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案例范例6篇

统计学教学案例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统计学 教学 案例。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 其后运用于管理界, 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 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 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 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 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 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 以学生为主角, 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 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 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 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 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 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 学生味同嚼蜡, 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 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 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 学生会积极思考, 相互启发、讨论, 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 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 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 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 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 需要什么数据, 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 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 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 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 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 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 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 最后要进行总结, 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 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 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 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的原则, 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 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 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 但求质高, 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 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 如每逢年末, 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 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 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 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 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 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 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 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 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 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 教师起引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 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 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 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 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 11.0%是通过听觉, 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 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 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 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 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 增大课堂信息量, 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 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 北方经贸, 2002, (2):116~117.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统计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方法论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将来直接面向社会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因此统计学教学要突出学而有用、学而能用、学而致用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一、在统计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不是复制性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细节的知识和技巧,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只起着一个启发者的作用,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案例不仅可以获得认识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能力,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这门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高度实践性,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社会实践服务。而教学的对象都基本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的锻炼与积累,在接受统计学这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时,由于没有感性认识而一头雾水,无从理解。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大大地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二、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教学案例。案例是组织案例教学的基础,在统计学案例教学中,最费时又倍感艰辛的是找到适用的案例。目前教辅材料中大部分案例都注重理论分析,部分学校也开始一些自编案例辅导教材,但这些案例的背景资料或数据材料介绍不足,影响学生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理解、分析与判断;有些只是纯粹事实的描述和罗列,让学生无法应用自身的知识基础进行思考与解决。

选择有价值的适用案例不容易,首先要广泛收集和整理案例资料,例如,充分利用案例教材、参考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还可以向其它职业院校学习取经。其次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把现有的案例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第三是开展实际调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

2.开展案例讨论。为了达到预期的案例教学效果,必须有组织地开展案例讨论。例如,在介绍“算术平均数”这一内容时,采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平均分数”、“平均身高”、“职工平均工资”为实例,进行讨论。讨论可以采用个人发言、集体辩论或是班级讨论的形式。也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每小组指定一名组长,一名秘书负责记录工作。讨论时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论依据供组内讨论和补充,最后各小组要有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阐述本组就案例问题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存在的争议。教师通过这个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抽象出“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的公式,认识算术平均数的普遍特征,让学生能从具体中归纳出一般。

3.适时点评与总结。在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交流案例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几次阶段性点评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在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或关键遗漏点指出来,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积极表现,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评可以采取教师点评或小组交流时的交叉点评,小组交叉点评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激情。每次案例讨论结束,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首先分析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讨论气氛是否热烈,考虑问题是否深入透彻,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否是利用了已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对案例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从而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完整性、条理性、系统化。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3

一、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属于一种行为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是一门公认的难课程,学生对统计课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采用统计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感到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名同学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统计案例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赋予了学生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

二、统计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

1.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1)信息量大,结构复杂

首先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分类过于繁杂,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统计实际工作,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及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如,不少学生对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难以区分.其次统计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并通过对总体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认识它的内在规律性.每一个统计原理都有对应的现实素材,同时又以数学形式来表述.统计推断部分中的不少公式都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如在讲授最小二乘法中的参数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需要有偏微分的知识,虽然高职的要求是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公式,对公式的推导都不做要求,但这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种指标计算一般是按公式去讲授,学生很容易把每种指标孤立地去理解或纯粹作为一种数学公式去掌握,而不能正确理解各指标间的联系及不同作用.再者各章的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独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指标体系及分析步骤.

(2)应用性、实践性强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科学研究等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统计学教学中鲜明的应用性已成其教学的主要方向.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效果是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有限的,通过例题只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角色是讲解员,强调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他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精选案例,课堂上要组织案例讨论,并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2.利用多媒体辅助统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 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医学事件群体数量特征的一门方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其学科特点为:内容枯燥、原理抽象、公式繁琐、逻辑性强,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之有畏惧心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知识底子偏薄,学习起来更为吃力,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笔者学校2008级(3+2)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共计93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案例教学组(46人)和传统教学组(47人)。

二、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互相补充。首先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告诉学生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把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繁琐的内容往往容易使教学重点发生偏差,学生一味地学习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繁琐的公式,从而忽略了它的实用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再次案例教学法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至于听课效果,到最后考试时才能知道。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案例,并且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因此,就理论而言,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中职院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本次实验通过实践来研究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统计学中的应用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收集典型案例

