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哪些论文范例6篇

管理哪些论文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1

智趣课堂经过这些年的打造,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演绎,也由最初的理念绽放为更多的细节光彩,而对这些细节的揣摩与感悟,也使得笔者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一、生成智慧,智趣课堂的基本面

在对语文智趣课堂的思索中,一个观念逐渐地清晰起来,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应当指向学生的智慧成长。反过来说,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的智慧获得成长,那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价值。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体现在哪里?笔者以为,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智慧体现在学生能够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语文学习感受。小学生的语文智慧体现在语文课堂的细节上,体现在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哪吒闹海》(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毫无例外地都产生了兴趣,课前对动画版的哪吒的观看,对西游记中哪吒形象的感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哪吒充满兴趣,对哪吒闹海的故事倍感兴趣,个个都想当英雄小哪吒,个个都讨厌龙王和夜叉。但在智趣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一个观点:龙王为了保护他的鱼而让人们不敢下海捕鱼,这有什么错?如果放下文本的主题,可以发现学生的这一提问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是有“智”的一面的。而这一问题显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热情,因而也就有了“趣”的一面。也因此,这一问题在智趣语文课堂上就有了讨论的必要。笔者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分别从哪吒和龙王的角度思考,然后对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表达。

这样的教学生成了一些精彩,“哪吒派”与“龙王派”出现了互不相让的局面。有学生说龙王为保护自己的子民而兴风作浪是理所当然的。立即就有学生反驳“兴风作浪”是一个贬义词,是形容坏人的。有学生说夜叉看见哪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斧头砍,这是坏人的行为。过后也有学生反驳哪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夜叉打死了……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两个值得讨论的内容:龙王与哪吒到底谁对谁错?夜叉与哪吒见面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且不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如何,就这两个因争论而产生的问题而言,笔者以为是有智慧的影子的:学生超越了原有的认识,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这样的争论,最终又归结为两个讨论的内容,即便是成人,恐怕也未必有这样的思考。

二、充盈情趣,智趣课堂的牵引力

智趣课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趣”。这个“趣”有很多种解释,而情趣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情趣本指志趣,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志向与兴趣,也就是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语文学习志向不是沉重的,而是有着兴趣成分的,也不只是单纯的兴趣,而是有志向作为支撑的。情趣,应当成为智趣课堂的重要牵引力。

比如,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讨论,如果只限于兴趣,那就可能陷落到空洞的讨论与热闹当中,甚至还有可能颠覆课文主题,认为龙王也是正义或善良的象征。而如果只限于志向,那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就会进入抽象的说教,甚至连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土壤都会失去。如果这两者相辅相成,让课堂充满情趣,那这两个问题不但可以产生,还可以在学生的深入讨论中走向另一个境界,从而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另一种牵引力。

笔者是这样追问的:在这个故事中,龙王和哪吒分别代表什么角色?(邪恶和正义)在生活中,人们是需要正义的角色还是邪恶的角色?(正义的角色)这个故事中,龙王坏在何处?(称霸一方)夜叉是好还是坏?面对这一坏人,哪吒应当如何自保?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需费太多的力气,然而学生的疑问没有完全解决,怎么办呢?笔者的方法是让学生改写课文,让哪吒伸张正义的理由更充分一些。学生兴致很高,他们让龙王干了更多的坏事,让哪吒的行为变得有理有据。而夜叉与哪吒的交锋也不再是这么简单,而是演绎成了哪吒的正当防卫。学生的兴趣是一方面,但笔者更看重另一方面,那就是学生在讨论以及改写的过程中所接受的合理逻辑与法治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感受到的是情与趣的完美结合,智趣课堂也有了一个正确方向。

三、充满理趣,智趣课堂的归宿

理趣有义理情趣、思理情致的意思。小学语文教学要追求“状理则理趣浑然”的教学状态,即语文教学不仅要状理,而且要让理趣浑然天成,而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智趣课堂的归宿。

诚如《哪吒闹海》一文的教学,勇敢的哪吒、胡作非为的龙王父子,这些观点如何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智趣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讨论来实现,但这还没有达到目的。面对胡作非为固然需要勇敢,但勇敢行为还需要智慧的支撑,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逞匹夫之勇是不行的,容易伤害自己。在现代社会面对胡作非为,靠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敢,而是法治意识。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2

论文摘 要: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管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从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因而,数学学习中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成为提高学习效果,获取学习成功的保证。 

一、指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知识和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有关知识和策略,提高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自我管理知识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管理知识包括关于学习主体方面、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方面、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策略的教育时,应让学生明白在数学学习中自我管理的内容有哪些,应该怎么做?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其中一个或两个策略,逐步达到学生对各种策略都能比较自如地操纵,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自我提问法的训练,让学生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提问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因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提问法,促进学生自我提问能力的提高。比如: 

1.制订学习目标时,学生要有意识地问自己:我本学期的学习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可分几个阶段实施?达到目标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2.探究学习策略时,学生要问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什么策略?我已经学会哪些策略了?我能学到什么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 

3.分析学习内容时,学生要问自己:这是哪方面的学习内容?关于这一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是新的?新知与哪些旧知是有密切联系的? 

