装备创新: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智能装备是“国之重器”,突破性智能装备创新设计模式的研究是实施“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战略转变的驱动力。工业设计不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创造者,但工业设计却离不开技术、材料、工艺、能源,这些是工业设计创新的源泉。面向工业设计的智能装备设计,在装备造型设计、涂装设计、人机交互设计、文化内涵注入、谱系DNA塑造对智能装备进行整体优化与提升装备附加值[4]。智能装备与工业设计交叉融合,是创新工业设计理念,在创新驱动下,必将推动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的大力发展。(三)专业融合建设的必要性:传统工业设计教育起源于包豪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更多强调功能型性的大型装备类产品中涉猎较少,智能装备视角下的工业设计创新突破,需要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专门工业设计人才,这为智能装备类工业设计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智能装备也对工业设计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新工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平台、管理制度等均具有特殊性。因此,教育部提出的双万计划是工业设计的新契机,面向智能装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国际大环境以及双一流背景下,研究面向智能装备的工业设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建立适用于机械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工业设计学科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标优秀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点,推动我国工业设计与智能装备创新协同发展、相互交融,让创新发展的高速轨道增添新成员。

二、专业融合建设内容

面向智能装备的工业设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专业交叉融合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建设。(一)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体系:智能装备作为“国之重器”,以智能装备与工业设计的交融发展为突破口,构建“制造+”和“设计+”共享系统为主攻方向。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新工科理念,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的培养方针。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在智能装备集群招生模式下,探索和研究专业人才知识需求及能力培养,是机械类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首要解决问题。通过顶层设计,以智能装备集群-机械大类-工业设计专业三段式培养为原则,跨学科交叉与多专业深度融合,形成面向智能装备的工业设计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二)创新驱动的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设计”,国家的这一战略转变,作为创新驱动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需要打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屏障,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拓展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平台[5],达到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跨界整合、融合创新能力的目的。其解决思路是重点分析产学研一体,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平台,这也是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创新驱动的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构建,需要对标智能装备产业的设计人才需求,需要整合课程资源、实践资源、产业需求,并以此为依据重构课程边界,精炼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夯实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使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成为连接高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桥梁。(三)一体化工作室制管理模式:强化导师工作室负责制,重点解决教师科研、学科竞赛与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关系问题。引导专业学生循序渐进地全面掌握课程内和课程外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导师工作室负责制,不同年级、本研一体,学生在工作室老师的管理和指导下进行学习,参加教师设计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设计能力,是集群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工业设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特殊需求。集群招生模式下,提升学生工作室的职能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大三年级进入专业学习,特点是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缺少专业基础,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工业设计又是集技术与艺术一体的交叉学科,学生技术能力强、机械学科基础扎实是优势,但缺少设计思维、设计基础薄弱的强大劣势也极为突出,因此,工作室制度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工作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设计项目等多方位指导和监督,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帮互助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完善的“项目-竞赛”、“创意-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形成一体化工作室制学生管理与互助新模式。(四)国际视野引领对外交流平台:双一流环境下,大学不再是闭门教学,“请进来、走出去”为重要指导思想[6],是与国际大学接轨的关键步骤,便于学生能够接触到世界顶级的设计思想,通过建设海内外顶尖学府的对外交流平台,将国际化列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问题之一。通过创新海内外多边互动交流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觉自信、沟通协作、视野开阔,并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是重点问题。对标国际视野设计人才,通过完善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和学生交流交换的选拔制度,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丰富海内外双边互动交流合作模式,形成“三明治”模式的设计人才,海内外联合培养的对外交流平台。

三、创新专业融合建设规划

国内众多学者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剖析[7-8],面向智能装备的工业设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在具体规划方面,将从校企交融、四维设计、精细管理三个方面完成。(一)校企交融共赢途径:建设创新实践平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工业设计专业一流人才的知识需求及能力培养问题,需要重点解决高校培养方案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通过深入产业,重点分析产学研一体,以校企交融共赢为主要思路,如图1所示。寻求校企融合共赢途径,重点是打破校企合作壁垒。资源上,形成共享资源库,完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上,将企业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培养体系,企业深度参与需要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本着高校、企业互利互惠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知识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在工程实践中分析产业需求和专业能力,从产业发展中凝练知识要素,从双一流建设中,重塑专业规划,并由此确立工业设计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时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工业设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四维设计发展思路:创新工业设计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是关键,学校、学院、学科三方协同,统筹考虑提出以四维设计为主要思路,包括企业对接设计、行业服务设计、教育创新设计、专业建设设计等四个方面,在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实践的具体实施方面,通过四维设计,引导跨界思维模式,获取新的人才培养发展的新机遇,并以校企交融为切入点,如图2所示。一方面,让产业专家进课堂,企业专家能将最前沿的企业知识需求介绍给学生,拓展书本外的学生知识体系,打破书本至上的传统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针对行业需求进行知识引领,强化企业人才需求的对口性;将培养具有前沿、引领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每一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均有其特殊性,行业服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智能装备产业的设计人才需求极具特点,这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工业设计必须立足于智能装备行业、行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标点,通过构建产业界与教育界共同教学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校-行业人才培养责任共同体,通过校企教学效果共同评价机制,突破传统教学效果学校评价模式,建立企业5年、10年、15年的长效评价体系,使跨界评价成为教学效果的指挥棒。创新工业设计教育,重在提升设计教育理论,首先明确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理念;在专业建设设计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教师发展和行业发展相连接,齐头并进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引一流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一流课程和在线课程等国家荣誉课程,此外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科竞赛的引领作用,与海内外顶尖大学共同搭建教育共同体。(三)精细管理超越举措:共同管理,创新教师发展,对标一流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关键。为保证校企交融及四维设计发展思路的有效实施,在学科管理制度上,追求创新,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专业三个层面到教师发展到人才培养管理,形成如图3~图5所示五位一体的精细管理超越举措。对标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从管理机制、教师发展机制、学生工作室机制、学科竞赛机制、国际化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机制改革,五项举措对应工业设计培养体系的指标点。

