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例6篇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1

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压抑已久、日趋旺盛的精神需求凸显出来。为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高校必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体系的现代适应性,包括形成一套适应现代环境,适应对象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接受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使主体性原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标志着我们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识。从此,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迅速发展。

一、心理疏导法及其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善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遵循学生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和谐轻松、平等民主的氛围,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充分表达出来。教育者在倾听学生的心声之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障碍,弄清问题的性质和根源,找准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循循善诱、引导教育,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清除心理障碍、理顺思想困惑,使其重新回到身心平衡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育方法具有价值导向性、平等性、双向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一)心理疏导法的理论依据1.心理疏导法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民内部的矛盾也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可以采用民主的方法化解的矛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方法解决思想是非问题,是没有效力的、有害的。”其中的“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等方法”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就是疏导教育法的表现之一。2.心理疏导法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矛盾转化,使教育对象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最后形成新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和引导人的心灵、思想的工作。由于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故思想政治教育被人们接受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思想问题即不能堵住,也不能压服。人的行为是外显的,对人的行为可以用外在的行为准则与方法来进行约束,而对人的内在思想既不能徒劳地用硬性准则加以约束,又不能堵塞、压服。赌塞言路、强制压服、约束都不符合人们思想变化发展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遵循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运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等方法疏导教育对象,才能使教育者发出的思想信息渗入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的内在思想矛盾得到转化,从而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反之,不遵循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就不能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就很难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3.心理疏导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人的主体性日益凸显,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到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价值,立足于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其实质就是在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改变过去训诫式的工作方法,通过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诉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一步启发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贯彻以人为本,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活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肯定学生的个体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在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旨。”

(二)心理疏导法的现实根据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繁多,如不断加快的变化节奏、日趋激烈的竞争等。现代大学生的发展,是富有个性、创造性与多样性的发展。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有的人际交往、道德舆论与矛盾处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新的道德、舆论、监督系统尚未建立成熟,很多人在这种转型之中缺乏归属感、幸福感”;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使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化;再次,社会的复杂多样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加大了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难度,很多人难以自主地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第四,“现代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加,容易引起心理震荡、精神苦闷、思想困惑、心理负担,导致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总之,当今大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是多取向、多层次的,每个人发展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就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

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式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咨询式疏导及其运用咨询式疏导,即先“疏”后“导”,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相互理解、沟通、引导,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咨询式疏导,第一,要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格、年龄、政治面貌、出身背景以及个人阅历等。第二,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心中累积的苦闷、困惑宣泄出来,减轻其心理负荷,从而掌握其心理结症所在。第三,针对学生的心理结症,分析其成因及发展过程。其间,教育者要进行系统思考,详尽分析,把握学生思想问题的实质,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四,引导帮助。在确定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之后,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助其树立克服心理障碍的决心和信心,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领悟,促使学生心理冲突得到调节,并且向积极方面转化。同时,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矫正、自我调控的能力,赋予调控的具体方法。最后,检查巩固。在学生心理状况得到好转后,还应追踪学生的近况,分析反馈信息,巩固咨询式疏导的成果。

(二)说理式疏导及其运用说理式疏导,即理论教育法在心理疏导中的具体运用,是指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思想认识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开导教育对象,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的以理服人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说理式疏导,首先,教育者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理论内容。采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方式,对本来就存在思想困惑的学生进行说理疏导,不仅无助于其解决思想困惑,还会导致思想上的混乱,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其次,要客观辩证地分析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并对症下药。教育者要仔细分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性质:是思想政治性质的问题,还是暂时的思想困惑;是否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等。第三,要针对性的说理疏导。即针对学生的性格、年龄、出身背景、个人阅历以及思想觉悟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第四,情理结合。说理疏导,既要坚持正面说理,以理服人,讲真理、说真话;又要寓情于理,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三)生活对话式疏导及其运用生活对话式疏导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创造各种民主条件,运用对话的方式,促使心理疏导客体思想转化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以人为主体、用对话方式开展心理疏导的方法。运用生活对话式疏导,首先,教育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以便教育者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其次,教育者要正视并正确回答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敏感问题”。这些敏感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他们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因此,教育者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正确地教育、引导学生,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比如,教育者要积极帮助学生理解就业、财富分配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就业前景、分配制度。再次,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性。遇到事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问题时,教育者应注意灵活运用沟通艺术,向学生传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信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色;沟通进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彼此双向互动。