典型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备条件,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来源于实践的,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为此,教师一定要以亲身经历,深入实践,采集真实案例,案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学生能够遇到的。此外,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生犹如进入企业之中,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案例的形式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展示案例,比如发放文字图片材料,或是播放多媒体,目的是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案例的情境中去,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接下来的分析、探究问题打下基础。学生看到案例后,先给学生时间进行消化,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意见,最后由小组发言人阐述本组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思路,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以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为出发点,教师提出有关的思考线索,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学生会明白之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理论与方法才能解决,这样学生会带着十足的好奇心进入本堂课的正题。接下来就是教师细心的讲解,讲解过程中不宜将解决方案一次性全盘托出,而是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注意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当学生思路发生偏离时,教师及时地给予纠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由实践过渡到理论,逐步引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4.提出新问题

从实践出发,教师围绕当堂课所学理论知识,给出另一案例,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查阅相关的理论知识,无形之中便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缜密的思考对这些知识加以整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方案给予评价并进行总结,对正确的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学习医学统计学的信心;对于错误的答案,要认真分析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其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拓宽思路,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研究结果

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测试,经统计学检验,成绩均符合随机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因此我们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结果如下:

1.理论测试成绩

案例教学组1=90,传统教学组2=83,t1=2.41>1.987,p

2.实践测试成绩

案例教学组3=93,传统教学组4=81,t2=2.83>1.987,p

五、讨论

不高明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高明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案例教学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为切入点,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主动从案例中追求知识、探求真理,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公式,让他们去死记硬背,这样才能达到掌握原理与方法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多角度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等学习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独立思考,调动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对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思考、探究、讨论,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

基础。

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的目的,使得统计学理论与实践连接更加紧密,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他们科学的统计思维。

本次研究显示,在中职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提高职业能力,使自身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姚应水.预防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魏芳.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7).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统计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数据及其应用的实用型科学,在各个学科门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历来高度重视统计学对培育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作用,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在工科专业中教授统计知识,例如国家示范性院校之一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电气专业中尝试开设概率与统计课程。然而,与国外统计学教学相比较,国内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统计学教学中,往往存在教育方法单一、形式单调、手段落后,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与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复合型人才总体目标以及统计学以应用为主的特色不相符。而起源于哈佛法学院法律实务教学的案例教学法,题材广泛,内容实际而又多元化,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课程教学中,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研究理论

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基础。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上,自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在这一教材老化、手段单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考核通常采用标准化形式,学生只需死记硬背,通过考前突击复习也能取得合格成绩,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2.案例教学法。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C.

Langdell针对法律实务教学的特点,首创了案例教学法。该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审视、分析,最终形成结论或决策。案例教学重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案例,学生需要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研究,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单独提问、案例分析、复合模型等方法。它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出发,通过精心组织编制的案例,教授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互动式教学,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

3.案例教学法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之所以在多个学科门类中都能找到统计学的用武之地,是因为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能够为具体工作实践活动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方法论。因此统计学教学除了具有理论性以外,还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普适性。案例教学作为实务教学的一种方法,与上述统计学教学特征相吻合。统计数据容不得一点差错,对案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社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问题展现给学生。学生在对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统计学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型,运用统计分析工具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统计修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此同时,统计思想和方法、工具的多样性,导致结论和对策的多变性。学生对不同方法和相应结论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袁诚(2006)指出,统计学案例教学是学生掌握统计知识的重要有效途径;赵艳霞等(2010)认为,案例教学法通过充分发挥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优势,能够很好解决传统统计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缺陷。多位统计教学研究者的实践说明,建立在案例教学基础上的统计学课程教学,能够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统计思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利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1)改观念。由重“教”轻“学”转变为“教”“学”并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 “实”并重;由重“方法”轻“思想”转变为既重视方法,更重视统计思维的培养。(2)改教材。传统统计学教材以理论教授为主,公式繁多,重视数学推理,数据陈旧,缺乏时代特色。案例教学和案例库的建设,可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让教材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与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3)改方法。改方法不仅包括通过案例教学改进教育教学,还包括通过案例引发的考核完善考核考试方式。

