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例6篇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1

关键词:供应室 特殊医疗器械 消毒灭菌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76-01

医院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承载了医院多项工作所用到的器械和用具的供应,而且还负责医院集中物品的发放、清洗、消毒、灭菌、保管以及回收等每个环节。尤其是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对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 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医疗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多特殊的医疗器械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特殊医疗器械形状特殊、构造比较复杂,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比较棘手,也给管理带来了难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1 流程繁琐,容易带来污染:特殊医疗器械使用后,一般要先对其清洗再送至供应室回收,在沿途运送过程中,就很容易给科室环境带来污染。另外,通过清洗后,器械在包装上也不能达到原来的标准要求,包装材料不适宜,包装不规范,包布反复使用没有清洗等因素都会造成灭菌不合格[1]。

1.2 供应室对器械管理不够完善:特殊器械在交接时,所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有些器械公司负责运送的人员不是本专业的人员,不能对外来器械记录单进行规范、清楚填写,给交接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1.3 供应室工作人员缺乏消毒灭菌意识:很多医院的供应室科室工作人员对特殊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医院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而且清洗设备和场地不够规范,导致清洗不彻底,清洗科室环境容易造成污染,清洗人员本身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也是容易受到感染的原因之一。在接收器械时,供应室工作人员消毒灭菌意识不强,没有对器械和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也就容易造成器械污染。

2 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

2.1 戊二醛:对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当前通常使用2%的戊二醛,它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消毒剂。灭菌机制为碱基化,在常温下杀菌效果很强。而且对内窥镜以及金属类锐利器械不容易腐蚀,主要采用浸泡方法,操作简单,比较适合于内窥镜及金属类锐利器械的消毒灭菌。

2.2 环氧乙烷消毒:此种消毒方法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通常使用在一些比较隐蔽的部位,例如对于一些细长的导管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消毒,它是一种低温消毒杀菌方法。

2.3 甲醛氧化熏蒸消毒:此消毒方法是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根据2∶1的比例进行配制的,浓度为80ml/m3,在密闭容器里面连续熏蒸十小时,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此种方法是由于氧化产生热化作用,让甲醛与水分快速蒸发,将高浓度的甲醛气体放出,增强了微生物损伤的作用点,也让蛋白质与核酸变化加快,促进了微生物的死亡[2]。

2.4 过氧化氢气浆消毒:此系统是由过氧化氢气化物低度真空与电源组成,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细胞、酵素与核酸,对它们的生命力造成破坏,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它需要的灭菌时间比较短,还无需清洗。

除了上述消毒方法,还有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等灭菌技术。

3 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办法

3.1 改造供应室环境:要对供应室环境进行改造,保证水电充足,没有污染,供应室布局要保证制作、消毒以及供应的完整性,保持空气畅通,方便管理,防止各种有害气体或者粉尘飘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供应室专用下送和回收通道。

3.2 更新设备:所用的消毒灭菌设备要比较先进的,要求设备具有比较高的工作效率,而且对物品损坏程度较轻。

3.3 简化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各个科室使用过的特殊医疗器械要由供应室专业人员负责回收,在回收时,要在密闭状态下进行,送至供应室进行分类和清点,然后再消毒清洗,按照清洗的各个步骤严格进行,尽量减轻对器械的损害以及对科室的环境污染,最后再仔细检查器械用具,及时将不合格的器械淘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规范包装,确保合格灭菌,简化流程,减少资源浪费,让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3.4 对特殊医疗器械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在医院建立一个供应室统一管理系统,让科室和供应室实现一体化管理,对于器械的存放、进出等都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各种器械包档案,注明器械包里面的器械名称、规格以及数量等,比较精密的器械都要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尽量减少由于供应室对特殊器械管理不当所带来的的问题。特殊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室采取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确保特殊医疗器械合格清洗、消毒、灭菌,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3]。

3.5 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水平:只有具备合格的消毒室工作人员,才能做好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因此,对特殊医疗器械进行集中管理也就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要加强对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消毒灭菌工作的意义、方法以及自我防护措施。而供应室的环境和设备也要进一步改善,保证特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医院对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是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体现。因此,要尽量减少由于供应室管理疏忽产生问题,对特殊医疗器械进行集中管理,采取安全可靠、价格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减少对特殊医疗器械的腐蚀,按照步骤严格操作消毒灭菌工作,减少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淑英,王梅,韩琳.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11,04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2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安全;控制