(四)交友谈心式疏导及其运用交友谈心式疏导,“就是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解除其心理不平衡和心理障碍的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给予学生关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理解、信任学生,对其给予关怀、鼓励,使之感到集体的温暖,为交流创造前提条件。其次,营造出接纳、真诚、友爱的人际氛围和集体氛围是关键。教育者要让学生学会消除与人交往的障碍和隔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次,教育者要耐心倾听学生诉说,使其将内心积郁已久的痛苦吐露出来,并用自己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感染学生。最后,教育者还应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反思个人内在的诸多因素,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五)情感感化式疏导及其运用情感感化式心理疏导,即“以真挚的感情去感动人、感化人、感染人、影响人。”人本身都有得到别人真挚感情的渴求;同时也希望他人能够真诚接纳自己的感情。这是情感感化式疏导发挥作用的心理基础。若教育者能够得体地运用情感感化式疏导,不仅能使双方心灵相通,感情融洽,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防范心理和逆反心理”,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从而逐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运用情感感化式疏导,首先,要尊重、理解学生。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相待、不加歧视,善于发掘并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助其坚定信心、振作精神。其次,要情理交融。在引导学生时,教育者既要以情感人,又要以理服人。“情通则理达,理达则情固。情对理的灌输起催化作用,理的灌输有利于巩固和加深思想工作主客体之间的情感。理离开情,如骨之无肉;情离开理,犹肉之无骨。情是理的先导,理是情的升华,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动情,入情入理才能动心入脑。”再次,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情感人绝不是停留在言语上,还应表现在行动上;要多办实事,切实关心人、帮助人。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中,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者的“精诚”。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疏导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心理疏导的作用范围虽然心理疏导法在理想状态下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日趋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心理疏导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范围有限。尽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知心朋友,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只能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起作用,一旦某个学生患有严重的身心疾病时,心理疏导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有限,就不能仅仅采用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而应该及时把这种学生转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专业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只有在心理问题层面,心理疏导法才能发挥作用,一旦教育对象患上严重的身心层面疾病时,仅仅运用心理疏导,则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它的作用范围。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2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时期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在企业职工中开展心理疏导,对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善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指的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理解,借助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以达到改变或改善心理问题人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消除不良心理状态的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加强管理,赢得竞争,企业用工制度、收入分配不断调整,由此造成了企业职工思想多元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企业职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意做;有的怨天尤人,看这不对劲,看那不顺眼;有的自由放任,心中无人,目无组织,对企业的管理无所顾忌;有的得过且过,工作凑合干,混一天算一天;有的唯我独尊,善言听不进,好意不采纳,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等。这些思想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企业职工身上,但它对企业已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心理疏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了解职工思想动态。解决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前提是要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目前企业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心理科学的新视野上,结合思想与心理、宏观与微观,综合地、立体地看待职业职工的心理问题,而非简单地把心理问题看做是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全面、准确、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有助于增进职工心理健康。对于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职工,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外,应该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帮助这部分职工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3)有助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开展心理疏导,一方面普及了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心理学知识,使得他们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调节心理,增加一道心理防线,减少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事故;另一方面,心理疏导注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地位平等,允许被教育者宣泄心中苦闷,有助于拉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途径

(1)加大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就需要企业加大企业思想宣传工作。通过座谈会、先进文化知识竞赛、企业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对企业职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职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变革,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得失,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心理。(2)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创新工作方式,具有其特殊性。心理疏导过程中,面对面的谈心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通过对心理问题职工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这部分职工的心理应对能力。最后,搭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得职工不良情绪在这个平台得以宣泄,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及时疏导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防范未然。(3)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坚持理论灌输与情感互动相结合,充分考虑职工的思想情感,理解职工,尊重职工,以平等的姿态与职工进行思想交流,带着情感和真心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理、以情施教,以多种形式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政治观念,职业规范、企业文化等,促进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升华,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3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法,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心理疏导,势必扭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给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企业职工心理带来一定失衡,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