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

(1)完善知识结构,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教学相长”的教学观,不断深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讲授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2)重视知识积累,不断完善教材和案例库建设。统计实践往往具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特征。为了与之相适应,在教材编写上应多与不同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将大量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案例引进到教材。通过案例反复训练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扩展统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积累,在深入钻研统计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同时,注意收集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例,并根据统计教材的不同章节内容灵活运用。教材编写应重视统计软件的教学。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学之后,连科学计算器上的统计功能都不会使用,教材、教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脱节可见一斑。案例背后是具有不同维度、丰富多样的数据,对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是大量数据内隐藏的规律性,这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技术。Excel作为具有统计功能的办公软件,以及SPSS这样方便、易懂、易操作的统计软件,可以让学生脱离大量繁琐、枯燥无味的计算过程,简单准确地进行统计数据的研究、分析。通过案例展示和上机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3)完善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统计案例来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仅涉及统计知识,还涉及到专业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对案例的熟悉程度,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熟悉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涉及到专业知识的部分,应进行细致说明。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退居二线,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发进行讨论分析,为学生提供发表看法、观点的机会。讨论结束后,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指出不同观点和方法的效果。哪些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哪些不具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利用好网络空间,加强课后交流。网络是90后学生最熟悉的空间,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教师可以在世界大学城等虚拟网络城市上创建个人主页,上传案例和视频,并通过小组和留言栏的方式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讨论。讨论不局限于师生之间,更多的讨论应通过引导,在学生之间进行。(5)改进考核考试方式。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统计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一次性的闭卷考试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教学实践中,采用三到四次案例项目考核结合期末综合测试的方式能够避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拿到学分。项目考核使用与平时教学相近相仿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要求,自主搜集整理数据,利用专业和统计知识进行分析推断,最终以讨论、作业、机操或小论文等形式完成以案例为主体的项目考核;综合测试则考查学生对基本统计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项目考核和综合测试的成绩按不同比例,换算成学生的科目总评分。(6)开展统计实训。在正常的教学之余,应针对统计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开展统计实训。从具体案例出发的一次统计调研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调研方案设计、问卷编制、资料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写等各环节全面锻炼自己的统计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统计教学各环节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将统计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知识掌握程度更牢靠、更实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开展案例教学也不应离开理论教学。在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袁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统计教育.2006(4):38~

41

统计学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 应用统计;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应用统计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实践证明。在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突出案例分析法的地位和作用并加以科学的运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应用统计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应用统计学科特点、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应用统计课程中实际例证的处理过程搬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统计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1 案例教学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统计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上课听,课后做少量练习,期末考试结束课程就学完了。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就束手无策。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而案例教学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从而加深对课堂所授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案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对话,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学生以“当事人”“参与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此外,统计分析要求学生对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在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恰好与应用统计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相吻合。如果在教学中科学地加以运用,必将会大大地提高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统计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

在应用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目的,选取既能融合相关统计知识,又能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统计案例。

1 相关性和典型性原则

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贯彻案例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选择的案例要能涵盖教学内容中主要的知识点,较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同时,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反映实际生活。任课教师能否将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中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任课教师对案例的选取应当考虑案例的主要特征、案例要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蕴含了哪些基本理论或原理,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等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案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 综合性和创新性并重原则

即教学案例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应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针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统计案例,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同时,统计案例设计还应具有创新性,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作出恰当的判断。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应用统计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1 课前准备工作阶段

该阶段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任课教师根据应用统计案例选用的原则精心选用统计案例;②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案例分析准备工作。应用统计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否则案例教学很难成功。实施统计案例教学,教师应提前把案例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熟悉案例,为课堂的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课堂案例讨论和分析阶段

课堂案例讨论时统计案冽教学的中心环节,讨论的目的在于理解统计案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思辩能力。在讨论中,学生是案例分析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上起组织和引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和控制好案例讨论,并注意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以便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思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对案例进行广泛讨论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统计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总体评价,提升学习水平阶段

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发言、计算、写出统计分析报告后。教师应认真阅读学生的报告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阐明案例分析的重点、难点,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下面举一个实例来说明案例教学法在应用统计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年来,我国的啤酒生产企业一直是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地都有自己的啤酒生产企业,他们受到地方主义的保护,企业规模小,经营业绩不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近年来这种格局正在被打破,国内的一些啤酒巨头,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开始进行跨地区的大规模重组,对市场进行重新整合,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比如,青岛啤酒目前在国内已有48家生产企业。