4.投入学习情感时,学生要问自己:我能完成这一任务吗?我在学习时能做到专心致志吗?在学习活动中,我最开心的是什么?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管理下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学生认知规律的制约,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活动中。 

2.鼓励思考,主动探究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地猜想,努力形成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提问、讨论等实践自我管理的机会。如:综合实践活动“粉刷墙壁”,制订方案前,鼓励学生思考:粉刷墙壁涉及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要考虑的问题,如:哪些面需要粉刷?粉刷的面积有多大?选择什么价格的涂料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调查信息,加工信息,计算求解,制订方案。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思维活跃,加强了自我管理能力。 

3.充分交流,适时点拨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帮助和指导学生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提供1~100的表格让学生去观察,引导学生猜想,并加以验证。当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有困难时,教师适时让学生用摆小棒帮助其理解规律,并沟通和2、5倍数特征的相同点。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交流的方法,教师的指点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得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3

本文主要讨论人力资源系统在广阔的组织环境中是否适应,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我们引用迈克尔.波特的五项因素模型作为我们的评估框架。迈克尔.波特的五项因素评价框架一般用于对商业策略的评估,在此我们按照波特的分类,列出了适合于评价任何组织的人力资源系统的五项因素:(1)外部因素:社会、政治、法律及经济环境;(2)劳动力;(3)组织文化;(4)组织战略;(5)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背景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

二、构建以五项因素为核心的分析模型

(一)外部环境:社会、政治、法律、经济

1、社会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对工作和雇佣的一般社会规范。

涉及的问题有:在社会中,哪些事务可以给个人带来地位感?哪些行为会遭到反对?公司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等等相关的问题。

2、政治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因素主要指组织所处的政治环境对人力资源系统的约束。

需考虑一下问题:政治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的政策和措施的?当地政府的期望是什么?在政治系统中可以得到哪些支持,有可能会带来哪些障碍?雇佣关系的哪些方面受集中的谈判与合约的影响?雇主及雇员是否受到政治性的组织或调动?

3、法律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因素指组织所处的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系统的制约。

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哪些是组织的法定义务?员工从个人和集体角度来说有哪些权利?哪些雇佣措施是被批准的?在员工当中可以做出哪些法定的区分?

4、经济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因素指组织所处的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系统的影响。

对于经济环境我们要考虑: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如何?劳动力的流动性有多大?组织在其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面临哪些经济压力?

这些外部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将对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和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其目的在于实践高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给员工更多的好处,从而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收益。

(二)劳动力

劳动力作为评价框架中的第二类因素主要涉及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内容。劳动力的年龄状况如何?受教育程度如何?社会的同质性或异质性如何?

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状况对雇佣策略的影响巨大。比如,受雇者的年龄层次将决定一个公司是否可以实现终身雇佣政策而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将制约一个企业实现全面的质量革新。

社会的同质性是指有关社会特征――性别、种族、年龄、收入、所属团体、教育程度,以及来自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一致性程度。劳动力同质性要求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考虑职业混合的程度,而劳动力各方面的的异质性程度将影响到组织人事措施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进而会影响到基本的激励政策。

(三)组织文化

组织的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在谈及组织文化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组织的文化与组织所处社会的文化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同时在相同的行业或者组织单位中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子文化,这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行业,不同组织蓝图中也会体现出差别迥异的价值观和理念。因此,我们认为组织文化对人力资源政策意义重大(反之亦然),特定的措施和政策既可能加强组织文化,也可能削弱组织文化,这种加强或削弱作用会直接影响组织文化作为协同和控制工具的效用。

(四)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是紧密相连的,企业高层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部门逐渐把它们附加值较低的工作外包,使本部门可以更加专注于高层次的管理,更加贴近组织的战略。

(五)生产技术与工作管理

生产技术与工作管理作为影响人力资源适应性的最后一个评价因素,主要讨论了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源政策间的关系,在此我们将技术定义为使劳动投入转化为产出的因素和条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和条件中的一部分对人力资源政策的影响来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

1、物理配置、工作隐私以及接近度

工作是在同一场所进行,员工与员工间比较接近,还是在隔离的场所进行的?这个问题在两个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性:首先,在隔离的场所进行的工作将很难进行监控和指导;其次,当员工的工作场所比较接近,并且技术上相互依赖时,员工就会具有较强的社会相似性力量,容易形成联盟。

2、要求具备的技术

要求具备什么样的技术?这样的技术从何种渠道得来?这些技术是企业特有的还是通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对人力资源政策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绩效考评、员工晋升、薪酬分配和新员工的培训上。