(一)企业职工功利化的价值观需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近年来,我国在道德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加之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诱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健全等,使职工的道德观念受到扭曲,出现“功利化”倾向,重金钱实惠、个人利益、奢侈享受;轻道德品质等。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面前,只看到局部、渺小的个人小利,不顾他人、集体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为了钱,不惜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不惜抛弃一切良知、信义和廉耻。价值观扭曲所带来的心理失衡,使人心理上很难找到一个可靠的牢固支撑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研究人们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开展心理疏导,扭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企业“相对弱势群体”的出现。需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当前企业允许许多要素参与分配,收入较低的职工、下岗职工成为“相对弱势群体”,他们心里不平衡,埋怨情绪多,个别职工甚至对改革有抵触情绪。特别是社会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使职工无法接受这样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少数权势者凭借特权成为暴发户,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普通劳动者被迫下岗失业,陷于贫困之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社会财富不是全部集中到勤劳致富、守法经营者手中,而少数特权持有者、攀附权势者、贪污腐败者却成了财富的拥有者,那些靠钻国家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造就”的富人,带给公众的是极大不公平感,甚至是愤慨,对职工的情绪是一种严重的挫伤。此外,辞职、转岗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待加强。如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形势或工作方法过于简单,职工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不能得到疏导,势必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企业“相对弱势群体”的出现,需要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

(三)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调整

由于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两面作用:一是互联网信息传递快,信息量大,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同时夹杂着一些错误事项和不良文化,容易对人们思想造成混乱,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功效。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如何及时充分地运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拓宽渠道,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包括心理疏导,消除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影响,成为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文化冲突和社会冲突等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法依靠自我调节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时,便会出现心理危机。在日常生活中,职工如果心理产生失衡而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心理疏导,似乎也很难找到平和与宁静的感觉,相反,浮躁、紧张、焦虑、不安、愤愤不平、恶意地看待别人等不理性心理存在于企业当中。这些不理性的心理行为的存在,必然加剧企业和社会的不和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不仅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而且给企业和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阻碍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心理疏导有助于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了解职工思想动态

正确认识和了解职工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新形势下,企业职工中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思想问题逐渐增多,这客观上要求企业领导在对思想工作对象的认识上,既要从思想层面和政治层面分析,又要注重从心理、生理层面上去分析。目前,企业职工求助的内容除了家庭、社会生活外,必然涉及大量工作内容,其中有一些直接与企业、车间的管理工作有关。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事实证明,职工存在的诸多思想问题中,有的属于政治问题,有的属于思想问题,但更多的属于心理问题。如果单纯从思想和政治上去处理职工的心理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因此,我们在处理职工存在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把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甚至是政治上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与心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从心理科学的新视角上,综合地、立体地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切准职工的脉搏,才能准确地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疏导是促进职工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疏导是指工作人员通过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互动,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个体和团体咨询、行为训练、举办讲座、集体调适等方式,帮助人们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因素,来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个体发展和潜能开发。事实上,心理反映是职工思想的第一信号,也是检验企业领导各项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职工的心理平衡与否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客观影响,又受自身心理文化素质的制约,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彰显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自身个性的相对性。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职工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等方面遇到的挫折和问题,使部分职工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绝大多数职工担负着工作、家庭两副重担,心理压力巨大,职称、升迁、工作环境、家庭、人际关系等各种矛盾错综交织,出现困惑、苦恼、焦虑、失意等不良情绪不可避免,极易造成心理不适,甚至心理失衡,从而使个别人产生心理问题。对这些个别人的思想转化仅靠一般的教育方法和传统的思想工作,已很难奏效,必须辅之以有效的心理疏导手段,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心理疏导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以居高临下、强行灌输的姿态出现,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加上许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用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有时无济于事或适得其反。相反,心理疏导本着助人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坚持保持中立不做伦理评判等原则,更容易被职工接受。引入心理疏导的办法,就是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开辟一个新渠道。一方面在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普及心理科学知识,遇到问题时不仅有思想防线,还可以运用自我心理调适的办法,增加一道心理防线,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案件的发生。管理者掌握了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克服工作方法的简单、生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另一方面,心理疏导要求必须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不搞生硬的我教你通;在疏导过程中要先听后说,允许教育对象宣泄不良情绪;心理疏导强调通过各种技巧,尽量拉近与教育对象的心理距离;要注意启发职工自己认识问题,培养健康心理;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心理矫正方案,通过反复甚至长期的工作达到目的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接受效果。 转贴于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心理疏导的几点做法

(一)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的关系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都是以培养人、教育人为根本目的的,但是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企业管理者要学会研究人的思想变化规律,学习掌握分析区别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把人的喜怒哀乐当作观察思想问题的“晴雨表”。属于思想问题的,就要用思想工作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属于心理疾病的问题,就要用心理学和医学的办法妥善处理,千万不能把两者混淆不清,把各自的工作对象搞错了。

