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范例6篇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1

立足民间,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来,让原来本是下里巴人的“草根文化”得到升华后,成为民族的文化精品。同样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必须也必然会发生变化,我们应接受并积极推进这种变化,让民间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各种阐释以及继承改造民间传统文化的各种尝试自由滋长。自然选择,我们要努力营造这样一种自然宽松的文化环境。近年来,上杭县艺术中心组织创作演出了一些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在传承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节目方面作了益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客家民谣吟诵舞蹈《勤俭布娘》,客家山歌表演唱《山歌悠悠情飞扬》,客家舞蹈《罄鼓盈楼》等,至今已演出了数千场,一直受到观众和行家的欢迎和赞誉。2012年11月,上述节目参加广东河源市“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的演出。《勤俭布娘》目荣获金奖,其它节目获得银奖。这是对上杭县艺术中心在传承、创新,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取得成果的最好肯定。证明了我们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向思路清路子对,为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致力传承,勇于创新,促进“草根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人类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继承基础一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起就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就成就末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文艺精品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上杭木偶戏,自明初传入上杭后,在发展成长过程中就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一直在演变中不断进步:先是一人操作木偶,一人打锣兼帮腔,逐渐变为为二人操作木偶,一人打锣鼓兼帮腔。木偶也从“十八罗汉”发展成“二十四诣天”,唸白唱做都是高腔流派。当外红戏传入后,艺人们又马上吸收乱弹声腔音乐为主表现形式,高腔班变成了“乱弹班”操作木偶的人和伴奏的人都逐渐多了起来,木偶也开始了人物造型。在提线技巧上也从简单的模仿真人到设计高难度的特技表演,上杭木偶戏演出技艺曾一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时一鸣惊人成为全国同行的佼佼者。在上杭木偶戏发展史上写下了闪光的足迹。再看此次获奖的节目《勤俭布娘》取材客家民间歌谣,内容叙述的就是客家妇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真、善、美优良品德,四字为一句,共有七十余句,语言生动朴实,韵味无穷,创作排演时,在几乎全文照口念的同时,逐加进了民歌、舞蹈、并且恰如其分地利用木履为道具,击出不同的节奏,把节目推向高潮。原本是民间传诵山歌谣,经艺术处理,增加一些新颖的表现手法后,得到了升华,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传承与创新得到有机的统一,让观众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对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另一个节目《山歌悠悠情飞扬》,歌词基本上取材于民间的客家情歌,语言极其诙谐、生动,比喻手法十分巧妙,有些真是达到了字字玑珠的境界。但是如果作为歌舞表演,则山歌词节奏较为自由松散,独唱、对唱也是显得较为沉闷。作曲者在客家山歌曲谱上作一些节奏调整,中间还加入童声的唸白、伴唱,使整个节目显得生机勃勃、妙趣横生,又不失客家山歌悠扬舒展的特色,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优秀节目。近年来,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节目很多,如高腔《十字歌》唱腔加入乐队伴奏、五音鼓乐曲目的整理改编等确实斌予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新活力,其产生的艺术效果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传承与创新是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是创造艺术精品的可行之路,这样不仅可以使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而且还增强了民间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在传承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必然有更强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从而也更具有生命力。

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绽放“草根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2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3

关键词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危机 传承策略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近些年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出现了传承上的危机,呈现出了日渐衰微之势,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和我国民族文化基因的顺利承续。由此可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确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与传承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首先是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孕育出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是在娱乐表演的层面,再加上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使得具有耐力和毅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急剧减少,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除此之外,现代生活方式和物质消费方式以及生活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也使得很多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活的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民族的文化在无形中就逐渐出现了消亡和流变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其次是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生活中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广泛流行,而太极拳、武术散打、舞龙舞狮等运动却十分少见,年轻人的体育活动内容几乎被全部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所占满,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已经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更是举步维艰。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首先,要注意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在以往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是以家庭为主的,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这种以家庭为主的传承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甚至出现了传承终端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确保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其中最为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建立起一个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而要确保新的传承模式的科学构建,一方面要注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尽可能的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和传承热情;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时,要注意大胆尝试现代化的理论和技术,以实现对原有传承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其次,要注意推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完善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要注意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城乡地区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和场馆,并通过配备专业指导员的方式,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最后,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不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应注意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和研究力度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和优化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观念上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遗忘。在这种状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介绍传统文化继承的作用和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重点培养,让学生主动欣赏传统文化,主动学习以及继承传统文化。

