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例6篇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1

由于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类别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也已转变为向社会供给专职专业综合素质人才的有力后援力量,而职业院校中良好的体育教学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将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职业体能进行有效培养与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而设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向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职业素质

伴随时代不断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当前形势下的教育体系已得以较为有效的完善,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形式也逐步走向了多样化路线,由于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类别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也已转变为向社会供给专职专业综合素质人才的有力后援力量,这也要求职业院校在对专职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与适当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得以充分有效的提高。而良好的体育教学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将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职业体能进行有效培养与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发展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而设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向

(一)将以“健康为首要目标”的教学观念深植学生心中

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照顾不同体质学生的不同身体需求,不能以强硬的要求命令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完成教师所自主规范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注意转变自身的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不同体育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得以全面的提升,使体育教学课程遵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得以使自身的职业体能有所提升,进而为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奠定良好稳固的基础[1]。体育教师应当通过体育教学课堂将“以健康为首要目标”的观念深深的植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即便脱离了体育课堂甚至脱离校园生活之后,也仍可以良好的将终身体育精神延续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使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不只是止步于眼下而得以长久的保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以良好的发展,使学生的职业体能与素养得以持续的提升。

(二)将体育教学体系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完善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随较以往而言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需要相关教育界人士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合理有效完善,要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根据社会对于职业性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而实施适度的针对性完善措施,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其职业需求进行较为周密的考虑,使学生在对体育相关的技巧与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在精神意志与心理素质方面也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参与职业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此同时,任课体育教师还要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力度来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只有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保障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促进,才能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一)将职业特点合理融入体育教学

随着眼下我国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新兴行业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使相当一部分行业的职业性与特色性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更加鲜明的展现,对于各行业工作者而言这种快速发展与变化对其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提出了更为严苛与高标准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在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安排与设定时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特性与职业需求加以考虑,从而使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使教学目标更加切合实际,进而使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以充分的提升[2]。例如,在针对机车、机电等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将来步入职场以后的工作要求,这些学生的身体部分肌肉以及身体综合体能需要得以有效的锻炼,从而使其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保持较为充足的体力,不因自身体能不足而对自身的事业甚至前途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应当在该专业的体育教学课堂上位同学剖解分析其工作对其体能以及分体部分肌肉力量的需求,并向同学讲解体育锻炼技巧与专业知识,使学生得以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着重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及时有效的锻炼,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将劳动模拟教学形式引入体育教学课堂

无论对于何种职业而言反复多次的实践练习都是职业基础中的重要部分,若职业院校体育教师能够将对于劳动的模拟行为引入到体育教学课堂中,势必将对学生将来对于职业操作的熟练掌握与其自身的职业体能以及职业技能造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授课之前对不同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不同劳动形态与劳动特点进行全面性的细节剖析,并设计合理适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堂与体育形式将自身的职业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建筑施工专业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对其抛接转砖头的劳动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后利用排球运动的抛接特点,将体育运动与工作劳动进行合理有机的完美融合,使学生在抛接排球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动作技巧,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通过肌肉记忆使这些技巧得以恰当的应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职业体能得以有效培养与提高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需要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自身在体育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将学生视为主体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人性化且职业化,在遵循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体能的培养,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职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和彦.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136,148.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2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篮球课程;设置方法

篮球是很多人热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它已经从一项体育游戏逐渐转变为融合多项内容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篮球如何与实践教育相融合,并以职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满足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要求,已成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的依据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主要是在职业实用性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一项运动项目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效果,甚至相同运动项目的不同运动内容对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一类职业都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将职业实用理念与高职篮球教学相结合的一项创新型教学方式。

二、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的价值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具备终身锻炼的运动意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合高校大众化的体育教W模式,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体现“点对点”教学,要满足职业性特点的需要。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其将职业性与健康性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篮球教学,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应对未来职业对身体素质和职业操守等各项能力的需求。

例如,针对安装和修理等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手指和上肢力量多加训练;对从事建筑、装饰等职业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学生下肢肌肉耐力、灵敏性的训练,增强学生保持平衡的能力;而对于畜牧、农业、园艺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增加急速运球训练,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方法