(二)正确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术

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术,就可以为解决企业中常见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提供全新的心理学的手段。企业领导干部做到“四要”,即要自觉掌握心理疏导的知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要把心理疏导有效地结合到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之中,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约了时间;要严格遵守心理疏导工作的特点规律,慎重严谨,遵循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这个客观规律,一切要从“爱”字出发,“帮”字人手,“变”字看人,做到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要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主观随意;要注重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开展愉悦身心的文化活动,巩固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促进干群的心理健康,确保心理疏导工作健康开展。

(三)借助科学方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运用科学的国内外通用的量表,分部门、人群逐步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依据标准进行ABC分类并建立资料库。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测试得到的结果有的放矢地对个别有心理障碍者及时跟踪疏导。如A类为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人员,可以主动找其谈心;B类为没有特别的问题但需要时常联系的人员,政工人员可以特别关注;C类为暂时没有问题的人员。引入心理测试,使对职工思想问题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对职工个性特点的了解更具客观性,使企业管理者主动地发现问题,掌握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依据,提高职工基本素质。

(四)大力普及心理学知识

首先是加强企业心理疏导骨干队伍培训。目前企业干部在心理疏导方面的素质还不是很高,影响和制约了这项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心理疏导骨干队伍,把骨干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培训的总体安排,把心理疏导的最新成果纳入培训的内容中。要坚持骨干队伍建设与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并重,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心理科学开展工作的能力。可以采取外请专业人员辅导、集中培训、短期轮训等方法,帮助企业基层干部、骨干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做到会发现心理问题,会分析心理问题,会进行心理疏导。其次是向本企业员工普及心理学知识,了解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常识、基本原理,使职工掌握健康标准,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五)注重职工心理素质训练

在心理疏导工作中,注重职工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练就职工过硬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心理教育、心理调适、心理干预和行为训练有机结合。注重职工心理素质训练就是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适应能力训练、抗挫折训练、毅力增强训练、能力拓展训练等,有效地激发职工心理潜能,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实践证明,这些以增强员工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训练不仅受到员工的欢迎,而且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很有帮助。

(六)有的放矢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心理疏导”纳入了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为企业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疏导作用,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一、将心理疏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逐渐多元,人际关系复杂多变,阶层之间不断分化,以及高房价、高成本的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带给人们的普遍焦虑,无不冲击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一部分人心理障碍、精神迷茫等问题日益突出,少数人以极端方式伤害他人或自戕的事件不时发生,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社会和谐,而且给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中,超过5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根据对媒体报道出的案例统计,3年来仅富士康中国工厂就发生了16起员工坠楼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惊与关注。因此,作为企业,如何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促进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调节思维认知。正确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使人产生正确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使人产生错误的行为。很多时候,人们的思维认知、信念看法会步入误区,甚至钻牛角尖,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心理疏导则是通过一系列非医疗手段,以平等交流、相互磋商的方式,共同探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看法,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异常,以获得正确的思维和行为。

(二)提供心理关怀。个体在面临困境时,如果社会支持不足,会增加受挫情绪,产生悲观失望心态,甚至发展成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相反,若能得到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则会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人进行心理疏导,实际上便是为人们提供心理关怀,给予心理支持。

(三)激发工作热情。一个人若长期从事一项工作,尤其是重复劳动时,很容易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疲劳感与厌倦感。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导,正确引导他们,缓解工作压力,消除烦恼对工作的影响,便可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工作热情。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适应力。消除心理上的不和谐状态,必须借助于科学、专业、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一个政工干部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技巧,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综合运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意识和主动性,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以增强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

(二)创造条件,敞开心扉,营造良好沟通氛围。要让教育对象的思想、观点、意见与建议得到合理有效地表达,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创造和谐轻松、平等民主的交流氛围,使教育对象畅所欲言,轻松表述自己的心理诉求与真实想法。同时也使教育者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楚问题的关键,从而为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认真倾听,充分“共情”,满怀热忱给予心理关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倾听”,即要用全身心来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并以此去分析他们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根源、症结等。在倾听时,还要对倾诉对象保持最大程度的“共情”,即要求教育者站在对方的角度,站在他的世界去体察他的情绪、行为及动机。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和行为,但需要最大限度地去体察理解他,而不是对他的行为从个人经验或道德的高度去进行自以为是的评判。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一颗爱心,一份耐心,一份悟性。有效的倾听,充分的共情,可以使被教育者的情绪能够得到有效宣泄,感觉受到理解和尊重,并为此后的心理疏导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5