一、挖掘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而言,它进一步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经典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着明显的体现。特别是教材中的文言文,有着明显的例子。教师在对《论语》传授的过程中,儒家思想的精华几乎在选文中都能得到有效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引导,对传统文化积极传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关于“仁”的论述,利于学生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劝说》、《师说》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积极向学生实施传统美德教育。

对古文经典的一些篇目合理运用,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相关文化因素积极挖掘,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弘扬。对学生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情感,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在阅读、思考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熏陶

语文属于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文化水平的外在表现。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创设文化氛围的方法,对学生人文精神加强熏陶。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李白的《古风》等与荷花有着密切联系的诗词,将其融入到课堂上,在给学生配置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古典乐曲,较为容易的把学生带入到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

三、巧用传统节日,营造文化氛围

我国是历史相对比较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组成内容就是民族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充分反应出民族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宣传的最佳时机,在节日期间所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能利于学生深刻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魅力。在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朗读,把节日充分融入到中华经典诵读内容上,加深学生的热爱祖国和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通过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者是综合性W习方式,根据某一个传统的节目作为契机,从而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将要来临时,要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存在关联的信息,通过让学生查询一些基础的资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从而进行相应交流,对于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探究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氛围,从而感受民族风情,这种文化传承存在重要意义。例如: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能充分体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较多。大部分诗人由于看到季节变化,或者不同季节景物的改变从而触景生情,创造出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层面的对季节感知变化的诗词。二十四节气相联系的诗词类型有普通劳动人民在不同季节和气候下的辛苦劳作以及农耕,例如教师在教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四、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对于学生学习内容而言,多数都是来自于书本中的间接知识,但是有一点通常将会被忽视掉,便是间接经验来源,社会实践,通过结合实验课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调查家乡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人物,制作成为小卡片,通过调查后能了解一些民风民俗,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民俗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同时弘扬民俗地域文化成为每个中国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了解民族,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走向世界以及走向生活。另外在考试的过程中渗透一部分传统,将其作为导向,让学生关注以及关心传统文化,这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是得到充分体现。此外汉字作为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民族的永久性向心力,一个方块汉字便是一个天地、世界和历史,一个方块汉字便是巍巍高山和滔滔黄河,有人说汉字不是很美丽,但是真正的走进汉字,特别是一些甲骨文,才会发现原来它是那么可爱,同时祖先的想象能力也是如此丰富。人们在前行的历史中也充满各种坎坷,任何的一个改革都要不断的尝试和前进,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一条教育道路。希望通过下一代人传承古老以及伟大的中国文化,使我国文化能够世代的流传。例如:京剧是我国国粹,同时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窦娥冤》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她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在对贪官污吏的批判、自觉的伦理道德观念、健全法律制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语

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研究分析后得出,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以及学生必须要时刻意识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的重要性,同时要根据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具有着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将传统文化以及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开展课外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能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陆英.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整合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13(08)167-169.

[2]万菁. 高中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6.12(08)156-159.

[3]王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5(04):104-109.

[4]卢贵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08):176-178.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形式化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守护”与“创新”的平衡