1.建立高素质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队伍。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要领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加强篮球课程设置职业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提高篮球教学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一支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篮球教学队伍,会显著提高高职篮球的教学质量。

2.改革高职篮球教学方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中融入职业实用性理念,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设置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满足学生对未来职业要求的篮球教学课程。另外,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小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能,为未来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教育理论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教学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对职业的规划,为学生制订出适合自己的篮球训练项目,通过科学的篮球训练,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业病。

4.增加篮球教学实践课内容。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也要增加实践课教学,以丰富实践课内容。首先,要对学生的形体进行训练,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对学生的站姿、坐姿等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形体美感;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再次,要通过跑、投、跳等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最后,要对学生普及相关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四、结语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篮球课程设置势在必行,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要求。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在篮球教学中融入职业理念,认识其重要性,设置科学、有针对性的高职篮球课程。

参考文献: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3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体育 体育教学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高职教育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思想的束缚,过分关注运动竞赛活动,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个体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更加忽视了对体育基本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育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当务之急高职院校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从而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高职体育教学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为了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来的先进理论,它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教学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人文、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新的教学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因此,体育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对传统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目标的高职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逐步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求、满足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为教学目标的全新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性知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教学目标,积极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专业技能、体育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将素质教育真正贯彻与整个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职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育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的实际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不同方法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不断激励下培养他们的上进精神。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二)建立职业岗位与体能素质教育相对接的教学模式

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是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职业体能素质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进行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析不同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什么不同的促进作用,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实用性身体训练,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

(三)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体育教学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素质与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体教材内容和设置严重脱离体育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使体育教师逐渐形成应试教育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缺缺,使得本来魅力无穷的体育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所以当前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进措施中,务必要改革过去那种只以竞技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内容,需要在高职体育教材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从而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将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新方法,提高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怀海,等.素质教育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7).

[2] 李月红.论高职体育课中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

[3] 嘛柏平,等.试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24).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实用性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结合公共基础体育教学,选择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的教学内容,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为提高劳动效率、社会生产能力服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现代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健康能力,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并不排除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并非真正的出发点, 就其实质而言,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重在实用, 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练习, 积极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 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有的个性, 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则是为所学专业、工种所服务, 一是满足不同专业, 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 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专门性动作练习。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未来职业人员所必备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加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配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体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社会适应性、抗挫折能力、特殊职业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

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1.紧扣专业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分类很多、差异较大,有计算机类,电子工程类,建筑类,机械类,旅游类、教育类,金融、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实用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岗位上干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使体育运动素质在职业体能上得到有效迁移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强度大、节奏快、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就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学习的提高大走捷径。因此,针对未来职业劳动技能特点,开展实用性的职业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施

1.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各种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劳动的需要,及对从业者的体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机械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是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且上下肢的力量相当重要,耐疲劳能力也是其特点,可见只有全身参与运动才能达到劳动要求,根据这些特点,应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进行重点发展。又如:建筑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需要良好的悬垂、支撑、攀爬和高空平衡能力等基本活动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平衡木、单双杠等器械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支撑、悬重、攀爬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平衡稳定性的发展进行针对性训练。

2.模拟性教学的进行

不同的职业劳动呈现不同的外在形态,对技能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来进行研究,通过体育的手段,应用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建筑行业在职业劳动中通常会有抛接砖块、物体的情况出现,为此,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排球垫球的模拟训练,基本姿势,使用方向的顺序要近似。保持垫球基本姿势进行训练来培养学生们的泥瓦工的劳动能力。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模拟劳动技能进行教学,也可模拟劳动现场来训练,划出劳动临时场地于操场上,让学生站在间距、高度不同的位置上,抛接实心球进行练习;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搬运轻型杠铃,使重物快速移动,学生可以在兴奋的游戏氛围中锻炼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劳动能力,强化了劳动意识。

3.适应性教学的进行

任何职业的劳动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旅游、建筑等行业,多种环境的考验是必须能够适应的。体育教学中,要将各种自然条件巧妙与体育手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利用和锻炼,对学生耐热,耐寒的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冬季进行户外体操、户外长跑等训练,夏季也要将体育活动更多的安排在户外,使学生身体对自然环境更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锻炼,是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实用性体育教学,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其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基金项目: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SB154。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5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113-06