1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管理部门,如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后勤管理部门等,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履行职责。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清洗、消毒、灭菌等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消毒供应中心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专人负责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2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1 布局合理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合理化,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保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工作区域划分遵循物品由污到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

22 清洗、消毒、灭菌 ①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清洗;器械轴节充分打开;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金属器械在终末漂洗程序中使用剂;定期检查清洗设备的完好性,每天清洁、除垢,做好相应登记。②消毒: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这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首选热力消毒。③灭菌 灭菌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选择灭菌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a.耐高温、耐湿的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耐高温的玻璃器材、干粉类、油剂类物品等可选用干热灭菌。c.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选择低温等离子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d.对污染严重的器械、器具或物品,应先增加消毒剂的浸泡浓度,再按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23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①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做好记录并存档。②化学监测法:进行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水平。③生物监测法:我院使用快速生物阅读器3 h快速进行生物指示剂的结果判定,每周监测一次。

24 储存、发放的要求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然后将灭菌后物品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柜中。环境温度、湿度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时,纺织品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 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7 d,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及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1]。无菌物品需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无菌物品有记录,每个无菌包有识别标签,内容包括:物品名称、灭菌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姓名等,灭菌监测有可追溯性记录并保存3年。运送无菌物品的专用工具使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3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集中地,是致病性微生物风险较高的部门,首先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不同区域工作的人员防护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31 加强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知识与技能,首先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32 配备防护设备和设施 各区配备专用洗手池、洗手液、干手用品、手消毒液等。

33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压力水枪、气枪应避开喷射口,防止液体喷溅和喷雾污染;使用锐器收集器收集刀片、缝针、针头等锐器,锐器传递使用容器,同时建立锐器伤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处理锐器伤,并填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备案。

综上所述,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全面质量控制,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系统质量控制几个方面进行摸索整改,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了消毒供应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也反映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管理理念的提升。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3

【摘要】 二维条码在医院中已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二维条码在病人管理、设备管理、医疗救治、护理工作、消毒供应物品管理、档案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做简要叙述,以阐述二维条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关键词】 二维条码; 医院; 应用

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二维条码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领域,包括病人管理、设备管理、药品管理、消毒供应物品管理、护理管理、档案管理、图书馆管理等等。二维码技术贯穿于门诊诊疗、住院医治、后勤管理等多方面,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1],也加强了医院后勤管理力度,更好地为医疗前线及就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一、 二维条码的介绍

二维条码/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的优点在于: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均可条码进行编码;也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及表示图像数据。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强、防伪性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二、 二维条码在医院中的应用

1、 二维条码在住院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入院病人在登记入院时,由病区护士站录入病人资料到医院HIS系统,生成二维条码,并打印在腕带中。此腕带为一次性使用,具有防水防火防脱落等功能。二维条码包含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入院号、科室、床号、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可包括入院诊断、血型、病史、过敏史等医疗信息。腕带是为住院病人进行一切操作的基础,是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的电子标签,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必须始终佩戴[2]。腕带的应用特别适用于老人、小孩、精神病患者、神志不清病人等,通过扫描腕带,可帮助医生护士确认病人身份,获得精确的病人信息,避免因核对错误导致的医疗差错。

2、 二维条码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安全管理、配套使用及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在购置、入库、出库、使用、维修、保存、报废等多个工作流程中,利用二维条码技术管理医院医疗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对医疗设备进行动态管理,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医院固定资产清查中医疗设备方面出现的问题,保证医疗设备账物一一对应[3]。

医疗设备安装时,由设备科人员将设备相关资料(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厂家、出厂日期、保修期、经手人等)录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中,生成两张相同二维条码,一张粘贴在设备上,一张粘贴在设备档案本上作存档之用。在后续工作流程中采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而准确地自动识别和录入,方便进行设备信息的传输、交流、核查,做到 “账、签、物”相符[4]。在医疗设备管理疗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用移动终端读取数据信息,不仅可以实时记录医疗设备的流转和使用情况,而且还能减少固定资产投入的浪费,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降低成本,防止医院虚增资产和国有资产的流失[3]。

3、 二维条码在医院医疗救治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医院间无法实现病人信息共享,急救病人及危重症转诊病人特别是昏迷病人,因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医护人员需重新收集整理录入病人资料,不但延长了抢救的时间,也给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二维条码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医护人员只需手持PDA扫描首诊医院打印的二维条码,就可轻松读取病人的基本信息,同时将信息上传到医院HIS系统中,完成病人信息的采集工作。