关键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机制研究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青年职工普遍面临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青年职工面临工作压力、恋爱、结婚、工作与生活冲突、心理困扰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职工个人的成长。

1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1.1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程度加剧常常会使人感到身心疲惫;工作内容的调整、贫富差距的加大,职位的升迁都使得人们心理负担随之加重;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相对独立,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大大增加,加剧了人们内心多重动机的冲突,使人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感;自身价值观念的转换,社会价值标准的重新确立等等,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

1.2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现状。调查显示,家庭生活负担是青年职工压力的最大来源,工资不高、入不敷出的现状,导致青年职工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另外,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交友圈过于狭小以及婚恋问题是青年职工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极大隐患。强迫倾向、抑郁、敌意、人际敏感、偏执、焦虑等种种问题情绪不同程度地困扰着他们。这些情绪如果长期积累,得不到舒缓,将导致青年职工处于人格崩溃、混乱状态,对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出现迷失,从而成为自杀的易感人群。

2 关于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调研

2.1由于青年职工心理问题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许多企业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中一些企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只是一个摆设,很少有青年职工能真正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困惑,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修复。究其原因是一方面青年职工的传统思维问题,怕被人误解为心里不正常或者是“神经病”,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专兼职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没有经过切实有效的培训,进行心理咨询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原本有心理问题的青年职工内心更加封闭。

2.2在企业中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青年职工中设置若干心理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心理委员。以一个月为周期,组织心理委员们进行培训,主要是以游戏和讲座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知识及心理辅导技巧的基础培训。培训结束后,各心理委员将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对本心理小组中的青年职工进行培训。以缓解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2.3结合对企业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的情况,可以发现:企业设立的心理辅导中心作用有待进一步的发挥。建议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并设置有针对性的心理拓展训练。同时,可以多开设一些心理讲座,创造一个注重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二是执行力度不够,要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工作有措施、有方法、有检查、有监督、有效果;三是心理咨询中心要定期与各心理委员交流,全面掌握企业青年职工是否有反常情况,并与心理咨询中心商讨解决方案。

3 加强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现实意义及实践

3.1认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机制的重要性

从企业青年职工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看,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在帮助人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和作用。在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注重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

3.2心理疏导,通常是指工作人员通过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互动,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或手段,帮助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进行疏通引导,激励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3]。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加强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实践

4.1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个以咨询、普查、跟踪、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咨询中心。其工作包括:普及心理基本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开设心理求助热线;定期开展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年职工,在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心理医生进行会诊,对症下药。

4.2借助各种媒介,打造浓厚的健康心理环境。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中心等多种方式为青年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企业网站和企业内部报刊上开设心理咨询专栏,邀请专家针对心理普查中反映出的青年职工中较为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预。在企业网站上设立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网上心理健康论坛、专家论坛、心理健康教育等版块内容。建立和构筑好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的网络防线。

4.3企业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要提前开展,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当发现有青年职工处于心理波动期时,要应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把他们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5 结语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的地方必然就会有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注重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心理疏导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同时,注重心理疏导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

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8)05-0060-02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各种刺激下身心产生的紧张、不适,过大的心理压力将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就业困难、学业竞争、贫富差距等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却普遍不具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压力疏导能力,从而使得心理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一支得不到缓解,给其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并不健全,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不能够及时得到疏导,不断出现大学生因为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的崩溃的事情,给其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伤害。基于上述分析,当务之急就是要正视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完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从而及时疏导大学生心理压力,确保大学生身心更加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以及危害

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是多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源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压力较高,并给其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具体阐述如下。

1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很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学习任务很重,不仅仅要通过各个学科考试,同时还要努力通过各种注册考试以及完成学业论文,可以说学习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但是大学由不同于高中阶段,大学生学习主要依靠的是自觉,学习氛围、模式等都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大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压力加大。二是来自就业的压力,当前大学生要想找一个好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一些大公司招聘、机关单位招考,往往都会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可以说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方面的压力很大,找工作被拒绝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三是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个学校、班级的大学生往往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的个体在经济条件、个体性特点、生活阅历等方面是各有不同,这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少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情感问题,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贫富差距问题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增加。