Abstract:With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aking Shandong as an exam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it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content long-term follow course content system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iled to reflect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and i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ccupational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Based on this,it put forward to career for 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PE curriculum content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a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ports and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ability and habits,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Key words: occupation; practic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05年10月11日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2010 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截至今日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肩负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体能、岗位特殊适应能力、体育技能以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多重使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束缚,结合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迫在眉睫。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山东省12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山东现代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菏泽职业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临沂职业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和淄博职业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文献数据库,查阅和搜集了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相关部门下发的有关高职教育和体育教学方面的文件,梳理总结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内容设置现状,本研究结合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调查指标,设计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调查问卷》,就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现状等问题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展开调查。问卷的发放委托各院校体育教学部,借机教学工作例会时间统一发放向任课教师当面回收,共发送调查问卷96份,调查对象每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8份,共回收94份,有效问卷94份。为了解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管领导对于当前课程内容的态度,以及对于本研究中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优化方案设想的看法,另设计《山东省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构想调查问卷》,向调查对象体育教研室负责人发放,问卷发放随教师问卷一同发放,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率100%。

1.2.3 专家访谈法

就有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以及高职院校实用性课程优化设想方面的问题,当面和电话咨询专家、学者8名,了解当前山东省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一些热点问题,咨询专家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见解和实用性课程优化方案的建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然后运用Excel2010和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真实反映调查内容的数据,以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

2.1.1 体育课程目标情况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涵的核心要素,是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它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期望在某一特定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体育课程目标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的确立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息息相关,富有较强的时代特色。2002年教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明确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5个领域,发展目标是基于基本目标对于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提升目标。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现象,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并建立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监督机制。这些政策的颁布不仅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有宏观指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同样适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在普通高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体质水平的同时,兼顾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设置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目标,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职业人”培养职业特点鲜明的专业性身体素质。

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包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自觉锻炼习惯”“身体素质提高”“发展体育专长”等几个方面,这也基本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趋于一致,体质达标和终身锻炼意识是主要内容,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课程目标不明晰、目标设置过于简化等现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身体健康目标,但是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而这两项目标恰恰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息息相关。

2.1.2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体育课程内容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的需求,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以及比赛方法等。课程内容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决定价值需求和实现途径。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开设项目的数量应该保障学生的选课需求,并且也要有持续的学时保障,以便各项目的练习能够贯穿修学年限。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应少于10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符合该意见,项目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保证项目设置数量的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应结合各专业就业岗位工作特点设置实用性教学内容,为就业岗位提供职业身体素质保障,有效防止各专业岗位职业病的产生。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项目基本能达到教育厅关于项目设置数量的要求,但是项目多为传统体育课项目,篮排足以及田径教学普遍开设,武术、健美操等对于地区器材设施需求较低的项目也较受欢迎,但是一些新兴项目及对于场地器材和专项技术特点要求较为严格的项目开设的学校就屈指可数,而这些项目恰恰是更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瑜伽、网球、游泳等。

2.1.3 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设置有严格规定: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其中本科学校总课时不少于144学时,专科学校不少于108学时;要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并且要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高职院校学生的修业年限包括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或者两年,与普通高校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的缩减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指导纲要》还规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穿插在实践教学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合理调整学时安排,有效利用学生在校学校和校外实习时间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性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日常保健能力。

调查中得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基本贯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3~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普遍采用前两个学期进行大纲内容学习,后两个学期进行选项课教学以及学生体质测试内容。但是83%的高职院校选择将理论教学内容穿插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行,单独安排理论授课的学校仅占17%,并且理论授课有部分学校选择在学期之初或终结阶段进行,多为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课程评价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理论普及以及比赛训练方法的讲解较少,与职业相结合的专门素质培养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更是鲜有。

2.1.4 体育课程教材选择情况

体育课程教材是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系统配套,是反映课程设置合理性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科学锻炼水平的基础依据,不断将教学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普通高校的统编教材,目前虽然部分院校也组织过自编教材的编写,但是独立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课程教学的学校还没有,有高职院校选择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使用。