3、任务的模糊性和创造力

任务的模糊性和创造力与绩效的考评息息相关,当工作内容被规划为一个标准的操作程序时,任务的模糊性就较低,反之就较高,当任务的模糊性越高时,通过外在的激励来控制绩效就越来越困难。

4、员工相互依赖与合作的模式

员工的相互依赖是指某一员工付出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他员工努力与否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员工个体的成就取决于他自身,在另外有些情况下,员工的成就来源于相互之间的依赖与合作,这种依赖有时是有序的,有时是复杂的,有时是互惠的。因此员工相互依赖的程度和模式的选择也就影响了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激励方式的选择和绩效的考评。

三、结论与讨论

五项因素的分析框架对我们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背景的相互适应性有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应用五项因素模型时要注意避免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我们过于严格地遵循五项因素模型,将太多的时间用在力求将每个重要因素塞入某个种类中去的话。我们会忽视一些重要的因素,而达不到任何预期的目标。

第二,如果我们单纯的认为五项因素是固定的,不可变的,并且认为人力资源实务必须被调整去适应这五项因素的话。我们同样会走入一个误区得不到任何结果。相反的,我们认为变化的关键在于调整人力资源实务去适应这五项因素,并调整这五项因素去适应人力资源实务,这样的适应应该是双向的。

第三,现在我们通过五项因素模型分析可以明确每个因素与组织中人力资源体系的特定成分间的关系,但很少关注这些人力资源成分间的相互适应程度。这一点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适应性的第二个方面会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4

一、建立车管知识体系,明确岗位应知应会

作为一名车辆管理业务岗位的交通民警,应该掌握和了解哪些法律法规政策、相关知识和技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条件,就目前的现实而言,都没有很明确的规定,甚至连一套完整、实用的教科书都没有。现在目前民警手头上往往仅有车辆管理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其他需要掌握的知识,新民警一般都是只能跟着老民警学,由老民警言传身教,一代传一代,接受多少算多少。这种经验型的传授方式受很多因素影响,导致整个车辆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相同事件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对于政策、法规、标准的变化应变能力差,很大程度制约了车辆管理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化。

其次,应该明确车辆管理各业务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例如,受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的登记审核岗,除了掌握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之外,还应当了解身份证明、机动车辆购置税的相关规定、购车发票的相关要求、机动车结构术语的定义等相关知识。在前些年就出现过笑话,上级文件要求整治超载时检查车辆的弹簧钢板数,而一些民警连什么是“弹簧钢板”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装在哪里,起什么作用,怎么去计算片数,哪里还谈得上严格执法了。而这些相关知识在我们大部分的民警手中都没有现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民警置之不理,一些民警道听途说,只有少数民警刨根问底地寻找这些资料,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业务水平才得到相应的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以自学的方式来提高,充分说明了我们目前的体制存在着重大弊病。正是这种原因,使得不同民警对于同一业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做法,不同的车管所对于同样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让群众感觉到车辆管理业务的规范。

一个技工学校毕业生,学会了看图、操作车床、使用量器具、磨刀,就能够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我们的民警,到底应该学会哪些知识,才能准确、规范地完成车辆管理业务呢?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将车辆管理政策、法规及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内容进行引用、汇总,形成车辆管理业务知识体系,编成统一的教科书,供新老民警学习和参考使用。另外,对于每个车辆管理岗位,确定应知应会的内容,如,考试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牌证管理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嫌疑车调查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业务领导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作为民警岗前培训教材和考核的标准,让民警知道自己该学习些什么东西,该懂些什么东西,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充电”。一些车辆管理法规以外的其它领域的相关法规、标准和知识,也能够找得到,看得懂,执行有依据,学习有资料。

掌握完善、全面的车辆管理业务应知应会,是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对车辆管理民警最根本的要求。

二、细化业务工作规范,制作车管“工艺卡片”

工艺是生产部门实现设计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优秀产品,只有通过工艺师的诠释,才能将一堆原材料准确地变成合格的产品。工艺卡则是工艺师的语言,它告诉工人第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用什么工位器具,该用什么量具来测量,下一步又做什么,严格按照工艺卡的操作基本上就能够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车辆管理从1997年开始出台了业务工作规范,至今已经两易其稿,对车辆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规范还略显粗犷,如审查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对于身份证应该审查哪几项内容,对组织机构代码证又应该审查哪些内容,对护照又应该审查哪些内容等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因而还不能真正让车管民警做到有章可循,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不能保护我们的车管民警。