基于二维条码及移动工作站的HIS系统,医生只需扫描病人腕带或二维条码标识,即可进行查房、查看检验结果、监测治疗效果,并通过PDA现场制定治疗方案、下医嘱等,既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又可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护士也可通过PDA扫描病人腕带,在病人床旁完成录入体温、护嘱、完善病人资料等工作。通过护理信息系统打印二维条码静脉输液瓶签或药品标签,护士可利用PDA与病人腕带的二维条码及HIS中的医嘱相核对,三者相符后进行治疗。整个“三查七对”过程通过二维条码简单实现,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5]。手术病人也可使用二维条码进行有效管理。

4、 二维条码在消毒供应室系统中的应用

医院消毒供应室又称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它集中了医院各项工作所需器械、用具等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环节,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效果[6]。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4

【关键词】感染 特殊感染 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 三级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63-02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并配置了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一台、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二台,对全院的诊疗、手术器械器具实行了统一的集中处理。我们对感染、特殊感染以及各种耐药菌株感染的器械、器具先集中放入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中进行初处理后,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一步清洗、消毒,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一台,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一台,杭州鲁沃夫全效多酶清洗液,设置浓度1∶270,配套的管道连接纯水设备、电源设备、蒸汽及蒸汽加压设备,保证气源压力在0.3~0.5MP,压缩气压0.45~0.6MP,水源压力在0.2~0.4MP。

1.2 方法 将回收的感染及特殊感染患者使用过的诊疗、手术器械、器具放入清洗托盘中,将托盘摆放于清洗架上,每盘中器械数70―80件,不超过80件,每舱器械盒数不超过8盒,摆放好后关闭舱门并设定程序。设定要求清洗温度:50―55℃,20min;漂洗:30―35℃,5min;升温至125℃,15min;灭菌:127―132℃,20min;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为60min。感染、特殊感染、耐药菌及妇产科门诊诊疗器械运行一个工作循环,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诊疗手术器械运行两个工作循环,即待第一个程序结束后,再运行一次。程序结束后,待舱内外压力平衡(恢复至零位),舱内温度降至50℃以下,再打开舱门取出所有的器械器具,按常规要求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机或部分选择手工清洗进行进一步清洗、漂洗、消毒、干燥。整套程序设置保存后,由电脑自动控制操作完成,无论哪一项设定要求(如气源压力低、纯水压力不足、酶液不足等)不达标,机器都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即时予以处理,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行。

1.3 结果与分析

从2010.5.23―2010.12.31共7个月,我中心接收感染性手术器械1260包,妇科门诊诊疗器械617包,共1877包。耐药菌株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口护包、换药碗等186套,无特殊感染器械。1877包器械连同器具及186套诊疗器具全部按以上方法先进入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进行初处理后,再放入全自动清洗器中进行充分的清洗、漂洗、消毒干燥处理。由我院院感科每月4次随机对所清洗后的器械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分析。结果如表1(耐药菌感染的诊疗器具因体积小、未作清洗统计,但清洗方法一样。)

2 讨论

2.1 运用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加强了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避免了交叉感染。目前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一高二低三差”现象,即年龄偏高,因高龄影响而身体条件差,创新应变能力差,自我提升素质差,传统与理性认识上对感染性医疗器械的警戒性不高,特别是对妇科门诊诊疗器械缺乏足够的认识,[1]我国现阶段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通过率仅为72.8%。另外,由于去污区工作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洗刷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单调、工作环境差,急于完成工作的心理严重,如果处理措施不严密,工作流程不规范,极易使工作人员发生获得性感染,引起交叉感染。运用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单独处理感染性器械,从理性认识及工作程序上加强了对感染性器械危险性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加强了自身防护意识与防护措施,有效地预防了自身感染。

2.2 近年来随着各种昂贵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各种耐药菌、各种新型变异病毒,各种细菌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医务人员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3]据报道,注射10-7ml含有HBV的血浆即可发生HBV感染,人体接触含有污染血液10-4-10-8ml即可染上乙型肝炎病毒,工作人员很容易成为带菌者,是医源性传播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纠纷诉讼实施“举证责任倒置”方式上的改革,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将各种感染性器械的再生处理做到从后期控制走向前期预防,使之在感染的萌芽状态就走向熄灭。为了确保每一包诊疗、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就医,并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特别重视每一个工作环节的细致管理,并建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档案记录。

根据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医院是否等级达标的尺度。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唯一医用灭菌材料的供应单位,是灭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到“心脏”的作用。建立三级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就必须建立一流的消毒供应中心。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三级医院配置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可为感染及特殊感染器械提供安全的医疗保障,从源头上扼制了医务人员及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为医务人员及就医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工作、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秀莲.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2):64.