2.2 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弊病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较多问题:1)课程目标的设置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对于职业院校的特殊培养体系欠缺充分的考虑。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不同,除对于学生素质和锻炼意识的培养之外,更应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加以区分对待;2)体育课程内容项目的设置始终未能摆脱形式化和传统化的束缚,项目设置多为迎合《指导纲要》等政策的相关规定,项目设置没有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职业实用性,职业岗位的特殊体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安排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现有的学时只能保障基本的必修课内容学习,学生疲于应付学分压力和体质测试内容,难以真正引起足够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职业体能水平;4)教材选用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求,长期沿袭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材缺乏对职业素质培养需求的关照,教材内容仅限于学生普适性需求,发展学生基本运动技术和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有余,而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段,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以及良好身体锻炼技能习得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肩负着实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即将从业的“准职业人”提供体质保障,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水平、全面的运动技能、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增设与学生学习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知识内容,实现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补偿性、合理性和终身性。

2.3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2.3.1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相关理论

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宗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势必要为该宗旨服务。以职业为导向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选择专业以及将来职业岗位需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职业能力需求,改善职业岗位工作体能水平做准备。课程内容设置讲求实用性、针对性,除培养学生良好身体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之外,应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等,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服务,这也是该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2.3.2 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1)高职院校专业岗位职业特点

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种类繁多,各院校一般会根据办学特色对于所开设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岗位职业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依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结合各职业岗位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关分类,将山东省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分为三类:静态类、动态类、姿态变换类。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于健康的影响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体质、职业保健措施有相对的差异。

2)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依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际需求,还要兼顾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术为基本要求,延伸至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专门身体素质以及有效防止职业病的拓展目标。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职业的岗位身体素质要求、职业素养以及易患职业病症等等,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普及日常保健措施有效规避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踏入工作岗位之后保持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

2.4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构想

2.4.1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引入和实施是个逐步尝试和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是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和提升,而是在发展学生共性身体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向职业岗位专门素质的延伸,不仅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而且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也是由体育教学根本目标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状况,在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共性和个性的前提下,完成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基础学习,并有选择地向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延伸。

2.4.2 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可以选用多种模式进行:可以单独列为某一学期的教学计划,第一、二学期普修课+第三学期选修课+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学期安排可以灵活调动;也可以将课程内容穿插于体育教学常规普修课或选修课中间进行,在普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加强与职业有关的特殊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还可以将此内容融入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应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有限学时在培养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始终。

2.4.3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课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专门身体素质的习得方法和手段,熟悉职业病预防和康复的保健对策;也可以采用虚拟岗位工作情景或课外步入工作岗位实习和实践期间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体会岗位职业特点针对性进行练习。学生体验职业岗位特点过程中发现自身职业素质缺陷,了解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方能进一步重视和积极地投入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

2.4.4 从提升基本体能技能、提高职业岗位专业素质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求出发,借鉴统编教材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自编教材的编写,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材体系。在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职业院校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形成有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体育自编教材。结合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特点以及运动用力形式,设置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运动保健措施,进一步突出职业实用性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实用性、预防性和科学性。

3 小结

高职院校教育在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直接相关,在推进社会发展和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长期沿袭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忽视了职业院校的个性特征,缺乏对于职业岗位特殊体能需求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价值实现的瓶颈。以职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体系,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体育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该课程内容的提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丰富“准职业人”的专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车志宏,马思远.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

[2]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吉首:吉首大学,2012.

[3]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4]徐建超.山东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方案的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5]曹锦飞.我国高职院校78类专业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0).

[6]朱伟强,潘海波.论体育课程目标[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

[7]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9]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孟莎.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职业身体素质要求范文6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融合教育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极易被学校、师生及广大家长所忽视。学生将体育课作为放松心情和释放压力的途径,而许多教师、学校和家长则将其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并未意识到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2]。近些年,随着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内涵在不断延伸,体育教育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却也凸显了其存在的问题,即针对体育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作为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同样存在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现象。笔者在对本地区及周边几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进行观摩和调研后发现,其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枯燥、体育器材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能积极有效地完成提高身体素质的课时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3]。此外,教育观念落后、方法落后、目标模糊、课程单一等一系列因素,也是导致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较差的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师生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教师教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并督促学生进行运动,在德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渗透通常较少,距离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差距甚远。且传统体育课程以教师讲解为主,过程乏味、手段陈旧、教法单一,无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培养。课程单一则主要体现在教材落后、质量差、数量少,不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综合培养的要求,同时,教材不具备创新性,与普通高校相似,缺少针对性与适用性,与专业脱节,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教育