四、保障措施及实施途径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智能建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30-03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la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CHEN Qing, GAO Shu-guang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rough large amount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orientation and Specifications of talents are decided. The author also designs and explores the curricular system based on operating post and the specialty cultivate mod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ar system; specialty cultivate mode

智能建筑自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厦出现以来,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美国拥有上万幢的智能大厦。日本在许多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群楼”。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印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我国香港智能建筑发展较早,相继出现了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建筑。国内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9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986年智能建筑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2年我国进入了智能大厦的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幢智能大厦。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据网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北京今年涉及楼宇智能化领域的人才缺口为120万人。而且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

1%,高级技师不足0.3%。因此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申报此大类专业以培养国家急需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

1专业建设方案的定位与设计

1)专业定位

黑龙江省建筑专家委员会曾对黑龙江、辽宁、浙江、四川、深圳、广东、广西等省区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公司等7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用人比例为1:6:3,由此可见,专科生仍是楼宇智能化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主流。这类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他们的要求,因而更倾向于使用高职高专类人才。通过对行业专家的走访、问卷调查及搜集相关机构统计数据得出了如下工作岗位的需求情况调查表,确定了智能楼宇技术的工作岗位群。

表1中显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维护和施工工程师、智能楼宇管理师、楼宇对讲设备安装维护工程师以及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将专业定位在基于工程的三个岗位上,即: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智能楼宇管理师以及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手段的思想,我们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了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工程施工、监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从事楼宇智能化行业常用系统设计、智能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规格为如图1。

图1

3)课程和课程体系设计

依此形成了6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模块、智能楼宇管理师模块、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模块以及专业拓展模块。即“6M”课程体系。图2是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方向课程设置图。

4)专业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3PP”的人才培养模式。(3PP是指3个基于工程的岗位(Project Position),即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岗位、智能楼宇管理师岗位、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岗位)。

在实施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企业工程项目实战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考核评价方面,通过企业工程项目,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纳入考核范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用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个体具备从事相应职业活动资格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衡量标准,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四个融入”,即:

1)合作开发方案——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合作打造课程——将工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课程内容中;

3)合作共建环境——将工程工地融入实验实训环境中;

4)合作造就人才——将我们培养的学生融入工程岗位需要的员工中。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合理对接的目标。

2结束语

在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后,同时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配套,并着力构建职业素质的养成体系,“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各种保障机制,确保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条不紊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S].

[2]刘晓辉.《网管工具使用与技巧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S].

[4]曹庆华.网管测试与故障诊断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范文6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智慧旅游成为了当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是当前旅游产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旅游体验、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促使旅游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广泛应用的一种全新形态,智慧旅游的出现,在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同时,也给旅游从业岗位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手段、职责与要求等多方面带来了深刻变革,相应地对旅游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其开发和运营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作支撑,这种人才,不仅要精通旅游,还要擅长于现代信息技术,会进行在线营销和在线经营管理。传统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注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门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以导游人员、景区讲解人员为主。而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严重挤压学生的就业空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已迫在眉睫。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

智慧旅游新形势下,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在线营销将成为旅游营销的主要方式,

旅游在线营销需要大量既懂旅游,又懂电子商务应用技能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以通过加大营销课程和电子商务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在线营销技能的培养,为旅游企业输送旅游电子商务人才。

二、培养外语旅游人才

虽然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设备及其软件具有一定的翻译功能,但并不能满足整个行程中所有情景下的翻译需求,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仍十分突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大外语课程比重,强化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为旅游企业输送外语旅游人才。

三、培养问题解决型的旅游顾问

虽然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技术能部分取代导游人员的工作内容,但旅游产品是一个综合产品,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甚至学、医、竞技等各个方面,游客在整个旅游行程中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一台预先设定好程序和情景的智能设备无法全部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靠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拥有丰富经验的旅游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处理。在智慧旅游时代,游客仍然需要专业人员做帮手,问题解决型、顾问型的旅游人才将备受青睐。培养学生成为为游客提供全程帮助的问题解决型旅游顾问,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方向之一。

四、培养旅游规划师

据旅游机构统计,近两年来从旅行社预订机票+酒店的半自由行人数增长比例在四成以上。来自中青、华远旅行社的数字,自由行人数已占到出境人数的两至三成。自助游、自由行正成为备受广大旅游者青睐的出游方式。在智慧旅游时代,根据游客的特点和个性化要求帮助游客规划独具特色的旅游行程,进行私人定制的旅游产品设计,成为旅游定制化专家,也是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

五、培养智能平台使用和维护人员

智慧旅游平台每个功能的发挥都有相应的设备、软件需要操作,也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后台维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以增设旅游智能软件应用,智能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课程,从培养智能平台使用和维护人员方面拓宽人才培养目标。

六、培养数据处理人才―调研员

智慧旅游是以感知互动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提供高效旅游信息服务。要为游客提供高效旅游信息服务,必须对游客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和消费需求、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这使得旅游行业对旅游信息处理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突出,高职院校可以加大消费心理学、市场调研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市场调研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旅游市场调研者。

七、旅游教练/培训师

随着旅游体验往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垂钓、攀岩、露营、冲浪,潜水、瑜伽、跑马、蹦极、跳伞等项目逐渐走入大众旅游的视野,这些项目的体验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高职院校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通过培训、考证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一到两种相关技能,获取相应的从业资质,使学生成为游客旅游行程中的教练或培训师,拓宽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

八、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