[2] 李莉莉,卢爱工,刘东玲,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策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8-420.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租借物 植入物 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89-03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外科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骨科手术的普遍开展,租借手术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迅速发展,骨科内植入物的品种和规格越来越多。据统计,用于骨科创伤和植入手术的租借器械占69,其它专科使用的租借器械约占31。由于植入手术器械价格昂贵,为了减少开支和植入物的过期和淘汰,医院绝大多数采取租借的方式使用。租借物和植入物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器械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属于医院所有。器械公司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这些外来器械在不同医院之间频繁流动。大部分供应商从业人员不具有行医资格,受到清洗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难以保证产品的有效质量。中心供应室担负全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消毒,对器械清洗、灭菌质量保证尤为重要。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障外来器械安全使用,我院于2008年3月起将租借物和植入物进行集中供应管理,制定了租借器械管理制度和租借器械的各种清洗操作流程,加强公司手术器械的管理,确保各环节质量,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1 租借物和植入物器械的管理

1.1 外来器械公司的准入管理

外来器械由医院器材科统一招标进入、备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买合格的医疗器械,中标产品的商必须向医院提供所有证件,确认其资格,并验明产品的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尾声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经设备采购中心批准后方可进入,不得使用未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1.2 租借和植入物器械管理

因外来器械处理周期用时较普通器械长,给及时供应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如有病人需用外来器械时,由主管医师填写申请单,并依据手术需要联系相应的器械商,还应提前通知供应室如:手术计划时间、租借、植入器械数量、种类、来院方式、可能来院时间等。术前1 d器械供应商直接送手术室清点、检查,手术室器械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检查外来器械的配备情况,送消毒供应中心并登记。

2 租借和植入物的接收

手术医生应写出所需器械的数量、型号,手术前一天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由手术室护士和供应室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洁净度、性能、数量并登记,填写租借器械接收、消毒登记二联单,写清接收的时间、器械名称、数量,手术时间、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公司的名称、交接的时间、器械清洗中有无特殊的要求,器械厂家签名、手术室护士签名。一份放在手术器械包内随器械灭菌,供术前手术护士清点,另一份备档,以便查询和发放。对于精密和贵重的耗材应由两名当班护士清点、登记并签名,随同清洗后的器械和接收登记单传至检查包装区。接收时做好自身防护,认真查对植入物的数量和质量。

3 租借和植入物的清洗

由于租借器械流动性用于各大医院,用后立即取走,初步处理往往不彻底导致器械上附有大量微生物,甚至还有血液及污渍,容易造成医院之间的交叉感染,消毒供应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租借器械清洗流程。以往手术结束后初步清洗租借器械均由器械厂家业务员自己清洗,往往清洗不彻底,不能保证清洗质量,所以对器械公司的业务员定期进行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要求器械初步处理合格后方可进入供应室,并对器械的洁净度进行评分,作为厂家参加医院招标的硬件之一。

外来器械大多配备有相应的器械盒,清洗时须将器械与器械盒分开,如果处理多个外来器械时,容易弄混淆,因此我们用2个或者3个硬质塑料卡片写上相同的数字分别放入器械和器械盒内,这样很容易找出与器械相匹配的器械盒。清洗时应单独放入蓝筐中,以免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造成损伤。租借和植入器械结构复杂且贵重,在供应商认可下我院按照厂商提供的书面操作指导进行清洗。如果厂家无法提供相应资料,在厂商认可下,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分类清洗,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不同材质和形状,采不同的清洗方法。我们采用了先用冷水冲洗,消洗酶中至少浸泡30分钟。为了保证清洗质量,再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拆卸的部分尽量拆开,结构复杂、污染严重的不适合机洗器械应手工清洗,再与其他器械一起放入超声波清洗酶中,进行超声加酶清洗并适当延长超声时间。器械经过清洗后,放入水温90℃以上的煮沸槽内,加入水溶性器械剂,浸泡5分钟。清洗消毒后认真填写清洗消毒设备的序号、运行批次、参数及运转情况、时间、清洗剂配比浓度、湿热消毒温度、清洗物品名称、数量、操纵者及检测者签名等均详细记录。