(一)深化融合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首先,学校、师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充分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针对教与学的观念、方式进行调整,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以技能讲解与实践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探索研究、设计开发,引入具体工作、项目、任务等元素,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与当代职教理念充分地契合,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4]。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灵活掌握,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满足学生多维度、各层面的素质发展需求,这符合社会发展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最后,要加强体育与职业相关联的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例如,培养学校自己的体育形象大使、体育之星;邀请热爱体育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举行座谈会、见面会,宣传体育对其职业成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感受企业的体育文化氛围,举行校企体育交流比赛等互动活动[5];通过网络、自媒体、体育明星励志影片等宣扬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提高产生的正能量,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多种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提高认知度,将体育运动自觉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仍然坚持运动和锻炼,使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岗位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辅相成和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授课内容呈现形式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学生发挥其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爆炸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高职体育教师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和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专业技能与教育知识学习与培训,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体质状况和运动水平及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充分了解其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授课的方法和内容,并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因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利用时间和距离控制和影响学生的体能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训练,培养其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精神。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增加鼓励,使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均能有所提升,并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避免因学习难度过大或过于简单而影响学生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其体育教学与专业素养融合培养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依据学生专业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引导、启发、情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练习时间,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专业性质及专业素养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旅游管理、建筑设计等专业开设定向越野教学内容,教学中可设定一些像寻宝或解救人质之类的趣味型任务情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地图识别、指北针使用、线路选定、人员与体能的分配等定向越野知识完成所受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依托,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积极组织各类团体赛事,如花样轮滑、定向越野、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比赛等,让学生组织、设计、宣传、筹划活动,依据兴趣爱好在活动中承担不同的职业角色,如营销、策划、组织、竞赛、宣传等,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提升其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教师可通过第二课堂,将设计、筹划、组织、宣传、营销、服务、管理、竞争、协作等职业环节要素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完善体育教学内容,适应职业需求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因其工学结合的特殊性,教师应将其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区别开来,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探寻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校本教材[6]。学校可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对传统体育教材进行整编,使体育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辅助效果,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需求。例如,根据本校学生专业和其未来职业不同,教师可以在选编教材内容里增加职业病预防和其运动保健内容,不同的专业有其相对应的职业病预防保健措施,如动漫、财会等伏案型职业和护理、旅游等站立型职业,教师要对其进行区别授课,促进学生职业健康意识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同时,教师要设置选课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需求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因为其针对性强、实用性广,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了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教育。除田径类、球类等基础运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安排形体训练类、户外运动类、局部力量锻炼类等体育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充分满足学生专业需求,提高体育课堂的适用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调节身心状态,使学生的各项素质更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便于转换角色,适应工作需要[7]。例如,文秘、管理、财会、空乘、旅游等专业学生可选择形体训练等培养良好形象和气质的体育教学内容;汽车、机电、化工、数控、农学等专业学生则可选择一些力量性、协调性、耐久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融入人际沟通、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养元素,使其更契合职业需求,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

(四)强化细节教育,培育职业素养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不仅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更体现在个人素养方面。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更应注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育,从各种细节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这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对器材进行管理和规划,在课堂开始前准备好相应器材,并在课堂结束后将器材一一整理归还,保持器材室整洁;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纪律,不能嬉戏打闹,认真完成课时任务;要求学生着装整齐,不乱丢垃圾,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其未来的工作岗位,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开展一定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在班级进行体育技能展示,使学生在众人的瞩目下保持从容冷静,提高心理素质,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避免一紧张就大脑空白的情况,同时,适当地增加一些挫折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良好地应对工作岗位中的各类紧急问题,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优化教学评价,提升职业素养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应采取综合评定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动态评分,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的,细化评价规则。学校可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并将学生参与赛事及赛事成绩纳入综合评定细则,使学生既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其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职业素养,还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动作技术、单项运动成绩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优化了体育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