笔者认为,还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制作类似于“工艺卡”的车辆管理业务操作卡片,卡片上规定民警在办理相应业务时,审核的步骤是什么,审核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情况又审核哪些内容,出现了问题如何处理,档案如何粘贴,装订的顺序是什么,应该将哪些信息录入统一版软件,录入时有什么要求等等,让一个具备了基本素质却又从未接触过车管业务的民警可以经过很短时间的基本培训,凭着卡片的指导就能准确地办理业务。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更细致地明确了车管民警的职责范围,更好地保护车管民警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业务培训机制,规范教材、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大练兵”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培训层出不穷。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培训是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些林林总总的培训,除了占用了基层本来就有限的警力和经费外,从笔者本人的观察和体会来看,真正能让民警提高思想觉悟,更新知识结构,能提高业务水平的确实不多,反倒给民警留下了“培训就是混日子”的印象。就车辆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而言,缺少规范的教材,缺少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缺少完善的教学用具,缺少严格的考试监督,其效果可想而知。缺少教材、教具,上课的质量受限于教师的水平发挥。至于考试,更是个难题,要想在短短几天内让年龄、经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民警们掌握好大量的学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严格考试嘛,一大群民警将因无证不能上岗,又会影响到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严格考试嘛,培训往往又流于形式,浪费了警力,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经费,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背离了组织培训的初衷。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制定统一的教材,明确培训的内

容及需要的学时,要求学员提前自学,增加答疑时间,将答疑解惑作为培训重点,严格考试纪律,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效果才会明显。如,近期某地组织考试员培训,第一期的学员们“习惯性”地轻松参训,对科目一进行了严格认真的测试,一百二十余人只有6通过测试;第二期的学员提前进行了练习和准备,考试时合格率大幅度得到提高。四、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业务准确无误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规范业务流程,规范职责权限,规范业务岗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就如何保证业务质量,如何减少失误率,在这一方面的考虑还需要加强。虽然在工作规范中要求民警应该如何审核资料,如何履行职责,但在大量的重复劳动中,民警既要审核大量的资料,又要录入计算机系统,还要热情接待办证群众,在这种压力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产生麻木感,对于一些明显失误已经熟视无睹了,对于一些低级错误,更不会加以注意。由于我们现行的制度无法对这些业务偏差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致于我们的规范往往对一些低级错误无能为力,无法发现并纠正。

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经销商失误,售车时发错合格证,车主也没有注意,而这辆车在车证严重不相符的情况下,居然过五关斩六将,办理了注册登记,并通过了数次年度检验,并办理了转籍业务,直到被转入方车管所发现后退回时才发现车证不符。正是我们的受理岗位想当然地认为经销商和车主已经核对过车和证了,因而不再认真核验,甚至连拓印号也不去核对;后面的岗位又认为前面岗位已经核验过,也不再花精力去检查,于是乎,群众的投诉就接踵而来了。

业务质量不仅仅影响我们的档案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同时还需要花费较多的警力去消除因业务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质量就是效益”,对于我们同样有效,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效益是社会效益,是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因此,车辆管理民警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在我们的业务流程中增加质量控制环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首检、自检、互检等质量控制手段,对车辆管理业务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车辆管理业务质量和规范化程度,减少失误,切实服务质量,提高队伍形象。

五、组建理论研究班子,调研车管发展方向

随着机动车辆的发展及其形成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车辆管理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应用学科,国内有不少大学或专业学校已经开设了车辆管理专业的课程。但是,由于教授车辆管理课程的大学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不能及时掌握基层车辆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而在车管岗位上的各级车管民警又忙于具体事务而无暇进行理论性总结,无法从长远、宏观、纵深的角度去把握车辆管理的发展方向,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影响了车辆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虽然车辆管理方面的法规出台了不少,但车辆管理理论研究却进展不明显,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不解决,很大程度影响了车辆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5

未晚庐希望在本文中,用简单、清晰、重点突出的语言风格,用尽可能少的字数来谈一谈企业的管理,从宏观到微观。

说明:

本文主要论述关键的、尚不为人所知或尚未成为广大企业管理人员共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不多赘述。但是未晚庐认为本文的论述仍然是全面、具有普遍意义的;

本文中的斜体部分为说明或解释性文字,如果对正文有深入的认同感,可以跳过。不过尽管如此,对一般读者,未晚庐仍然建议认真阅读,因为本文的篇幅并不长。

一、企业管理中最值得强调的三个问题

(一)关键不是知道多少,而是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很多东西都很重要,但是不知道什么最重要);

如果你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认同感,并且知道在企业管理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那么可以跳过这个小节;如果你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认同感,但是并不知道在企业管理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那么可以直接阅读斜体段落以后的内容;如果你对这句话没有很深的认同感,请仔细体会下面的斜体段落部分(在后续的文中不再作这样的说明):用一个都能看到的事实来说明这一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走进社会的最初几年,很少有人能做到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是他们不懂得人生的道理吗?不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几乎所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都应该从书本、杂志或师长的教诲中读到、听到过,但是他们不知道在成百上千条充满智慧的人生格言、箴语中,他们应当遵循哪些。只有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吃到了苦头、尝到了甜头,他们才懂得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应当时刻牢记的。