文化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每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淫而开始了新的文化创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两种使命――“守护”与“创新”。文化守护的目的是为了呈现文化的“个性”,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由此看来,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需要自觉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没有守护,文化的创新就失去了目的与方向;而没有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前进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张力。正如在2014年时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了民族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即文化真正像一条河那样流动起来。既然文化弘扬的着眼点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围绕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来布局谋篇,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化的一招一式,而更要关注文化发展的宏大叙事,即人文精神的承传。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表明,当一个民族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拨动文化的敏感神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必须要担当的时代责任,更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缺失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努力谋求“文化中国”的崛起就成了全体国人日趋紧迫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关于文化自觉的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同志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使命感决定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中国”的建构。的确,通过一定形式作为载体来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类现代化的触角在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常常是相互映衬的,文化的表达形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洗礼之后慢慢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其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文化要为人所用,寄托人文情怀,抒发胸中意气。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承传。鉴于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予以纠正。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有诸多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旧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并且常常以某种实用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有机性就会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也无形中被淡化和消解了。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加以分类,并运用动漫、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视觉转换和传播,当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被夸张放大时,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被肢解了。比如追求传统文化宣传的口号化表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则空洞无物,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再如一些学校举行的“入学礼”,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点朱砂等,让学习传统文化沦为了作秀,让接受者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根本不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人文意义。

其次,刻意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这往往表现为与文化无涉、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商业行为。一些地方将其所办的针对儿童或企业高管的国学班办成了“敛财班”,明显背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教材中,把文学作品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诗文的审美意义常常被遮蔽了。

再次,将弘扬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回到过去”。一些人不顾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与呼唤,把传统文化神秘化、复古化,甚至变相传播封建迷信。借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之机,有的人用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来预测一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未来命运,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为幌子,假借科学之名招摇撞骗,败坏了传统文化的名声。

最后,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违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把“弘扬”变成了“命令”,动辄斥资几亿、几十亿修建奢华的学堂、会馆、传统文化园,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华而不实。与之相对,四周的民居建筑简陋杂乱,道路破旧拥堵,与党和国家强调的民生理念背道而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花巨资兴建一座座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但有一些都是粗制滥造,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古建筑相比,难说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更没有承载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建设不能止于碎片,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应出现无序而支离破碎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去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力量在于人民的“承认”并身体力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探求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如何有效克服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的轨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对于此,曾说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主要强调了三点:其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创造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创造与创新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否定和突破,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萌生出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的力量。传统文化根本在“传”,而“传”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文化否定与选择的过程,即扬弃旧的文化元素而壮大新的文化元素。其二,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既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人类自全球化的序幕拉开以来,便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关起门来独自设计自己的文化图景,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他者文化”,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惠共赢。其三,我们要注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出发,注重发掘“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如果说“民族性”让文化富有魅力,那么“时代性”则会让文化赢得未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体现人类文化共性价值的元素,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创造出“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文精神关涉到文化价值,因此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又常常是对于该传统更加凝练的表达。什么是人文精神?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说,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目的层面关心人的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有恒久价值的人文精神却不会变。今天的中国社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表达,《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经典表达之一。它要求人们在通晓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懂得顺应天道,还要懂得承载包容,最终达到顺天应人的人生境界。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领悟先人的思想,并进一步从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中生发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关怀。今天,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阐释。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客观上无疑构成了今天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文化实践中彰显出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另外,弘扬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往往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尤其要注意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传承我们的“国粹”,既不能板起面孔做“老学究”,也不能“热衷于形式”而昙花一现。开放、学习、包容,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环境,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这种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应成为新的文化规则与文明形式的创新者。我们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切不可一味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盲目“抵制”或“拒绝”外来文化,这往往容易落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一定要平心静气,坚守文化自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重新步入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预见,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上同样可以做得更加精彩。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崭新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弘扬;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74-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四大发明等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犹如一盏明灯,透过历史的烟云,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从课堂出发,注重文化熏陶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而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即“教教材”,并在教学中认真引领,加以取舍,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从教材中挖掘蕴涵在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拓展、延伸,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古代的名人、事件、名胜的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一些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和民间故事,课上学生进行交流,激发起他们迫于了解和认识“长城”这一伟大奇迹的欲望,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长城图片,让学生带着欣赏去看图,同时。我引导学生从中认识长城的坚固高大、雄伟壮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加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天马》一文中的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读国学经典,承传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语文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人文素质是的教育,即道德教育。在每周一课的“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中,我在“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鼓励学生朗读和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一圣贤之人教学生行仁义之道。如,以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尊敬师长、互助互爱;在教学《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音调激越高亢,激发爱国激情。体会感情慷慨悲凉,呼唤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另外,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三、从实际出发,弘扬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