4 租接和植入物得包装

租借和植入物严格按照要求双层包装,对于器械种类多,物品密度大,包装厚重的大型器械,重量在7以上者必须拆分包装,大小不能超过30×30×30,避免超重影响灭菌效果。包外标识包括器械名称、厂家、包装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使标识具有可追溯性。对于普通包装,化学指示物放置在包裹的几何中央;对于硬质容器包装,化学指示物放在包裹的角落,呈对角放置;多层器械包装,化学指示物应每层都放置,且在包裹对角处。对于需要低温过氧化氢消毒灭菌的器械,根据签字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纸塑包装袋包装,包内放置低温3M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低温的化学指示胶带,上面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包

装者签名。还要在租借和植入签字专用本上进行登记,注明器械的厂家名称、器械名称、手术医生、手术时间,以便查询。

5 租借物和植入物的灭菌

根据租借物和植入物呢性能和耐高温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耐高温高湿的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且灭菌和干燥时间应由厂商提供,在得到了厂商提供的灭菌参数后,在自己实际的灭菌器中进行验证,以证明厂商推荐的参数在自己灭菌器中能真正有效,有效期10天。不耐高温、高湿的物品可以选择低温灭菌,有效期3个月。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的芽孢,随器械一起灭菌,灭菌后进行快速检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并记录在案。紧急情况急诊手术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后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但应跟踪检查生物监测结果与术后病人全身和局部反应,出现异常应与科室联系、沟通,做好补救措施。对相应的信息如监测日期、监测护士、灭菌锅锅号、锅次、生物指示剂的名称及批号等进行记录、存档。

6 租借物和植入物的使用后的处理

外来器械监测合格后,由无菌物品发放间的护士发向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确认。租借器械使用后一般沾有病人的血渍、污渍,手术室护士或供应商业务员应立即清洗,进行初步处理,有效去除血渍、污渍,避免形成干污物影响下次清洗效果。处理后的器械应返还供应中心,按照手术器械常规的清洗、消毒方法进行清洗与消毒,清洗干净后有器械商取走,并在器械消毒单上签字方能取走。

医疗器械灭菌方案范文6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腔镜器械;感染;消毒灭菌

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近年来腔镜手术以其创伤轻、康复快、疼痛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但由于腔镜器械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殊的材质及超高的精密度,给其术后的处理以及仪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主要研究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比较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500件医疗器械与2014年1月~2015年2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的500件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机选取100名医护人员(40名医生,60名护士)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1.2质量监控方法 设立质量监控小组,下设四个小组(检测组、无菌组、清洁组、污染组)。各组组长需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有关规定[3],对腔镜器械的各项流程等进行检查监控。包括洗涤、包装、无菌操作等流程,并做好相应记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方案。每月召开质量报告会,组长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大家探讨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包括规范操作、健全体系、整改落实等方面),共同协商整理出具体方案。

质量监控小组的工作内容如下:①手术器械清理前应先由护士进行预处理,并且清点清楚,备注上姓名所属房间号,存放于架台,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负责送到污染区。将腔镜器械进行拆卸清洗消毒,注意拆卸过程中应按其最小单位实施[4]。②将镜头、导线等装置至于1:200的多酶清洗液中浸泡,而后用医用酒精擦拭,吹干并组装。较难清洗的管腔可用高压水枪配合多酶液进行彻底清洗。为防止影响灭菌效禁止在器械链接处使用石蜡油。③用放大镜对器械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无污迹、血迹。在吹干流程时对腔内镜(至于纱布上)进行检查,若纱布上有污迹则需重新清洗仪器。分类包装不同器械,对精细部位添加保护套等装置。

1.3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实施前后仪器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及器械感染率。并以问卷形式对医护人员(100名)进行访问调查,记录他们对供应中心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百分率(%)表示技术资料。P

2结果

2.1合格率检测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合格率,包括洗涤、包装和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可见实验组各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实施前后器械感染人数 实验组器械感染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降低,见表2。

3讨论

随着精密仪器的规模性使用,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科学的理论更需要实践性的工作作为基础。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仪器的回收、包装灭菌的重要工作,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作系统。研究表明,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手术一起清理不净[5]。由于相关规定没有对仪器清洗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医疗器械感染事件频频发生。本实验可以看出,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医疗器械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具有显著提高,同时医疗器械感染人数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的器械质量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说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提高了其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由于器械消毒不彻底造成的医院感染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1]毛雅琴,李玲飞.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52-153.

[2]张彩虹.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监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00-101.

[3]吴蕊,郭世春,胡安建,等.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13(5):44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