做事和做人都是一样,我们应当有重点、分层次地来考虑问题。要达到目标X,我首先要做到A、B、C,然后要做到D、E、F。如果要做到A,我们必须做到a1,a2,a3……。如果不分层次、没有重点地说:要达到目标X,我们必须做到A、B、C、D、E、F、a1,a2,a3……,那么很可能在实际做事的时候在D、E、F上花了比A、B、C更多的资源;尤其如果A、B、C中的某一个和D、E、F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冲突,怎么处理这样的冲突呢?你不知道哪一个更重要……。企业管理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千头万绪理不清。要理清这些头绪,就必须弄清楚在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因素中哪些最重要、哪些次要一些,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层次关系……。

你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或者找一些书来看,或者请一个管理咨询顾问、或者参加大学、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开办的培训。

读书首先要选书:

一本从目录中看不出文章的线索、论述问题的层次、重点,不能从章节标题中大致看出章节内容的书,是毫无用处的。我最近刚刚花了两分钟翻过的一本书----《第五次修炼》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你要的是一棵树,可它给你一堆叶子;

一本读了之后没有让你明白什么,只让你觉得自己无知、愚蠢、跟不上时代的书是毫无用处的,在企业管理中,任何高深的道理,都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让每一个人明白(一些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书籍例外);

一本声称能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的书是毫无用处的,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所谓的“万应灵丹”只存在于神话中。

选择管理咨询顾问的标准也大致相同:

一个能把你侃明白,侃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管理咨询顾问,要远比一个只会把你侃晕的管理咨询顾问强得多;

一个告诉你必须在进行相当程度的调查研究之后,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的管理咨询顾问,要远比一个未经任何实际调查就提出一套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完美方案的管理咨询顾问强得多;

尽管任何高深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简单地说出来让每一个人都明白,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听懂了的人都能深入地掌握,管理是需要深厚的积累、长期的学习,同时理论性、创造性都非常强的一门科学,所以建议聘请专业素养精深、富有创造性的管理咨询顾问。

(二)企业与顾客--牛与牵牛人;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就象牛与牵牛人的关系一样,谁是牛、谁是牵牛人很难说,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牛和牵牛人要走在同一个方向上。企业和顾客要向同一个方向走。

生产高创新性产品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牵牛人牵着顾客走,就象英特尔的格鲁夫一样;如果产品的创新性不是特别强,企业应当老老实实地跟着顾客走。

(三)犯错是可以的,但不能是致命的;

翻一翻诸如《兰德诊断》这样的书,我们发现世界上那些历史稍长一点的著名大企业如IBM、福特汽车、吉列剃刀等,都犯过重大的错误。

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不要对犯错误过于害怕,因为对错误的过分恐惧会使我们失去尝试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生产技术的勇气,使我们失去创新的动力。但是,决不能犯致命的错误,

哪些行为将导致致命的错误呢?

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

中国有句俗话:“走多了夜路,一定会碰到鬼”,如果每一次都拿全部财产去赌,总有一天会输得精光。

无视市场和顾客的反应;

组织结构混乱;

组织结构的混乱带来的问题是举不胜举的。因为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企业的主管被大量的、毫无规律地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弄得手忙脚乱;重要的问题和重要的信息被遗忘或忽视;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到大厦将倾时,一切已为时太晚;

财务问题

a.财务信息混乱:帐目对不上,但谁都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赚多少、赔多少谁都搞不清……;

b.资产结构不合理:香港百富勤就是因为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而导致破产的一个典型案例。

要避免犯致命的错误,企业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关于这些基本条件的创造,将在后续的专门章节中论述):

稳健而富于创新

关注市场、关注顾客

简单、强健、高效率的组织结构

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

良好的资产结构

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效率的人力使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的东西未晚庐将不再多说;但在后文中,未晚庐将简略地谈一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为人忽视的东西)。

二、价格-质量-服务PQS三维分析方法

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必须以产品的市场定位、顾客群特征等要素分析为前提,价格-质量-服务PQS(Price-Quantity-Serve)三维分析方法,是未晚庐提出的一种最简便、最容易掌握、最灵活的分析模式、分析方法。

任何一种产品,对购买它的顾客而言,所关心都是三个要素:价格、质量、服务。按照购买产品的顾客对价格、质量、服务这三种要素敏感与否的组合,我们可以将产品和顾客都分为8种类型:(分别简写为:MMM、MMN、MNM、MNN、NMM、NMN、NNM、NNN)。

PQS三维分类的方法是极其简便的,用这种方法将产品和顾客的动态关系揭示出来。顾客对你的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的哪一方面敏感,你就应当在哪一方面下工夫、加以改进。比如你的顾客群是农民,而农民对价格都很敏感,那么你就应当努力降低价格;如果你的顾客群是收入较高的群体,那么价格可能就不那么重要,而质量和服务就很关键了……。

PQS三维分析法的思想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工商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根据具体情况稍作变化)。

运用PQS三维分类法进行分析和决策的时候,有一些要点非常重要,下面简略地谈一谈:

(一)比较概念--与对手比较、与自己比较

无论价格、质量、服务中的哪一个方面,都只是相对的一个比较性质的概念。重要的是你和竞争对手比较起来怎么样,这和体育竞赛有些类似。

与自己比较则是一种内部的控制,用于内部的管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同时给自己留有更大余地。

(二)不同产品质量的不同内容(耐用消费品、易耗消费品、时尚用品、炫耀性奢侈品);

价格的衡量非常简单,都是用货币来表示。

质量则不一样,不同产品的质量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一种具体的产品其质量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必须具体分析,并明确下来。比如,从大类上分:耐用消费品的质量中使用寿命、花色种类可能非常重要;易耗消费品则可能强调外观、材质;时尚用品的质量以时尚、前卫为中心;炫耀性奢侈品则要求与众不同…….总之,不同产品的质量包含不同的内容。

(三)关注“弹性”与“以利润为核心”;

谈到价格就必须引入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弹性(你不一定要记住这个词,但是你必须看懂下面的三段话)。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件商品卖2元一件,有10个人买;降到1元一件,有19个人买。买的人多了,但销售额下降,这种情况下商品单价从2元降到1元显然是不合算的。这种情况下称为“销售额的价格弹性低”,如果是讨论利润,销售额上升,总利润反而下降,则说明“利润的价格弹性低”。弹性高低的概念并不仅仅适用于价格,质量、服务也一样。比如在商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提高了,销售额扩大了,但由于为提高质量,成本也上升了,两相抵消,利润反而下降,说明“利润的质量弹性低”。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强调提高产品质量不一定是有利的。

强调“弹性”这个概念是为了使我们更全面地看问题,看到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要阐明这样一点中心思想(每个人都知道,但奇怪的是它会常常被忘记):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以利润(包括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为目标核心。(四)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看如何提供售前、售后服务

服务问题,必须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价格、质量也是一样,但在服务中对这一认识的盲点更加突出),顾客需要什么、顾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顾客将对什么样的改进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

改进服务,要建立在市场调查、服务反馈等方面材料的基础上。

三、不同企业类别的不同管理策略

重复一下前面说过的:PQS三维分类的方法是极其简便的,用这种方法将产品和顾客的动态关系揭示出来。顾客对你的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的哪一方面敏感,你就应当在哪一方面下工夫、加以改进。比如你的顾客群是农民,而农民对价格都很敏感,那么你就应当努力降低价格;如果你的顾客群是收入较高的群体,那么价格可能就不那么重要,而质量和服务就很关键了……。这就是我们的企业管理策略的中心思想。企业的管理的侧重点和产品特性有紧密关联,以下的阐述以单一性产品生产企业为例,但其分析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多元化企业。

应当注意:

敏感与不敏感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比如价格的不敏感可能是相对于质量、服务而言不那么敏感;也可能是相对于横向竞争而言,降低价格并不一定能有更好的收益。

在某些情况下,质量和服务有一种互相替代的关系。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盗版光盘,当光盘贩子承诺如果光盘有问题可以调换时,他不再需要当场对光盘提供质量检验。

类别特征企业策略重点典型产品举例

MMM对价格敏感、对质量

敏感、对服务敏感降低价格(降低管理、

生产、销售成本)个人电脑

MMN对价格敏感、对质量

敏感、对服务不敏感降低价格、提高质量大众化美容用品

MNM对价格敏感、对质量

不敏感、对服务敏感降低价格、提供良好服务盗版光盘

MNN对价格敏感、对质量

不敏感、对服务不敏感降低价格(低档一次性木筷)

NMM对价格不敏感、对质量

敏感、对服务敏感提供高质量,优良的服务罗尔斯-罗伊斯汽车

NMN对价格不敏感、对质量

敏感、对服务不敏感提高质量高档美容用品、药品

NNM对价格不敏感、对质量

不敏感、对服务敏感改善服务服务性商品,即产品的质量

以服务来衡量)

NNN对价格不敏感、对质量

不敏感、对服务不敏感增加产量饥荒中的食品、沙漠中的水

每一个企业都可以进行PQS

分析来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并根据自己的类别在管理中采取相应的不同侧重。但是上面的表格是非常简略和不完善的(不过未晚庐认为分析的思想在这个表格中已完全体现出来),所以下面要作一个一般性的分析。

一般性分析:

表面上看起来,下面的一般性分析虽然只有5条,条理也似乎并不够清晰,语言仍然显得过于简略,但未晚庐相信重要的思想在这5条中都已经完全表达(同时由于个人时间有限,希望能够避免在一些形式性问题上浪费时间)。

一般说来,如果价格-质量-服务三者中有一个、或两个要素没有太大区别,那么余下的那两个、或一个要素就非常重要。比如电脑,国产电脑和进口品牌质量区别并不大,这时候价格、服务就非常重要;