啤酒的生产和销售所需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库存量比较低。原因是啤酒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变质。而且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相比也比较高。要减少库存量,又要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就需要对生产和需求量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映。这就要求对需求量作出科学的预测,以作为制定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的依据。

时至2007年底,一家啤酒生产企业正着手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这就需要对市场需求量作出预测,作为制定计划的参考依据。任务交给了市场部的王先生,他是一位统计专

业毕业生,在企业已有五年的工作经历,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对销售量作出准确。他找来企业历年的销售量数据,经过仔细考虑后,他认为最近15年的销售量数据对预测有用,原始数据如下:

面对15年的销售量数据,我们认为王先生该如何着手分析?

通过阅读案例,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时间序列数据,王先生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以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依据。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分析之后认为:首先应该做些描述性分析,以作为预测的基础;其次是找出各年总销售量的变动趋势,并进行预测;第三是对销售量进行季节性分析,进而分别在含有季节变动和剔除季节变动的条件下进行预测;第四是研究销售量的循环波动,以便准确把握啤酒销售量的循环周期。而对于时间数列的分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间数列的数值分析;另一方面是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在此仅以时间数列因素分析中的长期趋势分析为例来进行分析。对事物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分析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二是在一的基础上结合现象的现实状况对将来做预测,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三是在一的基础上可以从原时间序列中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以进一步测定现象季节变化的规律。我们仅把长期趋势分析的第一和第二个目的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观察15年啤酒销售量数据不难发现。每年的销售量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常数在增加,这表明销售量由明显的显性趋势。因此可通过回归方法拟合一条线形趋势方程来寻找各年的趋势值,yc=a+bt并根据趋势方程来预测下一年的销售量。为简便计算,将时间编号为1,2,3,4,……15,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趋势方程为:yc=24.6381+11.47857t,将时间编号带入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个年的趋势值。利用趋势方程可以预测2008年的啤酒销售量。将t=16带入方程得yc=24.6381+11.47857×16=208.3(万吨)。这个预测值可以作为2008年销售量计划目标的参考值。当然要使预测的把握大一些,可以给出预测的一个区间。一个粗略的区间可以有预测值±平均预测误差给出。如果要使预测的把握性更大一些,可以用预测值±2平均预测误差。或者是预测值±3平均预测误差。整个计算过程都可以借助于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AS、SPSS、EXCEL等进行操作。

这个案例分析的要点有如何确定趋势方程,确定趋势的方法最基本的是看增长量,当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确定的就是直线趋势方程,当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确定的就是抛物线趋势方程,当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时,确定的就是指数曲线趋势方程等。趋势方程确定之后,还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方程的待定常数确定下来,所采用的方法也比较多,然后还有方程的可靠性等问题在此不再阐述。类似地,在作产值计划、销售额计划、成本计划等方面也适用这种分析方法。对于该事例还可以用应用统计的其他知识点来进行分析,如分折销售量的一般水平、销售量的稳定性等问题。

四、开展应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1 重视应用统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应用统计案例教学效果的保障。统计案例教学由统计任课教师组织和实施,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任课教师必须掌握数学、经济、管理、统计等方面知识,通晓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统计实践经验丰富。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统计专业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的继续教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安排教师到企业、调查机构去做兼职或脱产实习,以便更好地满足统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2 要建立高质量的统计案例题库

实施应用统计案例教学,要运用适量的教学案例,专业教师要重视收集整理、科学设计高质量的统计教学案例,建立应用统计案例库。教学案例可以从以下途径取得:参加统计社会实践活动从企业中获取;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收集、加工和整合;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统计工作自行设计;由统计机构提供;获取国内外近期发生的经济实例。

3 开展统计实验与实践,强化应用统计案例教学效果

单纯的统计案例教学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但仍然没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统计工作过程与环境中。建议学校创造条件积极筹建校内应用统计实验场所,努力争取与大中型企业及相应的统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外建立统计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4 建立健全学生学习考评制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应用统计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案例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力,为此,应改革考评办法,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来决定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又以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成绩与表现为依据;在期末考试中,主要测试学生对应用统计基本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应用统计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使考核方式达到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使考评制度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