2大学生心理压力危害

如果大学生心理压力超过其承受能力,同时又一直得不到疏导、发泄的话,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来说将会带来诸多方面的危害。从心理健康来看,过大的心理压力将会让大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之中,情感、态度会失衡,心理抑郁、焦虑暴躁等问题会比较突出,大学生情绪层面会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从身体健康层面来看,过大的心理压力会让大学生出现失眠、体质变差、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身体将会出现各种不适。当然上文所探讨的心理压力危害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身上,除了对学生个体带来危害之外,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还会带来很多的社会危害。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压力危害甚大,这就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构建的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方面的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之下,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开始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方面进行探索,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给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不过由于能力、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心理壓力疏导机制并不是很完善,根据笔者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心理压力书疏导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压力认知教育相对落后

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认知方面的教育非常落后,学校没有做到针对所有的大学生,来将心理压力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开展。对于大学生来说,缺少对于心理压力方面的正确认知,有的学生包括很多的家长都简单地认为有一定的压力并不是坏事,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这种认识过于片面,很容易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并带来身心健康的受损。同时因为心理压力疏导教育方面的不足,使得很多大学生没有掌握压力纾解的基本技巧,面对巨大的压力,难以进行有效的纾解、发泄,从而使得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击垮自己。

2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方面,没有掌握相应的调节技巧,自我调整能力不足,因此在心理压力的过大的时候,往往都是默默地去承受,不好意思去寻求帮助,不知道借助于运动、听歌、交际、积极暗示等方法来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而做出来一些不当的行为,放大了心理压力的危害。大学生平时对于自身压力缺少评估,没有主动去了解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技巧,学校也没有在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方面进行指导,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压力疏导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有效的去化解各种压力。

3校内人际沟通氛围不佳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压力疏导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客观上存在交往的需求,大学生也不例外,当学生有心理压力的时候,通过与同学的沟通交谈,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导,减少心理承受的压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校内人际交往沟通的氛围并不是很好,具体的表现就是缺少各种社会社团活动、集体活动,学生很少有沟通的机会。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与人交往,加上学校也没有积极创造更多的人际沟通交流机会,使得很多大学不懂得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导致很多心理压力无法通过人际沟通来加以化解。

4校园文化建设不够理想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行为规范的综合,校園文化对于广大师生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反之则不利于心理压力的疏导。不少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就是校园文化更多地强调努力拼搏、竞争向上等,没有良好的人文关怀、没有强调学生之前的和谐共处等等,这样的校园文化,使得每一个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了压力,将每一个同学更多的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亲密伙伴,从而导致了压力的增加。

三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策略

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很强,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方面的种种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1加强心理压力教育

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可以开设心理压力疏导方面的课程、讲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了解心理压力方面的知识,纠正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压力的错误认知。另外就是在心理压力教育方面,需要与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等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增加心理压力方面的教育比重,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处理就业、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保证自身情绪的积极乐观。

2完善校内人际沟通

在校内的人际沟通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创造人际沟通的机会,依托学校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高校学生能够积极沟通,广泛的结交各种朋友。这样一方面在遇到各种压力的时候,可以求助于朋友帮忙,顺利的去解决各种难题。另一方面就是有更多的倾诉机会,让朋友倾听自己的烦恼,实现心理压力的有效缓解。

3提升大学生适应性

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的根本还在于学生个体,只有大学生在心理压力疏导能力方面有了根本提升,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需要主动地去了解心理压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在遭遇各种心理压力的时候,需要能够依据掌握的技巧来化解心理压力。举例而言,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看书听歌等方式来进行心理压力的化解,可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加强人际沟通来化解各种压力。

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方面,高校要做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打造一个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团结和谐的良好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校园文化熏陶下,更少的感受到同学之间的竞争,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的关爱,从而减少心理层面的压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学校兼顾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同时采取更有实效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心理压力疏导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说,还是对于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无需过多地强调。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的研究,让这一课题引起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学校也好,还是大学生个体也好,都需要更加客观全面地去认识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并重点兼顾心理压力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内人际沟通等几个方面,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能力,在出现较大心理压力的时候,能够自行化解,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天丽.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 

[2]李红丽,张艳琼.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疏导问题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3(34). 

[3]王瑾.浅谈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落实方法和具体措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8). 

[4]张金娟.高校大学生心理工作中的朋辈辅导[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