应当注意到当价格-质量-服务三要素发生变化时,产品所面对的顾客群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PQS的敏感变化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高档个人电脑在更新的产品推出后急剧降价,使得其主要顾客群变为广大中、下级收入者,而这一部分顾客对价格比较敏感,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价格的下降;

一般低档、大众化商品、生产资料商品对价格非常敏感,降低价格就显得极为重要。从顾客群的角度来看,面向农村市场、城市下级工薪阶层的产品价格因素极其重要。对这种企业(生产一般低档、大众化商品、生产资料商品,面向农村市场、城市下级工薪阶层的产品),最高的管理策略,记住王永庆的一句话就够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质量好、价格低还卖不出去的产品”。

希望集团的刘永行是这方面的典范;

面向中上等收入顾客的消费品,一般说来质量(包括商品功能、款式等)、服务更重要,而价格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商品处在从高收入顾客向中、低收入顾客的市场扩展时期,或者企业有这种意图,那么价格会显得非常重要。如果顾客群没有变化,仍然是中上等收入顾客,那么单纯降低价格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家电类产品是这一大类产品的典范代表,长虹彩电两次降价的不同反应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而以海尔为龙头的冰箱类产品并未出现价格竞争则是一个极佳的对比范例(在进行这种对比中,应注意到尽管冰箱的价格要低于彩电,但顾客群体的变化却并不单纯由价格决定),未晚庐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对这两个范例按照PQS三维分析方法结合顾客群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来作出自己的解释;

非常高档的商品,质量往往是首要的,如果存在售后服务,售后的服务要求也会相当高,而对于价格往往毫不在乎。炫耀性奢侈用品如最高档的汽车、珠宝、酒店等就是典型的范例,紧急用品也具有和最高档的商品同样的特征,如急救药品就是如此。

四、优秀企业基本条件的创造

前面提到,要避免犯致命的错误,企业必须具备6个基本条件。这6个条件是任何一个优秀企业(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不能仅仅看短期的盈利和成长,必须要看长期的表现)都不能缺少的。为便论述,略作改动,重新列举如下:

稳健而富于创新棗多元化的分散创新

简单、强健、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棗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棗企业信息通路和决策

关注市场、关注顾客

良好的资产结构

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效率的人力使用

说明:1)当我们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时,我们可以一条一条地列举。但是当我们要创造这些条件时,我们必须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别去一个一个地创造。所以,尽管在下文中,仍然要一条一条地论述,相互的内容却有相当大的关联,应当联系起来阅读。

2)关于市场、顾客,资产结构,人力资源问题,未晚庐在此将不作论述,或仅作简略论述,因为很多都是常识。

(一)稳健而富于创新--多元化的分散创新

一般人也许认为稳健和富于创新会有矛盾,这种错误认识必须得到纠正。本文建议的“稳健”和“创新”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全局的稳健+局部的积极创新。

都知道炒股票“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搞企业也一样,必须要“多元化”。“多元化”分两种:纵向多元化、横向多元化。

纵向多元化:同一类产品,花色、品种、型号多元化;

横向多元化:多类产品,多个领域;

以前大家一提“多元化”,想到的大都是“横向多元化”,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而且如果组织结构不合理,横向多元化带来的问题往往会比纵向一体化的问题要多得多。无论是纵向多元化,还是横向多元化,只要组织结构、管理结构设计得好,对于企业都非常重要,并且从适应市场、避免风险的角度来说也是是必须的。

全局的稳健+局部的积极创新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多元化(稳健),一个是分权、放权(创新)。在分权、放权上认识误区也普遍存在,比如觉得一分权,就没有控制,没有集团优势,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于多元化和分权问题,下面用美国HP公司作为典型范例来说明,请看摘录:

HP的独特文化:(1)总裁普拉特说:要管理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是控制它的文化(2)惠普以一间小工作坊起家,而其创办人和继承人则将它发展为一系列的小工场,即是自甚高的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只以强烈的共同价值观和明确的利润目标联系起来。休利特和帕卡德(HP创办人)老是喜欢将员工人数超过1500人的部门分拆出来。惠普现在已不再严格遵守这条规则,但各部门仍需对自己的决策和利润负全责。(3)其他公司都在说权力下放,但惠普是真正做到这一点。(4)休利特和帕卡德所经营的公司奉行“无据无束”的原则,今天惠普的的行政人员仍没有办事处,所有的是不设门的不高的隔板。惠普所有部门的职员都不会因穿着短袖衬衫而感到不自在,不少惠普员工不但在工作上往来,下了班也常常一起分享户外活动,这形成了惠普这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组织。

不断推陈出新的惠普,就是一个善用破坏再建设的企业。创业以来,惠普就接连投入新产品,包括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工作站等,而且新产品还常常惠普本身已有产品建立的标准。新产品部门完全独立于旧有组织,并有实施创意的人事制度。

(二)简单、强健、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棗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勿须强调每个人也都知道,企业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在组织结构上找到根源,并且也几乎都可以从组织结构的层面上得到全部或部分的解决。

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层次清晰,每一个层次的权利和责任都非常明确;

层次不能太多,一般从最高级主管到最底层员工不应超过4级;

能独立决策、核算的部门尽量独立决策、核算;

管理哪些论文范文6

课题研究听起来似乎很神秘——科研课题专家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家的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做起来似乎很困难——在我17年的教学生涯中,课题研究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申报的不少,研究的很少,结题的更少。正儿八经结题的只有《初中生体验作文研究》一个课题。

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一是由于课题研究的大环境不够理想,二是由于教师们的研究意识不够强化。一所真正把“教育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的学校,其教师的文化素质、敬业态度、工作激情、工作成效一定不会令人失望。

教科研课题是教科研工作的一个平台。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教科研都停留在散乱的、自发的状态之中,也就是今天碰到了一个教育教学题或自我反思找一个对策,或与同行聊聊,不了了之。有了科研课题,我们可以借助专家的指导寻求理论的支持;我们可以求得课题成员的帮助,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可以借助前人的经验做法,节省自我探索的精力。

教科研课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台阶。一个只会教书的老师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传统的经验肯定要过时。只有常教常研的人,他的专业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才会保持工作的激起,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课题研究周期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它是一段时期教师研究工作的核心,在这一段研究周期内,教师围绕课题积累经验,总结做法,撰写文章,必然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科研课题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所以没有问题的学校一定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没有问题的老师也一定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用课题来规范我们教科研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会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水平上。

二、教育科研课题程序与操作

第一步:选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又并非易事,这需要研究者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从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中提出课题。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或者产生大量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归类整理,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比如,学生厌学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这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有哪些特点?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与学生厌学有没有关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等等,这些问题既可以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可以进行综合的研究。再如,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道德情感教育研究等无不是教育科研的课题。此外,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等方面,都包含着大量的研究课题。

(二)从课改及教学过程中寻找研究课题。课改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研究不完的课题。如,就课程改革而言,如何有效地贯彻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何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情况,也是一方极有开发价值的沃土。学生的想法也许是幼稚的,但其中常常蕴含着创造的火花;学生的提问可能有钻牛角尖的地方,但往往是聪慧的起点;就连学生的解题错误,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二步:填写申报评审书,申请立项

首先要弄清楚向谁申报。目前负责教育科研的部门有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可以向省教研室、规划办或教育学会申报,市级课题向市教科所申报,县级课题向县教科室申报。

申报前要认真填写相应的课题申报评审书。评审书格式要规范,内容表达要准确。

申报时坚持逐级申报的原则。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课题必须先由它的下级部门逐一盖章确认,并且交纳一定评审费。

第三步:开题论证

评审书上报以后,教育科研部门会按照工作安排将通过评审的课题分批下达立项批准书。接到立项批准书后,相关课题组要着手准备开题。

开题准备包括前期资料的搜集,开题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开题报告内容有: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需要的资源;课题成员的分工;课题预期的成果;导师的建议)。开题可以通过开题论证会的形式,也可以是课题组成员会的形成进行。不管是否举行开题论证会,拿开题证书必须上报开题报告。

第四步:研究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教育教学的论文撰写。正常情况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的假设、实验以后会形成结论。将这些实践的过程和经验,写成文章就是课题研究。这些文章范围能够发表或评选获奖,说明研究的成果越大,价值越高。即使不能发表或获奖,对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很有帮助。

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成果文章要围绕课题撰写。相关课题的成员要清楚自己的课题是什么并围绕课题写一定的文章。课题组长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填写中期论证表,撰写阶段成果报告书。

顺便介绍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记录、调查记录、实验记录的结构形式及基本要求。

研究报告:常见的研究报告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设计报告等四种形式。研究记录:每次研究活动后,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记录下来,良好的记录能理清思路,明确研究中做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方向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调查记录:如制定调查研究计划表包括:课题名称;调查目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法与手段;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实验记录:如果在研究中采用的是实验方法,应该根据观察和最初的资料分析做出假设,这个假设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回答。然后,设计实验以验证你所提出的假设。那么最好每次实验都有实验记录。

结题报告的内容:研究的题目;课题组成员;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结果;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参考文献。

第五步:申请结题

课题到期之前,首先要认真整理课题材料。一是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要齐全,如申报评申书、立项批准书、开题报告、开题证书,证表,阶段成果报告、结题申请等。二是要认真收集成果材料,如果表的各类文章复印件,围绕课题的论文获奖证书等。尤其是有关课题的文章最好能够结集出版,这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说服力。

准备好了相应材料后,要填写结题申请表,原则上哪一项课题由哪一组主管部门负责结题鉴定。

结题鉴定一般以会议形式进行,也可以公开课形式进行。鉴定结束后,向课题主持人发放结题证书,向课题所在单位发课题结论鉴定书。本课题研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